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一年,在市委的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我們緊緊依靠全市人民,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深入開展“三項建設”活動,團結奮進,紮實工作,圓滿完成了市一屆人大六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據統計,全市完成生產總值496.25億元,增長12.1%,一、二、三產業分別增長8.1%、16.1%和11.3%;城鎮固定資產投資113.2億元,增長60%;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2.5億元,增長28.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2.9億元,增長14.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00元,增長11.7%;農民人均純收入2486元,增長11.7%。回顧去年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06年駐馬店市政府工作報告
- 時間:2006年
- 性質:工作報告
- 內容:2005年工作回顧
開場白,2005年工作回顧,項目建設力度加大,工業經濟快速發展,“三農”工作得到加強,城鎮建設步伐加快,城鎮化水平提高,改革開放穩步推進,招商引資取得新成效,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堅持以人為本,認真解決人民民眾的切身利益,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得到加強,2006年政府工作的主要目標和任務,大力發展工業經濟,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一步加快城鎮化進程,加大改革開放力度,推進第三產業快速發展,統籌社會事業協調發展,努力構建和諧社會,加強政府自身建設,關於“十一五”規劃《綱要(草案)》的說明,編制過程和主要特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情況,發展的指導原則和主要目標,主要任務,
開場白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2005年工作回顧
項目建設力度加大,工業經濟快速發展
全年計畫安排101個重點項目,實際實施118個,完成投資102.4億元,為年度計畫的106%。其中40個計畫竣工項目完成投資27.1億元,為年度計畫的91.9%;27個續建項目完成投資65.3億元,為年度計畫的110.8%;21個計畫開工項目實際開工37個,開工率176%。在建項目數量和投資增幅均為歷史最高。堅持把工業項目作為重中之重,73個重點工業項目完成投資55.9億元,為年度計畫的106%。藍天集團年產40萬噸甲醇、豫龍水泥日產5000噸熟料生產線、駿馬化工三聚氰胺、魯洲生物科技一期、益康麵粉二期等項目已竣工投產;藍天集團燃氣電廠、華潤古城燃煤電廠、天方藥業合成分廠、吳桂橋煤礦、華駿工業園二期、惠豐生物科技等一批重點項目,今年將全部投產。同時,注重引導企業深化改革,加強管理,促進了工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全市限上工業完成增加值76.1億元,增長24%,增速為歷史最高;完成銷售收入215億元,增長38.9%;實現利潤11.4億元,增長77.6%;實現利稅21.9億元,增長47.6%;綜合效益指數157.9%,比上年提高25.1個百分點。
“三農”工作得到加強
加快了農業綜合開發和7個縣優質小麥基地建設,全市優質專用小麥達到688萬畝,占麥播面積的74.5%,糧食總產532萬噸,雖因災減產,但仍為歷史上第二個豐收年。畜牧業增加值達到73.3億元,增長7.6%,肉、蛋、奶產量進一步提高。完成成片造林20.25萬畝,新建完善農田林網359萬畝,實現了全市平原綠化高級達標。實施了小流域治理、灌區配套、平原打井等重點水利工程,新增有效灌溉面積32.9萬畝、旱保田30萬畝,改造中低產田21萬畝。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經濟,擴大了優質專用小麥和經濟作物生產規模,培育壯大了一批農畜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加快了農業產業化進程。大力發展勞務經濟,全年輸出勞務181萬人次,實現勞務收入60億元。全市縣域生產總值達到411億元,增長11.5%;縣域工業增加值132億元,增長16.2%;縣級財政一般預算收入8.5億元,增長29.5%。
城鎮建設步伐加快,城鎮化水平提高
全年中心城區完成建設總投資9.26億元,增長38.2%,會展中心、天中廣場、解放大道西段、風光路南段、前進路北段、雪松大道東段等項目已建成使用;開元河公園一期、交通路西段改造等項目進展順利,行政新區建設取得了實質性進展。深入開展“三城聯創”活動,加強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市區經營秩序、市容市貌、環境衛生發生了顯著變化,中心城區綠化覆蓋率達到24.7%。縣城和小城鎮建設步伐加快,全市城鎮化率達到18.67%。
改革開放穩步推進,招商引資取得新成效
