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百病崇百藥是老子所著的經典,教育人們諸惡不作、從善奉行,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修煉正善德的品格、品質、品行,積小善為大德,淨化心靈意識,提升生命質量,再造性命。全文包括《說百病》100條,《崇百藥》100條,共兩部分。
基本介紹
- 書名:說百病崇百藥
- 作者:老子
- 出版社:國際文化出版社
- ISBN:9787512511804
- 分類:《說百病》100條,《崇百藥》100條,共兩部分
《說百病》全文,《崇百藥》全文,作者簡介,
《說百病》全文
老子曰:救災解難,不如防之為易;療疾治病,不如備之為吉。今人見背不務防之,而務救之;不務備之,而務藥之。故有君者不能保社稷,有身者不能全壽命。是以聖人求福於未兆,絕禍於未有。蓋災生於稍稍,病起於微微。人以小善為無益,故不肯為。以小惡為無損,故不肯改。小善不積,大德不成。小惡不止,以成大罪。故摘出其要使知其所生焉,乃百病者也。
1.喜怒無常是一病。(肝、肺的陽性不足,仁、義二德不備,正性意志力弱,故易於出現情緒反常,易怒易喜,心性不穩) [ 保持體內中和之氣,形、神都愉悅而健康。古聖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2.忘義取利是一病。(只顧自己的私利,便不惜去做違背道義的事情)
3.好色壞德是一病。(追求色相,違背人倫道德)
4.專心繫愛是一病。(英雄之氣短,兒女之情長,心過分專一兒女情長)
5.憎欲令死是一病。(憎恨別人,甚至盼人死,想把人置於死地才高興)
6.縱貪蔽過是一病。(放縱自己的貪慾人心,遮掩自己的過錯和罪惡)
7.毀人自譽是一病。(詆毀別人吹噓自己)
8.擅變臬可是一病。(“擅變”即自己任意改變,“臬”音孽,即標準法度準則,此舉意為隨便改變眾人的是非標準和法則) [可,可以]
9.輕口喜言是一病。(口不慎言,喜歡多說,口無遮攔,易犯口過)
10.快意逐非是一病。(喜歡參與是非,以追逐飛流短長為樂事)[是非即陰陽二。以追逐是非為樂事的人,就是將自己牢固捆綁於陰陽二的泥坑中,使證道失敗。]
11.以智輕人是一病。(以為自己最聰明,比別人有才能,看不起別人,輕慢別人)
12.乘權縱橫是一病。(利用手中的權力,玩弄權柄,專橫跋扈,胡作非為)
13.非人自是是一病。(否定別人抬高自己,自以為是,固執己見,總以為自己正確)
14.侮易孤弱是一病。(自恃強盛,欺辱孤兒寡母、幼小老弱者)[自己不處下位、賤位,違背《德道經》指出的修身原則。]
15.以力勝人是一病。(以強力壓制別人,制服別人。)
16.貸不念償是一病。(借貸別人的錢財,不考慮自己有無償還的能力。不想早早償還)
17.威勢自脅是一病。(懼怕威脅,膽小怕事,聽從脅從)
18.語欲勝人是一病。(說話,總想壓過別人,愛占上風,好勝爭強)
19.曲人自直是一病。(片面地曲解別人,說別人的偏邪,自祤正直,表現自己正確)
20.以直傷人是一病。(認為自己正確正直而有意無意地在意識、語言、行為上傷害別人) [ 以為自己的看法正確,就直說,不考慮是否傷害對方心理感情 ]
21.惡人自喜是一病。(厭惡別人,自己還沾沾自喜)
22.喜怒自伐是一病。(大喜大怒就是自我損傷)[大喜傷心,大怒傷肝。大發七情,必破壞身內中和,傷害自己的性體。 ]
23.愚人自賢是一病。(愚弄別人還自以為有才能)[ 還自以為自己高明 ]
