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經
1973年轟動世界華人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就是在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中出土了《黃帝四經》,包含四部經典:《
經法》《
十大經》《
稱經》《道原經》。約計一萬一千餘言,理論嚴謹,系統周密,邏輯分明。出土帛書
黃老著作並列,證實《
史記》中所記載的“黃老之學”和“黃老道德之術”真實存世,並於漢初前曾經盛極一時。《漢書·藝文志》中記載黃帝著述頗豐,涉及其天人合一、治理天下的經驗,包括哲學、陰陽、政治、軍事、天文、歷譜、五行、雜占、
醫經、修真方法等方面的著作。帛書《黃帝四經九宮版》的出土,為黃帝學術
思想體系提供了有力的文獻支撐。
起源
黃學起源於戰國,盛行於西漢初期,曾是百家學術之林,《黃帝四經》是其代表經典。西漢時期流行的“
黃老”思想,在中國思想史上一直是個謎。現《黃帝四經》出土,經過今人
唐蘭先生考證後,確認為《黃帝四經》。這是一部“治國之本”的書,它由四篇文章組成。這就為海內外黃帝子孫重新認識黃帝、黃帝思想提供了可靠的史料依據。
1989年,大陸
餘明光先生對“黃帝四經”進行了注釋,由已故的
周谷城先生題寫書名“黃帝四經與黃老思想”,由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餘明光先生在書的“前言”里寫到:“黃學被淹沒了兩千餘年都不為人所重視,與此聯繫的西漢初期流行的‘黃老’思想,在中國思想史上一直是個謎!1973年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黃帝四經’,這就為我們研究和恢復這個學派在歷史上的地位,重新認識‘黃老’思想,提供了可靠的史料依據。”
內容簡介
簡介
《黃帝四經》體現了道家學說由老子一派變成
黃老學派的轉變,對先秦各家各派都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其中黃老學派、
稷下學派與
法家至為深刻;它的出現推翻很多一貫以來已經被認定的經學理論,於經學研究有極重要的地位。
黃帝學術思想,是尊道生法、修身治國、刑名相承、名理相應、
民本與法制和諧並行的系統型
文化體系,其中以《黃帝四經》論述法道修身治天下的內容最為全面,總體內容立足於四經修治,從道法、常法、
律法、兵法等角度全面論述如何修身、治國、
平天下,形成了成熟的法道文化體系。“執道,守一,好信,順時,守度,畏天,愛地,親民”是其正治思想核心。其中,“天時,地利,人和”的修治思想,已是家喻戶曉。“經紀”、“民富”、“國強”等詞,更是現代經濟社會不可或缺的時尚要素。“南北有極”的記錄,則展示了祖先對地球的深度科學慧觀認知。《黃帝四經(九宮版)》,不僅是中國
精神文明治國方略之大成,而且是世界上最古老而獨特殊勝的精神文明道德治世專著。
《黃帝四經九宮版》蘊含道法和常法之源,記錄了2500年前天人合一模式下慧智共運、內聖外王、修身治世的寶貴經驗和方法,是實現民族復興與國家昌盛的必修教材。
經法
《黃帝四經》之《經法》篇
〔君正〕第三
〔六分〕第四
〔四度〕第五
〔論〕第六
〔亡論〕第七
〔名理〕第九
十大經
《黃帝四經》之《十大經》篇
〔立命〕第一
〔觀〕第二
〔五正〕第三
〔果童〕第四
〔正亂〕第五
〔成法〕第九
〔前道〕第十二
〔行守〕第十三
〔順道〕第十四
〔名刑〕第十五
稱
《黃帝四經》之《稱》篇
道原
《黃帝四經》之《道原》篇
宇宙生成論
《黃帝四經·觀》的宇宙生成模式“一一天地一陰陽一四時一剛柔一萬物”。
審美思想
《黃帝四經》是戰國時期託名黃帝的眾多著作之一,也是研究
黃老之學的寶貴資料。本文認為,《黃帝四經》中蘊含了一定的
美學思想,但迄今為止尚未見到有人對《黃帝四經》的美學思想加以研究。作者認為,從美學角度對《黃帝四經》展開討論,無論對研究
先秦時期的
美學理論,還是對建構當今的美學理論體系,都具有重要意義。《黃帝四經》雖然大體上屬於
