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早年經歷,土地革命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新中國成立後,主要成就,軍事成就,榮譽表彰,開闢根據地,中原突圍,抗美援朝,威鎮邊疆,千里突圍,殲滅王牌,將星隕落,個人生活,生活軼事,家庭成員,人物評價,人物年譜,人物紀念,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1914年,皮定鈞生於安徽省金寨縣代家嶺貧苦農民家庭。幼年父親早逝,母親改嫁,與祖母相依為命,討過飯,給地主放過牛。
土地革命時期
1927年,13歲的皮定鈞參加當地農民協會。
1928年,皮定鈞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任英山縣童子團團長。
1929年,皮定鈞參加中國工農紅軍。
1931年,皮定鈞轉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時期,皮定鈞在紅四方面軍任連指導員、營教導員,參加了鄂豫皖蘇區反“圍剿”、川陝蘇區反“圍攻”。長征中任紅軍大學上級指揮科副科長、步兵學校營長。到陝北後,任教導師第2團團長。
抗日戰爭時期
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皮定鈞任八路軍第129師特務團團長、太行軍區第五、第七軍分區司令員。率團隨師部轉戰於太行抗日前線,運用游擊戰中的靈活多變的戰略戰術,取得多項戰果。
1944年8月,皮定鈞奉命組建豫西抗日游擊支隊(即第1支隊),任司令員,率部挺進豫西,僅經月余奮戰即在豫西站穩了腳跟,打開了抗日局面,隨後會同第2、第3、第4支隊建立了豫西抗日根據地。經過半年的努力,建立了兩個專署、10個縣級政權和10個抗日獨立團5000多人。
解放戰爭時期
1945年10月,豫西支隊開赴中原軍區,被編為中原軍區第1縱隊1旅,皮定均任旅長。
1946年6月,在中原突圍戰鬥中,皮定均指揮所部第1旅擔任掩護中原軍區主力向西突圍的艱巨任務,爾後率部向東轉移,繼續迷惑、牽制國民黨軍對兄弟部隊的追擊。期間,皮定均率孤軍作戰,足智多謀,巧妙指揮部隊搶關奪隘,穿插於敵軍重兵集團之間,經20餘天連續奮戰,衝破10倍於己的國民黨軍的堵截、封鎖,勝利抵達蘇皖解放區。從此1縱1旅這支部隊被人們稱為“皮旅”,“皮旅”成為名震華夏的英雄部隊。
1947年1月,皮定均奉調離開“皮旅”,先後任華東野戰軍第6縱隊副司令員、第三野戰軍24軍副軍長、軍長,參加了孟良崮、萊蕪、豫東、淮海、渡江等戰役。
新中國成立後
新中國成立後,皮定均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4軍軍長兼政治委員。
1952年9月中旬,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9兵團任軍長兼政治委員,率部參加了夏季反擊作戰,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一級自由獨立勳章。
1953年,回國後,任福建軍區、福州軍區副司令員,曾入高等軍事學院學習。
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評授軍銜時,他在華東地區曾被初評為少將,後來毛澤東在他的名下特批:“定均有功,由少晉中”,遂被授予中將。
1969年起,任蘭州軍區、福州軍區司令員。
皮定均是中共第九、十屆中央委員,第三、四屆全國人大代表。
1976年7月7日,皮定均在福建指揮軍事演習時不幸遇難,終年62歲。
主要成就
軍事成就
1946年6月,國民黨當局在完成戰爭準備後,撕毀停戰協定和政協協定,悍然向解放區發動全面進攻,國民黨軍隊約30萬人圍攻中原解放區,全面內戰爆發。在敵軍重兵圍困下,中原軍區主力由司令員李先念、政治委員鄭位三率領,於1946年6月26日晚間分南北兩路向西突圍。其中,皮定均率領中原軍區第一縱隊第一旅為迷惑敵人向東行動,牽制國民黨軍,以實現掩護越過平漢線向西突圍的戰略任務。在完成掩護主力突圍的任務後,皮定均率領該旅與主力背道而馳,向東突圍,一路艱苦轉戰,行程1000餘千米,勝利到達蘇皖解放區,創造了中外戰爭史上的奇蹟。“皮旅”中原突圍,威震華夏,青史留名。
