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裴李崗遺址
- 時期:8000年前
- 性質:人類文化遺存
- 省區:河南省
- 地址:新鄭縣城西北裴李崗村西
- 意義:史前文明研究
遺存,發現始末,
遺存
裴李崗遺址面積2萬平方米。 該遺址的發現填補了我國仰韶文化以前新石器時代早期的一段歷史空白。1986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該遺址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目前發掘出墓葬114座、陶窯l座、灰坑10多個,還有幾處殘破的穴居房基。出土各種器物400多件,包括石器、陶器、骨器以及陶紡輪、陶塑豬頭、羊頭等原始藝術品。
遺址東半部為村落遺址,文化層厚1至2米,內含遺物極少。西半部為氏族墓地。墓坑呈長方形,邊緣不整齊。隨葬品主要是石器和陶器。石器有磨製的或琢磨兼施的,其中典型器物有鋸齒石鐮、兩端有刃的條型石鏟等。陶器均為手制,代表器物是三足陶缽、筒形罐等。出土的木炭標本經測定,距今約8000年,絕對年代早於仰韶文化1000多年。
發現始末
有8000年光輝歷史的裴李崗文化閃爍於世界的東方,它的發現絕不是偶然的,具有戲劇色彩。1956年秋,全國第一次文物普查培訓班結束後,新鄭縣的文物普查工作開始,在文化館王正科的主持下,分工負責,分片包乾。 1956年冬普查進入西北區,有人沿洧水河西上,在人和寨北穿過洧水
河,繼續北上至雲灣大隊裴李崗村,在村南一家窯洞的院牆上,發現一塊紅色的長約60公分,寬約30公分,厚約4公分,像鞋底形的石頭,正面有1—2公分深的觸磨痕跡。背有左右對稱的四個短足,牆縫中還塞著一個斷了兩截的石棒,長約40公分,直徑約5公分,當中觸磨有1—2公分的痕跡,形成兩頭粗,當中細的形體。
第二天,普查人員按照民眾指點來到裴李崗村西的一塊台地上,仔細對四周地形作了觀察,在地西頭兩塊疊差l米多深的土層中看到露著一點頭的東西,用鐵鏟一點一點的刨出來一看和昨天的那件東西一模一樣,只是比那個較為完整,另外還有一個石鏟和陶片。說明這裡一定是很早以前人類在這裡活動過的地方。從此以後新鄭縣文化館文物展室里又多了一種新石器。
新鄭石器的發現驚動了中央和省文物部門,也驚動了鄰邦縣市。1957年省文物工作隊派專家裴明相同志前來考察指導,看了新出土的石磨盤、石棒,又親自領他到裴李崗石器出土的地方。在村西頭小溝內地表層又發現了石鏟、石斧和陶片。在三天的考察中,他不斷和館長王正科交換意見,他說:“對,可能是很重要的古文化遺存。這些東西現在在全國還沒有見過,要儘快上報,做好保護。”
1964年鄭州晚報、河南日報相繼刊出。經過一段時間的宣傳,很多民眾和幹部知道,石磨盤和石磨棒等器物是文物.是從裴李崗遺址中山土的。以後參觀的人多起來,外地的專家,學者和文物愛好者.來參觀指導的人也多起來。如省文物工作隊的劉東亞、歐正文、趙世剛、郝本姓等都先後來到新鄭,他們都一個 共同的觀點,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古文化遺址,其出土的器物從來沒有見過。
1957年以後,經過幾個重大的政治運動,也從來沒有對裴李崗文化遺址輕視過。並且還加強了對裴李崗、西河李兩個村的民眾宣傳教育。給他們宣傳黨的文物政策和文物知識,收集了歷年來民眾在崗上耕作發現的遺物。民眾紛紛捐贈文物。隊長李鎮頂、李保乾,民眾李群生、李炳燦、裴連堂、張玉枝等人,不到一小時,就捐贈石斧、石鏟、石鐮等器物20多件。從1956年到1973年這十幾年中,不斷有上級專家和外地學者親臨指導:如省文物工作隊的裴明相、安金槐、歐正文來得最早、時間最長、次數最多;還有劉亞東、李得保,馬世之、郝本性等。經過反覆探索,試掘論證,其結果都是相同和近似的,都認為裴李崗這塊台地是個遺址,內涵豐富,可代表一個歷史階段的文化,特殊石器是當時人類加工穀物使用的工具,古代農民加工穀物用石磨和石碾
在專家的啟示下,裴李崗出土的器物有別於其他地方,是一種新型的新石器,又能代表一個歷史階段的文化,又發現於裴李崗西台地。所以,從1960年以後再給他人介紹中很自然的就叫起了裴李崗文化遺址。裴李崗文物遺址從1956年發現到今天已經半個世紀了,在50多年裡經過曲曲直直反反覆覆的探索、試掘論證,科學鑑定,從2100多平方米的發掘面積中,其文化內涵是8000年前人類的文明史,它填補了我國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的一段空白,給進一步研究中華文明歷史提供了實物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