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人
包頭市人民政府市長 孫煒東
內容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市政協各位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過去五年工作回顧
五年來,在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市委的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市政府團結依靠全市各族人民,大力實施“科學發展、全面轉型、富民強市”戰略,完成了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歷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經濟社會實現新發展,全面
小康社會建設取得新成績。
———綜合實力大幅提升。緊緊抓住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歷史機遇,認真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促進內蒙古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按照自治區促進優勢地區率先發展的要求,堅定信心,攻堅克難,經濟實現了平穩較快發展,經濟總量跨越了兩千億元和三千億元兩個台階。預計2012年全市生產總值完成3440億元左右,是2007年的2.1倍;規模以上工業
增加值達到1300億元以上,是2007年的2.5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960億元以上,年均增長17.6%;固定資產投資五年累計完成9091億元,年均增加349億元。地方財政總收入完成326.8億元,是2007年的2.3倍。這五年是發展持續加快、經濟總量大幅躍升的五年。
———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堅持一產做精、二產做強、三產做優,集約集群發展不斷加快。新型工業化加速推進。圍繞最佳化工業結構,有效提升產業層次。鋼鐵、鋁業、裝備製造等五大支柱產業不斷做大做強,預計完成增加值910億元左右,是2007年的2.5倍。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達到22%,比2007年提高近十個百分點。煤化工、風力發電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產值已占規模以上工業的11.7%。世界首套煤制烯烴示範項目順利投產、運營良好,風力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15.7萬千瓦。圍繞增強工業經濟實力,大力實施“雙百億工程”。營業收入超百億元企業達到六戶,包鋼集團成為自治區唯一超500億元的工業企業;營業收入超百億的園區達到七個,稀土高新區在自治區率先進入千億元級園區行列,成為全國首批五個創新型特色園區之一。圍繞提升工業競爭力,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擁有國家、自治區級工程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四十四個,高新技術企業達到七十三家。高新技術產業預計實現產值750億元,是2007年的2.2倍。大口徑厚壁無縫鋼管垂直擠壓設備研製成功,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高速百米重軌、大功率自動變速箱、核磁共振成像系統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北奔重汽成為我國西部重要的重型汽車生產基地,北方股份礦用車通過引進消化再創新,市場占有率國內領先。服務業活力顯著增強。一批國內外知名商業企業入駐包頭,一批本土企業發展壯大。“三基地、六園區、九中心”物流業發展規劃出台實施,北方國際工業原料城、潤恆物流園等物流重點項目加快建設,現代物流業迅速崛起。區域性商貿中心建設有力推進。房地產業平穩健康發展,直接或間接納稅220多億元。金融業發展提速,六家股份制銀行落戶包頭,包商銀行不斷壯大,金融對地方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會展業開始起步,國際會展中心建成運營,稀土論壇的影響力繼續擴大,包頭被命名為“稀土之都”。旅遊業快速發展,接待人數年均增長13.1%,旅遊收入年均增長23.5%。中介、法律、諮詢、會計等現代服務業快速推進。現代農牧業長足發展。大力實施“南菜北薯、乳肉並舉”戰略,蔬菜保護地增加到13.5萬畝,年均增長35%;馬鈴薯等滴灌設施面積達到40萬畝,年均增長2.3倍;奶牛、肉羊的養殖規模和水平不斷提高。積極推進農牧業產業化,市級以上龍頭企業由42家增加到101家,農畜產品加工轉化率由40%提高到50%。農牧業科技裝備水平和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穩步提高。這五年是經濟素質整體提升、產業競爭力不斷增強的五年。
