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起源 以黃帝為
遠祖 ,以契(偰)
(玄王閼伯 火祖 火神 為始祖) 《通志·氏族略·以國為氏》說:殷氏,契(偰xie)姓,封於商,後世遷於亳。《史記·
殷本紀 》對殷氏族系記載甚詳,且絕大部分符合後來考古發現和商文
甲骨文 研究的結果。依《
史記 》、《
世本 》、《
元和姓纂 》等記載,殷商
宗族 是黃帝的後裔。殷氏先祖自黃帝至契(偰)的傳承次序為:黃帝與
嫘祖 生
玄囂 ,玄囂生
蟜極 ,蟜極生
帝嚳 ,帝嚳與簡狄生契(偰xie)。契生活的年代,正是
華夏民族 開始崛起的時期。在帝堯、帝舜、帝禹的領導下,華夏民族戰勝了自然災害,生產力得到了空前的發展,為原始社會向
奴隸制社會 的過渡奠定了基礎。契被帝舜任命為司徒,負責教化民眾的工作,又扶助大禹,成為禹治水的重要助手之一,立下了大功,因此被封於商,都於亳(今河南省商丘市北),賜姓子別殷氏。
商地在古黃河下游一帶,商部族自契(偰xie)受封於商地(河南商丘)而起名為商,其子孫開始於此生息、繁衍。為保持農業和畜牧業生產必須的地力和商業貿易的便利,其間要經常性的遷徙,到
商湯滅夏 建立
新王朝 ,部族大規模遷徙共有八次,即契居番,昭明遷砥石又遷於商,
相土 東遷泰山下又遷商丘,
上甲微 遷於殷又遷至商丘,
成湯 滅夏定都亳。因此,殷商部族早期的生活區域和空間很大,《詩經》說其“海外有載”,勢力範圍達到了海濱。契為殷商部族的發展奠定了基業,所以《國語》說契(玄王)勤於商事,經十四代的努力,到了商湯才建立了商王朝。殷氏奉契(偰xie即是閼伯)為始祖,所以後世又稱契為
殷契 (殷偰xie)。
建立商朝 傳說商湯是一位英明果斷,文治武功都十分顯赫的領袖,被後世尊為“
成湯 ”、“湯帝”、“
殷湯 ”、“武湯”、“天乙”、“大乙湯”、“唐”、“湯武王”等。湯之前,殷商族是夏王朝的屬國,經幾百年的經營發展,殷商族力量逐漸強大,
夏王朝 則日漸衰微,雙方力量開始逆轉。約在公元前1600年,湯滅夏建立商王朝。
湯滅夏後,把都城遷到
西亳 (今河南偃師市屍鄉溝村,一說在今鄭州市)。古書中把湯伐桀滅夏稱作“革命”,並說這是一件順乎天意,合乎民情的大事。傳說
成湯 的一生,勤於政務,體恤人民,事跡如英雄史詩般輝煌,受到天下的擁戴,是中華民族歷史上具有卓越貢獻的一代偉人。
自成湯立國20傳至
盤庚 。盤庚繼位後,率領部眾由奄(今山東曲阜)遷都到殷(當時或叫“
北蒙 ”)。傳說湯的七世祖
上甲微 時期殷商部族曾遷居殷地,部落在此生活過一段時間,因此
盤庚遷殷 是有歷史淵源的。殷之
地望 在河、淇之間,即今河南安陽、
淇縣 、
滑縣 及河北南部一帶。其中心是位於安陽、
朝歌 兩地的都城殷。
淇縣朝歌是商代末年的國都,也是殷君武庚、
衛國 前期的都城。淇縣隋唐前稱朝歌,商朝前期稱
沫邑 ,商代末年,
帝乙 徙沬(mèi)。因沬邑城西二十里有朝歌山,
帝辛 遂將沬邑改為朝歌邑。商朝帝乙帝辛兩代都朝歌約80多年,關於商定都朝歌問題,源於古今史書記載早有“帝乙徒沬”之說。我國著名歷史學家、考古學家、
甲骨文 學家
郭沫若 先生在他主編的《
中國歷史地圖集 》中,毅然揚棄了“更
不徒 都”的觀點,明確標定:
帝乙 徙沬為商代的第八次遷都,
朝歌 是殷商的最後都城。郭老的這一正確觀點得到了
尹達 的完全贊同,尹達也是馬克思主義史學家、考古學家、原任中國考古研究所所長。1931年即參與
安陽殷墟 的發掘工作,是他為郭沫若的《中國歷史地圖集》寫了前言,並於1980年在上海出版了這一歷史地圖集。我國著名歷史教育家、北京師範大學老教授
