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GDP(中國國內生產總值)

中國GDP

中國國內生產總值一般指本詞條

中國GDP是指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1985年之前,中國大陸對國民經濟核算源於前蘇聯計畫經濟相配套的物質平衡表體系(MPS),1985~1992年逐步與聯合國推薦的源於市場經濟國民經濟核算體系(SNA)接軌。

1992年8月,國務院發出《關於實施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方案的通知》,正式開始在中國實行SNA體系GDP成了中國最為重要的經濟指標。1993年起,國家統計局完全擯棄MPS核算體系,徹底轉向SNA,增強了中國經濟與市場經濟國家經濟可比性。202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首次突破100萬億元大關。

2024年1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3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初步核算,2023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126058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2%。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GDP
  • 外文名:GDP of China
  • 相關詞語國民生產總值、經濟狀況指標
  • 作用:衡量國家經濟狀況
  • 核算周期:一個季度一年
  • 中國GDP總量:1260582億元(2023年 )   
  • 人均GDP:85698 元(2022年) 
計算方式,①GDP總量,②人均GDP,世界排名,統計類型,年度數據,季度數據,詳細數據,季度數據,歷年數據,產業比重,年份增長率,增長原因,數據統計,

計算方式

①GDP總量

人民幣計算
1956年突破1千億元,達到1031億人民幣;
1982年突破5千億元,達到5373億人民幣;
1986年突破1萬億元,達到10376億人民幣;
2001年突破10萬億元,達到110863億人民幣;
2012年突破50萬億元,達到538580億人民幣;
2013年,中國GDP總量達到592963億人民幣;
2014年,總量達到641281億人民幣;
2015年,總量達到685993億人民幣;
2016年,總量達到740061億人民幣;
2017年,總量達到820754億人民幣;
2018年,總量達到919281億人民幣;
2019年,總量達到986515億元人民幣;
2020年,總量達到1013567億元人民幣;
2021年,總量達到1149237億元人民幣。
2022年,總量達到1210207億元人民幣。
美元折算
1972年中國GDP總量突破1千億美元,達到1137億美元;
1994年突破5千億美元,達到5643億美元;
1998年突破1萬億美元,達到10253億美元;
2009年突破5萬億美元,達到50597億美元;
2010年,取代日本成為世界第二經濟體
2014年突破10萬億美元,達到103588億美元;

②人均GDP

本幣計算
1982年中國人均GDP突破500元,達到529人民幣;(從1952年人均119元到1982年人均突破500元總共花了30年時間。)
1987年突破1千元,達到1116人民幣;
1995年突破5千元,達到5074人民幣;(從1987到1995年的8年時間年均實際增長為8.6%。)
2003年突破1萬元,達到10600人民幣;(從1995年到2003年8年,年均實際增長7.9%。)
2013年,中國人均GDP達到43684人民幣;
2014年,人均達到47005人民幣;
2015年,人均達到50028人民幣;
2016年,人均達到53600人民幣;
2017年,人均達到59201人民幣;
2022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85698元,比上年增長3.0%。
按美元計算
1993年突破500美元,達到523美元;
2001年突破1千美元,達到1047美元;
2011年突破5千美元,達到5577美元;
2014年,達到7591美元;
人均GDP國際比較:根據IMF-2015年4月上傳的WEO數據分析
1990年以前,在IMF成員經濟體中,中國人均GDP位居120位之後,低於非洲賴索托,和寮國奈及利亞查德差不多。
1991年東歐集團解體後,儘管IMF成員大量增加,中國人均GDP位次開始前移,逼近中等收入水平的玻利維亞尼加拉瓜
2005年,中國人均GDP逼近主要經濟體烏克蘭伊拉克,前移至115位之前。
2010年,中國人均GDP在世界的位次前移至第95位,超過了伊拉克、安哥拉約旦
2013年,中國人均GDP升至第83位,超過了南非馬爾地夫
2014年,中國人均GDP升至第77位,超過黑山多米尼加,與保加利亞的差距縮小到了200美元之內;
2017年,中國人均GDP升至第71位;

