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10月下旬,根據中共中央軍委的決定,以新四軍第5師、八路軍南下支隊、河南軍區部隊與冀魯豫軍區部隊一部組成中原軍區,由李先念任司令員,是中原地區最高軍事領導...
中原野戰軍,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主力部隊之一。它是以抗日戰爭時期的晉冀魯豫邊區八路軍129師及地方部隊為基礎,逐步發展起來的。...
1948年8月,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軍區決定,將豫陝鄂軍政大學改稱中原軍政大學,由中原軍區直接領導,為地方和軍隊培養急需軍政人才。同時決定,中原軍區司令員劉伯承任...
中文名 中原軍區司令部作戰室 位於大悟縣芳畈鎮白果樹灣。1942年初至1945年9月,新四軍第五師司令部設此。抗日戰爭時期,新四軍第五師在師長李先念率領下,克服長期...
中原軍區司令部舊址:位於湖北省大悟縣宣化店鎮南端,是一棟3進3間的舊式建築,原為宣化店商會公寓。...
抗日戰爭時期,歷任新四軍第四支隊供給部長 [1] ,新四軍二師供給部長,第五師供給部長。解放戰爭時期,任中原軍區供給部部長 [1] 。1946年在中原突圍中犧牲。...
《中原我軍解放南陽》是新華社鄭州1948年11月5日電一篇新聞訊息,作者為毛澤東。原文背景是1947年6月底,中國人民解放戰爭,第一年殲滅國民黨軍112萬人。為紀念南陽解放...
1947年12月1日,為適應挺進中原後建立根據地的需要,中共中原局,晉冀魯豫野戰軍決定,成立桐柏軍區。13日,晉冀魯豫軍區以原晉冀魯豫野戰軍第10縱隊組成桐柏軍區,王宏坤...
中原軍區大會場舊址位於中原軍區司令部舊址南80米,坐東向西,門前是街道。...... 中原軍區大會場舊址[1] 位於中原軍區司令部舊址南80米,坐東向西,門前是街道。...
解放戰爭時期,中原軍區部隊在湖北、河南、安徽3省邊界地區突破國民黨軍重兵包圍,進行戰略轉移的作戰行動。...
中原野戰軍,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主力部隊之一。它是以抗日戰爭時期的晉冀魯豫邊區八路軍129師及地方部隊為基礎,逐步發展起來的。...
中國人民解放軍湖北省軍區,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中部戰區下轄的一個省級軍區,管轄範圍為湖北省。湖北省軍區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湖北省設立的軍隊一級組織,屬正軍級建制,...
本片講述二戰結束以後,中國面臨兩種前途和命運的抉擇,全國性的內戰一觸即發。在錯綜複雜的矛盾形勢下,以李先念為首的中原軍區成為舉世矚目的核心,成為戰爭與和平的...
在解放戰爭中,中原野戰軍三縱參加了劉鄧大軍的幾乎全部戰役,可謂戰功顯赫,被譽為“老虎縱隊”。如果說四縱有大將陳賡,六縱有戰將王近山,三縱則有“軍中趙子龍”...
同年10月,吳世安任中原軍區第二縱隊十三旅旅長。吳世安解放時期 編輯 解放戰爭時期,任陝南軍區第一軍分區司令員。1946年,在著名的“中原突圍”戰役中,吳世安率部與...
1946年8月任冀南軍區政治部組織部部長。1947年9月至12月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十縱隊政治部副主任、黨委委員。1948年5月至1949年2月任中原軍區桐柏軍區政治部副主任...
同年5月至1949年2月任中原軍區暨中原野戰軍鄂豫軍區副司令員。1948年8月至1949年1月兼任中原軍區鄂豫軍區教導旅第一旅旅長、黨委委員。1949年1月至2月任中原...
6月2日,華中分局和華中軍區決定: 以第7縱隊兼蘇中軍區,第9縱隊兼淮北軍區,第10縱隊兼蘇北軍區。7月,東江縱隊等部和中原軍區第13旅,先後到達膠東和蘇皖解放區,...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9軍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支野戰部隊,由中原軍區所屬陝南軍區機關和部隊為基礎編成。1949年5月1日,根據軍委命令,陝南軍區第十二旅...
卜萬科(1910-1969),男,安徽省金寨縣洪沖鄉人,新中國開國少將。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建國後,任河南軍區分區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第三野戰軍,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力部隊之一。它是由抗日戰爭時期的新四軍和八路軍山東軍區部隊一部逐步改編擴建而成的。至1949年12月,總兵力82.5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