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信陽市政府工作報告

2010年信陽市政府工作報告

2009年是非同尋常的一年。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和嚴峻挑戰,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我們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依靠全市人民,開拓進取,紮實工作,較好地完成了市三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打了一場“戰危機、保增長”的漂亮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0年信陽市政府工作報告
  • 時間:2010年
  • 分類:政府工作報告
  • 機構:信陽市政府
開場白,內容,

開場白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的同志提出意見。

內容

一、2009年工作回顧
我們克難攻堅,贏得了勝利。過去的一年,我們經歷了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但是無論在什麼情況下,我們都堅定目標不動搖,扭住發展不懈怠,知難而進,迎難而上,在逆境中實現了平穩較快發展。全市生產總值達到975億元,增長12.8%,高於全省2.1個百分點,結束了連續多年發展速度低於全省平均水平的歷史。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47元,實際增長10.2%,增幅居全省第2位;農民人均純收入4618元,實際增長8.2%,增幅居全省第4位。省、市“十大實事”全面完成,和諧社會建設穩步推進,取得了“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重大勝利。
我們逆勢奮進,贏得了發展。不僅發展速度躍居全省前列,發展質量也明顯提高。農業在大災之年再奪豐收,糧食總產達114.6億斤,較上年增加2.4億斤,占全省新增產量的近二分之一,連續六年創歷史新高。工業成為拉動經濟成長的強大引擎,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225.2億元,同比增長20.2%,增速居全省第1位。二、三產業占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75.7%,較上年提高1.3個百分點。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突破700億元,增長30.7%,總量居全省第5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73.9億元,增長19.7%,增幅居全省第3位;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8億元、支出15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2.1%和28.1%,財政實力進一步增強。
我們積極拼搏,贏得了榮譽。我市兩項重點工作進入全省決策層面,河南省農村改革發展綜合試驗區建設全面實施,河南省雞公山文化旅遊綜合開發試驗區建設有力推進。“六城聯創”成果豐碩,創建省級文明城市順利通過驗收,喜獲“中國十佳宜居城市”、“首屆中國創業之城”等殊榮,順利實現省級“雙擁模範城”五連冠,信陽的知名度、美譽度大大提升。
一年來,我們重點抓了以下工作:
(一)堅持科學應對,實現了經濟較快增長。針對經濟運行不同階段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強化指導,及時出台具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狠抓一季度,決戰二季度,大幹三季度,決勝四季度,環環緊扣,紮實推進,有效防止了經濟大起大落,保持了持續增長。著力服務企業。深入開展“企業服務年”活動,大力實施“3121”信貸計畫,積極推動銀企合作,工業貸款期末餘額20.5億元,較年初增長70.3%,增幅居全省第2位。發展融資擔保體系,組建信陽市擔保集團,落實擔保貸款10億元。強化產銷對接,幫助開拓市場,增強企業抵禦風險的能力。華英農業成功發行A股並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狠抓項目帶動。實施“8218”投資促進計畫,爭取中央新增投資12.1億元,位居全省前列,帶動社會投資36.5億元。實行重大項目聯審聯批,推行重點項目觀摩,確保項目快落地、快建設。華豫2×66萬千瓦超超臨界機組等工業項目竣工投產;石武客運專線和大中型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等重點項目進展順利;出山店水庫前期工程開工建設,明港機場建設進入實施階段,核電項目取得重大進展。96個省市重點項目和115個重點工業項目分別完成投資88.6億元、58.8億元,超額完成年度投資計畫。積極擴大消費。發展和完善消費信貸,積極落實國家有關政策措施,全市實際兌付家電、汽車機車下鄉補貼1.4億元,拉動家電、汽車機車銷售6.4億元,35萬多農戶受益。
(二)堅持統籌推進,保持了跨越發展態勢。紮實推進“一個載體、三個體系”建設,跨越發展的基礎更加堅實。加快推進產業集聚區建設。出台了推進產業集聚區科學發展的指導意見,基本完成了15個產業集聚區發展規劃和規劃環評,搭建了22個投融資平台,全年共完成基礎設施投資36.3億元、工業項目投資42.8億元。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編制完成信陽市戰略支撐產業發展規劃,初步確立了高端製造、新型建材、綠色食品、文化旅遊、商貿物流等五大戰略支撐產業,同合公司新增5萬片車輪等一大批項目竣工投產,航天科技、萬華板業一期項目如期完成,五雲茶葉產業園和文新茶葉新科園建設順利推進。大力推動文化、旅遊產業融合發展,王大灣會議會址紀念館、南灣湖茶島等相繼落成,“夜遊溮河”正式通航。我市全年共接待遊客894萬人次,增長20.3%;旅遊總收入21.6億元,增長38.5%。商貿物流、金融保險、房地產、信息服務業等行業有了新的發展。勞務經濟不斷壯大,外出務工經商人員212.3萬人,勞務總收入190.9億元。加快構建現代城鎮體系。城鄉規劃體系進一步完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建設總體規劃和科學發展示範區總體方案編制完成。新區建設步伐加快,累計投入60多億元,建成道路67公里,新增城區面積12.5平方公里,百花園建成開園。