世界排名

1980年世界各國(地區) GDP排名(按當時匯率)
1、美國:27689億美元
2、日本:10870億美元
3、蘇聯:9400億美元
(4~6名數據省略)
7、義大利:4598億美元
8、中國內地:3015億美元
9、加拿大:2689億美元
10、墨西哥:2277億美元
1988年末,為了應對價格機制的改革導致的通貨膨脹的高漲,領導層採用了一系列嚴厲的措施。中國經濟在九十年代末期活力重現。鄧小平在1992年新春南巡時給予改革以新的動力。之後同年的中共十四大支持鄧小平重新推動市場改革,同時聲明中國在九十年代的主要任務是建立一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政治體制連續性,但更大膽的經濟體制改革成為九十年代十年發展規劃的特點。
1990年世界各國(地區)GDP排名(按當時匯率)
1、美國:57548億美元
2、日本:31037億美元
(3~8名數據省略)
9、西班牙:5209億美元
10、中國內地:3878億美元
80年代中國的經濟發展應該是很快的,但是與80年代的10年前相比,中國的排名反而退了2個名次,這主要是因為人民幣大幅度貶值的因素。
在1993年,產值與物價都加速上漲,境外的投資預算也高漲。由於設立了2000多個特別經濟區並隨其帶來了境外資金的流入,促進了經濟的擴展。北京確立了更多長期的改革以給市場導向的體制更多發揮空間同時增強中央對金融體系的管理;國有企業將繼續主導許多在稱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的重要行業。黨和政府召回了投機信貸,提高了利率並重新評估了投資項目增長率因此得到了緩和,通貨膨脹率也從1995年的超過17%跌至1996年初的8%。經濟在九十年代末,部分由於受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而放緩,官方的增長率1998年是7.8%,1999年是7.1%。
2000年世界各國(地區)GDP排名(按當時匯率)
1、美國:98988億美元
2、日本:47312億美元
3、德國:18864億美元
4、英國:14771億美元
5、法國:13263億美元
6、中國內地:11928億美元
2005年1月,中國常務副總理黃菊在瑞士達沃斯召開的世界經濟論壇上說,中國經濟(指GDP)計畫從2005年的2.2萬億美元在2020年達到4萬億美元,人均GDP達到三倍,即每人3000美元。
2005年世界各國(地區)GDP排名(按當時匯率)
1、美國:125643億美元
2、日本:45719億美元
3、德國:2,7663億美元
4、英國:22958億美元
5、中國內地:22837億美元
繼超過義大利之後,中國GDP又一次超越“西方七強”中的法國,位列全球第五。同時,又有兩個國家(加拿大和西班牙)進入了“萬億俱樂部”。
2006年,中國官方宣布其已成為第四大經濟體,按照美元匯率計算超過了英國。
2006年世界各國(地區)GDP排名(按當時匯率)
1、美國:133145億美元
2、日本:43567億美元
3、德國:29027億美元
4、中國內地:27873億美元
中國經濟總量陸續超過“西方七強”中的義大利、法國、英國,位列全球第四。此時中國的GDP僅僅是日本的一半多,誰又曾想兩年後的一場經濟危機,4年後中國經濟總量竟然超過了日本!
2008年世界各國(地區)GDP排名(按當時匯率)
1、美國:142193億美元
2、日本:48490億美元
3、中國內地:45320億美元
2007年中國經濟超越德國,成為第三大經濟體。
2011年1月,國家統計局發布公告,經初步核實,2010年日本國內生產總值為54742億美元,其GDP低於中國1月公布的58786億美元,拱手交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交椅
萬億俱樂部(2014年12月公布數據)GDP
排名
國家
2014年GDP總量(億美元)
1
United States 美國
173931
2
China (PRC) 中國大陸
105345(648661.6074億人民幣)
3
Japan 日本
48487(5707181.6億日元)
4
Germany 德國
38855(29547.48億歐元)
5
United Kingdom 英國
30002(17404.828億英鎊)
6
France 法國
28437(21464.27億歐元)
7
Brazil 巴西
24560(71751.816億雷亞爾)
8
India 印度
20337(1315715.5億盧比)
9
Russia 俄羅斯
21090(18476.949歐元)
10
Italy 義大利
19530(17110.233歐元)
12
Australia 澳大利亞
18390(23607澳大利亞元)
13
Spain 西班牙
15980(2329244.8比塞塔)
14
South Korea 韓國
13110(14451153韓元)
15
Mexico 墨西哥
12341(183861.1544比索)
16
Indonesia 印度尼西亞
12102(154058460印尼盾)
從IMF 2010-2017各國GDP數據(下圖),看過去8年世界各國經濟實力變化趨勢。
中國GDP(中國國內生產總值)
IMF 2010-2017各國GDP數據
這八年間,能夠進入世界TOP12大經濟體,GDP增速進入高增長國家行列且超過美國(+29.39%)的國家,只有中國(+96.78%)、印度(+42.76%)和韓國(+39.77%)了。
中國GDP總量占比美國,也從2010年的40.54%升至2017年的61.65% —— 前蘇聯GDP總量占比美國的峰值是66.7%左右,日本更是達到過70%。
首先看存量排名,2017年世界前12大經濟體排名及其GDP總量分別為(萬億美元,保留小數點後兩位):
1、美國:19.36萬億美元;
2、中國:11.94萬億美元;
3、日本:4.88萬億美元;
4、德國:3.65萬億美元;
5、法國:2.57萬億美元;
6、英國:2.57萬億美元;
7、印度:2.44萬億美元;
8、巴西:2.08萬億美元;
9、義大利:1.92萬億美元;
10、加拿大:1.64萬億美元;
11、韓國:1.53萬億美元;
12、俄羅斯:1.47萬億美元;
然後看增量排名,如果以2010年GDP值為基準,則2017年GDP相對於2010年的經濟增速和增量(億美元)分別為:
A類:高增長國家:
1、中國:+96.78%,+58712億美元;
2、印度:+42.76%,+7305億美元;
3、韓國:+39.77%,+4352億美元;
4、美國:+29.39%,+43977億美元;
B類:低增長國家:
5、德國:+6.67%,+2284億美元;
6、英國:+5.51%,+1339億美元;
7、加拿大:+1.67%,+269億美元;
C類:負增長國家:
8、法國:-2.90%,-770億美元;
9、巴西:-5.79%,-1278億美元;
10、義大利:-9.76%,-2079億美元;
11、俄羅斯:-10.32%,-1691億美元;
12、日本:-14.31%,-8156億美元。

統計類型

根據《關於我國GDP核算和數據發布制度的改革》(2003)的規定,自2004年1月1日開始,不再發布“月度GDP數據”,發布“季度GDP數據”與“年度GDP數據”,發布的“GDP數據”分為初步核算數、初步核實數和最終核實數三類。另外建立了“年度GDP”定期修正和調整機制,每隔數年對之前各年度GDP數據及其增長率進行修正,全國性經濟普查之後,對其調整的數據其後不再調整。

年度數據

年度GDP核算按照94個行業分別計算。農業包含的5個行業採用生產法計算;工業包含的39個行業同時採用生產法和收入法計算;建築業和第三產業包含的50個行業則採用收入法計算。在94個行業中,對基礎資料較充分的行業直接計算增加值,對基礎資料不夠充分的行業,通過比例係數推算法和相關指標推算法間接計算增加值。年度GDP生產核算基本上是按國際通行的核算原則,根據各種類型的資料加工計算得出。主要資料來源有:一是國家統計調查資料。包括國家統計調查項目所獲得的統計資料,如農業、工業、建築業、批發零售業和住宿餐飲業、房地產業固定資產投資等統計調查資料、服務業抽樣調查資料、人口與勞動工資統計資料、住戶調查資料、價格統計資料等;二是行政管理部門的財務統計資料。包括銀行、保險、航空運輸、鐵路運輸、郵電通信系統會計決算資料等。三是行政管理部門的行政記錄資料。如財政部全國預算收入執行資料、國家稅務總局稅收資料等。
·預計數:根據1至11月進度統計資料計算,於當年12月30日新聞發布會對外公布,“預計數”不作為數據採用,只是對當年GDP總量進行預測。通常正常情況下,預計數比實際結果小。如果當年有經濟領域的普查,則取消當年GDP預計數的發布。
·初步核算數:數據源自1至12月統計資料計算;次年1月20日前後發布,並在2月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公報》(統計公報)、5月的《中國統計摘要》中發布。如2007年2月28日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200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的數及其產業分布數據屬於2006初步核算數。
·初步核實數:數據源自已有的統計年報資料計算;次年9月在《中國統計年鑑》上公布。如2007年9月出版的《中國統計年鑑》中載明的2006屬於2006年GDP初步核實數。
·最終核實數:數據源自專業統計年報和部門會計、財政決算等資料計算;隔年5月和9月在《中國統計摘要》、《中國統計年鑑》上公布。如2007年9月出版的《中國統計年鑑》中載明的2005屬於“2005年GDP最終核實數”,除非對及其增長速度進行了修正,這個數據不會在各年度統計年鑑中數據變化。
·修正數:在開展經濟領域的普查,發現對GDP數據有較大影響的新的基礎資料,或計算方法及分類標準發生變化時,也對GDP歷史數據進行修訂和發布。在作調整時,既修訂GDP總量,也相應修訂增長速度。如2004年第一次經濟普查對1993年-2003年及其增長率進行了修正,同時修正了1978年至1992年各個年份的GDP增長率