國有企業改制工作基本完成。糧食流通體制改革任務全面完成,新成立國有獨資企業12家、股份制企業87家。農信社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效,10個縣區全部一次性拿到央行專項票據。鄉鎮機構改革紮實推進,順利完成了鄉鎮撤併和人員分流任務。行政審批及交通、城建、商貿等領域的改革,也都邁出了新步伐。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成功舉辦了第八次全國東西合作經貿洽談會,全年共落實簽約項目416個,投資總額65.8億元,其中引進資金63億元,促成了中國昊華、山東魯洲、中集集團、香港華潤、日本住友、英國愛農等一批國內外知名企業落戶我市。全年實際利用外資3134萬美元,完成出口創匯5060萬美元,分別增長30.6%和11.2%。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阿深、上武、新蔡—泌陽3條高速累計完成投資24.7億元,幹線公路完成投資6.9億元,建設幹線公路262.8公里。組織實施科技項目214項,轉化科技成果132項,科技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達到46%。教育“兩基”成果得到鞏固,農村辦學條件進一步改善;高中在校生達到13.8萬人,又有4所學校被認定為省級示範性高中;引進資金6.8億元,新建各類民辦學校10所;黃淮學院對外合作辦學取得突破。衛生事業全面進步,實施疾病預防和醫療救治體系項目21個,建設改造鄉鎮衛生院66所,愛滋病防治救助工作取得新的成效。計畫生育工作得到加強,人口自然增長率5.4‰,低於全省平均水平。實施文化精品工程,全年創作大劇本4部。廣播電視、新聞出版、民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健康發展。環保執法力度加大,環境質量繼續改善。深入開展擁軍優屬、擁政愛民和軍民共建活動,軍政軍民關係進一步密切。旅遊、統計、人事、審計、監察、氣象、人防、民族宗教、史志、檔案、僑務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績。
堅持以人為本,認真解決人民民眾的切身利益
去年,向全市人民承諾的15件實事得到較好落實。全年新增就業人員46639人,實現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8777人,其中“4050”人員5235人,占省定目標的194%。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實現市級統籌,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失業人員保險金、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實現了按時足額發放;為10.3萬城市低保對象發放低保金6463萬元,做到了應保盡保。全面落實了免徵農業稅、對種糧農民直補、良種補貼和大型農機具購置補貼政策,“一免三補”使全市農民減負增收5.62億元,人均81元;全年解決溫飽人口3萬人,鞏固溫飽人口8萬人。對農村困難家庭學生髮放“兩免一補”資金1.41億元,資助學生130.4萬人;籌措資金2.05億元,完成了480個行政村、1280公里的“村村通”建設任務;籌措資金6200萬元,解決了317個自然村27.8萬民眾的安全飲水問題;籌措資金6796萬元,實施農村中國小D級危房改造項目307個。切實做好災區倒房重建工作,政府幫建新房8488間。加大清理建設領域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力度,維護了進城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得到加強
社會大局穩定認真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切實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積極推進文明城市、文明單位、文明村鎮等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城鄉面貌和幹部民眾的精神風貌發生了顯著變化。堅持依法治市,深入開展普法教育,完成了“四五”普法任務。大力推進村務、政務公開,順利完成了第五屆村委換屆選舉工作。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深入開展“平安建設”活動,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犯罪,刑事案件立案數同比下降31.1%,命案偵破率位居全省前列。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全年安全事故率和死亡率分別下降20.5%和22.9%。認真貫徹《信訪條例》,積極排查化解矛盾,依法妥善處置群體性事件,赴京、赴省上訪批數明顯下降,保持了社會大局穩定。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是強力推進“三項建設”、實現駐馬店平安崛起邁出堅實步伐的一年,是全市人民民眾得到實惠最多的一年。一年來的成績,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政協積極支持的結果,是全市廣大幹部民眾共同奮鬥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工作在全市各條戰線的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幹部、駐駐部隊指戰員、武警官兵、政法幹警和社會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關心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當前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不少矛盾和問題:經濟總量小,綜合實力不強,區域競爭壓力較大;經濟結構不合理,二產比重偏低,工業骨幹企業少,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不強;農業基礎薄弱,農業產業化水平不高,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難度加大;城鎮化水平低,就業壓力大,城鄉發展不平衡性比較突出;財政收入結構不合理,財政困難狀況沒有得到根本改變;經濟發展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一些民眾的生產生活還十分困難,看病貴和上學難的問題比較突出,民眾反映強烈。對此,我們一定進一步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以更加務實的作風,努力把政府各項工作做得更好,絕不辜負全市人民的重託和厚望。
