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

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

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成立於1950年,是以研究新構造運動和地球動力作用為主的社會公益性國家級科研機構,由中國地震局管轄,位於北京市朝陽區。

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的前身是1950—1951年期間組建的原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按照國家需要,1966年開始轉為以地震科研為主,1971年起隸屬新成立的國家地震局領導,1978年更名為國家地震局地質研究所,1998年更名為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2000年成為科技部首批全國公益性科研院所改革試點單位之一,率先全面開展科技體制改革工作。

根據2019年5月研究所官網顯示,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共有高級科研人員100餘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共有10個所屬科研部門,以及1個國家級科研平台與1個部級科研平台;有在站博士後和在讀研究生160多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
  • 外文名:Institute of Geology,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or
  • 簡稱:地震局地質所·IGCEA
  • 創辦時間:1950年
  • 類型:社會公益性國家級科研機構
  • 主管部門:中國地震局
  • 現任領導:馬勝利(所長)
    孫曉竟(黨委書記)
  • 專職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
    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
  • 碩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個
  • 博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1個
  •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個
  •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華嚴里甲1號
歷史沿革,科研條件,人員編制,科研部門,設施資源,合作交流,科研成就,科研成果,學術期刊,榮譽表彰,人才培養,學科建設,教學建設,文化傳統,形象標識,精神文化,領導集體,現任領導,歷任領導,