24.以功自與是一病。(將功勞歸在自己名下)[ 喜好在眾人面前表白自己的功勞 ]
25.名人有非是一病。(助人成名卻生非議)
26.以勞自怨是一病。(因感覺自己勞苦而產生抱怨心)
27.以虛為實是一病。(把虛假的當做真實的去看待、對待)
28.喜說人過是一病。(喜歡議論別人的過錯)[要想證道成功,形神俱妙,逃離生死循環,首先必須做到“心意跳出陰陽二”,才能有陽無陰,有生(陽)無死(陰)。“跳出陰陽二”的第一條重要措施就是“莫論人非”。]
29.以富驕人是一病。(因自己富有而歧視傲慢別人)
30.以貴輕人是一病。(因為自己的地位高而輕慢別人)
31.以貧妒富是一病。(因為自己貧窮而嫉妒富有的人)
32.以賤訕貴是一病。(自己身份低賤,卻去嘲笑誹謗有地位、權勢顯貴者)
33.讒人求媚是一病。(在背地說別人的壞話,在別人面前故意討好取寵)
34.以德自顯是一病。(向人炫耀顯示自己的德性,唯恐別人不知道)
[《老子·德道經(熊春錦校注)》第37章:“自知而不自見也”;見,古同“現”。顯露,顯現。]
[《老子·德道經(熊春錦校注)》第42章:“是以聖人為而弗有,成功而弗居也。若此,其不欲見賢也。”成功卻不居功自傲。既然一切都不屬於自己,也就不想顯現賢能於世。所以,南華經(莊子)說: “聖人無名”。]
[《老子·德道經(熊春錦校注)》第80章:”魚不可脫於淵,邦利器不可以示人。” 修身治國離不開道光德能,“德一”能量是生命的營養和動力,不可隨意使用德能這一安邦定國的利器,不要炫耀於人,暴露鋒芒,外施外耗。這都是在精微的光明修持中要注意的原則。修真界古有“真人潛深淵”(不顯露)的修真原則(即真人不露面,露面不真人),如果表現自己的德性和德性很高,就會脫離民眾,有害於自己和光同俗。]
[“德”分類有三:顯德(陽德)、隱德(陰德)、玄德(性體對外做的善事)。對於修身者,玄德最好,隱德居中,顯德最差。故做了別人不知的善事(陰德),宣揚就變成了顯德。]
35.敗人成功是一病。(破壞別人的成就和功勞)
36.以私亂公是一病。(為了自己的私利去擾亂、損害國家、集體、民族、眾生的公共利益)
37.好自掩意是一病。(喜歡擅長掩蓋自己的真實意圖、不說心裡話) [呂祖說:修真人不可說假話。不要說假話來掩蓋自己的真實意圖,不要做偷偷摸摸的事,要做心地光明磊落的人。有的情況,不能說真話怎么辦,寧肯不說。或善巧方便地把話題引開。]
38.危人自安是一病。(把別人推到危險境地,而謀求自己的安穩) [ 如過冰河等危險的境況,有意讓別人在前面先走,自己躲在後面。]
39.陰陽嫉妒是一病。(明里暗裡都憎恨嫉妒別人)
40.激厲旁悖是一病。(過分激烈的抨擊邪曲謬誤)
41.多憎少愛是一病。(對人憎恨太多,缺少慈愛憐憫之心)
42.評論是非是一病。(喜歡對別人的是非評三論四,說長道短)[喜歡評論是非,就是使自己深陷於陰陽二的漩渦之中,必證道失敗。見第28條註解]
43.推負著人是一病。(推脫責任,把責任推給別人)
44.文拒鉤錫是一病。(寫文章不認真修改推敲、不求盡善盡美、草草了事)[古代生產陶瓷酒壺的工藝是把壺蓋和壺體口邊沿塗錫,稱鉤錫,精緻裝飾。比如寫文章也要認真推敲、修改,以達盡善盡美。]
45.持人長短是一病。(挾制別人的短處,愛戳別人的傷疤)[落入陰陽二中]
46.假人自信是一病。(假借別人的名聲而抬高自己的信譽)
47.施人望報是一病。(施給別人的恩惠,而又希望別人報答)
48.無施責人是一病。(沒有施給別人恩惠,還責怪別人)
49.與人追悔是一病。(送給了別人,自己卻又後悔)