季度數據

季度GDP核算按照17個行業分別核算。由於季度GDP核算對時間要求較嚴格,所獲得的基礎資料也比年度核算少,各個行業都是採用間接計算的方法得到增加值。農業、工業和建築業3個行業採取增加值率法,交通運輸、金融業等14個行業採取相關指標推算法。
·初步核算數:根據進度統計資料的基礎上計算,季後15日公布計算結果。
·初步核實數:根據所獲取的更加全面的資料基礎上計算,於季後45日公布調整結果。
·最終核實數:對全年各初步核實數進行調整,形成各最終核實數,並對外公布。

詳細數據

季度數據

為進一步推動我國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核算與國際接軌,國家統計局從2015年3季度起實施季度GDP核算改革,採用分季方式核算季度GDP數據,並公布相關核算結果。為適應分季GDP核算改革的要求,國家統計局對1992年以來的季度GDP數據進行了全面修訂。主要修訂結果如下
2020年,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72278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0.7%。
2021年4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49310億元,同比增長18.3%,環比增長0.6%,相比2019年一季度增長10.3%,兩年平均增長5.0%,表明我國經濟穩定恢復。
2021年7月15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劉愛華介紹2021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經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53216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2.7%。
2022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56264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2.5%。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29137億元,同比增長5.0%;第二產業增加值228636億元,增長3.2%;第三產業增加值304868億元,增長1.8%。其中,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92464億元,同比增長0.4%。分產業看,二季度第一產業增加值18183億元,同比增長4.4%;第二產業增加值122450億元,增長0.9%;第三產業增加值151831億元,下降0.4%。
2023年4月,一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284997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5%,比2022年四季度環比增長2.2%。
1992年以來我國季度GDP核算主要數據
-
GDP絕對額(億元)
比上年同期增長(%)
1季度
2季度
3季度
4季度
全年
1季度
2季度
3季度
4季度
全年
1992
5235
6537
7123
8174
27068
13.6
14.1
14.6
14.6
14.3
1993
6803
8416
9305
11000
35524
15.4
13.4
13.0
14.2
13.9
1994
9338
11567
12765
14790
48460
14.2
13.3
13.2
12.2
13.1
1995
12066
14728
16035
18301
61130
12.0
10.9
10.5
10.8
11.0
1996
14573
17286
18458
21256
71572
10.9
9.4
9.3
10.3
9.9
1997
16623
19298
20339
23170
79429
10.1
10.0
8.6
8.6
9.2
1998
17977
20428
21607
24872
84884
7.2
6.9
7.8
9.1
7.8
1999
19275
21684
22865
26364
90188
8.8
7.8
7.6
6.7
7.6
2000
21215
24129
25492
28940
99776
8.6
9.0
8.8
7.5
8.4
2001
23950
26796
28086
31438
110270
9.4
8.5
8.0
7.6
8.3
2002
26133
29246
30971
34652
121002
8.8
8.7
9.6
9.1
9.1
2003
29631
32563
34968
39402
136565
11.0
9.1
10.0
10.0
10.0
2004
34291
38713
41436
46275
160714
10.5
11.5
9.8
8.8
10.1
2005
40131
44748
47550
53466
185896
11.0
11.0
10.8
12.4
11.3
2006
46678
52560
55468
62950
217657
12.5
13.6
12.2
12.5
12.7
2007
56687
64649
68790
77894
268019
13.8
14.9
14.2
13.9
14.2
2008
68778
78538
81619
87816
316752
11.5
10.9
9.6
7.1
9.6
2009
73284
83614
88923
99808
345629
6.2
8.0
10.4
11.7
9.2
2010
86684
99060
104951
118208
408903
12.2
10.7
9.9
10.0
10.6
2011
103457
118465
125279
136922
484124
10.2
9.9
9.4
8.7
9.5
2012
116148
130766
136723
150486
534123
8.0
7.5
7.4
8.0
7.7
2013
128084
143032
150720
166184
588019
7.8
7.5
7.9
7.6
7.7
2014
138738
155201
163467
178733
636139
7.3
7.4
7.2
7.2
7.3
2015
147962
166216
173595
188935
676708
7.0
7.0
6.9
6.8
6.9
2021
249310
-
-
-
1149237
18.3
-
-
-
-
註:絕對額按當年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計算。