白壽彝 也秉筆直書:商朝的最後兩代國君都居河南
淇縣 。
范文瀾 、
翦伯贊 、
陳夢家 等史學家也都堅持“紂都朝歌”、“周克商在朝歌”的正確觀點。
商王朝最後一位君主是商王
帝辛 (帝辛、受辛帝名受德)。帝辛是一位有大功的人,他創建的業績遠遠超過
周武王 。新中國開國元勛,一代偉人毛澤東講“把帝辛......看作壞人是錯誤的,......帝辛是個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經營東南,把東夷和中原統一鞏固起來,在歷史上是有功的。帝辛伐徐州之夷,打了勝仗,但損失太大,俘虜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機進攻。......結果使商朝亡了國。事實上,
帝辛 那個時候很有名聲,商朝的老百姓擁護他。講商帝辛的壞話是周朝的政治宣傳。周為了出師有名,當然要講受王的壞話。帝辛被罵了三千多年,好的是講不壞的,總有一天要恢復帝辛本來面目。就在歷代大罵帝辛甚囂塵上之時也不斷有人站出來為帝辛鳴不平。早在
春秋時代 ,
孔夫子 的高徒
端木子貢 就鳴不平:“殷受之過假於夏桀之過也”。對帝辛作了肯定。隨著歷史的前進,商王帝辛的本來面貌越來越多顯露出來,當代大考古學家、著名歷史學家,
甲骨文 學家
郭沫若 先生1959年訪安陽也寫詩為帝辛鳴不平:“我來洹水憶殷辛,統一神州賴此人,百克東夷身致損,千秋公案與誰論?”帝辛討東夷,保衛了國家安全,把華夏文化傳播到東南,對中國社會發展是個大貢獻,解放了大批奴隸,促進了商朝的生產和社會文化。囚
姬昌 於時,維護了商朝西部人的領土完整;清除內部隱患,鎮壓了上層政治反對派,打下了中華民族大統一的基礎,他是統一中國的最早奠基人。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著名歷史學家
周谷城 先生為
帝辛 墓撰寫了墓碑。
衰落 周王
姬發 乘商朝國內兵力空虛之時,就在
周武王 繼位後的第四年(公元前1046年)甲子日,大商與周的部隊在今朝歌都城南
淇縣 與汲之間淪河(名清水河)兩岸的牧野擺開戰場。
戰鬥一開始帝辛倉促拼湊的奴隸部隊紛紛倒戈, 周師勢如破竹,很快攻入朝歌。
帝辛 走距都城西15里的
鹿台 (國家金銀寶庫),看大勢已去,英勇不屈,自焚於鹿台,大商亡國。帝辛之後,為了紀念其祖,以
國號 為姓,從此才有了殷姓(另說商朝祖先幾千年前本就姓殷,殷字本讀尹,衣,乙,燕,英)。周為什麼能克商的重要原因一是
帝辛 忙於前方戰事,國內兵力空虛;二是消滅東夷俘虜太多,消化不了。
周朝時期 周克商後,為鞏固其統治,攏絡人心,
周武王 命人釋放商太師
箕子 ,散
鹿台 之財,發
鉅橋 (國家糧倉)之粟,展
九鼎 寶玉,封
比干 之墓,犒賞三軍,並向箕子請教治國的辦法。箕子以《洪範》陳之,從九個方面論述了君王與民眾的關係以
治國之道 ,武王邀請箕子協助管理國家,箕子提出殷人不事周政,帶領部分殷王族子孫及貴族和不願做周朝順民的百姓五千餘人從
朝歌 出發渡海來到朝鮮半島,創立了朝鮮歷史上第一個箕子王朝。留在朝歌的商朝王族子孫以原
國號 “殷”為姓氏,成為
華夏殷姓 始祖 。
周武王為進一步籠絡商民,封帝辛受德之子
武庚 祿父為殷君,都
邶國 ,祀殷。周武王6年死去,其子
周成王 繼立,因其年少,由叔父
周公旦 攝政,姬姓諸兄弟不服,因而造成了西周內訌。奄亳侯勸殷侯武庚祿父舉事復辟,於是殷侯武庚趁勢發動復國之戰,
蒲姑 、奄亳、熊盈、