———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強化規劃編制,完成了六個獨立工礦區總規及城市色彩規劃編制,實現了對全市建設用地的控規全覆蓋。邀請國內外知名設計團隊設計,聘請專家把關,完成了鋼鐵大街和阿爾丁南大街等十一個重點區域的城市設計。新都市中心區、昆河沿岸和昆區南部區、濱河新區、石拐新區等重點區域建設有序推進,新城市規劃展覽館建成使用。加強城市建設,實施了740餘項城建項目,累計投入近千億元。完成了青山路等100多條道路新建改擴建,人均擁有道路面積13.5平方米,比2007年提高了2.7平方米。新建、改造東華、希鋁電廠等供熱設施及城市供熱乾網,供熱普及率達到91%,提高了15個百分點。推進天然氣門站、輸配氣管網建設,燃氣普及率達到95.5%,提高了10.8個百分點。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3%,提高了兩個百分點。實施了給排水工程,城市日供水能力達到120萬立方米,增加29萬立方米;排水管網長度達到2062公里,增加639公里。加快北郊、東河東等污水處理廠新建、改擴建,污水廠集中處理率達到85%,再生水利用率達到45%,分別提高了3.4個和31.2個百分點。建成稀土公園、錦繡公園等主題公園,改造建設路、阿爾丁大街等主要幹道景觀,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2%,提高了5.4個百分點。成立綜合執法部門,完善管理長效機制,城市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加快綜合交通體系建設,實施了110國道包頭段、210國道城區段等公路工程,京藏高速包頭段北幅通車。累計完成投資130億元,公路總里程達4207公里。加快輸變電主網建設,初步實現電網升級換代。包頭至西安鐵路和集包第二雙線開通,包滿鐵路竣工,機場遷建項目前期工作有序展開。這五年是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最大、承載功能不斷提升的五年。
———城鄉統籌紮實開展。財政用於惠農的支出達到98億元,年均增長27.7%。全市農村牧區危舊房改造1.1萬戶,建成農村牧區公路3287公里,解決了24.64萬人的安全飲水和6.81萬貧困人口的生產生活問題。新農村新牧區建設試點村基本實現了通油路、通有線電視、有衛生室等目標。組織開展集中社會力量重點幫扶固陽縣工作,幫扶資金物資達到2.3億元,實施重點項目662個,有力推動了固陽縣經濟社會發展。有效破解旗縣區發展難題,加大了財政轉移支付力度,適時調整了行政區劃,實施了山北地區給水工程和一級公路通達工程。引水入白和包頭至固陽輸供水工程建成通水,包頭北出口至固陽明登公路運營,包頭至石拐、固陽至百靈廟等一批通旗縣區一級公路建設加快。制定城鄉一體化規劃,實現了村鎮規劃全覆蓋。
出台了戶籍管理、社會保障、土地利用等指導性意見,為城鄉一體化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這五年是“三農”工作顯著加強、一些影響農牧民生產生活的突出問題得到有效緩解的五年。
———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力度加大。實施“藍天、綠水、青山、大草原”工程,強化“三片兩線”環境綜合整治。單位生產總值能耗累計下降25.9%,節能減排工作完成自治區目標。包頭黃河濕地公園作為國家濕地公園建設試點,列入國家“十二五”發展規劃。黃河包頭段三斷面水質平均達標率由75%提高到100%。大青山生態供水工程全面竣工,小白河蓄滯洪區建設基本完成,實現分洪蓄水,初步形成了“南北貫通、東西互濟”的供水格局。推進國家重點林業工程,完成造林任務247.7萬畝。實施大青山南坡綠化一期、二期工程及城郊結合部和村屯綠化工程,累計造林16萬畝。全市森林覆蓋率由12.4%提高到16.3%。設立大青山國家自然保護區,實施了一批生態修復工程,取締整合了一批采碎石企業,區域環境得到有效保護。率先在牧區草場實施階段性禁牧,成為自治區唯一實現禁牧和補貼全覆蓋的盟市。山北地區草場植被平均蓋度達到31%,較禁牧前提高9.6個百分點。這五年是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加強、城鄉環境逐步改善的五年。
——改革開放不斷深化。加大農村牧區土地流轉力度,進一步完善水權轉讓制度,基本完成集體林權改革確權發證工作。國有企業改革不斷推進,七十六戶企業改革重組,八萬多職工妥善安置。國有企業廠辦大集體改革全面啟動,國企職教幼教退休教師待遇問題得到解決。非公有制經濟不斷壯大,占全市經濟的份額超過50%,貢獻了70%以上的稅收,解決了90%以上的新增就業。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取消、調整審批事項104項。不斷完善財政體制,用足用好積極的財政政策,累計爭取上級資金430多億元。深入推進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不斷深化職稱制度改革,事業單位崗位設定管理和績效工資制度率先入軌。文化體制改革深入實施,文藝院團活力有所增強。紮實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五項重點任務實現了階段性目標。外向型經濟發展加快,滿都拉口岸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累計進出口貨物突破50萬噸,“無水港”完成貨運量突破200萬噸。五年引進國內(區外)資金1702億元,利用外資51.7億美元,進出口總額實現103.4億美元。這五年是各項改革深入推進、發展動力和活力不斷增強的五年。
