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回顧
——綜合實力邁上新台階。初步核算,全市生產總值達到446.6億元,比2006年增長13.8%;人均生產總值突破2400美元,高於全省平均水平200美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20.9億元,增長21.4%;城鎮以上固定資產投資159.7億元,增長38.8%;糧食總產量達到156.1萬噸,成為歷史上第二個豐收年;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8.2億元,增長29.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7.9億元,增長16.7%。
——城市面貌發生新變化。沙澧河開發建設開局良好,“五城同創”全面啟動,新區開發和舊城改造力度加大,城市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綠化、亮化、美化水平得到提升。
——縣區發展呈現新活力。各縣區抓招商、上項目、興產業,發展欲望強烈,工作局面活躍。縣區生產總值占全市經濟總量的比重達到80.1%;縣區稅收增長36%,較上年增長5.5個百分點。舞陽、臨潁地方財政收入首次突破2億元。
——居民收入實現新突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32元、增長18.8%,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4567元、增長17.6%,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170.4億元,民眾生活明顯改善。
——漯河形象得到新提升。成功舉辦了第二屆中博會食品分會暨第五屆中原食品節、河南省第二屆豫菜品牌大賽,全國畜牧業生產形勢分析會、農村人口文化現場會等十多個國家級、省級現場會相繼在我市召開。我市成為全國首家農業綜合標準化示範市,榮獲中國特色魅力城市和中部最佳投資城市稱號。
——社會事業取得新進步。投入11億元用於教育、文化、衛生等事業的發展,積極解決事關人民民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一些工作走在全省、全國前列。
一年來,我們認真落實省定10件實事,切實抓好市定16件實事,各級政府抓發展的力度越來越大,重視民生問題的程度越來越高,全市上下團結拼搏,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各項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績。
(一)
工業發展勢頭強勁,特色產業優勢凸顯。全市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82家,總數達511家。全部工業實現增加值280.2億元,占全市生產總值的62.7%,工業對全市經濟的貢獻率達81.1%。“重點工業超千億計畫”進展順利。81家重點企業實現銷售收入721.2億元、利潤72億元,分別占規模以上工業的76.2%和66.9%。主導產業快速發展。中國食品名城的品牌效應不斷發揮,規模以上食品工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52.2%,實現銷售收入626.2億元、利稅89.4億元,分別增長33.6%、42.3%。雙匯集團銷售收入突破300億元。造紙工業實現銷售收入62.9億元、利稅9.7億元,分別增長10.7%、10.4%。鹽化工業實現銷售收入14.9億元、利稅3.8億元,分別增長80.1%、116.7%。中小企業發展呈現新活力。完善中小企業發展政策,組建正信、金鼎擔保公司,積極打造投融資平台,推動中小企業快速發展。全市中小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138.5億元,占全市工業的“半壁江山”。科技工作和實施名牌戰略取得新成果。9個科技攻關項目得到省以上支持,科技進步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達47.2%。新培育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家、高新技術企業6家、高新技術產品8個,有4項成果獲省科技進步獎。擁有中國名牌產品4個、中國免檢產品8個、河南省名牌產品24個,名優產品數量位居全省前列。
(二)
“