徐夷 、潭、鬲、榖、州、絞、酈、蕭、費、弦、黃、葛、秦、齊、郯等諸侯紛紛參加戰爭,支持殷侯武庚,
姬周 諸侯
管叔 、
蔡叔 、
康叔 也倒向殷侯武庚,為其提供軍械物資。周師苦戰三年才平定殷侯武庚之亂,誅殷侯武庚祿父。殷侯武庚祿父後裔為不忘祖,以祖先封號為氏,稱殷氏。殷侯武庚祿父一族,稱“殷氏”(這一支脈因屬於
帝辛 之子。代
帝胄 中的“大宗”,其遷居
陳郡 長平的一支東漢以後被列為
士族 )。周公旦平定殷侯武庚之亂後,以
周成王 之命封弟姬康叔為衛侯,居河、淇之間殷墟,並將殷人陶氏、施氏、繁氏、錡氏、樊氏、飢氏、終葵氏七大
宗族 劃分給
衛國 ,由此這支商人成為衛國的臣民。
殷氏源流 史載契(偰xie)裔之外,殷氏還有其它兩個源頭。據史料記載,根據漢代
史游 所著《姓氏急就篇》的姓字注所說,
潁川 (
潁河 )的一條支流叫殷水,住在那兒的人以水名為姓氏。又據《元豐九域志》卷一載,宋代建隆元年,改
陳州 殷水縣為
商水縣 (今河南商水縣)。
殷水是因“殷(衣)人”而得名還是“殷”以水而得姓?居住在殷水沿岸的居民又是從哪裡來呢?殷水是古潁河的一條支流,目前殷水這條河流的名稱已經不存在了,但河南商水縣的地名應該可以證明,這條河流就在古代陳州境內,而潁河正是從今天緊鄰商水縣的周口市折向西南,匯入淮河。從大邑商的祖先
王亥 、
上甲微 開始,其遷徙和生活的範圍已經到達了今天
商水縣 的境內,商王朝時期,商水縣近域是其重要的政治文化基地。大邑商全盛時期的帝王
高宗武 丁的陵墓就在與商水縣比鄰的
西華縣 境內。西華縣是
殷姓 郡望所在,正是古殷水的近域,歷史上不僅這裡、而且全國也沒有一位殷姓人士或殷姓家族自稱由殷水得姓的。周滅商後,殷商王朝的遺族被遷到各諸侯國,陳、許、蔡、鄭等殷水周圍的諸侯也接收了不少的殷遺民。因此,前邊殷商名源已經講清楚了。
殷水兩岸的居民,也應該是殷商部族的遺民。 殷氏播遷 殷商部族自始祖契(偰xie)閼伯開始就是一個遷徙範圍很廣的族群。自契到
成湯 十四世幾百年間,大的遷徙有過八次;成湯立國到盤庚遷
殷都 前,又遷都5次。在歷次
大遷徙 的過程中,殷商部族的一部分人留守祖陵,或分封為諸侯,或因其它種種原因定居下來等分散於異地是客觀存在的,後來分化繁衍為了其它多個姓氏。
自契以來,殷商作為一個部族,最大的一次分化是在殷商王朝亡國之後,特別是武庚祿父復國失敗之後。西周滅掉殷商王朝,特別是平定“
三監之亂 ”以後,如何處置分布區域廣大,人數眾多,經濟發達,文化先進的殷商遺民是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最後採取了分化與統一監管相結合的方法。一是將“
獻民 ”,即逃避
紂王 迫害和與西周政治上一致的貴族,遷移到了周的腹地、文王
姬昌 陵墓所在地“九畢”,《逸周書·作洛解》稱“俘殷獻氏,遷之九畢”;二是把大批頑抗不服的殷商遺民遷之於駐有“八師”的
成周 (今河南洛陽)實行軍事管制,《尚書·多士》等對東都洛邑監管殷
頑民 的作用記載甚詳;三是封
箕子 於朝鮮、封
微子啟 於宋(都城在今河南商丘市南)等,並帶去一批殷商遺民,《史記·周本紀》說
微子 就國於宋“頗收殷余民”;四是將殷氏一部分遺民分別賜給不同的諸侯國管理,如
衛國 、
鄭國 、魯國、
齊國 等都得到了殷商遺民封賜,《左傳》定公四年對成王時期“因
商奄 之氏,命以
伯禽 而封之於少皞之墟”等殷商部族分化情況有較詳細記載;五是將殷商王朝的巫、祝、卜、史等知識分子和技術人才或調往
鎬京 (今陝西西安西南),或派給各諸侯國任以職事;六是部分殷遺民向中原以外地區遷徙,以後融入了當地各部族。此後,遷徙到各地的殷商遺民逐漸又分化為
