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承義

傅承義

傅承義(1909年10月7日—2000年1月8日),福建福州閩侯人,地球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一級研究員、名譽所長。

1933年傅承義從清華大學物理系畢業後留校,先做一年研究生,後當上助教;1938年應邀到國立西南聯合大學任教;1940年進入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物理系進修;1941年獲得麥吉爾大學碩士學位;1944年獲得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地球物理學博士學位;1946年被聘為加州理工學院地球物理學助理教授;1947年回國到中央氣象研究所任高級研究員,併兼任中央大學物理系教授;1950年擔任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1953年擔任北京地質學院地球物理探礦教研室主任,並在北京地質學院創建中國第一個地球物理教研室;195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61年擔任地球物理研究所第七研究室主任;1964年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創建地球物理教研室,並擔任第1任教研室主任;1972年創建震源物理研究室;1973年兼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及空間科學系主任;198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2000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

傅承義主要從事固體地球物理學、地震學和地球物理勘探研究,包括地震體波、面波、首波、地震射線及地震成因的理論等研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傅承義
  • 外文名:Fu Chengyi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福建福州市閩侯縣
  • 出生日期:1909年10月7日
  • 逝世日期:2000年1月8日
  • 職業:教育科研工作者
  • 畢業院校:美國加州理工學院
  • 主要成就:195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 代表作品:《地球物理學基礎》
人物生平,主要成就,科研成就,人才培養,社會任職,個人生活,人物評價,後世紀念,

