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蒙古族自治縣

河南蒙古族自治縣

河南蒙古族自治縣是青海省唯一的蒙古族自治縣,俗稱“河南蒙旗”,是中國蒙古族人口比例最高的縣。地處青海省東南部,東臨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碌曲縣,南接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瑪曲縣,西南與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海南州同德縣毗連,北與澤庫縣相鄰,處於青甘川三省結合部,素有青海省南大門之稱。全縣總面積6997.45平方公里,海拔3600米,轄1鎮4鄉2個社區39個牧委會,135個牧業合作社,四座藏傳佛教寺院,截止2011年,總人口4萬人,蒙古族占93.21%。

河南縣是全國面積最大的有機畜牧業生產基地,全國三大名馬之一的河曲馬,青海優良畜禽品種歐拉羊是自治縣的優勢畜種。河曲草原屬典型的高寒草甸型草場,地處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譽為“四大無公害超淨區之一”的青藏高原東南部地帶。2013年,全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0.64億元。

2017年10月,青海省政府同意河南蒙古族自治縣從全省貧困縣中退出。 2018年12月29日,被國家民委命名第六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區(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河南蒙古族自治縣
  • 外文名稱:Mongolian Autonomous County of Henan
  • 別名:河南蒙旗
  • 行政區類別:自治縣
  • 所屬地區:中國 青海省 黃南藏族自治州
  • 下轄地區:1鎮、4鄉
  • 政府駐地:優乾寧鎮
  • 電話區號:0973
  • 郵政區碼:811500
  • 地理位置:青藏高原東部 青海省東南部
  • 面積:6997.45平方公里
  • 人口:4萬人(2011年)
  • 方言:蘭銀官話、藏語、蒙古語
  • 氣候條件:高原氣候
  • 著名景點:河曲草原,仙女洞
  • 車牌代碼:青D
  • 行政代碼:632324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質地貌,氣候,水文,自然資源,水利資源,生物資源,礦藏資源,人口民族,經濟概況,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文化事業,教育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基礎設施,歷史文化,風景名勝,

建制沿革

秦漢以前,屬羌人牧地。東漢獻帝建安十九年(214年)歸附漢朝。
西晉時為吐谷渾轄地,北周建德五年(576年)地屬北周廓州總管府轄。
隋朝前期屬吐谷渾轄,後期屬西海郡赤水縣(治今興海縣境)地。
唐高宗始為吐蕃管轄。唐玄宗天寶12年(753年)屬唐洮陽郡。五代十國時期為吐蕃、吐谷渾、党項、羌等勢力各霸一方,無以統屬。
北宋時屬中原王朝。南宋時屬金國。元為吐蕃等處宣慰司轄地,屬河州必里萬戶符。
明為朵甘行都指揮使司轄地,萬曆後屬河州必里千戶符。
清屬循化廳,為和碩特前首旗(俗稱河南親王)牧地。
民國初由“青海辦事長官”及“蒙蕃宣慰使”管轄,民國廿四年(1935年),和碩特南左中旗劃同德縣,其餘“河南三旗”由河南親王統領,隸省直轄。
1954年10月成立河南蒙族自治區(縣級),1955年6月改稱河南蒙族自治縣,由省直轄。
1959年由黃南自治州代管。1964年,更名為河南蒙古族自治縣。

行政區劃

2000年,河南蒙古族自治縣轄6鄉,縣府駐優乾寧(智後茂鄉轄地)。其中各鄉鎮:智後茂鄉、寧木特鄉、托葉瑪鄉、賽爾龍鄉、柯生鄉、多松鄉、優乾寧地區未批鎮。
2001年3月19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批覆:撤銷智後茂鄉,設立並命名為優乾寧鎮(鎮政府駐地不變)。
2001年底,河南蒙古族自治縣轄1個鎮、5個鄉,38個村(牧)委會:優乾寧鎮、寧木特鄉、托葉瑪鄉、賽爾龍鄉、多松鄉、柯生鄉。年底全縣總人口3.1萬人,其中少數民族2.85萬人,占全縣總人口的92.06%。
2005年,河南蒙古族自治縣轄1個鎮、5個鄉:優乾寧鎮寧木特鄉托葉瑪鄉賽爾龍鄉柯生鄉多松鄉
2006年8月,撤銷托葉瑪鄉,併入優乾寧鎮。
截止2012年,河南蒙古族自治縣轄轄1鎮4鄉,2個社區,39個牧。
鄉鎮名稱
主要轄區
轄15個牧:智後茂、參美、秀甲、荷日恆、多特、直龍、納其、阿木乎、吉仁木、托葉瑪、曲海、夏吾特、曲龍、文群、寧賽:。
轄11個牧:寧木特、作毛、周龍、衛拉、德旦、浪琴、蘇青、夏拉、賽爾永、梧桐、尕群。
轄5個牧:賽爾龍、尖克日、尕欠、尕克、蘭龍。
轄4個牧:柯生、毛曲、尖克、次漢蘇。
轄3個牧:多松、夏日達哇、拉讓。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河南蒙古族自治縣位於青藏高原東部,青海省的東南部,九曲黃河第一右旋彎曲部的弦部的南端。東臨甘肅藏族自治州夏河縣、碌曲縣,南臨甘南藏族自治州瑪曲縣,西北與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和海南州同德縣毗連,北與黃南藏族自治州澤庫縣為鄰。縣區東西長127.67公里,南北寬94.36公里,土地總面積6997.45平方公里,折合1049.62萬畝,占青海省總面積的0.89%。縣城優乾寧鎮位於縣境北部優乾寧灘,北距黃南州首府隆務鎮137公里,距省會西寧市328公里。地理位置西倚青藏,東襟甘隴,北通寧海,南望川康,是青、甘、川三省津要之所在。

