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河南省政府工作報告

2006年是全面實施“十一五”規劃、加快實現中原崛起的重要一年。一年來,省人民政府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的正確領導下,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積極構建和諧社會,抓住國家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等重大機遇,團結帶領全省人民開拓進取、紮實工作,圓滿完成了省十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都取得了新成績,實現了“十一五”發展的良好開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07年河南省政府工作報告
  • 時間:2007年
  • 內容:2006年工作回顧
  • 性質:工作報告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一、2006年工作回顧
——經濟規模和效益再上新台階。初步核算,全省生產總值達到12464.09億元,比上年增長14.1%;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678.4億元,增長26.2%,支出1441.1億元,增長29.2%;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餘額11492.55億元,增長14.9%;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1145.31億元,增長75%;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削減3.8%、2.2%。
——三次產業全面發展。一、二、三產業分別實現增加值2049.42億元、6762.4億元和3652.27億元,增長7.3%、17.7%和12%。全部工業增加值6070.93億元,增長18.7%;糧食總產1011億斤,增長10.3%。
——投資、消費和出口較快增長。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907.74億元,增長3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80.47億元,增長15.5%;進出口總額104.8億美元,增長22.4%,其中出口67億美元,增長31.5%。
——人民生活進一步改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1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261元,分別實際增長11.9%和12.1%;居民消費價格上漲1.3%。城鎮新增就業139.36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5.32‰。
一年來,政府各項主要工作都取得了明顯進展:
(一)經濟轉型邁出新步伐
適應經濟發展新階段的要求,選準突破口,加快增長方式轉變。工業結構不斷最佳化。加強分類指導,著力推動優勢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重點支持百戶重點企業和50戶高成長性企業。強力推進鋁的精深加工,全國鋁工業基地的地位進一步鞏固。積極推動一批煤化工重點項目實施,在國家產業布局中占據重要位置。培育壯大食品骨幹企業,產業競爭優勢全面提升。電子信息材料、生物化工、光電等產業加快發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3711.3億元,增長38.2%。主營業務收入超100億元的企業13家,其中超200億元的6家。服務業和建築業發展提速。以旅遊、金融、電信、交通運輸等領域為重點,推動服務業全面發展。鄭汴洛“三點一線”和南太行旅遊持續升溫,伏牛山生態旅遊整體開發全面啟動。全省接待海內外遊客1.3億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1039.4億元,均增長30%。建築業和房地產業發展加快,建築業總產值1496億元,增長40.3%;房地產開發投資581.95億元,增長49.8%。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增強。大力支持企業研發中心建設,新增國家級和省級企業技術中心41家。實施“特高壓輸變電裝備關鍵技術”等重大科技專項,支持洛陽中矽、中信重機、華蘭生物等企業開展技術創新活動,企業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資源節約利用成效顯著。繼續開展煤炭、鋁土礦資源整合,資源集中度和利用效率明顯提高。加強重點行業節能降耗工作,萬元生產總值能耗明顯下降。繼續開展空心村、磚瓦窯廠、工礦廢棄地整治,大力推廣新型牆體材料。拆除黏土磚瓦窯廠3109個。整治土地48.8萬畝,新增耕地28.2萬畝。加快淘汰落後產能,關停小火電機組60.5萬千瓦、普通立窯水泥1200萬噸、小耐火材料廠400個。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得到加強。對6個重點流域和5個重污染群區以及高速公路沿線、風景旅遊區周邊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共關閉取締企業1135家,限期或停產治理2235家。推進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速生豐產林基地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完成造林278.8萬畝,治
