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信陽市政府工作報告

2005年,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緊緊抓住發展這個第一要務,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勇於開拓,克難奮進,推動了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社會事業的全面進步,較好地完成了市二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06年信陽市政府工作報告
  • 時間:2006年
  • 性質:工作報告
  • 內容:2005年及“十五”工作回顧
簡介,2005年及“十五”工作回顧,“十一五”發展的基本思路和工作重點,2006年工作目標和主要任務,致力建設務實有為政府,

簡介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2005年及“十五”工作回顧

──經濟發展再上新台階。全市生產總值突破500億元,達到503.4億元,增長13%,其中一產增加值150.4億元,增長10.8%;二產增加值193.5億元,增長16%;三產增加值159.5億元,增長11.8%。實現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3.4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增長30%;一般預算支出51.2億元,增長21.1%。
──基礎建設取得新成績。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81億元,增長52.4%。城鎮固定資產投資215.4億元,增長53.6%。其中用於交通、文化、衛生等第三產業基礎設施的投資達164.8億元,增長72.5%。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63.9億元,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22.7%。
──縣域經濟躍上新水平。固始、潢川被省確定為擴權縣,光山、新縣、平橋、羅山四縣區的生產總值增速超過全市平均水平。溮河、平橋、固始、潢川四縣區財政收入超億元,縣域經濟呈現特色鮮明、加速發展態勢。
──內外貿易取得新成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87.6億元,增長14.3%;實現進出口總額9306萬美元,增長84.7%,其中出口3318萬美元,增長23.8%,全年實際利用外資3379萬美元,增長31.1%。
──人民民眾得到新實惠。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84元,增長14.2%,農民人均純收入2708元,增長13%。城鄉居民存款餘額354.3億元,增長18.4%。全市新增城鎮就業人員10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3.4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4%。全年發放養老、失業保險金6.4億元,支付醫療、工傷、生育保險費1.3億元,社會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
2005年各項目標任務的順利完成,標誌著“十五”期間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實現了新的歷史性跨越。發展速度明顯加快。國民經濟連續五年實現了較高的增長速度,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9%,高出全國1.1個百分點。發展質量明顯提高。2005年全市三次產業比達到29.9:38.4:31.7,與2000年相比,一產比重下降5.4個百分點,二產比重上升4.1個百分點,產業結構更趨最佳化。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8.2億元,為“九五”末的3.6倍;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為“九五”末的1.4倍。發展後勁明顯增強。五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29.6億元,是“九五”時期的2.6倍。五年全市新增公路通車裡程5623公里,高速公路通車裡程261公里,我市被國家命名為全國44個交通樞紐城市之一。發展成效明顯凸現。較“九五”末,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8.0%,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41.4%。城鎮化率達到27.4%,比“九五”末提高9.2個百分點。扶貧攻堅和農業綜合開發成效明顯,“十五”期間解決了67.1萬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新增城鎮就業人員24.5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17.1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省定目標範圍以內。在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同時,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我市步入發揮後發優勢、加快經濟轉型、促進協調發展的新階段。
