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自然環境,區域位置,地形地貌,氣候特徵,自然資源,行政區劃,政區,首都,國家象徵,國名,國旗,國徽,人口民族,政治,政體,議會,政府,國王,司法,經濟,概況,工業,農業,財政金融,對外貿易,文化,宗教,習俗,軍事,國防,軍力,軍制,交通,公路,鐵路,空運,水運,社會,教育,傳媒,衛生,移民,外交,外交政策,外交立場,對外關係,旅遊,麥加,入境,簽證,勞務,
歷史沿革 早期文明
從6世紀後半葉開始,由於埃及的混亂以及
拜占廷 和波斯之間的連年戰爭,使得原先的
波斯灣 -
紅海 -
尼羅河 的商路無法通行,商人們改走更為安全的,通過阿拉伯半島的陸路。地處商路中段,東到波斯灣,西至紅海,北往
敘利亞 ,南通葉門的交通樞紐,商業城市
麥加 因此而變得繁榮起來。
伊斯蘭教的興起
穆斯林 認為是在公元610年開始,伊斯蘭教先知
穆罕默德 開始奉真主之命而在麥加傳播
伊斯蘭教 。隨著傳教逐漸公開,伊斯蘭教徒先從貧民開始增加,後來甚至一些商業貴族家族成員也加入進來,並引起以
倭馬亞家族 為核心的麥加統治集團的關注。為了自身的統治利益,倭馬亞等貴族開始對穆罕默德進行迫害。
622年,穆罕默德被迫出走,遷往雅特里布城。雅特里布亦因穆罕默德的到來而改名為麥地那·納比,意為“先知之城”,簡稱
麥地那 。
到麥地那後,穆罕默德成功地調解了該城原有部落間的各種爭端,建立了更高的威望。待到時機成熟,便將計畫在套用在社會實踐,以麥加的穆斯林
遷士 和麥地那
輔士 為基本力量,組建起穆斯林公社烏馬(Umma ),並定製以伊斯蘭教原則定憲章,作為處理內部和外部事物的準則。
627年,穆罕默德以堅守之策,挫敗麥加萬人大軍對麥地那城的圍攻,穆斯林解除了新興政權面臨的軍事威脅。此後,麥地那軍隊愈戰愈強,屢戰屢勝,或通過派遣弟子宣揚伊斯蘭教,聯合周圍各部落,擴大伊斯蘭教的影響,使這個名叫麥地那的伊斯蘭國家成為當時
阿拉伯半島 上最強大的政治、宗教和軍事力量。
630年初,在半島上的伊斯蘭教勢力日漸鞏固後,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大軍兵臨麥加城下,雙方締結《侯德比耶和約》,兵不血刃下降服了麥加城,居民更主動接受伊斯蘭教,而麥加貴族在宗教上的優越地位也得以保持。
正統哈里發時期
公元632年6月8日,
穆罕默德 在
麥地那 逝世。634年,正當兩大帝國因長期互相征伐而國力耗損,人心厭戰之際,
奧馬爾一世 (634~644年在位)當選第二任哈里發,稱為“真主使者的繼承人的繼承人”,從此開始擔任了穆斯林軍隊的總司令。他指揮將領率領貝都因人為主的穆斯林軍隊進入
敘利亞 地區,接連擊敗拜占廷軍隊,636年攻陷
大馬士革 ,兩年後進軍
耶路撒冷 地區;繼而分兵東西兩路,展開全面進攻。東線接連攻破波斯軍隊防線,占領了
伊拉克 和波斯大部地區;西線繼續連敗拜占廷,順勢占領
巴勒斯坦 和埃及。
倭馬亞王朝時期
公元661年,倭馬亞家族的敘利亞總督
穆阿維葉 即位哈里發,以
大馬士革 為首都,建立了
倭馬亞王朝 。他將哈里發改為
世襲 ,實際上成為了帝國的君主,令當時的阿拉伯社會開始進入鼎盛時代,阿拉伯語成為帝國的官方語言,政府檔案必須用阿拉伯語書寫。但同時造成穆斯林社會中不少紛爭,部分穆斯林學者認為此舉長遠來說是弊大於利。
阿拔斯王朝時期
747年,
阿拔斯 的後裔阿布·阿拔斯利用波斯籍釋奴
阿布·穆斯林 在
呼羅珊 的力量,聯合什葉派
穆斯林 ,於750年(一說752年)推翻了倭馬亞王朝的統治,建立了
阿拔斯王朝 。阿拔斯王朝旗幟多為黑色,故中國史書稱該王朝為
黑衣大食 。
阿拔斯王朝建立之初,大肆捕殺倭馬亞餘黨,殺害了阿布·穆斯林,並殘酷地鎮壓了呼羅珊人民起義。
公元8~9世紀時,帝國政治較為穩定,生產力發展較快,經濟和貿易繁榮,成為帝國的鼎盛時期。此間,帝國的科學文化也獲得許多重要成就,對東西方文化交流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在公元850年帝國人口達到5000萬.