來氏 、宋氏、
空桐氏 、稚氏、
北殷氏 、邊氏、孔氏、合氏、
墨氏 ……。其中仍有不少殷商後裔心念故國,沿用殷或商為自己的姓氏。值得指出的是,殷氏在先秦時期已開始分衍出其它姓氏,如衣氏,因為齊人讀“殷”如“衣”,遂單獨成為衣氏。
殷姓 也是向國外和海外移民最早的姓氏。
帝辛 的叔父
箕子 在亡國後率部到了今天的朝鮮半島。另據國內外史學家、民俗學家和遺傳學家研究的結果,美洲瑪雅等人的一部是由亞洲移民過去的,大商滅亡之後,其征伐人方的部隊神秘消失,據推測是由其統帥
攸侯喜 率領遠渡重洋(一說由封凍的白嶺海峽)到達了美洲大陸。
西周時期,中原地區是殷氏比較集中的地方。春秋戰國時期,殷氏的主要聚居地仍在今河南境內。
周惠王 17年(前660),
長狄 族進攻
衛國 ,殺
衛懿公 。
齊桓公 、
宋桓公 幫助衛國重新立國,為衛國築楚丘城(河南
滑縣 ),在衛的殷人隨衛君遷居
楚丘 。衛國在各國的幫助下重新振興,遷都於
帝丘 (河南濮陽西南),殷人亦隨衛王族遷居濮陽帝丘。秦昭王五十三年(前254)魏安僖王滅衛國,至此衛國淪為魏國的
附庸國 ,被降為衛君。秦昭王五十五年,
衛懷君 朝魏,魏安僖王囚衛懷君殺之,改立其弟
衛元君 。
秦王政 六年(前241),
秦軍 攻取魏國
朝歌 及
衛國 濮陽,置
東郡 ,以濮陽為東郡治所,遷
衛君角 及衛王族於
太行山 下野王(河南沁陽)安置,為
秦國 附庸,殷氏亦隨衛王族遷至
野王 定居。秦統一六國之後,曾將天下著姓大族遷往
關中地區 ,而且
徭役 、戍邊、出仕的範圍廣泛,殷氏此時由中原遷往他處,如江南有
會稽郡 (今江蘇蘇州)郡守
殷通 。秦末時,
殷姓 仍大多居於河南野王(今河南必陽)、
睢陽 (今河南
商丘 )一帶。
入漢以後,野王人北地太守殷續以功封於汝南,後移居
陳郡 長平 (河南
西華 ),其後裔衣領相繼,成為長平最大的
門閥 貴族。近年考古發掘中陝西、河南等地出土了有“殷氏冢當”字樣的
漢代瓦當 ,可見當時這些地方有較大殷氏家族。另外以博士殷崇為代表的
琅琊 (今山東臨沂)殷氏、殷嘉為代表的東海(今山東郯城縣北)殷氏,殷謨為代表的雁門(今山西省
河曲 北)殷氏,殷肅為代表的
弘農 (今河南
內鄉 以西、陝西柞水以東)殷氏,殷周為代表的
左馮翊 (今陝西
大荔縣 )殷氏等支脈都有較大影響。漢代
殷姓 已播遷到了今浙江、山東、山西、陝西等地。
漢桓帝 時期河南長平殷姓遷於
曲阿 (今江蘇
句容 ),成為
東吳 世家
門閥 ,在三國時期名人輩出。三國時有魏郡人殷登、蜀郡人殷參,吳人殷政等,殷姓人此時已南遷至今江蘇、四川等地。東晉時期,陳郡長平遷到
丹陽 的殷姓成為江南望族。
陳郡 長平殷氏以漢北地太守殷續為祖,西漢初由河內野王遷陳郡長平。殷續之後直到西晉滎陽令殷褒之前,陳郡長平殷姓世系無法考證,因此殷褒是魏晉以後記載於
正史 的陳郡長平殷氏的第一位歷史名人。東晉時殷褒之孫殷敞等與當時司馬氏政權渡江移居江南。其後在
南朝宋 、齊、梁、陳四朝中,長平殷氏迅速崛起,湧現了豫章
太守 殷羨 、
建武將軍 殷浩 、東陽太守
殷仲文 、荊州刺史
殷仲堪 、
尚書僕射 殷景仁 、兗州刺史
殷孝祖 、豫州
刺史 殷琰 、東宮大學士小說家
殷芸 、著作家東宮大學士
殷鈞 、
光祿大夫 殷不害 、
尚書左丞 殷不佞 等一大批歷史文化名人,這一時期被正史立傳的
陳郡 長平
殷姓 人士多達十幾人。殷敞遷居江南以後,一開始居於
丹陽 (今江蘇南京)。後來殷浩一支移居東陽信安(今浙江