回顧去年及“十五”以來的工作,我們突出抓了以下六個方面:
(一)突出科學發展,提高發展質量。工業方面,始終堅持強化工業,工業項目不斷催生,工業企業的質量和效益明顯提升。去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366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稅16.4億元,是“九五”末的2.8倍。華英、信鋼、華豫、羚銳等骨幹企業的支撐作用日益增強,一批中小企業通過改制也煥發了新的生機和活力。農業方面,進一步強化農業的基礎地位,克服連年自然災害的影響,糧油生產連創新高,2005年糧食產量達424.4萬噸,油料達52.8萬噸。農民純收入年均增速超過7%。水利基礎設施明顯改善,連續兩年奪得省“紅旗渠精神杯”。林業實施退耕還林167.9萬畝,爭取國家投資11.5億元。服務業方面,勞務經濟在全國創出了品牌,為全市經濟發展拓寬了新路。去年,全市外出務工人員達212萬人,全年勞務收入123億元。我市被中央確定為全國十二個紅色旅遊區之一,雞公山、南灣湖風景區創建為4A級景區,信陽金剛台被批為國家地質公園。全年旅遊總收入突破6億元,是“九五”末的2.8倍。非公經濟方面,大力最佳化發展環境,促其規模質量進一步提高,去年實現增加值244億元,上交稅金6.6億元,非公有制經濟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達48.5%。
(二)突出項目支撐,增強發展後勁。在國家實施巨觀調控的形勢下,我們順應調控謀發展,全力以赴跑項目,建設了一大批重點項目,為經濟社會事業的快速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十五”期間全市共確定重點項目318個,大廣高速、信南高速、華英熟食、信鋼綜合技改、大洪河、臨淮崗(信陽段)和關店治理工程等幾十個續建項目建設迅速。出山店水庫、華豫2×60萬千瓦機組、弘昌2×30萬千瓦燃氣調峰電廠、金源化工公司30萬噸合成氨、烏龍酒業擴建、金鼎化工60萬噸二甲醚一期等重點項目強勢推進。年產25萬片鐵路鑄鋼車輪和2600萬支活塞銷項目落戶信陽。市政府向全市人民承諾的十項重點工程、十件實事完成較好,有力地推動了全年各項目標任務的完成。
(三)突出改革開放,推進體制創新。深入推進改革開放,在一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了新突破,體制創新取得了新成績。國有企業改革邁出堅實步伐。共有65戶國有工業企業完成改制,實現股權多元化和主輔分離,國企下崗職工全部出再就業服務中心。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全面完成。累計分流安置富餘人員2萬多人,國有糧食購銷企業改制面達到100%。鄉鎮機構改革順利完成。撤併鄉鎮38個,鄉鎮內設機構減少481個,減少領導職數956人,分流人員20921人,清退臨時人員2001人。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卓有成效。全市5407個事業單位已有14.6萬名職工簽訂了聘用契約。財政改革取得突破。在全市範圍內實行鄉財縣管。實行了管采分離,政府採購的規模和範圍不斷擴大。金融改革進展迅速。全市11家農村信用聯社全部拿到中央銀行專項票據。城市信用社組建城市商業銀行的條件初步具備。農稅改革成果明顯。全面落實了免徵農業稅,實施對種糧農民直接補貼、良種補貼和農機具購置補貼。其他各項改革穩步推進。城市管理體制進一步理順,各項投融資體制更加完善。與此同時,交通、水利、城市公用事業等行業改革,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等社會事業改革,也都取得了新的成效。外向型經濟發展加快。以茶文化節為媒介,積極實施“東引西進”。“十五”期間,全市累計出口總額10524萬美元,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10096萬美元,分別是“九五”時期的5.6倍和4.1倍。
(四)突出城鎮建設,打造個性城市。一是開發新區,拓展發展空間。羊山新區建設共投入資金近15億元,新修主次幹道20.3公里,中環路、北環路、中心區、公務員小區、安置小區建設順利,高速連線線和立交橋項目建成通車,新區框架正在形成。二是改造老城,增強城區承載力。擴建了中山北路,新修了航空東路、琵琶路、湖東大道,建成了民權路溮河大橋和十里河立交橋,溮河南岸9公里沿河大道竣工通車,世紀廣場、茶之韻廣場建成開放,茗陽閣工程順利推進。市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日益擴張,市區人口日益膨脹。三是建設城鎮,夯實城鎮化基礎。全市縣城建成區面積達163.3平方公里,比2000年增加46.9平方公里,建成區人口達102.2萬人。縣城建設日新月異,特色鮮明。四是深入創建,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我市順利通過國家生態示範區驗收。以打造個性城市為目標,開展城市建設“六聯創”活動,創省級衛生城市、園林城市獲得成功,全國雙擁模範城奪得兩連冠。信陽市城市總體規劃已經省政府批准,各縣城總規修編基本完成。