788年,北非
摩洛哥 又出現了什葉派的
伊德里斯王朝 。進入9世紀之後,人民起義遍及帝國全境,其中聲勢最為浩大的有
巴貝克起義 、
黑奴起義 和卡爾馬特起義。阿拔斯王朝因此國勢日衰。同時,9世紀中葉以後,從中亞來的
突厥人 逐漸取得權勢。
突厥族 將領掌握軍權,任意廢立甚至殺害哈里發。哈里發完全成為他們手中的傀儡。
10世紀以後,帝國四分五裂,實際統治區域僅限於
巴格達 及其周圍地區,名存實亡。由
裏海 南岸的德萊木人白益第三子阿里於934年占領法爾斯的都城
設拉子 ;945年其弟艾哈邁德進入巴格達,哈里發穆斯台克非成為白益家族的傀儡。各地封建主擁兵割據,獨霸一方。1055年,另一支
塞爾柱 土克曼人 攻陷巴格達,解除了哈里發的政治權力,僅保有宗教首領的地位。
帝國滅亡
塞爾柱土克曼人的到來,使阿拉伯帝國一度出現中興局面。當時,雖然帝國名義上的統治者還是哈里發,但是實權已經旁落到了塞爾柱土克曼的“
蘇丹 ”手中。塞爾柱當權者十分尊重阿拉伯帝國的傳統,基本承襲了帝國以往的各種封建典章制度。帝國又暫時恢復了統一局面。
1517年,
奧斯曼帝國 征服了埃及,時任哈里發的穆塔瓦基勒也被俘。1543年,穆塔瓦基勒死去,奧斯曼蘇丹
蘇萊曼一世 宣布自己繼承哈里發的職位,成為全世界穆斯林的領袖。
沙特建立
沙烏地阿拉伯始建於1750年的
阿拉伯半島 中部地區,一個名為穆罕默德·本·沙特(Muhammad bin Saud)的當地國王與一名
伊斯蘭 改革家穆罕默德·阿卜杜·瓦哈卜(Muhammad Abd Wahhab)一起建立了新的政體。在之後的150多年中,沙烏地阿拉伯家族的勢力時起時落,為爭奪半島的控制權不斷地與埃及(其實為奧斯曼帝國半獨立的一部分)、
奧斯曼帝國 發生衝突,並先後兩次失去政權。現代沙烏地阿拉伯是由國王阿卜杜勒·阿齊茲·本·阿卜杜勒·拉赫曼·阿勒沙特所一手建立的。
1902年
阿卜杜勒·阿齊茲 (又名
伊本·沙特 )率領一隊人馬從其家族避難地科威特出發,從敵對的拉希德家族(Rashid)手中一舉奪回
利雅得 。在1913至1926年間,阿卜杜勒-阿齊茲相繼征服了
內志 (納季德)和
漢志 (希賈茲)兩部分領土。
1926年1月8日,阿卜杜勒·阿齊茲成為其統治的領土上的國王。1927年5月20日簽署的《吉達條約》使得沙烏地阿拉伯正式脫離英國的統治獨立。1932年9月22日,沙烏地阿拉伯正式宣布統一。1938年3月3日在沙烏地阿拉伯地底下所發現的石油改變了這個國家的命運。
伊本·沙特 國王注意同鄰國結好;整頓行政機構,建立內閣制度,劃一全國行政;引進科學技術,提高農業生產;發展交通、郵電、教育、醫療等公共事業。1933年,把面積93.2萬平方公里的石油開採權租讓給美國
加利福尼亞 美孚石油公司,期限為66年。該公司於1938年在哈薩的達曼地區發現了大量石油。石油的發現和開採使沙特王國經濟結構逐漸發生了變化。1953年,
伊本·沙特 去世。沙特(1953~1958,1960~1964在位)、費薩爾(1958~1960,1964~1975在位)、
哈立德 (1975~1982在位)先後繼任國王。1982年 6月哈立德病逝,法赫德·伊本·
阿卜杜勒·阿齊茲 繼位。對內鼓勵私人投資發展經濟;對外奉行中立不結盟政策,維護民族獨立,反對
霸權主義 ,主張加強
阿拉伯世界 和伊斯蘭世界的團結。
2016年10月28日,沙烏地阿拉伯當選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任期從2017年至2019年。
2018年6月24日,沙特正式開放女性駕車,全球唯一女性駕車禁令成為歷史。
自然環境 區域位置 地形地貌 沙烏地阿拉伯地勢西高東低。全境大部為高原。西部紅海沿岸為狹長平原,以東為
賽拉特山 。山地以東地勢逐漸下降,直至東部平原。沙漠廣布,其北部有
大內夫得沙漠 ,南部有
魯卜哈利沙漠 。
氣候特徵 沙烏地阿拉伯除西南高原和北方地區屬亞熱帶地中海型氣候外,其他地區均屬熱帶沙漠氣候。夏季炎熱乾燥,最高氣溫可達50℃以上;冬季氣候溫和。年平均降雨不超過200毫米。
自然資源 沙烏地阿拉伯原油探明儲量363.5億噸,占世界儲量的16%,居世界第二位。天然氣儲量8.2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此外,還擁有金、銅、鐵、錫、鋁、鋅、磷酸鹽等礦藏。沙特是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生產國,其海水淡化量占世界總量的20%左右。
2005年,水資源以
地下水 為主。地下水總儲量為36萬億立方米,按用水量計算,地表以下20米深的水源可使用320年左右。沙共有30個海水淡化廠,日產300萬立方米淡化水,占全國飲用水的46%。沙共有184個蓄水池,蓄水能力6.4億立方米。
行政區劃 政區 全國分為13個省:
利雅得 省、
麥加 省、麥地那省、東部省、卡西姆省、哈伊勒省、阿西爾省、巴哈省、塔布克省、北部邊疆省、吉贊省、納季蘭省、焦夫省。省下設一級縣和二級縣,縣下設一級鄉和二級鄉。
首都 沙烏地阿拉伯行政區劃 主要城市 中文名 英文名 人口(單位:百萬,2013年數據) Riyadh
6.5
Jedda
3.9
Makka
1.8
Medina
1.6
Dammam
1.3
Tabuk
0.8
國家象徵 國名 沙烏地阿拉伯王國(Kingdom of Saudi Arabia)。“沙特”取自於沙烏地阿拉伯王國的創始人
伊本·沙特 之名。而在阿拉伯語中,沙特是“
幸福 ”的意思,“阿拉伯”則指“沙漠”,意為“幸福的沙漠”。
國旗 沙烏地阿拉伯國旗 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綠色的旗地上寫著
伊斯蘭教 的清真格言:“萬物非主,唯有安拉;
穆罕默德 ,主之使者”(這是最準確的翻譯)。下方繪有寶刀,象徵聖戰和自衛。綠色象徵和平,是
伊斯蘭國家 所喜愛的一種吉祥顏色。國旗的顏色和圖案突出地表明了該國的宗教信仰。
國徽 呈綠色。由兩把交叉著的
寶刀 和一顆
棗椰樹 組成。綠色是伊斯蘭國家的喜愛的顏色。寶刀象徵聖戰和武力,象徵捍衛宗教信仰和保衛祖國的決心和意志;棗椰樹代表農業,象徵沙漠中的綠洲。另外,沙特人民最喜愛棗椰樹,並把它作為捍衛宗教信念的象徵。
國歌