理水土流失面積800平方公里。
(二)投資結構進一步最佳化
認真貫徹國家巨觀調控政策,區別對待、有保有壓,加強薄弱環節建設,發展後勁進一步增強。部分行業盲目投資得到遏制。認真清理新開工項目,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產能過剩行業的項目建設,鋁冶煉、煉鐵、煉鋼等行業投資大幅下降。全省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843.8億元,增長39.9%,增幅同比回落5個百分點。重點項目建設進展順利。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安陽段開工建設,陸渾、白沙、白龜山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竣工,燕山水庫提前一年截流,黃河標準化堤防一期工程全面完成。安林、信南、商周等高速公路項目建成通車,新增高速公路761公里。鄭西鐵路客運專線工程進展順利,鄭州黃河公鐵兩用大橋、鄭州鐵路貨櫃中心站、鄭州火車站西出口改造等項目開工建設,新鄭機場航站樓擴建項目建成運行。首陽山電廠三期、三門峽電廠二期等一批大型機組投產發電,新增電力裝機630.5萬千瓦;一批輸變電工程投入運營,河南電網500千伏主網架基本形成。平煤庇山、鶴煤寺灣等一批煤礦建成投產。建成了64個污水處理廠。
省藝術中心建設加快,省廣播電視發射塔、廣電數位化產業基地、出版產業基地開工建設。
(三)“三農”工作顯著加強
狠抓各項支農惠農政策落實,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糧食生產實現大豐收,農民收入實現近十年來首次兩位數增長。財政支農力度不斷加大。全省財政用於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的支出超過330億元,對種糧農民直接補貼、良種補貼、農機購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等7項補貼全部兌現,共補貼資金31.4億元,比上年增加15.1億元。以保護價收購小麥362.5億斤,占全國收購總量的44.3%。農業結構調整穩步推進。加快優質糧食和畜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建設。優質專用小麥種植面積占小麥種植面積的61.4%,規模化養殖小區發展到3815個,各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2512家,糧食、肉類、奶業加工能力分別達到3370萬噸、490萬噸和166.2萬噸。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繼續改善。又解決了1597個村154.7萬人的安全飲水問題。新增農村沼氣用戶53萬戶,新增高標準基本農田187萬畝、有效灌溉面積159.8萬畝。新建改建農村公路3.1萬公里,又有5.1萬農戶實現“戶戶通電”、1131個20戶以上自然村通廣播電視。全省行政村實現“村村通電話”。落實“兩免一補”資金14.6億元,春秋兩季共資助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困難學生1281.2萬人次。籌措資金維修改造農村中國小校舍193.7萬平方米。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試點縣由25個擴大到65個,覆蓋農村人口一半以上。農村部分計畫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全面推行。
(四)城鄉發展趨於協調
中原城市群建設和縣域經濟發展加快。全省城鎮化率達到32.5%,提高1.8個百分點。中心城市加快發展。中原城市群核心區建設加速推進。連線鄭州、開封兩市的鄭開大道建成通車,兩側功能區規劃編制完成,產業布局逐步展開,公交、電信等公共服務初步實現對接,鄭汴一體化邁出實質性步伐。鄭州、洛陽等城市新區建設初具規模,綜合功能不斷完善。豫北、豫西、豫西南和黃淮地區中心城市輻射帶動能力不斷提高。城市面貌明顯改觀,全省已有5個國家衛生城市、8個國家園林城市、20個國家優秀旅遊城市。鶴壁等市城鄉一體化試點工作進展順利。縣域經濟實力顯著增強。省對縣落實一般轉移支付和獎補資金125.9億元,比上年增加43.8億元。拿出3億元資金表彰獎勵30個先進縣市。對20個經濟強縣和13個困難縣,採取不同政策給予激勵和扶持;對24個產糧大縣和40個畜牧重點縣,集中資金打造糧食生產核心區和畜牧強縣。全省一般預算收入超億元的縣市增加到81個,其中超6億元的12個;縣均財政支出超過6億元,比上年增加1.2億元。繼鞏義之後,新鄭又進入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行列。
(五)改革開放不斷深入
大力推動重點領域的改革,加快發展開放型經濟。國有企業改革繼續深化。大力引進戰略投資者,又有536戶國有企業基本完成改制,97.7%的國有工業企業實現股權多元化,國有大中型企業基本完成主輔分離。捲菸企業成功實現“三合一”重組,菸草行業實現稅利131.8億元。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實現新突破,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和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均超過50%。農村綜合改革深入推進。鞏固鄉鎮機構改革成果,清理涉及鄉鎮的一票否決和檢查評比達標項目;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不斷完善,提高了農村中國小公用經費標準,建立了農村中國小校舍維修改造長效機制,公共財政支撐農村義務教育的框架初步形成;全面推行“鄉財縣管”,縣鄉財政體制進一步理順。農村信用社改革紮實推進,實現利潤27.3億元,增長85.3%。分配製度改革有序展開。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制度改革順利實施,公務員登記、工資套改工作基本完成。