(五)突出以人為本,促進協調發展。“十五”以來,財政投入社會事業方面的資金年均增長達19.2%,總投入達64.7億元,較“九五”期間增長128%。全面推進科技創新。去年有7個項目獲省科技進步獎,實施國家、省科技攻關項目42項,推廣科技成果優秀項目30項,申報專利150項。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國小適齡人口入學率達100%,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達99.5%,高中階段毛入學率提高到38.5%。農村中國小D級危房改造兩年任務一年完成。全面落實農村義務教育階段貧困生“兩免一補”政策。去年高考一本進線率全省第一,職業教育居全省首位。啟動了信陽農專新校區一期工程。在固始縣開展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農村醫療救助試點。完成9個疾控中心、9個傳染病院(區)和47個鄉鎮衛生院項目建設。高度重視新發疫情的防控工作,沒有發生“非典”和禽流感疫情。愛滋病、結核病防治工作取得新成效。高度重視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認真實施農村計畫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全年發放獎勵扶助金306.3萬元。穩定低生育水平,五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省下達指標之內。羅山縣計生工作獲國家級優質服務縣榮譽稱號。強力實施環境綜合治理,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積極開展了對民間文化遺產的搶救保護和開發利用工作。圓滿完成了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任務。成功舉辦了信陽市第二屆運動會。不斷加強國防教育和民兵預備役建設,深入開展雙擁工作。加強了土地、礦產等資源的保護開發和利用。統計、審計、物價、廣播電視、質監、檢驗檢疫、外事、僑務、民族宗教、殘疾人事業、對台工作、氣象、地震、測繪、安全、人防、農機、地方志、檔案、科普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績。
(六)突出穩定和諧,全面加強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深入開展文明單位創建活動,“十五”期間共有3家單位榮獲全國文明單位稱號,7家單位榮獲全國精神文明創建先進單位稱號,152家單位榮獲省級文明單位稱號。固始縣青年民兵魏青剛被河南省委、省政府、省軍區授予“捨己救人優秀民兵”榮譽稱號,並被評為“感動中國” 2005年度人物。固始務工青年王剛被評為2005年度中國農村十大新聞人物。以建設學習型、創新型、效率型、廉潔型政府為目標,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改進了行政審批服務工作。開通了12345市長熱線,進一步密切了政府與人民民眾的聯繫。堅持依法行政,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繼續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順利完成第四、第五屆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嚴厲打擊了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大力開展糾風治亂工作,認真解決關係民眾切身利益的熱點、難點問題。做好信訪民調工作,積極化解人民內部矛盾。高度重視、認真做好安全生產監管工作,未發生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制定完善了各類應急預案,建立健全應急機制,社會大局保持穩定。
各位代表,這些成績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人大、政協積極支持的結果,是全市廣大幹部民眾共同奮鬥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條戰線上的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各級幹部,向駐信解放軍指戰員、武警官兵,向中央和省駐信單位以及所有關心信陽發展的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中仍然存在許多矛盾和問題。一是經濟結構仍不合理。一產所占比重仍比較大,二、三產所占比重有待提高,尤其工業化水平低的問題更為突出。二是發展質量還不夠高。一些企業效益低下,產品科技含量不高,尤其是高科技、高附加值產品少。縣區、城鄉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拉大,部分縣的困難狀況沒有大的改變,就業和社會保障壓力較大,經濟外向度較低。三是發展約束仍然存在。在加快發展的征途上仍面臨著嚴峻的資源、資金、人才、科技等瓶頸制約。四是發展環境有待最佳化。政府職能轉變還有差距,少數部門辦事效率較低,一些幹部環境觀念淡薄,服務發展還不到位。我們一定要高度重視這些問題,採取有力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十一五”發展的基本思路和工作重點

