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駐馬店市政府工作報告

2003年,市人民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和支持下,團結帶領全市人民,開拓進取,紮實工作,較好地完成了市一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04年駐馬店市政府工作報告
  • 時間:2004年
  • 發布單位:駐馬店市政府
  • 性質:政府工作報告
開場白,內容,

開場白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內容

一、2003年政府工作情況
2003年,市人民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和支持下,團結帶領全市人民,開拓進取,紮實工作,較好地完成了市一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
(一)國民經濟繼續保持增長態勢。全年完成國內生產總值345.7億元,比上年增長1.8%,其中第一產業下降17.3%,二、三產業分別增長12.2%和9.9%;全年完成工業增加值128.2億元,增長11.9%,其中限額以上工業增長14.6%,綜合效益指數為118.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7.7億元,增長10.5%;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1.95億元,為年度調整預算的101.2%,財政支出完成33億元,增長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76元,增長7.03%;農民人均純收入1726元,下降17%。
(二)實施項目帶動戰略成效顯著。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6.6億元,增長13.3%。年初確定的60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38.96億元,占年度計畫的95%。其中竣工投產項目16個,完成投資22.5億元;續建項目7個,完成投資3.08億元;計畫新開工及預開工項目29個,已開工26個,開工率90%,完成投資12.4億元。西氣東輸豫南支線、古城電廠1×6萬千瓦機組、天方藥業歐典螺旋黴素技改、捲菸廠技改、駐新路駐馬店至汝南段、開龔路上蔡至汝南段等項目相繼建成投運;藍天集團年產30萬噸甲醇、吳桂橋煤礦、古城電廠2×30萬千瓦機組、駿馬集團精細化工園、豫龍水泥日產5000噸熟料生產線以及白雲紙業填平補齊等項目已開工建設,在建項目數量和投資規模均創歷史最高水平。
(三)改革開放邁出新的步伐。國企改革力度加大,全市140戶擬改制企業中,有124戶完成了改制任務,其他16戶企業正在改制之中。積極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全年取消、合併、下放行政審批事項194項,市行政服務中心建成啟用。農村稅費改革繼續深化,政府機構改革穩步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環境進一步改善。民營經濟快速發展,全市新發展個體工商戶1.3萬戶,新登記註冊私營企業357戶;全年實現增加值、利潤均比上年增長40%以上,民營經濟上繳稅金占全市稅收總額的43%。深入開展東西合作,成功舉辦了第六次東西合作經貿洽談會,全年共履約東西合作項目525個,引進市外資金32.9億元,項目履約率和資金到位率分別為77.5%和45.6%。積極開展對外貿易,全市出口創匯完成3226萬美元,增長16.5%,利用外商直接投資1518萬美元,增長22.8%。
(四)結構調整取得新的進展。農業優質產品比重提高,優質小麥、優質玉米面積分別增長47.3%和24.5%,食用菌、花生、蔬菜、花木、中藥材等種植面積擴大,農業生產的區域化、規模化特點更加鮮明;訂單農業和標準農業穩步發展,已建立無公害農產品基地29個。林業生產成效顯著,全年完成成片造林40.78萬畝,退耕還林23.5萬畝,新建、完善農田林網242萬畝,完成通道綠化2112公里。優質畜禽養殖規模不斷擴大,生產結構進一步最佳化,肉、蛋、奶產量分別較上年增長7.09%、7%和25.6%,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56.02%。工業技改力度加大,全市14項重點工業技改項目完成投資13億元,增長44%,企業適應市場的能力繼續增強。旅遊業快速發展,實現旅遊總收入1.75億元,增長26.7%;嵖岈山風景區被評為國家級地質公園、國家4A級景區。金融保險、房地產、現代物流快速發展,餐飲、商貿等傳統服務業發展水平進一步提高。
(五)城鎮化進程進一步加快。市區完成城市建設投資6.33億元,增長26.6%。練江路立交橋、107國道景觀路改造等一批重點工程相繼竣工,新區廣場、溫州步行街和東二環南段、健康路西段、倉庫路東段、南海路北段等工程進展順利,城市供水、供氣、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得到完善。加強城市管理,深入開展城市環境綜合整治活動,市容市貌得到改觀。加快以縣城和29個重點小城鎮為骨幹的城鎮體系建設,全市城鎮化水平達到15.02%,中心城區面積近40平方公里。