榮譽表彰
1955年,皮定均被授予中將軍銜,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開闢根據地
皮定均在鄂豫皖蘇區第一、二、三、四次反“圍剿”鬥爭和創建川陝根據地及長征途中,英勇頑強,多次立功,迅速成長為一名紅軍指揮員。
1939年,皮定均任八路軍一二九師特務團團長,率部到潞城、黎城、涉縣、武安等縣發動民眾,組織抗日武裝。運用
麻雀戰、破擊戰、
地雷戰等,打得日、偽軍心驚肉跳。在邯(鄲)長(治)路襲擊、伏擊敵人,破壞敵之交通,迫使敵人不得不全線退出邯長大道保衛了八路軍總部和一二九師師部東南側安全,配合了太行軍民粉碎日軍“分區清剿”的陰謀計畫。1941年任太行軍區第五軍分區司令員,向冀南和豫北發展抗日游擊戰爭。1943年8月,參與指揮了林(縣)南戰役,消滅偽軍
孫殿英、
龐炳勛部7000餘人,攻克日偽據點八十餘處。隨後調任新建立的第七軍分區司令員。1944年4月,指揮第七軍分區軍民,解放了林縣全境。同年9月,率部南渡黃河,任河南人民抗日軍第一支隊司令員,協助
王樹聲開闢了豫西抗日根據地。
中原突圍
抗戰勝利後,皮定均率兵5000進入桐柏山區,編為中原軍區第一縱隊第一旅,任旅長,人稱“皮旅”。1945年
蔣介石以30萬兵力包圍6萬中原人民解放軍,並大肆築碉堡,工事縱深達10多公里。妄圖在7月1日前夕發動總攻。中原軍區黨委根據黨中央抓緊時間,迅速突圍的指示,由皮定均指揮一旅擔任掩護全軍區部隊向西突圍的任務。皮定均率部奮力拚殺,掩護主力突圍。接著長驅千餘公里,擊退數倍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勝利到達蘇皖解放區,編為華東野戰軍獨立師,任師長,後任縱隊司令員。美國新聞記者
史沫特萊驚奇的說:“你們的奇蹟,我一定要告訴全世界人民!”蔣介石對中原地區“圍剿”未能得逞又以50萬兵力進攻華中解放區。“皮旅”又立即投入了華中保衛戰,在漣水、萊蕪、孟良崮以及以後的淮海、渡江等戰役中,都立有卓著戰功。
抗美援朝
1950年6月25日,韓戰爆發。軍長兼政委的皮定均奉命率二十四軍跨過鴨綠江入朝作戰,經20天徒步行軍,到達指定的朝鮮蜂腰部戰略要地——元山。當時二十四軍處於朝鮮中線門戶,五聖山、西方山是敵我必爭的戰略要點。當面之敵為美三師、美獨立第五團、韓國九師、韓國首都師及比利時營、希臘營、盧森堡排。敵人從數量上和裝備上都占優勢。雙方相距多則一兩公里,少則十幾米,都靠陣地工事對峙。為了持久作戰,部隊開展了廣泛的“以陣地為家”和“人在陣地在”的宣傳教育,把陣地建設成戰場上的“家”。皮定均親自帶領幹部戰士挖地道。由於皮定均經常工作在前沿陣地,所以他對陣地上每個工事及其兵力部署、火力配備都很熟悉;各師、團、營指揮員也都以他為楷模,天天生活在前沿陣地和戰士們打成一片,全軍凝成一體。全軍前5個月出擊150餘次,殲敵2000人,占領了敵人很多前沿據點,鞏固的志願軍陣地,為開展夏季攻勢創造了有利條件。1953年7月,志願軍總部和朝鮮人民軍發起夏季總攻戰役,當戰鬥進行到第三階段,皮定均接到回國命令,調任福建軍區副司令員。但他十分關注抗美的戰事發展,與新任軍長
張震共同研究制定第三階段的作戰方案,協同指揮作戰,直到第三階段全勝,才離開朝鮮回國。皮定均榮獲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頒發的一級國旗勳章。
威鎮邊疆
韓戰剛停,皮定均即奉命回國到福建前線,負責東南沿海的防務。1969年“三北”邊防緊張,皮定均又奉命調往西北前線,任蘭州軍區司令員;1974年又調往東南沿海前線,任福州軍區司令員。無論是在東南海防,還是在西北邊疆,他總是一心放在戰備上,為東南沿海和西北邊防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1975年6月,
葉劍英、
鄧小平主持召開中央軍委擴大會議,提出整頓部隊紀律和作風任務。皮定均主持團以上各級主管幹部訓練,不論職務高低,都當普通兵,過連隊戰士生活。當時雖然“