50.好自怨諍是一病。(好抱怨,喜歡爭論) [諍音正,諍通爭。七情波動,爭論是非,落入陰陽二中]
51.罵詈蟲畜是一病。(咒罵生靈、牲畜)
52.蠱道厭人是一病。(用邪術惑道欺騙、迷惑壓制別人)[蠱,用邪術迷惑、欺騙別人]
53.毀訾高才是一病。(詆毀非議有才幹的人,說別人的壞話) [訾音“紫”,詆毀,指責,怨恨]
54.憎人勝己是一病。 (憎恨別人勝過自己)
55.毒藥鴆飲是一病。(明知有毒卻貪杯的喝。“鴆”指毒酒,比喻為了一時需要,不考慮後果,待人處事缺乏公正、平等之心)
[鴆:毒鳥,其羽毛浸泡在酒里,稱鴆酒,有巨毒,可以毒殺人。]
56.心不平等是一病。(因為勞苦和心存不甘而煩惱不止)
57.以賢憤高是一病。(因為自認為是賢良的人,而嫉妒地位比自己高的人)
58.追念舊惡是一病。(把別人過去對自己的的不好仍然記在心裡,耿耿於懷)
59.不受諫諭是一病。(不願聽取旁人的規勸、建議、意見) [諫音間,諭音玉]
60.內疏外親是一病。(對內疏遠,對外親近)
61.投書敗人是一病。(寫告狀信敗壞別人)
62.談愚痴人是一病。(談論譏諷痴傻之人)[缺乏仁愛之心。]
63.煩苛輕躁是一病。(煩怒、苛刻、輕浮、急躁都是病) [七情波動]
64.摘捶無理是一病。(鞭打不講道理的人)[捶:《說文》:捶,以杖擊也。]
65.好自作正是一病。(喜歡自己標榜自己的正派)
66.多疑少信是一病。(對他人或者事物懷疑多,信任少) [缺乏信德]
67.笑顛狂人是一病。(嘲笑瘋癲之人)
68.蹲踞無禮是一病。(蹲或坐時隨意劈開雙腿,或蹺二郎腿,不禮貌,不雅觀)
69.醜言惡語是一病。(好說污穢、難聽的髒話、粗話、醜話)
70.輕易老少是一病。(以輕慢、不恭敬的態度對待老人、小孩)
71.惡態醜對是一病。(以惡劣的態度,難聽的話去應答)
72.了戾自用是一病。(精明、兇惡,殘暴、暴躁、剛愎自用,固執己見)
[戾li,音力,精明、兇惡,殘暴、暴躁,固執己見 。]
73.好喜嗜笑是一病。(心浮易動,喜歡大笑)[嗜:喜歡,愛好。七情不穩定。]
74.喜禁固人是一病。(喜歡勸止別人按自己的觀點和意圖去做事行事)
75.詭譎諛諂是一病。(“詭”音鬼,是狡猾、奸詐之意。“譎” 音決,玩弄手段之意。“諛”音余,諂媚、奉承、討好之意。“諂”音產,用卑賤的態度討好巴結。)
76.嗜得懷詐是一病。(貪得無厭,心懷欺詐、欺騙)[嗜:愛好,喜歡。]
77.兩舌無信是一病。(兩面三刀,說話不算數,不講信義)
78.乘酒歌橫是一病。(乘著酒興裝瘋賣傻、蠻橫無理)
79.罵詈風雨是一病。(隨意呵罵、詛咒、抱怨颳風下雨等自然現象)[詈音力]
80.惡言好殺是一病。(語言好惡,出口愛喊殺言)
81.教人墮胎是一病。(違反常規、非禮唆使別人隨意墮胎。殺生)
82.干預人事是一病。(隨意干涉別人的事情)
83.孔穴窺視是一病。(從小窟窿眼偷看)
84.借不念還是一病。(借別人的東西不想歸還)
85.負債逃竊是一病。(欠人欠債逃跑、藏匿、躲避) [竊,偷盜,竊取]
86.背向異辭是一病。(當面說的與背後說的言辭不一樣)
87.喜抵捍戾是一病。(好與人牴觸較量,愛逞凶強暴)
88.調戲必固是一病。(喜歡戲弄嘲笑別人,憑空臆斷,固執己見)
89.故迷誤人是一病。(故意迷惑耽誤別人)
90.探巢破卵是一病。(掏摸動物巢,破壞動物蛋,殺生) [《老子感應篇》:“昆蟲草木,猶不可傷。”。同理,山野的野菜是自生自長的生命,在質象界(隱態)有管理者,如果你要采,需要請求管理者恩賜才可。]
91.刳胎剖形是一病。(非正常的剖開身體、挖去腹胎,例如剖腹產、墮胎等)