地質地貌

河南縣地勢總趨勢是東北高、西南低,大部分地區海拔在3600米以上,最高海拔4539米,最低海拔3168米,高差1317米。地貌類型屬典型青南淺切割高山區。其中山地面積約806.11萬畝,占總面積的76.80%;灘地面積約為160.59萬畝,占全縣總面積的15.30%;丘陵面積約73.20萬畝,占全縣總面積的7%,谷地面積4.20萬畝,占全縣總面積的0.4%。

氣候

河南蒙古族自治縣氣候為高原大陸性氣候,屬高原亞寒帶濕潤氣候區。由於海拔較高,地勢複雜和受季風影響,高原大陸性氣候特點比較明顯。每年5月份至10月份溫暖、多雨,11月至次年4月份寒冷、乾燥、多大風天氣。春秋時日短,四季不分明,無絕對無霜期。年均氣溫在9.2℃-14.6℃,年降水量597.1毫米-615.5毫米,降水總量41.8761立方米,平均每畝降水398.96立方米。平均年蒸發量為1349.700毫米。常年風向西北風,最大風速達到23.7米/秒,年平均風速2.6米秒。年均積雪55.3天,最大積雪厚度31厘米。日照率為57.58%-58.15%,略低於省內西部地區。年平均氣壓671.8毫帕,空氣密度為812.0克/立方米,年均雷暴67.6次。年均沙暴1.25次。年均霧障36.1次。
河南蒙古族自治縣河南蒙古族自治縣

水文

河南蒙古族自治縣河流多,有大小河流27條,主要河流14條,其中較大河流為洮河、澤曲河、尕瑪日河。澤曲源於澤庫縣境內,經河南縣流入黃河,是河南縣境內最大的河流之一,全長232公里,流域面積4756平方千米。洮河在河南縣境內流程83.5公里。

自然資源

水利資源

河南蒙古族自治縣有大小河流27條,這些河流水質好,分布廣,流程長,流域大,水文地質穩定,落差大,水力蘊藏量十分豐富,年均徑量總量13.87億立方米,水資源理論蘊藏量為129.64千瓦。
澤曲河澤曲河
澤曲在河南縣境內河段落差253米,平均坡降1.70%,年徑流總量7.1億立方米,水能理論蘊藏量9.3千瓦,可建成梯級電站6處,總裝機容量約700千瓦,年發電量200萬千瓦時。洮河在河南縣境內落差400米,平均坡降4.79%,平均徑流總量40533.20立方米,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為3.44萬千瓦時。

生物資源

河南蒙古族自治縣林地面積65.175萬畝,占全縣土地總面積的6.21%。天然林資源主要分布於寧木特鄉境內,森林覆蓋率為4.5%,森活立木總蓄積量為34.8萬立方米,主要樹種有青海雲杉、園柏、樺木、沙柳等。全縣天然林區高等植物有3000餘種,其中經濟植物278種,有藥用價值植物133種,名貴中藥材有黨參、大黃、冬蟲夏草、雪蓮、貝母、姜活、秦艽、黃芪、柴胡等。野生動物有162種,藥用的有73種、其中獸類有30餘種,主要有馬鹿、馬麝、岩羊、雪豹等,鳥類132種,主要有褐馬雞、雪雞、東原雕等。
河南蒙古族自治縣河南蒙古族自治縣