四人幫”不斷干擾,但在皮定均堅持下,如期完成了任務。
曹村伏擊戰1944年夏,日本為挽回太平洋戰場失利的局面,決定打通中國內地的南北交通線,以數萬兵力向豫北大舉進攻。40萬國民黨軍潰敗,37天丟掉38座城鎮,豫西大部淪入敵手。此時,黨中央決定從太行軍區抽調部隊,組成八路軍豫西抗日獨立支隊,任命皮定均為司令員。
30歲的皮定均臨危受命。他15歲參加紅軍,不到20歲就升任團長,屢建戰功。他與政委
徐子榮率部迅速搶渡黃河,開闢敵後抗日根據地。沿途張貼以皮定均司令員的名義書寫的布告,內容是‘約法五章’:一、掃除敵偽收復國土;二、取締一切敵偽漢奸組織;三、組織人民武裝,開展游擊戰爭;四、實行民主政府制;五、廢除一切苛捐雜稅。
皮定均依託層巒疊嶂的嵩岳山區,痛擊日偽有生力量。惱羞成怒的日軍發動了大規模“掃蕩”,皮定均聲東擊西,與敵周旋。
一天傍晚,部隊突破包圍圈,路過一個名叫曹村的小山村,皮定均命部隊在此住 宿。大家正在吃晚飯,特務連連長急匆匆地跑來報告,哨兵發現,這個村的偽保長悄悄溜出村了,很可能向日本人告密!
定均微微一笑,順手攤開地圖,琢磨了片刻,叫人讓35團團長
王誠漢和其他幾個團領導布陣。日軍中隊長掘江得情報後,親自帶領登封、盧店、唐莊三百多名日、偽軍,向曹村撲來。臨近曹村了,掘江拿望遠鏡觀察,發現村頭有八路軍的身影,有的擦槍擦炮,有的洗衣曬被褥,還有幾個農民放羊、挑水。再往曹村北嶺上看,連個人影也沒有。掘江命偽軍進攻曹村,他帶著日軍直取曹村東北無名高地,企圖合圍八路軍。
按照皮定均的部署,在村外擔任佯動任務的35團的小分隊,假作恐慌,邊打槍邊向村中間跑。得意的偽軍哪裡想到,進村就落入了陷阱。樹下掩埋了
地雷,牆壁上、拐角處還掏有槍眼,子彈從四面八方射來,偽軍亂了陣腳,死傷大半……日軍中隊長掘江聽到村裡的槍炮聲,正帶著70餘名日軍,往曹村東北無名高地上爬。
此時無名高地一片寂靜。當日軍大搖大擺登上高地後,高地一線的特務連驟然開火,步槍、機槍、手榴彈打得鬼子暈頭轉向。掘江揮舞指揮刀,威逼十幾名日軍又頑強衝鋒,但再一次被八路軍擊潰。掘江眼見進攻曹村的偽軍慘敗逃竄,無名高地久攻不下,只得下令撤退。來時趾高氣揚的日軍如 喪家之犬,跟著偽軍後面往西跑。潰敗的日軍一口氣爬上西嶺,氣喘吁吁的掘江以為逃離險境。沒想到,皮定均早已派兵在此“迎候”了。
原來,遵照皮定均之命,35團團長王誠漢早已派一個連潛伏於西嶺,截殺逃跑的日軍。他們放過了偽軍,只等日軍的殘兵敗將“上鉤”。掘江等日軍驚魂未定,槍彈一齊射來,日軍倒下一片……
曹村伏擊仗,除十多名日軍向
登封逃竄,其餘全部被殲。皮定均指揮若定,有勇有謀,八路軍在豫西數十縣威名遠揚。敢打敢拼、不畏強敵的精神,使豫西敵後抗日根據地成為全國十九塊敵後抗日根據地之一。皮定均被豫西民眾尊為“戰神”,這支八路軍也被稱之為“皮旅”。
千里突圍
1946年6月下旬,國民黨重兵圍攻中原解放區,根據中央的指示精神,中原軍區 決定
丟卒保車。這個卒就是皮旅。
根據大將
王樹聲的要求,皮旅必須想盡一切辦法把自己變成敵人眼中的主力,將敵人拖三天,掩護主力突破平漢鐵路。當談到3天后的行動方向和方案時,王樹聲大將語氣很沉重。他也不知道3天后還有沒有皮旅,當年掩護中央紅軍長征突破
湘江封鎖線的紅34師就是以全軍覆沒結束了自己的悲壯軍史。
在領受任務時,皮定均已經做好了犧牲的準備。中央和中原軍區將這項任務交給皮定均也明顯帶有深刻的理性考慮。抗戰期間,在
劉伯承的點撥下,皮定均已經成為一名優秀的指揮員。1944年9月,中共中央派皮定均率豫西抗日獨立支隊跨過黃河天險,深入豫西山區。不到三個月,皮定均硬是以千餘人的部隊在民風強悍、地方武裝林立的豫西站穩了腳跟。抗戰勝利後,皮定均的隊伍已經壯大到一旅之眾,後編為中原野戰軍第1旅。
為掩護主力安全向西突圍,從1946年6月24日開始,皮旅7千官兵沿著根據地中心區
白雀園向東一字擺開,在20多公里的寬大正面上頑強抗擊國民黨4個軍10萬餘人的攻擊。
對於完成3天阻擊任務,皮定均很有信心。但是他把更多的心思放在3天后的行動方向和方案上。在中原軍區剛領受任務回到旅部時,他就派作戰科長帶精幹分隊向東偵察敵情和行軍路線。在旅黨委會議上,他否決了向南跨過長江突圍、向西尾隨主力、向東分散突圍等各種提議。熟悉他的旅領導都說:“皮猴子想走一步險棋!”