人口民族 沙特人口2838萬(2013年),其中沙特公民1941萬,約占70%。沙特男性974萬;沙特女性966萬;外籍人約7萬。2017年,沙特人口約為3255萬,其中沙特公民約占62%。
沙烏地阿拉伯主體民族為
阿拉伯人 。
遜尼派 穆斯林占人口大多數,分布在全國各地。
什葉派 人數極少,約占全國人口的10%,主要居住在東部地區。
中國在沙特華人華僑數量並無確切數據,估計在3~5萬之間,主要居住在西部的
塔伊夫、吉達、麥加 等地。
在沙特的華人華僑中,絕大多數為 維吾爾族 ;其次為 回族 ,約1000~2000人;漢族約100人,部分已入外籍。 還有 烏孜別克族 、柯爾克孜族、哈薩克族等民族。除漢族外,其餘均屬穆斯林,信奉伊斯蘭教。 政治 政體 麥加哈拉姆清真寺 沙特是君主制王國,禁止政黨活動。無憲法,《
古蘭經 》和穆罕默德的聖訓是國家執法的依據。國王亦稱“兩個聖地(
麥加 和
麥地那 )的僕人”。國王行使最高行政權和司法權,有權任命、解散或改組內閣,有權立、廢王儲,解散協商會議,有權批准和否決內閣會議決議及與外國簽訂的條約、協定。1992年3月1日,
法赫德 國王頒布《治國基本法》,規定沙烏地阿拉伯王國由其締造者阿卜杜勒·阿齊茲·拉赫曼·費薩爾·沙特國王的子孫中的優秀者出任國王。
議會 沙特協商會議於1993年12月29日正式成立,是國家政治諮詢機構,下設12個專門委員會。協商會議由主席和150名委員組成,由國王任命,任期4年,可連任。現任主席為阿卜杜拉·本·穆罕默德·阿勒謝赫(Abdullah Bin Mohammed Al Sheikh),2009年2月就任,2013年1月、2016後12月兩次連任。
政府 本屆政府於2015年4月組成,隨後進行幾輪改組,目前共有閣員31人,主要成員是:國王兼首相
薩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齊茲·阿勒沙特 (Salman bin Abdulaziz Al Saud),王儲兼副首相、國防大臣穆罕默德·本·薩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齊茲·阿勒沙特(Mohammed bin Salman bin Abdulaziz Al Saud),外交大臣易卜拉欣·本·阿卜杜勒阿齊茲·阿薩夫(Ibrahim bin Abdulaziz Al-Assaf),能源、工業和礦產大臣哈立德·本·阿卜杜勒阿齊茲·法利赫(Khalid Bin Abdul-Aziz Al-Falih),商業投資大臣馬吉德·本·阿卜杜拉·卡斯比(Majid Bin Abdullah Al-Qasabi)。
國王 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1932~1953)
沙特國王(1953~1964)(被廢黜)
薩勒曼國王(2015~)
司法 以《古蘭經》和《聖訓》為執法依據。由法務部和最高司法委員會負責司法事務的管理。2007年,阿卜杜拉國王頒布《司法制度及執行辦法》和《申訴制度及執行辦法》,建立新的司法體系。設立最高法院、抗訴法院、普通法院等三級法院,並建立刑事、民事、商業、勞工等法庭。最高法院院長由國王任命。申訴制度規定設立直屬於國王的三級行政訴訟機構,即最高行政法庭、行政抗訴法庭和行政法庭。
經濟 概況 沙烏地阿拉伯以“石油王國”著稱,是世界上石油儲量、產量和銷售量最多的國家之一。1984年,已探明的石油儲量為500億噸,天然氣儲量為 34885億立方米。石油收入是國家最主要的經濟來源。1981年石油產量達 4.9億噸,收入1032億美元。1983年以來,受石油價格下跌影響,產量和收入銳減,1985年產量為1.65億噸,收入340億美元。巨額石油收入使沙烏地阿拉伯從傳統的落後的農牧業經濟迅速向以石油工業為基礎的經濟結構轉變,到70年代已成為世界上
人均國民收入 最高的國家之一。1984年國內生產總值約1090億美元,人均收入 30000美元。沙特政府利用石油收入,制定了龐大的經濟發展計畫。沙特政府實行經濟多樣化政策,重點發展現代工業和
基礎工業 ,以逐步改變單純依賴石油收入的狀況,建立現代化、多樣化的國民經濟體系。
位於利雅得中心的王國中心大廈 沙烏地阿拉伯是世界上繼加拿大之後第二大的已探明石油的儲備國(擁有全球已勘探石油總量的24%),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國,也是
石油輸出國組織 的主要成員國。石油產業的收入占全國總收入的大約75%,GDP的40%,以及出口收入的90%。GDP的大約40%來自於私有經濟。在1999年
OPEC 與其他石油輸出國調漲油價期間,沙烏地阿拉伯是主要的推動者,在這期間OPEC的成員成功地通過減少石油產量將石油價格推高到自1991年
海灣戰爭 以來的最高水平。
石油工業是沙特經濟的主要支柱。近年來,沙受益於國際油價攀升,石油出口收入豐厚,經濟保持較快增長。但近期國際油價低迷,導致沙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為擺脫對石油產業高度依賴,推進多元化發展戰略,於2016年提出“2030願景”和“2020國家轉型規劃”。2005年12月,沙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沙特政府正不斷鼓勵私有經濟的發展,以減少國家經濟對石油出口的依賴,同時為快速增長的人口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水資源的短缺與迅速增長的人口有可能限制該國實現農產品自足的目標。
沙烏地阿拉伯約39萬人從事遊牧,放養駱駝、綿羊、山羊、馬。約39萬人口從事農業,耕地不到全國面積的百分之一,散布在各綠洲中。農產品有椰棗、小麥、大麥、蔬菜、水果。工業有石油提煉、石油化工、鋼鐵、紡織、水泥等部門。國家政治、經濟重心為利雅得與哈薩區。漢志為第二重心,有行政中心吉達與伊斯蘭教聖地麥加、麥地那,正加速建設紅海沿岸的石油化工業。兩個重心區之間有公路以及長距離油管、液化氣管相通。出口主要為石油及其製品,占出口額的90%,還出口有椰棗、畜產品;輸入主要為糧食、糖、茶和紡織品等。從達蘭至黎巴嫩的賽達,築有中東最長的輸油管(長1,770公里),又修築了從東岸石油區到西岸的油管與液化氣管道。沙赫普爾港“霍梅尼港”的舊稱。