歷年數據

2016年,國家統計局經最終核實,GDP現價總量為743585億元,比初步核算數減少54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7%,與初步核算數一致。核實結果顯示,2016年,我國三次產業的不變價增速分別為3.3%、6.3%和7.7%,三次產業結構占比分別為8.6%、39.9%和51.6%。
2022年1月17日發布數據,初步核算,2021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1143670億元,按不變價計算,比上年增長8.1%,兩年平均增長5.1%。
2022年12月27日訊息,2021年,GDP現價總量為1149237億元,比初步核算數增加了5567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4%,比初步核算數提高0.3個百分點
2023年上半年,中國GDP同比增長5.5%,快於去年全年3%的經濟增速,也快於疫情三年年均4.5%的增速。分季度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長4.5%,二季度增長6.3%。從環比看,二季度GDP增長0.8%。
2005年-2014年曆年主要GDP指標
年份
GDP總量
人均GDP(依年中人口)
參考指標
GDP(單位:10億)
增長率(%)
人均GDP
增長率(%)
年中人口(百萬)
匯率(1外幣合人民幣)
本幣
美元
PPP
本幣
美元
PPP
1美元
1國際元(PPP)
2014年
63,646.27
10,361.12
17,411.57
7.4
46,652
7,595
12,763
6.9
1,364.27
6.1428
3.6554
2013年
58,801.88
9,494.59
16,185.93
7.7
43,320
6,995
11,924
7.2
1,357.38
6.1932
3.6329
2012年
53,412.30
8,461.35
14,906.31
7.7
39,544
6,264
11,036
7.2
1,350.70
6.3125
3.5832
2011年
48,412.35
7,495.56
13,810.40
9.5
36,018
5,577
10,275
9.0
1,344.13
6.4588
3.5055
2010年
40,890.30
6,040.37
12,267.95
10.6
30,568
4,515
9,171
10.1
1,337.71
6.7695
3.3331
2009年
34,562.92
5,059.72
10,716.19
9.2
25,963
3,801
8,050
8.7
1,331.26
6.8310
3.2253
2008年
31,675.17
4,560.79
9,851.08
9.6
23,912
3,443
7,437
9.1
1,324.66
6.9451
3.2154
2007年
26,801.94
3,524.72
8,837.65
14.2
20,337
2,675
6,706
13.6
1,317.89
7.6040
3.0327
2006年
21,765.66
2,730.33
7,328.01
12.7
16,602
2,083
5,590
12.1
1,311.02
7.9718
2.9702
2005年
18,589.58
2,269.32
6,403.58
11.3
14,259
1,741
4,912
10.7
1,303.72
8.1917
2.9030
2004年
16,071.44
1,941.75
5,611.54
10.1
12,400
1,498
4,330
9.4
1,296.08
8.2768
2.8640
2003年
13,656.46
1,649.93
4,965.99
10.0
10,600
1,281
3,854
9.3
1,288.40
8.2770
2.7500
2002年
12,100.20
1,461.91
4,446.80
9.1
9,450
1,142
3,473
8.4
1,280.40
8.2770
2.7211
2001年
11,027.04
1,332.25
4,042.32
8.3
8,670
1,047
3,178
7.5
1,271.85
8.2770
2.7279
2000年
9,977.63
1,205.26
3,645.86
8.4
7,902
955
2,887
7.6
1,262.65
8.2784
2.7367
1999年
9,018.77
1,089.45
3,221.10
7.6
7,199
870
2,571
6.7
1,252.74
8.2783
2.7999
1998年
8,488.37
1,025.28
2,922.39
7.8
6,835
826
2,353
6.8
1,241.94
8.2791
2.9046
1997年
7,942.95
958.16
2,659.26
9.2
6,457
779
2,162
8.1
1,230.08
8.2898
2.9869
1996年
7,157.23
860.84
2,373.24
9.9
5,878
707
1,949
8.8
1,217.55
8.3142
3.0158
1995年
6,112.98
732.01
2,123.08
11.0
5,074
608
1,762
9.8
1,204.86
8.3510
2.8793
1994年
4,845.96
562.26
1,870.88
13.1
4,066
472
1,570
11.8
1,191.84
8.6187
2.5902
1993年
3,552.43
616.53
1,614.23
13.9
3,015
523
1,370
12.6
1,178.44
5.7620
2.2007
1992年
2,706.83
490.85
1,412.23
14.3
2,324
421
1,212
12.9
1,164.97
5.5146
1.9167
1991年
2,189.55
411.31
1,194.06
9.3
1,903
357
1,038
7.8
1,150.78
5.3233
1.8337
1990年
1,877.43
392.51
1,058.84
3.9
1,654
346
933
2.4
1,135.19
4.7832
1.7731
1989年
1,709.03
453.91
1,000.78
4.2
1,528
406
895
2.6
1,118.65
3.7651
1.7077
1988年
1,510.11
405.71
923.67
11.3
1,371
368
838
9.5
1,101.63
3.7221
1.6349
1987年
1,210.22
325.14
801.63
11.7
1,116
300
739
9.9
1,084.04
3.7221
1.5097
1986年
1,030.88
298.56
700.18
8.9
966
280
656
7.3
1,066.79
3.4528
1.4723
1985年
903.99
307.84
630.44
13.5
860
293
600
11.9
1,051.04
2.9366
1.4339
1984年
722.63
310.54
538.15
15.2
697
300
519
13.7
1,036.83
2.3270
1.3428
1983年
597.56
302.45
450.99
10.8
584
296
441
9.2
1,023.31
1.9757
1.3250
1982年
533.30
281.80
391.07
9.0
529
279
388
7.4
1,008.63
1.8925
1.3637
1981年
489.81
287.36
337.36
5.1
493
289
339
3.8
993.89
1.7045
1.4519
1980年
455.16
303.76
293.29
7.9
464
310
299
6.5
981.24
1.4984
1.5519
1979年
406.77
261.59
-
7.6
420
270
-
6.1
969.01
1.5550
-
1978年
365.02
216.81
-
11.6
382
227
-
10.2
956.17
1.6836
-
1952年~1978年曆年主要GDP指標
(基於現價;GDP/百萬元;人均/元;增長率/%)
年份
GDP(本幣)
GDP名義增長率
GDP實際增長率
人均(本幣)
人均名義增長率
人均實際增長率
1978
364,522
13.2
11.7
381
11.7
10.2
1977
322,105
8.8
7.6
341
7.2
6.2
1976
296,147
-1.7
-1.6
318
-3.3
-3.1
1975
301,311
7.5
8.7
329
5.8
6.8
1974
280,374
2.6
2.3
311
0.3
0.2
1973
273,335
8.0
7.9
310
5.4
5.4
1972
253,022
3.9
3.8
294
1.4
1.2
1971
243,526
7.7
7.1
290
5.1
4.1
1970
226,132
16.2
19.4
276
13.1
16.1
1969
194,578
12.5
16.9
244
9.4
13.7
1968
173,016
-2.8
-4.1
223
-5.5
-6.6
1967
178,028
-5.0
-5.7
236
-7.5
-8.1
1966
187,308
9.1
10.7
255
6.3
7.7
1965
171,720
18.0
17
240
15.4
14.3
1964
145,554
17.7
18.3
208
14.9
15.5
1963
123,637
7.4
10.2
181
4.6
7.5
1962
115,124
-5.7
-5.6
173
-6.5
-6.4
1961
122,094
-16.2
-27.3
185
-15.1
-26.6
1960
145,747
1.2
-0.3
218
0.9
-0.5
1959
144,036
10.1
8.8
216
8.0
6.7
1958
130,821
22.3
21.3
200
19.0
18.3
1957
106,929
3.9
5.1
168
1.2
2.4
1956
102,898
13.0
15
166
10.7
12.7
1955
91,078
6.0
6.8
150
4.2
4.5
1954
85,938
4.3
4.2
144
1.4
1.8
1953
82,419
21.4
15.6
142
19.3
13.1
1952
67,900
-
-
119
-
-