衢州 ),成為東陽殷姓之祖;殷浩的侄子殷仲堪任荊州(今屬湖北)刺史時,其子弟隨任遷居荊州。另外當時潤州(今江蘇鎮江)、
歙州 (今安徽休寧)、
豫章 (今江西南昌)殷氏也是由陳郡長平遷去。
北齊
乾元 元年(560),北方的殷姓因避北齊廢帝高殷名諱,被迫改為
湯姓 。
隋唐五代時期 ,
門閥制度 在政治上雖有所減弱,但
門第觀念 仍然影響頗深。這一時期陳郡長平的殷姓歷史名人中,大部分已遷出原籍幾百年,在其它地方生活了十幾代,但都堅稱自己為陳郡長平人,以示不忘本。
殷不害 是殷褒的第十世孫,從殷褒之孫敞移居
江左 算起到
陳朝 滅亡,已經有270多年(陳亡於589年,殷不害逝世於這年遷居長安的途中),殷不害長子僧首陳末隨父及
庾信 等出使北齊被扣為人質,定居於長安,後移居雍州(今陝西
鳳翔縣 ),殷不害孫
殷開山 為唐朝開國二十四功臣之一,直到唐末殷開山的後代子孫們,都以
陳郡 長平為籍。另外再如武周時著名書畫家、
申州 刺史 殷仲容 ,盛唐時大學問家、被
賀知章 稱為“五總龜”的
殷踐猷 ,中唐曲阿(今江蘇
丹陽 )人
殷侑 ,同州(今蘇州嘉興)人詩人
殷堯藩 ,唐末
五代 名士
殷文圭 及其子
殷崇義 (入宋改姓湯、
名悅 )等,也都堅持稱籍為陳郡長平。按實際居住區域,
隋唐時期 殷姓 分布更廣,播遷範圍西北至今陝西、山西、甘肅、寧夏,西南至今四川、雲貴、廣西,南至今湖北、湖南、廣東,東南至今江西、福建,幾乎遍及全國各地。
宋代,因避
宣祖 (宋太祖趙匡胤的父親,名弘殷)諱,
建隆元年 (960)殷姓改為
湯姓 、商姓、
戴姓 等。例如
陳州 西華 (今屬河南)人
湯悅 ,
本姓 殷,名崇義,是唐末文士
殷文圭 的兒子,曾任南唐宰相,入宋後先改名商崇義,後因名字里“義”字又犯太宗
趙光義 諱,於是
將姓 與名全改而為湯悅,是秋浦(今安徽貴池)湯氏之祖。宋代殷姓避諱改姓對殷姓一族影響很大,改為
他姓 的應不在少數,但普通百姓、特別是邊遠地區百姓中仍有未改姓的。宋南渡以後,北方
殷姓 有的開始恢複本姓,如宋末義士
華亭 人殷澄仍保留本姓。宋亡後,其它地區的殷氏有一部分也恢復了本姓。
宋元交替之際,隨著金兵和蒙古兵南下,中原一帶兵連禍結,殷姓與其它姓氏一樣四處逃難,分布更加廣泛。如江蘇常州殷氏等即是於宋元之際遷來的。元朝末年,因戰亂,中原一帶出現了“千里無雞鳴”的現象,人口稀少,農田荒蕪。所以到明初,殷姓作為明朝
洪洞大槐樹 遷民姓氏之一,又返遷中原地區。明初以後,各地殷氏
宗族 開始呈恢復壯大趨勢,南、北方都出現了較大的殷氏宗族。明初浙江嘉興殷近仁、殷厚善兄弟以博學
孝悌 聞名於時;蕭山殷旦任監察御史期間,不避權貴,留下了“殷旦入朝,百官失色”的佳話;
常州府 無錫(今屬江蘇)人
殷序 ,是有名的能吏;廣西
臨桂 (今廣西
臨桂縣 )
殷從儉 ,曾任嶺東兵備,是當時抗擊倭寇的一員主將;
應天府 潭陽(今屬江蘇)人
殷邁 ,官至南京
禮部 右侍郎管
國子監 事,是一位名士。北方則有以戶部尚書殷謙為代表的
順天府 涿州 (今屬河北)殷氏、南京工科
給事中 殷雲霽為代表的山東壽張殷氏、總兵殷尚質為代表的天津衛殷氏、兩廣提督
殷正茂 為代表的
徽州府 歙縣 (今屬安徽)殷氏等等。除大陸外,明代
殷姓 進入今海南省,其支脈初祖殷譜連入瓊落戶於今萬寧市窩仔村。
清代殷氏分布更廣,如江蘇鎮江、
揚中 、
丹陽 、常州、無錫、
江陰 、吳江,山東壽張、滕州,浙江
鄞縣 ,安徽桐城,湖北黃岡,湖南長沙、寧鄉,河南
新鄉 和陝西、雲南、四川、河北等地殷氏,紛紛開始修族譜,有的多次重修,反映了各支脈在不斷壯大。陝西鹹陽人
殷化行 ,在清收復台灣後任台灣