道家學派,但它也雜糅了其他學派的思想,實際上是兼采百家之作。因此,要研究《黃帝四經》的美學思想,還要弄清它與先秦時期的哪些主要學派有聯繫。本文對《黃帝四經》的美學思想作了比較全面的梳理。首先是對《黃帝四經》的某些論述從美學的角度展開分析,然後總結出它主要的
美學觀點。其次是把《黃帝四經》置於先秦文化的大背景下,與先秦儒、道兩家學派的美學思想加以比較。
本文上篇對《黃帝四經》所蘊含的美學思想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展開分析:一、關於“道”的美學思想。“道”是《黃帝四經》中的最高範疇,一切事物都是從“道”延伸出來的,而“道”本身就是最高、最大的“美”。以此出發,要求文藝能真實客觀地反映自然和社會,使之有利於自然萬物的生長,社會政治的昌明以及人倫道德的和諧。二、在確立了“道”這一美的最高標準之後,《黃帝四經》提出了美的批評尺度——“過極失當”。“過極失當”的原則要求
藝術欣賞必須適度,不可過分。三、真實自然的美學原則——“至言不飾”。主張寫文章最關鍵的是要有真實可信的內容,而在形式方面則無需太過華麗和雕琢。四、“虛靜”的審美心態。以虛靜之心去觀照天下萬事萬物,而不受任何具體認識的片面性與局限性的影響。五、剛柔相濟的美學風格——“陰陽剛柔”。
《黃帝四經》對於陽剛與陰柔的各自特性及互相之間的矛盾統一關係所作的說明,正符合陽剛之美與陰柔之
美的特徵。六、論藝術的作用——“文”與“化”。《黃帝四經》十分重視人文、藝術對
社會教化的作用。 本文下篇主要是對《黃帝四經》的美學思想與先秦時期儒、道兩家相關的美學思想進行比較。作者認為,《黃帝四經》關於“道”的美學思想與老莊之“道”是基本一致的,而與
儒家尊崇道德禮義的美學規定格格不入。但在道的
目的性方面,《黃帝四經》與儒家較為一致,而與
道家則有所區別。《黃帝四經》中“過極失當”的
美學批評尺度,把老莊在享受美與藝術時要求全壽養生和儒家對審美要求符合社會
倫理道德很好地結合了起來。在真實自然的原則上,《黃帝四經》與老莊都以真為最高境界的美,而儒家的真與美都要受到“善”的制約。
《黃帝四經》與老莊都以
自然無為為美,以真為表現形式,而儒家則以
文飾、有為作為真和美的外在表現形式。《黃帝四經》“虛靜”的審美心態雖然和老莊的“
滌除玄覽”、“
心齋”、“坐忘”的
心理特徵是一致的,但《黃帝四經》的“虛靜”要求既合規律又合目的,而老莊卻是主張無目的、超功利的。 《黃帝四經》的“陰陽剛柔”說,從哲學層面來看,與《老子》、《
周易》是基本一致的;《黃帝四經》與儒家對“和”的理解既有
相似性也有差異,在這方面,兩家形成了互補的理論態勢,具有異曲同工之妙。
《黃帝四經》重視文明教化對社會的作用,與《周易》及儒家的觀點是基本一致的,但與老莊忽略文明教化作用的觀點有很大差異。文章在結語部分強調了《黃帝四經》美學思想的現實意義。
相關作品及評價
道家學術
戰國之時,有儒、墨、道、法、陰陽、名、縱橫、雜、農等思想流派,而道家為其中重要一派。然而,戰國道家的思想,並不是統一的。這其中,尤以《黃帝四經》、《莊子》、《老子》思想的差異為具有
代表性。
著作
《黃帝四經》《老子》《莊子》為戰國道家著作。
戰國時期
《
漢書·藝文志》道家有《黃帝四經》一書,久已失傳,1973年出土於長沙馬王堆漢墓,西漢人每每“
黃老”並舉,則《黃帝四經》於黃
老學之重要性,當不在被當作老子學說的《
道德經》之下。《黃帝四經》不是傳說中的黃帝所著,其
成書大約在戰國中期,約公元前四世紀左右。(註:參見《
考古學報》1975年1期
唐蘭《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研究》與2期龍晦《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前古佚書探原》,以及餘明光《
黃帝四經與黃老思想》。)
莊子思想
《史記·
老子韓非列傳》曰:“
莊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嘗為蒙
漆園吏,與
梁惠王、
齊宣王同時。”莊子是戰國中期
宋國蒙人,曾做過漆園吏,其
生活時代大約在公元前369年至公元前286年左右。《
漢書·藝文志》曰:“《莊子》十二篇。”今存三十三篇,其中包括內篇七,外篇十五,雜篇十一。內篇當是莊子自著,外、雜篇中多有出自莊子後學之手的著作,但也基本上代表了莊子道家的思想,這已是學術界的共識。