人物生平

1909年10月7日,傅承義出生於福建福州市閩侯縣。傅承義自幼記憶力極好,家裡專門請了私塾先生教他和姐姐讀《四書》、《五經》,聘請家庭教師教授數學和英語。但他用更多的時間博覽群書,他童年雖然沒有進過國小,但知識和能力遠遠超出了同齡小學生。
1923年,14歲的傅承義在母親提議下進入北京市育英中學
1924年,傅承義感到功課太容易,便背著家裡跳兩級報考了匯文高級中學,結果考取了,但沒有去讀。國中三年,學習成績年年名列全校第一,數學和英語成績尤為突出。他多次參加學校組織的國語和英語講演比賽,還贏得全校三跳(跳高、跳遠、三級跳遠)及百米跑第一名。
1926年,傅承義考入匯文高級中學。
1929年,傅承義以獲得理化、數學兩項銀杯獎的成績結束中學時代的生活。並同時考取了燕京大學和清華大學,但因為更喜歡清華大學的校風,選擇了清華大學物理系,與王竹溪是同窗好友。
1933年,傅承義從清華大學物理系畢業後留校,先做一年研究生,後因教學工作需要,當上助教,從事核物理教學實驗和研究工作。在此期間,他分別與黃子卿、趙忠堯合作,完成有關熱力學研究和核物理實驗方面的論文共4篇。
1938年,傅承義應邀到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繼續任教 。
1939年,傅承義考取了第七屆留英公費生,地球物理專業僅此一個名額。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直到1940年,傅承義與林家翹郭永懷錢偉長等一行24人才轉赴加拿大。
1940年,傅承義進入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物理系,師從地球物理探礦學權威D·A·基斯(Keys)教授,進修地球物理勘探。
1941年,傅承義獲得麥吉爾大學碩士學位,基斯教授推薦傅承義到地球物理勘探領域裡頗負盛名的美國科羅拉多礦冶學院繼續攻讀博士學位。可是傅承義對這裡的專業方向不甚滿意。此時,又趕上腰病發作,醫生建議傅承義不要做野外工作,傅承義放棄了地球物理探礦專業。
1942年,基斯教授又把傅承義推薦到加州理工學院研究生院,師從近代地球物理學泰斗B·古登堡(Gutenberg)教授,攻讀地球物理學及地震學。古登堡將自己沒能解決的一個理論問題——從理論上證明沿分界面傳播的所謂“折射”地震波的存在,讓傅承義去解決。他憑藉著深厚的物理學和數學基礎,從數學上嚴密地論證了首波的存在,並從物理學上解釋了首波與折射地震波之間的區別。
1944年,傅承義獲得加州理工學院地球物理學博士學位。隨後受聘於幾家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做技術諮詢工作。
1946年,傅承義被聘為加州理工學院地球物理學助理教授。
1947年春天,傅承義收到大學時同窗好友、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所長趙九章的來信,希望傅承義能回國主持氣象研究所的地球物理研究工作。傅承義毫不猶豫,兩周之後便啟程回國,到氣象研究所任高級研究員,併兼任中央大學物理系教授。
1948年,國民黨當局責令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和歷史語言研究所遷往台灣,傅承義與趙九章、陳宗器一起予以抵制,為新中國地球物理事業的發展保存了力量。
1950年4月,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成立,傅承義擔任研究員。
1953年,中國科學院接受北京地質學院的請求,委託傅承義去該院任地球物理探礦教研室主任。同年在北京地質學院創建中國第一個地球物理教研室。
1956年—1961年,傅承義在北京大學創建地球物理教研室。
1957年,傅承義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1961年,地球物理研究所成立第七研究室,由傅承義擔任室主任。
1964年,傅承義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創建地球物理教研室,並擔任第1任教研室主任(至1966年)。
1972年,傅承義創建震源物理研究室,並領導震源物理研究工作。
1973年,傅承義兼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及空間科學系主任。
1976年,“文化大革命”結束之後,傅承義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科學著述和研究生培養工作中。
1981年,傅承義加入中國共產黨。
2000年1月8日,傅承儀逝世於北京。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1946年,傅承義在地震波傳播的研究領域裡,發表了一系列具有創造性和開拓性的研究成果,成為地震波研究的先驅。傅承義發表在美國《地球物理》雜誌上一組論文,系統地研究了地震體波、面波及首波的傳播等問題。這些論著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美國、前蘇聯等國家都引起重視。在1960年紀念該雜誌創刊25周年之際,這組論文被評為地球物理學經典著作。
1956年,傅承義回國後的部分論著《地震面波的能量束》、《關於瑞雷波方程的無關根》、《平行介質中的彈性波之傳播》、《地下薄地層自由振動》、《折射探礦法的研究》和《地表層的本質對於地震勘測的幾種影響》等6篇文章,以“關於彈性波的傳播理論和地震探礦的一些問題”項目,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同年,傅承義參加中國12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制訂工作,是第33項任務“中國地震活動性及其災害防禦研究”的兩執筆人之一。傅承義率先提出在中國開展地震預報研究的長遠規劃,並指出解決這一問題的科學途徑及實施方法。這項工作領先其他先進國家約5—10年時間。
1971年,傅承義提出地震成因的“紅腫假說”。1972年傅承義發表專著《大陸漂移,海底擴張和板塊構造》,把20世紀地球科學的最新理論成就——板塊大地構造假說介紹到中國,為中國地球科學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 地震波傳播理論的研究