(六)就業再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得到加強。認真貫徹落實再就業工作的方針政策,加大資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積極搞好再就業服務,千方百計開發再就業崗位。全年新增就業崗位37162個,下崗失業人員累計實現再就業22911人,其中“4050”人員7854名,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 %。認真做好“兩個確保”和城市低保工作,共發放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金1393.24萬元,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22707萬元,城市低保金5062萬元。深入開展幫扶困難職工活動,幫助5313名下崗職工實現再就業。
(七)經受住了非典和自然災害的嚴峻考驗。面對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我們沉著應對,把非典防治作為重中之重,建立了五個機制,部署五道防線,落實五項保障,加強疫病監測、疫情控制和醫療救治,取得了無死亡病例、無繼發性病例、無醫務人員感染的重大勝利。面對多年不遇的嚴重自然災害,各級政府全力做好抗災自救工作。先後下撥救災款3640萬元,幫助災民重建住房18991間,落實了衛生防疫、開倉借糧等措施,積極開展生產自救,確保了大災之年災民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有病能及時醫治,無適齡兒童因災輟學。
(八)科技教育和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科技工作穩步推進,全年共組織實施科技攻關、星火計畫、火炬計畫等項目308項,科技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進一步提高。教育事業全面發展,“兩基”成果得到鞏固提高,農村義務教育體制改革順利實施,教師工資發放、公用經費、危房改造投入保障機制逐步建立。高中教育發展迅速,全市普通高中在校生達到10.9萬人,比上年增加1.5萬人。職業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穩步發展,教育資源整合力度加大,專升本已經國家高校設定評議專家組評議。以疾病預防控制和農村為重點,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全年爭取衛生專項資金10327萬元,基本建設實現了歷史性突破;愛滋病防治救助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全年各級累計投入資金近5000萬元,較好地解決了愛滋病人醫治和民眾的生產生活困難。高度重視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人口自然增長率5.2‰。環境保護執法力度加大,環境質量得到改善。文化藝術事業進一步繁榮,民眾性體育活動健康發展。深入開展軍民共建活動,榮獲全國“雙擁模範城”稱號。統計、人事、審計、民族宗教、廣播電視、外事僑務、氣象、人防、史志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績。
(九)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進一步加強。深入開展“雙創”活動,城鄉面貌和廣大幹部民眾精神風貌發生了新的變化。堅持依法治市,開展普法教育,增強了全市人民的法制觀念。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重視民眾來信來訪工作,妥善處理民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健全安全生產管理體制,大力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深入開展反腐糾風工作,加大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力度,維護了社會大局穩定。
各位代表,2003年是極不尋常的一年,在遭遇非典疫情和嚴重自然災害的情況下,我們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確實來之不易。這些成績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市人民團結奮鬥、辛勤勞動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工作在全市各條戰線的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幹部、駐駐部隊指戰員、武警官兵、政法幹警和社會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關心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發展中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經濟總量小,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等指標遠低於全國、全省平均水平,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任務十分艱巨;農業基礎薄弱,抗禦自然災害能力差,農民增收難度大;工業科技含量低,骨幹企業少,結構不盡合理,制約因素較多;就業和社會保障任務繁重,城鄉不少低收入居民生活還比較困難;財政收支矛盾突出,特別是鄉鎮財政十分困難;一些地方社會治安問題比較突出,刑事犯罪案件屢有發生;政府廉政建設、經濟發展環境和幹部作風等仍是民眾反映比較強烈的問題。所有這些困難和問題,我們一定高度重視,在今後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決不辜負人民民眾的期望和重託。
