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漯河市政府工作報告

2008年,是極不尋常的一年。我們經歷了歷史罕見、難以預料的重大挑戰和考驗。在中共漯河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在“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活動的有力推動下,我們緊緊依靠全市人民,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應對嚴峻挑戰,適時調整工作重點,努力克服各種困難,開拓進取,實幹創新,較好地完成了市五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09年漯河市政府工作報告
  • 時間:2009年
  • 性質:工作報告
  • 內容:2008年工作回顧
報告前言,工作回顧,工作安排,

報告前言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工作回顧

2008年,是極不尋常的一年。我們經歷了歷史罕見、難以預料的重大挑戰和考驗。在中共漯河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在“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活動的有力推動下,我們緊緊依靠全市人民,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應對嚴峻挑戰,適時調整工作重點,努力克服各種困難,開拓進取,實幹創新,較好地完成了市五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
2008年,全市生產總值550.3億元,增長13.4%;城鎮以上固定資產投資213.6億元,增長33.6%;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9.2億元,增長15.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7億元,增長22.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4元,增長15.2%;農民人均純收入5230元,增長14.5%;糧食總產量166萬噸,再創歷史新高。
(一)工業經濟較快增長。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97億元,增長19.9%。“重點工業超千億計畫”紮實推進,86家重點企業實現銷售收入824億元、利潤93億元,分別增長17.5%和27.7%。項目建設成果豐碩,市定80個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02億元,工業“雙百工程”年度計畫順利完成,2×30萬千瓦熱電項目完成投資10.8億元,金大地100萬噸工業鹽、雙匯5萬噸冷庫、銀鴿15萬噸高強瓦楞紙等一批重點項目竣工投產。全市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5家,新增個體私營企業103家;新增中小企業擔保機構4家,擔保能力達到15億元。新培育高新技術企業4家,創省名牌產品6個、省優質產品13個,擁有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16個,技術創新和名牌戰略取得新成果。
(二)“三農”工作全面加強。認真落實強農惠農政策,發放各項補貼資金2.9億元。大力發展優質糧食生產,播種面積達到165萬畝,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達到8個。無公害蔬菜基地面積達到56.7萬畝,我市成為全省最大的有機蔬菜基地。“雙匯產業化工程”深入推進,新培育標準化養殖小區(場)201個,生豬規模飼養比重達到80%,畜牧業增加值占農業增加值的比重突破50%。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不斷提高,龍頭企業發展到382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153個,農村土地流轉規模25.7萬畝。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完成造林面積11.6萬畝。新農村建設紮實推進,新建改造農村公路283公里,新建戶用沼氣池4萬座,新解決14.8萬人飲水安全問題,新建改造農家店376家,新推廣各類農機具1237台。新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4.6萬人。秸稈禁燒及綜合利用工作富有成效,農村環保工作全省領先,“清潔家園”行動初見成效,完成了641個村的村容村貌整治任務,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
