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帝丘鄉位於睢縣城東北25華里睢、寧、民三縣交界處,東鄰寧陵縣陽驛鄉,西與董店鄉相連,南與尤吉屯鄉相接,北與民權縣毗鄰。該鄉歷史悠久,是帝嚳的墓地,因帝嚳墓在村西北隅丘於此,故而得名帝丘。 帝嚳是上古時期“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前承炎黃,後啟堯舜,奠定華夏基根,是華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
名稱介紹
地名又稱 舊店(音)在商丘市睢縣東北部
夏朝時因
后羿帶兵進逼,
帝嚳曾逃經今睢縣的帝丘(帝丘原因帝嚳之
墓葬於此而得名)暫時把帝嚳埋在帝丘,因帝嚳墓在村西北隅丘於此,故而得名帝丘。
帝丘原本是一個鄉2005年由於相應國家號召和
董店鄉合併統稱董店鄉帝丘
睢杞戰鬥
背景
1948年6月21日豫東戰役第一階段,開封被克,
蔣介石急令以整編第5軍和整編第83師組成的邱清泉兵團等部繼續向開封攻擊前進,以整編第72、第75師及新編第21旅組成的由第六綏靖區副司令
區壽年指揮的第七兵團兵團由民權地區經睢縣、杞縣迂迴開封。由於守備開封困難很大並且沒太大價值,決心放棄開封,以華東野戰軍第1、第4、第 6縱隊和中原野戰軍第11縱隊組成突擊集團,隱蔽集結於睢縣、杞縣、太康之間和民權地區,對區兵團實施南北夾擊。另以5個縱隊阻援:第3、第8縱隊會同由上蔡地區北上的第10縱隊和位於杞縣的兩廣縱隊,組成阻援集團,隔斷邱、區兵團的聯繫,阻擊邱兵團東援;中原野戰軍第9縱隊進至鄭州東南地區,阻擊鄭州東援之國民黨軍,並從側後鉗制邱兵團;冀魯豫和豫皖蘇軍區以一部兵力,破襲隴海鐵路徐州至民權段,直接配合作戰。
龍王廟被圍
6月26日晨,第3、第8縱隊撤出開封,向通許縣方向轉移。邱清泉兵團占領開封后,以主力尾擊第3、第8縱隊;而區壽年兵團在進抵睢杞地區後,卻躊躇不前,與邱兵團形成40公里的間隙。
粟裕抓住這一戰機,指揮突擊集團於27日晚對區壽年兵團進行合圍,並以一部楔入縱深,割裂其部署,至29日晨,將區壽年兵團的兵團部及整編第75師、新編第21旅分割包圍於龍王店,將整編第72師包圍於鐵佛寺地區。阻援集團控制了杞縣王堌集一線,隔絕邱、區兵團。29日晚,突擊集團以一部兵力監視整編第72師,以主力攻占龍王店外圍各村落,經兩晝夜激戰,於7月1日午後,殲滅新編第21旅及整編第75師第6旅。接著,對龍王店守軍發起總攻。
區壽年兵團的覆滅
從道理上講,區壽年兵團在四面受敵的情況下應該固守待援才對,所以邱清泉也一直大大咧咧地覺得時間還很夠用。可誰知道,區壽年會在7月2號凌晨搞了一場別出心裁的“反向突擊”(老區好久沒有打仗了,不曉得共軍的厲害),結果立馬就被活捉了去,等邱清泉7月5號聽說之後才知道情況不妙——玩笑開大了。
鐵佛寺戰鬥
當區壽年兵團的主力被圍在龍王廟時,下轄的整編第72師也被華野圍在鐵佛寺。好在當時進攻重點是區壽年的兵團所在,因此整編第72師在這段時間一直負隅頑抗。 同時整編第75師的一部分殘餘部隊也突圍與整編第72師匯合,增加了進攻鐵佛寺的難度。由於黃百韜兵團迅速靠近鐵佛寺,華野不得不停攻鐵佛寺的整編第72師,又給了其喘息之機,使之後來被解圍後成為邱清泉兵團的主力之一。
帝丘店戰鬥
黃百韜兵團的組建
被困在睢縣包圍圈裡的是區壽年兵團,它的官方招牌是“第七兵團”,這本來是個只有兩個整編師(整75師、整72師)的小兵團,規模與邱清泉整編第5軍(整編第5師、整編第70師)或者胡璉兵團(整編第11師、整編第3師)差不多。豫東戰役爆發前,國民黨軍事高層已經意識到戰爭的決戰階段即將到來,以往的小兵團編制已經不適合形勢的需要,所以決定把屬於雜牌性質的區壽年兵團兼併掉、重新組建一個由四個整編師合成的大兵團——這對於掌管兵權的將軍們來說當然是個擴充實力的大好機會,可是,由誰出掌未來的“第七兵團”呢?