2017年主要經濟數據 國內生產總值
6838億美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
0.5%
進出口總額
3501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2.1萬美元
進口額
1368億美元
通貨膨脹率
-0.2%
出口額
2133億美元
工業 石油和石化工業是沙特的經濟命脈,石油收入占國家財政收入的87%,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2%。近年來,沙特政府充分利用本國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積極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設備,大力發展鋼鐵、煉鋁、水泥、海水淡化、電力工業、農業和服務業等非石油產業,依賴石油的單一經濟結構有所改觀。
沙烏地阿拉伯石油工業
沙烏地阿拉伯曾經是一個土地貧瘠、資源匱乏、地廣人稀的沙漠之國。1938年在達蘭地區發現了石油,沙特的歷史從此發生了根本變化。依靠對石油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沙特從一個貧窮的國家發展成為一個人均收入位居世界前列,實力雄厚的新興國家。
沙特的石油資源極其豐富,已探明的石油儲量居全球之冠,約占世界總儲量的1/4。不但如此,沙特的石油還具有品質多樣的特點,從重油到輕油品種齊全,可滿足世界各地煉油廠的需要。
農業 沙特70%的面積為半乾旱荒地或低級草場,可耕地面積只占土地面積的1.6%,約350萬公頃(2015年)。永久性草地約378.5萬公頃,占土地面積的1.9%。森林覆蓋率很低,林地面積只占到全部土地的0.45%(2015年)。耕地集中分布在降水量較充沛的西南部地區。由於大部分地區降水稀少,沙特農業的發展受到極大限制。儘管沙特在農業生產上不具有優勢,但還是取得可喜成績。目前沙特主要農產品有:小麥、水稻、玉米、椰棗、柑橘、葡萄、石榴等。沙特的穀物自給率比較低,只有20%多,依靠大量進口才能滿足國內的需求。沙特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麥進口國,年均進口約850萬噸(2017年)。水果自給率達到60%。畜牧業主要有綿羊、山羊、駱駝等。
財政金融 沙官方海外資產約1280億美元。2005年政府國內公債1266.7億美元,占GDP的41%。2017年沙有商業銀行12家,其中國民銀行、利雅得銀行和拉吉希金融投資公司三家為本國銀行,其餘為合資銀行,分支機構1210家。資本約230億里亞爾,利潤約70億里亞爾。沙有七家證券交易所。沙特銀行業發展良好,絕大多數銀行實現盈利,淨利潤增長8%。
沙烏地阿拉伯貨幣 對外貿易 沙特實行
自由貿易 和低關稅政策。出口以石油和
石油產品 為主,約占出口總額的93%,石化及部分工業產品的出口量也在逐漸增加。進口主要是機械設備、食品、紡織等消費品和化工產品。主要貿易夥伴是美國、日本、英國、德國、義大利、法國、韓國等。由於大量出口石油,沙對外貿易長期
順差 。2017年沙特進出口總額為3501億美元,出口額為2133億美元,進口額為1368億美元,順差765億美元。
文化 宗教 伊斯蘭教 是沙烏地阿拉伯的
國教 ,在沙烏地阿拉伯,全民信仰伊斯蘭教。其中,
遜尼派 穆斯林占85%,
什葉派 穆斯林占15%。教徒一天必須禱告五次,禱告時當地人都必須要去
清真寺 做禮拜。女人必須穿黑袍。
沙一年有兩個重大的宗教節日,即
開齋節 和
古爾邦節 。開齋節休假七天,古爾邦節長達兩星期。每年伊斯蘭教曆的9月為齋月。在齋月的30天內,除病人、孕婦、餵奶的婦女和日出前踏上旅途的人以外,人們從日出到日落禁止飲水、進食。宰牲節在伊斯蘭教曆12月10日。宰牲節也是朝覲的日子,從12月9日到12日,數百萬世界各國的穆斯林湧向沙特,到
聖城 麥加 和
麥地那 朝覲。
沙特麥加大清真寺 沙民眾是世界上最虔誠的
伊斯蘭教 徒,禁忌較多。他們認為人體感官上的一切刺激,都是一種墮落的表現,是犯罪的開始,因此,禁酒就成了沙特嚴格的法律。飲酒者如被抓獲,要當眾鞭打80下,或者被監禁6個月到1年,另外還要處以罰款。買酒,私釀酒或酒後開車者,均要處以重刑,最嚴厲的斬首示眾。在沙特,所有的餐館和飯店都不供應酒類飲料。只向顧客提供各種不含酒精的“啤酒”和“
香檳酒 ”等。衛星電視、錄像機早已進入了大多數家庭。其它禁忌有:禁吃豬肉,禁止吸毒、販毒,違者處以死刑;禁止偶像崇拜。沙特的瓦哈比教派禁止崇拜一切先知和賢人,以至擴大到禁止攝製和繪畫一切有生命的東西(包括人類)。此外,宗教界特別禁止在報紙和刊物上登載婦女照片,不少沙特人至今還反對照相,尤其禁止婦女照相。
習俗 沙特人待人熱情真誠,樂於助人。飲食習喜好甜食。沙特婦女始終保持著伊斯蘭教的傳統習慣,不接觸陌生男人,外出活動穿黑袍、蒙面紗。 青年男女的婚姻由父母決定。沙特人衣著樸素。男人穿白色長袍,頭戴白 頭巾,用黑色繩圈壓著。許多人喜歡戴紅色格子的頭巾。社會地位高的人士,在白袍外邊穿一件黑色或金黃色鑲金邊的紗袍,王室成員和大酋長們都穿這種紗袍。
沙烏地阿拉伯儀仗禮兵佩帶阿拉伯腰刀 需注意的禁忌包括:嚴禁崇拜偶像。不允許商店出售小孩玩的洋娃娃, 不得攜帶人物雕塑進入公共場所,在他們的心目中真主只有一個。男女間的接觸很忌諱。嚴禁飲酒,飲酒和私自釀酒都會受到嚴刑制裁,輕者一般要受6個月徒刑或鞭笞之刑。不可隨意照相,嚴禁對女人、宗教設施和皇室建築等拍照。旅遊者最好向周圍人詢問,獲得肯定答覆再拍照。禁食豬肉及一切外形醜陋和不潔之物,如甲魚、螃蟹等。忌諱左手遞送東西或 食物,認為這種舉動有污辱人的含義。
禁止男性與巴基斯坦等國女性結婚
沙特政府頒布政令,禁止男性與來自
孟加拉 、
巴基斯坦 、緬甸、
查德 四國的女性結婚。與之外國家女性結婚也要通過嚴格的審查。必須年滿25歲,獲市長簽發的許可檔案,提交家庭成員身份證明。
