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承義

傅承義

傅承義,1909年10月7,出身於福建福州閩侯縣。曾任中國科學院地學部常務委員,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一級研究員,1933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1941年獲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物理學碩士學位。1944年獲美國加利福尼亞理工大學地球物理學博士學位,著名地球物理學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傅承義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福建福州市閩侯縣
  • 出生日期:1909年10月7
  • 逝世日期:2000年1月8日
  • 職業:地球物理學家
  • 畢業院校:清華大學、麥吉爾大學、加利福尼亞理工大學
人物生平,主要貢獻,論文著作,社會任職,獲獎記錄,外界評價,

人物生平

傅承義祖籍福建閩侯。1909年10月7日生於福建閩侯。祖父在清朝做過道台,伯父在北洋軍閥時期的海軍部供職。父親傅仰賢長期在北洋軍閥政府外交部及駐外使館工作,曾任駐前蘇聯列寧格勒總領事。父親雖然是舊官吏,但有強烈的愛國思想,亦比較開明。傅承義兄弟姊妹4人從小就受到良好的親職教育,對其後來的長產生重要影響。哥哥傅鷹是著名化學家,擔任過北京大學副校長。傅承義自幼記憶力極好,家裡專門請了私塾先生教他和姐姐讀《四書》、《五經》,聘請家庭教師教授數學和英語。但他用更多的時間博覽群書,他童年雖然沒有進過國小,但知識和能力遠遠超出了同齡小學生。
1923年14歲時,在母親提議下,傅承義跨入北京育英中學校門。一年之後,他感到功課太容易,便背著家裡跳兩級報考了匯文高級中學,結果考取了,但沒有去讀。國中三年,學習成績年年名列全校第一,數學和英語成績尤為突出。他多次參加學校組織的國語和英語講演比賽,總是名列前茅。《福爾摩斯探案全集》是他最喜歡閱讀的英文原著之一。他更喜歡邏輯推理,並勤於演算。傅承義不但學習成績出類拔萃,還曾贏得全校三跳(跳高、跳遠、三級跳遠)及百米跑第一名。
1926年,傅承義考入匯文高級中學。
1929年,傅承義以獲得理化、數學兩項銀杯獎的優異成績結束中學時代的生活。傅承義原已考上燕京大學,但更喜歡清華大學的校風,選擇了清華大學物理系。在這裡,他的旺盛求知慾亦無法得到滿足,更不滿意當時教師隊伍中的某些不正風氣,痛切感受到教書育人者為人師表之重要性。傅承義和同窗好友王竹溪暗下決心,有朝一日教書育人,一定要立德、立言、立身。
清華大學清華大學
大學四年,傅承義以自學為主,從教師之講解獲益不多。雖考試成績仍能保持在中、上之間,卻因不重視教師的啟發,多走了許多彎路,事倍功半,浪費了許多時間,事後檢查,追悔不已。
1933年,大學畢業後留校,傅承義先做一年研究生,後因教學工作需要,當上助教,從事核物理教學實驗和研究工作。在此期間,他分別與黃子卿、趙忠堯合作,完成有關熱力學研究和核物理實驗方面的論文共4篇。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清華大學舉校南遷,在昆明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合併成立西南聯合大學。1938年,傅承義應邀到西南聯合大學繼續任教。
1939年,傅承義考取英“庚款”公費留學,在當時是全國少數優異學生才享有的殊榮,而地球物理專業僅此一個名額。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直到1940年,傅承義與林家翹郭永懷錢偉長等一行24人才轉赴加拿大。傅承義進入麥吉爾大學物理系,師從當時最有聲望的地球物理探礦學權威D·A·基斯(Keys)教授,進修地球物理勘探。