——人民生活顯著改善。財政用於民生的支出達到800多億元,占地方財政支出的比重提高了十一個百分點。預計2012年城鄉居民收入分別達到33480元左右和11370元左右,是2007年的1.9倍和1.8倍。累計實施好事實事項目181項,切實解決了一批人民民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城鎮新增就業24.2萬人,其中大學生五萬多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基本養老和醫療保險實現制度全覆蓋。保障標準不斷提高,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標準由70元提高到240元,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養老金由1095元提高到1889元。城市低保月保障標準由230元提高到505元,農村牧區低保年保障標準由540元提高到4480元。“三無人員”、“三民”、“孤兒”生活補貼標準,城鄉困難群體臨時物價補貼標準,城鎮低保戶取暖補貼標準進一步提高。在全區率先發放高齡津貼,累計為80歲以上老人發放5060萬元。我市初步建立了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服務為依託、機構養老為支撐的養老服務體系。居住條件持續改善,累計投入5.2億元,治理舊小區185個、改造面積1400多萬平方米。石拐棚戶區搬遷完成,包鋼尾礦壩周邊五村搬遷加快推進。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24.2萬套,完工13.2萬套。這五年是人民民眾得到實惠更多、共享發展成果更充分的五年。
———社會建設全面推進。教育事業不斷發展。累計投入150多億元,加快校安工程和校園標準化建設,新建、改造校舍280多萬平方米。積極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素質教育成效顯著。教師隊伍建設逐步加強,教育教學水平持續提高,高考成績名列自治區前茅。整合職業教育資源,職教園區一期工程全面完工,六所中高職學校即將入住。成功舉辦了世界中學生排球錦標賽、第十一屆全國中學生運動會。文化事業不斷繁榮。新圖書館和少年宮投入使用,金融文化中心加快實施。四級公共文化服務網路基本建立。打造了“鹿城文化藝術節”、“內蒙古二人台藝術節”等一批特色節慶品牌,創作了話劇《牛玉儒》、舞劇《
額吉》、漫瀚劇《草原阿媽》等文藝精品,豐富了民眾文化生活。電影《
吳運鐸》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包頭剪紙”、“梅日更召信俗”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廣播電視工作不斷加強,廣播、電視混合覆蓋率提高到98%以上。城鄉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新型農村牧區合作醫療率先在全國實現市級統籌,人均補助標準由40元提高到258元,參合率提高到98.9%。低生育水平持續穩定,人口計生公共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優撫標準不斷提高,退伍安置工作持續加強,實現了全國雙擁模範城“七連冠”和自治區雙擁模範城“八連冠”。大力加強人才工作,智力支撐和人才保障作用不斷強化。著力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第三次榮獲全國文明城市稱號。首次進入國家衛生城市行列,再次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榮譽稱號,進入國家科技進步示範市行列,成為自治區首個全國節水型社會建設示範市。全面推進和諧礦區建設,依法規範了用地和礦產勘查開發秩序。加強和諧社區建設,創新社會管理,“精街道強社區”試點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累計投入1.2億元,建成300平方米以上的社區活動中心185個,占社區總數的74%。著力加強信訪工作,不斷解決民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深入開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厲打擊各類刑事犯罪。應急體系建設不斷完善,妥善處置了各種突發事件。堅持標本兼治,安全生產水平穩步提高。嚴格市場監管,加大專項整治,確保產品質量和食品藥品安全,維護了人民民眾的合法權益。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事業進一步加強,統計、人防、氣象、地震、外事、史志、檔案、仲裁、紅十字會等工作取得新成績。這五年是公共服務不斷完善、社會事業繁榮發展的五年。