[刳音哭,從中間破開再挖空。殺生]
92.水火敗傷是一病。
93.笑盲聾喑是一病。(嘲笑盲人聾啞等有殘疾的人) [喑讀“音”,啞,不能說話:喑啞難言。]
94.教人嫁娶是一病。(願嫁願娶是私人的事情,不應議論乃至干涉)
95.教人摘捶是一病。(教唆別人鞭打人、相互鬥毆)[捶,敲打:捶衣,捶鼓,捶打。]
96.教人作惡是一病。(教唆別人去作惡事、壞事)
97.含禍離愛是一病。(包含禍心,離間,挑撥別人相愛和情感)
98.唱禍道非是一病。(高聲宣揚禍患之事,興起無理的議論) [在陰陽二中]
99.見便欲得是一病。(看見喜歡想要的就想弄到手、占為己有) [便,便宜:小利益,得點兒小便宜。]
100.強奪人物是一病。(強行奪取人家的東西)
老君曰:能念除此百病,則無災累,痛疾自愈,濟度苦厄,子孫蒙佑矣。
師釋:太古至尊無名之君說:能夠常懷著除掉這百病的心念,就不會有災禍累積自身,身與心的病痛疾患也會不醫而愈,能有救度世間一切眾生苦難的心愿,子孫也會受益無窮。
《崇百藥》全文
老子曰:古之聖人,其於善也,無小而不得。其於惡也,無微而不改。而能行之,可謂餌藥焉。“所謂百藥者:
1.體弱性柔是一藥。(身心常在處下不爭狀態是一藥。以下凡圓括弧內均為空淨師釋) [《老子·德道經(熊春錦校注)》第41章“柔弱”:“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堅強者,死之徒也;柔弱微細,生之徒也。”人呈現體弱性柔——柔弱微細,自然天道扶助,生機勃勃;人若呈現堅強,則一定距離死亡不遠了。]
2.行寬心和是一藥。(行事能心地和善,做到寬容忍讓是一藥。)[行為寬鬆自然,心性中和、平靜、安詳,是一藥]
3.動靜有禮是一藥。(舉手投足、行住坐臥都符合禮貌規矩。)
4.起居有度是一藥。(生活規律,活動休息都有節度。)
5.近德遠色是一藥。(講究道德品質,遠離色慾。)
6.除去欲心是一藥。(滅除各種貪慾之心。)
7.推分引義是一藥。(推究職分,講求道義。) [《古代漢語詞典》:①推:推究;②分:要領,總綱;③引:引用。“推分引義”:推究要領,引用道義。]
8.不取非分是一藥。(不拿不屬於自己本份之內的財物。)
9.雖憎猶愛是一藥。(遇到可恨可惡的人和事,仍能和顏悅色地以愛心待之。)
10.好相申用是一藥。(用度求人,好言相告。) [好相:注重自己的形象行為端正。申用:《說文解字》:“申,神也。表示自我持控。”申用即神用,遇事能用心神意識管控自己的行為。]
11.為人願福是一藥。(替人民、眾生祈求福分。)
12.救禍濟難是一藥。(救助別人於災禍厄難之中。)
13.教化愚蔽是一藥。(教育點化愚昧蒙蔽之人。)
14.諫正邪亂是一藥。(勸告那些邪曲悖亂的人與事使之改邪歸正。) [諫:進言規勸,樹正糾錯。]
15.戒敕童蒙是一藥。(告戒不懂事理的小孩子。) [敕:告戒]
16.開導迷誤是一藥。(開導那些陷入迷途而犯錯誤的人。)
17.扶接老弱是一藥。(扶持幫助年老體弱及有病的人。)
18.以力助人是一藥。(以體力或財力、物力幫助別人。)
19.與窮恤寡是一藥。(施給救濟窮人,同情幫助寡婦。) [恤:幫助,救濟]
20.矜貧救厄是一藥。(憐憫貧窮,救度遇到災難險境中的人。)[厄:險惡的命運]
21.位高下士是一藥。(尊重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及其部下,能給以周全的禮遇。)
22.語言謙遜是一藥。(對人說話謙虛和藹。)
23.恭敬卑微是一藥。(禮貌對待沒有地位的人。)