1941年傅承義獲得碩士學位。基斯教授對傅承義的成績極為讚許,推薦傅承義到地球物理勘探領域裡頗負盛名的美國科羅拉多礦冶學院繼續攻讀博士學位。可是傅承義對這裡的專業方向不甚滿意。此時,又趕上腰病發作,醫生建議傅承義不要做野外工作,傅承義放棄了地球物理探礦專業。1942年,基斯教授又把傅承義推薦到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研究生院,師從近代地球物理學泰斗B·古登堡(Gutenberg)教授,攻讀地球物理學及地震學。古登堡對傅承義在學習中和在學術論壇上表現出來的才能極為讚賞,將自己沒能解決的一個理論問題——從理論上證明沿分界面傳播的所謂“折射”地震波的存在,讓傅承義去解決。傅承義憑藉著深厚的物理學和數學基礎,從數學上嚴密地論證了首波的存在,並從物理學上解釋了首波與折射地震波之間的區別。此項研究成果得到古登堡高度評價,他也因此受到廣大師生的推崇。1944年獲該校地球物理學博士學位。隨後受聘於幾家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做技術諮詢工作。
傅承義字傅承義字
傅承義以對地球物理學發展所作的貢獻,贏得地球物理學界的普遍承認,1946年被聘為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地球物理學助理教授。在此期間,傅承義在地震波傳播的研究領域裡,發表了一系列具有創造性和開拓性的研究成果,成為地震波研究的先驅。傅承義發表在美國《地球物理》雜誌上一組論文,系統地研究了地震體波、面波及首波的傳播等問題。這些論著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美國、前蘇聯等國家都引起極大的重視。在1960年紀念該雜誌創刊25周年之際,這組論文被評為地球物理學經典著作。
1947年春天,傅承義收到大學時同窗好友、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所長趙九章的來信,希望傅承義能回國主持氣象研究所的地球物理研究工作。傅承義毫不猶豫,兩周之後便啟程回國,到氣象研究所任高級研究員,併兼任中央大學物理系教授。
1948年,國民黨當局責令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和歷史語言研究所遷往台灣,傅承義與趙九章、陳宗器一起予以抵制,為新中國地球物理事業的發展保存了力量。
1950年4月,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成立,傅承義任研究員。
1952年,國家決定從大學物理系抽調一批優秀畢業生,從事地球物理探礦工作,由傅承義主持對他們進行培訓。
1953年,中國科學院接受北京地質學院的請求,委託傅承義去該院任地球物理探礦教研室主任。當時物探教研室初建,傅承義面臨的任務十分繁重,傅承義不僅要向大學生講授“地球物理勘探”課,而且還要給教師(全部是物理系畢業生)系統講課。為了使教師能儘早走上講台,傅承義夜以繼日地工作,為每一位教師修改、審定講稿;為了使教師在講台上能站得住、講得好,傅承義還親自去聽課並作講授示範。一次,一位實驗員在準備磁法實驗時,失手將刃口式磁秤掉到了地上,刃口出現了一個缺口,傅承義在得知這件事後,立即將教研室全體人員召集到實驗室。傅承義首先指出,這不是件小事,而是個錯誤,特別是發生在教學實驗室里。學校要培養學生愛護儀器,杜絕任何操作中的失誤,否則就不能保證野外觀測的質量。現在實驗室里發生了這種事,對學生會有什麼影響呢?接著,傅承義又作了自我檢查,說自己對實驗室工作抓得不嚴,沒有像過去在清華大學工作時那樣認真對待實驗。最後傅承義表示,希望大家都以此為鑑,上下一心搞好教學工作,不再犯類似錯誤。傅承義處理這件事,實際上是對教研室全體人員的一次極其生動而又非常深刻的思想教育。
北京地質學院北京地質學院
傅承義在北京地質學院創建中國第一個地球物理教研室的3年(1953—1956)時間裡,和教研室的同事們朝夕相處,言傳身教,使每個人都深受其益。傅承義常告誡年輕的同事們,作為一個地球物理學家,既要有理論修養,又要能夠動手實踐,在實踐中積累經驗,再上升到理論高度上去把握這些源於實踐的經驗。而在實踐中則必須學會根據地質條件去部署工作,正確地進行觀測,並對所得資料作出符合客觀地質情況的解釋,等等。這些方法的傳授同知識的傳授一樣給人以教益。然而比知識和方法的傳授更重要的是,傅承義那嚴謹的治學態度、認真的學術作風和對己、對人的嚴格要求使大家懂得了作為一名科學家所應該具有的最根本的品質,這使得年輕的教師們在前進道路上少走了彎路。