思想差別
《黃帝四經》一書,分為《經法》《十六經》《稱》《
道原》四篇。《經法》主要是講治國必須依靠法制,《十六經》是關於政治、
軍事鬥爭的策略問題,《稱》講施政、行法必須權衡度量,區分輕重緩急,《道原》則主要講
宇宙觀。其建立學術的出發點是教導君主如何用“
道法”統治百姓。
《經法》九節,其一《道法》認為,“
道生法”,治國必須依靠法制,強調道及法的重要性。其二《
國次》強調刑罰舉措的得當和遵循
自然法則,其三《
君正》強調收買民心及合民意,要“從其俗”,“用其德”,使“民有得”,然後可以“發號令”,“以刑正”,“民畏敬”,“可以正(征)”。“發號令”是讓民“連為什伍”,“以刑正”是“罪殺不赦”,“可以正(征)”是“民節死”。要用民,必須行德殺、剛柔之道。其四強調君臣各守本分,以主強臣弱生
六順,主弱臣強生
六逆,六順則大治,六逆則大亂。其五《
四度》強調不失本,不失職,不失天,不失人,反對“君臣易立(位)”之“逆”,“賢不宵(肖)並立”之“亂”,“動靜不時”之“逆”,“生殺不當”之“暴”,認為“逆則失本,亂則失職,逆則失天,〖暴〗則失人”,“審知四度,可以聽天下,可以安一國”。其六《論》強調君主“天天”,“重地”,“順四時之度”,察
刑名,知情偽。其七《亡論》,主要講亡國之原因,認為“一國而服六危者滅,一國而服三不辜者死,廢令者亡。一國之君而服三壅者,亡地更君。一國而服三凶者,禍反也”。六危指
嫡子代父行事,大臣為主,謀臣有異志,聽諸侯之廢置,左右親信比周壅塞,父兄黨朋不聽號令。三不辜指妄殺殺賢,殺服民,刑無罪。三壅指內位勝,外位勝,內外勾結孤立君主:從中令外,從外令中,惑賊交諍;一人主擅主,蔽光重壅。三凶指好
兇器,行逆德,縱心欲。其八《
論約》強調順天常,審刑名。其九《名理》強調“審其名”,“正道循理”,“虛靜公正”,“重柔”而不重剛。
黃帝書
《黃帝四經》四篇,其內容主要是出於君主統治術總結經驗的目的,因此,其思想以致治術為中心。《黃帝四經》倡導文武並用,刑德兼行的道法、法術思想,最突出表現《經法》一篇中,而其餘三篇,也進一步發揮這種思想,如《十六經》認為德與刑之間,“
先德後刑,順於天,即從天道出發,宣揚德刑統一,以德為主的刑罰觀。
《黃帝四經》倡導虛柔無為之道,《經法》所謂“執道者之觀天下也,無執也,無處也,無為也,無私也”,則是把無為與法術相結合,如此無為,實為有為,所以《十六經》曰:“欲知得失,請必審名察形(刑),形(刑)恆自定,是我愈靜;事恆自施,是我無為。”又曰:“卑約主柔。”即以無為而達到無不為,以卑弱守雌以實現以柔克剛之目的。
《黃帝四經》也強調民心之重要,《經法》曰:“人之本在地,地之本在宜,宜之生在時,時之用在民,
力之用在節。知地宜,須時而樹,節民力以使,則財生。賦斂有度則
民富,民富在有佴(恥),有佴則號令成俗而刑伐(罰)不犯,號令成俗而刑伐不犯,則守固單(戰)朕(勝)之道也。……審於行文武之道,則天下賓矣;號令闔於民心,則民聽令;兼愛無私,則民親上。”《稱》曰:“宮室過度,上帝所惡。”但這並不能改變其使民聽令,使民親上的目的。其中的柔術陰道,正是其強調道法之意義所在。
莊子七篇
《莊子》一書,以內七篇為最重要。其建立學說的出發點是緣於
社會現實黑暗,人民應該按照道的法則,即無為的原則混世,以保存生命。自《逍遙遊》至《應帝王》七篇,各有主旨,又互相聯繫,《逍遙遊》主張人通過“無己”,“無功”,“無名”,而達到“無待”的悠閒自得,無拘無束的境界。《
齊物論》認為
客觀事物是不分彼此,本質上是同一的,而人們關於是非彼此之爭論,皆出於成見執著,所謂“物無非彼,物無非是;自彼則不見,自知則知之”,“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莊子認為,儒墨名辯之是非、概念的爭論,是沒有認識到對立中的
同一性,愛憎出於是非,是非出於界限,界限由於物的形成,而物產生於無物,成虧、愛憎、是非,彼此之對立歸源於虛無,因此,不稱之道,不辯
之言,不仁之仁,不謙之廉,
不害之勇,以及不用之用,才是真正的道、辯、仁、廉、勇、用。人們之所以不能達到真正的同一,是源於有身有我,因此,“吾喪我”,使形如“
槁木”,而心如“
死灰”,則可接近真道。《