老城區綜合整治成效明顯,完成內河治理9公里,整治背街小巷140多條,新增綠地120萬平方米,南湖路、航空路改擴建項目建成通行,溮河景觀工程順利推進。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完善提高,信陽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達62平方公里,8個縣城建成區面積達162平方公里,小城鎮建成區面積達275平方公里。全市城鎮化率34.1%,較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加快構建自主創新體系。編制完成自主創新體系建設規劃。4個縣區被評為“全國科技進步考核先進縣”;新增2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家省級節能減排科技創新示範企業,總數分別達7家和4家。紮實推進節能減排和生態建設。積極實施工業領域重點節能項目,大力推動綠色照明工程和建築節能,狠抓污染減排工程運行管理,全面開展重點流域區域環境綜合整治,成功創建一批國家級、省級環境優美小城鎮和省級生態文明村。繼續推進林業生態市建設,完成營造林97萬畝,全市森林覆蓋率達34.4%。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削減5.58%和5.2%,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
(三)堅持強基固本,唱響了綜合試驗大戲。大力推進河南省農村改革發展綜合試驗區建設,保持了農業農村發展的好形勢。推動農村改革創新。堅持以試驗區建設為平台,圍繞建成糧食生產重點區、特色農業示範區等六大目標,全力做好土地流轉、資金投入等八篇文章,農村改革在先行先試中取得了顯著成效。農村土地流轉有序推進,金融服務水平明顯提升,社會化服務體系不斷完善,社會保障機制逐步健全,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試點成功,以村級衛生室建設和村醫培訓為重點的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得到進一步加強。認真落實強農惠農政策。累計發放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等各項惠農資金12.3億元,較上年增加1.6億元。穩步調整農業結構。超級雜交水稻、優質小麥、油料作物種植面積分別達到550萬畝、300萬畝和266.3萬畝,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8%以上。新發展茶葉基地20萬畝,肉、蛋、水產品產量分別增長5.4%、6.5%和14.8%。全市新增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73家。切實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改建縣鄉公路693公里、通村公路1046.5公里,解決168個村45.8萬人的安全飲水問題,新增農村沼氣用戶5萬多戶,完成1093個自然村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累計投入資金12.6億元,建設各類水利工程2.7萬多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榮獲省“紅旗渠精神杯”六連冠。
(四)堅持改革開放,增強了創新創業活力。努力破解發展難題,不斷提高開放水平,為全社會創新創業營造了良好氛圍。深入推進重點領域改革。全市國有工業企業改革基本完成。市縣政府機構改革全面啟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快速推進,事業單位人事工資改革已經展開,文化體制改革工作有序進行。全面開展大招商活動。建立了資源庫、項目庫、信息庫和專家庫,制訂了鼓勵招商引資項目擇地落戶產業集聚區的若干意見,增強了招商引資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加強與央企和省直部門合作,在能源、通信、資源開發、文化旅遊、高新技術、自主創新體系建設等重點領域,簽訂了一批戰略合作協定,促成了一批重大合作項目。全年共簽訂契約項目404個,契約投資額478.5億元;落地項目216個,外方投資總額238.8億元;實際利用外資9485萬美元,增長21%。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全市規模以上非公有制工業企業1001家,新增282家;非公經濟實現增加值185.5億元,增長18.8%。
(五)堅持以人為本,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籌措財政資金10.5億元用於“十件實事”,解決了一大批事關人民民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大力推動創業就業。新增城鎮就業8.7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3萬人,動態消除了“零就業家庭”。引導外出務工返鄉人員創辦企業2057個,帶動就業5.3萬人。不斷加強社會保障。全市企業養老、醫療、失業參保人數分別達40.3萬人、52.4萬人和39.2萬人,參加新農合農民達612.3萬人,參合率93.2%。城市低保實現了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農村低保對象覆蓋面由3.3%擴大到4.7%,全年累計發放城市低保金2.1億元、農村低保金1.6億元。新建和改擴建農村敬老院76所,農村五保戶集中供養率達45.2%,較上年提高4.1個百分點。城鄉醫療救助不斷加強,累計救助城鄉困難民眾53.5萬人次,發放救助資金6428.6萬元。新建成經濟適用房13.1萬平方米、廉租房18.3萬平方米,發放廉租房租賃補貼19437戶、3296萬元。全面發展社會事業。落實城鄉義務教育生均經費保障資金6.8億元,農村中國小運轉困難的局面得到很大改觀。資助貧困寄宿生16.5萬人次,落實生活補助資金5769萬元。全面實施職業教育攻堅計畫,全年投入建設資金5.2億元,受到省政府表彰。義務教育全面鞏固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質量連續5年全省領先。健全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縣級醫院、中醫院、婦幼保健院改造和鄉鎮衛生院改擴建順利實施,建成標準化村衛生室2825個,累計培訓村醫6120人次,手足口病和甲型H1N1流感疫情得到有效防控。