三農”工作全面加強,新農村建設富有成效。支農惠農政策全面落實。共發放糧食直補、價格綜合直補、良種補貼、農機購置補貼等各類資金4.9億元。農業結構進一步最佳化。優質糧面積占78.4%,畜牧業增加值占農業增加值的46.2%,糧經比例達到66:34,新增省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9家,龍頭企業數量、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數量均居全省前列。強力推進“雙匯產業化工程”,新建畜牧養殖場、養殖小區102個,經國家批准備案出口的養殖場589家,占全省的80%、全國的32%。全年生豬出欄403萬頭,增速居全省第1位。完成造林面積6.8萬畝,林木覆蓋率達到20.1%。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改善。“兩縣十鎮百村示範帶動工程”順利推進,新建戶用沼氣池4萬多座,新解決11.6萬人飲水安全問題,新建改造農村公路377公里、農家店248家,小麥機收面積占播種面積的98%,玉米秸稈機械還田面積占播種面積的60%以上,新建50個綜合信息服務示範村。農田水利建設、農業綜合開發、農作物秸稈禁燒及綜合利用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三)
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發展活力顯著增強。企業改革成效明顯,雙匯集團等幾家重點企業全面完成戰略重組。非公有制經濟快速發展,完成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的56%。財稅、金融、供銷、糧食流通等改革取得實效。積極構建投融資平台,城信社申辦商業銀行進展順利。高效行政服務機制建設深入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得到加強。對外開放邁出新步伐。第二屆中博會食品分會暨第五屆中原食品節簽約項目達103個,總投資163億元,已落地項目90個,履約率達到87.4%。全年新批外商投資項目17個,實際利用外資1.7億美元、增長79.5%,實際利用省外資金41.4億元、增長61.7%。外貿出口9061萬美元,一批境內外知名企業在我市落戶。項目建設力度加大,市定70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73.6億元。
(四)
生態宜居名城建設紮實推進,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水平不斷提高。沙澧河開發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堅持國際標準,面向全球招標,全面完成了規劃設計方案。一期拆遷順利完成,安置房建設接近尾聲,澧河一期工程快速推進。和諧拆遷的做法,受到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徐光春書記作出長篇批示,多家新聞媒體進行大劑量報導。城市基礎設施和環境質量明顯改善。新建、改造市區主幹道路和背街小巷33條,新建垃圾中轉樓5座,改造水沖式廁所45座,一批城市供水、供氣、供熱和環衛基礎設施得到完善。市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0.3%,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達340天,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位居全省第二。城鄉一體化發展步伐加快。市區建成區面積達到51平方公里,市區常住人口達到50萬人。臨潁、舞陽縣城規模不斷擴大,小城鎮建設步伐加快,全市城鎮化率達到35.7%,提高2.4個百分點。
(五)
社會建設力度加大,各項事業全面進步。教育事業協調發展。全市共發放農村義務教育“兩免一補”資金8376萬元,投入危房改造資金1663萬元、課桌凳更新配置資金1584萬元,“兩基”工作通過國家驗收。漯河高中新校區建成招生,漯河醫專順利通過教育部評估,漯河職院被評為全省示範性高職院校。文化事業健康發展。科教文化藝術中心、新聞大廈建成投用,漯河心意六合拳、舞陽農民畫、臨潁雙人旱船舞入選全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鄉鎮文化站覆蓋率達100%,村文化大院達到50%以上。城鄉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在全省率先實現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全覆蓋,參合率達95.5%;鄉鎮衛生院擴建項目全部完工,新建標準化村衛生室512個。我市連續三年榮獲全國無償獻血先進市稱號。體育事業蓬勃開展。我市成為國家青少年排球訓練基地,承辦國際國內大型賽事12項。全民健身運動健康發展。社會保障能力明顯增強。新增城鎮就業5.39萬人,落實再就業資金5100萬元,發放小額擔保貸款3500萬元。免費培訓下崗失業人員9925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2.1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09%,低於省控目標2.4個百分點。新開工建設經濟適用房21萬平方米,向1500多名職工發放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1.5億元。農村五保戶集中供養8110人,集中供養率60%,居全省第一。