全面清理規範行政單位津貼補貼。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如期調整。資本市場穩步發展。股權分置改革基本完成。平煤天安、新野紡織、靈寶黃金等8家企業成功上市。鄭州商品交易所新推出白糖、PTA期貨交易品種。債券、信託融資大幅增長。其他領域的改革全面推進。幹線公路建管、農村公路養護體制改革開始實施。省屬開發類、公益及農業類科研機構改革全面完成。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進一步深化。政府投資項目推行代建制試點。文化體制、財政稅收、糧食流通、供銷系統、成品油價格等改革取得新進展。對外開放水平進一步提高。成功舉辦了黃帝故里拜祖大典、首屆中部旅遊交易會、第四屆投資貿易洽談會等大型商貿文化活動。實際利用外資18.5億美元,增長50.1%;引進省外資金超過1000億元。
(六)和諧社會建設穩步推進
切實解決民生問題,向人民民眾承諾的“十件實事”全部落實。就業再就業工作得到加強。城鎮新增就業人數超出預期目標,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52.9萬人,其中“4050”人員18.1萬人。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增加到1746萬人,勞務收入955億元。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企業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參保人數分別達到761.7萬人、704.8萬人和682.8萬人。實現了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市級統籌。提高城市低保補差水平,135.3萬城市低保對象按標施保。初步建立了農村低保制度,200萬人享受農村低保。加強農村敬老院建設,五保集中供養率由9.8%提高到21%。全面實施城鄉醫療救助,128.9萬人次受到救助。完成了819個貧困村整村推進扶貧任務,又有68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和解決溫飽。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全省普通高校在校生97.41萬人,新增12.2萬人。安陽殷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伏牛山和王屋山-黛眉山晉級為世界地質公園。改造完成806所鄉鎮衛生院和一批貧困縣醫院、婦幼保健院、中醫院。推出了《禪宗·少林》音樂大典等一批重點文化劇目。成功舉辦了省第十屆運動會和第二屆世界傳統武術節。民主法制和社會穩定工作紮實推進。堅持依法行政,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支持政協參政議政,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政府法制工作不斷加強,“五五”普法規劃全面實施。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好轉,各類傷亡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分別下降20.4%和13.2%。平安河南建設紮實推進,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不斷完善,信訪秩序進一步好轉,社會大局保持穩定。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和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不斷深入。國防教育和國防觀念進一步加強,國防後備力量建設取得新進展,省國防動員三年規劃得到較好落實。雙擁共建活動紮實開展,軍政軍民團結不斷加強。大力推進勤政廉政建設,認真開展商業賄賂專項治理,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新成效。
各位代表!
過去的一年,是實現中原崛起進程中不平凡的一年。我省在發展起點升高、約束因素增多、區域競爭加劇的情況下,主要發展指標超出預期,經濟社會發展又上了一個新台階,一個加快發展、富有生機、充滿自信的新河南正展現在世人面前。與2002年相比,全省生產總值由6035億元增加到12464億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由297億元增加到678億元,一般預算支出由629億元增加到1441億元,均增長1倍以上;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由184億元增加到1145億元,增長5倍以上;高速公路通車裡程由1231公里增加到3439公里,由全國第8位躍居第1位;發電裝機容量由1834萬千瓦增加到3511萬千瓦,增長近1倍;糧食產量在多年800億斤的基礎上跨越1000億斤大關;城鎮化率由25.8%提高到32.5%。
各位代表!