礦藏資源

截止2007年,河南蒙古族自治縣全縣礦產資源中已發現的有10餘種礦苗,現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主要有三種。
河南蒙古族自治縣河南蒙古族自治縣
1、距縣城59公里的賽爾龍鄉赫格欏輝銻已探明儲量01790金屬噸,主要有3條礦帶,經省地礦局中心實驗室化驗:銻38.05%,汞0.011%,砷0.106%,金0.25噸,選礦石後,銻品位均能達到20%。
2、河南縣李卡如山北側泥炭,經省地質礦產局1987年4月批准,該地泥炭D級儲量787萬噸。泥炭地有機質平均含量48.9,纖維量30.3%,水份60.5%,灰份47.1%,發熱量8.9×100焦/千克,腐植磷酸含量22.5%。
3、距縣城28公里的托葉瑪鄉曲海礦泉水,勘察鑑定年流量1萬噸,內含鍶、鋰、偏矽酸、游離二氧化碳等十種微量元素,礦化度867.5mg/L,其中游離二氧化碳兩項的成分超過了G138537-87界線指標,鍶含量達296mg/L,游離二氧化碳547.2mg/L,在國內尚屬少見。

人口民族

截止2011年,河南蒙古族自治縣總人口4萬人,蒙古族占總人口的93.21%,是中國蒙古族人口比例最高的縣。有蒙古族藏族漢族回族土族等民族。

經濟概況

綜述

2010年,河南蒙古族自治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6.53億元,比2009年增長8.8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4.12億元,比2009年增長17.95%,為年度目標的109.78%;完成地方一般預算收入858萬元,為年度預算的111.28%,比2009年增長17.86%;牧民人均純收入4012.03元,比2009年增長15.61%。2017年10月,根據貧困縣退出程式,經青海省政府研究,批准河南蒙古族自治縣從全省貧困縣中退出。

第一產業

2010年,河南蒙古族自治縣農牧業總產值達到4.59億元,比2009年增長3.38%;牲畜總增率、出欄率、商品率穩中有增;被評為“全省畜疫防治工作先進單位”。年內,我縣被國家環保部確定為國家級有機食品生產基地,蘇呼歐拉羊、河曲馬通過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

第二產業

2010年,河南蒙古族自治縣在同仁、西寧等地建立了草地畜產品銷售網點,啟龍牧場、綠草源公司在深圳、上海等地開設特色產品專櫃。建立了政府、信用聯社、牧戶貸款擔保聯動機制,獲取支農信貸資金2700多萬元;成立了政府中小企業信貸擔保中心,扶持非公有制企業發展,年內對6家企業提供擔保服務,總貸款額達447萬元。賓館、特色餐飲、民族服飾、牧家樂等服務業發展迅速。積極引導羔羊、犢牛出欄試點,興建河曲馬、歐拉羊、雪多氂牛良種繁育基地,扶持溫室暖棚蔬菜種植,發展“一村一品”。
河南蒙古族自治縣河南蒙古族自治縣

第三產業

2010年,河南蒙古族自治縣利用河南縣地處青甘川三省交接處的區位和西寧至果洛高速公路以及蒙藏互融的草原文化等優勢,以建立區域性經濟貿易中心為目標,完善門類不同、行業各異的市場服務功能,、將優乾寧鎮逐步建設成為青南牧區小商品集散重鎮。按照旅遊規劃,豐富和發展以賽馬、“博克”為主要內容的“那達慕”大會,辦好“八協”年會等活動,擴大影響面,提高知名度。打響“青海最美的草原”和“民間賽馬之鄉”品牌。規範引導蒙旗原生態旅遊公司健康發展,逐步打造西寧至河南至九寨溝等旅遊精品線路,拓展客源市場。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2010年,河南蒙古族自治縣騰格里賽馬場被省旅遊局確定為“自駕車營地”。建築上凸顯蒙元文化,文體上體現草原文化,成立了河南蒙旗原生態旅遊有限公司;烏蘭牧騎藝術團積極開展送文化圖書下鄉活動。繼續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鄉鎮文化站、農牧民健身工程等項目陸續開工到位。年內,《河曲風》、《唐達》漢、藏兩文報縣內發行,政府網站最佳化升級。
河南蒙古族自治縣河南蒙古族自治縣

教育事業

2010年,河南蒙古族自治縣多方籌措資金3200多萬元,支持基礎教育發展。縣中心幼稚園投入使用,新建四鄉幼稚園,青少年活動中心、教師周轉房、校舍安全工程等項目進展順利。投資480萬元的“富民強縣”項目啟動實施。加大異地辦學力度,輸送62名學生到樂都實驗中學和青海民族高級中學就讀。啟動戶均培養一名大學生計畫,中考上線率居全州第二,高考上線率為歷年最高。重獎高考上線學生,設立救助基金,扶助貧困學生。