完善計畫生育利益導向機制,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以內。積極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建成鄉鎮綜合文化站32個、農家書屋220家、農民體育健身工程160個,市博物館、圖書館完成主體工程建設。成功舉辦首屆全國公路腳踏車環溮河大獎賽和市第三屆全民運動會。切實做好精神文明建設、社會穩定和安全生產工作。深入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公民道德水平和城鄉文明程度明顯提升。積極開展“雙擁”共建活動,軍政軍民團結進一步加強,民兵預備役建設取得新進展。駐信解放軍和武警、消防部隊在支持地方建設、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大力推進平安信陽建設,著力化解社會矛盾,不斷完善社會治安綜合防控體系,深入開展領導幹部定期接訪、機關幹部下訪和信訪積案化解工作,社會大局保持穩定。進一步加大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力度,全市安全生產形勢繼續保持良好局面。大力實施“質量興市”戰略,深入開展食品藥品安全專項整治,產品質量和食品藥品安全保障水平繼續提高。
(六)堅持“兩轉兩提”,加強了政府自身建設。積極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和“講、樹、促”活動,持續推進政府系統“兩轉兩提”,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轉變工作作風,進一步提高行政效能、提高公務員素質,服務型政府建設邁出新的步伐。嚴格依法行政,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支持政協參政議政,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加強政府廉政建設,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新的成效。嚴格落實“五禁止”、“十不準”規定,發展環境進一步最佳化。
一年來,審計、統計、人事、編制、物價、工商、稅務、市場發展、物流管理、人防、氣象、地震、民族、宗教、外事、對台、僑務、檔案、史志、殘聯、社會科學研究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新成績。
各位代表!
在困難和挑戰面前,全市經濟社會取得這樣的成績極其不易。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人大、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全市人民共同奮鬥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幹部職工,向駐信部隊和武警官兵、公安幹警以及社會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關心和支持信陽建設的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矛盾和問題。一是經濟回升的基礎仍不穩固,長期制約我市經濟發展的體制性、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經濟成長的質量效益仍不理想,部分行業和企業生產經營仍較困難。二是資源、區位等優勢尚未得到很好發揮,支撐全市經濟快速增長的內生動力機制還未穩定形成,投資結構尚需進一步最佳化,重大項目特別是帶動作用強的重大工業項目建設、儲備依然不足。三是公共服務、民生改善和社會事業發展與廣大民眾的期盼還有差距,就業、就學、就醫、住房和社會保障等涉及民眾切身利益的問題還沒有得到很好解決。四是財政減收因素增多,收入增幅和質量不高。人均財政收支水平處於全省落後位置,財政保障能力與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矛盾還比較突出。五是化解社會矛盾、處理各種利益訴求、維護社會穩定的任務還比較艱巨。六是政府職能和作風轉變還不到位,少數部門大局意識、服務意識不強,行政效能不高,損害民眾利益、影響經濟發展的問題仍有發生。對此,我們一定高度重視,認真加以解決,決不辜負人民民眾的期望。
二、2010年工作安排
2010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最後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對於奪取應對危機全面勝利、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為“十二五”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落實中央、省委和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的決策部署,堅持重在持續、重在提升、重在統籌、重在為民,以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為主要任務,全面推進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保態勢的各項工作,積極落實“五項工程”和“七項行動計畫”,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努力完成“十一五”規劃的各項目標任務,在“推進三大跨越,建設魅力信陽”的進程中邁出更大的步伐,爭當中原崛起的前鋒。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全市生產總值增長13%以上;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6%;外貿出口增長15%,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增長20%;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3%以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6%;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63‰以內;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單位生產總值能耗降低4.79%,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控制在3.33萬噸和4.9萬噸以內。