26日晚,部隊主力已經突破平漢鐵路,恰逢天降暴雨,皮定均心中大喜:“ 天助我也”。在暴雨的掩護下,皮旅在20多公里的寬大正面上全線出擊,然後突然收兵,7千大軍瞬間又變得無影無蹤。
皮定均率領部隊時而向西,穿過森林;時而向南,翻過大山,最終在一個叫劉家沖的小山村休整。劉家沖位於敵軍主力的結合部,在敵軍運動的兩條公路之間,只住有6戶人家。別說敵人沒想到皮猴子這步險棋,就是旅以下的官兵也沒有想到旅長玩得如此心跳。次日晨,雨過天晴,劉家沖兩邊公路上十幾萬敵軍頻繁運兵,可把新戰士嚇壞了,皮猴子卻靜靜地思考著下一步行動方案。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兩天后,皮猴子算好敵軍主力都向西北方向去了,部隊已經得到充分休整,突圍信心倍增,於是一聲令下,剛才還靜如處子的皮旅又動如脫兔,迅速通過潢(川)麻(城)公路,向東直插鄂豫皖邊界的大別山。當敵軍回頭時,皮旅已經消失在茫茫大山之中。
7月初,部隊進入皮定均的家鄉金寨(當時叫立煌縣)縣吳家店休整。17年前,將軍就是在這裡由放牛娃變成了童子團團員,又加入了紅軍。17年後,將軍率勁旅回鄉,心中又是一番感慨。
在吳家店,皮定均沒見到一個親人,部隊卻雙喜臨門:一位幹部家屬順利
分娩,預示著將士們光明的前程;自主力西去後就和上級失去聯繫的電台此時突然接到延安的紅色電波:快走!快走!快走!快走!
離開吳家店,部隊向安徽挺進,於1946年7月11日兵臨
淠河。在河邊的磨子潭,始終跟著前衛團前進的皮定均獲悉桂軍一個整編師正在舒城、潛山一線嚴陣以待,部分敵人已經向淠河開進。由於暴雨,淠河已經開始暴漲。皮定均當機立斷,命令先頭營乘船過河,占領河對岸制高點,掩護主力涉河搶渡。
先頭營營長顯然沒有意識到形勢的嚴重性,過河之後只派一個連占領山頭, 自己和兩個連在山下睡起大覺,幾乎給全旅造成滅頂之災。占領山頭的一連人馬由
大別山子弟兵組成,因不願意離開家鄉,集體開了小差,回到大別山打游擊。在山下睡大覺的兩個連也幾乎被偷偷摸上山的敵軍包了餃子。河對岸山頂上響起了敵人的機槍聲,
曳光彈在河面頻頻划過,
工兵架起的簡易
浮橋一再被洪水衝散。皮定均冷靜地命令他的王牌皮旅的老底子——王誠漢的一團火速徒步涉河,協助對岸部隊保護渡口。怒火中燒的皮定均並沒有怒戰,他繼續沿河偵察,終於獲知上游幾百米的地方水位比較淺,適合部隊徒涉。數千人手拉手走向混濁的淠河中央……部隊掌握的唯一小船分給了婦女、兩位新生兒和傷病員。最後,指揮部隊渡河的皮定均也被4個戰士強行抬起來扔到船上過了河。
暴雨突然停止,水位突然下降,皮旅終於安全渡河。1946年7月13日,皮旅撇開糾纏不休的廣西軍隊急行軍到達大別山最後一個山坡——東山坡。看著眼前皖中平原上道路縱橫、電桿林立的異樣風景,許多皮旅指戰員產生了回師大別山的想法。
然而回師談何容易!皮旅身後一直有幾個師的敵軍“護送”,特別是在淠河邊沒有撈到大便宜的桂軍行動最積極。廣西猴子非常有戰鬥力,跑得快,他們一直想抓住皮定均這隻“紅猴子”。