二、2004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和預期目標
2004年是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一年,也是我市搶抓機遇、加快發展的重要一年。根據中央、省委和市委有關經濟工作的安排部署,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統攬全局,堅持“二、一、三、四”發展思路,強力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大力促進結構調整,繼續推進體制創新,進一步最佳化發展環境,切實轉變經濟成長方式,著力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矛盾,著力解決關係人民民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努力提高經濟成長的質量、效益和人民生活水平,實現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
今年我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1.5%,其中第一產業增長13%,第二產業增長11%,第三產業增長10.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9.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外貿出口增長12%;地方財政收入與經濟同步增長;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8%和9%;城市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6‰以內。
實現上述目標,儘管存在一些挑戰、困難和不確定因素,但也面臨多方面的發展機遇和有利條件。從巨觀環境看,世界經濟和貿易呈現增長趨勢,國內消費結構和產業結構升級步伐加快,必將引發新的市場需求擴張;國家更加注重搞好巨觀調控和統籌兼顧,並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有利於我們欠發達地區爭取更多的項目和資金;今年中央一號檔案在政策上加大了對“三農”問題的支持力度,有利於我們農業大市發揮優勢和挖掘潛力;全省中原崛起戰略的實施和結構調整、“三化”進程的加快,也將對我市經濟發展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從我市情況看,經過不斷探索和總結,確立了一條符合實際的“二一三四”發展思路;經過不斷挖掘和開發,內在優勢逐漸顯現;經過不斷培育和擴充,經濟總量顯著增加,經濟發展後勁明顯增強;經過不斷治理和規範,發展環境逐步最佳化,幹部民眾幹事創業的熱情日益高漲。只要我們搶抓機遇,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大好形勢;只要我們堅定信心,進一步增強加快發展的緊迫感和使命感;只要我們開拓創新、知難而進、務實苦幹,我們的奮鬥目標就一定能夠實現! 
三、大力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努力加快“三化”進程
(一)堅持項目帶動,努力培育經濟發展後勁
全力以赴抓好重點項目建設。今年計畫安排投資在3000萬元以上的重點項目70個,總投資256億元,年度計畫投資66.6億元,項目數量和投資規模均比上年有大幅度增長。今年安排竣工投產項目22個,總投資40.5億元,年計畫投資24.1億元,包括豫龍水泥日產5000噸熟料生產線、駿馬化工技改、白雲紙業年產10萬噸文化用紙填平補齊、藍天集團年產10萬噸甲醇、華駿車輛鑄造擴建、西氣東輸豫南支線等8個工業項目;駐信高速駐馬店南和確山兩條連線線,以及商桐路、確平路、高蘭路、君二路等7個交通項目;練江路改造、市中心醫院門診樓等7個其他項目。今年安排續建項目21個,總投資70.8億元,年計畫投資17億元,包括藍天集團年產30萬噸甲醇、古城電廠2×30萬千瓦淨化燃燒機組、吳桂橋煤礦、駿馬化工集團精細化工園、汝南雙星鞋業等6個工業項目;小洪河治理、老王坡滯洪區安全建設等3個農業基本建設項目;九縣一區天然氣管網建設、熱電廠供熱管網擴建、會展中心等5個城建項目;駐馬店高中分校、市二中分校、駐馬店師專擴建等4個社會事業項目,以及岈山、薄山湖、天中山等3個旅遊基礎設施項目。今年安排計畫新開工及預備新開工項目25個,總投資134.8億元,年計畫投資24.9億元,包括藍天集團2×35萬千瓦燃氣電廠、天方藥業擴建、西平年產10萬噸玉米澱粉糖、麥科特集團鎂合金加工等6個工業項目;阿深高速(駐馬店段)、上武高速(駐馬店段)、新陽高速(新蔡至泌陽)等9個交通項目;新區行政中心、市垃圾處理場等4個城建項目,以及市體育館、疾病控制中心等建設項目。對於這些重點項目,要千方百計加快建設進度,確保22個計畫竣工項目年內建成投運,21個續建項目完成年度形象進度,爭取計畫新開工及預備新開工項目如期開工建設。
做好項目儲備和申報工作。認真研究國家有關政策,抓緊論證一批關聯度強的大項目、好項目,充實項目庫;做好市白雲紙業二期擴建工程、豫龍水泥第二條日產5000噸熟料生產線等項目的前期工作,積極創造開工條件。
