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駐馬店市政府工作報告

過去的一年,面對複雜嚴峻的經濟形勢,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全市上下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一系列政策措施,按照“三個一”的工作思路,把保增長放在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強力推進“十項重點工作”,建立健全“四項保障機制”,齊心協力,攻堅克難,紮實工作,較好地完成了市三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全年完成生產總值1387億元,增長10.4%,其中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4.6%、14.7%和9%;地方財政總收入97.2億元,增長24.7%,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58.9億元,增長25.1%;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17.6億元,增長23.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14.24億元,增長15.9%;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671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599元,分別增長11.9%和13.7%。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3年駐馬店市政府工作報告
  • 類別:工作報告
  • 國家:中國
  • 地區:駐馬店市
工作回顧,目標任務,自身建設,

工作回顧

(一)項目建設成效顯著。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總抓手,深入開展“項目建設推進年”活動,集中開工了五批164個投資億元以上重點項目,先後召開39次周例會,解決了200多個影響項目建設的突出問題。全市171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74.2億元,是上年的2.37倍,104個億元以上工業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86.9億元,是上年的2.63倍,實現了年初確定的“兩個翻番”目標。30多個億元以上重點工業項目竣工投運,天方藥業新型原料藥、華潤風電、鼎瑞模塑等續建項目快速推進,銀泰電動汽車、保稅中心、海川玻璃等重大項目開工建設。石武高鐵駐馬店西站正式運營,京港澳高速至上蔡、正陽連線線建成通車,實現了所有縣城20分鐘上高速目標。
(二)工業發展態勢良好。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應對措施,強化企業服務,搞好要素保障,幫助解決問題,同時引導企業加強管理、挖潛增效、逆勢而上、強渡難關,促進了工業的快速發展。全市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15.5億元,增長18.6%,增速居全省第二位;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671.8億元、利潤121.7億元,分別增長20.1%和14.9%。積極推進工業轉型升級,大力培育支柱產業和新興產業,食品、醫藥、能源和煤化工、裝備製造、建材、輕紡六大支柱產業增加值的比重在50%以上。實施了一批新興產業項目,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持續提升。產業集聚區主導產業逐步顯現,支撐帶動能力明顯增強,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2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520億元,已成為工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三)農村經濟全面發展。認真落實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大力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糧食生產實現九連增,總產達700.29萬噸,增長2.25%,肉、蛋、奶產量分別增長1.6%、1%和6%。現代農業產業化集群培育工程全面啟動,農業產業化組織達到1738家,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16家,其中國家級2家、省級44家。完成造林15.4萬畝,林業產值26.2億元。新增有效灌溉面積87.6萬畝,新增旱保田61.6萬畝,打井和配套機井14671眼,治理水土流失面積85平方公里。改造建設農村公路390公里,新發展農村沼氣近1萬戶,解決了農村50多萬人口安全飲水問題,扶貧開發和移民後期扶持工作取得新成效。
(四)新型城鎮化步伐加快。堅持以新型城鎮化為引領,加強規劃、建設與管理,促進了城鄉互動、良性發展,全市城鎮化率達到33.4%,較上年提高1.9個百分點。按照“一中心五組團”和建設山水園林、生態宜居城市的要求,認真做好各項規劃編修,中心城區總規修編通過專家評審,新區建設方案已經省委、省政府批准,完成了商務中心區等專項規劃編制工作。中心城區七大功能片區整體開發全面啟動,實施了一批市政道路、園林綠化等基礎設施項目,全年完成投資33.9億元,增長78.4%,建成區面積接近70平方公里。中心城區管理體制逐步理順,“三項整治”、“三亂兩超”綜合治理、縣鄉環境衛生集中整治取得階段性成效。市、縣污水處理廠實現達標排放,城鎮污水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均在85%以上。縣城和小城鎮建設步伐加快,城鎮功能逐步完善,對人口和產業發展的承載力明顯提升。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穩步推進,全市新開工建設新型農村社區51個,其中萬人社區21個、5000人社區30個。