此後,傅承義教授於1956—1961年間在北京大學創建地球物理教研室,於1964—1966年間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創建地球物理教研室,分別主持領導這些教研室的工作,並擔任第1任教研室主任。1973年兼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及空間科學系主任。在他的教學生涯中,他始終把高尚的科學道德、嚴謹的治學態度和獻身科學事業的精神貫徹到教學工作中,深受廣大師生的推崇和愛戴。傅承義在地球物理教育戰線上辛勤耕耘30餘載,在中國地球物理學界真可謂桃李滿天下。
傅承義在為發展中國地球物理教育事業的同時,潛心學習,使自己的學識水平處於地球物理學科的發展前沿。
1956年,傅承義回國後的部分論著《地震面波的能量束》、《關於瑞雷波方程的無關根》、《平行介質中的彈性波之傳播》、《地下薄地層自由振動》、《折射探礦法的研究》和《地表層的本質對於地震勘測的幾種影響》等6篇文章,以“關於彈性波的傳播理論和地震探礦的一些問題”項目,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同年,傅承義參加中國12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制訂工作,是第33項任務“中國地震活動性及其災害防禦研究”的兩執筆人之一。傅承義率先提出在中國開展地震預報研究的長遠規劃,並指出解決這一問題的科學途徑及實施方法。這項工作領先其他先進國家約5—10年時間。為了開展核爆炸地震偵察研究,並藉此全面提高地震學發展水平。
1961年,地球物理研究所成立第七研究室,由傅承義擔任室主任。該室在核爆炸地震觀測和地震偵察工作中,為國家作出重要貢獻,並對中國地震學與測震學的發展起了推動作用。
1971年,傅承義提出地震成因的“紅腫假說”。
1972年,傅承義創建震源物理研究室,並領導震源物理研究工作。從此,中國的震源物理研究工作上升到有組織、有計畫發展的新階段。這一年傅承義發表專著《大陸漂移,海底擴張和板塊構造》,把20世紀地球科學的最新理論成就——板塊大地構造假說介紹到中國,為中國地球科學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1976年十年動亂結束之後,中國迎來了科學的春天,傅承義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科學著述和研究生培養工作中。編著了《地球十講》、《地球物理學基礎》;主編了《中國大百科全書·固體地球物理學》,並親自撰寫其中的部分條目。
傅承義是中國固體地球物理科學的主要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1957年,傅承義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傅承義曾任中國科學院地學部常務委員,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一級研究員、室主任、所負責人、所學術委員會主任、名譽所長。傅承義是中國地球物理學會(1947)的發起人之一,長期擔任《地球物理學報》主編。曾任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和中國地震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地質學會和中國聲學學會理事,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和中國石油物探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地震學會名譽理事,《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委員、固體地球物理編輯委員會主任,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委員、地球物理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主任。曾被選為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擔任過第二、五、六屆全國政協委員。
傅承義傅承義
198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2000年1月逝世於北京。