24.不負宿債是一藥。(借人錢款應及時歸還,不要拖欠很久形成舊帳。)
25.憨慰篤信是一藥。(為人憨厚快慰、誠實信守。) [憨:誠實至厚顯現呆氣;篤:甚,誠實。]
26.質言端愨是一藥。(語言樸實無華,態度端正誠懇。“愨”音卻,誠實、謹慎的意思。)
27.推直引曲是一藥。(推求正確的道理,引導教化邪曲不正的人和事。)
28.不爭是非是一藥。(不爭論誰對誰錯,不爭辯誰是誰非。)[不爭是非:心中不存一點“是非-陰陽”之念,是證道成功的重要基礎。]
29.逢侵不鄙是一藥。(碰到別人粗俗的無禮冒犯行為,不懷鄙視之心。)
30.受辱不怨是一藥。(受到屈辱也不怨恨。)
31.推善隱惡是一藥。(推舉善良,隱去惡名。)[惡:隱去惡名、不談論他人的惡行、惡事。]
32.推好取醜是一藥。(好的謙讓給別人,不好的留給自己。)
33.推多取少是一藥。(把多的推讓給別人,自己拿最少的。)
34.稱嘆賢良是一藥。(稱讚推崇有德行、有才幹的人。)
35.見賢自省是一藥。(見到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就借鑑反省自己。)
36.不自彰顯是一藥。(不顯露、張揚、炫耀自己。)[甘心處下。]
37.推功引苦是一藥。(推讓功勞給別人,寧願自己吃苦。)
38.不自伐善是一藥。(不自我誇耀自己的善行。)
[甘心處下,是“不自伐善”的舉措]
39.不掩人功是一藥。(不掩蓋別人的功勞。)
40.勞苦不恨是一藥。(辛勞吃苦也不怨恨。)[例,王鳳儀做活的道:王善人21歲那年扛活,東家稱他“做活的”,他樂於勞苦,沒有怨恨,感恩東家。主有仁,仆有義,心情舒暢,把自己做活了。]
41.懷實信厚是一藥。(心懷誠信,忠實厚道。)
42.覆蔽陰惡是一藥。(不宣揚別人暗中所做的惡事壞事。)
43.富有假乞是一藥。(經濟寬裕富有,但不揮霍浪費,堅持勤儉節約。)
44.崇進勝己是一藥。(推薦才能勝過自己的人升遷榮升。)
45.安貧不怨是一藥。(過著清貧艱苦的生活,卻能安然自在,毫無怨言。)
[甘於身處下位。]
46.不自尊大是一藥。(不妄自尊大,不自恃高傲。) [甘於處下。]
47.好成人功是一藥。(助人為樂,成全別人之美事、好事。)
48.不好陰私是一藥。(不打聽別人的隱私之事。)
49.得失自歡是一藥。(得而不喜,失則不憂,無論得與失,都很愉快面對。)
50.陰德樹恩是一藥。(暗中做功德好事,施恩於人而人不知。)
[例,扁鵲的大哥“上醫治未病”:給人治未病(未有顯露的病)而人不知。]
51.生不罵詈是一藥。(一生都不咒罵人。)[詈:罵,責罵]
52.不評論人是一藥。(不評論別人長短是非。)[是與非都是依據人道中的標準而定的,故評論是非,在客觀上一定會出錯,會造成糾紛;主觀上會把修身者自己捆綁在是非陰陽二中,很難證道。]
53.好言善語是一藥。(說話人愛聽,語言和善。)
54.災病自咎是一藥。(遇到災禍疾病首先反省自己的過錯罪業。)
[自咎:責備自己的過失、過錯。]
55.苦不假推是一藥。(雖然痛苦,但不假裝矯飾,不委過於外。)
[委:遷,轉,委託。委過於外,即遷怒於外,責怪外因。]
56.施不忘報是一藥。(受人恩惠不忘報答。)
57.不罵畜生是一藥。(不咒罵牲口生靈。)
58.為人祝願是一藥。(心中替別人祈禱吉祥如意,祝願別人福惠安康之事。)
59.心平意定是一藥。(心中平靜,意志堅定。)
60.心靜意定是一藥。(人心如猿猴,濁意似野馬,私心常動,貪慾常起,不易靜與定,如能栓住心猿,鎖住意馬,就是一味清靜心身的良藥.)