產業比重

中國曆年產業結構及其所占GDP比重(人民幣億元)
年份
GDP
第一產業
比重(%)
第二產業
比重(%)
工業(二產業)
比重(%)
建築業(二產業)
比重(%)
第三產業
比重(%)
2014年
636139.00
58336.00
9.17
271764.00
42.72
228123.00
35.86
44790.00
6.86
306039.00
48.11
2013年
568,845.00
56,957.00
10.01
249,684.00
43.89
210,689.00
37.03
38,995.00
6.85
262,204.00
46.09
2012年
519,322.10
52,377.00
10.09
235,319.60
45.31
199,859.60
38.48
35,459.00
6.83
231,626.50
44.60
2011年
472,881.56
47,486.21
10.04
220,412.81
46.61
188,470.15
39.86
31,942.66
6.75
204,982.53
43.35
2010年
401,502.80
40,533.60
10.10
187,383.21
46.67
160,722.23
40.03
26,660.98
6.64
173,595.98
43.24
2009年
340,902.81
35,226.00
10.33
157,638.78
46.24
135,239.95
39.67
22,398.83
6.57
148,038.04
43.43
2008年
31,404,543
3,370,200
10.73
14,900,344
47.45
13,026,024
41.48
1,874,320
5.97
13,133,999
41.82
2007年
26,581,031
2,862,700
10.77
12,583,136
47.34
11,053,488
41.58
1,529,648
5.75
11,135,195
41.89
2006年
21,631,443
2,404,000
11.11
10,371,954
47.95
9,131,094
42.21
1,240,861
5.74
8,855,488
40.94
2005年
18,493,737
2,242,000
12.12
8,759,809
47.37
7,723,078
41.76
1,036,731
5.61
7,491,928
40.51
2004年
15,987,834
2,141,273
13.39
7,390,431
46.23
6,521,003
40.79
869,428
5.44
6,456,129
40.38
2003年
13,582,276
1,738,172
12.80
6,243,631
45.97
5,494,553
40.45
749,078
5.52
5,600,473
41.23
2002年
12,033,269
1,653,702
13.74
5,389,677
44.79
4,743,131
39.42
646,546
5.37
4,989,890
41.47
2001年
10,965,517
1,578,127
14.39
4,951,229
45.15
4,358,062
39.74
593,167
5.41
4,436,161
40.46
2000年
9,921,455
1,494,472
15.06
4,555,588
45.92
4,003,359
40.35
552,229
5.57
3,871,395
39.02
1999年
8,967,705
1,477,003
16.47
4,103,358
45.76
3,586,148
39.99
517,210
5.77
3,387,344
37.77
1998年
8,440,228
1,481,763
17.56
3,900,419
46.21
3,401,843
40.31
498,576
5.91
3,058,047
36.23
1997年
7,897,303
1,444,189
18.29
3,754,300
47.54
3,292,139
41.69
462,161
5.85
2,698,815
34.17
1996年
7,117,659
1,401,539
19.69
3,383,496
47.54
2,944,761
41.37
438,735
6.16
2,332,624
32.77
1995年
6,079,373
1,213,581
19.96
2,867,946
47.18
2,495,061
41.04
372,885
6.13
1,997,846
32.86
1994年
4,819,786
957,269
19.86
2,244,540
46.57
1,948,071
40.42
296,469
6.15
1,617,976
33.57
1993年
3,533,392
696,376
19.71
1,645,443
46.57
1,418,797
40.15
226,646
6.41
1,191,573
33.72
1992年
2,692,348
586,660
21.79
1,169,950
43.45
1,028,450
38.20
141,500
5.26
935,738
34.76
1991年
2,178,150
534,220
24.53
910,220
41.79
808,710
37.13
101,510
4.66
733,710
33.69
1990年
1,866,782
506,200
27.12
771,740
41.34
685,800
36.74
85,940
4.60
588,842
31.54
1989年
1,699,232
426,592
25.11
727,800
42.83
648,400
38.16
79,400
4.67
544,840
32.06
1988年
1,504,282
386,536
25.70
658,720
43.79
577,720
38.41
81,000
5.38
459,026
30.51
1987年
1,205,862
323,304
26.81
525,160
43.55
458,580
38.03
66,580
5.52
357,397
29.64
1986年
1,027,518
278,869
27.14
449,270
43.72
396,700
38.61
52,570
5.12
299,379
29.14
1985年
901,604
256,440
28.44
386,660
42.89
344,870
38.25
41,790
4.64
258,504
28.67
1984年
720,805
231,609
32.13
310,570
43.09
278,900
38.69
31,670
4.39
178,626
24.78
1983年
596,265
197,839
33.18
264,620
44.38
237,560
39.84
27,060
4.54
133,806
22.44
1982年
532,335
177,740
33.39
238,300
44.77
216,230
40.62
22,070
4.15
116,295
21.85
1981年
489,156
155,946
31.88
225,550
46.11
204,840
41.88
20,710
4.23
107,660
22.01
1980年
454,562
137,159
30.17
219,200
48.22
199,650
43.92
19,550
4.30
98,203
21.60
1979年
406,258
127,019
31.27
191,350
47.10
176,970
43.56
14,380
3.54
87,889
21.63
1978年
364,522
102,753
28.19
174,520
47.88
160,700
44.09
13,820
3.79
87,248
23.94
1977年
322,105
95,055
29.51
150,910
46.85
137,240
42.61
13,670
4.24
76,140
23.64
1976年
296,147
97,567
32.95
133,720
45.15
120,460
40.68
13,260
4.48
64,860
21.90
1975年
301,311
97,981
32.52
137,050
45.48
124,490
41.32
12,560
4.17
66,280
22.00
1974年
280,374
95,368
34.01
119,200
42.51
108,360
38.65
10,840
3.87
65,806
23.47
1973年
273,335
91,564
33.50
117,300
42.91
107,250
39.24
10,050
3.68
64,471
23.59
1972年
253,022
83,482
32.99
108,420
42.85
98,990
39.12
9,430
3.73
61,120
24.16
1971年
243,526
83,371
34.24
102,280
42.00
92,660
38.05
9,620
3.95
57,875
23.77
1970年
226,132
80,042
35.40
91,220
40.34
82,810
36.62
8,410
3.72
54,871
24.26
1969年
194,578
74,280
38.18
68,910
35.42
62,610
32.18
6,300
3.24
51,388
26.41
1968年
173,016
73,281
42.36
53,730
31.05
49,030
28.34
4,700
2.72
46,005
26.59
1967年
178,028
72,061
40.48
60,280
33.86
54,490
30.61
5,790
3.25
45,688
25.66
1966年
187,308
70,850
37.83
70,950
37.88
64,860
34.63
6,090
3.25
45,508
24.30
1965年
171,720
65,694
38.26
60,220
35.07
54,650
31.82
5,570
3.24
45,806
26.67
1964年
145,554
56,401
38.75
51,350
35.28
46,110
31.68
5,240
3.60
37,803
25.97
1963年
123,637
50,196
40.60
40,760
32.97
36,560
29.57
4,200
3.40
32,680
26.43
1962年
115,124
45,716
39.71
35,930
31.21
32,540
28.27
3,390
2.94
33,477
29.08
1961年
122,094
44,506
36.45
38,890
31.85
36,210
29.66
2,680
2.20
38,698
31.70
1960年
145,747
34,376
23.59
64,820
44.47
56,820
38.99
8,000
5.49
46,552
31.94
1959年
144,036
38,724
26.89
61,550
42.73
53,850
37.39
7,700
5.35
43,762
30.38
1958年
130,821
44,990
34.39
48,350
36.96
41,450
31.68
6,900
5.27
37,481
28.65
1957年
106,929
43,386
40.57
31,700
29.65
27,100
25.34
4,600
4.30
31,843
29.78
1956年
102,898
44,788
43.53
28,070
27.28
22,470
21.84
5,600
5.44
30,040
29.19
1955年
91,078
42,478
46.64
22,220
24.40
19,120
20.99
3,100
3.40
26,381
28.96
1954年
85,938
39,552
46.02
21,170
24.63
18,470
21.49
2,700
3.14
25,217
29.34
1953年
82,419
38,139
46.27
19,250
23.36
16,350
19.84
2,900
3.52
25,030
30.37
1952年
67,900
34,598
50.95
14,180
20.88
11,980
17.64
2,200
3.24
19,122
28.16