2006年政府工作的主要目標和任務
2006年是“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今年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全市生產總值增長12%,限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0%,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6%,城鎮新增就業4.2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以內。實現上述目標,要重點抓好以下八個方面的工作:
大力發展工業經濟
突出抓好工業項目建設。今年初步安排重點工業項目114個,總投資213.6億元,年度計畫投資57.04億元。藍天集團燃氣電廠、華潤古城燃煤電廠、天方藥業阿奇黴素原料藥、吳桂橋煤礦一期、華駿工業園二期等73個計畫竣工項目,確保按期竣工投產。駿馬化工年產2萬噸DMF及2萬噸甲胺、河南順達化工年產20萬噸醋酸、華駿鑄造二期等16個續建項目,確保完成年度投資計畫。豫龍水泥、白雲紙業二期等19個計畫新開工項目,確保按期開工建設。同時,抓好熱電廠2×30萬千瓦熱電聯產、藍天集團20萬噸生物柴油和駿馬化工合成氨原料路線改造等6個項目的前期工作,並圍繞我市的產業優勢,積極論證儲備一批項目,爭取更多項目納入國家和省計畫。加大對重點企業的扶持力度。從今年起,篩選一批具有發展潛力、帶動性強的企業,作為重點扶持企業,整合出台相關優惠政策,完善有關激勵約束機制,全方位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促進企業做大做強,爭取天方藥業、藍天集團年銷售收入突破50億元,駿馬化工達到30億元,華駿車輛、南方鋼鐵達到10億元以上。繼續推進工業結構調整。加大自主創新力度,實施一批結構調整和技術改造項目,促進工業結構升級。圍繞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農畜產品和礦產資源精深加工業。支持優勢企業、工業園區和產業集群的發展,努力提高產業聚集度。加強對工業運行的協調指導。搞好工業運行監測,做好電力、煤炭、運力的供求銜接,定期研究解決工業運行有關問題。同時引導企業加強內部管理,強化市場行銷,抓好扭虧增盈,促進工業經濟快速發展。
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繼續加強“三農”工作,全面落實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力爭新農村建設取得良好開端。積極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繼續抓好7個優質小麥基地縣、5個農業綜合開發重點縣和2個世行貸款縣項目建設,進一步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大力培育和壯大龍頭企業,重點抓好天乳奶業、豐盛糧油等一批農畜產品加工項目建設,積極推進優勢農畜產品的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生產,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高度重視禽流感防控工作,加強動物疫病防控體系建設,全面完成縣級防疫站建設任務。加強林業生態建設,完成成片造林15萬畝,新建完善通道綠化500公里,鞏固全市平原綠化高級達標成果。積極發展勞務經濟,強化組織引導,加強技能培訓,力爭培訓農村勞動力7.8萬人,新增轉移就業15萬人。加大整村推進扶貧開發力度,確保11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和解決溫飽。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小洪河、大洪河治理和老王坡滯洪區安全工程建設,開工建設薄山水庫、板橋水庫灌區節水改造配套工程,繼續抓好農村節水灌溉和山區小流域治理,力爭新增有效灌溉面積20萬畝、旱保田20萬畝,治理水土流失50平方公里。積極爭取省“村村通”專項資金,確保完成600個行政村、1600公里的“村村通”工程。扶持農村沼氣工程建設,完成省定目標任務。抓好農村安全飲水工程,確保解決12萬農村人口的安全飲水問題。多渠道籌措資金,加大農村教育、文化、衛生等社會事業的投入,改善農村中國小辦學條件,加快農村鄉鎮衛生院改造,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不斷滿足廣大民眾對衛生保健和精神文化的需求。全面深化農村改革。推進鄉鎮機構職能轉變和服務水平提高,深化農村義務教育和縣鄉財政體制改革,繼續實行對種糧農民直補、良種補貼和大型農機具購置補貼,鞏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增強農村發展活力。加強鄉村規劃和文明建設。立足發展基礎和鄉村特色,因地制宜制定鄉村規劃,量力而行實施一批鄉村建設示範工程。注重村容村貌整治,積極培育造就新型農民,倡導健康文明的新風尚,不斷提高鄉村的文明程度。擴大農村基層民主。搞好村民自治,健全村務公開制度,開展普法教育,規範“一事一議”,促進農村社會和諧。
進一步加快城鎮化進程