養生主》強調“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即人處世要把握養生之道,善於權衡善惡
名刑之分,不求名,也不致刑,沿著中庸,準確,無富貴名譽、罪惡刑罰的道路,“依乎天理”,“以無厚入有間”,“安時而處順,
哀樂不能入”。
《
人間世》是針對社會現實談人生哲學。“方今之時,僅免於刑焉。福輕乎羽,莫之知載;禍重乎地,莫之知避”,這是
莊子對當時社會現實的基本看法。“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當
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這是莊子對個人力量的客觀估計。莊子認為,在亂世,靠一個人的力量要改變社會是不可能的,因此,只能是順世,通過“心齋”的方式,達到虛心的境界。“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虛為道之所在,而虛心,即是心齋。“虛”的套用,便是“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養中”,“無遷令,無勸成”,不有任何思想和主張,“彼且為嬰兒,亦與之為嬰兒;彼且為無町畦,亦與之無町畦;彼且為無崖,亦與之為無崖”。《
德充符》強調人之道德充實,則最為高尚,道德充實的標誌不是外在的形體、名譽、情感,而是內心中能齊同萬物,超越名利情感,是非好惡。《
大宗師》強調師法天道,天道為萬物之大宗師,人之修道,應“知天之所為”,“古之真人”,是天道的化身,“不知說生,不知惡死。”古之真人,忘懷於物,淡情寡慾,不計生死,隨物而變,應時而行,與天合一。要達到古之真人的境界,要超脫生死界線,忘仁義禮樂,最後達到“坐忘”,即“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職”。《應帝王》強調如果人作為帝王而治天下,則應以無為為根本,“立乎不測,游於無有”,而不能靠才能智慧。
莊子分篇
概括而言,《
逍遙遊》是絕對自由,《齊物論》是一切平等,《養生主》是養生之道,《人間世》是處亂世之情,《德充符》是不言之教,《應帝王》是無為之治,包括了日常修養、處事、為政諸方面。
值得指出的是,與黃老之立足於君主不同,
莊子的出發點在於普通的個人,是教導普通民眾如何地處世,而能躲避君主政治的迫害。因此,其思想深處,包含著對現實社會的深刻批判,對民眾的受奴役、受迫害地位的深刻同情;而倡導絕對自由,一切平等,
自然無為,正是莊子對抗“有為”社會罪惡的方式。莊子通過對“心齋”、“坐忘”、“吾喪我”的描述,使我們清楚地看出了他的“順世”論實際是以順世反抗社會;通過對是非、彼此、愛憎的否定,而表達了對現實價值觀、
是非觀、
道德觀的否定;莊子之
人生哲學,首先是為每一個個人著想,即“為我”,肯定作為一個個人生存於社會不受侵害的權利;其“絕對自由”,是肯定人在思想上具有自由的尊嚴,通過肉體上的忘我,擺脫現實束縛,而達到無束縛。
《莊子》一書,也體現了莊子的理想
社會模式,《馬蹄》提到“昔
赫胥氏之時,民居不知所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民能以此矣。”在這種原始的政治狀態下,人民無所為而充滿了幸福。所以,
莊子認為理想的社會應如赫胥氏之世一般:“吾意善治天下者不然,彼民有常性,織而衣,耕而食,是謂同德;一而不黨,命曰天放。故
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視顛顛。當是時也,山無
蹊隧,澤無
舟梁,萬物群生,連屬其鄉,禽獸成群,草木遂長,
是故禽獸可系羈而游,鳥鵲之巢可攀援而窺。夫至德之世,同與禽獸居,族與萬物並,惡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無知,其德不離;同乎無欲,是謂素樸,素樸而民性得矣。”《胠篋》言“至德之世”,“民結繩而用之,甘而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鄰國相望,雞狗之音相聞,民至老死而不相往來。若此之時,則至治矣。”可以看出,
莊子學派之理想雖是保守的、復古的,但此復古體現了對原始素樸、自然而平等、民眾幸福的渴望,就其本質來說,蘊含著積極進步之思想。