主要貢獻

開創中國地球物理教育事業
地球物理學是邊緣學科之一,在舊中國未得到足夠重視。那時,有經驗的地球物理工作者,除氣象學家外,寥寥無幾。地球物理教育是個空白。新中國成立後,為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國家急需一大批物理探礦專業人才。傅承義把全部精力投入人才培養工作。
20世紀50年代,傅承義和助手劉光鼎曾融生、譚承澤等密切配合,在北京地質學院為中國地球物理勘探專業培養了一批年輕教師和許多本科畢業生及大專畢業生。從50年代末至1967年,傅承義先後在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培養了數百名地球物理專業本科畢業生和研究生。“十年動亂”之後,已屆古稀之年的傅承義,又先後為國家培養了近20名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傅承義的學生遍布全國各地,這些人都已成為地球物理科研、教學、生產部門的骨幹,其中不少人擔任了各級領導職務,有些人成了著名的專家、學者、教授,還有人當選為學部委員(院士)。
傅承義傅承義
傅承義的全部教學生涯中,始終貫徹自己的教育思想:立德、立言、立身。立言者,傳授知識和做學問的方法。在北京地質學院初創時期,傅承義是教授兼教研室主任,負責制定教學計畫、編寫講義和授課,同時要籌劃實驗課和安排野外實習。此外還肩負培養青年教師的重任,給他們系統地上課,幫助修改講義,聽他們試講。事無巨細,傅承義一概認真對待。言傳身教、為人師表,受到廣大師生的愛戴。傅承義諄諄教導他的學生,做學問要注意三點:一是博覽群書,知識面要寬、要廣,這樣在遇到問題時才能觸類旁通;二是要善於歸納、總結,通過總結可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是一種重要研究方法;三是要獨立思考。傅承義認為,獨立思考是科技人員最重要的品質之一,對於書本上寫的東西,不可不信,但又不可全信,信與不信都要經過自己獨立思考。傅承義提倡看書時多挑剔,認為挑剔本身就包含有創造的意思。立德者,育人也。傅承義把科學道德、治學態度和獻身科學事業的精神貫徹到教育工作的始終,認為身教比言教更為重要。傅承義一向嚴於律己,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一定身體力行。
對地震波傳播理論的貢獻
在地震勘探和地震測深中採用的折射波法,實際上用的並不是真正的折射波。因為按照幾何地震學的原理,地震波在以臨界角入射時,折射波就不應再返回原來的介質。20世紀30年代,曾有許多人對這種“折射波”做過不正確的解釋。直到1938年,O.Von.施密特(Schmidt)在實驗室里通過電火花在聲速不同的雙層溶液組成的聲波介質內放電,用陰影照相法記錄了所有脹縮波波型,首先證明這種所謂的折射波的獨立存在。由於光波波長太短,在光學實驗裡觀測不到,但地震波的波長要長得多,這種波則是很明顯的。施密特給出的物理解釋是用簡化了的惠更斯原理:當地震擾動沿著界面以高於入射介質中的波速傳播時,就會在介質中產生一種首波——其實是半個首波,就如同子彈以超聲速運行時,空氣中聲波波陣面的情況一樣。傅承義研究了這一問題。他把A?索默菲爾德(Sommerfeld)在研究電磁波傳播中所用方法移植於彈性波,從數學上證明了它的存在。在求解彈性波的運動方程時,傅承義發現格林函式的積分可以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沿分支點割線的迴路積分,這導致各種類型的體波(包括首波);另一部分則是極點的留數,可導致各種面波。