傅承義研究了在地震勘探和地震測深中採用的折射波法。他把索默菲爾德(Sommerfeld)在研究電磁波傳播中所用方法移植於彈性波,從數學上證明了它的存在。在求解彈性波的運動方程時,傅承義發現格林函式的積分可以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沿分支點割線的迴路積分,這導致各種類型的體波(包括首波);另一部分則是極點的留數,可導致各種面波。根據這一認識,運用攝動法原理,傅承義進一步研究了面波及薄層的影響,他還對於面波的能量傳播及瑞雷方程的三個根也有獨特的見解。
  • 地震預測的探索
1956年,傅承義負責起草在中國開展地震預測研究的長遠規劃,即中國12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第33項任務第4中心課題“地震預測方法的研究”。在該規劃中提出解決地震預測問題的科學途徑和應採取的具體措施。規劃中列舉的五個方面的工作是:地震成因的研究,重點是震源的地質條件和地震發生的物理機制;開展地震前兆觀測,包括地傾斜、微弱的前震和地聲;在地震頻繁地區,連續積累地震觀測資料,並對地震進行統計分析,發現地震發生時間的規律;在地震區進行長期、重複的大地測量,以確定地震前後的地形變化;在地震區進行經常的地磁觀測,以確定地震前後的地磁場變化。
1963年,傅承義進一步把地震預測方法分成三大類:地震地質、地震統計和地震前兆。地震地質方法是以地質構造條件為基礎,巨觀地估計地震發生的地點和強度。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地震區域劃分。由於地質上的時間尺度太大,地震時間的預測不能靠這種方法。地震統計法是從地震發生的記錄中去探索可能存在的統計規律,估計地震的危險性,求出發生某種強度地震的機率。這種方法的可靠程度,取決於地震資料的多寡。地震地質方法著眼於地震發生的地質條件和在比較大的時間、空間尺度內的地震活動變化。統計方法指出的只是地震發生的機率和某種“平均”狀態。若要確切地預報地震發生的時間、地點和強度,還是要靠地震前兆。這三種方法不是彼此無關而是互相聯繫的。尋找地震前兆是地震預測的核心問題。
20世紀70年代,傅承義在地震前兆的研究中提出孕震區假說。臨震前,相當一部分地球介質已經處於應力加速積累狀態,這部分物質可稱之為孕震區。在這個區域內,可能發生岩石變形、物質遷移和其他形式的運動,從而使大面積地球上層介質的性質發生變化。各種地震前兆就是這種變化的反映。他特別提出,地震前兆研究不要受地震斷層成因假說的束縛,只把注意力集中於斷層位置附近。傅承義的這一假說,已被許多觀測資料所證實。傅承義一再提醒人們,地震預測是個有待人們長期堅持不懈進行探索的課題,切不能因偶然失誤而喪失信心,更不要為一時成功而忘乎所以,迷失前進方向。
20世紀80年代,傅承義對構造地震斷層成因提出質疑,進一步發展了孕震區假說。許多震例都表明,真正伴隨成因斷層的地震並不多;許多大地震也並非都發生在有新構造差異運動的地方。傅承義認為,有些地震是斷層造成的,但並非全都如此,岩漿活動也是地震成因之一。岩漿活動是孕震區物質遷移的一例。斷層成因和岩漿成因並不矛盾,而是互為補充的,但兩者又有明顯差別,主要是地震能源不同。前者是應變能,而後者除應變能之外,還包含岩漿活動的動能和熱能。因此,傅承義認為地震學不只是力學問題,把地熱學引入地震研究中是大有前途的。
20世紀80年代末,傅承義在地震預測的方法論上提出自己的見解,他認為,大地震的發生是個典型的非線性過程,應該從地震發生的全過程去看問題。近代的耗散結構論、協同論和突變論的觀點應當引入到地震預測中來。
  • 中國核試驗地震效應觀測和地震偵察的研究
1961年,在傅承義倡議下,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成立第七研究室(以下稱七室),傅承義任室主任。建室之初的研究方向是震源物理,主要研究課題是地震核偵察的信號識別問題。
1963年,七室承擔核爆炸地震效應觀測的任務,傅承義對美國核武器研製計畫和試驗工作情況進行廣泛深入的調查研究,結合七室承擔的任務,進一步明確七室發展有兩個主要方向:爆炸的力學效應分析;爆炸的遠距離偵察。傅承義建議:通過模擬試驗及理論探討,找出經驗關係式,用相似原理,外推當量;對比中國國外經驗資料,估算當量。事實證明,他的觀點是正確的。
20世紀60年代初,傅承義提出的開展地震核偵察的研究工作,到1965年被正式納入有關的計畫當中。在傅承義的指導下,七室完成了中國首次核試驗地震觀測工作,受到國防科委和中國科學院的表彰。由傅承義開創的地震核偵察工作,在1965年以後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受到國防科委的表揚和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的獎勵。
  • 學術論著
出版著作
出版日期名稱作者出版社
1993.10
《地球物理學的探索及其他》
傅承義著
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
1985.06
《地球物理學基礎》
傅承義等著
北京:科學出版社
1979.10
《我國的震源物理研究》
陳運泰,傅承義等
1978.06
《地殼結構新說:板塊構造》
尹贊動,傅承義著
商務印書館香港分館
1976.09
《地球十講》
傅承義編著
北京:科學出版社
1976.09
《宇宙的秘密》
傅承義
北京:科學出版社
1972.12
《大陸漂移海底擴張和板塊構造》
傅承義
北京:科學出版社
1954.01
《基本建設中的地震知識》
傅承義著
中華全國科學技術普及協會
期刊論文
傅承義. 對幾個地球物理問題的想法[J]. 科學, 1986.
傅承義. 地殼形變與地震[J]. 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 1981(1):47-54.
傅承義. 地球介質中的面波與導波(綜述)[J]. 聲學學報, 1965(2):3-9.
傅承義. 地球的構造[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 1956(6).