加強項目協調和管理。嚴格執行國家的產業政策,注重提高項目檔次和質量。繼續加強項目工作組織領導,健全項目工作機制。採取市場化、多元化、國際化的運作方式多渠道籌措資金,為項目建設提供資金保證。全面落實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投標制、建設監理制、工程質量終身責任制,加強監督管理,確保工程進度和質量。
(二)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快工業化進程
按照新型工業化要求和盤活存量、擴大增量、增加儲量的基本思路,牢固樹立工業興市意識,加快結構調整,搞好科技創新,實現工業速度和效益同步增長。拓寬融資渠道,積極爭取國債資金、工業結構調整專項資金、高新技術產業化貼息資金、銀行貸款,大力吸納民間投資,切實增加工業投入。努力培育和壯大優勢產業,加快傳統產業技術改造步伐,支持一批對結構調整有重大帶動作用的項目建設,提高產業技術裝備水平。突出抓好生物工程、化工等產品的擴能和提升,壯大規模,提高產品質量;利用先進技術改造紡織、食品加工、機械製造等行業,開發產品品種,增強市場競爭力;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注重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加強信息資源開發和套用,推進信息化進程。
繼續實施“名牌戰略”。整合工業資源,加快產業聚集,積極引導生產要素向支柱產業和優勢企業集中。加速天方藥業、駿馬化工、藍天集團、銀馬紡織、十三香、金雀電氣、華駿車輛等骨幹企業向擁有知名品牌、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大企業、大集團發展。加大天方羅欣片劑、駿馬牌尿素、華駿牌車輛等產品的推介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加強對工業經濟運行的監測和指導,搞好資源調度,緩解供需矛盾,督促企業落實安全生產措施,確保工業在良好的生產經營環境中運行和發展。
(三)開展“雙創”活動,加快城鎮化進程
繼續深入開展“雙創”活動,突出中心城區建設,加快縣城建設,支持重點鎮建設,進一步提高城鎮化水平。
科學做好城鎮規劃。嚴格執行中心城區總體規劃,認真編制行政新區、工業新區、舊城改造規劃以及環衛設施、園林、文化體育設施、城市道路網等專業性、控制性規劃。全面完成9個縣城的總規修編,加快行政區劃近期、中期、遠期規劃編制工作。加強規劃控制與管理,堅持規劃一張圖、審批一支筆,規範審批程式,加大執法力度,堅決制止違規違法建設行為,堅決維護規劃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切實加強城市建設與管理。圍繞建設園林城市、生態城市、衛生城市的總體目標,著重抓好水、氣、電、暖、通訊、污水及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和學校、醫院等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完善城市功能,加強城區生態保護,不斷改善人居環境。突出抓好中心城區建設,實施練江路、雪松路改造工程和駿馬河治污工程,加快會展中心建設進度,啟動行政區北遷和垃圾處理場工程,完成風光路、駿馬路景觀改造。搞好道路排水和小遊園、小綠地建設,提升綠化檔次,提高城市綠化覆蓋率。大力開展城市環境綜合整治,促進城區交通秩序、市場秩序、環境衛生明顯好轉。強化市民文明意識,增強市民參與城市管理的積極性。推進市政公用事業、建築企業、勘察設計體制改革步伐,搞活以土地為主的城市資產經營,逐步建立“投資多元化、建設市場化、管理經營化”的新機制,進一步拓寬經營城市路子。
大力發展城鎮經濟。充分發揮比較優勢,突出當地特色,培育支柱產業,增強城鎮經濟實力。加快旅遊業發展,統籌規劃,完善功能,提升品位,打響“三山兩湖”(岈山、銅山、天中山、薄山湖、宿鴨湖)旅遊品牌,提高景區知名度。逐步完善城鎮住房、就業、醫療、教育和社會保障等制度改革,積極引導農民和農村二、三產業向城鎮集中,形成產業發展、人口聚集、市場擴大的良性互動機制,促進城鎮可持續發展。
(四)圍繞增加農民收入,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
解決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是我們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要按照統籌城鄉發展的要求,緊緊圍繞增加農民收入這個核心,全面落實中央一號檔案精神和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採取更加有效的措施,確保農業農村經濟在災後恢復中實現新的發展。
堅持市場導向、因地制宜、示範帶動、農民自願、強化服務的原則,繼續調整最佳化農業結構。穩定糧食種植面積,擴大優質小麥、優質玉米面積,提高糧食生產能力。積極推進優勢農產品區域化布局,擴大優勢農產品生產規模。進一步做大上蔡花木、正陽花生、確山瓜果和中藥材、平輿白芝麻、汝南蔬菜等一批特色農業。加快林果業開發步伐,努力擴大經濟林果面積,重點抓好特色雜果種植和開龔路、駐上路、駐新路、107國道兩側花木帶建設;加快造林綠化步伐,爭取三分之一的縣今年達到高級綠化標準。大力發展畜牧養殖業,加快規模養殖基地建設,積極引導和支持產銷聯建的20家養殖定點企業發展,推進畜牧業集約化生產、規模化經營。大力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特別是農畜產品精深加工企業,積極發展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加快農業產業化步伐。加強農產品質量標準和安全監測體系建設,推進無公害農業、標準農業、創匯農業和品牌農業的快速發展。