軍事 國防 沙特奉行防禦性的國防政策。武裝部隊建於1964年,最高國防會議為國防最高決策機關。武裝部隊由正規軍、國民衛隊和準軍事部隊組成。正規軍總兵力約23萬人,其中陸軍8.5萬人 ,海軍4萬餘人,防空軍和戰略飛彈軍3萬餘人,空軍6萬餘人。國民衛隊22.5萬人。國家安全總機構、內政部下屬的各種安全力量總人數約24.7萬人。正規軍平時實行志願兵役制,戰時實行義務兵役制,一般兵種服役期2年,特殊兵種服役三年。軍事花費為GDP的9.85%,占比為世界第三(2016年)。
沙烏地阿拉伯坦克 軍力 武裝部隊總兵力約10.6萬人,其中陸軍約7.3萬人,設有3個裝甲旅、1個空降旅、1個步兵旅、1個王室警衛團、23個炮兵營;海軍約1.1萬人,組成紅海和波斯灣兩支艦隊;空軍約1.8萬人,設有攻擊機中隊、截擊機中隊等。此外還有國民警衛隊、邊防部隊、特種安全部隊和海上警衛隊等。
沙特軍隊 軍制 武裝部隊建於1964年,最高國防會議為國防最高決策機關。國王為武裝部隊最高統帥,武裝部隊總參謀長為穆罕默德·薩利赫·哈馬迪上將。軍隊分正規軍和國民衛隊。正規軍平時實行志願兵役制,戰時實行義務兵役制,一般兵種 服役期兩年,特殊兵種服役三年。
沙烏地阿拉伯海軍 沙烏地阿拉伯的武裝力量是在上世紀80年代實行全國義務兵役制的基礎上組建的,國民衛隊的士兵來源於內志省的遊牧阿拉伯人。
交通 公路 據2019年4月中國外交部網站信息顯示:公路交通是主要運輸方式,沙特道路總長20.97萬公里,其中公路總長6.46萬公里(2015)。國際公路網與約旦、葉門、科威特、卡達、阿聯、巴林等國相通。
鐵路 沙特現有鐵路是利雅得-達曼鐵路,全長590公里。正在建設的有南北 鐵路,全長2400公里。規劃建設的麥加、吉達、拉比格、麥地那等城市間 的朝覲鐵路,全長444公里,鐵路年運送旅客110萬人次,貨物350萬噸。
空運 截至2014年,沙烏地阿拉伯有機場27個,其中4個國際機場、6個地區機場、17個本地機場。4個主要國際機場是利雅得哈立德國王機場、吉達阿卜杜·阿齊茲國王機場、達曼
法赫德國王機場 、麥地那默罕默德·本·阿卜杜阿齊茲王子機場。年運輸旅客1890萬人次,飛行55895航次,貨物運輸38.2萬噸。自從2011年沙特民航局與沙特國防部脫鉤以來,民 航局按照計畫大力發展民航業,擴建國內機場,改善民航業基礎設施,大 力提升民航業服務水平。
水運 2014年沙特各大港口總共擁有183"卜泊位。總吞吐量達到了1.5億噸,其中進口貨物0.67億噸,出口貨物0.87億噸,占據了沙特進出口總額的95%。貨櫃每年裝卸總量200萬標箱,每年到訪沙特港口的船舶也達到1200艘 次。
沙特現有港口主要分布在紅海沿岸和阿拉伯海灣沿岸,分別為:西海岸-吉達港、吉贊港、延布港;東海岸-達曼港、朱拜勒港、拉斯坦努拉港 以及在建的扎瓦爾港。
社會 教育 沙特政府重視教育和人才培養,實行免費教育。包括初等教育、職業培訓、各類技術教育和成人教育等,實行強制義務教育。沙特基礎教育實行三階段一貫制。6歲兒童上6年制國小、3年制中間學校(相當於國中)和3年制高中。負責教育發展人才培養的機構有3個:教育部、女子教育最高委員會和技術職業培訓總機構。在國內讀書的大學生,除免費住宿外,還享受津貼。
沙特的主要的綜合性大學包括
沙特國王大學 和阿布勒阿齊茲國王大學等大學,比較有名的有利雅得大學。
傳媒 沙特奉行的新聞政策以遵守伊斯蘭法規為原則,在思想上和文化上為社會服務。全國發行數十種報紙、上百種雜誌。阿拉伯文報紙主要有:《利雅得報》、《中東報》(在倫敦出版)、《生活報》、《國家報》、《歐卡茲報》等,英文報刊主要有:《阿拉伯新聞》、《沙特報》、《沙特經濟概覽》等。
沙特通訊社 :簡稱沙通社,1971年1月23日成立,直接受新聞部領導。用阿、英、法文發稿。設有4個國內分社(麥加、麥地那、吉達、達曼)和6個國外分社(波恩、開羅、巴黎、倫敦、突尼西亞、華盛頓)。
廣播電台:主要有3家,分別是1962年在麥加建成的《伊斯蘭召喚》電台,1965年建成的
利雅得 廣播電台和1972年建成的《古蘭經》廣播電台。以上電台除用阿拉伯語廣播外,每天還用英語、法語、
烏爾都語 、斯瓦希里語、
波斯語 和班加利語對外廣播。
電視台:1964年建立電視網,現有五個電視台。1965年開始播放黑白節目,1976年開始彩色播映。1983年開始播放英、法語節目。全國各地有107箇中轉站,電視網已覆蓋全國98%的地區。
衛生 沙特無全國流行性傳染疾病。西部紅海沿岸城市
吉達市 及周邊地區由於濕度高,人口密度高和市政排污系統失修等原因,有登革熱大面積發生。但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
沙特基礎醫療系統完善,對本國公民實行免費醫療制度。外籍人士只能到私立醫院就醫,醫療費用昂貴。沙特大中型城市均分布有24小時藥店網點,可憑醫療保險卡和醫生處方購買處方類藥品,也可以個人自費購買非處方藥品。藥品多為歐美原品進口,價格偏高。沙政府規定,企業雇用外籍員工須為雇員交納醫療保險。
移民 2012年12月到2013年3月的4個月裡,沙特共遣返了近20萬名非法滯留沙特的外國人。這些被遣返的外國人包括偷渡者和居留手續不合法的人。
盛產石油的沙特經濟繁榮且生活富足,吸引眾多阿拉伯和亞非貧困國家的人前來打工謀生。截至2013年3月前,在沙特打工的外國人接近1000萬,相當於沙特本國人口的一半。
外交 外交政策 沙特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依託政治、宗教影響力及經濟實力,積極參與地區事務。重視發展同美國關係,同時開展多元化外交,加強同巴基斯坦、馬來西亞等亞洲伊斯蘭國家以及中國、日本關係。積極發揮石油大國作用。是二十國集團中唯一的阿拉伯成員。已經同130多個國家建立外交關係。
外交立場 伊拉克 問題:主張維護伊拉克的獨立、主權、領土完整和阿拉伯屬性。支持伊政治重建進程,希望將各派都納入該進程。支持打擊破壞伊安全與穩定的恐怖活動,認為伊武裝組織的行為不利於伊實現穩定和重建。反對外部勢力干涉伊內政,呼籲伊周邊各國遵守不干涉伊內部事務的原則。沙在2003年召開的馬德里伊拉克國際捐助會議上捐款10億美元。
巴勒斯坦 問題:強調全面、公正解決巴以衝突是實現地區和平的唯一途徑,巴勒斯坦問題的根源是以色列對巴領土的占領。支持中東和平進程,呼籲重啟“路線圖”計畫。要求以從所有阿拉伯被占領土撤軍。2002年阿卜杜拉王儲提出中東和平倡議,並成為同年阿盟首腦會議決議。沙特對2006年巴立法選舉表示歡迎,呼籲國際社會尊重巴人民的選擇和意願,給哈馬斯更多時間調整政策。沙反對孤立哈馬斯政府,反對停止向巴提供援助,反對為哈馬斯政府參與和談預設條件。