醫療衛生

2010年,河南蒙古族自治縣投資2600多萬元,新建縣醫院住院醫技綜合樓、急救中心、高壓氧艙等,落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策,鞏固參合率,穩步提高籌資標準。加強和完善計畫生育利益導向機制,強化流動人口計生管理,穩定低生育水平,全面實施“康福家”行動,鞏固“標兵縣”成果。

社會保障

2010年,河南蒙古族自治縣投資793萬元,完成吉仁、賽爾龍等村人畜飲水安全工程,解決了5175人、1.46萬頭(只)牲畜的飲水問題。投資650萬元,解決了1134戶牧民用電難問題。投資293萬元的整村推進扶貧項目全面實施,全年解決溫飽1914人。完成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調待工作。集中清查低保對象,做到動態管理。報銷牧區新型合作醫療住院費用近320萬元。清欠農民工工資118萬元。城鎮新增就業157人,完成目標任務的120.08%;推進新農保工作,全縣牧民參保率達80.89%,居全州首位。玉樹地震發生後,我們動員全縣力量支援災區抗震救災,全縣上下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幣120餘萬元,湧現出了索南、多布傑等一批模範先進人物。

基礎設施

2010年,河南蒙古族自治縣共落實建設項目65項,累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12億元,首次突破4億元。三江源保護工程、農村電網改造、城鄉公路、市政建設等一批重點項目完成年度任務,優大公路、周龍橋、寧木特村鄉村道路的陸續開工建成,使梧桐等4村不通公路成為歷史。

歷史文化

河南蒙古族自治縣地處藏區包圍之中,蒙古族先民進入河曲地區後,由於歷史、地理、宗教、婚姻等因素,長期與當地藏族同胞和睦相處,友好往來,共同創造了獨特的文化藝術和民族貿易,是蒙藏文化融合最典型的地區。蒙元文化與藏文化融合,使河南縣形成了獨特的民族風情,藏區環繞之中的河南縣是您領略青藏高原、美麗草原,感受蒙元文化、獨特民族風情的神地。
河南蒙古族自治縣河南蒙古族自治縣
河南蒙古族先民進入河南地區前,即已皈依佛教,進入河南地區後,與宗教信仰相同的當地藏族人民發生了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和融合,在河南蒙古族歷代首領的大力倡導下,佛教寺院得到很大發展。現縣境內有均屬格普派的拉卡、曲格、香扎、達參四座寺院,共有經堂佛殿4座間,囊欠4座60間,僧舍94院480間,住寺僧侶257人,各寺院建築風格獨特,保存著古老藏傳佛教的珍貴物品。