杜聿明提出的人選是邱清泉、而
陳誠則推薦胡璉,搞得蔣總裁很是拿不定主意。就在這時,正等著被兼併的區壽年兵團卻被解放軍給包圍了,於是邱將軍連忙從北邊趕來救援、胡將軍趕緊從南邊跑來解圍,大有點誰先揀到區兵團就歸誰指揮的意思。
解放軍早就料到這兩路人馬有可能跑來湊熱鬧,於是華野部隊在杞縣擋住了邱清泉、中野部隊在淮陽頂住了胡璉,兩路援兵連攻數日毫無進展,這就給了黃百韜一個機會。
抗戰時期,
顧祝同擔任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黃百韜是他的參謀長,現在正以陸軍總司令的身份主管徐州戰區,當然願意找個機會照顧照顧自己的親信部下。本來,黃百韜已經內定為“第一綏靖區司令長官”,這個職務只有虛名沒有兵、還不如整編第25師師長的位置更實惠一些,所以顧總司令趕緊想辦法,提出讓黃百韜也參加救援區兵團的競爭,蔣總統一高興、居然就答應了,於是黃師長就興沖沖地從山東兗州趕回來搶這把“第七兵團司令長官”的交椅。可這時候老黃的手裡只有一個整編第25師,份量明顯不如胡璉和邱清泉,於是乎,顧總司令就配上了第三快速縱隊和第二交警總隊,湊足一個“黃兵團”,讓他上陣大幹一場。
突入戰場
黃百韜兵團當時的實力並不強——整編第25師的兵力只有兩個旅(148旅沒有參加豫東戰役),第三快速縱隊也僅有兩個團(一團和二團),而第二交警總隊只不過相當於一個團,因此,所謂的“黃兵團”其實就和一個整編師差不多。以這樣的兵力去迎戰華野的幾大主力縱隊,當然只敢步步為營、處處謹慎小心。但出人意料的是,邱兵團和胡兵團被解放軍阻擊得很厲害,而黃兵團的行動卻沒有遇到象樣的阻攔,黃百韜的部隊幾乎是兵不血刃地進入了戰場,到7月1日傍晚, 108旅和整編第25師師部推進到帝邱店(帝邱鄉),第二交警總隊推進到陳崗村,而第40旅和第三快速縱隊則推進到和樓村一線,前鋒占領了田花園。
帝丘店血戰
經開封、睢杞兩階段作戰後,華野傷亡又大,又疲憊,已成強弩之末,應見好就收,但粟裕口張得太大,勉為其難,造成了虎頭蛇尾。區壽年被俘後曾對與粟說:“你胃口太大,違反了兵家之道,接下來要失敗。”粟不以為然。
整編第25師見華野蜂擁而上,鎮定地退入帝丘店為中心的村莊內防守。同時第三快速縱隊傘兵第一團由於期間遭華野偷襲,損失較大,司令張滋緒一面命傘一團撤回商丘,其餘部隊撤入帝丘店防禦。華野不顧傷亡,日以繼夜猛攻,希望一鼓作氣吃掉整編第25師以及第三快速縱隊。而位於馬莊和陳崗第二交警總隊在總隊長
張績武的指揮下也繼續死守。黃百韜兵團連日血戰,形勢危急。
黃百韜一面奮戰,一面苦思破敵之策。
曾國藩給他很大啟發,即“凡善亦者,棋危劫急之時,一面自救,一面破敵,往往因病成妍,轉敗為功”。之前
保密局少將朱庚揚希望“建功立業”,從宿縣的國軍裝甲兵學校帶著二十四輛坦克(冒充坦克的改裝而成的大卡車),被黃百韜截下二十輛。於是黃百韜親率兩營部隊,在四輛坦克掩護下,反守為攻,發動逆襲,創造了國軍戰史上兵團司令帶隊衝鋒的唯一戰例,他的參謀長死勸也未攔住他。
面對絕對優勢共產黨軍隊,他的部隊傷亡重大,108旅團長李景春重傷倒地,黃本人也受傷,仍大呼口號,死戰不退,部隊受司令激勵、鼓舞,拚死猛衝猛打,一舉奪回田花園,劉樓等村莊,遏制了華野進攻勢頭,穩定了陣線。這一仗打得昏天黑地,雙方都付出沉重代價。
邱清泉兵團的突襲