(五)改革開放深入推進。國有企業戰略重組不斷深化,非公有制經濟快速發展,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紮實推進,事業單位改革有序展開,醫藥衛生及文化體制改革邁出新步伐。積極創新投融資、土地利用、人力資源保障機制,全年新增貸款103.7億元,增長19.2%,利用資本市場融資50.5億元,13億元城投債順利發行;土地整治、集約節約用地水平不斷提高,建設用地需求得到較好保障;完成職業技能培訓19.8萬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7萬人。深入開展大招商活動,新簽約億元以上招商項目236個,總投資1340.5億元,簽約項目數量、投資總額均實現翻番;累計到位省外資金158億元,增長23.8%。全國“農洽會”取得圓滿成功,我市簽約億元以上重點項目97個,總投資526億元。全年實際利用外資2.7億美元,增長22.3%;完成出口2.16億美元,增長15.5%。
(六)民生得到持續改善。進一步加大民生投入,十項重點民生工程全面落實,全市民生支出206.7億元,增長30.4%,占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76.9%。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全年組織實施各類科技計畫項目182項,研究開發新技術、新工藝131項。中國小、幼稚園規劃建設、薄弱學校改造和職教園區建設加快推進,廣電中心、中心醫院新病房樓基本建成,市群藝館、博物館投入使用。就業和社會保障得到加強,全市城鎮新增就業8.1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2.6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16%;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實現全覆蓋,城鄉低保標準進一步提高,新農合參合率達到98.16%;新開工保障性住房2.48萬套,已建成1.1萬套。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5‰以內,繼續穩定了低生育水平。交通事業快速發展,完成投資27.19億元,其中高速公路6.4億元,幹線公路13.45億元。廣播電視、新聞出版、文學藝術、體育事業健康發展。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注重暢通信訪渠道,積極化解各類矛盾糾紛,認真落實安全生產各項措施,不斷強化食品藥品監管,紮實推進平安建設,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保持了社會大局的和諧穩定。
加強民主法制建設,自覺接受人大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和社會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廣泛開展。加強廉政建設,政風行風明顯好轉。高度重視駐駐部隊和國防後備力量建設,深入開展擁軍優屬、擁政愛民和軍民共建活動,密切了軍政軍民關係,再次榮獲“全國雙擁模範城”稱號。民族宗教、旅遊、審計、統計、氣象、史志、檔案、僑務、人防、紅十字會、婦女兒童、殘疾人等各項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績。
回顧一年來的工作,成績來之不易。一年來,面對國際金融危機持續蔓延、市場需求持續下降,特別是我市結構性矛盾凸顯、資源環境約束加劇、區域競爭日趨激烈、社會管理難題增多的嚴峻形勢,全市上下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發展全局,把保增長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科學謀劃、積極應對,綜合施策、統籌推進,在加快崛起、趕超發展中進行了不懈探索,付出了艱辛努力,經濟社會發展保持了好的趨勢、態勢和氣勢。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積極支持的結果,是全市廣大幹部民眾奮力拚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工作在各條戰線上的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幹部、駐駐部隊指戰員、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向所有關心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離退休幹部和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當前我市人口多、基礎差、底子薄和農業大市、工業小市、財政窮市的基本市情尚未根本改變,經濟社會發展仍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經濟總量小,人均水平低,工業化、城鎮化支撐引領作用不強,加快發展的任務十分繁重;產業層次較低,發展方式粗放,創新能力不足,質量效益不高,結構調整的任務非常艱巨;資源、環境、要素瓶頸制約日益突出,推動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亟待完善;社會事業欠賬較多,一些涉及民眾切身利益的就業、就學、就醫、住房等問題尚未得到很好解決,民生改善任重道遠;一些政府工作人員的能力素質、工作作風、工作方法與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不相適應,一些部門服務意識較差、辦事效率不高,少數幹部奢侈浪費、消極腐敗現象依然存在。對此,我們一定高度重視,採取有效措施認真加以解決,努力開創各項工作的新局面。

目標任務

201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和實施《中原經濟區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基礎的重要一年。作為發展中的人口大市,既要保持較快的經濟成長速度,努力擴充經濟總量,逐步縮小與全省、全國的差距,又要切實轉變發展方式,持續推進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不斷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儘管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前所未有,但我市已具備實現趕超發展的良好基礎,今後一個時期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只要我們搶抓機遇、開拓進取、紮實工作,就一定能夠奪取科學發展、務實發展、趕超發展的新勝利!
