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回顧,主要工作,強化工業主導地位,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努力提高城鎮化水平,切實抓好“雙十”工程,強力推進改革開放,著力培育特色經濟,努力構建和諧社會,紮實做好2008年的各項工作,堅持工業興市,加快推進工業化進程,突出富民增收,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著眼功能完善,加快城鎮化發展步伐,擴大改革開放,加快發展外向型經濟,致力改善民生,加快發展各項社會事業,放大生態優勢,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維護社會穩定,加快推進和諧信陽建設,繼續抓好“雙十”工程,進一步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政府工作回顧
發展質量有所提高。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突破20億元,達到20.3億元,增長25.1%。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收入434.6億元,增長40.6%;實現利稅48.1億元,增長55.5%;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到229%,同比提高40個百分點。三次產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二、三產業占生產總值的比重較上年提高近1個百分點。
發展速度明顯加快。初步核算,全市生產總值達到711億元,增長13.7%,增速居黃淮四市第1位。其中,二、三產業增速較高,分別達到16.5%、16.9%;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增加值135.9億元,增長27.2%,增速居全省第4位,黃淮四市第1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254億元,增長17.7%。
發展後勁顯著增強。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突破500億元,達到504.5億元,同比增長35.5%,較目標高10.5個百分點,總量居全省第6位,黃淮四市第1位。市定138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89.5億元,占年度投資計畫的114.7%,進度較上年加快28個百分點。市重點監控的投資在千萬元以上的106個工業項目,已全部開工建設,共完成投資52.6億元,占年度投資計畫的118%,其中同合公司年產25萬片鑄鋼車輪、信鋼節能技改、金鼎化工60萬噸二甲醚二期工程等68個項目建成投產,是近年來形成生產能力最多、最大、最集中的一年。全年全市共引進項目154個,向省以上爭取政府投資項目168個,分別比上年多75個、18個,引進和爭取項目也是近年來最多的一年。
發展環境得到最佳化。以“六城聯創”為載體,對中心城區、縣城和重點小城鎮主次幹道進行了集中整治,在新區實施了一批道路、電網和供排水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發展硬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成功創建了中國優秀旅遊城市,順利通過省級園林城市、省級衛生城市覆核驗收,實現了“雙擁模範城”三連冠;認真落實《關於進一步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的若干規定》和《關於進一步加強幹部作風建設的決定》,嚴格執行“五禁止”、“十不準”的規定,在人民網開展的“全國十大地方新政”評選活動中,信陽“禁酒令”的支持率排名第一;採取強有力的措施,所有行政審批項目全部實行“一站辦理”、“一周辦結”,發展軟環境進一步得到最佳化。
人民生活繼續改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9477元,增長22.1%;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737元,增長18.5%;城鄉居民儲蓄餘額達到469.7億元,比年初增加53億元。人民的衣、食、住、行條件有了新的改善,城鄉教育、醫療、文體娛樂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全市社會大局穩定,人民民眾安居樂業。
主要工作
強化工業主導地位
堅持工業興市戰略,多措並舉,大力發展工業,全市工業始終保持了提速增效的良好發展態勢,骨幹企業快速成長,優勢產業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工業實力穩步增強。2007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582家,較上年淨增120家。初步核算,全市工業實現增加值231.3億元,較上年增長19.3%,增速較上年提高2.1個百分點。全年新增河南省名牌產品6個,河南省免檢產品7個。工業投入較快增長。全年完成工業投資87億元,增長23.6%。已建成投產的68個重點工業項目,完成年度投資24.7億元,其中投資在億元以上的項目9個,為我市歷史上前所未有。工業園區蓬勃發展。制定了工業園區發展規劃,規範了市區工業項目布點,完善了工業園區招商引資的政策措施,促進了項目向園區集中。信陽工業城全年引進項目30個,總投資28.7億元,完成投資7.6億元。上天梯非金屬礦管理區全年共有16個項目落地,總投資12億元,已有6個項目建成投產。通過春節走訪慰問等多種方式,加強與外出務工人員的溝通,全年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創辦工業項目257個,總投資16.8億元。
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