圍繞上述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必須把“堅持三保、突出轉型、強化態勢”作為著力點,必須把“落實完善、創新機制、提高能力”作為關鍵環節,必須把“五項工程”和“七項行動計畫”作為重要抓手,並著力把握好以下幾點:一是更加注重政策落實。高度關注和深入研究上級政策變化,緊密結合自身實際,最大限度地用好政策機遇,釋放政策威力,發揮政策效益,順應大勢,努力搶占新一輪發展先機。二是更加注重優勢轉化。深刻認識和充分利用信陽獨有的自然生態、區位交通、勞務經濟、特色資源、根親文化、產業基礎等要素、成本優勢,通過大推介、大招商、大合作,加快培育和發展優勢產業,不斷增強綜合競爭力。三是更加注重務實創新。以創新的理念謀劃新思路、引領新發展,以實幹的精神應對新挑戰、拓展新天地,著力破解影響和制約科學發展的難題,不斷增強發展的動力和活力。四是更加注重民生改善。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千方百計解決民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努力使發展成果更多惠及全市人民。
今年,要重點抓好以下八個方面的工作:
(一)充分利用一切有利因素,全力推動經濟快速增長
搶抓經濟逐步回升向好的機遇,加強監測預測,加強協調服務,加強運作推動,能多則多,能高則高,能快則快,努力保持跨越發展的良好態勢。
狠抓企業服務。大力實施“企業服務行動計畫”,建立健全政策引導、要素保障、融資服務、產銷對接、企業幫扶等長效機制,切實解決企業在項目建設、生產經營中的突出問題。建立工業發展基金,重點扶持30戶重點工業企業、20戶高成長型企業發展。推進企業戰略重組,鼓勵企業兼併、聯合和上下游產業一體化發展,提高產業集中度和資源配置效率。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加快上市,培育上市後備企業。加強銀企對接,強化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全年新增擔保機構20家,中小企業貸款較上年要有較大增長。實施“質量興市”戰略,廣泛開展質量振興活動,提高企業產品市場競爭力。大力查處“四亂”行為,落實各項稅費優惠政策,切實減輕企業負擔。
狠抓項目建設。繼續實施項目帶動戰略,不斷催生新的增長點。重點圍繞“三農”、民生、綜合交通體系、城市基礎設施、產業結構調整、自主創新、節能環保、社會事業等領域,高起點謀劃一批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項目。繼續實行爭取中央投資目標責任制,主動對接國家和省里的投資計畫,加強項目前期工作,爭取上級財政投資總量超過全省平均水平。著力實施“四百投資工程”,大力推進項目建設,力爭年度完成投資400億元,帶動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超過1000億元。其中,工業方面,重點實施高端製造、新型建材、綠色食品等100個重大產業升級項目,力爭全年完成投資100億元;農業方面,重點實施優質糧食產業工程、生態茶基地建設、大中型水庫除險加固等60個重大項目,力爭全年完成投資46億元;交通方面,重點實施明港機場和石武客運專線、寧西鐵路複線、京港澳高速改擴建信陽段建設等27個重大項目,力爭全年完成投資85億元以上;能源方面,開工建設華能平橋電廠2×30萬千瓦熱電聯產、新縣大別山風電等重大項目,加快核電、五嶽抽水蓄能電站前期工作,力爭全年完成投資18億元;社會事業方面,加快推進信陽農專二期、羊山中學、雞公山文化旅遊綜合開發等50個重大項目,力爭全年完成投資26億元。完善落實鼓勵民間投資的政策措施,確保民間投資增長30%以上。嚴格實行市級領導聯繫重大項目責任制,落實聯審聯批、督導推進、觀摩點評和考核評估機制,優先保障重點項目建設用地、資源配置、環境容量和融資需求,進一步最佳化項目建設環境,確保各類項目儘快開工建設、投產達效。嚴格項目資金和工程質量監管,切實提高投資效益。
狠抓消費拉動。全面落實國家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支持三農、實行企業最低工資制度等政策,按時足額發放各項惠農補貼和社會保障資金,逐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保障水平,增強居民特別是低收入家庭的消費能力。把繁榮發展服務業作為擴大消費的重要內容。大力發展文化旅遊產業。儘快完成概念規劃,抓緊落實資源整合,進一步加強與港中旅等戰略投資者的合作,更加有力地推進河南省雞公山文化旅遊綜合開發試驗區建設,帶動南灣湖、靈山寺等景區同步發展。著力推進新縣文化改革試驗區建設,全面完成紅色旅遊重點景區建設任務。支持各縣區以特色文化引領經濟社會發展。加強旅遊產品開發和旅遊市場行銷,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延伸旅遊產業鏈條。全市接待遊客力爭突破1000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30億元。發揮綜合交通樞紐優勢,加快物流園區建設,做大做強食品、建材、汽車、郵政等專業物流,加快推進區域性商貿物流中心建設。加強寬頻網路和農村信息化建設,支持三網融合,促進信息消費。大力發展金融保險業,積極引進股份制商業銀行和保險公司,大力發展農村商業銀行、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貸款擔保機構,支持信陽商業銀行在縣區設立分行;積極拓展健身、培訓、家政、養老、中介等服務消費領域,大力開發新型業態,擴大消費需求。加強和改善房地產市場調控,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繼續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雙百”市場工程和“農超對接”,抓好社區商業、“早餐放心”工程和“菜籃子”工程建設。落實家電、汽車機車下鄉和汽車以舊換新政策。加強市場監管,增加有效供給,確保產品質量,穩定市場物價,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
狠抓外貿出口。落實國家鼓勵出口的政策措施,支持全市重點進出口企業拓展對外貿易領域和空間,力爭進出口總額再上一個新台階。繼續最佳化出口商品結構,重點培育3個出口超1000萬美元、5個出口超500萬美元和10個出口超100萬美元的品牌商品。依託資源和產業優勢,建設一批特色出口基地,不斷擴大畜禽、柳編、茶葉、水產等農副產品出口規模。力促儘早完成設立信陽海關工作。