在東山坡,皮定均進行了突圍中最為艱苦的行軍動員:爭取在5天內飛躍皖中平原,突圍到華中根據地。隨後,7千個背包扔了整整一山溝,檔案、檔案變成縷縷青煙,重傷員也忍痛撇下,從未當過前衛的主力一團開始充當開路先鋒。官兵們終於體味到了什麼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戰。
7千官兵像一股旋風在皖中平原上狂飆,不分晝夜。官兵實在太累,為爭取一天的休整時間,二團團長
鍾發生氣得罵街,旅政委徐子榮親自說情,皮定均不為所動,一再重複著中央的指示:快走!快走!快走!……他把自己的部隊攆得“屁滾尿流”,一路尾隨的敵軍也是叫苦不迭。有時候在 前面開路的偵察員甚至踩著睡得一塌糊塗的敵軍,踢都踢不醒。
行軍至第5天下午,大軍逼近
津浦鐵路,華中根據地就在眼前。但是部隊已經累得睜不開眼睛。敵軍
孫良誠部已經在鐵路沿線布置好了口袋,準備收網。皮定均不得不命令在部隊後面扔手榴彈,免得睡過去的戰士被敵軍俘虜了。鐵路線周圍的敵人5路進逼,對皮旅形成鉗形攻勢。將軍一聲令下:“把炮彈、子彈全部打光,一發也不留!”被5天5夜急行軍憋了一肚子氣的指戰員們如同喝了
興奮劑,向著鐵路沿線的碉堡、
裝甲車發起衝鋒。
狹路相逢勇者勝。夕陽西下,皮旅已經勝利突破津浦線。看著前來接應的兄弟部隊,皮旅沸騰了,旅長卻像癱了一樣一屁股坐在地下:他實在太累太餓了。
殲滅王牌
中原突圍,皮定均的部隊不僅在
毛澤東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在國民黨統帥部掛上了號。雙方都習慣在電報中稱之為“皮旅”。
皮旅到達華中後不久,奉命保衛華中根據地首府——
淮陰。皮旅先頭團剛到達淮陰外圍,敵整編74師的先頭團已經渡過運河,奪取了渡口,占領了橋頭堡,淮陰危在旦夕。皮定均著急,下令三個團各拿出兩個營比賽,看誰先消滅占領渡口之敵。
此前,皮定均還沒有指揮過象樣的正規戰,游擊戰也是跟
劉伯承學的,千里突圍更多的是行軍藝術。而進攻淮陰的是國民黨悍將
張靈甫,赫赫有名的
黃埔軍校虎將,智勇雙全。皮猴子遇到真老虎,仍然猴性十足,根本不把號稱國民黨的五大王牌主力之首的整編74師放在眼裡。實戰結果可想而知——皮旅沒能奪取渡口,還傷亡600。將軍在日記里的標題是《染紅了的運河》,傷心極了。初戰失利的棒頭頓喝讓將軍立刻認識到了自己在打正規戰方面的差距。他謙虛地在戰場上向張靈甫學習。
接下來的兩天,本不是一個重量級的將領在淮陰城下接連交手。張靈甫硬攻,皮旅死守,雙方都有重大傷亡。張靈甫不愧是名將,很快將硬攻改為巧取,從皮旅和其他部隊的結合部楔入,占領淮陰東關。1946年9月19日,皮旅含淚撤離淮陰。但是皮定均在心裡發誓:一定要吃掉張靈甫。將軍身邊的許多人都知道,將軍有時很倔,認準了的事他一定要堅持到底。
接下來的
漣水保衛戰,皮定均看到
漣水附近有一座古塔可以作為壓制敵人衝鋒的制高點,決定在塔上放一挺
重機槍。塔上放機槍,視野開闊,但是也容易暴露。一些指戰員不以為然,放在塔上的機槍班也是氣得大罵“皮老驢”。皮定均聽見後,不以為意,反而親自為他們端茶送水。後來事實證明,正是在古塔機槍的配合下,解放軍把已經破城的74師硬是攆出城去,取得第一次漣水保衛戰的勝利。不久,張靈甫重新調整部署還是攻占了漣水,特意在古塔下面照了張相。古塔制高點的威力可見一斑。