根據這一認識,運用攝動法原理,傅承義進一步研究了面波及薄層的影響。後來這些概念已經是眾所熟知,並且方法幾乎規範化了,20世紀40年代初,這種方法人們還是不大熟悉的。傅承義對於面波的能量傳播及瑞雷方程的三個根也有獨特的見解,為同行們所稱道。傅承義在地震波傳播理論方面的研究成果,引起地震學家的廣泛注意。世界上一些著名地球物理學家、地震學家,如美國科學院院長、曾任美國總統科學顧問的F.普雷斯(Press),曾任國際大地測量與地球物理學聯合會(IUGG)主席的前蘇聯地震學家、通訊院士В.И.凱依利斯鮑洛克(Кейлис.Борок)等都曾稱,在從事地震波問題研究中,傅承義的研究成果給予他們很大的啟發。
對地震預測的探索
傅承義作為一位地球物理學家和地震學家,目睹地震災害的慘烈,對地震預測具有強烈的使命感。同時,作為一位嚴肅的科學家,傅承義也清楚地認識到地震預測的複雜性和艱巨性。
1956年,傅承義負責起草在中國開展地震預測研究的長遠規劃,即中國12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第33項任務第4中心課題“地震預測方法的研究”。在該規劃中提出解決地震預測問題的科學途徑和應採取的具體措施。規劃中列舉的五個方面的工作是:地震成因的研究,重點是震源的地質條件和地震發生的物理機制;開展地震前兆觀測,包括地傾斜、微弱的前震和地聲;在地震頻繁地區,連續積累地震觀測資料,並對地震進行統計分析,發現地震發生時間的規律;在地震區進行長期、重複的大地測量,以確定地震前後的地形變化;在地震區進行經常的地磁觀測,以確定地震前後的地磁場變化。
1963年,傅承義進一步把地震預測方法分成三大類:地震地質、地震統計和地震前兆。地震地質方法是以地質構造條件為基礎,巨觀地估計地震發生的地點和強度。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地震區域劃分。由於地質上的時間尺度太大,地震時間的預測不能靠這種方法。地震統計法是從地震發生的記錄中去探索可能存在的統計規律,估計地震的危險性,求出發生某種強度地震的機率。這種方法的可靠程度,取決於地震資料的多寡。地震地質方法著眼於地震發生的地質條件和在比較大的時間、空間尺度內的地震活動變化。統計方法指出的只是地震發生的機率和某種“平均”狀態。若要確切地預報地震發生的時間、地點和強度,還是要靠地震前兆。這三種方法不是彼此無關而是互相聯繫的。尋找地震前兆是地震預測的核心問題。
20世紀70年代,傅承義在地震前兆的研究中提出孕震區假說。臨震前,相當一部分地球介質已經處於應力加速積累狀態,這部分物質可稱之為孕震區。在這個區域內,可能發生岩石變形、物質遷移和其他形式的運動,從而使大面積地球上層介質的性質發生變化。各種地震前兆就是這種變化的反映。他特別提出,地震前兆研究不要受地震斷層成因假說的束縛,只把注意力集中於斷層位置附近。傅承義的這一假說,已被許多觀測資料所證實。傅承義一再提醒人們,地震預測是個有待人們長期堅持不懈進行探索的課題,切不能因偶然失誤而喪失信心,更不要為一時成功而忘乎所以,迷失前進方向。傅承義非常關注並鼓勵科學上的探索活動。
20世紀80年代,傅承義對構造地震斷層成因提出質疑,進一步發展了孕震區假說。許多震例都表明,真正伴隨成因斷層的地震並不多;許多大地震也並非都發生在有新構造差異運動的地方。傅承義認為,有些地震是斷層造成的,但並非全都如此,岩漿活動也是地震成因之一。岩漿活動是孕震區物質遷移的一例。斷層成因和岩漿成因並不矛盾,而是互為補充的,但兩者又有明顯差別,主要是地震能源不同。前者是應變能,而後者除應變能之外,還包含岩漿活動的動能和熱能。因此,傅承義認為地震學不只是力學問題,把地熱學引入地震研究中是大有前途的。