年份增長率

中國各產業各個年份增長率(單位:%;不變價,上年為100%)
年份
GDP
第一產業
第二產業
工業(第二產業)
建築業(第二產業)
第三產業
2013年
7.7
4.0
7.8
7.6
9.5
8.3
2012年
7.8
4.5
8.1
7.9
9.3
8.1
2011年
9.3
4.3
10.3
10.4
9.7
9.4
2010年
10.4
4.3
12.3
12.1
13.5
9.8
2009年
9.2
4.2
9.9
8.7
18.6
9.6
2008年
9.6
5.4
9.9
9.9
9.5
10.4
2007年
14.2
3.7
15.1
14.9
16.2
16.0
2006年
12.7
5.0
13.4
12.9
17.2
14.1
2005年
11.3
5.2
12.1
11.6
16.0
12.2
2004年
10.1
6.3
11.1
11.5
8.1
10.1
2003年
10.0
2.5
12.7
12.8
12.1
9.5
2002年
9.1
2.9
9.8
10.0
8.8
10.4
2001年
8.3
2.8
8.4
8.7
6.8
10.3
2000年
8.4
2.4
9.4
9.8
5.7
9.7
1999年
7.6
2.8
8.1
8.5
4.3
9.3
1998年
7.8
3.5
8.9
8.9
9.0
8.4
1997年
9.3
3.5
10.5
11.3
2.6
10.7
1996年
10.0
5.1
12.1
12.5
8.5
9.4
1995年
10.9
5.0
13.9
14.0
12.4
9.8
1994年
13.1
4.0
18.4
18.9
13.7
11.1
1993年
14.0
4.7
19.9
20.1
18.0
12.2
1992年
14.2
4.7
21.2
21.2
21.0
12.4
1991年
9.2
2.4
13.9
14.4
9.6
8.9
1990年
3.8
7.3
3.2
3.4
1.2
2.3
1989年
4.1
3.1
3.8
5.1
-8.4
5.4
1988年
11.3
2.5
14.5
15.3
8.0
13.2
1987年
11.6
4.7
13.7
13.2
17.9
14.4
1986年
8.8
3.3
10.2
9.6
15.9
12.0
1985年
13.5
1.8
18.6
18.2
22.2
18.2
1984年
15.2
12.9
14.5
14.9
10.9
19.3
1983年
10.9
8.3
10.4
9.7
17.1
15.2
1982年
9.1
11.5
5.6
5.8
3.4
13.0
1981年
5.2
7.0
1.9
1.7
3.2
10.4
1980年
7.8
-1.5
13.6
12.7
26.7
6.0
1979年
7.6
6.1
8.2
8.7
2.0
7.9
1978年
11.7
4.1
15.0
16.4
-0.6
13.8
1977年
7.6
-2.2
13.3
14.4
-
9.6
1976年
-1.6
-1.8
-2.5
-3.1
4.3
0.4
1975年
8.7
2.0
15.8
16.0
13.8
4.9
1974年
2.3
4.1
1.4
1.0
6.2
1.5
1973年
7.9
9.0
8.3
8.8
3.4
5.5
1972年
3.8
-0.9
6.7
7.6
-2.1
5.1
1971年
7.1
1.9
12.3
12.3
12.1
5.8
1970年
19.4
7.7
34.8
35.2
30.4
7.1
1969年
16.9
0.8
33.1
33.0
34.5
13.4
1968年
-4.1
-1.6
-9.2
-8.2
-18.9
0.7
1967年
-5.7
1.9
-14.3
-15.1
-5.0
0.5
1966年
10.7
7.2
22.4
23.8
9.4
-1.9
1965年
17.0
9.7
24.2
25.8
10.6
15.8
1964年
18.3
12.9
25.6
25.6
25.6
15.5
1963年
10.2
11.3
14.5
13.3
25.9
4.4
1962年
-5.6
4.5
-10.8
-13.3
23.8
-9.3
1961年
-27.3
1.4
-42.1
-39.0
-65.4
-25.8
1960年
-0.3
-16.4
5.6
6.1
1.4
5.0
1959年
8.8
-15.9
25.8
29.1
5.7
15.6
1958年
21.3
0.4
52.9
53.4
50.0
18.1
1957年
5.1
3.1
8.0
11.4
-7.1
4.7
1956年
15.0
4.7
34.5
28.6
70.0
13.3
1955年
6.8
7.9
7.6
6.6
13.8
4.8
1954年
4.2
1.7
15.7
19.3
-3.3
-0.4
1953年
15.6
1.9
35.8
35.7
36.4
24.9
2013年數據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為56884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7.7%,比上年增加近5萬億元,這一增量就相當於1994年全年經濟總量。
國家統計局2013年GDP(國內生產總值)初步核算結果如下:
2013年GDP初步核算數據
-
絕對額(億元)
比上年同期增長(%)
GDP
568845
7.7
第一產業
56957
4.0
農林牧漁業
56957
4.0
第二產業
249684
7.8
工業
210689
7.6
建築業
38995
9.5
第三產業
262204
8.3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27283
7.2
批發和零售業
55672
10.3
住宿和餐飲業
11494
5.3
金融業
33535
10.1
房地產業
33295
6.6
其他服務業
100925
7.7
註:絕對額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計算。
將中國各省份2013的GDP總量與世界上其他國家做一個比較的話,我們會發現,中國排名前五名的省份廣東、江蘇、山東、浙江和河南在全球的排名分別為第16位、17位、19位、24位和28位。
中國GDP總量已達日本的兩倍。中國的GDP總量在2010年首次超過日本,位列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僅僅過去了三年,中國的GDP總量又達到了日本的兩倍。
1952年中國的工業總產值按現價估計為2390億元。在總量上這個數字占有世界幾乎3%的份額,同時也是日本或者印度的1.5倍(非人均)。
人均GDP在六十年代增速僅僅為17%,到七十年代增至70%,到了飛速發展的八十年代以63%的速度一舉超過印度,最後在九十年代更是達到了175%的高峰。然而中國的繁榮仍然集中在沿海和南方省份,同時近幾年中國已經努力將其繁榮擴展至內陸省份和東北傳統工業帶。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試圖將中央計畫與市場主導化改革相結合,提高生產力,人民生活水平,和科技質量同時不加劇通貨膨脹、失業和財政赤字;謀求農業改革,破除公社體系和引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這讓農民在農業活動中有更大的自主決定權;政府還鼓勵非農業活動,比如鄉村地區的農村企業;促使國有企業更加自主的經營,提高市場競爭力,並且促進大陸與境外貿易企業的直接接觸;同時也更加地依賴境外的資金與進口。
2014年數據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經初步核實,2014年GDP現價總量為636139億元,比初步核算數減少324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的增長速度為7.3%,比初步核算數降低0.1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為58336億元,比初步核算數增加4億元,增長速度為4.1%,與初步核算數持平。第二產業增加值為271764億元,比初步核算數增加372億元,增長速度為7.3%,與初步核算數持平。第三產業增加值為306038億元,比初步核算數減少701億元,增長速度為7.8%,比初步核算數降低0.3個百分點。按初步核實數計算的三次產業結構,第一產業占9.2%,第二產業占42.7%,第三產業占48.1%(詳見下表)。
2014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初步核實數與初步核算數對比
行業
現價總量(億元)
不變價增速(%)
產業結構(%)
初步
核實數
初步
核算數
差距
初步
核實數
初步
核算數
差距
初步
核實數
初步
核算數
差距
GDP
636139
636463
-324
7.3
7.4
-0.1
100.0
100.0
0.0
第一產業
58336
58332
4
4.1
4.1
0.0
9.2
9.2
0.0
第二產業
271764
271392
372
7.3
7.3
0.0
42.7
42.6
0.1
第三產業
306038
306739
-701
7.8
8.1
-0.3
48.1
48.2
-0.1
農林牧漁業
60158
60151
7
4.2
4.2
0.0
9.5
9.5
0.0
工業
228123
227991
132
6.9
7.0
0.0
35.9
35.8
0.0
建築業
44790
44725
65
9.1
8.9
0.2
7.0
7.0
0.0
批發和零售業
62216
62216
0
9.5
9.5
0.0
9.8
9.8
0.0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28750
28750
0
7.0
7.0
0.0
4.5
4.5
0.0
住宿和餐飲業
11199
11199
0
6.2
6.2
0.0
1.8
1.8
0.0
金融業
46573
46954
-381
9.7
10.2
-0.5
7.3
7.4
-0.1
房地產業
38167
38167
0
2.3
2.3
0.0
6.0
6.0
0.0
其他服務業
116165
116311
-147
8.6
8.8
-0.3
18.3
18.3
0.0
註:本表中國內生產總值總量、構成等數據中,有的不等於各產業(行業)之和,是由於數值修約誤差所致,未作機械調整。
2017年數據
2017年國內生產總值82075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9%。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6.9%,二季度增長6.9%,三季度增長6.8%,四季度增長6.8%。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65468億元,比上年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334623億元,增長6.1%;第三產業增加值427032億元,增長8.0%。
2020年數據
2021年1月1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202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首次突破100萬億元大關。初步核算,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101598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3%。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長3.2%,三季度增長4.9%,四季度增長6.5%。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77754億元,比上年增長3.0%;第二產業增加值384255億元,增長2.6%;第三產業增加值553977億元,增長2.1%。