1947年1月,皮定均就任華東野戰軍第6縱隊副司令兼參謀長。自中原突圍後,躊躇滿志的將軍多了一句口頭禪:“老子就是皮定均。”口氣中帶著幾分虎氣,令人生畏。但是離開皮旅到華東部隊任職後,他的領導兼搭檔6縱司令
王必成更是虎虎生威的名將。由於在華東戰場長期和張靈甫對陣,和王必成搭檔,皮定均不想成為老虎也不行。沒虎氣,壓不住74師的囂張氣焰;沒有虎氣,也沒辦法在6縱立足。皮猴子的虎性與日俱增。
1947年4月,華東野戰軍與國民黨的重兵集團在
蒙陰一帶周旋,部隊在向蒙陰公路以東運動過程中,6縱被敵軍隔斷,成為孤懸在40萬敵軍中的一粒孤子。6縱一不做、二不休,迅猛向敵後挺進,然後變得無影無蹤。這也是西遊記中
孫悟空大戰
巨靈神的方法,也是皮猴子的典型行軍作風,越是最危險的地方越是最安全。
1947年5月12日,已經深入敵後240多里的6縱收到華野電令:限14日夜間占領垛莊,斷敵退路,完成戰役合圍,掩護主力消滅貪功冒進的74師。
2天時間、240里路途難不倒皮定均,皮定均琢磨的是如何變助攻為主攻。將軍接到電報後,當即帶領先頭師急行軍,結果在14日凌晨就占領了垛莊。垛莊位於
孟良崮腳下的蒙陰公路,是竄上山的74師向公路逃竄的後路。當時華野主力在蒙陰公路以東,還不足以將74師合圍,迫切需要在公路以西放上一支奇兵。深入敵後卻又絕處逢生的6縱成了置74師於死地的奇兵。張靈甫再神機妙算,也沒料到這步奇中之奇。6縱占領垛莊後,74師派一個團下山爭奪未果,頓時軍心大亂,張靈甫直接用明語向南京大本營求救。眼見74師已成瓮中之鱉,皮定均和王必成一致要求參加會攻孟良崮。消滅74師,活捉張靈甫!這是中央軍委提出來的口號,更是所有參戰部隊都想爭取的殊榮。
16日下午,華野對74師的網越拉越小,皮定均親自挑選了一條進攻路線,派上預備隊——縱隊特務團直插孟良崮74師老巢。
6縱特務團最終攻破74師指揮所,張靈甫等自殺身亡之時,暴雨驟至。皮定均再次感嘆到:真是蒼天有眼!倘若雨早點下,不會斷水的74師不知還要頑抗到何時!
張靈甫還是一個值得尊重的對手,皮定均花了400塊的大價錢給他買了一口上好
棺材,體面地安葬。張靈甫下葬時,他手下被俘的9個將校跪成一圈,嚎啕大哭。躊躇滿志的皮定均指著棺材裡的張靈甫問各位將校:“你們師長如此下場,是什麼原因?”“你們應該記取,我們是代表人民的,你們與人民為敵。你們看,我們的民工有多少哇!”皮定均沒有從戰略戰術上分析張靈甫失敗的原因,他已經超越了張靈甫。
中原突圍、大戰孟良崮,是皮定均戎馬生涯中兩大亮點。僅憑這兩大亮點,皮定均已步入名將之列。
將星隕落
文革末期,趕上“批鄧”和周恩來去世,政治空氣又緊張起來。最緊張的時候,皮定鈞告訴羅瑞卿,他準備拉著隊伍上山。1976年7月6日,敬愛的
朱德元帥逝世,全國人民沉浸在悲痛中。作為朱德元帥的老部下,皮定均更是悲痛欲絕。
他恨不得立刻飛到北京,到老首長的靈前哭祭。可第二天(7月7日)就是大規模合成軍事演習,命令已經發出,部隊正在調動之中,作為福州軍區司令員———這次演習的總指揮,在這節骨眼上,怎能擅自離開呢!皮定均決定,等指揮完這次演習後,晚上就趕往北京守靈。大兒子
皮國宏為父親的安全擔心———皮定均剛剛做了幾次眼科手術(