(三)改革開放繼續深化。企業改革成效明顯,一批企業實施了戰略重組合作項目。高效行政服務機制建設深入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力度加大。財稅、金融改革加快,金融生態環境有所改善。雙匯集團與中國銀行開展戰略合作,獲得118億元授信。漯河商業銀行即將掛牌,農信社成功兌付央行票據9.4億元,銀行業不良資產剝離、核銷實現突破。對外開放取得新進展。強力實施招商引資“百日會戰”,精心組織中國食品名城香港行等大型招商活動,成功舉辦第六屆中國(漯河)食品博覽會,簽約投資項目67個,總投資190.7億元,貿易採購契約總成交額165億元,項目履約率達到80%以上。全年實際利用外資2.4億美元,實際到位省外資金63億元,實現進出口總值2億美元。搶抓國家新增千億元投資機遇,爭取項目資金1.1億元。
(四)城市建設步伐加快。沙澧河開發建設在全市人民和各個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克服了重重困難,取得了重大進展,規劃設計高標準完成,安置工作全部結束,“澧河一期”基本竣工,“兩橋一閘”進展順利,“沙河一期”有序展開。城市基礎設施日臻完善,人民東路入市口和淞江廣場綠化工程、淞江路和海河路升級改造工程全面完成,灤河路、燕山北路建成通車;改造背街小巷21條,新建改造公廁103座,其中二級公廁28座;新鋪設供水管網17.3公里、燃氣管網63.5公里,新增供水用戶9000戶、燃氣用戶1.4萬戶。京港澳高速公路漯河段改擴建、石武鐵路高速客運專線漯河段建設、漯阜鐵路電氣化改造等工程有序推進。“五城同創”活動紮實開展,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全省領先,順利通過省級衛生城市覆核,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通過專家評審,我市榮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中國最佳生態旅遊城市稱號。
(五)社會事業全面發展。以辦好省定十大實事和市定十件實事為重點,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投入15.2億元,著力加強民生工程建設。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完善,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覆蓋面不斷擴大。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工作全面推行,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標準得到提高。城鄉11.5萬名特困民眾全部納入低保範圍。農村五保戶集中供養率達到65%,超過全省平均水平25個百分點。發放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1.8億元,資金使用率連續五年全省領先。全市新開工建設經濟適用房20萬平方米,新增廉租戶2686戶。全民創業活動紮實開展,新增城鎮就業5.9萬人,超過省定目標2.9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2.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低於省控目標2.26個百分點。高等教育得到發展,漯河醫專申辦本科院校工作啟動,漯河職院辦學特色明顯,漯河食品職業學院申辦成功;基礎教育得到加強,全部免除了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繼續實施“兩免一補”政策,大幅度提高農村中小學生人均公用經費標準,校舍建設改造力度加大,學校安全進一步加強。城鄉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日趨完善,市傳染病醫院、市醫療廢棄物處置中心和30家社區衛生服務站等項目建成投用,新農合實現了全覆蓋。農村信息化建設走在全國前列。沙澧河流域氣象中心投入使用。文化、旅遊事業繁榮發展,舉辦了首屆市民藝術節,陳星聚紀念館即將建成,新編豫劇《台北知府》首演成功。全民健身運動深入開展,承辦了中美籃球對抗賽等大型體育賽事。計畫生育、土地管理和環境保護基本國策得到較好落實。公共機構節能降耗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和殘疾人的合法權益得到切實保障。統計、廣播電視、史志檔案、民族宗教、外事僑務、新聞出版等工作都取得新成績。