繼續突出農業基礎地位,深入貫徹落實中央1號檔案精神,新農村建設紮實推進。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全面落實。落實糧食直補和生產資料直補資金3.1億元,直接受益農戶157.8萬戶。糧食生產能力進一步增強。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200萬畝以上。大力推進優質水稻基地建設,超級稻播種面積達到383萬畝,比上年增加近70萬畝。全年糧食總產量達到110.2億斤,較上年增長7.9%,再創歷史新高,增速高於全省平均水平5.1個百分點,榮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市”稱號。農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主要糧油作物優質率達70%以上,糧經比調整到7:3。新增18家省級產業化龍頭企業。畜牧業、水產業穩步發展,水產品總量達17.3萬噸,增長18%,創歷史新高。“文新”等26個涉農商標被認定為省著名商標,“藍天”牌信陽毛尖、廣大水產等4種農產品被評為省名牌農產品。在日本世界綠茶評比大會上,信陽選送的21個茶樣全部獲獎,其中最高金獎6項、金獎10項、銀獎5項,最高金獎和金獎分別占總數的三分之一。農村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爭取國家投資2.4億元,實施一批大中型水庫除險加固、灌區技改、安全飲水等重點水利工程,新增有效灌溉面積77萬畝,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連續四年獲得省“紅旗渠精神杯”。投資7.9億元,新建、改建農村公路3290公里,又有898個行政村通上了水泥路,順利通過省政府組織的驗收,如期實現了“村村通”的目標。投資6000多萬元,解決15.6萬農村人口的安全飲水問題,新增沼氣用戶3萬戶,完成了601個自然村的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完成97個貧困村“整村推進”任務。新建村級組織活動場所455個,“百村幫建”工作紮實有效。積極推進農村信息化建設,全市2850個行政村實現“通電視、通寬頻、通電話”目標。遭遇建國以來淮河流域性第二大洪水,做到了無民眾死亡,無堤防決口,無學校停課,抗洪救災奪得全面勝利。籌措資金5736.4萬元,完成倒房重建9346間,受災民眾入冬前全部住進新房。
努力提高城鎮化水平
以“六城聯創”為抓手,堅持新區開發和老城改造並重,堅定不移地推進城鎮化,努力提高城市建設和管理水平,城鄉面貌明顯改觀。新區建設步伐加快。羊山新區全年完成投資7億元,新建城市道路21.4公里,完成綠化面積18萬平方米。“三縱三橫”路網得到完善,羊山大道一標段、北環路等5條道路建成通車。落地項目105個,產業支撐不斷增強。信陽工業城投資6.3億元,新建道路9.2公里,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六城聯創首戰告捷。全年共投資5.2億元,集中整治中心城區主次幹道42條,新建、改建星級公廁136座。中心城區綠化覆蓋率達到35%,綠地率達到29.4%,人均綠地面積達到8.1平方米。年初確定的各項創建目標如期實現。在創建活動的有力帶動下,我市城鎮建設管理水平全面提高,城鎮功能更加完善,品位得到提升,形象大為改觀。城鎮建設全面推進。8個縣城的新區建設各具特色,框架進一步拉大,建成區面積達到169.5平方公里。深入開展沿國道、省道、高速公路連線線、景區所在地鄉鎮創建活動,小城鎮面貌顯著變化。全市城鎮化率達到31.2%,較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
切實抓好“雙十”工程
繼續實行市級領導分包聯繫制度,明確責任單位,狠抓督查落實,在市人大、政協的監督支持下,較好地完成了年初向全市人民承諾的“雙十”工程。十大項目共包括28個子項目,計畫完成投資34.9億元,實際完成投資46.8億元,占年計畫的133.9%。其中,信鋼節能技改、維雪集團年產10萬噸純生啤酒、華英集團900萬隻櫻桃谷鴨養殖、世紀金源新增20萬噸產能等新開工項目全部完成當年投資計畫;金鼎化工年產10萬噸二甲醚、五大灌區配套與節水改造等一批續建項目已全部完成;銀光機械、華新水泥、華豫二期等一批在建項目進展順利。十件實事除了四一路立交橋拓寬改造工程仍在與武漢鐵路局協商外,其他全部達到年初預定目標:10所農民工定點醫院全部設立;西關橋、溮河北岸、羊山百花園均開工建設;現代遠程教育基本覆蓋到了農村中國小校;市級“三電合一”農業信息服務平台已經建成;“千村百鎮”規劃編制、218個村級活動場所建設和50個村體育設施配套、市中心城區31條背街小巷整治、平橋東方大道建設等都順利完成。“雙十”工程的較好完成,既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增添了新的動力,也給全市人民帶來了更多實惠。
強力推進改革開放
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全市經濟發展活力不斷增強。國有企業改革不斷深化,列入市監控目標的市本級國有工業企業改制全部完成,各縣區國有工業企業改制積極推進,有些已接近尾聲。農村合作經濟組織迅速發展,供銷社為農服務、助農增收作用得到了更好發揮。積極進行文化經營單位改制試點,文化體制改革進程進一步加快。城鄉信用社改革順利推進,農村信用社央行票據全額兌付,市商業銀行組建已通過國家銀監會正式批覆。種子管理體制改革紮實推進。水務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以各類節會為載體,以工業園區為平台,積極擴大開放,大力招商引資,通過參加中博會、舉辦第15屆茶文化節和“4+2”合作論壇、赴“兩江”考察以及設立東莞、溫州招商辦事處,共引進市外資金50.5億元,較上年增長1.2倍。全年契約利用外資9664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6021萬美元,增長31.8%,出口總額6169萬美元,增長36.8%。
著力培育特色經濟
大力提升勞務經濟。培訓城鄉勞動力23.7萬人,外出務工人員達217.1萬人,其中出國務工1.2萬人,當年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16.9萬人,勞務收入達166.3億元。“回歸工程”成效顯著,當年返鄉創業367個,總投資達24.6億元,帶動就業19.5萬人。努力做強旅遊產業。鄂豫皖革命紀念館建成開放,金剛台國家地質公園揭牌開園,靈山風景區榮獲國家4A景區,成功創建了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有力促進了旅遊業的發展。全年接待國內外遊客614.7萬人次,增長31%,實現旅遊總收入11.3億元,增長30.7%。加速發展物流經濟。藉助優越的交通、區位條件,加快建設中心城區和潢川物流樞紐。“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配送中心、豫南水產批發市場等重點項目建成使用;羊山物流園區、金牛山物流中心前期工作進展順利;潢川開發區總投資3.5億元的鳳凰家居物流城、龍瑞綜合批發大市場正加快建設。