基本思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把握“立足科學發展、著力自主創新、完善體制機制、促進社會和諧”的總要求,堅持“五個統籌”(即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做到“六個必須”(即必須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戰略思想,保持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必須加快轉變經濟成長方式,促進經濟轉型;必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努力實現跨越式發展;必須高度重視“三農”問題,以工補農,以城帶鄉,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全面推進和諧社會建設;必須不斷深化改革開放,提供強大發展動力),堅定不移地走非農化之路,為實現爭做中原崛起後起之秀的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主要指標: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3%左右,人均生產總值提前實現比2000年翻一番;單位生產總值能耗比“十五”末降低20%左右。
工作重點:一是努力推進經濟結構最佳化升級。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冶金、食品、化工、鑄造、建材、造船等傳統產業;積極籌建高新技術園區,加快發展電子信息、生物製藥、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鼓勵引導企業購併、聯合、重組,培育壯大信鋼、華豫、華英、羚銳、維雪啤酒、木工機械等骨幹企業,做大做強支柱產業,打造名優產品和強勢企業,努力形成一批銷售收入10億元、20億元的大型企業集團,整體提升工業競爭力。大力推動企業研發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產品,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穩定糧食生產,確保糧食安全。加快現代農業建設,大力發展優質農產品生產加工企業,積極推進產業板塊基地建設,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二是努力推進特色經濟快速發展。堅持把勞務經濟作為重要支柱來抓,進一步加強勞動力轉移培訓,健全勞務輸出網路,鞏固完善“雙向維權”,做大規模、做響品牌、做出效益。“十一五”期間,勞動力轉移每年穩定在220萬人以上。加快發展物流業,大力推進物流園區和物流中心建設。突出發展旅遊業。整合旅遊資源,打造“一紅一綠”精品景區和精品線路,促進旅遊產業最佳化升級。加快發展生態經濟,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三是努力推進改革開放。靠改革激活內力。努力把經濟體制、政府工作機制以及各項社會事業改革向縱深推進,把經濟發展的活力和潛力釋放出來。靠開放藉助外力。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在更大領域和更高層次上加強對外經濟技術合作。積極培育新的外貿出口增長點,著力提高經濟的外向度,力爭外貿進出口額占GDP的比重比“十五”末提高2.5個百分點。四是努力推進和諧社會建設。努力構建和諧信陽。實行積極的就業政策,確保全市每年新增城鎮就業人員5萬人左右。逐步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健全覆蓋城鄉的社會救助體系,努力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和生活質量。切實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保護生態環境,堅持可持續發展。
《信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及其說明已印發各位代表,請予審議。

2006年工作目標和主要任務

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14%;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4%;外貿出口增長30%;實際利用外資增長30%;居民消費價格上漲控制在3%以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7%;單位生產總值能耗降低4%;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省下達指標以內;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城鎮新增就業人數7.5萬人。做好今年的各項工作,要突出抓好以下七個堅持。
(一)堅持工業強市,著力推進工業發展
培育支柱壯大一批。依託現有的冶金、醫藥、能源、食品、化工、鑄造、建材七大支柱產業和一批骨幹企業,加快產業集群和企業擴張建設。建立健全為企業自主創新服務的公共平台,打造具有較強自主創新能力的龍頭企業。大力推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加快工業技改步伐,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圍繞我市的支柱產業和骨幹企業,培育發展一批上下游企業,加強產業配套,延伸產業鏈條,壯大產業規模。充分利用信陽優勢資源,發展特色工業經濟。儘快形成一批規模大、品牌響的大產業、大企業、大集團,全力打造信陽工業旗艦。