突出抓好中心城區建設。加快推進行政區北遷工程,抓好東三環、通達路、交通路西段、練江路東段、駿馬路北段、驛城大道等市區道路建設,繼續改善城區通行條件。完善優惠政策,實施連片開發,進一步加大舊城拆遷和改造力度。加快通達住宅小區、練江堡住宅小區等房地產項目和市垃圾處理廠建設。深化“三城聯創”活動,努力實現創建目標。加快縣城和小城鎮發展。引導縣城和重點鎮,立足現有基礎,完善城鎮功能,培育支柱產業,擴大規模,提升輻射帶動能力。深化戶籍制度和投融資體制改革。積極消除有關體制和政策障礙,促進人口向城鎮聚集。積極引導社會資金參與城鎮供水、供熱、污水治理、垃圾處理等公用設施建設,通過公開拍賣城市黃金地段開發權、廣告發布權和道路橋樑冠名權,搞活城市經營。大力發展縣域經濟。進一步落實各項政策措施,完善縣城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大力發展特色經濟、園區經濟、勞務經濟,努力構建以工業化為主攻方向、以民營經濟為發展支撐的縣域經濟格局,推進縣域經濟發展再上新台階。加強交通建設。加快上武高速泌陽段、棠西路、平桐路、吳磺路等項目建設進度,確保年內建成通車;抓好新陽高速、驛陽高速、阿深高速駐馬店段等續建項目建設;做好安信快速通道開工建設工作,支撐城鎮加快發展。
加大改革開放力度
繼續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加快銀馬紡織、柴油機廠、龍山水泥廠等企業改制步伐,全面完成改制任務;加大已改制企業的重組力度,積極引進戰略投資夥伴,努力實現股權多元化。加快供銷、商貿、交通、城建、水利等局辦企業改革,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繼續完善國有資產有效監管體制,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進一步深化財政改革。繼續落實政府採購制度,擴大採購範圍和規模,繼續探索市縣聯合等採購新模式,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完善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加強財政監督,確保財政資金運行安全高效。積極發展資本和其他要素市場。支持具備條件的企業上市和上市公司再融資,擴大債券融資規模。改善金融生態環境,維護金融債權,規範企業貸款中介行為,加快建設社會信用體系。加強人才、技術、產權交易市場建設。全面推進其他領域的改革。鞏固糧食流通、農村信用社改革成果,深化供銷社體制改革,增強服務功能。加大小型水利設施產權制度改革力度。加快交通、城建、市政公用事業改革步伐。積極推進衛生、科技、教育等領域的改革。
堅持以東西合作為載體,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繼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圍繞資源和產業優勢,有重點地開展招商活動,提高招商引資實效。創新招商方式,多渠道引進國內外資金。加快工業集中區建設,完善基礎設施,實現生產要素的快速聚集。建立完善代理制和“兩個零接觸”制度,大力營造濃厚的親商、安商、富商氛圍。繼續辦好東西合作經貿洽談會,進一步提高辦會效果。鞏固招商引資成果。重點抓好已簽約項目的履約工作,明確專人負責,搞好跟蹤問效,促使簽約項目落實、契約引資到位。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繼續擴大利用外資規模,提高利用外資水平,力爭實際利用外資增長25%以上。重點支持天方藥業、華中正大、駿馬化工、華駿車輛、康茂、榮光等企業擴大工業品出口,繼續抓好優質小麥、芝麻、生豬等優勢農產品出口。
推進第三產業快速發展
大力發展服務業。堅持運用現代經營方式和信息技術手段,對傳統服務業進行功能結構、網點布局調整,完善配套設施,推進體制創新,提高經濟效益。堅持市場化、產業化方向,積極發展房地產、金融、保險、信息和法律服務等現代服務業。加大資金投入,改善社區服務條件,完善社區就業和文化、衛生服務網路,促進社區服務業發展。積極發展文化產業。加快國有文化企業公司制改造和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改制,培育多元化經營主體。加強政策扶持,實施資源整合,組建天中廣電傳媒有限公司。加大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籌建市廣播電視中心、報業大廈、圖書館、群藝館、體育館、工人文化宮。加快旅遊業發展。推進旅遊景區企業化經營、市場化運作,提高旅遊綜合效益。突出抓好嵖岈山、薄山湖、銅山湖生態旅遊和竹溝紅色旅遊、天中山生態文化游精品景區建設,加強宣傳推介,最佳化旅遊環境,提升旅遊業發展水平。
統籌社會事業協調發展
大力發展科技事業。注重先進適用技術的引進、推廣和套用,加強與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的合作,鼓勵駿馬化工、中泰藥業等企業建立研發中心,支持天方藥業、藍天集團、華駿車輛等企業申報承擔國家、省級研發任務,不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優先發展教育事業。搞好農村中國小布局調整,做好農村中國小危房改造和“兩免一補”工作,加大對農村義務教育投入,確保農村中國小公用經費落到實處;大力發展高中教育、職業教育和民辦教育,積極發展高等教育,爭取新增省級示範性高中2—3所,“駐馬店職業技術學院”籌建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黃淮學院招生規模繼續擴大。加快發展衛生事業。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整頓和規範醫療服務秩序,加強醫院管理,擴大農村新型合作醫療試點,認真解決民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切實做好愛滋病防治救助工作,確保防治救助取得更大成效。加強環境保護。抓好洪、汝河和黑河水污染防治。確保西平、平輿等7個縣城污水處理廠建成投運,遂平、上蔡2個縣城污水處理廠按期開工。積極推行清潔生產,綜合治理城市環境,提高城市綠化率和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強化對土地、森林等自然資源的生態保護,重視資源節約工作,積極發展循環經濟,努力構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支持國防建設。加強國防教育,做好國防動員、人民防空和民兵預備役工作,落實軍人優撫和退伍安置政策,鞏固“雙擁”成果。抓好計畫生育等方面工作。全面落實一把手負責制和一票否決制,繼續穩定低生育水平。深化統計制度改革,加強基層統計建設,搞好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依法保護婦女、兒童、未成年人和殘疾人的合法權益。做好審計、監察、人事、外事僑務、史志、氣象、紅十字會等工作。