歷史沿革

  • 歷史淵源與建所初期
研究所的前身——原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地質工作大規模重組過程中在原中央地質調查所和原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原中央地質調查所於1913年在北京成立(當時稱“工商部地質調查所”,後又稱“實業部地質調查所”),是中國第一個國家級地質機構,曾兼有地質調查和地質教育兩種功能。原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於1928年1月在上海成立,這是當時中央研究院成立最早的研究所,該所1932年也遷往南京。
1950年8月25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第47次會議通過李四光提出的報告,統一安排原經濟部地質調查所、原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以及原資源委員會礦產勘測處等單位的地質力量,組織成立新的“一會(中國地質工作計畫指導委員會)、兩所(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和古生物研究所)、一局(礦產地質勘探局)”。
1950年10月15日,中國科學院在《科學通報》第6期上宣布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成立。為適應國家緊急需要,當時全國地質工作以調查地質礦產情況,解決實際問題為主,“中國地質工作計畫指導委員會”(1952年改組為“中央人民政府地質部”)為中國地質工作的統一領導機關,研究所接受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地質工作計畫指導委員會”雙重領導,業務上主要由“中國地質工作計畫指導委員會”領導。
1951年4月28日,“中國地質工作計畫指導委員會”發布地(51)字第653號函,宣布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於5月7日在南京正式成立。至此,原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組建完成,開始正常工作。
1952年2月,中國科學院決定將研究所原地球物理研究室劃歸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9月又決定,將從事土壤研究工作的馬溶之、熊毅等從研究所分出,成立中國科學院土壤研究所。
1954年初,鑒於國家建設形勢發展的需要,中國科學院和地質部決定將研究所從南京遷到北京,最初的所址設在沙灘松公府夾道6號原北京大學紅樓地質館。
  • 地質科研全面發展時期
1955年1月,地質部正式函告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古生物研究所的建制歸還給中國科學院。”
2018屆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2018屆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
1955年,為開發中國西部及石油勘察的需要,研究所成立蘭州地質研究室,1960年該研究室從研究所分出,成為中國科學院蘭州地質研究所。
1962年8月,原中國科學院雲南分院昆明地質研究所改為“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昆明站”,歸研究所領導,
1966年初,“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昆明站”主體部分併入新成立的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其區域地質部分併入研究所。
1966年初,研究所章元龍(中國地質界先驅章鴻釗之子)領導的人工晶體生長實驗室(40多人)遷往上海,併入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矽酸鹽研究所。
1963—1966年,為了更好地服務於當時國防建設的需要,研究所進一步調動力量大力加強稀有、稀土、放射性礦床地球化學等方面的研究工作,這一趨勢最終導致中國科學院貴陽地球化學研究所的成立。
1966年初,研究所塗光熾、李璞、郭承基、余皓、劉東生、司幼東等一批著名科學家帶領各自的科研團隊(當時研究所半數左右的科研人員)和實驗室,赴貴陽組建新所,研究所則成為以物理地質學為主要方向的研究所。
  • 科研方向轉型過渡時期
1966年3月,河北邢台發生強烈地震,面對巨大的地震災害,國家要求研究所的工作轉向以地震研究為主,由此,開始了研究所在科研方向上的重大歷史性轉型。1966年,中國科學院為加強地震工作成立地球物理局,研究所歸地球物理局領導。
1969年7月,渤海發生強烈地震,地震次日周恩來總理指示成立“中央地震工作小組”,統管全國地震工作,研究所歸“中央地震工作小組”的辦事機構“中央地震辦公室”領導。
1971年,國家撤銷中央地震辦公室,成立國家地震局作為中央地震工作小組的辦事機構,由中國科學院代管,研究所劃歸國家地震局建制,受中國科學院與國家地震局雙重領導。
1975年,海城地震後,國家財政部門開始對國家地震局單獨撥款,國家地震局成為國務院的直屬機構。
“文化大革命”後,中國科學院為全面發展中國的地球科學研究,提出重建中國科學院下屬的地質研究所,獲國務院批准,經與國家地震局協商,雙方同意按“地震需要優先”的原則對研究所進行分建,將研究所當時的“非地震部分”重新劃歸中國科學院,成立新組建的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所留在國家地震局的部分則更名為國家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從此開始了研究所在地震地質科研方面新的發展時期。
  • 地震科研全面發展時期
1979年,研究所成立了大地構造、構造力學、深部地質、構造物理、地球化學、震害地質和誘發地震等6個研究室。同時,建立了圖書、情報、資料室和北京地震儀器廠等相應的科研支撐機構。1982年開始由馬杏垣負責
2018年度新生入學典禮暨新職工入所培訓2018年度新生入學典禮暨新職工入所培訓
1984—1986年,按照國家“經濟建設必須依靠科學技術,科學技術必須面向經濟建設”的科學技術發展方針,研究所對原有研究室設定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調整,設定了地下水和地球化學前兆、地震區劃與地震趨勢、震害地質和誘發地震、活動構造、工程地震、地殼與上地幔構造、構造物理、岩石圈演化與動力學、地質新年代、遙感和新技術等10個研究室,成立了計算機服務中心,成立了人教處。
1997年,研究所對研究室進行重新組合,成立了地下流體與衛星遙感、地震中長期預報及地震區劃、孕震環境與地球動力學、活動構造、工程地震與新技術、綜合地球物理、構造物理、地震災害、新構造與年代學等9個研究室和情報網路信息中心。
1998年,國家地震局改為中國地震局,研究所隨之更名為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
  • 改革創新發展的新時期
2003年,研究所整合現代地殼運動研究、遙感技術、流動地震台陣觀測等優勢科研力量,組建“地震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並獲科技部正式批准。圍繞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建設,研究所的科研機構設定最佳化為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地震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研究中心——中國地震局火山研究中心,9個研究室——孕震環境與火山動力學研究室、地下流體與地震預報研究室、區域地震構造與構造力學研究室、活動構造研究室、工程地震研究室、構造物理研究室、固體地球物理研究室、新構造年代學研究室、地震災害研究室。同時,設立了計算機網路中心、圖書資料館、學術期刊編輯部,並對機關處室進行了精簡。
2011年,中國地震局正式批准在活動構造、活動火山及工程地震研究室的基礎上成立“中國地震局活動構造與火山重點實驗室”。

科研條件

人員編制

根據2019年5月研究所官網顯示,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共有高級科研人員100餘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獲得全國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稱號2人,傑青2人,優青1人,5人入選“百千萬人才工程”、3人入選“萬人計畫”。8位科學家被評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技專家,45位專家享受國家政府特殊津貼。(不列出逝世人員)
研究所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馬宗晉(專職)、張培震(專職)
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李玶(專職)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劉靜、張培震
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張會平
“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名單不全):劉靜、張培震
“萬人計畫”人選(名單不全):張會平、劉靜

科研部門

根據2019年5月研究所官網顯示,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共有10個所屬科研部門,以及1個國家級科研平台與1個部級科研平台。
2018年度學術報告會2018年度學術報告會
國家級科研平台(1個):“地震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部級科研平台(1個):“活動構造與火山”中國地震局重點實驗室
所屬科研平台(10個):活動構造研究室、活動火山研究室、地震區劃與工程地震研究室、地震中長期預測研究室、地震應急技術與減災信息研究室、固體地球物理與深部構造研究室、空間對地觀測與地殼形變研究室、構造物理實驗室、新構造年代學實驗室、新構造與地貌研究室