伊朗核問題 :主張通過對話解決伊核問題。希望伊不發展核武器,與海灣國家一道致力於實現本地區無核化。希望伊遵守《聯合國憲章》,並採取措施增進互信,維護地區安全與穩定。反對對伊朗進行制裁或動武,認為這會給地區帶來災難性後果。願與伊在睦鄰友好、互利合作和互不干涉內政的原則下進一步發展關係。
反恐問題: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認為
恐怖主義 是一種國際現象,是極端思想的產物,不屬於某一文明、宗教或民族。強調反恐並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消除恐怖主義根源。2005年2月,阿卜杜拉王儲在利雅得國際反恐大會上倡議成立國際反恐中心。
敘黎問題:譴責
黎巴嫩 前總理
哈里里 遇刺事件,呼籲黎人民維護國家統一和穩定,通過對話解決分歧,避免分裂。沙為促進
敘利亞 與國際調查委員會合作積極斡旋,認為在最終調查結束之前不應對敘採取行動。
蘇丹
達爾富爾問題 :歡迎
蘇丹 政府為解決達爾富爾問題所採取的行動,強調反對任何對蘇的武力干涉和制裁,希望國際社會給予蘇足夠的時間執行聯合國有關決議,避免使用可能導致問題複雜化的威脅。認為應集中精力解決
達爾富爾 地區的人道主義危機,支持向該地區派遣維和部隊。
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支持建立包括
海灣地區 在內的中東無核區和無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區,已加入《禁止使用化學武器條約》。要求以色列簽署核不擴散條約,認為以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是中東不穩定因素,國際社會應對以施壓。
國際油價:強調奉行平衡的石油政策,承諾保證石油供應。認為國際油價維持高位的原因並非市場原油短缺,而是煉油能力不足。呼籲主要石油消費國減少石油稅收以使消費者受益。
關於當前黎以、巴以衝突:譴責以色列對黎巴嫩和巴勒斯坦人民的暴力行動,要求國際社會採取行動制止以暴行,強調大國應負起政治責任,促使以和黎真主黨立即實現停火,要求國際社會特別是阿拉伯、伊斯蘭國家向黎人民提供幫助。同時,沙明確宣布要區別不計後果的冒險行為與合法抵抗運動,反對激進組織的“盲動”將阿拉伯世界拖入危險境地。沙國王宣布向黎巴嫩人民捐贈5億美元,向
巴勒斯坦 人民捐贈2.5億美元,並指示向黎中央銀行存入10億美元,以支持黎經濟。
對外關係 國家 建交時間 雙邊貿易額(美元) 英國
1927年
1998年220億里亞爾
法國
1936年
1997年137.88億里亞爾
德國
1997年29億
日本
1954年
中國
1990年
2011年644億
美國
1994年
2000年,沙特與埃及、
敘利亞 等國的關係進一步發展。2月,沙特王儲兼副首相、國民衛隊司令阿卜杜拉訪問了
埃及 、敘利亞和
黎巴嫩 ,分別與三國總統舉行了會談,討論了恢復中東和談、加強阿拉伯國家的團結與協調,以及沙與三國的雙邊關係等問題。6月,阿卜杜拉王儲訪問埃及。7月,埃及總統
穆巴拉克 訪問沙特,會見了法赫德國王和阿卜杜拉王儲,以協調在
耶路撒冷 問題上的立場。2月,敘利亞外長沙雷訪問沙特,分別會見了法赫德國王和阿卜杜拉王儲,並同沙外交大臣費薩爾共同主持了沙-敘混委會會議。7月,沙特王儲
阿卜杜拉 訪問敘利亞,與巴沙爾總統舉行了會談。10月,沙特王儲阿卜杜拉出席在開羅召開的阿盟特別首腦會議。2001年,沙特與埃及、敘利亞等國的關係進一步發展。1月、5月,埃及總統
穆巴拉克 兩次訪問沙特,與沙就雙邊關係及地區形勢進行討論;7月,沙王儲阿卜杜拉訪埃,與埃及總統穆巴拉克就加強雙邊關係及建立中東和平舉行會談;2001年1月,沙特第二副首相兼國防航空大臣蘇爾坦訪問敘利亞,會見了巴沙爾總統;2月,敘利亞總統訪沙,兩國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和陸路交通協定;9月,
敘利亞總統 再次訪沙,與沙特國王就加強雙邊關係及有關地區和國際形勢交換了看法;4月、5月黎巴嫩總理兩次訪沙,與沙方就雙邊關係及地區形勢等問題交換了意見。
2002年,沙特與多個阿拉伯國家就地區熱點問題不斷進行協調與磋商,高層互訪不斷,阿拉伯大國地位凸顯。1月,
約旦 首相拉吉卜訪問沙特;2月,
黎巴嫩 總理哈里里訪沙,同沙王儲阿卜杜拉就中東問題舉行了會談;3月、8月,敘利亞總統巴沙爾兩次訪問沙特,與沙方就中東和平問題舉行會談;9月,埃及總統穆巴拉克訪沙,與沙王儲就伊拉克問題、巴以形勢等進行了磋商;11月,約旦國王阿卜杜拉訪沙,與沙方就中東問題舉行了會談。同年3月,阿卜杜拉王儲出席在黎巴嫩舉行的阿拉伯首腦會議,其中東和平建議獲一致通過;5月,阿卜杜拉王儲與埃及總統穆巴拉克、敘利亞巴沙爾在埃及舉行的三方首腦會,呼籲以色列以土地換和平;7月,沙特外交大臣費薩爾訪問敘利亞和黎巴嫩,向兩國領導人通過中東和平進程紐約四方會議情況;7月,沙王儲阿卜杜拉訪問埃及,與埃及總統穆巴拉克就加強雙邊關係及中東和平進程舉行會談。
沙美關係
兩國簽有《共同防禦協定和吉達機場租借權協定》。海灣危機發生後,沙美關係加強。海灣戰爭後,沙同美就海灣地區戰後安全安排和召開中東和會問題相互協調立場。1990年
海灣危機 以來,沙同美先後簽訂購買價值約300億美元的武器契約。美是沙第一大貿易夥伴,沙是美第一大石油供應國,1999年,雙方貿易額約為168億美元。近些年來,沙美高層往來不斷。1998年,美副總統
戈爾 訪沙,美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亨利·謝爾頓和國防部長也分別訪沙。同年9月,沙特王儲訪問美國,會見了
柯林頓 總統和戈爾副總統,沙美雙方發表了聯合公報。1999年,美國務卿
奧爾布賴特 和國防部長
科恩 訪沙。美國能源部長
理查森 訪沙,並簽署了兩國在能源領域進行投資與技術合作的協定。11月,沙第二副首相兼國防與航空大臣、軍隊總監蘇爾坦訪美。美國總統柯林頓和國務卿奧爾布賴特會見了蘇爾坦,美國防部長科恩同蘇爾坦舉行了會談。