風景名勝

拉卡寺
拉卡寺全稱“拉卡嘎丹夏智布達吉林”意為“拉卡俱喜講修興旺洲”,由第五世拉卡活佛羅桑索南嘉措創建於1924年,位於河南縣城之東約2公里處,坐落在優乾寧山陽坡柯代溝旁,現有大經堂1座25間,僧舍29院102間,有住寺僧侶50名。寺院坐北朝南,背靠優乾山,面臨澤曲河,周圍草原遼闊,水草豐美,是四季皆宜的優良牧場,有典型的草原風光。
曲格寺
曲格寺原名“曲格桑昂曲索朗”,後改名為“曲格扎西曲朗”,意為“曲格吉祥法寨”,位於河南縣城西31公里處,寧木特浪琴山下,於1937年河南當時親王扎西才讓母親蘭曼措主持修建,現有經常1座9間,僧舍25院105間,有僧侶58名。寺院坐北朝南,澤曲河流經寺前,河流兩岸草場平坦,水草豐茂,風光宜人。
香扎寺
香扎寺原名德隆寺,後改用現名,全稱“香扎貢扎西勒奇”,意為“香扎吉祥樂善匯集洲”,位於縣城正南75公里處,今柯生鄉政府駐地次漢蘇溝口西傾香扎智卡,由香扎羅桑卻古喜措始建於清德宗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現有經堂1座25間,彌勒殿1座,囊欠1院16間,僧舍20院130間,有僧侶68名。寺院北依吉崗,南臨黃河,寺近有黃河古渡口,通往甘肅省瑪曲縣歐拉草原。寺址地氣候溫暖,草原開闊,水草豐茂,風光壯美。
香扎寺香扎寺
達參寺。藏語全稱“達參扎西德勒葛丹林”,意為“達參吉祥如意俱喜洲”,位於縣城東61公里處,今賽爾龍鄉駐地牙當灘西南側,由甘南拉卜欏寺第四世哲赫公巴倉活佛加羊旦巴尖措創建於1924年,現有二層經堂1座25間,囊欠1院15間,僧舍20院143間,有僧侶81名。寺院坐西朝東,背靠象鼻山,面臨碌曲河(即洮河),四周景色獨特,風光優美。
聖湖
在河南縣縣城南部45公里處吉崗山北麓的尕海灘上,有一片面積約5000平方米的沮洳地,在中央部分的略凸地帶有一泓平如明鏡、藍如寶石、清可見底、深約1米的小湖,當地民眾稱為“拉毛蘭木措”,意即仙女湖。關於仙女洞,有許多神話傳說,這些美麗的傳說,造就了仙女洞的神聖。
仙女洞
距縣城50公里,仙女湖北面吉崗山麓,有51個天然溶洞,其中尼康溝里,有一處天然形成的大溶洞,幽深奇妙,神秘莫名,民眾稱為仙人洞。其洞的深度尚未深知,已探知的深度為1500米。可稱“青海第一洞”。仙人洞洞口低矮,必須爬行方能進洞,須得開挖擴大,才能方便通行。進洞20多米,便有一處東西長45米、南北寬40米、35米可容數百人的大洞,似可視為門庭。大洞周圍另有三個旁洞,其中兩個互相通連,大約長100米。洞內又有許多小洞,形成了洞內有洞,大小通連的奇特景觀。洞內幽暗,景狀各異,有的宛如宮室、有的則如拱帳。過“門庭”後仍很幽深,至今尚未探明深度。在一段長約200多米的蜿蜒曲折的洞罅後面有一寬大洞室,即為中廳。經過後廳200米,便到達龍王廳、龍王廳內有地下湖和龍女池。
聖湖仙女洞聖湖仙女洞
吉崗山野生動物觀賞
吉崗山距縣城48公里,位於聖湖南面不遠處,在民眾自發保護下,瀕臨絕種的石羊、白唇鹿、麝香等野生動物又在這裡繁衍生息起來,群體日漸壯大,具有很好的觀賞價值。
草原風光旅遊景點
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河南縣有天然草場9847萬畝,是青海著名的天然優質草場之一;其二,正值內地炎熱難當的盛夏季節,這裡卻是野花飄香、百鳥爭鳴的晚春季節,氣候涼爽宜人(平均氣溫為10℃),是人們避暑的好去處;其三,這裡是純牧業縣,無任何工業污染,只要到這裡,才會領略到天藍、水清、空氣新鮮的草原風光;其四,古老的蒙羊種“歐拉羊”;被譽為“雪域之舟”的氂牛,聞名遐邇的河曲馬,更為這片草原增添了亮麗的景點。
黃河大峽谷風景區黃河大峽谷風景區
黃河大峽谷風景區
位於河南縣寧木特鄉的黃河大峽谷全長30公里,兩岸高山聳立,在陡峭的石壁上有許多天然岩洞,對這些岩洞人們有許多神秘的傳說,如本教的藏經地,此事已證實;古董存放處,有恐龍化石等,另外,曲曲折折的黃河大峽谷水流湍急,氣勢磅礴,觀之心曠神怡,豪氣頓生。
李恰如山風景區
河南縣境內有歷史名山西傾山,該山在《北史吐谷渾》、《水經注》、《大清一統志》中均有記載。李恰如山是巍巍西傾山山脈的一大支脈,被譽為“不凍河”的黃河一級支流洮河便發源於這裡。在洮河的發源地有108眼清泉、泉水溢而漫流,流而成溪,溪匯成河,清澈碧綠的洮河在李恰如山山谷中洶湧奔騰,在穿過虎頭峰、獅頭峰、熊頭峰三峰鼎立的峽谷時,有的地方水流僅有二三米寬,水流湍急,兩岸山峰聳立,許多具有高原特色的生物物種在這裡生長繁衍,隨處可見。解放前安多藏區王公貴族每年六七月份到這裡休閒遊覽,飽嘗大自然的奇妙景觀,蔚然成風。李恰如山天池坐落在石山環繞之中,池面約1500平方米,池水清澈碧綠,每年都有大量的白鶴、鷺鷥等珍禽來這裡棲息,池邊石崖上雪蓮、當參等藥用植物比比皆是。
李恰如山風景區李恰如山風景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