總兵 ,成為有史記載殷氏入台第一人;河南新鄉人
殷元福 是康熙年間
程朱理學 的代表人物,晚年主持杭州敷文書院,影響很大;晚清江蘇吳江人
殷兆鏞 ,歷任
翰林院 編修,兵部和禮部侍郎,多次疏請抵抗外敵。
經明清兩代遷徙,
殷姓 人士遍布全國各地。清代以後殷姓陸續又有渡海赴台及揚帆南洋的。近代以來,隨著留學、經商、對外交流的增加,世界各國華僑華人中殷姓人士也越來越多,殷姓子孫走向了更為廣闊的天地。當代的殷氏約占全國總人口的百分之0.16%,近210萬人~呈上升,列第104、103左右(上古時期是大姓人口眾多都是改了別的姓氏緣故現在人口沒法與古代相比了不過還是呈上升態勢),以山東、雲南、四川、河北、陝西等最多。當代殷姓中也不乏名人,如雲南陸良縣人、護國軍陸軍上將
殷承瓛 曾任
蔡鍔 參謀長,反袁護法中戰功彪炳;江蘇人
殷明珠 ,演《海誓》而成為中國第一位女影星;河北安國人
殷希彭 ,赴日留學獲博士學位,回國後參加八路軍,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蒼南人、台商
殷之浩 是亞洲巨富,上世紀九十年代選任世界營造業聯合會會長和不動產總會會長;其女殷琪承父業,是世界巾幗二十巨富之一。
現今在
淇縣 境內的
殷姓 分布在河口、遷民、臧口、皇王廟、
石佛寺 、
小屯 、上關等村。
帝辛 墓旁邊的河口、遷民兩村,是殷姓的主要聚集地,他們世代自稱是商帝
守墓人 後裔。全縣殷姓人口300多人。帝辛墓就在淇縣城東12里淇河西岸,原有兩畝地大小,高數丈,坐北朝南,並且有“帝辛墓”石碑一具。後經多年水土流失,尤其近年來修渠挖地,紂王墓日漸縮小,原有一塊石碑也蕩然無存。帝辛墓北姜皇后、蘇妲妃兩座墓地也小了不少。帝辛墓下的淇水殷殷,深不可測,是有名的帝辛潭。
帝辛 墓西500多米,
河口村 北面有一條老河溝,相傳是殷受德用兵行船入
淇河 的古河流,老河溝南岸有一個大冢,相傳是帝辛之子武庚祿父之墓。
農業學大寨 時期,已掘土不存。現在的紂王墓修繕完好,周圍用石料封包了起來,四周種樹植草。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著名歷史學家
周谷城 先生題寫的“帝辛之墓”石碑矗立在帝辛陵墓之前。帝辛墓已成為殷氏家族憑弔祭祀的地方。
淇縣 境內
殷都 遺蹟隨處可見。帝辛墓、帝辛宮、帝辛殿、
摘星台 、
鹿台 、
折脛河 、灑池、鷹犬城、
社稷壇 、
北海子 、帝辛、三仁祠等諸多名勝古蹟。這裡還有很多村名地名都與殷都
朝歌 有著歷史淵源。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和信息化社會的深入發展,殷氏尋根的意識更加濃厚,河南作為殷氏得姓源地和祖先聚居地,已成為
殷姓 人士心目中的根脈所在。
殷人東渡 有關
殷人東渡 美洲的論述,較可能最早是1907年日本學者白易庫吉在日文《
地學雜誌 》上發表的《關於扶桑國》提出的。
公元前1045年(根據夏商周斷代工程),周王伐商,攻破都城
朝歌 ,帝辛於
鹿台自焚 。但此時,
攸侯喜 統帥的十萬大軍主力,林方、人方、虎方等十五萬人及涕竹舟、涕
竹筍 等,突然全部失蹤,下落不明。那二十五萬殷商軍民哪裡去了呢?而在他們消失無影的同時,在中美洲突然興起了一支具有濃郁殷商文明特質的奧爾梅克(Olmeca)文明。
1、殷商是中國的
青銅時代 ,墨西哥也出土
青銅人頭像 ,相貌和
華夏人 相似。
2、奧爾梅克的
玉圭 刻著和甲骨文類似的圖形,王大有、許輝還根據甲骨文將一些奧爾梅克圖形解讀。
3、