2000年9月,沙特王儲阿卜杜拉訪問美國,與柯林頓總統就中東形勢及雙邊關係等舉行了會談。2月,美國能源部長理查森訪沙,會見了阿卜杜拉王儲、外交大臣費薩爾和石油大臣納伊米。4月和11月,美國防部長科恩兩次訪沙。
2001年“9·11”恐怖攻擊事件發生後,因主謀者賓·拉登擁有沙烏地阿拉伯國籍,沙美關係十分尷尬。同時也受各國媒體的關注。2001年雙方重要往來有:2月,美國務卿鮑威爾訪沙;4月,美中央司令部司令托米上將訪沙;同月,美參謀長聯席會議副主席訪沙;9月13日,法赫德國王致電美國總統,對“9·11”事件受害者表示慰問並譴責恐怖事件;20日,沙外交大臣費薩爾訪美,與美就反恐問題進行磋商;22日,沙協商會議副主席訪美,就“9·11”事件及沙反恐立場向美通報,支持美的反恐鬥爭;10月,美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訪問沙特並會見法赫德國王和阿卜杜拉王儲;11月,沙外交大臣費薩爾訪美,布希總統會見。
2002年8月,“9·11”事件後第一年,兩國關係走入低谷。2002年雙方重要往來有:4月,沙特王儲阿卜杜拉訪美國,向美總統布希就中東問題提出8點和平計畫;6月,沙特外交大臣費薩爾訪美,布希總統會見。3月,美國財政部長保羅和美國副總統切尼分別訪沙;10月,美國助理國務卿伯恩斯訪沙,法赫德國王會見。兩國領導人還多次出面駁斥媒體有關沙美關係陷入危機的報導,互通電話、信函,強調雙方盟友關係。
沙歐關係
2001年,沙特同英、法、德等西方國家的關係繼續發展。
英是沙第二大商品供應國和第三大投資國,在沙有合資企業90多家,總投資額35億美元。1999年2月,沙英商會成立。2000年6月,沙英投資論壇在倫敦舉行。4月,英國國防大臣霍恩訪沙,法赫德國王和阿卜杜拉王儲分別會見了霍恩,蘇爾坦親王與霍恩舉行了會談。6月,利雅得地區埃米爾薩勒曼訪問英國,伊利莎白二世女王會見了薩勒曼。2001年6月,沙外交大臣訪英,與英方就雙邊關係及中東和平進程問題舉行會談;7月,英國皇家海軍艦隊與沙皇家海軍部隊在吉達舉行為期兩天的軍事演習;10月,英國首相布萊爾訪問沙特,法赫德國王會見。
兩國合作關係不斷發展。至98年,法在沙投資達20億法郎,共有67個合資項目。法每年進口沙原油25億美元,占法消費量的1/4;向沙出口16億美元的工業設備、食品等。2000年2月,法國外長
費德林 訪問沙特,與法赫德國王、阿卜杜拉王儲、費薩爾外交大臣和薩勒曼親王分別進行了會晤或會談。6月,法國防部長里查德訪沙,同第二副首相兼國防航空大臣蘇爾坦舉行了會談。2001年6月,阿卜杜拉王儲訪問法國,與法國總統席哈克就雙邊關係及中東形勢交換意見;10月,法國外長韋德里納訪問沙特,會見了阿卜杜拉王儲。
德國是沙特在歐盟中的第三大貿易夥伴。1997年,雙邊貿易額為29億美元,沙向德出口8.45億美元,從德進口20.60億美元,德在沙合資企業總投資約為4億美元。2000年5月,沙特高教大臣安卡利訪問德國,雙方簽署了兩國教育和科技人員往來協定。2001年10月,德國外長訪沙,與沙外交大臣費薩爾就中東局勢和阿富汗問題交換了意見。
此外,沙特與歐盟的關係進一步發展。2001年4月,歐盟貿易專員拉米訪沙,與沙方就沙加入WTO問題舉行會談;9月,歐盟代表團訪沙,與沙特王儲就雙邊關係及中東形勢進行會談。2002年2月,歐盟負責外交和安全政策的高級代表索拉納訪問沙特,與阿卜杜拉王儲舉行會談,討論其提出的中東和平方案;6月,沙王儲阿卜杜拉與索拉納再次舉行會談,強調沙堅持中東和平進程必須以沙和平計畫為基礎。
沙日關係
2000年2月,兩國有關續簽日在沙科中立區的阿拉伯石油公司開採權契約的談判歷時兩年多後,最終仍破裂,但雙方均表示,這將不會影響兩國關係。沙是日本主要原油供應國。沙特出口的原油占日本石油消費量的24.8%,日本精煉油的13.4%來自沙特。1998年日本平均每天從沙進口116萬桶原油。日本是沙第二大貿易和投資夥伴,1997年,雙邊貿易額達465億里亞爾,其中沙向日出口約390億里亞爾。在沙有33個日沙合資企業,總投資額為176億里亞爾。2001年9月30日,日本首相特使訪沙,向沙方通報了日對“9·11”後國際形勢的看法。
沙阿富汗關係
沙曾是世界上與
塔利班 政權有外交關係的三個國家之一,“9·11”事件後,沙斷絕了與
阿富汗 塔利班的關係。塔利班政權倒台後,沙特為保持在阿的傳統影響力,沙積極謀求在阿重建中發揮作用,在國際援阿重建會議上,許諾向阿臨時政府提供2億多美元的經濟援助。2002年1月,阿富汗臨時政府總理
卡爾扎伊 抵沙朝覲,與沙國王法赫德、王儲阿卜杜拉舉行了會談,尋求沙對阿新政府的財政支持;7月,沙特向阿富汗提供13卡車價值100萬美元的藥品,後沙又向阿提供了1000萬美元食品、藥品及衣物;9月,
阿富汗總統 卡爾扎伊訪沙,與沙方商談沙對阿援助及在阿被捕的沙籍人員的安排問題。
沙伊關係
沙特與伊朗關係繼續改善。2002年8月,沙外交大臣費薩爾訪伊,與伊方就兩國關係、巴勒斯坦問題等舉行了會談;9月,伊朗總統
哈塔米 訪沙,與沙方就
伊拉克 局勢及
伊沙 關係交換了意見。
沙卡達關係
1992年9月30日,沙特與
卡達 發生武裝衝突。卡宣布中止1965年兩國邊界協定,兩國關係一度惡化。同年12月19日,經埃及總統穆巴拉克的調解,卡、沙兩國領導人共同簽署了“解決沙、卡邊界分歧協定”。卡遂於12月24日宣布取消中止1965年兩國邊界協定的決定,沙、卡關係得到明顯改善。1997年,埃及抵制在卡達召開的中東經濟首腦會議,兩國因此發生了新聞戰,經法赫德國王從中斡旋,埃、卡決定終止兩國新聞戰,並實現和解。1998年5月,卡達外交大臣訪沙。11月,沙特外交大臣費薩爾訪問卡達,參加在多哈召開的第十六屆
大馬士革宣言 國外長會議。1999年4月和6月,卡達外交大臣兩次訪沙,轉交了埃米爾給沙王儲的信件。6月,沙卡最終確定兩國邊界。同月,卡達埃米爾
哈馬德 訪沙,同法赫德國王、阿卜杜拉王儲進行了會晤。2000年5月,沙特王儲阿卜杜拉訪問
卡達 ,與卡達埃米爾哈馬德舉行了會談,雙方表示要加強業已存在的雙邊友好關係。2001年兩國關係進一步發展。3月,沙特外交大臣訪卡,與卡達簽署邊界最終協定;4月,卡達埃米爾訪沙,與沙方就加強雙邊關係等問題舉行了會談。
2017年6月5日,埃及、沙烏地阿拉伯、巴林政府宣布與卡達斷交。沙特將關閉與卡達的航空、海域和陸地邊境。
沙中關係