青光眼),視力還沒有恢復,所以他特意向領導請假,專程陪同父親前往演習地。
可是誰也沒想到,就在皮定均乘飛機到演習地區視察的途中,因氣候惡劣,能見度低,轟隆一聲巨響,飛機不幸撞上山壁!馳騁疆場半個世紀的一代名將皮定均,就這樣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同皮定均父子一起遇難的還有福州軍區司令部戰訓部部長、作戰部副部長、空軍第八軍副軍長、陸軍第31軍戰訓處長以及漳州機場作戰參謀、皮司令的保健護士和機組人員等,共14人。一次空難使這么多將領和重要軍事人員喪生,所造成的損失是巨大的,美國將此次空難作為世界級大事而載入了當年的國際大事記。
個人生活
生活軼事
皮定均將軍愛罵人,官愈大罵之愈狠,然從不罵士兵。某日於某部營外,將軍見兩士兵棄空酒瓶於水田,召連長指導員至,命其下田摸酒瓶,倆士兵欲替下,將軍怒止之。某日某部,將軍見一哨兵軍大衣少一鈕,即命營長跑步帶針線,為哨兵釘鈕。將軍側立一旁,怒視之。營長手顫抖,良久方畢。將軍至某島視察,見無一條平坦之路,即命守備團長端一盆水上將軍車,繞島一圈。路顛簸,水晃蕩,團長全身淋透,方恍然醒悟,此乃將軍嚴厲批評也。“文革”前,八十四師一戰士因打靶誤傷而亡,將軍大怒,命厚葬,師長政委抬棺。其時,八十四師師長政委均為抗戰幹部也。故皮定均將軍常云:“子不教,父之過;兵不教,官之過。”此亦將軍帶兵之道也。
皮定均將軍之子皮效農言:一日,皮定均將軍由蘭州乘飛機至某地。蓋電話錯傳,下飛機後,見來接的是一輛解放牌大卡車,一車工兵,滿身油污,扶鍬握鎬。將軍躋身其間,坐也僖僖,站也僖僖。車上人皆不知其為剛上任之蘭州軍區司令員也。 皮定均將軍夫人張烽言:陳伯達,福建惠安人,“文革”中欲拉攏皮定均將軍。將軍無動於衷。一次,將軍赴京開會,陳伯達召其談心。將軍藉故不通閩語,請以筆代言。陳伯達無奈,取紙條書之:“福建糧不足,吾不歸。”將軍取紙條,留用。批陳(陳伯達)整風,將軍以紙條為證,與陳伯達無嫌。“文革”中,有人言皮定均將軍“戰場上英雄,黨內鬥爭狗熊。”將軍坦言:“狗熊就狗熊,自己斗自己算哪路英雄?”
古人云:富貴不回鄉,如錦衣夜遊。1953年夏,皮定均將軍從戎後(離別家鄉24年)首次返鄉探親。將軍攜妻帶子,榮歸故里,驚動四鄉八鄰,父老鄉親探望者從早至晚,絡繹不絕。將軍一夜未眠。次日清晨,將軍斷然率全家離鄉返回,眾鄉親皆不解何意。1983年3月20日,余曾獨往大別山金寨縣石碑鄉探訪將軍之侄皮國立,提起當年事,他仍耿耿於懷也。其後,將軍再也沒有回鄉。據云是日返回途中,遇大雨,山洪暴發,雷聲如炸,將軍一家被困於山中三天三夜。余曾問於將軍夫人張烽,夫人曰:“然。始小雨,後大雨,山洪險沖汽車。而後借宿一戶農家,三天后方上歸途。”夫人又曰:“初時我也不明白,未回鄉時朝思暮想,回鄉後只住一日便走。返回途中,將軍一言未發,任我牢騷滿腹。數年後,他才吐露心跡。”夫人言此哽咽不已:“將軍怎不想在家多住幾日?但見與其一起參加革命者皆戰死沙場,僅己一人生還,榮歸故里,如何向先死者家人交代?回鄉後,鄉親紛紛詢其親人下落,他心裡怎受得了?”此謂返鄉情怯,苦不堪言,時人安知耶?