增長原因

一、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畜牧業穩定增長
中國GDP(中國國內生產總值)
2008年中國GDP
2017年全國糧食總產量61791萬噸,比上年增加166萬噸,增長0.3%。其中,夏糧產量14031萬噸,增長0.8%;早稻產量3174萬噸,下降3.2%;秋糧產量44585萬噸,增長0.4%。棉花產量549萬噸,增長2.7%。全年豬牛羊禽肉產量8431萬噸,比上年增長0.8%。其中,豬肉產量5340萬噸,增長0.8%;牛肉產量726萬噸,增長1.3%;羊肉產量468萬噸,增長1.8%;禽肉產量1897萬噸,增長0.5%。生豬存欄43325萬頭,比上年下降0.4%;生豬出欄68861萬頭,增長0.5%。
二、工業生產增長加快,企業利潤較快增長
2017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實際增長6.6%,增速比上年加快0.6個百分點。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6.5%,集體企業增長0.6%,股份制企業增長6.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長6.9%。分三大門類看,採礦業增加值下降1.5%,製造業增長7.2%,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8.1%。高技術產業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分別比上年增長13.4%和11.3%,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6.8和4.7個百分點。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銷率達到98.1%。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123230億元,比上年增長10.7%。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2%,環比增長0.52%。
1-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8750億元,同比增長21.9%,比上年同期加快12.5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6.36%,比上年同期提高0.54個百分點。
三、服務業保持較快發展,商務活動指數持續處於景氣區間
2017年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比上年增長8.2%,增速比上年加快0.1個百分點。12月份,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7.9%,比上月加快0.1個百分點。1-11月份,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3.9%,比上年同期加快2.5個百分點;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利潤增長30.4%,加快28.2個百分點;戰略性新興服務業生產性服務業科技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8.0%、15.0%和15.1%。12月份,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3.4%。郵政快遞、電信廣播電視和衛星傳輸服務、網際網路軟體信息技術服務、銀行、保險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均位於57.0%以上的較高景氣區間。從市場需求看,服務業新訂單指數為50.9%,連續8個月位於景氣區間。從市場預期看,服務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60.3%,連續7個月保持在高位景氣區間。
四、投資結構不斷最佳化,商品房待售面積繼續減少
2017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下同)631684億元,比上年增長7.2%,增速比上年回落0.9個百分點。其中,國有控股投資232887億元,增長10.1%;民間投資381510億元,增長6.0%,比上年加快2.8個百分點,占全部投資的比重為60.4%。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20892億元,增長11.8%;第二產業投資235751億元,增長3.2%,其中製造業投資193616億元,增長4.8%;第三產業投資375040億元,增長9.5%。基礎設施投資140005億元,增長19.0%,比上年加快1.6個百分點。高技術製造業、裝備製造業投資比上年分別增長17.0%和8.6%,分別加快2.8和4.2個百分點;高耗能製造業投資比上年下降1.8%。固定資產投資到位資金629815億元,比上年增長4.8%。新開工項目計畫總投資519093億元,增長6.2%。1-12月份固定資產投資與1-11月同比持平,12月固定資產投資與上月環比增長0.53%。
全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09799億元,比上年增長7.0%,增速比上年加快0.1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投資增長9.4%。房屋新開工面積178654萬平方米,增長7.0%,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增長10.5%。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169408萬平方米,增長7.7%,其中住宅銷售面積增長5.3%。全國商品房銷售額133701億元,增長13.7%,其中住宅銷售額增長11.3%。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25508萬平方米,增長15.8%。12月末,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58923萬平方米,比上年末下降15.3%。全年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156053億元,增長8.2%。
五、市場銷售平穩較快增長,消費升級態勢明顯
2017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6262億元,比上年增長10.2%,增速比上年回落0.2個百分點。其中,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160613億元,增長8.1%。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314290億元,增長10.0%;鄉村消費品零售額51972億元,增長11.8%。按消費類型分,餐飲收入39644億元,增長10.7%;商品零售326618億元,增長10.2%,其中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150861億元,增長8.2%。消費升級類商品較快增長,通訊器材、體育娛樂用品及化妝品類商品分別增長11.7%、15.6%和13.5%。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9.4%,環比增長0.7%。
全年全國網上零售額71751億元,比上年增長32.2%,增速比上年加快6.0個百分點。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54806億元,增長28.0%,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5.0%,比上年提高2.4個百分點;非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6945億元,增長48.1%。
六、進出口規模進一步擴大,貿易結構繼續最佳化
2017年進出口總額277921億元,比上年增長14.2%,扭轉了連續兩年下降的局面。其中,出口153318億元,增長10.8%;進口124603億元,增長18.7%。進出口相抵,順差28716億元。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長16.8%,占進出口總值的比重為56.4%,比上年提高1.3個百分點。機電產品出口增長12.1%,占出口總額的58.4%,比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12月份,進出口總額27065億元,同比增長4.5%。其中,出口15342億元,增長7.4%;進口11722億元,增長0.9%。
七、居民消費價格漲勢溫和,工業生產者價格由降轉升
2017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1.6%,漲幅比上年回落0.4個百分點。其中,城市上漲1.7%,農村上漲1.3%。分類別看,食品菸酒價格下降0.4%,衣著上漲1.3%,居住上漲2.6%,生活用品及服務上漲1.1%,交通和通信上漲1.1%,教育文化和娛樂上漲2.4%,醫療保健上漲6.0%,其他用品和服務上漲2.4%。在食品菸酒價格中,糧食價格上漲1.5%,豬肉價格下降8.8%,鮮菜價格下降8.1%。12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8%,環比上漲0.3%。全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比上年上漲6.3%,結束了自2012年以來連續5年下降的態勢;12月份同比上漲4.9%,環比上漲0.8%。全年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比上年上漲8.1%,12月份同比上漲5.9%,環比上漲0.8%。