人才培養

  • 教育思想
傅承義常告誡年輕的同事們,作為一個地球物理學家,既要有理論修養,又要能夠動手實踐,在實踐中積累經驗,再上升到理論高度上去把握這些源於實踐的經驗。而在實踐中則必須學會根據地質條件去部署工作,正確地進行觀測,並對所得資料作出符合客觀地質情況的解釋,等等。傅承義用嚴謹的治學態度、認真的學術作風和對己、對人的嚴格要求使大家懂得了作為一名科學家所應該具有的最根本的品質,這使得年輕的教師們在前進道路上少走了彎路。
傅承義的全部教學生涯中,始終貫徹自己的教育思想:立德、立言、立身。立言者,傳授知識和做學問的方法。傅承義諄諄教導學生,做學問要注意三點:一是博覽群書,知識面要寬、要廣,這樣在遇到問題時才能觸類旁通;二是要善於歸納、總結,通過總結可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是一種重要研究方法;三是要獨立思考。傅承義認為,獨立思考是科技人員最重要的品質之一,對於書本上寫的東西,不可不信,但又不可全信,信與不信都要經過自己獨立思考。傅承義提倡看書時多挑剔,認為挑剔本身就包含有創造的意思。立德者,育人也。傅承義把科學道德、治學態度和獻身科學事業的精神貫徹到教育工作的始終,認為身教比言教更為重要。傅承義一向嚴於律己,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一定身體力行。
  • 指導學生
1952年,國家決定從大學物理系抽調一批優秀畢業生,從事地球物理探礦工作,由傅承義主持對他們進行培訓。截至2000年1月,傅承義先後為國家培養了近20名碩士和博士研究生,這些人都已成為地球物理科研、教學、生產部門的骨幹。
  • 開創中國地球物理教育事業
1953年,傅承義擔任北京地質學院教授兼地球物理探礦教研室主任,此時地球物理探礦教研室初建,傅承義負責制定教學計畫、編寫講義和授課,同時要籌劃實驗課和安排野外實習。此外還給青年教師系統地上課,幫助修改講義,聽他們試講。20世紀50年代,傅承義和助手劉光鼎曾融生譚承澤等配合,在北京地質學院為中國地球物理勘探專業培養了一批年輕教師和許多本科畢業生及大專畢業生。從20世紀50年代末至1967年,傅承義先後在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培養了數百名地球物理專業本科畢業生和研究生。

社會任職

時間擔任職務
1947年—
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名譽理事長
1949年—
《地球物理學報》主編
1954年12月—1959年4月
1964年12月—1975年1月
1978年3月—1983年6月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六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中國科學院地學部常務委員
中國地震學會副理事長
中國地質學會理事
中國聲學學會理事
中國地震學會名譽理事
中國石油物探學會名譽理事長
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委員、地球物理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主任
《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委員

個人生活

  • 家世背景
傅承義的祖父在清朝做過道台,伯父在北洋軍閥時期的海軍部供職。父親傅仰賢長期在北洋軍閥政府外交部及駐外使館工作,曾任駐前蘇聯列寧格勒總領事。父親雖然是舊官吏,但有強烈的愛國思想,亦比較開明。傅承義兄弟姊妹4人從小就受到良好的親職教育,哥哥傅鷹是化學家,擔任過北京大學副校長。
傅承義夫婦傅承義夫婦
  • 人物軼事
1975年,海城地震之後,有人過高估計海城地震“預測成功”的經驗,認為在中國解決地震預測問題已近在眼前。針對這種傾向,傅承義一針見血地指出,海城地震的預測是“歪打正著”,提醒人們不能頭腦發熱。

人物評價

傅承義是中國固體地球物理科學的主要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三篇文章開世界震波研究先河創新典範,一生耕耘育中華找礦精英大成風節長存”。(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光鼎評)
傅承義是國際地震波傳播理論研究的先驅者之一,對地震體波、面波、首波、地震射線及地震成因的理論均有獨特貢獻,為中國地球物理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評)

後世紀念

  • 《紀念傅承義先生誕辰100周年文集》
2009年地震出版社出版了《紀念傅承義先生誕辰100周年文集》,該書匯集了傅承義的親屬、學生等的紀念文章45篇,照片76幅,以及傅承義先生部分手跡。
  • 傅承義青年科技獎
傅承義青年科技獎是由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專款設立的傅承義地球物理基金頒發的獎項,宗旨是:獎勵熱愛祖國,具有“獻身、創新、求實、協作”的科學精神和優良的職業道德;促進地球物理學基礎和套用基礎研究,特別是鼓勵年青的地球物理工作者(45歲以下(含45歲))的創新性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