狠抓運行調度。進一步加強經濟運行監測,定期分析研判運行態勢,積極應對新情況、新問題,確保經濟穩定運行。保障煤電油氣運和重要原材料的供應,確保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開足馬力生產。加強財政資金統籌安排與整合,加大對“三農”、民生、節能、環保等領域和社會事業支持保障力度,提高財政調控能力。
(二)加快構建“一個載體、三個體系”,著力增強跨越發展後勁
產業集聚區是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的重要載體,我們必須把“產業集聚區建設工程”作為事關全局的戰略舉措來抓。
提升支撐力。堅持“三規”合一的原則,統籌協調產業集聚區總體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完善規劃環評,保障產業集聚區發展空間和要素需求。積極探索中小企業孵化器發展模式,加強產業集聚區的基礎設施配套體系、公共服務配套體系及主導產業配套體系建設,確保與產業集聚區發展相匹配的道路、供排水、污水管網、供電、供熱、供氣、通信等基礎設施基本到位,與企業生產經營相對應的現代物流、金融擔保、技術研發、信息網路等生產性服務功能基本到位,與職工生活和全面發展相關聯的社區服務、職工公寓、職工食堂、醫療保健等生活性服務設施基本到位,支撐產業和人口集聚。
增加承載量。按照“企業集中布局、產業集群發展、資源集約利用、功能集合構建”的要求,全面落實省政府支持產業集聚區發展的各項優惠政策,完善招商引資項目擇地落戶產業集聚區的利益分成機制,設立專項扶持資金,加強登記註冊企業新增情況考核,支持和推動各類項目向產業集聚區集中。把引進項目作為產業集聚區的中心任務,儘快落戶一批對特色主導產業具有重大帶動作用的龍頭企業,同時大力支持特色主導產業鏈上的中小企業迅速集聚發展,加快培育充滿活力的市場主體。年內力爭完成投資300億元以上,其中工業投資力爭超過200億元。
擴大輻射圈。突出產城一體,通過產業集聚促進人口集中,推動產城融合、城鄉互動,提高產業集聚區的輻射帶動能力。認真實施戰略支撐產業發展規劃,培育壯大特色主導產業。充分發揮中心城區產業集聚區的示範引導作用,重點依託信陽工業城,以同合車輪、航天車輛廠、航天標準件廠為基礎,謀劃和集聚一批航空航天、火車汽車配件等項目,著力建設高端製造基地;利用上天梯非金屬礦加工產業集群的資源和技術優勢,圍繞節能保溫產品延伸產業鏈,多上新項目,著力建設新型建材基地;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加快羊山茶產業集聚區建設,加大南灣魚、南灣水綜合開發,實施維雪啤酒集團戰略重組,著力建設綠色食品基地。以“三大基地”為基礎,努力打造省級科學發展示範區。鼓勵和支持各縣區以產業集聚區為載體,發展主導產業,培育特色集群,做大做強縣城,提升縣域經濟,加快城鎮化進程,全年城鎮化率提高1.5個百分點。
構築制高點。大力實施“自主創新體系建設工程”,鼓勵支持產業集聚區以企業為主體,聯合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以產權為紐帶的各類技術創新合作組織。加強自主創新平台建設,重點扶持一批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研發中心和重點實驗室建設,積極爭創省級創新型產業集聚區。支持青山純電動汽車項目建設,實施羚銳公司聯苯乙酸凝膠項目,以電子信息、生物及新醫藥、新材料、新能源等為重點,積極培育戰略先導產業,打造高新技術產業鏈。
(三)大力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綜合試驗區建設,鞏固和強化農業基礎地位
堅持在完善土地承包經營權、創新現代農業經營機制、提高農村金融服務水平、健全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等方面繼續積極探索,力求各項重點工作實現更大突破,農村改革發展取得更大成效。
在改革試驗中穩步提高糧食生產能力。認真實施“糧食穩產保收行動計畫”,紮實推進信陽糧食核心區建設,確保糧食麵積穩定在1200萬畝以上,糧食總產穩定在110億斤以上。落實好各項惠農補貼政策,保護和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大力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抓好大中型灌區續建、末級渠系配套和排澇設施建設,加快中低產田改造,抓好高標準糧田和萬畝高產創建示範區建設,增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堅持依法有償自願推進土地流轉,支持發展糧食生產專業合作社、農機專業合作社等合作組織,提高良種良法和農機作業覆蓋率,不斷提高糧食生產的組織化程度。加大“三農”財政投入力度,確保總量持續增加、比例穩步提高。支持開展農業保險,增強糧食生產抵禦風險災害的能力。
在改革試驗中加快現代農業發展步伐。繼續抓好“雙低”油菜生產基地建設,加快實施油茶產業發展規劃,確保油料總產穩定在65萬噸以上。全面實施現代畜牧產業發展規劃,確保肉類、禽蛋總產穩中有升,確保不出現大的疫情,確保畜產品質量安全。加快發展水產養殖業,擴大稻田水產養殖規模,力爭水產品產量增長10%以上。發展壯大茶產業,新建茶園30萬畝,茶園總面積達到150萬畝,乾茶產量增加到3.6萬噸,夏秋茶葉資源開發實現重大突破。著力實施花卉產業發展規劃,力爭全市花卉苗木面積增加5萬畝。積極支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實施茶樹良種選育與茶葉精深加工技術、超高產水稻新品種培育及產業化等重大科技攻關,加快農產品質檢項目和產業技術體系建設,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和標準化生產水平。
在改革試驗中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繼續加強農村水電路氣等基礎設施建設,啟動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新增戶用沼氣1.5萬戶,改擴建農村公路300公里。繼續抓好貧困村整村推進扶貧工作,再解決9.5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和15萬農村居民安全飲水問題。穩步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認真落實農村公益事業財政獎補試點政策,切實搞好“一事一議”。
(四)繼續開展“六城聯創”,切實加強城鎮建設和管理
大力實施“現代城鎮體系建設工程”,繼續深化“六城聯創”活動,不斷提高城鄉建設管理水平,加快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步伐。