今年政府工作的指導思想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中央、省委、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中原經濟區建設為契機,以提高經濟成長質量和效益為中心,按照“四個堅持”的發展思路和“持續求進、著力提升”的總體要求,緊緊圍繞主題主線,著力招商引資、著力項目建設、著力調整結構、著力改革創新、著力改善民生,在加快信息化進程中持續推進“三化”協調發展,為實現富民強市加快崛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10%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7%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1%,地方財政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城鄉居民收入增長9%以上,城鎮新增就業6萬人以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5‰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5%以內,城鎮化率提高1.5個百分點以上,節能減排完成省定目標。
按照上述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必須堅持總思路、把握總要求、突出八重點。堅持總思路,就是“四個堅持”的發展思路,即堅持富民強市、加快崛起的發展戰略,堅持“三化”協調、統籌推進的發展路徑,堅持開放招商、項目帶動的發展舉措,堅持以人為本、求真務實的發展要求。把握總要求,就是持續求進、著力提升的總體要求,即持續當前好的精神狀態、好的發展勢頭、好的發展氛圍,在加快發展、做大經濟總量的同時,更加重視轉型升級、提高質量效益,著力在加快發展上提升、在最佳化結構上提升、在統籌推進上提升、在改善民生上提升,努力實現經濟社會持續較快健康發展。突出八重點,就是著力抓好以下八項重點工作:
(一)承接產業轉移,大力實施開放招商。堅持把開放招商作為“一舉求多效”的重要手段,始終放在經濟工作的首位,不斷創新招商理念,轉變招商方式,推動開放招商取得新成效。更加注重招商的針對性。積極適應形勢變化,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相結合,以港澳台、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為區域招商重點,瞄準中外500強、央企和行業領軍企業,圍繞主導產業延鏈補鏈,集中力量引進一批在產業鏈中起關鍵作用的重大項目。更加注重招商質量。加快從招商向選商轉變,突出主導產業招商、戰略性新興產業招商和招大引強,著力引進一批競爭力強、成長性好、產業關聯度高的項目,力爭在引進50億元以上的龍頭型、基地型項目上實現突破。圍繞辦好全國“農洽會”,有針對性地組織好市縣兩級招商活動,宣傳推介一批重大項目,引進落戶一批知名企業,提升辦會層次,擴大會議影響。更加注重招商實效。進一步完善招商機制,改進招商措施,大力開展專業化、集群式招商。對一些重大項目、重點產業,主要領導掛帥,組成專業隊伍進行一對一招商。強化招商引資責任,繼續實行縣區主要領導“二分之一”工作法,確保招商引資工作取得更大成效。更加注重多領域對外開放。堅持引資、引智、引技相結合,鼓勵引導社會資本進入社會事業領域,實施科技開放合作工程、社會資本辦學辦醫行動計畫,吸引國內外高校、科研單位在我市設立研發中心,推動一批醫療、教育項目落地。支持天方藥業、華中正大、中集華駿、康茂工藝等企業擴大出口規模,積極培育瑞升家俬、寶蘭德皮具、聯播生物製品等新的出口增長點,加快公共保稅中心建設,促進外經外貿健康發展。
(二)著力擴大投資,強力推進項目建設。把擴大投資作為拉動經濟成長的重要舉措,以項目建設為總抓手,繼續擴大投資規模,最佳化投資結構,增強發展後勁。今年初步安排重點建設項目239個,總投資1742億元,年度計畫投資529億元,其中億元以上工業項目132個,總投資796億元,年度計畫投資303億元。通過實施項目建設,努力實現“兩個突破”,即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突破1000億元、全市產業集聚區固定資產投資突破700億元。工業方面,抓好天方藥業抗生素原料藥、昊華駿化年產30萬噸合成氨技改、電動汽車產業園、富興電子、施科特光電、恆都食品、立馬電動車等續建項目建設,確保完成年度建設任務;加快鼎瑞模塑、聯順食品、后羿製藥等計畫竣工項目建設進度,確保按期竣工投產;開工建設昊華駿化醋酸制乙醇、華潤集團液化天然氣、天方藥業多功能中試車間、燕京啤酒二期等項目。
水利方面,加快洪汝河等骨幹河道治理及老王坡、楊莊、蛟停湖三大滯洪區建設,抓好病險水庫、水閘除險加固和重點中小型河道、重點平原窪地治理,推進大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項目建設。交通方面,加快京港澳高速駐馬店段擴建和駐馬店出入口北遷工程建設,做好周駐南和息邢高速駐馬店段、107國道升級改建等項目前期工作,推進幹線公路改造升級、運輸場站和農村公路建設。能源方面,抓好安里煤礦、吳桂橋煤礦洗煤廠、華潤新能源泌陽風電、國能集團上蔡30萬千瓦生物質發電等項目建設。社會事業方面,抓好市職教園區、體育中心、報業大廈、第二中醫院、婦幼保健中心和市殯儀館等項目建設。同時圍繞中原經濟區建設,依託我市資源、區位等優勢,繼續挖掘、篩選、包裝一批重大項目,力爭有更多項目進入國家、省扶持計畫。認真落實領導分包重點項目、聯審聯批和周例會制度,最佳化建設環境,提高辦事效率,促進項目落地。強化項目管理,把除房地產以外的所有億元以上項目全部納入重點項目管理,繼續開展項目集中開工和項目觀摩點評活動,進一步激發各地抓項目建設的積極性。