設施資源

  • 設備設施
根據2019年5月研究所官網顯示,地震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有SIGMA掃描電鏡及EBSD系統、D8 ADVANCE X光衍射儀、高速摩擦實驗機、多通道超高頻應變儀、Alphchron氦測量儀、Resolution M50-LR準分子雷射器、安捷倫7900 ICP-MS、BRUKER ESR測量譜儀、測定樣品中鈾、釷的Alpha計數儀、測量K含量的火焰光度計、攜帶型Gamma譜儀、Trimble R8 工程測量型GPS、FARO 120 微距離地面雷射掃瞄器、Riegl-1000 中遠距離地面雷射掃瞄器、RIGEL VZ-4000超遠距離地面雷射掃瞄器、V8網路化多功能電法儀、LEMI-417長周期大地電磁測深系統、GMS-07e綜合大地電磁測深儀等設備。
  • 館藏資源
根據2019年5月研究所官網顯示,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圖書館存地質、地球物理、地球化學等各類專業中外文圖書期刊5萬餘冊。閱覽室展出中文期刊120餘種、外文期刊66種、中外文工具書400餘冊;資料室存科技資料8千份,主要包括地質圖、地質礦產圖、水文地質圖、地震構造圖以及區調報告和地震研究報告等。各種比例尺的地形圖4萬張、航空照片約12萬張、衛星照片千餘幅;科技檔案(含基建檔案)存3000餘卷,涵蓋了該所自七十年代以來的課題及成果材料、研究生論文、《地震地質》刊物的原始稿件及圖件,以及原始監測數據記錄等。

合作交流

2017年,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共有318批次的科研人員進行科學考察、參加學術會議等科研活動;組織不同類型的學術交流及報告22次。以前研究所主要合作國家是美國、英國、加拿大、俄羅斯、日本、荷蘭、中國台灣、中國香港等。在此基礎上,2017年,研究所擴展到與義大利、哥倫比亞、沙烏地阿拉伯、以色列、孟加拉國、尼泊爾、緬甸等國家進行交往,就共同關心的科學問題開展了方法交流和合作研究。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根據2019年5月研究所官網顯示,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先後承擔了一批國家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國家攀登項目、國家重大科學工程項目、國家重大基礎研究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以及許多國家級重大建設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評價項目,累積出版專著300多部,發表科學論文7500多篇,其中包括十餘篇發表在Science和Nature系列期刊上的論文,先後獲國家自然科學獎3項、國家科技進步獎13項。
年份
項目
獎項
1978年
破裂形變前兆、構造應力場的模擬實驗
全國科學大會獎
1978年
京津及華北地區地震地質研究
全國科學大會獎
1978年
中國地震烈度區劃的綜合研究
全國科學大會獎
1978年
西南烈度區劃的綜合研究
全國科學大會獎
1978年
中國活動性構造和強震震中分布圖(1∶300 萬)
全國科學大會獎
1978年
新豐江水庫地震研究
全國科學大會獎
1982年
中國的黃土
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1991年
中國岩石圈動力學地圖集及1∶400 萬中國及鄰近海域岩石圈動力學圖
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
1997年
中國東部地學大斷面的編制與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
1985年
SD-1型數字大地電磁測深儀及其軟體系統套用和研究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1年
鄂爾多斯周圍斷陷盆地帶現今活動特徵及其與大地震復發關係的研究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2年
海原活動斷裂帶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3年
中國活斷層圖集(IGCP第206項目——全球主要活斷層特性對比)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9年
中國重大自然災害及減災對策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3年
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編制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6年
中國地殼運動觀測網路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987年
二灘地區斷裂活動性的研究
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1988年
廣東瓊北地震基本烈度覆核
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3年
變形岩石顯微構造研究在地震和地質科學中的套用
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5年
中國地震烈度區劃圖
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5年
阿爾金活動斷裂帶
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7年
中國岩石圈動力學(掛圖、圖集、概論)
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8年
遼西及鄰區中生代火山岩
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2017年
青藏高原及東北緣晚新生代構造變形與形成過程
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參考資料來源

學術期刊

  • 《地震地質》
《?>地震地質》是由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主辦的學術期刊,1979年創刊,季刊。重點報導活動構造、新構造、地球內部物理、構造物理、地球動力學、地球化學、地震預測、新年代學、工程地震、火山學、減輕地質災害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欄目:研究論文、科研簡訊、新技術套用、專題綜述、學術爭鳴。《地震地質》,據2019年5月期刊官網顯示,期刊先後被《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中國期刊網》、《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資料庫(CSTPCD)》、《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中國科技期刊精品資料庫》、《文摘雜誌》 (俄羅斯AJ of VINITI)、《劍橋科學文摘》 (美國) 、《日本科學技術社(中國文獻)》、《scopus文摘資料庫》(荷蘭)、《烏利希期刊指南》(美國)等國內外18個檢索系統收錄。