扶持重點做強一批。信鋼集團要圍繞建成年產鋼、鐵、材三個200萬噸規模的目標,重點抓好投資2.8億元的60萬噸帶鋼工程,完成新增100萬噸鋼項目。華英集團重點抓好櫻桃谷鴨養殖基地建設和熟食製品加工項目,實現年產值30億元目標。華豫電廠強力推進二期項目,爭取開工建設。羚銳製藥重點完成結石康膠囊和丹鹿通督片生產項目。做好金光集團林板漿紙一期、華儀集團10萬噸離子膜燒鹼和天目山、黃毛尖、黃柏山風電站等項目。通過項目建設,不斷做大做強重點骨幹企業。
打造平台新上一批。多策並舉,多法並用,全力打造政策平台、信息平台和園區平台,拓寬引資渠道,大力引進戰略投資,爭取快上一批新項目。大力支持信陽工業城、華英工業城、潢川經濟技術開發區、固始民營工業園和明港工業城等工業園區開發建設,重點推進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和項目建設,搭建信陽工業城路網框架,加快縣區各具特色的工業園區的規劃和建設,積極引導相關產業和各類企業入駐園區。今年集中力量推動年產25萬片鐵路鑄鋼車輪、2600萬支活塞銷、金鼎化工公司二甲醚一期、世紀金源30萬噸醇氨聯產50萬噸尿素三期、華新水泥生產線、金匙玻璃器皿、弘昌2×30萬燃氣調峰電站、藍天5×20萬抽水蓄能電站、華豫二期2×60萬、5000噸海綿鈦和10萬噸離子膜燒鹼等20個新工業項目開工建設。加快啟動“航天工業城”項目建設。
鼓勵民營激活一批。凡是國家法律法規、政策和省市出台的發展民營經濟的檔案,都要認真加以落實;凡是其它市場主體可以享受的待遇,民營企業一律平等享受;凡是民營企業的合法權益,都要受到法律保護。鼓勵民營企業依託資源搞加工,圍繞支柱搞配套,儘快形成自己的產業支柱和企業特色,形成板塊集群。加快推進各縣區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切實幫助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引導民營企業逐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重視技術改造和創新,鼓勵興辦實業,支持投資工業,打造知名企業。
(二)堅持農業強基,著力推進新農村建設
探索新路子。一是走產業規模化的路子,加快建設優質水稻、“雙低”油菜、弱筋小麥、水產、畜禽、林果、茶葉、紫雲英、花卉等特色農業板塊,推行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著力抓好推廣種植200萬畝超級雜交水稻工作,加快優質畜禽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和動物防疫體系建設。積極探索建立土地經營權流轉機制和辦法,促進土地向種養大戶集中,實施農業規模經營。二是走產業特色化的路子。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努力培育出一批小產品大群體、小商品大市場的特色產業群。對已經形成的特色板塊,如溮河茶葉、潢川花卉、固始柳編、商城茶油、新縣山野菜、息縣和淮濱速生楊等區域特色經濟,加大扶持力度,做特做大。三是走產業一體化路子。加大對38家市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大力發展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制定產品質量等級標準,加大農產品質量等級認證工作力度。四是走產業科技化的路子。結合鄉鎮機構改革,積極穩妥地將一般性技術推廣和經營性業務分離,按照市場化運作推向主戰場,以科技開發促進農業增效。大力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發展設施農業、訂單農業、創匯農業和品牌農業。
建設新村鎮。加快實施“村村通”工程,今年新建、改建農村公路2416公里,完成百鄉千村規劃編制。抓好水利重點工程建設。著重做好石山口水庫除險加固,南灣、梅山等四大灌區配套改造及溮河、小潢河等湖窪治理工程,以及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項目。繼續推進農村沼氣建設,新增沼氣用戶1萬戶。大力開展“三清五改”(即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廁、改路、改塘、改灶),加大山、水、田、林、路、宅綜合治理,引導農村改善髒亂差狀況。繼續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力爭再奪“紅旗渠精神杯”。
培育新農民。不折不扣地抓好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加強農村基層幹部培訓,鼓勵鄉村建立“文化大院”。大力開展科技進村入戶活動,加速提高農民科技水平。繼續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鞏固完善全市26所扶貧培訓教育示範基地。全年勞動力培訓力爭達到20萬人。
(三)堅持城鄉統籌,著力推進城鎮化進程