努力構建和諧社會
推動科技創新。全市共承擔國家、省級、市級科技項目77項,全年共爭取科技資金632萬元,獲省、市科技進步獎57項。專利申請量達260項,專利申請增長率38.3%,居全省第3位,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增長率46.6%,居全省第一。啟動了企業創新能力培育工程,企業創新能力有了新的提高。發展教育事業。進一步普及和鞏固義務教育,順利通過國家“兩基”檢查驗收,職業教育得到進一步加強,高等教育持續發展。落實“兩免一補”資金3.6億元,資助家庭困難學生240萬人次。投入資金5097萬元,更新配置農村中國小課桌凳31.9萬套。高中教育再創佳績,本科進線率全省第一。完善公共衛生體系。全市10個縣區全面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農民530萬人,提前3年實現了基本覆蓋農村居民的目標;42所國債鄉鎮衛生院建設全面完成。擴大就業再就業。城鎮新增就業9.83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3.4萬人,解決1103戶“零就業”家庭1518名家庭人員就業。強化社會保障。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和做實個人賬戶工作進展順利,社會保險擴面征繳工作全面完成。全市農村低保擴面達到22萬人,新改擴建農村敬老院141所,五保集中供養率達到30.5%。抓好節能降耗和環境保護。關停小火電機組24.75萬千瓦,關閉37家嚴重污染大氣環境的珍珠岩加工企業,淘汰14條立窯水泥生產線,拆除422座粘土磚瓦窯廠,建成平橋電廠和華豫電廠脫硫工程,全面完成了省政府下達的環保責任目標。8個縣的污水處理廠和垃圾處理場全部建成使用。南灣水庫飲用水源地綜合整治力度進一步加大,制定了《信陽市南灣飲用水源地保護管理辦法》。大力開展土地“六項整治”,新整治土地2.1萬畝,新增耕地1.8萬畝。完成造林綠化36.6萬畝,林業的生態屏障作用進一步增強。預計全市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下降4.5%左右,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下降1%和38%左右。加強民主法制建設。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支持政協參政議政,全年共辦理人大代表建議247件、政協委員提案424件,辦理質量進一步提高。全面推行村民自治、村務公開和政務公開,基層民主進一步擴大。監察、審計監督工作得到切實加強。大力加強政法基礎設施建設,社會治安防控體系進一步完善,打黑除惡專項治理取得明顯成效,社會治安繼續好轉。深入開展“雙擁”工作,鞏固軍政軍民團結。民兵預備役建設成效顯著。人防工作得到加強。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全年未發生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紮實推進。大力改進機關作風,切實糾正損害民眾利益的不正之風,政府自身建設得到加強。統計、人事、編制、物價、食品藥品監督、質量技術監督、工商、稅務、計生、氣象、民族宗教、外事、對台、僑務、檔案、史志、消防、殘疾人事業等各項工作進一步推進,各項事業都取得了新成績。
2007年,在連續幾年增速較高、發展約束性因素增多的情況下,我市取得這樣的成績,的確來之不易。這些成績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人大、政協大力支持的結果,是全市上下團結奮鬥、共同努力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幹部職工,向駐信部隊和武警官兵、公安幹警,向社會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關心和支持信陽現代化建設的朋友們表示衷心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市在經濟社會發展中仍然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問題。目前我市雖然進入了快速發展期,但人口多、基礎差、底子薄的市情仍未改變,離全省平均水平仍有較大差距,經濟社會發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任務依然艱巨;發展的結構性矛盾仍然比較突出,二、三產業發展相對滯後,產業結構調整的任務也很艱巨;國家加大巨觀調控力度,資金、土地約束更強,煤、電、油、運調度難度加大;市場物價上漲較快,對城鄉居民特別是低收入群體的生活將產生較大影響,由於財力局限,民眾在上學、就醫、住房、社會保障、收入分配等方面的需求還難以很好滿足;政府職能轉變還不到位,一些部門存在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作風,個別部門依法行政觀念淡薄,損害民眾利益的現象仍有發生。對此,我們一定高度重視並認真加以解決。
紮實做好2008年的各項工作
2008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我市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關鍵一年。綜合分析目前的形勢,結合我市實際,今年工作的總體要求是:遵循黨的十七大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推進改革開放,著力最佳化經濟結構和轉變發展方式,大力發展生態經濟,更加重視改善民生和促進社會和諧,繼續推進“三大跨越”,努力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全面加快魅力信陽建設。