(三)統籌城鄉發展,加快新型城鎮化進程。按照“一中心五組團”戰略布局,以中心城區建設為龍頭,推動縣城、重點鎮和新型農村社區協調發展。加快中心城區發展。儘快完成中心城市總體規劃報批,高標準完成新區規劃編制,繼續抓好專項規劃及重點地段控制性、修建性詳規編制,提高控規覆蓋率。加大招商融資力度,充分發揮城投債效益,加快城市新區和中心城區七大功能片區開發建設,實施好城市建設十大重點工程和中心城區六件惠民實事,力爭中心城區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完成60億元以上。以銅山大道、驛城大道、緯十路、商桐路等快速通道建設為重點,打造30分鐘交通圈,加快“一中心五組團”格局的形成。加強城市遊園、綠地和生態水系建設,實施練江河、小清河、冷水河綜合治理,改善生態環境,打造山水園林、生態宜居城市。大力實施市政道路、環衛設施建設工程,積極推進薄山水庫引水及第三水廠、第三污水處理廠等重點項目建設。
建立健全城市管理長效機制,深入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進一步改善城市面貌,爭創省級文明城市。加快縣城和重點鎮建設。實施城鎮基礎設施擴容提升工程,拉大城市框架,形成產業集聚區、縣城新區和舊城區“三位一體”發展格局。統籌規劃一批功能片區,搞好整體開發建設,注重地域、文化特色,打造個性化城市。加快重點鎮道路、水電等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鎮功能,強化產業支撐,增強吸納集聚能力。積極穩妥推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按照“產業為基、就業為本、生計為先”原則,堅持分類指導、規劃先行、政策引領、示範帶動,繼續以產業集聚區、城鄉接合部和旅遊景區周邊區域為重點,積極探索重點鎮社區建設模式,確保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健康發展。有序推進農村人口轉移。鼓勵引導農業人口就近城鎮化,強化產業支撐,推動以產興城,更好地解決進城農民的就業問題;探索建立有利於農村人口有序轉移的體制機制,突出住房牽動和學校牽動,把具備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納入城鎮住房保障體系,加強城鎮學校、醫院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切實解決好轉移人員的安居、子女就學、社會保障等問題。
(四)調整最佳化結構,強化新型工業化主導作用。以工業轉型升級為重點,以產業集聚區建設為載體,以提高運行質量和效益為目標,著力提高工業整體競爭力。加快工業轉型升級。制定實施工業轉型升級行動計畫,堅持以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制度創新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培育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等新興產業,不斷提高高新技術和高附加值產品比重。從今年開始,市縣兩級財政每年安排5000萬元資金,重點獎勵企業和科研單位各種創新、研發以及有重大突破的技術攻關,培養、改造、孵化我市的高新技術產業。積極引導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資源向優勢產業集中,培育壯大農副產品加工、能源化工、醫藥、建材、輕紡、裝備製造等優勢產業。繼續深化重點企業合資合作,加大項目謀劃建設力度,做大做強骨幹企業,確保主營業務收入超百億元企業1家、超50億元企業3家、超10億元企業20家。加強產業發展載體建設。繼續按照“四集一轉”要求,突出龍頭帶動、鏈式發展、完善配套、強化保障,大力實施產業集群培育工程,圍繞主導產業培育和延鏈補鏈,認真落實項目統籌布局及“退二進三”政策,加強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力爭全市產業集聚區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400億元,有5個產業集聚區主營業務收入超過100億元。推進自主創新能力建設。積極培育創新型企業,支持中集華駿、昊華駿化、平煤藍天、白雲紙業等爭創國家級企業技術研究中心,華順陽光、華中正大等爭創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成昊華駿化博士後工作站。持續推進品牌帶動戰略,加強質量提升和標準化建設,加快實施一批高技術專項、工業技改和科技創新項目。搞好經濟運行調節。推動企業服務常態化、制度化、長效化,積極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加強企業產銷對接,引導上下游企業建立戰略聯盟。做好煤電油氣運產需銜接,保障生產要素和物資供應。規範各類檢查、評比、收費行為,切實減輕企業負擔。積極推進信息化建設。加強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示範工程建設,創建一批示範企業,用信息化促進產業最佳化升級。加快推進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建設,力爭年內建成數位化城市管理系統。