61.不念舊惡是一藥。(不計較別人過去對自己的怨恨和嫌隙。)
62.匡邪弼惡是一藥。(“匡”是糾正,“弼”是幫助、輔導,意為糾正邪惡。)
63.聽諫受化是一藥。(聽從勸告,接受教化。)
64.不干預人是一藥。(不去干涉別人。)
65.忿怒自製是一藥。(忿怒等七情慾起,能自治)[忿:怒,怨恨]
66.解散思慮是一藥。(能解散因某種原因引起的思慮)
67.尊奉老者是一藥。(尊敬、禮奉、扶助老人)
68.閉門恭肅是一藥。( 觀其門來,恭敬、嚴肅地懺悔自己的錯誤)
69.內修孝悌是一藥。(在家中孝敬父母,友愛兄長。)
70.蔽惡揚善是一藥。(遮蓋、抑制惡事,表彰宣揚善事。)
71.清廉守分是一藥。(清白廉潔,持守本分。)
72.好飲食人是一藥。(樂於給別人吃喝。)
73.助人執忠是一藥。(幫助別人誠心盡力。)
74.救日月蝕是一藥。(日月有蝕時即懷救心。)
75.遠嫌避疑是一藥。(對容易惹起嫌疑之事,應當遠離迴避。)
76.恬淡寬舒是一藥。(淡薄名利,心寬舒暢。)
77.尊奉聖制是一藥。(遵循恪守聖賢的典章。)
78.思神念道是一藥。(思守神氣,心念大道。)
79.宣揚聖化是一藥。(宣傳宏揚神聖的大道之理,德化眾生之心。)
80.立功不倦是一藥。(創立功業不知疲倦。)
81.尊天敬地是一藥。(天高懷尊,地厚懷敬。)
82.拜謁三光是一藥。(瞻仰日月星辰三光。)
83.恬淡無欲是一藥。(對名利心淡如水,沒有欲望。)
84.仁順謙讓是一藥。(友愛心善,和順謙讓。)
85.好生惡殺是一藥。(憐愛生靈的生命,不去害其性命,厭惡殺生。)
86.不多聚財是一藥。(不貪多無厭地積聚財富。)
87.不犯禁忌是一藥。(不違犯禁止忌諱之事。)
[忌諱:顧及,畏懼。躲避禁忌的事,不去觸犯]
88.廉潔忠信是一藥。(為官當權,廉潔自律,忠心誠實地為人民辦事。)
89.不多貪財是一藥。(財是養命之源,但不可貪占過多。)
90.不燒山木是一藥。(不焚燒山中樹木。)
91.空車助載是一藥。(有空車幫助別人運載。)
92.直諫忠信是一藥。(當面直言相勸,抱著一片誠信心幫助人。)
93.喜人有德是一藥。(喜歡別人都有功德。)
94.赴與窮乏是一藥。(為了一個崇高的目的,毅然地投身於貧困之中。)
95.代老負擔是一藥。(幫助老人背負東西。)
96.除情去愛是一藥。(去掉情慾與貪愛。)
97.慈人憫念是一藥。(以慈善之心、憐憫之念去關心他人。)
[憐憫:心懷可憐的人或動植物,有救助之心。]
98.好稱人善是一藥。(喜歡讚揚別人的好心善行。)
99.因富而施是一藥。(自己富有,將多餘的施窮濟困,做善事。)
100.因貴而惠是一藥。(因祿位高而能惠及下屬和百姓。)[祿lu:俸祿,工資]
此為百藥也。人有疾病。皆有過惡。陰掩不見,故應以疾病。因緣飲食、風寒、溫氣而起。由其人犯違於神,致魂逝魄喪,不在形中,體肌空虛,精氣不守,故風寒惡氣得中之。
是以聖人雖處幽暗,不敢為非;雖居榮祿,不敢為利。度形而衣,量分而食。雖富且貴,不敢恣欲;雖貧且賤,不敢犯非。是以外無殘暴,內無疾痛,可不慎之焉!
作者簡介
老子(約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姓李名耳,字伯陽。又名老冉,老萊子。春秋時楚國人。親筆著《老子》一書,又名《德道經》,漢代經過編修而更名為《道德經》。
老子,是偉大的思想家、悊(哲)學家、科學家。他是公認的“百家之祖”,道家學派創始人,位居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被譽為“東方巨人”、中國和世界的“第一哲人”。
老子創立了德道文化
德道文化是中華傳統道德根文化的主根之一,是距今兩千五百年前,春秋時期道學文化的創始人老子所創造的以《德道經》為代表的文化。
德道文化是中國道德文化全民教育的完善。
老子德道文化的精華全部濃縮在帛書五千言中,早於任何一個宗教的產生,是對古代道德文化的總結,是超越一切宗教的自然大道學說,是人類傳統文化皇冠上的一顆明珠。
老子親身實踐了聖人之治的方法論,性命圓成,回歸自然。他站在自然的高度撰寫的《德道經》瑰集了遠古祖先們對自然大道本質的真知灼見,因此《老子德道經》也就自然地成為人類道德論的鼻祖。
老子的道德悊學,是以在自己的心中和身內進行實踐為基礎、為主導的一門悊學,沒有親身在自己的身國內真實地實踐這個德和道,也就無法真正地解讀老子的思想和學說。