今年的主要目標是:全市生產總值增速力爭達到14.5%;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2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外貿出口增長30%,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增長3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8%;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17‰以下,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單位生產總值能耗降低4.7%,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控制在3.55萬噸以內和5.4萬噸以內。要實現上述目標,必須做好以下重點工作:
堅持工業興市,加快推進工業化進程
大力推進工業結構最佳化升級,不斷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全面提升工業經濟效益。一是做強重點企業。完善30戶重點企業和20戶高成長型企業動態管理和激勵機制,加快實施新一輪發展規劃,扶持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綜合效益。努力創造條件,促進土地、水、電、熱、運等生產要素向重點企業傾斜,加快重點企業發展。積極支持重點企業申報國家、省專項資金,緩解技術改造、結構調整、高新技術開發研究等資金制約。二是抓好重點項目。積極引進和新上一批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工業項目,切實抓好108個投資在千萬元以上的新開工項目,突出抓好44個投資在5000萬元以上的項目。重點支持華豫二期、華英6萬噸清真鴨肉製品、新栗食品6萬噸綠色板栗、銀光機械2800萬隻活塞銷等一批續建項目建設。堅持實行重點項目倒排工期、跟蹤督查、聯席會議和目標考核四項制度,在重點項目規劃、用地、建設等方面,堅持急事急辦、特事特辦,提供優質高效服務。三是加快園區建設。繼續加快工業城、上天梯、潢川開發區等工業園區建設,支持縣區工業園區發展,提升工業園區吸引力,打造良好的產業聚集平台。進一步完善配套各工業園區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加大標準廠房建設力度,為企業入駐創造條件。重點抓好集中投入,努力實現園區公共資源的低成本共享。理順工業園區管理體制,從多方面給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四是膨脹企業規模。大力引進戰略投資者,積極推進橫向聯合和戰略重組,著力培育龍頭企業,催生企業集團,壯大產業集群,不斷增強企業的擴張力和輻射力。分期分批開展企業管理人員培訓,切實加強企業家隊伍建設,精心營造有利於企業家成長的環境,努力造就一批有遠見、懂經營、善管理的企業家,影響和帶動全市工業經濟的發展。
突出富民增收,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
按照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的要求,繼續加快發展現代農業,著力推進農業生產手段和經營方式現代化,進一步加大強農惠農力度,推動新農村建設取得新進展。一是不斷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強化農業基礎地位,切實加強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保護,強力推進農業綜合開發,抓好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完成石山口、南灣、鮎魚山等一批水庫除險加固年度工程和五大灌區技改工程,實施農村小型水利設施改造升級工程。加快優質糧基地建設,推廣超級稻400萬畝以上,推廣優質專用小麥150萬畝以上,落實對種糧農民的補貼政策,力爭糧食總產穩定在100億斤以上。大力發展“雙低”油菜,實施好投資3000萬元的國家“雙低”油菜基地建設項目,落實好300萬畝“雙低”油菜良種補貼。引導農民擴大蔬菜、油料、棉花等作物種植面積,鼓勵發展茶葉、花木、板栗、柳編等特色農業。二是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實施龍頭帶動戰略,對省、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繼續給予重點扶持。堅持圍農興工,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提高產品質量檔次和附加值。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產品經紀人隊伍,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圍繞龍頭企業和優勢區域,發展特色養殖業,大力推進華英鴨、固始雞、南灣魚、信陽黑豬、光山青蝦等生態畜禽水產品基地建設,著力培育一批農產品知名品牌,打造“農字號”品牌經濟。繼續做好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確保畜產品質量安全。加快發展農產品批發市場,大力發展農村物流經濟,繼續抓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和“家電下鄉”試點工作,抓好農資、日用消費品、農副產品、再生資源等連鎖網路建設,積極發展農村超市。加快推行農業標準化,積極發展無公害農產品和綠色食品,提高我市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完善農業科技推廣服務體系,培育多元化農技推廣主體,抓好10大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建設,加快與河南農大、信陽農專等院校合作步伐,實行農科教、產學研、科工貿相結合,促進示範成果的推廣套用。三是切實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完成全市村莊規劃編制,根據村莊自然條件和經濟發展狀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典型示範,從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入手,加快農村飲水、道路、沼氣、電力、通訊、文化、衛生、防汛等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明顯進展。