統籌城鄉規劃布局。完成溮河、平橋城區控規,實現中心城區控規全覆蓋,基本完成各項專項規劃編制。加快實現縣城重點地區控規全覆蓋,完成縣域村鎮體系規劃,努力形成中心城市、縣城、小城鎮、農村社區層次分明、結構合理的現代城鎮體系。統籌布局全市產業、城鎮、交通、生態等各類空間要素,合理安排縣域村鎮建設、農田保護、產業集聚、生態涵養等空間布局。
強化中心城市帶動。加快信陽中心城區建設,突出抓好羊山新區主幹道路重要節點區域開發和金融商務區、北湖休閒度假區、石武客運專線信陽站區等重點片區開發,進一步完善配套新區基礎設施和社會服務設施。有序推進老城區溮河兩岸、火車站北區和城中村、棚戶區改造,積極構建新老城區功能互補、產業連結、資源共享的發展格局。加快潢光一體化進程。加強中心集鎮建設,積極培育一批商貿強鎮和旅遊名鎮。積極實施“千村百鎮”規劃,因地制宜建設一批規劃合理、設施完善、功能配套的新農村。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拓寬融資渠道,多方籌措建設資金,統籌完善基礎設施。編制完成市域綜合交通規劃,重點實施一批公路、鐵路、航空、航運等重大項目,開工建設淮濱至息縣、淮濱至固始高速公路,儘快形成內外銜接、城鄉互通、縱橫交錯、高效快捷的現代綜合交通體系。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深入開展市容環境專項整治,積極實施城市綠化、美化、亮化、淨化工程。整合城市管理資源,加強城市社區管理和服務,完善長效管理機制。加快戶籍管理、社會保障制度改革,讓進城農民在勞動報酬、子女就學、公共衛生、住房租購及社會保障等方面與城鎮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促進具備條件的農民向城鎮有序轉移。
(五)精心組織大招商活動,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大力實施“對外開放行動計畫”,把招商引資工作納入目標管理,推進大招商活動常態化。
堅持“三突出”,創新招商方式。突出“走出去”招商、產業集聚區招商和專業對口小分隊招商,重點鎖定長三角、珠三角、閩南地區和環渤海地區,圍繞高端製造、新型建材、綠色食品、文化旅遊和商貿物流五大戰略支撐產業,以產業集聚區為平台,主動承接產業轉移。加大招商隊伍培訓力度,著重提高形勢研判、統籌協調、談判對接和綜合服務等四種能力,提高招商引資的針對性和成功率。
堅持“三為主”,突出招商主體。按照政府引導、企業自願、市場化運作的原則,堅持招商談判以企業為主、聯絡渠道以民間和商(協)會為主,最佳化環境以市縣為主,打造聯合招商主體。積極參加國家和省組織的大招商活動,高水平辦好第十八屆信陽國際茶文化節等對外招商推介活動,力爭招商引資取得更大突破。
堅持“三重點”,明確招商方向。突出加快承接產業轉移、加強與央企合作、搞好技術和人才引進的“三重點”,充分發揮我市資源庫、信息庫、項目庫、專家庫等“四庫”作用,瞄準國內外500強企業、國內行業50強企業和大型跨國公司,加強跟蹤聯繫,推進戰略合作,力爭再引進一批重大合作項目。
堅持“三為先”,選好招商對象。堅持境外招商東南亞為先、東南亞招商港台為先、各類客商華商為先的“三為先”的原則,進一步加強與境外各類商會、同業公會、行業協會的聯絡,鞏固和發展國際合作關係。充分發揮根親文化優勢,面向東南亞、港澳台等國家和地區開展專題招商,進一步擴大合作領域。積極開展對外友好交流,儘快與韓國高敞郡締結友好城市,力爭對韓招商取得新的成效。
堅持“三級抓”,落實招商責任。進一步完善市縣鄉三級聯動機制,全面落實招商引資工作“一把手”負責制。加大對招商簽約項目的跟蹤推進、進度考核和督查通報力度,不斷提高契約履約率、資金到位率和項目開工率,確保招商項目儘快開工投產。
(六)積極深化各項改革,認真破解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難題
實施“重點改革行動計畫”,推進體制機制創新,力爭在關鍵領域和重點環節取得突破性進展。
加快國有企業改革。推進63家市屬企業、108家縣屬企業改制工作,基本完成市直機關所屬企業脫鉤改制任務。繼續理順國有資產監管職能,完善國有資產監管體系。加快企業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步伐,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結構。規範市管企業董事會建設,開展外部董事會試點。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扶持壯大一批規模型、科技型、外向型非公有制企業。
推進文化教育體制改革。全面啟動國有文藝院團轉企改制,完成全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工作。推動職業教育投融資體制改革,探索建立有利於職業教育發展的投融資機制。
實施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完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全面實現醫療救助與新農合、城鎮職工和居民醫保同步結算。積極開展醫療保險市級統籌、異地就醫結算機制和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擴大國家基本藥物制度覆蓋範圍,構建藥品供應保障體系。推進醫療衛生事業單位收入分配製度改革。
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建立健全有機銜接的政府預算體系,健全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完善鄉財縣管制度,強化村級組織運轉經費保障,增強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能力。同時,全面完成市縣兩級政府機構改革,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和崗位管理制度改革,開展公益性事業單位法人治理結構改革試點。繼續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加快推進供銷社的改革發展。
(七)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持續保持信陽生態優勢
繼續堅持生態優先,絕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一地的發展,讓信陽青山常在、綠水長流。
強化節能減排。推進環境容量預算,提高節能環保準入門檻,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嚴禁高耗能、高污染、不符合產業政策的項目落地,發展生態經濟。嚴格落實節能減排目標問責制和“一票否決制”,突出抓好重點能耗企業的節能工作,開展發電企業及非電行業脫硫治理和重點涉水企業深度治理。大力推進建築節能,推廣綠色照明工程,積極探索低碳城市建設模式。加強節能減排技術改造,推行清潔生產,確保實現節能減排目標。