關於地震前兆研究,傅承義認為,直到現在,集歷來各國地震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尚未能找到一個滿足地震發生必要條件的前兆,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前兆機制不清;前兆同震中區地質情況、環境條件有關,不是一成不變的;前兆觀測的精度不夠。此外,識別前兆的判據有很大任意性,缺乏科學約束。若使地震前兆研究真正有所突破,必須在基礎研究,特別是在地震前兆的物理機制上下功夫。
20世紀80年代末,傅承義在地震預測的方法論上提出頗有新意的見解。傅承義認為,大地震的發生是個典型的非線性過程,應該從地震發生的全過程去看問題。近代的耗散結構論、協同論和突變論的觀點應當引入到地震預測中來。
指導中國核試驗地震效應觀測和地震偵察研究工作
20世紀50年代,美國和前蘇聯兩國在大氣層中進行的一系列核爆炸試驗,引起世界各國人民的普遍關注。
1958年,各國專家聚會日內瓦,討論禁止大氣層核試驗問題。自此以後,美、蘇兩國的核試驗逐步轉入地下。地下核試驗的地震偵察,一時成了國際間注目的問題。顯然,它不僅有重要的政治和軍事意義,而且對地震學本身的發展也會起推動作用。地下核試驗地震偵察,包括地震事件偵察和天然地震與爆炸信號識別兩方面內容。前者要求地震觀測系統具有檢測微弱信號的能力,能把地震事件記錄下來;後者要求能夠從記錄的波形上把地震信號和爆炸信號區分開。無疑,這項工作將有助於觀測技術水平的提高和震源物理研究的深入。
1961年,在傅承義倡議下,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成立第七研究室(以下稱七室),傅承義任室主任。建室之初的研究方向是震源物理,主要研究課題是地震核偵察的信號識別問題。
1962年底,中國自己研製的核武器爆炸試驗工作提上日程。核爆炸地震效應觀測是核試驗的一項重要內容。
1963年,七室承擔這項任務。傅承義對美國核武器研製計畫和試驗工作情況進行廣泛深入的調查研究,結合七室承擔的任務,進一步明確七室發展有兩個主要方向:爆炸的力學效應分析;爆炸的遠距離偵察。並為七室在五年之內的發展做出詳細規劃,包括:強震觀測,用強震儀、選頻儀和地震儀記錄各種運動參數、動力參數及爆炸的TNT當量;氣球觀測;遠震台,兩年內建成7個標準台,5年內全國基本台均配備3種頻段的儀器;儀器設計,成立測震試驗室,負責儀器設計和製造;理論研究,強調理論研究工作要與以上所列工作密切配合。理論工作可分:空氣衝擊波與地球介質相互影響問題;野外資料的分析及解釋問題;大炸藥量的外推和頻譜的關係(相似律問題);地震信號的通訊理論(包括組合檢波的理論);爆炸地震波的傳播特徵(包括地震與爆炸的識別標誌)。後三項工作由他負責。在中國首次核試驗中,關於用地震波計算爆炸當量的問題,傅承義堅持認為:“爆炸引起的地震效應是一個複雜現象,由於土壤介質的多樣性,目前尚難通過純理論的途徑來解決上述任務”。傅承義建議:通過模擬試驗及理論探討,找出經驗關係式,用相似原理,外推當量;對比國外經驗資料,估算當量。事實證明,傅承義的觀點是正確的。
20世紀60年代初,傅承義提出的開展地震核偵察的研究工作,並沒能引起有關方面的足夠重視和支持,直到1965年,才被正式納入有關的計畫當中。在傅承義的指導下,七室圓滿地完成中國首次核試驗地震觀測工作,為國防建設作出了貢獻,受到國防科委和中國科學院的表彰。由傅承義開創的地震核偵察工作,在1965年以後,有了新的發展,受到國防科委的表揚和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的獎勵。