(五)強化農業基礎,提升現代農業發展水平。以建設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區為主線,突出重點,打造亮點,加快現代農業發展,促進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轉變。鞏固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堅持以高標準糧田“百千萬”建設工程為載體,加快實施國家新增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中低產田改造、小農水建設和節水農業工程,建設40個小麥、40個玉米萬畝高產創建示範區,新增高標準糧田100萬畝、有效灌溉面積70萬畝、旱保田55萬畝。認真落實農業生產扶持政策,積極推進適度規模經營,穩定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確保糧食總產穩定在140億斤以上。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產業集群。以優質糧油、蔬菜、食用菌、夏南牛、優質生豬、菸葉、茶葉等為重點,大力實施現代農業產業化集群培育工程,通過龍頭帶動、專業合作、協作配套、精深加工、打造品牌,著力建設一批規模化、標準化、專業化農產品加工生產基地。大力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進一步壯大農畜產品加工業,力爭培育農業產業集群20個以上,提高農業綜合效益。綜合運用政策引導、項目扶持、獎勵補助等手段,扶持聯戶經營、專業大戶、家庭農場。按照積極發展、逐步規範、強化扶持、提升素質的要求,加快發展新型農民合作組織,構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加快建設現代農業服務體系。加強農業科技、質量安全、市場信息等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積極發展農業保險,擴大基層農技推廣、動植物防疫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覆蓋面,加快推進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繼續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加強農村安全飲水、道路、供電、通信、沼氣等基礎設施建設,力爭解決49.5萬人的安全飲水問題,新增農村沼氣用戶1萬戶,解決脫貧人口13.87萬人。
(六)加快服務業發展,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把服務業發展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進一步突出特色、整合資源、拓展領域、打造品牌,促進服務業加快發展。加快商務中心區和特色商業區建設。積極推進商貿流通、餐飲、住宿等傳統服務業升級改造,加快啟動商務中心區和特色商業區開發建設,重點圍繞服務特色商品交易和主導產業發展,儘快實施一批建設項目,培育一批現代服務業產業集群。加快發展旅遊產業。完善並組織實施《全市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全面啟動大嵖岈山旅遊產業集聚區、西部山區休閒度假旅遊、宿鴨湖濕地生態旅遊和西南部山區鄉村旅遊產業帶開發建設,搞好項目包裝,提升文化內涵,打造旅遊精品,拓寬旅遊市場,努力建設山水生態、休閒驛站的美麗天中。積極發展金融業。繼續做好銀企對接,切實加大信貸投放。積極引進國內金融機構,爭取在引進股份制銀行方面實現新突破。支持國有商業銀行完善網點布局,實施駐馬店銀行創優升級工程,抓好農村信用社改革,推進農村商業銀行組建工作,力爭實現村鎮銀行全覆蓋。加強政府投融資平台建設,增強融資能力。加大企業上市培育力度,力爭藍天燃氣上市。大力發展保險事業,充分發揮經濟“助推器”和社會“穩定器”作用。加快推進物流業發展。做好物流業規劃編制,完善與海關協作機制,加快保稅中心建設,打造豫南區域性物流中心。加強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大力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新網工程”、“雙進工程”,積極開展農超對接、農社對接,加快建設一批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和各類專業批發市場,培育一批大型涉農商貿企業。
(七)持續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強化民生改善和社會管理創新,繼續抓好“十項重點民生工程”,解決好人民民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加強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多渠道增加就業崗位,確保全年城鎮新增就業6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8萬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7萬人。全面實現失業保險市級統籌,完善醫療保險市級統籌,積極推進全市就醫一卡通。鞏固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成果,加強社會保險基金征繳,認真落實各項社會保險待遇。繼續提高城鄉低保、農村五保供養和優撫對象待遇,不斷完善社會救助體系,切實保障困難民眾的基本生活。積極推進城區舊城改造、城中村改造和棚戶區改造,持續抓好以公租房為重點的保障房建設,全年建設保障性住房項目33個24393套,不斷改善民眾居住條件。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穩步推進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完善機關事業單位工資收入分配製度,健全職工工資正常增長和支付保障機制,提高低收入職工、基層一線職工工資水平。