(六)社會大局和諧穩定。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設得到加強。633件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全部按時辦理完畢。第六屆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工作順利完成。法治城市建設成效明顯,依法行政水平不斷提高。在全省率先開展涉企科室評議活動,審計工作力度加大,糾風治亂成效明顯,廉政建設得到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更加完善,平安建設綜合考評全省第一,公共安全感指數全省第二。信訪穩定工作取得新成效,我市被評為全省信訪工作先進市。應急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形勢持續平穩。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力度加大、全省領先,有力維護了中國食品名城的聲譽。國防教育、雙擁共建和人民防空工作繼續加強,駐漯解放軍、武警部隊和民兵預備役人員在抗震救災和支持地方發展中作出了突出貢獻。積極支援四川地震災區,對口援建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各位代表!在困難形勢下能取得這些成績,是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人大、政協積極支持的結果,是全市人民共同奮鬥的結果,凝聚著各個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幹部和離退休老同志,向駐漯解放軍指戰員、武警官兵、公安幹警以及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伴隨巨觀環境的重大變化,經濟發展中一些深層次的體制性、結構性矛盾進一步凸顯,政府工作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隨著國際金融危機逐步加深,市場需求明顯不足,部分企業經營困難,經濟增速下滑,沙澧河開發建設等重點工程進度受到影響;農民工就業面臨困難,農民增收難度加大;第三產業總量較小,水平較低,增速較慢;我市是輕工型產業結構,能耗基數較低,在輕重工業結構調整中,節能減排任務艱巨;一些幹部思想觀念、工作作風轉變不夠,少數部門和單位大局意識、發展意識、服務意識不強,發展環境有待進一步最佳化。對這些問題,我們將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採取有力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工作安排

今年,是進入新世紀以來經濟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國際金融危機尚未見底,對實體經濟的影響進一步加深,困難局面可能進一步加重,在資金供給、財政增收、消費需求、勞動力就業等方面給我們帶來了一定壓力。對此,我們既要充分認識形勢的嚴峻性,更要充分把握我市應對危機的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一是國家實施的兩年“4萬億”投資計畫,為我們爭取更多的項目和資金,提供了難得機遇。二是我們的主導產業和重點企業運行基本健康,具備一定抵抗風險能力和保持較快發展的基礎。我市產業結構以食品、輕工為主,外向度較低,受金融危機的影響相對較輕。三是在金融危機初期,我們快速反應,及時採取應對措施,制定了15條促進經濟成長的政策措施,為化解危機爭取了主動。四是我市正處於工業化、城市化加速發展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特徵是二、三產業快速發展,基礎設施大量建設,城鄉一體化進程不斷推進,存在著較大的產業升級空間和巨大的市場需求潛力。五是已開發國家和發達地區相關產業將以更快速度向中西部地區梯度轉移,我市具備承接轉移的區位優勢和基礎條件,為我們擴大招商引資、承接“南資北移”、進入新行業新領域創造了有利條件。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各種要素價格持續下降,產業、企業整合成本大大降低,關聯產業、上下游企業兼併重組步伐進一步加快,我市一些優勢企業可以抓住機遇,推動低成本擴張,把比較優勢最大限度地轉化為競爭優勢。六是多年來我們注意牢牢把握投資拉動主戰略,大力推動重點項目建設,綜合經濟實力不斷提升,極大地增強了全市人民戰勝困難的勇氣和力量。特別是在市委的領導下,全市上下思路明晰,認識一致,形成了心齊、氣順、風正、勁足的工作氛圍,只要我們堅定信心、咬緊牙關、頂住壓力,在困難中大幹,在大幹中追趕,就一定能夠將危機的影響降到最低限度,我們的跨越式發展目標就一定能夠實現!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1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5%,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5%,實際利用外資增長1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7%,單位生產總值能耗、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人口自然增長率均控制在省定目標以內。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我們必須按照市委五屆七次全會要求,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瞄準“兩個率先”目標,著力抓投入、調結構、保增長、惠民生,搶抓發展機遇,創造發展條件,轉變發展方式,增強發展動力,確保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確保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在具體工作中,必須集中力量,突出重點,合力攻堅,務求實現三大突破、三大拉動、三大提升。