八、居民收入增長加快,農村居民收入增長快於城鎮
2017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比上年名義增長9.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3%,比上年加快1.0個百分點。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2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3%。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71,比上年縮小0.01。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22408元,比上年名義增長7.3%。按全國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組,低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5958元,中等偏下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13843元,中等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22495元,中等偏上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34547元,高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64934元。全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8322元,比上年名義增長7.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4%。全年農民工總量28652萬人,比上年增加481萬人,增長1.7%。其中,本地農民工11467萬人,增長2.0%;外出農民工17185萬人,增長1.5%。農民工月均收入水平3485元,比上年增長6.4%。
九、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轉型升級取得新成效
三去一降一補”紮實推進。鋼鐵、煤炭年度去產能任務圓滿完成。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7.0%,創5年新高。商品房庫存水平持續下降,12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比上年末減少10616萬平方米。工業企業槓桿率不斷降低,11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5.8%,比上年同期下降0.5個百分點。企業成本繼續下降,1-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5.26元,比上年同期減少0.28元。短板領域投資加快,全年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水利管理業、農業投資分別比上年增長23.9%、16.4%和16.4%,分別快於全部投資16.7、9.2和9.2個百分點。
創新發展持續發力,新動能繼續較快增長。全年全國新登記企業607.4萬戶,比上年增長9.9%,日均新登記企業1.66萬戶。航空航天、人工智慧、深海探測、生物醫藥等領域湧現出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新產業新產品蓬勃發展,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1.0%,增速比規模以上工業快4.4個百分點;工業機器人產量比上年增長68.1%,新能源汽車增長51.1%。經濟結構繼續最佳化。全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58.8%,比上年提高1.3個百分點;消費是經濟成長主動力,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58.8%,高於資本形成總額26.7個百分點。綠色發展紮實推進,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上年下降3.7%。
十、人口總量平穩增長,城鎮化率持續提高
2017年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以及海外華僑人數)13900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737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723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2.43‰;死亡人口986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11‰;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32‰。從性別結構看,男性人口71137萬人,女性人口67871萬人,總人口性別比為104.81(以女性為100)。從年齡構成看,16至59周歲的勞動年齡人口為90199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為64.9%;60周歲及以上人口24090萬人,占總人口的17.3%,其中65周歲及以上人口15831萬人,占總人口的11.4%。從城鄉結構看,城鎮常住人口8134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049萬人;鄉村常住人口57661萬人,減少1312萬人;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城鎮化率)為58.52%,比上年末提高1.17個百分點。全國人戶分離人口(即居住地和戶口登記地不在同一個鄉鎮街道且離開戶口登記地半年以上的人口)2.91億人,比上年末減少98萬人;其中流動人口2.44億人,比上年末減少82萬人。年末全國就業人員77640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42462萬人。
總的來看,2017年國民經濟延續了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整體形勢好於預期,決勝全面小康邁出堅實步伐。同時也要看到,經濟運行中仍存在不少困難和挑戰,提質增效任重道遠。下階段,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數據統計

2023年2月2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1210207億元,比上年增長3.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88345億元,比上年增長4.1%;第二產業增加值483164億元,增長3.8%;第三產業增加值638698億元,增長2.3%。
2023年4月18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3年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
會上,國家統計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84997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5%,比上年四季度環比增長2.2%。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1575億元,同比增長3.7%;第二產業增加值107947億元,增長3.3%;第三產業增加值165475億元,增長5.4%。
2023年7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今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593034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5%,其中,二季度GDP同比增長6.3%。
2023年12月29日,國家統計局公告,經最終核實,2022年,GDP現價總量為1204724億元,比初步核算數減少5483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0%,與初步核算數持平。
2024年1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3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初步核算,2023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126058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