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G-結構
- 外文名:G-structure on a manifold
- 適用領域:微分幾何
- 相關概念:主叢理論
主叢和G-結構
可積性條件
G-結構的同構
G-結構的聯絡
- ∇XVi= ωi(X)Vj
G-結構的撓率
![](/img/8/190/wZ2NnL5ATYhZjYlFWO0IWN2EDZilTY4ImNzImZyMWNhdDZzEzLhxWdtJ3bm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img/7/a5f/wZ2NnLhBjMmVmM5UjY3U2Y1QGZ5gTNidDOjZWMhhzMyImN5czLhxWdtJ3bm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高階G-結構
參見
- 結構群的約化
在微分幾何中,對一個給定的結構群 G,n 維流形 M 上一個 G-結構是 M 的切標架叢 FM(或 GL(M))的一個 G-子叢。G-結構的概念包括了許多流形上其它結構,其中一些是用張量場定義的。例如,對正交群,一個 O...
G結構 G結構(G-structure)是1993年公布的數學名詞。公布時間 1993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 《數學名詞》第一版。
G-四鏈體(G-quadruplex)是由富含串聯重複鳥嘌呤(G)的DNA或RNA摺疊形成的高級結構。G-四分體(G-quartet)是四鏈體的結構單元,由Hoogsteen氫鍵連線4個G形成環狀平面,兩層或以上的四分體通過π-π堆積形成四鏈體。簡介 科學家1962年...
《G-四鏈體與二價金屬離子相互作用的研究》是依託南京大學,由周俊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 富含鳥嘌呤(G)的DNA序列利用Hoogsteen 氫鍵可形成G-四鏈體結構。當前,此結構已經成為抗癌藥物作用的靶點。然而,關於G-...
端粒(英文名:Telomere)是存在於真核細胞線狀染色體末端的一小段DNA-蛋白質複合體,端粒短重複序列與端粒結合蛋白一起構成了特殊的“帽子”結構,作用是保持染色體的完整性和控制細胞分裂周期。端粒、著絲粒和複製原點是染色體保持完整和...
g-C₃N₄是一種典型的聚合物半導體,其結構中的CN原子以sp2雜化形成高度離域的π共軛體系。其中Npz軌道組成g-C₃N₄的最高占據分子軌道(HOMO),Cpz軌道組成最低未占據分子軌道(LUMO),禁頻寬度~2.7 eV,可以吸收太陽光譜...
革蘭氏染色的結果取決於細菌細胞壁的結構即革蘭氏染色原理為:G﹢菌:細胞壁厚,肽聚糖網狀分子形成一種透性障,當乙醇脫色時,肽聚糖脫水而孔障縮小,故保留結晶紫-碘複合物在細胞膜上。呈紫色。Gˉ菌:肽聚糖層薄,交聯鬆散,乙醇...
一套DNA分子雙螺旋結構積塑模型,其特徵是:a.這套DNA分子雙螺旋積塑模型由紅、黃、蘭、綠四種優質塑膠色球(分別代表A、T、G、C四種核苷)和一種優質棕色塑膠色棒(代表磷酸P)共五種零件所組成。b.紅球和黃球直徑φ18,各帶有...
G蛋白偶聯受體(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s)是一大類膜蛋白受體的統稱,是數量最多的細胞表面受體。簡介 這類受體的共同點是其立體結構中都有七個跨膜α螺旋,且其肽鏈的C端和連線(從肽鏈N端數起)第5和第6個跨膜螺旋的...
這些不同類型的G蛋白在信號傳遞過程各種發揮不同的作用。除此之外,在細胞內還存在另一類G蛋白,這類G蛋白具有鳥核苷酸的結合位點,有GTP酶活性,其功能也受鳥核苷酸調節,但與跨膜信息傳遞似乎沒有直接相關。在結構上不同於前述的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