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球物理與信息技術學院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球物理與信息技術學院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球物理與信息技術學院的前身是1952年由薛琴訪傅承義(1957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譚承澤教授組建的北京地質學院地球物理探礦系,秦馨菱翁文波曾融生顧功敘劉光鼎等院士都曾先後在該系任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球物理與信息技術學院
  • 英文名:School of Geophys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簡稱:地信學院
  • 創辦時間:1952年
  • 所屬地區:北京
  • 學校屬性211工程北京高科大學聯盟
  • 隸屬中國地質大學
  • 現任院長劉光鼎 
歷史沿革,學院概況,學術領域,

歷史沿革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球物理與信息技術學院的前身是成立於1952年的原北京地質學院地球物理探礦系(簡稱物探系)。成立初在著名的地球物理學家傅承義秦馨菱翁文波曾融生等的主持和參與下建立了良好的基礎,並迅速走上了蓬勃發展的道路。1952年招收了第一批本專科生。其後前蘇聯專家顧爾維奇、榮可夫、羅加契夫、克維亞特柯夫斯基和諾維科夫等來我系任教,培養了我國第一批物探研究生。從此揭開了我系培養高級地球物理和物探專門人才的新篇章。
學院標識學院標識
1954年物探系分設金屬與非金屬地球物理探礦(簡稱金屬物探)和石油與天然氣地球物理探礦(簡稱石油物探)兩個專業。同年秋,為了適應當時國家培養計畫的需要,約100名同學轉入原北京石油學院(現中國石油大學)。1959年又相繼成立了放射性物探專業、海洋物探專業、地球物理測井專門化和物探儀器設計與製造專業。後來放射性物探專業與勘探系的部分專業聯合成立了稀有、放射性礦產地質勘探系(簡稱三系),儀器專業也獨立成為儀器製造系(簡稱八系)。1964年海洋物探專業又轉為石油物探。同年,儀器製造系被撤消,部分學生轉入物探系。1965年三系遷至原成都地質學院(現成都理工大學)。至1965年物探系先後招收本科生十三屆(從1952年連年招生),研究生四屆(1955、1960、1961、1965),專科生二屆(1952、1953) 文化大革命中,北京地質學院遷至武漢,在北京成立了研究生院。1978年北京套用地球物理系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84年成為全國首批地球物理專業博士授予點和博士後流動站,1989年北京恢復招收地質學(地質-地球物理複合專業)本科生專業,1997年成立了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招收了二屆(1997、1998)本科生後轉給了信息工程學院,1995年招收了一屆粘土工程物探專科生,1996年招收了一屆城市工程物探專科生。
1998年物探系與探工系合併,成立了工程技術學院,按照國家新的專業設定,招收勘察技術與工程本科生,2001年成立了測控技術與儀器和地球物理學兩個新專業,並開始招收本科生。
2002年3月物探系從工程技術學院分離,成立了地球物理與信息技術學院,招收地球物理學和測控技術與儀器兩個本科專業。2014年地球物理與信息技術學院又增加了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

學院概況

地球物理與信息技術學院現有教師58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15人、講師17人、實驗教師6人、行政管理人員4人,聘請劉光鼎院士擔任學院院長,楊文采院士和長江學者沈暘教授為學術帶頭人。1960年後出生的專業教師博士化率達100%。學院有博士後3人、博士研究生88人、碩士研究生283人,工程碩士61人、本科生831人。本學科點內設有國土資源部工程地球物理開放研究實驗室、國土資源部岩石圈構造與動力學開放研究實驗室,是中國地質大學海洋地學研究中心的組成部分。
擁有地球物理學博士學位授予權一級學科,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國家重點學科,固體地球物理學、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博士後流動站和博士點,地球物理學、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儀器科學與技術碩士點,地球物理學、測控技術與儀器、勘查技術與工程本科專業。建有《地下信息探測技術與儀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是《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組成部分,具有國土資源部地質勘查地球物理甲級資質,地球物理工程檢測和輻射與環境13個項目通過了國家計量認證。
“十一五”期間承擔國家重大專項項目2項,國家重大專項課題5項,863重點項目3項,863探索課題2項,863、973、國家科技支持等重大項目子課題15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6項、國土資源部地調和危機礦山項目14項、教育部重點項目1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1項,國際合作項目2項、企業委託橫向課題50多項,完成科研經費12735.16萬,其中,縱向經費占88%。
近年來在職教師發表國際SCI論文18篇、國內SCI論文52篇、EI論文41篇、核心刊物論文154篇、國際學術會議論文和摘要25篇,出版專著/教材7本。獲得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二等獎1項、發明專利2項、軟體著作權12項。作為第二署名單位獲省部級三等獎1項,作為參加人員獲省部級二等獎4項,目前,學院組織申報的北京市科技進步獎和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正在受理中。
目前,學院建有重磁實驗室、電法實驗室、地震勘探實驗室、天然地震實驗室、測井實驗室、放射性實驗室、測控實驗室、電子實驗室和電子電工實驗室8個教學、科研實驗室,有針對本課生專業實習的計算機機房和針對研究生科研工作的計算中心,另有資料閱覽室。
學院(教五樓)外景學院(教五樓)外景
學院夜景學院夜景