榮譽表彰

2011年4月,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獲得 “十一五”國家科技計畫執行優秀團隊獎。
2015年3月,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入選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11月,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地震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被科技部認定為“地震動力學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人才培養

學科建設

根據2019年5月研究所官網顯示,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有一級學科博士點2個、二級學科博士點1個,一級一級學科碩士點2個、二級學科碩士點1個。同時,研究所設有2個博士後流動站。
2018年度表彰大會2018年度表彰大會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博士點(2個):地質學、地球物理學
學術學位授權二級學科博士點(1個):固體地球物理學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碩士點(2個):地質學、地球物理學
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碩士點(1個):固體地球物理學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個):地質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地球物理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教學建設

  • 教學概況
根據2019年5月研究所官網顯示,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自1978年恢復研究生招生制度以來,累計招收研究生892名,其中碩士研究生500名、博士研究生392名,累計授予學位675名,其中碩士學位398名、博士學位277名。1999年至2017年底,共招收博士後研究人員79人,已出站59人,。
  • 獎勵制度
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博士生獎勵標準為每生30000元。自一年級開始,博士學業獎學金分別設立A、B、C三個等級,由研究所根據學生的學業情況、科研成果與綜合表現經評定按檔級發放。A等獎獎勵金額每生每年9000元,B等獎獎勵金額每生每年7000元,C等獎獎勵金額每生每年5000元。
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碩士生國家獎學金獎勵標準為每生20000元。一年級研究生學業獎學金不分等級,覆蓋比例100%,獎勵金額每生每年3000元。從二年級開始,根據研究生前一學年的學業情況、科研成果與綜合表現對研究生進行評定,分設A、B、C三個等級: A等獎獎勵金額每生每年5000元,B等獎獎勵金額每生每年4000元,C等獎獎勵金額每生每年3000元。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標識為藍白顏色,外環上半部分為白底藍字研究所中文,下半部分為藍底白字研究所英文;內部為由研究所英文縮寫變形的地球儀狀標識。
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

精神文化

  • 目標
崇尚學術,快樂科研。
  • 宗旨
始終面向國家需求,始終站在科學前沿,始終堅持綜合研究,始終重視基礎資料。

領導集體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所長、黨委副書記
馬勝利
黨委書記、副所長
孫曉竟
副所長
萬景林、單新建
紀委書記
李麗華
參考資料來源

歷任領導

屆次
時間
職務
姓名
第一屆
1950—1954年
所長
侯德封
第二屆
1955—1958年
所長
侯德封
第三屆
1958—1961年
所長
侯德封
黨委書記
張從周
第四屆
1961—1970年
所長
侯德封
1961—1966年
黨委書記
王耀華
第五屆
1970—1973年
所長
侯德封
第六屆
1973—1977年
所長
侯德封
黨的領導小組組長
武雨琴
第七屆
1978—1979年
領導小組組長(主持工作)
高文學
臨時黨委書記
張耀
第八屆
1979—1981年
所長
馬杏垣
臨時黨委書記
張耀
第九屆
1981—1982年
所長
馬杏垣
黨委書記
張耀
第十屆
1983—1985年
所長
馬杏垣
1983—1984年
黨委書記
張榮珍
1984—1985年
黨委副書記(主持黨委)
王志新
第十一屆
1985—1988年
名譽所長
馬杏垣
所長
劉若新
1986年—1988年
黨委書記
王志新
第十二屆
1988—1991年
名譽所長
馬杏垣
所長
馬宗晉
黨委書記
王志新
第十三屆
1991—1995年
名譽所長
馬杏垣
所長
馬宗晉
黨委書記
王志新
第十四屆
1995—1998年
名譽所長
馬杏垣、馬宗晉
副所長(主持工作)
曹樹民
黨委書記
曹樹民
第十五屆
1998—2000年
名譽所長
馬杏垣、馬宗晉
所長
劉啟元
黨委書記
繆惟祥
第十六屆
2000—2004年
名譽所長
馬宗晉
所長
劉啟元
黨委書記
劉啟元
第十七屆
2004—2010年
名譽所長
馬宗晉
所長
張培震
黨委書記
張培震
第十八屆
2010—2018年
名譽所長
馬宗晉
所長
張培震
黨委書記
歐陽飈
參考資料來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