堅持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鎮、中心村建設“四頭並舉”的城鎮化發展方針,梯次推進四級聯動,力爭城鎮化水平提升到30%以上。並通過不懈努力,努力把信陽打造成為豫鄂皖三省交界地區的區域中心城市;力爭使固始、潢川發展成為具有區域性影響力的中等城市;其餘6縣和明港鎮發展成為中小城市。一是開發新區帶舊城。加快羊山新區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抓好中心區、公務員小區、安置小區等核心區建設,積極推進市直機關遷建工程,儘快使新區建設再上規模。抓緊推進加壓泵站項目建設,解除羊山新區用水瓶頸制約。進一步加強老城區背街小巷的綜合整治,抓好污水處理、供氣、公廁改造、垃圾中轉站等基礎設施建設,合理規劃城市農貿市場的布局,加快商業網點建設步伐。整治修繕中心城區內河,提高城市防汛能力。二是經營城市拓思路。按照城市資源資本化、城市建設市場化、城市經營公司化、投資主體多元化、政府調控規範化的運營模式,放開基礎設施和公用設施市場,激活城市功能開發。三是破除障礙活機制。推行按實際居住地進行登記的戶籍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戶籍、就業、教育、醫療、社保等一體化政策,吸納農業富裕人口向城鎮轉移。四是城鎮管理求精細。構建城鎮管理標準化體系,逐步推行規範化、法制化的城鎮管理,建立長效機制。堅持不懈地開展“六城聯創”活動,加強城市社區、住宅小區建設和管理,下大力氣推進城市綜合執法,加大城市街景綜合整治力度,加強“城中村”改造,使城鎮面貌明顯改觀,城市品味日益提升,城鄉發展更加協調。五是發展產業增實力。認真落實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以產業支撐推動城鎮化進程。堅持打優勢牌,唱特色戲,注重培育主導產業,突出發展特色經濟,充分發揮縣城和中心城鎮對縣域經濟的帶動輻射作用,促進農村人口、生產要素向強鎮強村集聚,努力形成特色鮮明、產業集群、支柱凸顯的縣域經濟發展新格局。
(四)堅持創優環境,著力推進項目建設
全力最佳化發展環境。要用最佳化環境的行動加快項目建設,項目建設的速度檢驗環境最佳化的成果。實行各級政府領導抓環境目標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認真落實招商引資各項優惠政策,堅持誰招商誰負責、誰受益誰協調、誰有職能誰服務的原則,全力營造親商、安商、富商的投資環境。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抓好各級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建設,充分發揮其視窗、平台作用。建立健全經濟發展環境投訴中心、政務環境評議機制和投資環境監測評估體系。嚴厲查處反面典型,對亂作為、不作為等阻礙、破壞發展環境的,要從快查處,從重處理。
著力加強項目開發。繼續實行重大項目領導責任制,創新項目管理體制,建立政府引導、市場運作、法人主體的項目推進機制,加強研究、指導和投入,切實提高項目規劃、儲備和管理水平。今年突出抓好全市108個重點建設項目,確保完成投資90億元。加快華英集團熟食加工、金光集團林板漿紙一期、息縣關店防洪、臨淮崗(河南段)淹沒影響區、大廣高速、信南高速、京廣鐵路信陽至陳家河改建等一批在建工程的實施進度。紮實推進出山店水庫等一批項目的前期工作。為確保項目落地、開工、投產,一定要落實專人、專車、專經費,做到急事急辦,特事特辦,辦就辦好。
(五)堅持活化三產,著力推進特色突破
強力推進旅遊業。樹立經營旅遊的理念,把旅遊業作為第三產業的龍頭和支柱培育。加大基礎設施投入,開發特色旅遊產品,把豫韻楚風文化、民俗、民間工藝品、旅遊紀念品、信陽菜等引入旅遊熱線,努力做大做活旅遊經濟。抓住國家發展紅色旅遊的機遇,鞏固提升現有景區的品位和檔次,全力打造紅色經典和綠色精品景區。加快金剛台景區的建設步伐,打造我市旅遊業新秀。力爭2006年全市旅遊接待人數達到436萬人次,旅遊總收入達到7.2億元。
大力提升勞務經濟。堅定不移地把勞務經濟作為特色支柱來抓,著眼於引導,側重於培訓,立足於就業,致力於維權,落腳於回歸。整合培訓資源,不斷提高培訓層次和質量。健全勞務輸出網路,完善四級網路建設,及時收集、發布務工信息,繼續做好農民工維權服務工作。今年,全市外出務工人員力爭達到220萬人,實現勞務總收入130億元。
突出發展物流業。加快物流園區、物流中心等載體建設,發展完善各類商品批發專業市場,重點培育一批集市場信息、倉儲、包裝、配送、展示、交易等功能於一體,符合現代物流業發展要求的新興物流企業。大力發展金融保險、社會服務等現代服務業,培育壯大信息、網路、科技等新型業態和審計、諮詢、法律等中介服務業。
加快發展文化產業。以特色文化資源為依託,重點培育發展新聞出版、廣播電視、文藝演出、網路服務、廣告會展、民間工藝等文化產業。堅持開發與保護並重,突出特色,做好規劃。力爭開工建設羊山文化中心功能區、溮河豫楚文化長廊及城陽城遺址楚文化博物苑等重點文化園區,帶動全市文化產業加快發展。
(六)堅持深化改革,著力推進開放帶動
深入推進各項改革。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推進行政審批服務項目整建制進入行政審批服務中心。進一步完善管資產和管人、管事相結合的國有資產監管體系,加快構建國有資產營運機構和運行機制。繼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國有企業基本實現產權多元化,大中型企業基本實現主輔分離,完成下崗人員向失業保險並軌。加快生產經營類事業單位轉企改制,啟動行政管理類事業單位改革試點工作。堅持區別對待和分類指導原則,規範國有文化事業單位轉制。進一步深化財政體制改革,完善國庫集中收付制度,調動各級聚財、理財的積極性。繼續支持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加快城市信用社改革步伐。鞏固農村信用社改革成果,加大對“三農”投資力度。完善金融中介體系,壯大擔保機構實力,提高專業化服務水平,推動銀企合作。鞏固完善鄉鎮機構改革,妥善處理有關矛盾和問題。加快公共衛生體制改革,全面推進交通、建設、水利、商貿及公用事業等領域改革。