進一步加大農村基礎設施投入,積極拓寬金融服務新農村建設途徑,加大涉農資金整合力度,提高使用效益。今年,計畫投資3.5億元,改造縣鄉公路300公里,修建自然村“村村通”水泥路400公里。同時再解決10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再增加沼氣用戶3萬戶,再完成914個村廣播電視“村村通”任務。加大扶貧開發力度,完成120個貧困村“整村推進”任務。加快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步伐,改善農村基層組織物質基礎條件。四是著力提升勞務經濟。加強勞務輸出的組織和管理,引導城鄉富餘勞動力有序流動。強化服務措施,進一步加快城鄉勞動力市場和信息網路建設,培育和規範勞務中介機構。繼續實施農村勞動力技能就業計畫、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和貧困農民培訓“雨露計畫”,努力打造勞務品牌。加大涉外勞務輸出力度,支持新縣籌建涉外職業技術學院。大力實施“回歸工程”,積極落實各項優惠政策,為回鄉創業的務工人員提供全方位服務,進一步吸引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
著眼功能完善,加快城鎮化發展步伐
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增強城鎮的承載力、集聚力和輻射力,不斷提高城鎮化水平。一是深入推進“六城聯創”。按照“六城聯創”工作目標,採取有力措施,深入推進各項創建工作全面開展。對照國家園林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標準,狠抓城市綠化、環境衛生等工作,確保創建園林城市和創建衛生城市取得成功。繼續推進縣城所在地及沿國道、省道、高速公路連線線、景區所在地鄉鎮的綜合整治工作。繼續實行市級領導幹部包路聯片責任制,確保創建工作紮實有效開展。二是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強化經營城市理念,廣泛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新區開發,儘快形成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的多元化城市建設投融資體制。切實加快羊山新區、工業城的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啟動出讓地塊的項目建設。加快“三個綠環”和百花園建設,提升羊山生態優勢。積極推進舊城改造,進一步完善配套溮河南岸治理,全面完成溮河北岸治理。加快城區內河治理,努力提高城市防洪抗災能力。三是建立城市管理長效機制。推行科學、人本的精細化城市管理,建立責權明確、分工合理、運轉高效、監督有力的管理機制,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實行市容市貌管理重心下移,強化區政府和街道辦事處職能,進一步明確和落實城市管理責任。認真落實《城市建設監察條例》,健全基層民眾自治制度,把城鎮社區建成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文明祥和的社會生活共同體。創新城市管理手段,健全行業標準和防控模式,完善市政公用服務體系。四是彰顯城市文化內涵。組織推介和開發茶道茶藝表演、編鐘表演等特色文化資源,集中展示我市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魅力,塑造城市個性。重視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加強對歷史文化資源的挖掘和利用。著重在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的結合上下功夫,精心創作優秀節目,積極開發演出市場,實現文化與旅遊的有機結合,發揮文化在旅遊中的突出作用。鞏固創優成果,加大旅遊宣傳力度,著力打造旅遊品牌,大力推行景區標準化建設,力爭全市新增4A級景區1個,3A級景區4個,全年接待國內外遊客達到700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13.8億元。五是強化城市產業支撐。緊緊把握我市城市化加快發展的趨勢,瞄準“雙百”城市目標,以新區、管理區、開發區為依託,最佳化資源配置,在加快工業經濟發展的同時,大力發展以現代物流和旅遊休閒度假為重點的第三產業。積極創造條件,大力推進金融、保險、證券、信息服務、商務中介及社區服務等現代服務業發展。加強房地產市場調控和監管,調整最佳化住房供給結構,重點發展普通商品房和經濟適用房,促進房地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增強縣域經濟實力,夯實城鎮發展的基礎,繼續支持潢川、固始發展成為具有區域性影響力的中等城市,推動其它6個縣城和明港鎮加快建設和發展。
擴大改革開放,加快發展外向型經濟
一是繼續深化各項改革。著眼於構建有利於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加大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力度。加快企業改制重組步伐,鞏固改制成果,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不斷提高企業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完善和理順國有資產監管體系,切實提高國有資產使用效益。繼續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深入推進政府管理創新。繼續深化教育、衛生、體育等方面的改革,促進各項事業健康發展。大力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增強林業發展活力。繼續穩定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創新農村土地經營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積極推進財稅體制改革,加強財政監督和稅收征管,強化預算管理,加大對公共產品和服務的投入。