(一)強力實施三大突破
實施招商引資大突破。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推動發展的“一號工程”、第一動力,一把手親自抓;堅持招商與引資並重,既要注重招商,更要注重引資。一要創新方式。建立專業化的招商隊伍,實行基地招商、專業招商、以商招商,激活企業招商主體,鼓勵返鄉農民工創業發展。二要拓寬領域。在突出工業的同時,加大城鄉基礎設施、農業、商貿、文化、旅遊等領域的招商引資力度。三要完善政策。落實好招商引資專項資金和重大項目獎勵政策,建立科學的業績考核體系和經費保障機制,完善正負激勵相結合的獎懲辦法,對各縣區、經濟開發區和承擔招商引資任務的市直單位,實施嚴格考核,兌現獎懲,不斷調動各級招商引資的積極性。四要突出重點。堅持兩腿向外跑項目,依託食品、造紙、鹽化工等優勢產業,招大、招強、招名牌,瞄準世界500強、國內500強企業,尋求合作發展。堅持兩眼向上盯資金,搶抓國家“4萬億”投資機遇,積極爭取政策資金。五要注重實效。著力提高招商引資質量和水平,繼續強力實施招商引資“百日會戰”,舉全市之力辦好第七屆中國(漯河)食品博覽會和第四屆豫商大會,搭建招商引資平台,力爭項目總投資、貿易採購額明顯超過往屆,簽約項目履約率達到80%以上。同時,最佳化出口商品結構,擴大產品出口規模。
實施產業集聚區發展大突破。緊緊抓住省委、省政府強力推進產業集聚區發展的戰略部署,按照整合資源、提升功能、強化特色、增強競爭力的要求,加快集聚區基礎設施建設,為工業發展搭建平台。一是科學編制規劃。5個省級產業集聚區和2個市級產業集聚區,要按照產城一體、各具特色的原則,抓緊編制規劃,明確功能定位,分步推進實施,把產業集聚區建成產業與城區相協調、工業與服務業相協調的示範區。二是加強組織領導。對產業集聚區,實行市級領導幹部對口聯繫工作制度,推行一個產業園區、一套發展規劃、一套工作班子、一套政策規定、一套獎懲措施的“五個一”工作法。三是完善政策措施。制定完善園區“飛地經濟”政策,引導工業項目向集聚區集中,新增就業人員向園區集中。鼓勵產業集聚區採用市場化運作方式,吸引外來資本和民間資金,加快產業集聚區建設,力爭早日見到大的成效。四是培育產業特色。依託資源優勢和產業優勢,突出重點,大力發展食品、煤鹽化工、機械、紡織等特色產業,努力使特色產業特色更特、優勢更優,形成產業集聚效應。到2012年,全市產業集聚區建成區面積要達到54平方公里,項目總投資850億元,入駐企業900家,年銷售收入超過2400億元,基本形成規模較大、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鮮明的產業集聚區
實施城鄉一體化大突破。堅持以城帶鄉、以工促農,把縣城、集聚區、重點鎮、中心村作為加快城鄉一體化的突破口,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一是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市財政安排3000萬元支持城鄉一體化發展,高標準編制覆蓋全市的城鄉一體化總體發展規劃,特別要制定以市區為核心的100平方公里區域的城鄉一體化發展規劃,重點抓好“一市兩城十鎮六線”,努力在部分領域、關鍵環節實現突破,促進區域協調發展。選定一批試點,制定扶持政策,整合相關資源,從資金、項目等方面重點支持,加快建設一批農村新社區,努力打造出一批亮點,全面推進產業向集聚區集中,人員向城鎮、中心村和社區集中,土地向大戶集中,養殖業向小區集中,初步形成推進城鄉一體化的支撐節點。按照依法、自願、有償原則,通過出租、轉包、入股等形式,加快農村土地流轉,加快發展規模種植和養殖業,為農業規模化、集約化、高效化經營提供廣闊空間。切實加強耕地保護,認真開展土地綜合整治,統籌安排各類用地,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深化戶籍改革,提高城鎮綜合承載能力,力爭城鎮化率提高2個百分點以上,讓更多的農民過上城鎮生活,讓更多的農民享受到城鄉一體化的發展成果。二是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建設高標準農田,實行田、水、路、林、電綜合治理配套,新打機井4300眼,新增旱澇保收田面積40萬畝,改造中低產田3萬畝。切實做好秸稈禁燒及綜合利用工作。努力提高農業機械化作業水平,積極創建“玉米收穫機械化示範市”,力爭玉米秸稈還田面積達到75%以上。新修縣鄉公路200公里、改造農村公路危橋25座以上,新建縣級客運站3個。