論文著作

1956年,《地震面波的能量束》、《關於瑞雷波方程的無關根》、《平行介質中的彈性波之傳播》、《地下薄地層自由振動》、《折射探礦法的研究》和《地表層的本質對於地震勘測的幾種影響》
1963年,有關地震預報的幾個問題.科學通報,(3):30—36
1971年,關於地震發生的幾點認識.地震戰線,(8):35—36
1972年,《大陸漂移,海底擴張和板塊構造》
1976年,《地球十講》、《地球物理學基礎》
1985年,傅承義、陳運泰、祁貴仲共同編輯《地球物理學基礎》

社會任職

1938年,應邀到西南聯合大學任教。
1946年,被聘為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地球物理學助理教授。
1947年,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所長趙九章的來信應邀到氣象研究所任高級研究員,併兼任中央大學物理系教授。
1950年4月,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成立,傅承義任研究員。
1953年,中國科學院接受北京地質學院的請求,委託傅承義院任地球物理探礦教研室主任。
1953年,傅承義在北京地質學院創建中國第一個地球物理教研室。
1964—1966年,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創建地球物理教研室,並擔任第1任教研室主任。1973年兼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及空間科學系主任。
1961年,地球物理研究所成立第七研究室,由傅承義擔任室主任
1972年,傅承義創建震源物理研究室
曾任中國科學院地學部常務委員,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一級研究員、室主任、所負責人、所學術委員會主任、名譽所長。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的發起人之一,長期擔任《地球物理學報》主編。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國地震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石油物探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地震學會名譽理事、《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委員、長期主編《地球物理學報》。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擔任過第二、五、六屆全國政協委員。先後在北京地質學院、北京大學、中國科技大學負責建立了有關地球物理學教研室,並任中國科技大學地球及空間科學系主任。

獲獎記錄

1956年,傅承義回國後的部分論著《地震面波的能量束》、《關於瑞雷波方程的無關根》、《平行介質中的彈性波之傳播》、《地下薄地層自由振動》、《折射探礦法的研究》和《地表層的本質對於地震勘測的幾種影響》等6篇文章,以“關於彈性波的傳播理論和地震探礦的一些問題”項目,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

外界評價

傅承義是一位愛國的、正直的科學家、教育家。不但具有卓越的才能,而且更有為人們所敬重的高尚品德。為人光明磊落,從不迎合潮流,隨聲附和,人云亦云。在是非問題上,直言不諱,剛正無私,傅承義認為是正確的,就敢于堅持。這曾使他吃了不少苦頭,蒙受了不少冤屈。
1958年大躍進時,有些人只從良好的願望出發,不顧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在地震預測工作中提出一些不切實際的口號,並形成一種聲勢,使得這一工作偏離了正確方向。傅承義以其科學家的責任感,反對這種做法,結果被扣上“反對搞地震預報”的帽子,直到“文化大革命”中還屢遭批判。
1975年,海城地震之後,有人過高估計海城地震“預測成功”的經驗,認為在中國解決地震預測問題已近在眼前。針對這種傾向,傅承義一針見血地指出,海城地震的預測是“歪打正著”,提醒人們不能頭腦發熱。
20世紀60年代初,傅承義擔任七室主任期間,亦曾因在工作中堅持正確的學術觀點而被指責為“反對搞國防任務”,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對於諸如此類的事情,傅承義都泰然處之。作為一個科學家,他把按照科學規律辦事看成是自己的天職,堅持真理是他人生追求的最崇高目標,至於個人的榮辱得失,看得淡如清水,從不計較。傅承義在學術界有很高聲望,但傅承義對別人的恭維卻極為反感,也從不以自己的聲望謀取私利。傅承義非常注重科學道德。在研究工作中,受過他的指導幫助的人很多,但是,不管傅承義對別人的研究工作出過多大力,傅承義從不在研究成果上署名,包括他指導完成的研究生論文。傅承義思路敏捷,在學術討論中,直言快語,不講情面,但從不以勢壓人。傅承義治學態度十分嚴謹。傅承義的論著,字字句句都經過仔細推敲,不僅內容深刻、豐富,而且文章結構嚴謹,條理分明,邏輯性強,文筆生動、流暢。
傅承義的嚴謹學風也反映在他長期擔任《地球物理學報》主編的工作中。凡是投到學報的稿件,一視同仁,傅承義都親自審定,錄用、退稿一定要有他的簽字。對於有爭議的稿件,處理更為慎重。英文版的每篇文章,他都要親自把關。在傅承義的指導和帶動下,《地球物理學報》在國內外贏得了廣泛讚譽,成為中國被世界四大檢索系統同時選用的九種刊物之一,連續被評為中國科學院優秀期刊。傅承義以其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科研、教學實踐,為樹立了一代人民科學家、教育家的風範。
2000年1月8日,傅承儀與世長辭。劉光鼎院士挽之:“三篇文章開世界震波研究先河創新典範,一生耕耘育中華找礦精英大成風節長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