繼續深化城市商業銀行、城鄉信用社等金融機構改革。二是全力抓好招商引資。認真研究產業政策,把握產業轉移趨勢,充分發揮我市資源、區位優勢,以沿海發達地區為主攻方向,瞄準國內外大企業,輔之以必要的政策措施,實現優勢對接,重點引進科技含量高、帶動作用強、環境承載壓力小的項目,著力提高招商引資的規模和質量。加強項目儲備和宣傳推介,進一步創新招商引資形式,拓寬招商引資渠道。積極參加各類招商活動,繼續辦好第十六屆茶文化節,力求在引進項目資金上實現新突破。三是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積極培育和扶持成長型、科技型、外向型非公有制企業,重點支持高成長型非公有制企業和納稅50強企業,引導非公有制企業儘快做大、做優、做強。積極推進擔保體系建設,進一步提高中小企業擔保機構的擔保能力。加快徵信體系建設,強化企業誠信意識,推進銀企合作,促進銀企互動。鼓勵支持非公有制企業申辦外貿自營進出口權。積極發展行業協會,加快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支持非公有制企業加快科技創新和機制創新,增強非公有制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最佳化非公經濟發展環境,切實保護其合法權益。四是加快轉變外貿增長方式。加大對高新技術產業、機電產品出口和境外勞務輸出的政策扶持力度,擴大高附加值產品出口,提升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層次。積極引導外貿出口企業由加工貿易向自主研發、自創品牌、自行銷售轉型升級。鼓勵茶葉、水產品、林產品、羽毛羽絨及製品、柳編產品等傳統產品出口,擴大優勢產品出口規模,增強外貿對我市經濟的拉動作用。
致力改善民生,加快發展各項社會事業
高度關注民生,致力改善民生,努力使全市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一是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完善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省級統籌,繼續做實個人帳戶。擴大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覆蓋面,逐步將破產關閉、困難企業退休人員納入醫療保險範圍。完善城鄉醫療救助制度,加快推進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試點。進一步提高城鄉低保水平和農村五保標準,新改、擴建農村敬老院30所,農村五保戶集中供養率達到40%。改進和規範經濟適用住房制度,全市開工新建廉租房1萬平方米,逐步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問題。抓好“菜籃子”工程,保障市場供給。加強市場物價監控,防止物價過快上漲。二是擴大就業再就業。進一步落實積極的就業政策,完善“零就業”家庭等困難群體就業幫扶長效機制。做好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和培訓工作,培訓家庭困難農民2.6萬人。堅持以創業促就業,落實優惠政策,加強創業輔導,大力支持自主創業。完善就業服務體系,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和復轉軍人安置工作。全年實現新增城鎮就業7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2.5萬人,其中“4050”人員新增就業9000人。三是優先發展科教事業。繼續實施企業創新能力培育工程,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加大科技成果推廣力度,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積極營造尊重科學、尊重創造、尊重人才的社會氛圍。認真落實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規範教育收費,健全家庭困難學生資助制度,保障困難家庭、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和留守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全面實施城鄉免費義務教育,免費向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提供教科書,從秋季起免除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投資5150萬元完成40所農村國中改造任務。堅持教育投入向農村和邊遠地區傾斜,促進教育均衡發展。鞏固“兩基”成果,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儘快啟動信陽職業技術學院羊山新校區建設,積極穩妥發展民辦教育。加大對農村學校支教力度,重視解決農村教師隊伍數量不足、質量不高的問題。四是大力發展醫療衛生事業。建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逐步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和衛生服務。全面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提高服務和管理水平,確保參加新農合人數達到584萬人,參合率達到88.9%以上;積極探索試行農民大額醫療補充保險,逐步提高農民醫療保險水平。建成32個鄉鎮衛生院國債項目,完成10個農民工定點醫院選建和2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任務。加大監督執法力度,高度重視食品藥品衛生安全體系和重大動物疫病防控體系建設,不斷增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處置能力。繼續加強重點疾病的防控工作。堅持計畫生育基本國策,落實好人口和計畫生育獎勵扶助政策,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質。五是加快發展文化事業。切實加強覆蓋全市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加快縣區圖書館、文化館、鄉鎮綜合文化站、村文化大院建設步伐,啟動市博物館、體育館、圖書館和群藝館等公益性文化場館建設。繼續實施全民體育健身工程。