由於區壽年兵團的被殲,使邱清泉趕緊把部隊全放了出來,整編第5師在右、整編第70師在左、整編第83師在中間,呈品字型實施寬正面大迂迴。粟裕先前還以為“邱兵團在我打擊之下傷亡較大,攻擊正面縮小。一看到這架勢才發覺局勢不對,立刻就下令撤退、不陪邱瘋子玩了。因此邱清泉兵團繞到華野包圍圈背後,繞到包圍黃百韜兵團華野部隊背後,出其不意地猛烈進攻,華野全線後撤,邱清泉乘勝追擊,一直追到黃河邊上,俘虜了幾千名傷員,據粟裕向中央軍委報告,被俘虜傷員幾百人,但據戰果統計,被俘3598人。
華野撤退
此時,負責南線阻擊的中原野戰軍
劉伯承、
鄧小平匯報中央軍委並粟裕,
胡璉兵團(整編第11師、整編第3師共5萬8千人)、
吳紹周兵團(整編第85師、整編第10師、整編第28師共6萬餘人)已突破中原野戰軍防禦陣地,7月5日已抵達周家口、商水一帶,逼進豫東戰場。在此情況下,粟裕決定主動撤退,華野各部隊於7月6日最後一次佯攻黃百韜兵團後趁夜悄然撤出戰鬥。
後續影響
豫東戰役對國共內戰華東戰場態勢造成了深遠影響。
粟裕回憶豫東戰役時說:“這次戰役,是一次包括攻堅戰和運動戰在內的規模較大、持續時間較長的大兵團作戰,也是我親身經歷的最複雜、最劇烈、最艱苦的戰役之一”,“這是華東野戰軍主力轉入外線作戰後進行的第一個大殲滅戰,也是
解放戰爭開始以後的整整兩年中華東野戰軍進行的第一次最大的殲滅戰”。 並評價豫東戰役的勝利,改變了中原和華東戰場的戰略態勢。從此,在中原戰場,國軍已經完全失去了對解放軍發起戰役性進攻的能力,並更加動搖了國軍據守戰略要點的信心。
原計畫救援兗州的黃百韜兵團改援豫東,使國軍在山東戰場付出了沉重代價。在救援不至的情形下,華野山東兵團於7月12日攻破兗州,俘虜2.4萬人,自此津浦路濟南到徐州段所有城鎮陷落共軍之手,駐守濟南的
王耀武第二綏靖區被完全孤立,兩個月後的
濟南戰役中被華野全殲。
當時華野6縱副司令員
皮定均後來回憶帝丘店戰鬥說:“此戰我們僅殺傷敵軍一個整師,但是我們“叄弟兄” (華野1、4、6縱)都殘廢了。”
由於解圍有功,國防部頒給黃百韜
青天白日勳章。但同樣勞苦功高的邱清泉卻被認為“行動遲緩,應另行議處”,未受褒獎,由此和黃百韜有隙。四個月後的淮海戰役,黃百韜率第7兵團在碾莊被圍,有傳言負責救援的邱清泉兵團應付消極。
中華民國國防部在其《中原會戰經過及檢討》中說,此次豫東會戰,“共軍表現特異的有三敢:敢集中主力作大規模之會戰決戰;敢攻我大據點;敢對戰場要點作頑強固守,反覆爭奪。”
粟裕在濟南戰役前,匯報說受豫東戰役影響,“西兵團七個縱隊,自開封、睢杞兩戰役後,所補
俘虜不夠補償傷亡,部隊極不充實(每連只四至六個步槍班),尤其
幹部傷亡太大,至今無法補充,許多營連有政乾無軍乾,有軍乾無政乾,而營連排幹部太新太弱(五月中補充之新兵已當副連長),班排幹部俘虜成份不少,因此團級(老的多)與營以下脫節現象甚嚴重。團以下各級對個人前途悲觀的傾向亦較普遍(因前方戰鬥劇烈,傷亡甚大,而見到後方環境安全舒適,革命又快要勝利,極想保存自己,以享受和平生活,但不知自己何日報銷,故團以下幹部保命思想較普遍)。”
此戰後,
毛澤東在接見前來匯報戰況的
華東野戰軍特種兵縱隊司令
陳銳霆時說:“解放戰爭好象爬山,現在我們已經過了山的坳子,最吃力的爬坡階段已經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