奧爾梅克人 跟
華夏人 一樣喜愛玉器。
4、奧爾梅克人的玉器上的虎頭圖案和商朝玉器上的虎頭圖案,驚人地相像。
文化 語言文字 國際語言學界公認殷商
甲骨文 所記錄的語言屬於上古漢語(old chinese),而非上古或者原始的其他語系的語言。瑞典漢學家Klas Bernhard Johannes Karlgren在其著作《漢語的本質和歷史》一書裡面就詳細研究過殷商
甲骨文 ,以甲骨文【麥/來】同字,【扣/口】同【口(ku)】字根等事實依據,證明
殷商甲骨文 是
漢藏語系 漢語族的早期形式,而非其他語系語言的早期形式。
殷商
甲骨文 源自8500年前河南
裴李崗文化遺址 的賈湖契刻符號,並且有過渡文字——斗門鎮
花園村 甲骨文。專家研究發現,8000年前賈湖契刻與比它晚四、五千年的殷墟甲骨文有著驚人的相似,一是書寫工具相同,皆以利器為工具把符號刻在龜甲、骨器上;二是作用相同,商代甲骨文是用來記載占卜內容的,而賈湖契刻也與占卜相關;三是造字原理相同,賈湖契刻是事理符號,而甲骨文的事理文字很多。專家認為“賈湖契刻的發現,為商代甲骨文的歷史源頭探索提供了可靠的證據”。賈湖刻符和後來的甲骨文、金文和現代的漢字一樣,從書寫特徵看也有3個結構層次,賈湖契刻與商代甲骨文是一致的,因為同樣刻在堅硬甲骨等物體上,筆劃遒勁,撇折有矩。
髮式 商朝髮式大多為束髮,也有辮髮加束髮。黃能馥《中國服裝史》:“河南安陽小屯、侯家莊商墓許多人頭骨頂部有骨笄,髻有單個和雙個的,用笄數量也不一樣。小屯商墓主人用玉笄,殉葬者用骨笄。”商代貴族、平民、奴隸大多都是束髮的。
服飾 商人【殷(依燕穎)人】不論尊卑和男女都是採用上下兩段的形制,
上著衣,下穿裳,後世稱服裝為“衣裳”,便是源自於此。 其服飾的腰身和衣袖基本上設計為緊窄的樣式,長度齊膝,便於活動。
古代華夏族上衣下裳 ,束髮右衽的裝束特點,就是在商代形成的。
雖然各階層服飾的基本形制趨同,但實際上還是具有相當嚴格的等級制度的,比較高級的染織品、刺繡品及裝飾品都由奴隸主階級享用,而底層的民眾只能穿麻布以及與麻布同類的葛布製成的編織物。據研究表明,高級權貴的服飾通常是上身穿短衣,交領右衽,衣長及臀,袖長及腕,袖口窄小,下身穿帶褶短裙,腰間束有寬頻,裹腿;腳上穿翹尖鞋。貴族婦女則上身穿長及足踝的大衣,交領,長袖,腰間束寬頻和蔽膝。蔽膝圍於衣服前面的大巾,用以蔽護膝蓋,蔽膝呈上窄下寬狀。腳上穿履,頭戴圓箍形冠卷。
殷商服飾 除形制以外,服飾嚴格的等級制度還體現在顏色的使用上。貴族的禮服,上衣多採用青、赤、黃等純正之色,下裳多用間色,如緇、赭、綠等經過數次浸染的顏色,並且衣領,衣袖處還有鑲邊,日常家居則常穿
縞衣 ,綠衣和緇衣。平民百姓的衣服就沒有這么豐富多彩了。
提及服飾文化,不光有服還有飾,服和飾通常是搭配出現的。從
殷代 的出土玉石人形象可見殷代男女貴族身上還有佩玉的習慣,統治者甚至制定了一整套的玉佩制度,用以區別階級和等級。
商人玉佩的形式,一般是把玉雕琢成各種小動物形象,最常見的是一種玉 魚。 玉人(1976年殷墟婦好墓出土) 殷人服飾能夠出現這樣的等級差別,與當時相對於原始經濟而言的繁榮和技術進步密切相連。正是由於當時的經濟有了一定的發展,才有可能為社會提供眾多的服飾資料,統治階級才能擇其優者自用,而棄其劣者予貧民;才能夠在服飾材料的質地、顏色、圖案上分等論級,這就給後代的等級制度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並在後世正式確立了
章服制度 。
考證 根據商
甲骨文 辭學者的研究,一般認為,攸在淮寧縣。據