應該說,這一輪的快速發展,是在黨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取得的,是令人振奮、令人鼓舞的。這也充分表明,我們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走出了一條符合河南實際的發展路子。我們的主要體會:一是堅持正確的發展思路和目標不動搖。始終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準確把握省情,堅定不移地加快工業化、城鎮化,推進農業現代化,放眼全國大局,不斷拉高標桿,不僅鞏固和加強了農業大省地位,而且實現了向新興工業大省的跨越,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在中部崛起中保持了領先態勢。二是堅持在發展中順應調控、在調控中謀求發展。積極貫徹國家巨觀調控政策,抓住機遇,不斷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最佳化升級,建成和開工了一大批事關經濟社會長遠發展的重大項目。經濟發展避免了過去調整中出現的波動和滑坡,保持了年均13.2%的增長速度,高出全國平均水平3個多百分點,在新一輪發展中搶占了先機、贏得了主動。三是堅持突出重點、全面推進。通過強力推進國有企業、農村稅費、鄉鎮機構等重大改革,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不斷增強發展活力;通過強化自主創新、推動礦產資源整合、加強環境綜合整治等措施,著力推動經濟轉型;通過加快中原城市群和縣域經濟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試點等措施,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通過加強農村道路、安全飲水、農村中國小校舍、鄉鎮衛生院等改造和建設,切實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不少工作超前謀劃、率先突破,走在了全國前列。四是堅持求真務實、真抓實幹。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改進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明確目標、強化責任,積極營造幹事創業的良好氛圍。不圖虛名、不事張揚、崇尚實幹、注重實效,兢兢業業乾好每一天,踏踏實實做好每件事,確保每項工作都能落到實處。
各位代表!
這些成就的取得,是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人大、政協積極支持的結果,是全省人民團結一心、共同奮鬥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工作在全省各條戰線的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幹部、人民解放軍指戰員、武警官兵、公安民警以及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關心、支持我省現代化建設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同胞、澳門特別行政區同胞、台灣同胞、海外僑胞和國際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謝!
各位代表!
當前,我省的發展雖然已經站在了一個新的戰略起點之上,但人口多、底子薄、人均水平低的基本省情尚未根本改變,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問題。經濟結構不夠合理,經濟成長方式仍然比較粗放,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脆弱,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任務很重;一些領域改革滯後,實現科學發展、和諧發展還面臨不少體制機制障礙;農業基礎依然薄弱,糧食穩定增產、農民持續增收難度加大;城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促進統籌協調發展還有大量工作要做;上學就醫、勞動就業、社會治安等關係民眾切身利益的問題還比較突出,和諧社會建設任重道遠;一些地方和部門領導幹部作風浮漂,還存在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等現象。對此,我們一定高度重視並在今後的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
二、2007年工作總體要求
2007年是我省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加快實現中原崛起的關鍵一年。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及省八次黨代會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加快和諧社會建設,圍繞建設經濟強省、文化強省目標,進一步加快工業化、城鎮化,推進農業現代化,著力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增長方式,著力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著力推進改革開放和自主創新,著力促進社會發展和解決民生問題,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10%;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外貿出口增長15%,實際利用外資增長20%;萬元生產總值能耗降低4.5%左右;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減少3.5%和3.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5%;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在3%以內;城鎮新增就業10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5‰以內。
今年政府工作要圍繞實現又好又快發展,著力處理好五個方面的重要關係:一是正確處理速度與結構、質量、效益的關係。既要堅持發展第一要務,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繼續領跑中部崛起,又要強化科學發展意識,不斷最佳化產業結構,提高經濟成長的質量和效益,努力實現更大規模、更高水平發展。二是正確處理國家巨觀調控與地方經濟發展的關係。既要樹立全局意識,把國家巨觀調控政策落到實處,又要抓住調控帶來的機遇,乘勢而上,奮發有為,努力在順應調控中謀求新的發展。三是正確處理經濟建設與統籌協調發展的關係。既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促進重點領域、重點地區加快發展,又要統籌城鄉、區域和社會事業發展,加快推進和諧中原、文化強省建設,推動公共資源配置向民眾直接受益的方面傾斜,努力使人民民眾享受更多的改革發展成果。四是正確處理經濟成長與人口、資源、環境的關係。既要堅定不移地加快工業化、城鎮化,推進農業現代化,全面提高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又要切實把自主創新、資源節約、環境保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兼顧當前與長遠,加快推動經濟轉型,努力實現可持續發展。五是正確處理改革與發展、穩定的關係。既要堅持市場經濟取向的改革,增強改革的主動性和針對性,實現改革在更深層次、更廣領域的新突破,又要不斷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改革措施的協調性,努力以改革促發展、以發展保穩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