切實保障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和殘疾人的合法權益,關愛女孩和農村留守兒童工作走在全國前列,信息化建設全國先進,食品藥品監管工作全省優秀,計畫生育、環境保護和土地管理三項基本國策得到較好落實。節能減排取得新成效,在全省率先全部拆除粘土磚瓦窯場,土地復墾工作紮實推進。人防工程建設創出新模式,統計工作數據質量得到提高,氣象工作預測預報能力不斷增強,廣播電視外宣工作成效明顯,旅遊開發勢頭良好,史志檔案、民族宗教、外事僑務、新聞出版等都取得新成績。
(六)
民主法制建設不斷加強,社會局勢持續穩定。嚴格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的各項決議、決定,自覺接受人大的工作監督、法律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610件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全部辦結,按時辦結率達100%。審計工作力度加大,廉政建設得到加強。法治城市建設成效明顯,榮獲全省平安建設先進市、安全生產優秀市。應急管理體系初步形成。社會治安防範能力綜合評價和公共安全感指數全省第一。穩定工作全省領先,是全省唯一無赴京到省非正常上訪“雙零市”。民兵預備役、雙擁工作和國防教育紮實推進,駐漯解放軍、武警和民兵預備役人員在維護社會穩定、支持地方經濟建設中做出了重要貢獻。
各位代表,以上成績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人大、政協大力支持的結果,是全市人民搶抓機遇、共同奮鬥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各級幹部和離退休老同志,向駐漯解放軍指戰員、武警官兵、公安幹警和中央、省屬駐漯單位,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和各界人士,向所有關心支持漯河發展的同志們、朋友們,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各位代表,回顧一年來的工作,我們深深體會到:只有堅持科學發展觀,解放思想,大膽探索,才能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只有堅持改革創新,放眼世界,開放兼容,才能使我們的事業充滿生機和活力;只有堅持依法行政,強化監督,陽光運作,才能保證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利益;只有堅持以民為本,依靠人民,服務人民,才能得到人民民眾的擁護和支持!
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面臨的嚴峻形勢不容忽視,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依然較多。經濟總量還比較小,增速還不夠快;輕重工業結構不均衡,重工業占比較低,第三產業發展滯後;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不快,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經濟的外向度偏低,外貿出口增速較慢;縣域經濟實力不強;部分低收入民眾生活還很困難,一些社會保障等問題民眾還不很滿意,一些影響社會穩定的因素依然存在;最佳化環境任務依然繁重,少數部門服務意識不強,辦事效率不高,轉變政府職能的任務依然艱巨;因遭受嚴重自然災害,部分計畫指標完成得不夠理想。對此,我們一定要始終保持清醒頭腦,以對漯河發展和全市人民高度負責的使命感和緊迫感,採取更加有力措施,切實解決這些問題,決不辜負人民的期望!
工作安排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工業強市,堅持外向帶動,加快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切實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又好又快推進“兩個率先”,努力實現思想大解放、經濟大發展、城市大變樣、社會更和諧。
今年的主要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13%;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實際利用外資增長25%,進出口總額增長1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8%;單位生產總值能耗、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人口自然增長率均控制在省定目標以內,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