整個宇宙一切肉眼看得到的和肉眼看不到的所有物質最高的、最核心的本質,就是德和道。一切神,也都毫無例外地被他輕鬆地規範在他的大唯物主義哲學思想和唯德主義辯證法之中。
老子道德學探索的是隱顯雙重世界,她既把握了太極的白,也把握了太極的黑,把握萬物的一體兩面,探索本質。
老子的悊學,是一門絕學,是超常性的悊學,她居於道0,用於德一,運於陰陽二,演於萬物的三。使用的是思識、慧識,以無為獲知為主,而意識、智識與經驗僅為輔助,運用德一性質的能量和品格進行鑑別、分析、展開與提純,這是一個完美而龐大的悊學體系。他高瞻遠矚地揭示出自然、天地、社會、民族與人倫和諧平衡發展的源動力,全在於德一的得與失、散與聚。
老子德道文化悊學系統是大唯物主義,帛書《德道經》是我們這個世界上唯物主義的鼻祖、辯證法的老祖。老子五千言在我們民族大地上構築了一個宏大而又嚴密的大唯物主義悊學體系。他的悊學體系,從“常道”到“非常道”,從“無相”的物質世界到“有相”的物質世界,從數學的“0”的無到“1”的有,也就是說從這個無到這個有,從人類社會到整個宇宙時空,從物質世界到精神世界,將無數個層次、無數個範圍內的一切物質——不管是我們看得見看不見的,她都一概以無比慈悲廣博的大胸襟,全部一起、毫無遺漏地包容在其中。而且,他的悊學思想框架層次分明,將所有的內容布置安排得井然有序,從而構成了他博大精深的“大唯物主義”和“唯德主義”辯證法的悊學思想體系。
老子德道文化思想的大唯物主義是現代唯物論哲學的總根,老子始終把握著“宇宙萬物皆物質,唯存無有相之分”的原則,這就是肯定了宇宙中所有的一切,都是“大唯物主義”之下的物質,只是存在著一種“有相”和“無相”的分別。
德道文化,是以德證道,要全面認識自然規律。如果我們本身內在的品質、品格和能量不足以承載更大的福報和福慧,那么就只能聽別人講,而自己卻無法感知,無法體悟,無法真正地揭示管理和治理的奧秘。只有通過修身,用德來體悟大道,以德來證解大道,才能夠具備這種能力。
歷史地位
東方的中國,是世界上文化歷史最悠久、文化積澱最豐厚的文明古國之一。追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之根,可上溯到八千年前。目前考古學的各類發現,都揭示出中國最古老的文化就是伏羲所創造的以《周易》為代表的“易道文化”。在易道文化的基礎之上,誕生了黃帝創造的以《黃帝四經》為代表的“法道文化”。春秋時期,老子在黃帝“法道文化”的基礎之上,創造了以《德道經》為代表的中國古代的“德道文化”。
伏羲易道文化是震旦之命本,黃帝法道文化是華夏之魂靈,老子德道文化是中國之魄力。
《老子德道經》
《老子德道經》是道德文化的總代表,是浩如煙海的中華文化經典當中最根本、最核心、最本源的經典,是中華文化的源頭活水,是中華文化的根柢。
帛書老子《老子德道經》是世界範圍內主要經典中,唯一一部由聖人親自動筆撰寫的著名經典,蘊藏著極其豐富的道德能量。她既其大無外地包羅宇宙天地起源、生成和發展的全部信息和軌跡;又其小無內地細微到沒有時間空間制約與束縛的質象境和德一境中,對宇宙自然以及生命的奧秘進行了深刻的揭示。而且,老子《德道經》的語言結構最符合音韻的需求,四言韻較多,重要的半音節的字運用得非常豐富。
《老子德道經》是一部實踐的悊學,只有實踐、實踐、再實踐,才是學習它的根本方法。我們要遵循老子《德道經》的引領,去真實地建立道德人生觀,學習和實踐“法於陰陽,和於術數,提挈天地,把握陰陽。逆從陰陽,分別四時,契約於道。”在生命的自我真心實踐中,去實現生命的“道法自燃”,無量光明。
《黃帝四經》的內聖外王之治,是無為而治與有為而治的大成匯集。老子的《德道經》是聖人之治,是“修之身,其德乃真”、無為而治的精粹專篇。這兩篇不朽的名篇巨著,從生命的內治理到外治理,以及社會的無為治理與有為治理,傾囊相授,將人類文化的精華絕學,留贈於炎黃子孫。
誦讀
誦讀《老子德道經》並不要求一定要馬上理解,因為《老子德道經》五千言是哲學詩,是科學,是智慧的結晶,是“修之身”的理論和方法相結合的的經典。學習老子的五千言,需要的是童心,無妄想,無執著,無貪求。通過誦讀《德道經》而打開我們的心竅,通過熟練的誦讀、觀想,使身心與經相合,並且開發我們大腦深層次的慧性。