持續推進農業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增加工資性收入;全面落實涉農補貼,降低農業成本,提高農業生產效益,增加農民經營性收入;完善政策機制,提高農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增加城鄉居民財產性收入,不斷提高居民消費能力。大力發展各項社會事業。深入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畫,最佳化農村中國小布局,加快推進城鄉義務教育擴容改造工程,促進新一輪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繼續實施普通高中改造工程,改善薄弱高中辦學條件。加強職業教育和職教園區建設,完成駐馬店高級技工學校搬遷,基本完成汝南幼兒師範、駐馬店衛校、駐馬店農校一期工程,開工建設職業技術學院、駐馬店財經學校,切實做好駐馬店幼兒師專和駐馬店技師學院申辦工作。積極推進醫療衛生事業“三年九大攻堅行動計畫”,繼續實施一批公共衛生、疾病防控和縣、鄉鎮醫院改擴建、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項目,切實做好基層衛生人才培養工作,提高城鄉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完善政策機制,加強養老托老設施建設,促進養老事業發展。開工建設市殘疾人康復中心,落實好0~6歲殘疾兒童搶救性康復任務。穩步推進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改革,抓好城鄉文化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促進民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全面發展。認真落實計畫生育政策,穩定低生育水平,實現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落實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推進綠色、循環、低碳、可持續發展,為人民民眾提供宜居舒適生活環境。做好生態市規劃編制工作,繼續抓好“三亂兩超”整治、西部山區生態修復及縣、鄉、村環境綜合治理,積極創建生態縣、生態鄉、生態村。強化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加強環境自動監控系統和監測網路建設,全面推進重點領域節能降耗,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嚴格環保準入和污染物排放標準,加強水源地保護,完成9個縣區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推進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水土保持等項目建設,完成造林18.5萬畝,森林撫育8.4萬畝,建設林業生態市。
特別是經歷了一個時期的霧霾天氣之後,我們切身感到,加強環境保護,建設生態文明,不僅涉及經濟社會發展,而且已成為各級政府的重大政治責任。我們一定要下大決心,採取堅決措施,認真做好工作,在保持經濟較快增長的同時,使我們駐馬店的水更清、山更綠、天更藍,堅決不乾吃祖宗飯、斷子孫路的事。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深入研究新形勢下的社會管理規律,不斷提高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增強城鄉社區服務功能,完善村(居)民自治制度,強化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社會管理服務職責,夯實基層社會管理基礎。切實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廣泛開展理想信念和愛國主義、團隊精神、社會主義教育,深化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不斷提高全民文明素質。暢通民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渠道,完善信訪機制,做好信訪工作。加強應急管理,提高突發事件應對處置能力。加強安全生產和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深入開展平安駐馬店建設,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依法打擊違法犯罪活動,持續提升人民民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確保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八)推進改革創新,增強科學發展的動力。把深化改革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突出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創新,著力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體制機制。進一步深化各項改革。