圍繞上述目標,今年要著力抓好六個方面的重點工作:
(一)牢固堅持工業強市,加快推進工業化進程。堅持不懈地推動重點企業上台階,中小企業上規模,抓項目、抓投入、抓技改,加快工業經濟量的擴張和質的提升。一是著力壯大支柱產業和龍頭企業。做大做強食品工業,快速發展造紙工業,著力培育鹽化工業。深入推進“重點工業超千億”計畫,86家重點工業企業銷售收入突破800億元。強力實施“雙百工程”,確保100戶工業企業完成生產性固定資產投資100億元以上,特別要著力抓好2×30萬千瓦熱電聯供、雙匯5000萬隻肉雞加工、永銀鹽化工、潁青煤化工等重大項目。力爭一批重組項目取得實質性進展。二是著力振興傳統產業和中小企業。制定促進傳統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通過嫁接改造,盤活存量資產,使製革製鞋、紡織、機械製造等傳統產業實現“二次振興”。要創造條件使一些發展緩慢的老企業變“新”,使一些困境企業變“活”。健全完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注重發揮好投資擔保公司的作用,建成一批中小企業創業基地,形成創業園區。重點幫扶一批高成長型中小企業,促其快速壯大。加大資本市場運作力度,抓好上市後備企業上市準備工作。三是著力培育高新技術企業。以生物醫藥、新材料等有一定基礎和比較優勢的行業為重點,培育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3家、名牌產品和優質產品10個。四是著力抓好工業園區建設。加快市食品工業園、舞陽鹽化工業園、臨潁煤化工業園等園區建設,大力推行標準廠房,加快產業集聚發展、集約發展、配套發展,加快形成一批輻射帶動能力強、特色突出的產業集群和產業基地。
(二)紮實做好“三農”工作,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重中之重,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深入實施“雙匯產業化工程”,完善龍頭企業與農戶之間利益聯結機制,傾斜財力重點支持規模養殖場和養殖小區。切實做好能繁母豬、奶牛補貼保險和重大動物疫情防控資金的落實,加快建設在全國有影響的畜牧業大市、畜牧業強市。全面實施農業標準化生產,大力發展特色種植、特色養殖,建設優質糧食、綠色蔬菜、苗木花卉等產業區。積極發展生態農業、城郊農業和觀光旅遊農業,培育出一批典型村。加快林業生態市建設,完成植樹造林11.4萬畝。繼續抓好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積極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引導各類市場主體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切實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推廣農業節水設施和技術,抓好農業綜合開發。加大土地復墾整理力度,加快沃土工程實施步伐。做好先進實用、生產急需農業機械的推廣套用。努力改善村容村貌。全面落實省定三年規劃,紮實推進“兩縣十鎮百村示範帶動工程”,增加並整合支農資金,新修、改造農村公路260公里,新解決6萬人飲水安全問題,新建戶用沼氣池4萬座、農家店150家,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多方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全面落實強農惠農政策,及時足額兌現補貼資金。積極發展勞務經濟,抓好農民培訓,引導農民向二、三產業轉移。切實加大農業投入,今年財政支農投入的增量要明顯高於上年,固定資產投資用於農村的增量要明顯高於上年,政府土地出讓收入用於農村建設的增量要明顯高於上年,千方百計讓廣大農民得到更多的實惠!
(三)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加快推進第三產業發展。大力發展商貿業。培育繁榮市區核心商業圈,大力發展專業批發市場,支持縣、鄉、村培育特色專業市場、農貿市場和農村超市。強力發展現代物流業。制定物流業發展規劃,支持雙匯物流等企業快速發展,加快物流口岸建設,構建漯河物流體系,帶動第三產業發展。著力發展其他服務業。積極發展金融保險業。規劃建設“中華名吃一條街”,提高中國食品名城知名度。整合旅遊資源,大力發展商務休閒業,繁榮文化市場,發展以濱河風情、城市景觀、美食娛樂、演藝文化為主要內容的休閒度假旅遊。加強與國內外知名會展企業的合作,積極承接區域性、專業性會展項目,促進會展業發展。以基礎網路建設和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為核心,著力發展信息服務業。鼓勵文化傳媒、信息諮詢、廣告設計等創意產業發展,努力使商貿業繁榮起來,物流業壯大起來,整個第三產業都振興起來!