家庭成員
女兒:皮衛華
人物評價
“皮有功,少晉中”——毛澤東
“智勇兼優,光明磊落”——李先念
“多謀善斷,英勇虎將”——徐向前
人物年譜
1914年
生於安徽省
金寨縣代家嶺貧苦農民家庭。幼年父親早逝,母親改嫁,與祖母相依為命,討過飯,給地主放過牛。13歲參加當地農民協會。
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曾任鄉童子團中隊長、縣童子團團長。
1929年12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
1931年3月轉入中國共產黨。曾在紅四方面軍任連指導員、營教導員,參加了鄂豫皖蘇區反“圍剿”、川陝蘇區反“圍攻”。
1932年10月隨軍西征入川。
1933年任紅四方面軍第十二師三十四團三連政治指導員。
1934年任第三十五團二營教導員、紅九軍軍部交通隊政治指導員。參加創建川陝革命根據地和多次反“圍攻”作戰。
1935年5月參加二萬五千里長征,任紅軍大學上級指揮科副科長、步兵學校營長。到陝北後,任教導師第2團團長。
1936年7月任紅軍大學步兵學校第一營營長,10月長徵到甘肅會師。
1937年1月任慶陽步兵學校(教導師)第二團團長。
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八路軍第129師特務團團長、太行軍區第五、第七軍分區司令員。
1943年3月任太行軍區第七軍分區司令員。
1944年8月奉命組建豫西抗日游擊支隊(即第1支隊),任司令員,率部挺進豫西,僅經月余奮戰即在豫西站穩了腳跟,打開了抗日局面,隨後會同第2、第3、第4支隊建立了豫西抗日根據地。
抗日戰爭勝利後,任中原軍區第1縱隊1旅旅長。解放戰爭初期任中原軍區第一縱隊第一旅旅長。
1946年6月在中原突圍中,指揮所部第1旅擔任掩護中原軍區主力向西突圍的艱巨任務,爾後率部向東轉移,繼續迷惑、牽制國民黨軍對兄弟部隊的追擊。期間,他率孤軍作戰,足智多謀,巧妙指揮部隊搶關奪隘,穿插於敵軍重兵集團之間,經20餘天連續奮戰,衝破國民黨軍的堵截、封鎖,勝利抵達蘇皖解放區。從此1縱1旅這支部隊被人們稱為“皮旅”,“皮旅”成為名震華夏的英雄部隊。
1949年9月任第三野戰軍第二十四軍軍長。
新中國成立後,任第24軍軍長兼政治委員。
1952年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任
中國人民志願軍第9兵團第24軍軍長兼政治委員,率部參加了夏季反擊作戰,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一級國旗勳章、一級自由獨立勳章。
1953年回國後,任
福州軍區副司令員,曾入高等軍事學院學習。
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將軍銜,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1976年7月7日在福建指揮軍事演習時因直升機失事,不幸遇難殉職。
1977年皮定均將軍的骨灰被安放到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後應豫西老根據地民眾的要求,部分骨灰安葬在登封革命烈士陵園,部分骨灰依照皮定均夫人
張烽的願望,安葬在飛機墜毀的灶山之巔。
2000年5月30日民政部頒發了皮定均將軍的革命烈士證明書。
人物紀念
2004年8月30日上午,在福建漳浦縣天福服務區石雕園內,舉行了隆重的皮定均塑像揭幕及皮定均將軍紀念園開園儀式。皮定均將軍的夫人、子女、生前好友及戰友200餘人參加了塑像揭幕及開園儀式。
2004年11月19日上午,由福建省新四軍研究會、海峽都市報社主辦,南京軍區第二老乾處、三山人文紀念園協辦的“紀念皮定均誕辰90周年座談會”,在福建日報社B座9樓順利舉行,省軍區司令員
張鶴田少將出席座談會並講話。
2006年9月27日上午,中國人民解放軍著名的將領——皮定均將軍紀念園在福州
三山陵園落成。
皮定均紀念園由皮定均將軍的銅像、相關領導同志題詞及皮定均的簡歷組成。紀念園的主體巧妙地運用一塊高近3米,寬2.5米,重達20餘噸的天然巨石為依託,即充分反映了皮將軍作為一員英勇虎將的威猛、果敢,又極具藝術之美。
江澤民題寫的對皮定均的評價“一生戎馬行、丹心為人民”十個大字鐫刻在天然巨石上,江澤民題詞上方是皮定均將軍面帶微笑銅像,銅像矗立在巨石上,與巨石融為一體。皮定均銅像栩栩如生,充分展示了皮將軍生前威武、睿智,愛民愛兵的形象。紀念園的主體左右兩側分別是
李先念的題詞:“智勇兼優、光明磊落”,
徐向前的題詞:“多謀善斷、英勇虎將”及
張愛萍上將緬懷皮定均的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