楊曉松(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研究員)

楊曉松,男,1959年生,博士,研究員。研究方向為構造地質學及岩石物理學。先後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973)、地震科學聯合基金、德國Potsdam國家地球科學中心國際合作基金項目和課題以及中國地震局實驗室重點建設項目的研究。 主要以高溫高壓岩石學實驗設備和岩石物理性質測量系統為研究手段, 從事岩石圈物質組成和結構、岩石物理性質、造山帶動力學研究。 已在國內外核心學術期刊發表論文二十餘篇,目前正在進行4個方面的研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曉松
  • 出生:1959年生
  • 性別:男
  • 民族:漢族
  • 職業: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研究員
研究方向,個人簡歷,代表論著:,

研究方向

主要以高溫高壓岩石學實驗設備和岩石物理性質測量系統為研究手段, 從事岩石圈物質組成和結構、岩石物理性質、造山帶動力學研究。 已在國內外核心學術期刊發表論文二十餘篇,目前正在進行以下4個方面的研究:1. 高溫高壓條件下的岩石物理學和岩石學實驗: 重點研究部分熔融在造山帶地殼物質調整和地殼形成中的作用, 以及對地球物理測深結果的影響。 2.地震時間序列的分析方法研究。 3. 青藏高原岩石圈動力學研究: 模擬喜馬拉雅淡色花崗岩和下地殼麻粒岩的形成的時代和過程; 研究青藏高原殼內低速-高導層的成因。 4. 超聲地震實驗與數值模擬: 超音波的散射和衰減特性等。

個人簡歷

1981.12 畢業於南京大學地質學系, 獲理學學士學位
1990.07 畢業於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球科學學院,獲理學碩士學位
2000.07 畢業於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球科學學院,獲理學博士學位
1982.02-2000.07 在中國地質大學地球科學學院任教
1997.02-1997.07 作為中國大陸科學鑽探工程的第一批培訓人員赴德國Potsdam國家地球科學中心學習大陸科學鑽探工中岩石物理測試技術; 赴德國Kiel大學開展岩石物理學實驗研究
1998.09-1999.04 作為訪問學者赴德國Potsdam國家地球科學中心進行岩石學和岩石物理學實驗研究
2000-2002在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做博士後研究, 出站後留所工作。

代表論著:

1.閆小兵,周永勝,楊曉松,2007,人工地震反射法在超前地質預報中的套用,地震地質,29(4):894-904
2.王多君,馬瑾,楊曉松,周平,2007,地幔礦物電導率研究進展,地震地質,29(1):152-160
3.Yang Xiaosong,Zhou Ping,Ming Yuehong,2007,Vp of muscovite-biotite gneiss up to 950°C at 400 Mpa:Constraints on the origin of abnormal seismic layers in continental crust,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52(24):3397-3402
周平,楊曉松,王多君,2006,熔體形態學及其對岩石物理和力學性質的影響,地球物理學進展,21 (3):790-797
4.YANG Xiaosong,JIN Zhenmin,MA Jin. 2005. Anatexis in Himalayan crust:Evidence from geochemical and chronological investigations of Higher Himalayan Crystallines. Science in China(Series D), 48(9):1347-1356.
5.Yang, X. S., Du, S, Ma, J. 2004. Do Earthquakes Exhibit Self-Organized Criticality. Physics Review Letters, 92: 228501 -228504.
6.楊曉松, 金振民, 馬瑾. 2004. 喜馬拉雅造山帶地殼深熔作用: 來自聶拉木群混合岩的地球化學和年代 學證據. 中國科學D 34: 926-934.
7.楊曉松, 馬瑾, 劉力強. 2004. 周期性層狀介質中超音波傳播的實驗研究. 地震地質, 26(3): 484-491.
8.Yang Xiaosong, Ma Jin, Jin Zhenmin, Gao Shan and Ma Shengli. 2003. Partial melting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understanding the seismic velocity structure with the southern Tibetan Crust. Acta Geologica Sinica, 77(1): 64-71.
9.楊曉松, 馬瑾. 2003. 大陸岩石圈解耦及塊體運動討論—以青藏高原—川滇地區為例.地學前緣, 10(特刊): 240-247.
10.楊曉松,馬瑾,張先進. 2003. 大陸殼內低速層成因. 地質科技情報, 22(2):35-41.
11.yang Xiaosong, Jin Zhenmin, Gao Shan, Huenges E. 2002. Genesis of Granulite in Himalayan Lower Crust: Evidences from Experimental Study at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47(6): 448-453.
12.楊曉松,金振民,馬瑾, Huenges E., Schilling F. 2002. 青藏高原北部異常SKS分裂成因的初步探討―被熔體強化的岩石圈各向異性. 地球物理學報, 45(6): 821-831.
13.Yang X S, Jin Z. M.,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dehydration melting of natural biotite-plagioclase gneiss from high Himalayas and implications forHimalayancrust anatexi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1, 46(10):867-871.
14.楊曉松, 金振民, 高山, E. Huenges等. 2001. 喜馬拉雅造山帶下地殼麻粒岩成因: 來自高溫高壓實驗的證據. 科學通報, 46(24): 2025-2030.
楊曉松(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研究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