(四)大膽創新發展理念,加快推進改革開放。漯河改革開放的實踐證明,發展上的每一個重大突破,工作上的每一個重大進步,都是解放思想、改革創新的結果。推動科學發展,最大障礙是思想不夠解放,最大束縛是觀念落後於實踐,漯河能不能增創發展新優勢,又好又快全面推進更高水平的發展,關鍵在於思想解放能不能先人一步、改革創新能不能快人一拍。所以,我們必須更加堅定地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做到不為過去的成績而自滿,不為既有的經驗所束縛,不為傳統的模式所局限,在創新發展上邁出更加堅定的步伐。一是思想觀念再創新。思想解放的關鍵在幹部,各級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帶頭拓寬視野,跳出漯河看漯河,善於謀劃發展、創新舉措、搶抓機遇,一定再鼓勇氣,置身開放前沿,膽子再大一點,步子再快一點,開放程度再高一點。二是改革力度再加大。深化財稅改革,最佳化支出結構。加快市商業銀行組建步伐。推進城市公用事業改革,鼓勵民營資本進入城市公用事業領域。深化行政管理體制和社區管理體制改革。加快文化事業、文化體制改革步伐。積極探索農村土地流轉新路子,深入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三是招商機制再完善。大力實施產業招商、以商招商、項目代理招商,依託名人名企名牌招商,推進職業化招商。建立政府引導,以專業隊伍為骨幹、以企業為主體、以中介組織為輔助的招商引資工作機制。高標準辦好2008中國(漯河)食品博覽會、“中國食品名城(漯河)香港行”。四是引資質量再提高。堅持“招商引資”與“擇商選資”並重,更加注重產業實際和資源保護,節約集約用地,提高投資強度,杜絕高成本、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項目,著力引進科技含量高、產業帶動力強的項目。五是出口創匯再突破。大力最佳化出口產品結構,培育新的出口增長點。積極發展對外勞務合作,不斷拓展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
(五)致力打造生態宜居名城,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以沙澧河開發建設為龍頭,通過大投入,實施大工程,形成大亮點,實現大變樣,全面提升城市品位,讓漯河變得更加秀麗,讓全市人民更加熱愛漯河,讓外來的人都喜歡這座城市。今年要突出抓好“十大工程”:一是沙澧河開發建設工程。按照濱水區城市規劃,啟動部分區段景觀工程建設和沙澧河兩岸成熟地段開發建設。加快推進太行山路沙河橋、澧河橋和沙河節制閘建設,完成黃河路沙河橋建設。如期完成澧河段一期工程和安置小區建設。二是道路升級改造及交通樞紐工程。高標準改造淞江路、嵩山路等市區主幹道,新建灤河路、燕山北路等市區道路,改造背街小巷21條。實施京珠高速公路漯河段改擴建工程,加快市區部分客運、貨運場站建設。三是街道綜合改造工程。對人民路、交通路等區域建築立面進行改造,形成品位高雅、建築秀美、充滿生機的街道景觀。同步實施街道配套設施改造,全面提升街道建設品位。四是環保基礎工程。實施公廁改造,按照標識化、人性化、標準化的原則,高標準新建、改造100座以上景觀式公廁。建設沙北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將市區日處理污水規模提升到19萬噸。五是城市綠化工程。深入實施“森林圍城、森林進城、果樹進城”計畫,推進人民東路入市口綠化改造,完善淞江廣場綠化系統,建設新北環路防護林帶。六是城中村改造工程。堅持政府主導、市場運作、民眾自願、讓利於民的原則,每個區選定1至2個城中村進行改造。七是市場建設工程。加快專業市場建設,新建市鋼材市場一期工程、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有計畫地對原農貿市場進行升級改造。八是水域生態城建設工程。在市區東北部、沙河節制閘附近,建設集居住、會務、觀光、遊樂、美食等為一體的水域生態城。九是市容整治工程。圍繞建設全省最乾淨、秩序最好的城市,開展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實施城市精細化管理。十是住房保障工程。加大廉租住房、經濟適用房建設力度,新建經濟適用房20萬平方米和一批廉租住房,繼續對符合條件的城市低收入家庭實施住房補貼,做到應補盡補。同時,強力推進“五城同創”活動,力爭通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省級考核驗收。
堅持規劃先行,健全城市綜合交通、市場發展、綠地系統等專項規劃,指導各縣區搞好鄉村規劃編制工作,構建完善的規劃體系。做好建設融資工作,盤活城市資產和資源,支持民營資本參與城市建設,形成市場化運營新格局。抓好縣城和重點鎮建設,完善基礎設施,增強服務功能,逐步使兩個縣城形成與市區規劃銜接、功能對接、產業聯接的發展格局。加大戶籍改革力度,打破城鄉戶籍二元化結構。快速提高城鎮化率,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