放大生態優勢,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一是發展生態經濟。發展生態經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是建設魅力信陽、實現“三大跨越”的戰略舉措。要從建設生態文明的高度,把發展生態經濟擺到戰略位置,貫徹到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落實到經濟工作的各個環節,科學規劃,重點突破,強力推進。充分利用轄區內豐富的水資源優勢和生態優勢,新上一批符合環保要求的水電項目、飲品類項目和淡水養殖加工項目,做到發展工業與保護環境並重。繼續擴大全市茶葉種植面積,確保新增茶園16.8萬畝。突出發展綠色無公害生態茶園,不斷提高茶葉質量和市場占有率。擴大夏秋茶、中低檔茶生產,滿足不同層次消費者的需求,圍繞茶葉深加工,著力開發速溶茶、保健茶、茶飲料、茶食品,積極發展茶多酚、茶色素等醫藥、化工原料,拉長產業鏈條,提升茶產業的整體效益。加大上天梯非金屬礦合理開發和精深加工力度,實施清潔生產,發展綠色環保建材業。大力發展生態農業,促進秸桿等副產品和生活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提高農產品綜合利用效益。二是建設生態林業。積極實施林業生態建設規劃,全面啟動九大林業生態工程和五大林業產業工程,完成造林49.9萬畝,改造、撫育低效林21萬畝,確保生態示範市創建工作順利通過國家複查。三是強化節能減排。完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制度,嚴格建設項目環評審批,嚴防新污染源產生,嚴厲打擊建設項目環境違法行為。認真落實環境和耕地保護工作責任追究制度,對不能完成責任目標的,堅決追究責任,確保完成全年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污染減排省定目標任務。加快推進重點節能項目建設,鼓勵重點耗能企業積極申報重點節能項目,爭取國家節能專項資金。重點抓好年綜合能耗5萬噸標準煤以上的信鋼、華豫、平電、亞洲新能源、金鼎化工、平煤藍天化工6家重點企業的節能工作。逐步推進市區集中供熱,淘汰鍋爐容量300噸,實現節約能源20萬噸標準煤。加快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重複利用率。四是加強專項整治。繼續抓好重點流域、區域和行業的環境綜合整治,加強華豫等燃煤企業除塵脫硫設施建設和運行監管。對已建成的城市污水處理廠的運行管理實行目標責任制和行政問責制,確保如期規範運行。啟動一批城市污水管網完善工程和老城區管網改造工程。加強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運營管理,建立城市垃圾收集清運處理系統。認真編制水源地保護規劃,切實保護南灣等飲用水源地。建成我市醫療廢棄物處置中心。高度重視後備土地資源管理,繼續開展土地“六項整治”,對已關閉磚瓦窯廠的土地實施復墾。大力發展多層標準廠房。積極發展和推廣新型牆體材料,全面禁止使用實心粘土磚。積極實施國家土地整理項目,抓好潢川國家級基本農田保護區建設。
維護社會穩定,加快推進和諧信陽建設
一是深入開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積極推進平安創建活動,確保全市治安形勢進一步好轉。依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繼續開展打黑除惡專項治理,保護人民民眾和各類經濟主體的合法權益。加強政法機關“兩所一庭”等基礎設施建設和隊伍自身建設,強力推進“五五”普法和依法治市工作進程。創新社會管理體制機制,加強社會組織培育和管理,積極發揮各類社會組織的作用。認真做好第六屆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二是關愛弱勢群體。切實保護弱勢群體的合理利益訴求,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大力開展法律援助,認真解決好工資拖欠、征地拆遷、司法不公等侵害弱勢群體利益的突出問題。完善對低收入民眾補助辦法,切實保障困難民眾基本生活。實施留守兒童“溫暖工程”,分別將農村孤兒、城鎮孤兒納入五保供養和城鎮低保範圍實行救助。進一步做好婦女兒童權益保護工作。關心和支持殘疾人事業,為他們平等參與經濟社會生活創造良好環境。更加重視並積極發展老齡事業,加快完善社會化養老體系,建設和諧友愛的社會環境。三是加強信訪工作。及時排查和化解社會矛盾,深入開展信訪歷史遺留問題集中處理活動,強化源頭管理,依法處置各類群體性事件,嚴格落實信訪工作責任制,落實和完善信訪聯席會議制度,減少重複訪、越級訪和群體訪,切實處理好人民內部矛盾。四是抓好安全生產。建立健全公眾安全、食品藥品安全、產品質量安全、生產安全、衛生安全、氣象、地震等防災減災安全體系,加快公共應急體系建設,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切實抓好重點領域和行業專項整治,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發生。五是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風尚,大力弘揚愛國主義、團隊精神、社會主義思想,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激勵和引導全市人民齊心協力建設魅力信陽。
加強國防教育,積極支持駐信解放軍和武警、消防部隊建設,抓好民兵預備役和人民防空工作。積極開展雙擁共建活動,鞏固和發展軍政軍民團結。全面落實民族宗教政策,加強外事、對台和僑務工作。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文聯、僑聯、社科聯和科協等人民團體的橋樑紐帶作用。繼續抓好統計、物價、檔案、史志等各項事業。
繼續抓好“雙十”工程