廣泛開展農村“清潔家園”行動和生態文明村創建活動,完成400個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和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實施200個村(鎮)綠化工程。特別要抓好107國道、漯舞(陽)、漯北(舞渡)、漯新(店)、漯上(蔡)、漯周(口)等六條公路的沿線環境整治。新解決8萬人飲水安全問題,新建規模沼氣小區10個、戶用沼氣池1萬座,新建100個連鎖超市,新建綜合水平較高的示範村35個,新納入試點村100個以上。切實抓好“村村通寬頻工程”,加快自然村通寬頻步伐。三是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圍繞穩糧、增收、強基礎、惠民生,全面落實強農惠農政策,大幅度增加農業農村投入,有力促進農業全面發展、農民持續增收。大力發展現代農業,以農業產業化推動農業現代化,整合涉農資金1000萬元,加大對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新培育市級重點龍頭企業20家以上、省級5家以上。全面實施農業標準化生產,抓好糧食核心區建設,打造糧食生產噸糧市。擴大無公害、綠色和有機蔬菜規模,全市蔬菜種植面積達到85萬畝。按照“服務城市、致富農村”的思路,發展城郊觀光休閒農業。加快生態林業建設,重點沿沙河兩岸大力發展花卉、苗木等特色產業,全年完成造林面積11.6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26%。大力發展現代畜牧業,繼續實施“雙匯產業化工程”,新培育標準化養殖小區20個、規模養殖場100個。四是完善農村服務體系建設。加快建設新型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完善農產品質檢體系和動物疫病防控體系,不斷加快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爭取創辦村鎮銀行。大力發展農民經紀人隊伍,培育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200家以上。
(二)著力抓好三大拉動
堅持投資拉動。以項目建設為抓手,不斷擴大有效投入,強力實施“6113”項目建設計畫,突出工業、農林水利、交通能源、城鎮基礎設施、節能減排和民生改善6個領域,完成重點項目投資100億元以上、重點工業企業投資100億元以上,帶動全市完成投資300億元以上。把市定80個重點項目作為投資拉動的重中之重,著力推進2×30萬千瓦熱電、雙匯集團肉雞產業化、銀鴿10萬噸文化紙、金大地擴能、永銀鹽化工、京港澳高速公路漯河段改擴建、石武鐵路高速客運專線漯河段建設、漯阜鐵路電氣化改造等一批重大項目。緊緊抓住國家實施一攬子投資計畫的政策機遇,積極謀劃一批關聯度高、帶動能力強的重大項目,爭取更多項目納入國家、省里的投資計畫。完善重點項目協調推進機制,堅持市級領導聯繫分包重點項目和定期觀摩制度,全力搞好環境最佳化和項目服務,加快項目建設。推進金融創新,充分發揮城建投資公司、發展投資公司等五大投融資平台的作用,拓展投融資渠道,通過發行企業債券、擴大信貸投放規模、激活民間資本,著力解決項目建設融資難題。
堅持城市拉動。區域競爭主要是城市的競爭,城市的競爭越來越集中在城市功能、城市形象、城市品牌上,我們要強力實施城市帶動戰略,搭建平台,提升形象,招引投資,拉動增長。一是突出重點抓特色。集中資源,強力推進沙澧河開發建設,按照“一年一大步、三年大變樣”的總體思路,本著“操作要快、效果要好”的原則,堅持決心不減、標準不降,加快建設沙河一期工程,建成太行山路沙河橋、澧河橋和沙河節制閘,規劃建設沙澧河交匯處標誌性建築和遊園廣場,高標準完成生態水域城規劃設計,完成下游生態風景林建設,啟動沿河重點地域房地產開發,真正把沙澧河開發建設工程打造成精品工程、亮點工程,讓沙澧河風景區的美景早日顯現,拉動城市品位的提升。二是堅持不懈抓基礎。實施嵩山路等市區道路升級改造和整修工程,加大背街小巷、城區公廁改造提升力度。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和舊城改造。加快鐵東區域的居住環境改善,規劃建設居民休閒場所。開工建設沙北污水處理廠、召陵污水處理廠,完成沙南污水處理廠改造。新建、改造城市供水管網10公里,新鋪設燃氣中低壓管網15公里、供熱主支管網35公里,城市供水覆蓋率達到90%以上,天然氣覆蓋率達到70%以上,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達到100%。強化經營城市理念,推進基礎設施投資多元化。三是精益求精抓管理。加大“五城同創”工作力度,一手抓宣傳,一手抓治理,不斷提高市民的文明意識,開展城市環境綜合整治活動,重點解決城鄉結合部和鐵路沿線的髒亂差問題,加大城區違章建築治理力度,力爭通過國家森林城市驗收和省級文明城市評審。完善城市管理辦法,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加強城市綜合執法,提升城市管理的科學化、法制化水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