強化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繼續加強重點流域、重點區域、重點行業污染綜合整治,嚴格施行《河南省信陽南灣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編制實施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加強新型節能保溫技術攻關和產品研發。加快污水、垃圾處理和中水回用、污泥處理等設施建設。繼續推進林業生態市建設,完成造林面積42萬畝,建設一批環境優美鄉鎮和生態文明村。
強化土地和礦產資源管理。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節約用地制度。科學規劃城鎮建設用地,嚴控增量,盤活存量,堅持依法供地,嚴禁違法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繼續開展土地綜合整治,進一步加強建設用地計畫指標管理,保障重點建設用地。推進重要礦產資源整合,促進礦產資源高效集約利用。
(八)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紮實推進和諧社會建設
加大民生保障和改善力度,籌措資金30億元以上,實施好“十項民生工程”,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讓人民民眾得到更多實惠。
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實施“就業促進行動計畫”,加快就業服務平台建設,深入開展全民創業活動,以創業促進就業,確保城鎮新增就業人員8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2.5萬人。發揮政府投資和重大項目帶動就業的作用,提高中小企業、勞動密集型企業、民營經濟和服務業吸納就業的能力。大力開發公益性崗位,做好“4050”人員等就業困難民眾的就業援助,動態消除“零就業家庭”。加強對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做好復轉軍人就業安置工作。繼續實施“陽光工程”、“雨露計畫”和“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計畫”,新增轉移就業勞動力11.5萬人。
提高社會保障水平。統籌城鄉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努力做好社保擴面工作,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完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城鄉社會救助和農村五保供養制度,加大對低收入民眾的幫扶救助力度。大力發展殘疾人事業、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推進農村危房改造,新開工建設經濟適用房16萬平方米、竣工12萬平方米,為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提供1200套經濟適用住房。
統籌發展社會事業。實施“人力資源素質提升行動計畫”,努力把人口壓力轉化為人力資源優勢。進一步最佳化教育結構,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大力推進素質教育,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完成學校校舍安全工程年度建設改造任務,新建擴建20所城鎮中國小校。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攻堅計畫,重點建設一批示範性職業院校和職業教育實訓基地,支持信陽涉外職業技術學院建設。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支持一批縣級醫院、中心鄉鎮衛生院、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改造。繼續抓好婦幼衛生、擴大國家免疫規劃及愛滋病、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傳染病防控與救治工作。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建成博物館、圖書館、城市規劃展覽館和20個鄉鎮文化站、286個農家書屋,完成“十一五”廣播電視“村村通”掃尾工程。繼續實施農村電影放映工程,不斷豐富民眾文化生活。認真落實人口和計畫生育利益導向政策,穩定低生育水平。切實保護婦女和未成年人權益。大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認真籌辦全國公路腳踏車大賽,積極備戰省第十一屆運動會。
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深入開展平安信陽創建工作。推進社會管理創新,加強和改進信訪工作,妥善處理土地徵用、搬遷安置、企業改制、環境污染、勞資糾紛、涉法涉訴等方面的矛盾和問題。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著力構建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積極開展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大力實施“安全發展行動計畫”,推動安全生產源頭治理,建立健全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繼續開展食品藥品安全專項整治,杜絕不合格產品進入市場。推廣“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加強社區建設,完善村民自治。
同時,繼續做好民兵預備役和人民防空工作,加強國防教育,積極支持駐信解放軍和武警、消防部隊建設;深入開展雙擁共建活動,鞏固和發展軍政軍民團結。搞好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提高統計監測服務水平。組織編制好“十二五”規劃。加強外事、僑務、對台工作,繼續做好審計、人事、編制、物價、工商、稅務、市場發展、物流管理、氣象、地震、民族、宗教、檔案、史志、社會科學研究等工作。
各位代表!