趙誠 《甲骨文簡明詞典卜辭分類讀本》說,攸在今安徽宿縣附近,是前往淮陰的重要通道。從卜辭看,商
王曾 攜同攸侯征人方,並長期在此停留,既可見攸在當時已是一個不小的重要城邑,又可見攸國是與商王友好的
方國 。攸,從人從父,字形所示為人方——大父國,手執權杖。攸侯在商
帝辛 約三十三年中屢有出現,帝辛寵信的人傑主將,也是一個國君諸侯。在帝辛的每次田獵巡狩後,幾乎都有侯喜的名字刻在甲骨上 ,征林方、人方時,尤其多。殷商帝辛三十二年初春,
周武王 大會諸侯觀兵於
孟津 時,殷帝辛召集貴戚徽子、
箕子 ,以及各位諸侯勤王,還有攸侯 喜在。到
周紀 十三年,也就是紂三十三年的
殷歷 正月甲子黎明即大年初一,周軍陳師牧野,殷的精銳部隊留在東夷,由
攸侯喜 統帥,帝辛受王不得不派70萬奴隸兵應戰。結果殷兵倒戈,引周軍攻入都城
朝歌 ,
紂王 在
鹿台自焚 。但牧野之戰後,攸侯喜統帥的十萬大軍主力卻神秘失蹤了。
再看看史書所載。《史記·周本紀》載周武王於十一年十二月戊午,率師盟孟津,於周曆二月殷歷正月子黎明陳師牧野,攻入朝歌,商亡。唐司馬貞《索隱》說《史記》記載武王克殷早了二年,應為“十三年克紂”。
彭邦炯 著《商史探微》收集商滅亡的時間還有:《書·牧誓》:“時甲子昧爽”;《利簋》銘文證明所記不誤。《
國語·周語 》說:“昔武王伐殷,
歲在鶉火 ”。據此各家 多有推算,時間不一。
對此提出考證的,還有商文
甲骨文 大師董作賓,他作的殷帝辛日譜對
攸侯喜 撫征東夷林方、人方、
虎方 、粵方,遷商民十五萬與林方、人方等同化,周商易鼎之際,25萬殷商軍、軍屬及和平居民連同涕竹全部失蹤,雖無從查起 ,但東方之東也在東方,可推測殷(依燕穎)人東渡當在美洲,正是東渡的殷人發展出了
奧爾梅克文明 。
人們通過研究認為,
美洲新大陸 的所有文明有可能起源於同一祖先,即奧爾梅克文明。
奧爾梅克文明約在公元前12世紀中葉興起,而公元前1150年至300年之後,又出現了兩處文明:前
古典時期 的
瑪雅文明 和位於墨西同部瓦哈卡河谷
阿爾班 山區的
薩波特克文明 。在古典和後古典時期,
奧爾梅克文化 作為源頭對此時興起的諸多文明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如:
特奧蒂華坎 、古典瑪雅文明、托爾蒂克人、阿爾班山區的密斯特克人和阿斯特克人等等。
哥倫布 到達以前的文明,發展了一種實 行專業分工的集約化農耕經濟。在新大陸,古代文明更多的是建立在社會結構而不是建立在技術或物質成就基礎上的。這就形成了一種
社會分層 的結構。這種社會分工服務於:
(1)一種跨社區的權威的特殊模式;
(2)集中於中央的權力;
(3)為國家生產糧食;
(4)一種基本產品和奢侈品的分配製度;
(5)一種進行墾殖和建立居民點的集約方式 。中央的權威和社會的層次化,是墾殖和建立居民點的基本要素。
這種觀點突破了西方傳統觀念和舊考古學只重視“技術或物質成就”的弊端,從物態層文化,深入到制度層 文化的研究上。“中央權威和社會的層次化”的基礎就是具有特殊指向性的圖騰微銘文化,由此形成一種“特殊模式”的文化系統。
向更深層次挖掘,商殷—
奧爾梅克文化 , 雖然是中美洲文明的核心,但仍不是源頭,還有更深層次的文化與文明——這便利益於考古學上的重大發現:對奧爾梅克殷人祭祖玉圭文書的破譯。
這個破譯,引起 了國內外相關媒體的廣泛關注,形成轟動效應。總而言之,一句話,它確鑿無疑地證實了美洲文明源於中華文明的東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