全面擴大對外開放。千方百計擴大利用外資規模,逐步提高利用外資質量和水平,力爭全年實際利用外資突破5000萬美元。大力推行委託招商、中介招商、網路招商、駐點招商、親情招商等方式,深入重點地域,上門對接項目。精心辦好信陽茶文化節,全力打造“中國茶都”信陽的品牌形象。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千方百計擴大出口。認真抓好華英、中原豬鬃、八達研磨、廣大水產等重點企業的出口創匯,不斷擴大柳編、畜禽、羽絨、茶葉等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規模。鼓勵木機廠、白鯊針布、二紡機等企業產品的出口。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深化外貿體制改革,加快培育多元化出口主體。
(七)堅持和諧發展,著力推進事業繁榮
加快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大力推進科技進步,積極研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技術產品,廣泛開展科學技術普及工作,努力建設創新型信陽。優先發展教育事業,組織實施好農村義務教育“兩免一補”。積極支持信陽師範學院更名、信陽農專升本工作,加快信陽農專一期工程配套建設,確保秋季招生。鞏固發展職業教育,加快人力資源開發步伐。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切實加強縣區文化館、圖書館和鄉鎮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加快發展衛生事業,擴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試點,進一步整頓和規範醫療服務秩序。將開展民眾性體育活動和競技體育結合起來,提高全民身體素質。組團參加省第十屆運動會,爭取較好成績。重視加強計畫生育工作,確保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1.05‰以內。採取堅決措施,切實解決好出生嬰兒性別比例失調問題。切實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加快構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加強環保執法和環境監管,確保水、大氣質量全面達標。建立完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監測評價體系,認真搞好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工作。
切實關心民眾利益。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加快建立政府扶助、社會參與的職業技能培訓機制。做好下崗失業人員的再就業工作,進一步完善和落實小額貸款、稅費減免等優惠政策。今年,全市力爭新增城鎮就業7.5萬人,其中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2萬人,“4050”人員就業7000人,新增小額擔保貸款發放5000萬元。積極推進城鎮單位和企業職工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五大社會保障的擴面工作,加快勞動保障社區平台和信息化建設,確保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加快構建以最低生活保障、農村合作醫療、城鎮困難群體就醫、貧困家庭子女入學資助、“五保”老人集中供養、災害救助和城鎮生活無著落人員救助等為主要內容的新型社會救助體系。發展殘疾人事業,逐步完善幫扶機制,加快殘疾人康復教育中心建設。進一步規範教育、醫療和涉農收費行為,著力解決民眾反映的價格熱點問題。高度重視信訪工作,暢通信訪渠道,規範信訪秩序,及時化解人民內部矛盾。嚴厲打擊危害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各類對象及活動,全力維護社會政治穩定。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和基層基礎建設,深入開展“平安創建”活動,全力打造平安信陽。加大法律援助工作力度,幫助社會弱勢群體維護合法權益。始終堅持安全生產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繼續搞好重點行業、重點場所安全專項整治,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
深入搞好國防教育和民兵預備役工作,滿腔熱情地關心支持駐信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建設。認真落實軍人優待撫恤和退伍安置政策,做好軍隊轉業幹部、復退軍人接收安置工作。深入開展軍民共建和再創“全國雙擁模範城”活動,增進軍民團結。認真做好民族、宗教、外事、僑務等各個方面的工作,力推事業繁榮,各業興旺。
在堅持不懈、著力抓好上述七項工作的同時,本著加壓奮進、務實為民的原則,今年列出新的“雙十”工程,切實抓緊抓好。