學術領域

1、海洋與深部地球物理:在海洋地球物理研究方面,我院承擔了九·五海洋863計畫中多項海洋地球物理高技術攻關課題並取得突破,研製完成了一套五分量海底大地電磁儀、四套二分量海底大地電磁儀和海洋水下拖拽式伽瑪能譜儀,獲得了我國百米水深的第一條海底大地電磁測深數據,填補了我國海洋大地電磁測量和現場放射性測量的空白。在深部地球物理研究方面,我院負責完成的國際喜馬拉雅西藏高原深剖面探測的大地電磁研究取得了具有重要影響的科學成果,其論文於1996年在Science(Vol.274(5293),P1694-1696,第一作者)上發表;1998年獲原地質礦產部科技進步二等獎,2000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以該成果為代表的地球深部研究在我院十分活躍,繼1996年在Science上發表文章後,又取得一系列創新性科學成果,於2001年再次在Science(Vol.292(5517),P716-718,第一作者)上發表論文;該成果被評選為2001年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本研究方向對認識中國深部地球物理構造、陸陸碰撞、海陸演化等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為研究盆地和造山帶形成、環境演化和變遷、預測油氣、礦產資源以及預報和防治地質、地震災害等提供基礎數據,是我國與國際地球物理界學術交流的重要視窗。
2、資源與能源勘探地球物理:資源與能源探測技術是我院傳統專業,具有較多的積累,已取得的突出成果主要有:三維電磁正反演技術具國際領先地位;位場三維人機互動可視化解釋和全方位成像技術、複雜地表條件靜校正技術、高保真高解析度地震數據處理技術等在國內居領先地位並成功地實現10項新技術成果被採用,X螢光技術的研究與推廣套用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自行研製的GX-3地下管線探測系統和ZDD3901現場快速石材放射性檢測儀分別獲得了國家專利和部、國家建材局推廣,累計發表SCI論文12篇、獲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一項,部科技進步三等獎四項。目前在該研究方向我院承擔的國土資源大調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重點等課題12項。在國內同類學科中,我院在電磁場成像、位場成像和放射性探測領域居國內絕對領先和與國際同步水平,在波場成像等領域,某些方面居國內領先。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對地球物理方法和成像技術不斷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比如,在基礎地學研究中,急需發展寬頻地震數據成像技術和人工地震深反射成像技術;在國土資源大調查和西部打開發中,急需發展金屬礦地震勘探理論與成像技術、高分辨輕便電磁法理論和成像技術;在複雜地質條件下的油氣勘探中,急需發展三維疊前偏移技術;在海洋資源探測中急需發展海洋地球物理探測新方法與新技術,如烴類水合物地球物理識別技術等;在環保和城市建設領域急需發展西部山區找水方法技術,高分辨無損監測方法理論與技術等。本研究方向面向國家需求,瞄準學科前沿,與高新技術緊密聯繫,為基礎和套用研究提供現代地球物理探測手段和方法技術,對發展現代地球物理、培養現代地球物理高級人才具有重要的意義。
3、城市環境與工程地球物理:X螢光技術的研究與推廣套用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自行研製的GX-3地下管線探測系統、GMD系列分散式高密度電法儀、分散式測溫儀及ZDD3901現場快速石材放射性檢測儀分別獲得了國家專利和建設部、國家建材局推廣。面波勘探技術、核磁共振找水技術和探地雷達技術的研究與套用局國內領先。
本學科點的地球物理實驗中心,具有測量密度、磁性、電性和放射性等參數的儀器和古地磁實驗室。在GGT地學大段面研究(西藏和東北)、中國三大塊古地磁研究、中國東部及其鄰區古大陸再造研究、華北岩石圈三維結構、喜馬拉雅地區和雅魯藏布江縫合帶深部結構和構造研究等重大項目中,我院均是重要的組織者或參加者。累計獲部級以上科技進步漿5項、發表SCI論文9篇,為中國大陸構造研究、古大陸再造和動力學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貢獻,是國內岩石物理與地球動力學研究的重要科研與教學基地。
岩石物理與地球動力學研究是將地球物理觀測數據與地質緊密結合,進而上升為理論的重要途徑,對開展深層次的地學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本學科點在深部、資源、能源、工程地球物理勘探等傳統領域成果顯著,保持著優勢。在海洋、環境、地理信息系統、區調遙感方法、國土資源信息管理等新興領域,起步早,發展快,已形成規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