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抓住災後重建、水毀工程修復和淮河治理的機遇,搞好防洪除澇和興利工程建設,抓好板橋、宿鴨湖、薄山、宋家場四大灌區的修復和節水改造,加快平原打井步伐,確保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積30萬畝,新增旱澇保收田20萬畝。繼續開展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進一步改善農業生態環境。
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積極組織和引導農民發展農村二、三產業和個體私營經濟。加強對農民工的培訓,取消對農民工的各種歧視性政策和不合理收費,完善信息網路,搞好勞務輸出的組織和管理,引導支持農民外出務工,增加務工收入。採取切實措施,加強監督和協調,認真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全面落實中央逐步降低農業稅稅率和對種糧農民實行直接補貼的政策,確保農民民眾真正得到實惠。嚴格落實耕地保護制度,確保土地依法徵收徵用,及時給予農民合理補償,切實保護農民合法權益。做好農民負擔監管工作,鞏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規範“一事一議”,防止農民負擔反彈。
大力發展縣域經濟。縣域經濟是全市經濟發展的基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關鍵在縣域經濟,重點和難點也在縣域經濟,必須把發展縣域經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立足於發揮比較優勢、形成區域特色、壯大產業規模,做大做強工業經濟,放手發展民營經濟,積極培育特色經濟,大力提升勞務經濟,增強縣域經濟實力。加大對縣域經濟發展的政策支持、金融支持的力度,制定切實可行的發展措施,加強科學指導,強化協調服務,最佳化發展環境,促進縣域經濟快速發展。
四、推進體制改革,擴大對外開放,增強經濟發展的動力和活力
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繼續採取產權轉讓、收購兼併、合資合作、破產重組等形式,吸引外資和民間資本參與國有企業的改組、改造,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加強對國有資產的監督管理,在規範操作的前提下,實現國有資本的有序退出。做好改制企業的規範完善工作,加快未改制企業的改革進度,力爭年內完成改革任務。加大流通企業改革力度,搞好分類排隊,先易後難,積極推進。搞好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改革,轉換國有糧食企業經營機制,全面放開糧食購銷市場。進一步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分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妥善解決改革中職工安置、資產處置、債權債務處理等問題,確保改革健康進行。
大力發展民營經濟。認真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放寬市場準入,降低門檻,鼓勵民營經濟投資支柱產業、基礎產業等領域,參與能源、交通、城市公共設施建設。進一步消除政策歧視,改進對民營企業的服務,加大依法保護力度,確保民營企業在稅收、信貸支持、土地使用、對外貿易、經營環境等方面與其他企業享受同等待遇。引導、鼓勵和支持民營企業改善管理,規範行為,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步伐,重點扶持頂志、十三香、華強、榮光、大成、鼎力和男兒風等民營企業,使之不斷發展壯大。 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逐步建立信用市場監督管理體系和失信懲戒制度。繼續整頓和規範市場秩序,重點抓好直接關係人民民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食品、藥品等方面的專項整治,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產品和商業欺詐行為。加強銀企溝通,搞好項目對接,增加金融機構在我市的貸款投放。規範發展信貸業務,認真落實有關小額貸款擔保政策,增加對消費需求的信貸支持。嚴厲打擊逃廢金融債務行為,為金融機構創造良好的經營和發展環境。
加快推進財稅體制改革。實施市直國庫集中支付改革,深化政府採購、部門預算、會計集中核算改革,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強化稅收征管,堅持依法治稅、依率計征,做到應收盡收。切實加強罰沒收入、行政事業性收費、土地使用權和市政設施經營權轉讓收入等非稅收入管理,認真落實“收支兩條線”和“票款分離”的規定。嚴格支出管理,合理調整財政支出結構,控制、壓縮一般性支出,確保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工資、社會保障等重點支出。積極探索、逐步建立財政支出績效評價體系,切實加強對政府投資的監督管理,規範政府投資行為,健全科學決策機制,提高政府投資效益。