老子五千言對於現代人而言其實就是一把度量尺,想以後天智慧型弄懂者,必定難以明德合道;若以心靈匯化融合者,必定明其義而與聖人居。
傳播範圍
《老子》的多國語言翻譯版本,僅次於西方人為地大力推廣、甚至以槍炮侵略擴張進行推廣的《聖經》翻譯本。老子《德道經》的各種版本,現在已經多達260多種世界語言,位居世界第二。
評價
老子的唯德辯證法,居道0而用德一,用德一駕馭陰陽二,“聖人執一以為天下牧”,天下萬物皆在其演於三的“中氣以為和”的總設計之中,以最符合自然根本規律的發展方向展現開來,和諧發展競自由,這就是老子德道文化思想的德治天下、道治天下,最完美的總設計藍圖。為王者能識則國泰民安,盛世可期;修真者能識則性命相見,龍虎丹成;哲學家能識則智珠在握,學說日臻佳境。中氣以為和,用之於身則性命康健,淳德歸道;用之於家而家庭和睦,幸福綿長;用之於國而國富民強,盛世太平。
以老子為代表的道德學,是超越一切狹隘唯物主義的大唯物主義哲學。道德學就是中國的科學之父和和中國的宗教之母,東方的宗教與科學皆源於老子的道德學。道德學,既是中華民族的根文化,也是中華民族發展壯大的精神食糧,她滋養著整個民族的生息繁衍和文化的發展,百折而不頹。道德學的厚土,是我們民族的驕傲,她包容化同,對世界各民族的各種文化和思想都具有極佳的親和力。她不論在神州的土地上,還是走出國門,都能永久地處於長生之地,並且能對其他民族的文化帶來勃勃生機。
對西方的影響
歷史上曾經有“老子西出函谷關化胡,不知所終”的記載,這也道出了老子悊學思想對西方哲學思想產生了影響和作用力。正如同著名的哲學家尼采曾說:“《老子德道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通過對歐洲現存16-17世紀的中西交流文獻的研究考證,可以發現,老子德道文化之道德學的悊學思想西遊記,可以遠溯到16-17世紀。在16-17世紀時,由於歐洲傳教士進入中國,擴大了歐亞文化交流的渠道,是最興盛的時期。這些一批又一批的傳教士,一方面將西方的宗教、哲學、科學技術傳入中國,另一方面又將東方中國文化和科技帶回歐洲、並且編譯的介紹中國文化的書籍,老子、孔子的思想和學說都在其中。整個歐洲,曾經一度出現過研究中國文化的熱潮。
德國數學家、哲學家萊布尼茨去世的那一年,即1716年,在“致德雷蒙先生的信——論中國的自然神教”中,介紹他關於0和1的二進位制建立的過程,同時寫到這位阿拉伯史學家在本書中闡述中國伏羲的重大發現,說伏羲找到了“一種在算術、縮減、計數上,特別的書寫方式。”萊布尼茨在此信中承認二進位制是中國人的發明。他還在此信中寫道:“我認為在這裡解釋,這是一個非常合適的機會,因為問題在於證實古代中國人的學說的價值以及古代中國人遠遠勝於近代人。”
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說:“我的良好精神狀態也要歸功於閱讀孔子,而主要是老子。”
套用範例
《黃帝四經》與《老子德道經》在流傳上都經歷了曲折的歷史,其中《黃帝四經》歷經戰火,甚至在漢代還經歷了皇室清剿;而一部老子“五千言”從漢代起也歷經修訂,被改成通行本,使它失去了修身明德教材的原貌。但是,在1973年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中,不僅《黃帝四經》重見天日,而且老子“五千言”也得以重現原貌。這樣的文化寶典是西方和中東都不具備的。這兩部歷史巨著重見天日以後,就為我們呈現出了一片具有豐厚營養的沃土,使我們能夠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時間,將人類最優秀文化的強大力量爆發出來,使中華民族有可能重新走在世界各民族的前列。
中國歷史上漢代的文景之治、光武中興以及唐朝的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全都具有回溯到中國傳統根文化和古文化歷史源頭上的共性特點。而且,這四次成就豐碩和輝煌的文化復興具有一個共性特點,全都是回歸於道德根文化的井泉之中,在老子五千言的思想寶庫中汲取精神營養;而不是在原生態的儒學中或者引進的佛學中,汲取精神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