努力構建和諧社會
全面落實好今年向全市人民承諾的15件實事,解決好關係廣大民眾的切實利益問題,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做好就業再就業工作。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企業、社區服務業和民營經濟,努力增加就業崗位;全面落實小額貸款、稅費減免等再就業扶持政策,鼓勵下崗失業人員自主創業和自謀職業,力爭新增就業人員4.2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1萬人,其中“4050”人員4000人以上。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擴大城鎮社會保險覆蓋面,加大征繳力度,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實現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加強城鎮基本醫療、工傷、生育保險制度建設。落實好農村特困戶救助和“五保戶”生活保障制度,提高農村特困人口的生活補助標準。解決好民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加強對食品藥品、飲食衛生等行業的監管,保護民眾生命安全。規範土地徵用、城市拆遷、企業改制工作,切實保護城鄉居民的合法權益。繼續開展“平安建設”活動,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保持社會治安大局穩定。加強安全生產監管,認真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防止重特大事故發生。高度重視民眾來信來訪,加強基層基礎工作,認真解決人民民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抓好精神文明建設。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設,不斷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質。深入開展文明城市和文明單位、文明村鎮、文明社區等精神文明創建工作,不斷提高城鄉文明程度。積極開展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活動,破除封建迷信,深化殯葬改革,倡導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營造文明和諧的社會環境。推進民主法制建設。認真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支持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職權。加強與政協的政治協商,自覺接受政協的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廣泛聽取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的意見。認真貫徹黨的民族宗教政策,繼續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大力推進政務、廠務、村務公開,進一步完善基層民主管理制度。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推進依法治市進程。
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我們必須加強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設,努力做到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讓人民滿意。加快職能轉變。積極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加快政企、政事分開,集中精力抓市場主體的培育,抓發展環境的改善。繼續減少和規範行政審批事項。進一步改進社會管理,協調好各種利益關係,促進社會公平和正義。完善政府責任目標考評制度,增加衡量經濟社會發展的硬性指標,繼續實行主要發展指標定期通報制度。提高服務水平。努力改進服務方式,提高服務質量,更好地為基層、企業和社會服務。積極推進電子政務建設,健全行政服務大廳功能,精簡辦事程式,切實履行服務承諾。充分發揮最佳化環境110的作用,嚴厲打擊強裝強卸、強買強賣、欺行霸市等干擾施工秩序和“四亂”行為,痛下決心最佳化發展環境。堅持依法行政。認真貫徹國務院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和行政許可法。健全對重大事項決策的專家論證制度,完善涉及民眾切身利益相關事項的決策公示和聽證制度。全面推行領導幹部責任審計制度,切實加強行政監察。深入開展廉政建設和反腐鬥爭,重點治理工程建設、土地出讓、產權產易、醫藥購銷和政府採購等領域的商業賄賂問題。加強政風建設。多做打基礎、管長遠的工作,力戒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帶頭厲行節約,反對奢侈浪費,建設節約型機關。繼續精簡會議、檔案,嚴格控制各種檢查評比活動。堅持求真務實,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掌握實情,解決實際問題。加強目標管理和督查,強化工作責任,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關於“十一五”規劃《綱要(草案)》的說明
《駐馬店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以下簡稱《綱要(草案)》),已提請大會審議。下面,我就幾個有關問題作簡要說明。