繼續深入開展東西合作。進一步落實鼓勵外來投資的政策規定,突出抓好籤約項目履約工作,提高項目履約率和資金到位率。認真落實招商引資責任制,採取多種有效形式,開展招商引資活動,確保招商引資實效。認真總結東西合作的經驗,積極探索推動東西合作的新路子,做好2004年全國東西合作會的籌備和組織工作,確保會議圓滿成功。
進一步擴大對外經濟合作與交流。鼓勵各類所有制企業開展出口業務,擴大工業製成品和優質農產品出口規模,努力鞏固傳統出口市場,積極開拓新興市場。廣泛開展對外商務活動,吸引港澳台地區及外國投資。積極探索利用外資的途徑,擴大引資領域和利用外資規模。加強跟蹤服務和協調,抓好外資項目的實施。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到境外投資發展,開展不同形式的對外勞務合作。
五、統籌兼顧,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堅持以人為本,樹立科學的發展觀,統籌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是我們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也是解決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中諸多矛盾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必須從人民民眾切身利益出發,切實做好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堅持不懈實施科教興市、人才強市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大力發展各項社會事業。
做好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努力改善人民生活。千方百計增加就業是政府的重要職責。繼續實行積極的就業政策,特別要把小額貸款、稅費減免等優惠政策落到實處。拓寬就業渠道,注重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中小企業和社區服務業,推行靈活多樣的就業方式,鼓勵自主創業和自謀職業。做好就業援助和就業服務,鞏固和擴大“幫扶”成果,優先安排“4050”人員到政府開發的公益性崗位就業。力爭新增城鎮就業33000人以上,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9300人以上。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繼續做好“兩個確保”工作,搞好“三條保障線”的銜接。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制度,擴大各項社會保險覆蓋面。進一步做好城市“低保”工作,規範“低保”標準和範圍,做到應保盡保。對城鄉特困民眾給予更多的關愛,切實幫助特困家庭解決就醫看病、子女上學、住房等實際困難。完善農村“五保戶”生活保障制度,確保供養資金。高度重視救災工作,落實災區稅收減免政策,做好受災民眾生產生活救濟工作,確保“四有一無”目標的實現。加大扶貧開發工作力度,確保完成年度脫貧任務。
加強科技工作,發展教育事業。編制好科技規劃,加大科技投入,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加強企業技術中心建設,抓好先進技術的引進、消化和套用,提高高新技術產業在工業增加值中的比重。大力實施科技興農,鞏固和發展農業科技示範園區,推廣農業新技術,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支持高新區加快建設步伐,增強其對資金、人才、技術等要素的吸引聚集效應。積極發展高等教育,繼續做好“專升本”工作。整合中等教育資源,抓緊申辦駐馬店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籌建醫學專科學校。統籌城鄉教育,加強農村教育,重點發展高中階段教育,積極發展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重視人才工作,開發人才資源,努力營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人盡其才的良好氛圍。
推進衛生、文化、體育等社會事業發展。完善公共衛生體系,加強疾病控制體系、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救治體系、重大疫情信息網路體系建設,努力提高對各種疾病及衛生事件的防範和應對能力。突出抓好農村衛生工作,切實加強鄉鎮衛生院建設,推進鄉鎮衛生院改革。繼續做好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試點工作。重視愛滋病防治救助工作,逐步建立長效的防治救助機制。大力發展文化事業,抓好文化場館和廣播電視網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文物保護,推進文化產業發展,繁榮文學藝術、新聞出版、社會科學、廣播電視事業。積極開展各類民眾性文化體育活動,辦好市一屆運動會,提高競技體育水平。加強國防教育,關心、支持駐駐部隊和民兵預備役建設,深入開展雙擁共建活動,進一步密切軍政軍民關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