道德經含義
《
道德經》贊同發展
科技成果而不被欲望所控制,即,不贊同通過新技術來獲取利潤,贊同生活被科技所主導。認為如果這樣子,就會導致社會混亂,人們被智者所奴役。上篇說:“五色令人
目盲,五音令人
耳聾,
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
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道德經》反對人類虛榮文明,是與主張政治的“無為”相聯繫的。所以,上篇又說:“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己;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己”;下篇云:“聖人之言曰:‘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不欲而民自補’”;“其政悶悶,
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圾?其無正,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在作者看來,天下所見之美,必引來惡;眾人所譽之善,必有不善。尚賢,貴難得之貨,欲望,是社會混亂的根源。《道德經》也反對苛民之政。“悶悶”之政是所謂“無形無名無事無政可舉”,“察察”之政則“立刑名,明賞罰以檢奸偽”。又曰:“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
道德經》說出了人類追求與治理的根本原因,如說:“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
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如此,老百姓都是追求活得更好而已的生活而已,多稅就會降低甚至剝奪了老百姓的
生活質量和權利,所以老百姓為了活著而不怕死,這樣就容易“犯法”,實屬無奈之舉。《道德經》批判統治者之“有為”,批判智者敢為而盜竽,批判智者誤導老百姓“是賢貴於生”,“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為無為則無不治”;批判以知(智)治國,“古之善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惡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就是讓老百姓淳樸無憂而自在幸福。
戰國道家
《
漢書·藝文志》把《黃帝四經》、《莊子》、《
道德經》都列入道家,這是因為他們都把“道”看作是其理論賴以建立的基礎和最高原則。但除此之外,他們的差異卻是非常大,而且,有時候有根本性的區別。《莊子·天下》評論
關尹、老子的學術云:“以本為精,以物為粗,以有積為不足,淡然獨與神明居。古之道術有在於是者,關尹、
老聃聞其風而悅之。建之以常無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謙下為表,以空虛不毀萬物為實。關尹曰:‘在己無居,無形自著。’其動若水,其靜若鏡,其應若響。苟乎若亡,寂乎若清。同焉者和,得焉進失,未嘗先人而常隨人。老聃曰:‘知其雄,
守其雌,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辱,為天下谷。’人皆取先,己獨取後。曰:‘受天下之垢。’人皆取實,己獨取虛。‘無藏也故有餘。’巋然而有餘。其行身也徐而不費,無為也而笑巧。人皆求福,己獨曲全。曰:“苟免於咎。’以深為根,以約為紀。曰:‘堅則毀矣,銳側挫矣。’常寬容於物,不削於人。雖未至於極,
關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這裡,作者雖然極力推崇關尹、老聃虛懷若谷,淡然神明,無為無實,曲全無福,但認為關老並未達到真正的真理之高度。
莊周則是另外一個樣子。《莊子·天下》又曰:“寂漠無形,變化無常,死與?生與?天地並與?神明往與?芒乎何之?忽乎何適?萬物