中國和沙特友誼源遠流長。早在公元7世紀,穆罕默德的弟子就曾遠涉重洋來到中國傳播伊斯蘭教。公元15世紀,明朝著名航海家鄭和下西洋時曾到過沙特。
1990年7月21日,中國和沙特建交。
2006年1月,沙特國王阿卜杜拉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中沙兩國簽署能源等領域合作檔案。
2006年4月,
胡錦濤 主席對沙烏地阿拉伯進行國事訪問。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期間,沙特政府向中國捐贈了5000萬美元的現金和1000萬美元的物資,是所有捐贈國家中捐贈數額最大的,各個阿拉伯國家的王室成員也積極組織捐款、義賣。
2008年6月,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對沙烏地阿拉伯進行正式訪問,雙方建立了戰略性友好關係。
2009年2月,胡錦濤主席對沙特進行國事訪問。
2012年1月,
溫家寶 總理對沙烏地阿拉伯進行正式訪問,兩國發表聯合聲明。
2013年4月,文化部長蔡武率團出席了沙特“傑納第利亞文化遺產節”開幕式暨中國主賓國活動;8月,沙特高教大臣安卡利出席了第二十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開幕式。
2016年1月,兩國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並決定成立中沙高級別聯合委員會。
沙伊關係
2016年1月3日,沙烏地阿拉伯宣布與伊朗斷交。1月2日晚,伊朗示威者因為一名什葉派宗教人士被沙特處決,衝擊了沙烏地阿拉伯駐德黑蘭的使館。
沙特外交部長Adel al-Jubeir要求伊朗外交官必須在48小時內離開沙烏地阿拉伯。
對加拿大關係
2018年8月5日,沙特外交部發表聲明召回沙特駐加拿大大使,同時宣布加拿大駐沙特大使為“不受歡迎人士”,限其24小時內離境。此外,沙特外交部還決定凍結沙、加兩國新的貿易與
投資 項目。
旅遊 麥加 穆斯林的朝覲聖地
麥加 和聖城
麥地那 是沙烏地阿拉伯的兩張旅遊名片。但其它地方如瑪甸沙勒考古遺址的雕刻墓群等也值得一游。但沙烏地阿拉伯簽證審批十分嚴格,並且不歡迎美國人,所以也不向美國人發放簽證。
入境 在沙特,走私毒品為死罪。如需攜帶中成藥或較大劑量個人用藥入境,建議提供醫生處方。
切勿攜帶含酒精飲品(因為他們視酒精為只能外用的有毒物質)或豬肉入境,一經發現貨物沒收銷毀,攜帶者將遭拘捕並受高額罰款。
勿攜帶暴露和淫穢內容的音像和印刷品。攜帶入境的光碟、移動硬碟等多媒體載體,時常會被海關扣留。
護照上蓋有以色列簽證的人員需換髮護照,否則將被禁止入境。
沙特禁止在公眾場合、景點拍照。未經本人許可,不能對人拍照,尤其是沙特的婦女。
女子不得開車,外出須由父親、丈夫或兄弟陪同。外出時須披黑袍(ABAYA)、戴頭巾。不得與非婚姻或血親關係的成年異性(包括戀人)接觸,違者要受到拘禁和鞭打。男士不得袒胸露背或著短褲出入公共場所。通姦、同性戀均為死罪。
沙齋月(回曆9月)期間,除病人、孕婦、餵奶的婦女和兒童外,從日出到日落禁止進食、喝水及吸菸。
沙特政府經過連年有效的反恐鬥爭,安全形勢不斷好轉,但仍存在安全憂患,需保持警惕。
在沙特,外籍婦女勞務人員地位低下,生活艱難。建議欲來沙工作的婦女,除通過正規大型勞務公司安排來沙工作的醫生、護士以外,不要輕易接受其它工作邀請,特別是不要通過非正規勞務公司或所謂熟人安排來沙工作。
簽證 沙實行嚴格的簽證制度,審批程式複雜,耗時較長。其簽證種類主要分為朝覲簽證、訪問簽證和工作簽證三種。要求
護照 有效期不得少於六個月;本人須在申請表上籤字,所有檔案須經中國外交部認證,家庭訪視簽證、常住簽證和工作簽證需獲得沙特有關部門預先批准。兩張清晰的白色背景照片。
具體辦理要求如下:
(一)朝覲簽證:每個伊斯蘭教曆年開齋節後直至11月25日,為中國公民辦理朝覲簽證。朝覲簽證通過中國伊斯蘭教協會集體辦理。
(二)訪問簽證:
訪問簽證分家庭訪視簽證和政府訪問簽證(含商務訪問簽證)兩種,均需提供沙有關部門批覆的附有訪問簽證號碼和日期的批准函原件或複印件。
家庭訪視簽證需提供個人身份證、戶口原件、結婚證、子女出生證明原件和複印件。親屬關係證明檔案均需經我官方機構公證和認證,並需經沙特駐華使館領事部認證。
商務訪問簽證是指為外國企業家和投資商發放的訪問簽證,申請人需提供個人身份證、職業證明、學歷證書及其複印件;經沙有關商工會認證的邀請函;本單位向沙特外交代表機構出具的公函,公函需說明本人商業級別、訪問目的和期限、被訪沙特公司名稱等。女性企業家訪沙須由其丈夫陪同。
(三)工作簽證:
工作申請須經沙特勞動部批准;申請人需持帶有工作簽證號碼和日期的批准檔案;本人護照所填寫的職業與工作簽證所填寫的職業須相符;專業技術人員則需提供經本國有關官方機構和沙特使館領事部認證的學歷證書複印件;須提供公認的醫院或衛生機構頒發的並經有關單位(衛生部和外交部)認證的體檢報告(需按照沙特外交代表機構指定的樣本製作)。
工作簽證所需檔案:業主出具的委託函、女性勞工監護人出具的同意旅行和工作的書面信函、所申請職業的從業資格證書、體檢報告等及以上檔案的複印件。
詳細要求請查閱沙特駐華使館網站。
勞務 中國企業在沙特主要從事工程承包、電信、能源、醫療衛生等行業的工作。在沙務工的中國人主要是通過中國勞務公司的勞務承包赴沙特工作,也有個別通過個人渠道來沙特進行零散服務業工作。
沙特實行擔保人制度,外國公民要到
沙特 工作或開設公司必須有一定經濟實力和商業資質的沙特人作為其作擔保,擔保人將從該外籍人的勞動報酬或公司盈利中提成。與擔保人的關係至關重要,在沒有擔保人許可的情況下,私自調換工作、打黑工、更換保人、擅自離境都將被視為違法行為處理。
沙特勞務市場競爭激烈,來自西亞北非、東南亞數以百萬計的外籍人員在此從事各種工種的勞動。由於沙特氣候炎熱乾燥,勞動條件較為艱苦,再加之宗教管制嚴格,社會文化生活單調,因此赴沙特務工需要做好充分的心理與生理上的準備。尤其是外籍婦女勞務人員地位低下,生活艱難,建議欲來沙工作的婦女,除通過正規大型勞務公司安排來沙工作的醫生、護士以外,不要輕易接受工作邀請,特別是不要通過非正規公司或所謂熟人安排的工作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