“十大項目”是:1、繼續抓好華豫二期2×66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項目,完成投資20.5億元,確保一台機組建成投產;2、建成信鋼節能技改項目三期工程,完成投資4.7億元;3、建成華新和天瑞日產4500噸熟料水泥生產線項目,完成投資8億元;4、建成亞洲新能源100萬噸二甲醚、150萬噸甲醇一期工程和金鼎化工60萬噸二甲醚三期工程、平煤藍天化工16萬噸總氨生產線項目,完成投資10.9億元;5、建成信陽萬華中密度稻草板一期工程,開工建設信陽工業城京珠、滬陝高速交通樞紐物流項目,完成投資1億元;6、加快上天梯工業園區建設,建成8個非金屬礦產品系列深加工項目,完成投資4.8億元;7、開工建設羅山、明港220千伏輸變電工程和淮濱馬集、明港邢集110千伏輸變電工程,完成投資2.41億元;8、開工建設中石油蘭州—鄭州—長沙成品油管道工程,完成投資1.2億元;9、開工建設石武客運專線和淮河淮濱至三河尖航運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分別完成投資2.9億元、4500萬元;10、積極推進藍天集團五嶽抽水蓄能電站、平橋電廠2×30萬千瓦熱電聯產機組、弘昌2×30萬千瓦燃氣發電機組、四個風電場以及羅阜高速信陽段和環南灣湖腳踏車賽道等重大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
“十件實事”是:1、實施淮乾灘區移民遷建工程,投資6748萬元,安置移民3308戶、11825人;2、新建改造農村公路橋30座;3、新修改造公廁50座;4、整治10條背街小巷;5、中心城區4條內河清淤15公里,下游標準化治理5公里以上,清除和改擴建阻水橋涵36座;6、實施羊山新區、工業城、上天梯電網和供水改造項目,基本滿足起步區生產生活和項目落地需要;7、建成羊山新區百花園;8、推進滬陝、大廣高速公路生態廊道建設;9、啟動中心城區農產品(蔬菜)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提高農產品(蔬菜)質量安全水平;10、建成新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進一步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做好政府工作,全面完成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任務,必須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努力提高為人民民眾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一)強化服務意識,堅持轉變職能。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加快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府與市場中介組織分開,集中精力管好政府該管的事情。認真貫徹行政許可法,繼續清理、精簡、規範和約束行政審批,切實減少政府對微觀經濟運行的干預。發揮市長熱線、市長信箱和信訪工作的作用,進一步暢通民意表達的渠道,認真解決人民民眾的合理訴求,做到“事事有落實,件件有回音”。加快發展電子政務,積極探索網上申報、查詢、交費、辦證、投訴等便民服務新途徑。深入開展學習型政府創建活動,大力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紮實開展整治和最佳化發展環境工作,進一步健全和完善行風評議制度,切實提高政府部門的服務質量和水平。認真執行“五禁止”、“十不準”等各項規定,全面推行和落實首問負責、工作崗位無缺位、重點項目全程代辦、收費公示、領導聯繫企業、投訴督查等制度,為經濟發展提供環境保障。
(二)強化法治意識,堅持依法行政。自覺把行政行為納入法制化軌道,嚴格按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式履行職責。認真落實《監督法》,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嚴格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廣泛聽取政協及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的意見和建議,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主動加強與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的聯繫,不斷改進政府工作。加強審計監督、行政監察,高度重視和支持人民民眾與新聞輿論監督,著力增強政府的公信力。搞好行政執法部門建設,加強政府法制工作,依法開展行政複議、行政應訴工作,保障公民合法權益。嚴厲查處行政執法環節的不作為、亂作為。
(三)強化責任意識,堅持求真務實。堅持辦實事、求實效,狠抓工作落實。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實行民主科學決策,力求各項決策更加符合實際。大力精簡會議、檔案,切實改進會風、文風,嚴格控制和規範各種檢查、評比、達標活動,騰出精力謀大事、辦實事,進一步增強政府的執行力。每一項工作都要定人員、定標準、定時限,做到有安排、有督查、有考核、有獎懲,力求實效。這次人代會後,要對本年度的各項工作任務逐一層層分解,抓好跟蹤督查,尤其是要把“雙十”工程作為督辦重點,定期通報,確保落實。
(四)強化廉潔意識,堅持從嚴治政。把廉政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進一步落實好廉潔自律各項規定。堅持教育、制度、監督並舉,做到關口前移、防範在先。完善各類公開辦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嚴格辦事程式,確保規範運作。加強行政監察,重點防治工程招投標、土地出讓、產權交易、醫藥購銷、政府採購等領域的不正之風,深入開展治理商業賄賂專項活動。健全質詢、問責、經濟責任審計、引咎辭職等制度,嚴肅查處各種腐敗行為。牢記“兩個務必”,厲行節約,勤儉辦事,嚴格財政支出管理,嚴格規範公務接待行為,堅決反對鋪張浪費和奢靡之風,著力建設節約型政府、節約型社會。
新的一年充滿挑戰,更充滿希望。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銳意進取,紮實工作,為“當好中原崛起生力軍,建設魅力信陽”繼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