畢羅,莫足以歸。古之道術有在於是者,莊周聞其風而悅之。……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敖倪於萬物。不遣是非,
以與世俗處。……上與造物者游,而下與外死生、無終始者為友。其於本也,弘大而辟,深閎而肆;其於宗也,可謂稠適而上遂矣。雖然,其應於化而解於物也,其理不竭;其來不蛻,芒乎昧乎,未之盡者。”《莊子·天下》的主旨在於說莊周之學是戰國學術的頂峰,以
關尹、老聃“博大真人”而“未至於極”,不尊崇,這說明莊子學說與老子學說,有聯繫也有區別,而且,莊子學說是比老子學說更趨極端的。
漢書
《
漢書·藝文志》曰:“道家者流,蓋出於
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後知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術也,合於堯之克攘,《易》之謙謙,一謙而四益,此其所長也。及放者為之,則欲絕去禮學,兼棄仁義,曰:獨任清虛可以為治。”道家是戰國諸子中重要一派,其學說本來就有“南面”與“放者”之分。《黃帝四經》與《
道德經》立論的出發點是君主,所以應是所謂“南面之術”,重法術;莊子之學,是“放者”所為,絕禮學仁義,而任清虛。《黃帝四經》與《道德經》雖主流相同,但《道德經》對現實
社會道德的批判,對
傳統價值觀的否定,卻是《黃帝四經》民不及。《道德經》的這個特點,使它和《莊子》有了相似的地方。漢初,
黃老之學盛行,而
太史公司馬談《
論六家要旨》云:“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師,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史記·
太史公自序》云:“太史公學天官於
唐都,受《易》於
楊何,習道論於黃子。”其學博,又諳道論,其雲道兼陰陽、儒、墨、名、法,又隨時變化,是言道家本有陰陽、儒、墨、名、法之內容。其曰道之無為無不為,虛無因循,則涉及治術,參《
漢書·藝文志》所云“南面之術”,我們可以肯定地推斷,這裡所謂道家,主要是指黃老之學,而非無為一派的莊子等人。
諸子概論
陳柱《諸子概論》分道家之流派為四種,即有為派,無為而無不為派,無為派,無不為派。有為派包括黃帝、
伊尹、
太公、
鬻熊、管子等人的著作;無為而無不為派為《老子》,無不為即有為,所以黃老之學近似;
莊子任天,
楊朱縱慾,《戰國策·燕策》所記
陳仲子遁世,皆屬無為派,無為派雖與《老子》同有“無為”,但《老子》通過“無為”而達到“無不為”,歸結為有為,莊子則以“無為”為終極目的。“無不為派”是
韓非子,已是法家了。《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論莊子之學曰:“其學無所不窺,然其要本歸於老子之言。”又論老莊申韓之不同曰:“老子所貴道,虛無,因應變化無為,故著書辭稱微妙難識。莊子散道德,放論,要亦歸之自然。申之卑卑,施之於
名實;
韓子引繩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極慘檄少恩。皆原於道德之意,而老子深遠矣。”(註:《史記·老子韓非列傳集解》曰:卑卑,“自勉之意也。”)
太史公尊黃老,其以老子為“深遠”,只是一家之言,不足為憑,但區分
申不害、韓非子與莊子的差異而認為三人思想“原於道德之意”,即老子思想有自然、名實、法術之論,卻是可供我們參考的。陳柱之言“莊、韓兩家之學皆出於老子。……然莊則持絕對
放任主義,韓則持絕對干涉主義,殆如冰炭之不相同焉。”“質而論之,老子之言多兩端,而莊、韓各執其一。”(註:見陳柱《老學八篇》)也就是說,老子學說,兼有干涉主義與
自由主義兩方面,而莊子則去干涉主義,獨任自由主義。不能排除《
道德經》的自由主義來自《莊子》的可能性。而《韓非子》的干涉主義,與其說是來自《老子》,毋寧說更接近《黃帝四經》。《道德經》的思想,以“南面之術”為根本,而兼取《黃帝四經》及《莊子》觀點,但主流在《黃帝四經》,因此有“
黃老”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