十大項目:①開工建設鐵路鑄鋼車輪生產項目和銀光機械年產2600萬支活塞銷項目。②開工建設華儀集團10萬噸離子膜燒鹼一期項目。③建成羚銳公司年產10億片丹鹿通督片產業化項目。④建成信鋼60萬噸帶鋼項目。⑤強力推進華豫電廠2×60萬千瓦發電機組項目,力爭年內開工建設;加快推進弘昌2×30萬千瓦燃氣電廠及藍天5×20萬千瓦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前期工作,力爭年內開工建設。⑥完成大廣高速信陽段14億元年度投資任務,信南高速年底竣工通車。⑦建成羅山、息縣、光山、商城、潢川、固始污水處理廠;全面開工建設淮濱、新縣污水處理廠。⑧開工建設華英6萬噸熟食二期項目。⑨啟動信陽航天工業城建設。⑩開工建設石山口水庫除險加固工程。
十件實事:①繼續實施“兩免一補”,籌措資金3860萬元,解決農村貧困家庭學生就學問題。②多渠道籌措資金,解決3萬農民的飲水安全問題,建成羊山新區供水工程。③完成1020個行政村通油路(水泥路)建設;完成平橋肖店淮河大橋建設。④完成27所鄉鎮衛生院改造。⑤加強弱勢群體救助,提高五保老人集中供養率,今年新(改)建44個鄉鎮敬老院;加大愛滋病患者和愛滋病致孤人員救助力度。⑥完成中心城區防汛內河治理規劃,今年基本完成2條治理任務。⑦完成市區20條背街小巷整治,建成10座公廁和5座垃圾中轉站。⑧貫通溮河南岸民權路橋至中心大道橋道路。⑨推廣種植200萬畝超級雜交稻;完成城鄉勞動力20萬人培訓任務。⑩完成100個鄉鎮政府所在地和1000個行政村規劃編制。

致力建設務實有為政府

新時期經濟社會的發展,對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們要進一步強化發展意識、民本意識、廉政意識、創新意識,不斷提高科學行政、依法行政、和諧行政和務實行政的能力和水平,致力建設務實有為政府,真正做到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讓人民滿意。
(一)注重科學行政,謀求發展為先。各級政府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鎖定新的發展目標,大力推進科學行政,在全市上下形成思發展、謀發展的新風氣,掀起抓發展、促發展的新熱潮,開創快發展、大發展的新局面。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推進政企、政資、政事分開,把政府職能轉變到主要抓好經濟調控、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上來。規範和完善行政決策規劃及程式,建立健全相關部門調查研究提供方案、公共參與、專家論證和政府決定相結合的公開透明的決策機制,提高科學行政水平。
(二)注重依法行政,勤政廉潔為重。以全面實施《公務員法》為契機,認真貫徹《行政許可法》和國務院依法行政《實施綱要》,推進依法行政。規範行政管理行為,完善行政監督,促進政府行為的法制化、規範化。規範行政執法行為,認真解決有法不依、執法不公、多頭執法等民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努力做到嚴格執法、公正執法、文明執法。加強執法監督,做好行政複議工作,嚴格實行行政執法責任制、過錯追究制,切實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侵權要賠償。堅持勤政廉潔,旗幟鮮明地反對和懲治腐敗。嚴格落實項目招投標、土地招拍掛、國有資產轉讓、政府採購等制度,加強行政監察和審計工作,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廉潔政府。
(三)注重和諧行政,親民利民為真。要牢記為民宗旨,增進為民情懷,傾情關注民生,推進和諧行政。真正把民情動態作為第一信號,把民眾意願作為第一準則,把造福人民作為第一追求,常行親民愛民之政,多辦惠民利民之事,善解民苦民難民憂。認真辦理人大代表意見、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密切政府同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各族各界人士和人民團體的聯繫,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傾聽民眾呼聲,了解民眾意願。大力推進政務公開,在公共服務部門和單位全面推行辦事公開制度,規範公開的內容和形式,充分實現人民民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完善政府網站,構建廣大市民與政府互動平台,及時公布政務信息。完善各級行政審批服務大廳功能,精簡辦事程式,切實履行服務承諾,真正做到便民高效。
(四)注重務實行政,開拓創新為實。大興求真務實之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多做打基礎、管長遠的工作,多辦得民心、順民意的事情,努力創造經得起歷史、民眾和實踐檢驗的政績。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真抓實幹,狠抓落實,說一件,乾一件,成一件。大力發揚創新精神,全力開拓進取,不斷創造新鮮經驗,以創新的思路和工作措施加快發展,開創各項工作的新局面。
各位代表,我們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新的目標令人鼓舞,新的形勢催人奮進。讓我們在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同心同德,紮實工作,為開創我市“十一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新局面、實現信陽跨越式發展而努力奮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