認真做好國有企業脫鉤改制,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深入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以健全醫保、規範醫藥、創新醫療為重點,提高城鄉居民醫保補助和報銷標準,開展城鄉居民大病保險試點,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和運行新機制,全面啟動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推進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創新,制定支持土地流轉、規模經營的政策措施,促使農村土地向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種植、養殖大戶集中。積極推進財稅、運輸、價格、收入分配等領域的改革。持續創新要素保障機制。完善融資機制,努力擴大信貸投放和融資規模,進一步拓寬資本市場直接融資渠道,保障項目建設和企業發展資金需求。完善土地保障機制,加強土地計畫調控,優先支持重點項目、重點企業和發展載體建設用地,積極穩妥推進人地掛鈎試點,紮實開展農村土地整治,嚴格執行各類工程項目建設用地標準,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完善人力資源開發機制,加快實施職教攻堅和全民技能振興工程,加大技能培訓力度,不斷提高勞動者素質。
繼續加強國防教育和國防後備力量建設,支持駐駐解放軍、武警部隊、預備役部隊、民兵和人民防空建設,深入開展雙擁共建,鞏固軍政軍民團結,促進軍民融合式發展。支持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發揮橋樑紐帶作用,注重發揮工商聯等社團作用。繼續做好人事、審計、統計、民族宗教、外事僑務、紅十字會、檔案、史志、地震、氣象等工作。

自身建設

把改進工作作風、提升能力水平作為加強政府自身建設的關鍵,認真落實中央、省委和市委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民眾有關規定,堅持用領導方式轉變加快發展方式轉變,落實“三具兩基一抓手”工作方法,深入推進“兩轉兩提”,全面提升政府工作水平。
(一)繼續轉變政府職能。更加重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減少對微觀經濟活動的干預,推動政府職能向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轉變,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健全部門職責體系,嚴格定機構、定職責、定編制,強化部門職能,提升服務水平。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清理審批事項,簡化審批程式,壓縮辦事時限,提高辦事效率。加強政務服務體系建設,深化政務公開,為人民民眾和市場主體提供優質便捷高效服務。
(二)不斷強化依法行政。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嚴格在憲法和法律範圍內活動,依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規範行為,自覺用法治思維和方式調節經濟運行、管理社會事務。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充分發揮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的作用,認真落實執法責任制和糾錯制度,推行服務型執法。做好行政調解等工作,辦好行政複議案件。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和公務員培訓,建設高素質的公務員隊伍,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和公務員的依法行政能力。
(三)持續提升行政效能。積極應對形勢變化,主動站位全局,加強調查研究,注重戰略謀劃,健全決策機制和程式,推進科學決策、民主決策。抓住主要矛盾,區分輕重緩急,合理配置資源,調動各方力量,創造性開展工作,不斷提高有效運作能力。進一步完善責任目標考核體系,強化政府績效管理,繼續實施項目建設、城市建設和縣域經濟發展“一票否決”制度,加大督查督辦和獎懲力度,對務實重乾、成績突出的表彰獎勵,對失職瀆職的追究責任。嚴肅查處破壞發展環境的行為,依法打擊各種黑惡勢力,重點整治行政不作為、亂作為和執法犯法、吃拿卡要等問題,進一步最佳化發展環境,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四)大力改進工作作風。積極開展為民務實清廉教育實踐活動,樹立政府良好形象。堅持求真務實,說實話、辦實事、求實效,堅決杜絕弄虛作假、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義。堅持密切聯繫民眾,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辦好順民意、解民憂、惠民生的實事。改進調研方式,輕車簡從、簡化接待,多到情況複雜、矛盾集中、民眾意見多的地方幫助解決問題。改進文風會風,減少檢查評比,真正把精力用在謀大事、抓落實、搞服務、促發展上,努力創造出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的業績。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嚴格控制行政經費等一般性開支,嚴格控制樓堂館所建設,嚴格執行領導幹部住房、車輛配備等有關規定。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完善懲防體系,加強制約監督,規範權力運行,防控腐敗風險,堅決懲處權錢交易等違法違規行為,努力做到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