編制過程和主要特點
市委、市政府對制定“十一五”規劃工作高度重視。2004年9月,市政府下發了《“十一五”規劃編制方案》,啟動了規劃編制的相關工作。組織有關部門和專家,進行專題研究,提出了規劃的基本思路。市委一屆九次全會以後,根據市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精神,深入研究和編制了《綱要(草案)》。隨後,在廣泛徵求社會各方面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聘請有關專家進行了論證,作了多次的修改和完善,提交這次代表大會審議。
《綱要(草案)》依據市委一屆九次全會《建議》精神,反映了我市改革發展的新要求,具有巨觀性、戰略性和政策性。在規劃內容上,貫穿了科學發展觀的指導思想,突出了發展主題,明確了發展的戰略重點和基本任務;在規劃指標上,充分體現了加快發展、縮小差距的要求,所定指標既積極穩妥,又符合實際、留有餘地;在規劃形式上,採取章節結構、正文加專欄的形式,在專欄中列舉了有關發展指標和重點項目,使規劃重點內容比較突出,便於理解和把握。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情況
“十五”是我市改革發展的重要時期。面對日趨激烈的區域競爭壓力,我們始終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集中精力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全面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了顯著成就。五年來,我市綜合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市內生產總值增加216億元,年均增長9.2%;限上工業增加值比“九五”末翻了一番多;累計完成財政一般預算收入60.5億元,為“九五”時期的1.8倍;“二、一、三”產業格局得到鞏固;城鎮化率比“九五”末提高6.57個百分點。五年來,我市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00多億元,年均增長21.7%,一大批工業、農林水利、交通、城建、社會事業等項目建成投用。全市新增有效灌溉面積113萬畝、公路通車裡程880公里、年單向輸送天然氣16億立方米、發電裝機容量9萬千瓦。五年來,我市改革開放取得新的成效。國有企業、行政管理、農村稅費、糧食流通等體制改革順利推進,開放型經濟較快發展,東西合作成效明顯,出口創匯年均增長29%,五年實際利用外資9631萬美元。五年來,我市城鄉居民生活明顯改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9.4%和5.47%。累計安排就業再就業9萬餘人;實現穩定脫貧84萬人。五年來,我市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科技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提高6個百分點;完成中國小危房改造756所,完成高中擴建項目26個,黃淮學院申辦成功;疾病預防和醫療救治體系建設得到加強,改造建設鄉鎮衛生院127個、疾病控制中心10個;人口自然增長率低於全省平均水平。總之,經過五年的努力,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邁上了新的台階。站在新的起點上,我們更有能力實現又快又好的發展。
發展的指導原則和主要目標
“十一五”時期是我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駐馬店平安崛起的關鍵時期。《綱要(草案)》體現了市委《建議》提出的重要原則。這就是:必須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必須堅持加快轉變經濟成長方式,必須堅持項目帶動戰略不動搖,必須堅持高度重視“三農”問題,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必須堅持以改革開放和自主創新為動力。
根據市委《建議》確定的指導思想和原則,《綱要(草案)》提出了“十一五”時期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奮鬥目標:全市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2%以上,人均生產總值提前3年實現比2000年翻一番,城鎮化水平達到30%以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30%以上,城鎮居民人均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8%和6%以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以內。這裡,我僅就經濟成長速度問題作簡要說明。
《綱要(草案)》提出今後五年我市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2%,比全省預期目標高2個百分點,這是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根據需要和可能提出的。一方面根據我市現有發展水平,按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必須要有一個較高的發展速度,只有這樣才能逐步縮小差距;另一方面,近年來我們通過實施項目帶動戰略,新上了一批規模較大的工業項目,這些項目絕大部分將在“十一五”時期發揮效益。同時,“十一五”期間我市將繼續加大項目建設力度,規劃建設一批重大工業項目,隨著這些項目的相繼建成投運,必將拉動我市經濟的快速發展。因此,這個速度是積極的,也是符合實際的,通過努力是完全可以實現的。
主要任務
《綱要(草案)》全面提出了“十一五”時期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這裡,我著重說明以下六個方面:
一是加快工業化進程,促進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工業化是“三化”的核心,是實現以工補農、以城帶鄉的關鍵所在,我們必須把工業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綱要(草案)》提出,按照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要求,推動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強調通過建設一批大項目,擴充工業總量和規模;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有選擇地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加快資源整合,著力培育壯大醫藥、能源和煤化工、輕紡、食品、建材五大支柱產業和一批大型企業集團。這是針對我市工業總量小、骨幹企業少、結構層次低、競爭能力不強的現狀,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措施。我們一定要牢固樹立工業興市的理念,大幹五年,奮起直追,努力實現我市工業經濟的跨越式發展。
二是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我市作為農業大市,農村人口多、農業基礎較差,農民收入水平低,解決“三農”問題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大歷史任務。《綱要(草案)》提出,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紮實穩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強調要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加快農業產業化步伐,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要加強對農民工的培訓,提高勞務輸出的組織化程度,大力發展勞務經濟;全面推進農村綜合改革,認真落實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加大對農業和農村的投入,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事業發展。我們必須抓住新農村建設的機遇,認真落實相關政策措施,努力開創農村工作新局面。
三是強力推進城鎮化,推動城鄉協調發展。目前我市城鎮化水平比全省低12個百分點,比全國低20多個百分點,加快城鎮化發展的任務十分艱巨。針對這一現狀,《綱要(草案)》對推進城鎮化進程作了具體部署。“十一五”期間我們必須堅持最佳化城鎮布局,強化駐馬店中心城市的地位,壯大城鎮支柱產業,提高城鎮經營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吸納聚集能力,力爭城鎮化率達到30%以上。發展縣域經濟是城鎮化的重要支撐,也是統籌城鄉發展的結合點。《綱要(草案)》還強調要大力發展縣域經濟。
四是加快基礎產業發展,改善經濟社會發展的硬環境。近年來,我市加大了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為今後發展奠定了基礎,但仍然存在不少薄弱環節。“十一五”期間,我們一定要按照《綱要(草案)》的要求,優先發展交通運輸、能源、水利等產業,加快影響全局的基礎設施建設,從根本上緩解基礎設施和基礎產業的“瓶頸”制約,切實增強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和拉動作用。
五是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二十多年來,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主要得益於改革開放。要完成新階段的發展任務,突破影響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必須通過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來解決。《綱要(草案)》提出,要深化財稅金融體制、投資體制、行政管理、事業單位、流通體制和國有企業等重點領域的改革,為加快發展提供強大動力和體制保障。要抓住國內外產業轉移的機遇,大力實施東西合作,強力推進招商引資,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
六是有效推進和諧社會建設。這既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目標,也是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重要保障。《綱要(草案)》堅持以人為本,注重人的全面發展,就構建和諧社會有關內容作了較為全面的安排和闡述。“十一五”期間,我們要擴大就業,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保護資源和環境,控制人口增長,提高公共安全保障水平,切實解決好涉及人民民眾切身利益的問題,繼續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經過五年的努力,使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讓人民民眾生活的更加美好!
各位代表,未來的五年,是我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駐馬店平安崛起的關鍵時期。新的藍圖已經繪就,讓我們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團結奮進,紮實工作,為順利實現“十一五”規劃目標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