今年,在完成省定“十大民生工程”的同時,我們將繼續抓好“雙十”工程。
“十大項目”是:1.建成信鋼300萬噸鋼綜合技改工程;2.建成羚銳公司年產5000萬貼芬太尼新型透皮貼片項目;3.實施華英集團111333戰略發展規劃,建成譽昆200萬頭生豬加工項目;4.實施同合車輪二期工程,開工建設694航天標準件廠高端緊固件項目;5.實施華儀風電建設項目;6.建設一批陶瓷產業項目;7.完善省定15個產業集聚區基礎設施建設;8.實施一批交通、能源項目;9.開工建設出山店水庫工程;10.實施一批電廠建設項目。
“十件實事”是:1.解決全市農村改革發展綜合試驗區726個示範村飲水安全問題,三年內示範村民眾全部用上自來水;2.各縣區全面開展農村養老保險試點工作,各管理區、開發區全面建立農村養老保險體系;3.中心城區完成20條背街小巷綜合治理,各縣城完成10條、各鄉鎮完成2條背街小巷綜合治理任務;4.完成全市所有已建成農村公路路肩培護任務;5.實施羊山新區體育館、游泳館、射擊館、健身館項目建設,完成市信訪接待大廳建設任務;6.實施中心城區“八路一橋”建設;7.實施中心城區城中村和棚戶區改造10萬平方米;8.完成中心城區10公里內河治理工程和10公里供水配套管網改造;9.實施信陽職業技術學院新校區二期建設工程,啟動全國農民工技能培訓示範基地(信陽)建設;10.建設溮河新八景。
三、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堅持執政為民,紮實推進“兩轉兩提”,加強服務型政府建設,努力提高各級政府及各部門的執行能力和服務水平。
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以市、縣政府機構改革為契機,進一步理順部門職責。在加強經濟調節、市場監督的同時,更加注重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更加注重強化規範運轉和公正執法,切實做到不缺位、不錯位、不越位,從根本上保證政府工作的優質高效。建立健全應急管理機制,提高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實際能力。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減少和規範行政審批事項,簡化辦事程式,提高辦理質量,讓人民民眾便利,讓人民民眾滿意。
進一步推進依法行政。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強市縣政府依法行政的決定》,嚴格按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式管理經濟和社會事務。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和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廣泛聽取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的意見和建議,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主動接受社會公眾、新聞媒體和網路輿論監督。進一步強化監察、審計等專門監督。大力推進政務公開、政府信息公開和公共企事業單位辦事公開。加強行政複議工作,完善行政問責制度,堅決防止行政不作為和亂作為,不斷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推動力。
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切實尊重民眾的主體地位,問政於民、問計於民、問需於民,使政府決策更加貼近民情、體現民意、順應民心,充分調動人民民眾參與改革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堅持求實求效,把抓落實作為改進作風的核心,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尊重規律,科學決策,多乾實事,少提口號,說到做到,說好做好,努力做出經得起實踐檢驗、民眾檢驗和歷史檢驗的實績。堅持勤儉辦事,帶頭過緊日子,嚴格控制會議和檔案數量,嚴格控制各類檢查評比活動,嚴格控制公務用車、公務接待、公費出國出境和樓堂館所建設,行政支出實現零增長。繼續抓好以“五禁止”、“十不準”為重點的作風建設和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工作,努力建設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通、清正廉潔、作風優良的公務員隊伍。
進一步加強廉政建設。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深化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與預防腐敗體系建設。認真落實工程招投標、產權交易、土地出讓、政府採購等工作制度,推進權力運行程式化、公開化,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強化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加大對重點領域、重大工程、重要環節的監察審計力度。深入開展政風、行風評議活動和糾風治亂工作,嚴肅查處違法違紀案件,堅決糾正損害民眾利益的不正之風。
各位代表!
特殊形勢使我們歷經了特殊考驗,特殊考驗讓我們受到了特殊鍛鍊。在“戰危機、保增長”過程中,全市上下人人思變化、謀發展、重實幹、講奉獻,充分顯示了信陽大地上無比優越的社會生態,令人讚嘆,令人自豪,令人振奮!我們堅信,有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有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有廣大幹部民眾的共同奮鬥,一定能夠圓滿完成今年的目標任務!一定能夠持續保持目前的好趨勢、好態勢、好氣勢!一定能夠奪取魅力信陽建設的更大勝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