在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中,我們始終重視政府自身建設。認真執行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自覺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市政協的民主監督。五年間,市政府及有關部門辦理人大代表建議869件、政協提案1904件。深入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加快電子政務建設,大力實施政務公開和事務公開,增強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改進目標考評辦法,強化政務督查,有效提升了政府執行力。加強調查研究,實行重大事項聽證制度,提高了政府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水平。全面推進依法治市,依法行政意識進一步增強,第三次榮獲全國法制宣傳教育先進市稱號。加強行政監察和審計工作,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深入開展。強化對公務員的素質提升和管理監督,政府公共服務能力不斷提高。
各位代表!2012年,巨觀經濟形勢複雜多變、不利因素相互交織,成為2008年以來最為困難的時期。面對壓力和困難,我們堅持把穩增長作為首要任務,把促轉型作為工作主線,把惠民生作為根本目的,充分用好政策機遇,有效破解發展難題,切實增強應對能力,牢牢把握髮展的主動權,基本完成了年初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
在外部環境不利、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經濟實現平穩健康發展。針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持續影響,我們多措並舉,千方百計保持經濟平穩運行。出台了《穩增長、促發展確保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若干意見》,在項目建設、產業發展、實體經濟等十二個方面制定了扶持措施。設立專項基金支持中小企業貸款貼息和電價補貼。採取房產交易展示、推出優惠政策等措施,推動房地產業健康發展。加大對生產運行的指導,不斷做好服務工作。深入旗縣區,了解實際情況,及時掌握第一手資料,研判經濟形勢,把握髮展走勢。深入企業,及時解決企業發展過程中的矛盾和問題,支持企業技術研發、開發新產品和開拓市場,有效推動實體經濟發展。深入有關部門,督促檢查項目審批等方面的問題,規範和簡化手續,提高辦事效率。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一批大項目成功簽約落地。投資近500億元的包鋼綜合技改工程加快實施,投資200億元的中國兵器高端裝備製造園建設加快,五萬台北奔重卡總裝、十萬台重卡車架等項目的土建工程基本完工,十萬台重卡發動機合作項目基本確定。泛海煤化工、包鋁自備電廠和擴能技改、華電2×60萬千瓦電廠、包頭常鋁鋁深加工、包鋼稀土高性能永磁材料二期、亞新隆順鋼鐵技改、達茂旗巴音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等項目進展順利。全市經濟運行平穩,預計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2.5%以上,高於全國和全區平均水平。
在經濟增速放緩、節能減排約束趨緊的情況下,轉變發展方式取得積極成效。從最佳化環境入手,以“三片兩線”綜合整治為重點,繼續關閉煤焦化企業、拆除小高爐,關停、改造部分舊有設備,加快推進鍋爐煙氣脫硫除塵。進一步完善城市設計,重點區域部分工程已開始實施。積極實施“十二五”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完成了賽汗塔拉草原蒙元文化、南海湖西口文化、九原秦漢文化等重點文化產業園區的規劃設計。積極推進五當召景區改造,黃河龍城項目、國家廣告產業園項目成功落地。加快引智步伐,包鋼集團與東北大學、北重集團與清華大學的產學研合作全面深化。北京大學聯合海內外科研機構建設的研究院和科技園開工奠基。稀土高新區與北京中關村共建的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加快推進。包頭市雲計算套用中心在全區率先投入商業運營。全國第一家稀土產品交易平台“包頭稀土產品交易所”正式揭牌。
在財政增收難度加大、剛性支出增長的情況下,民生得到有效改善。加快公立幼稚園建設,新建、改擴建三十個,“入園難”問題有所緩解。改造了集貿市場十個,累計達到十八個,方便了民眾生活。建立地方儲備制度,增強了市場應急調控能力。既有建築節能改造完成200萬平方米,累計達到800萬平方米,惠及家庭近十萬戶。健康水受益人口新增10.12萬人,累計達到143.36萬人。堅持公交優先,購置車輛和建設公交站場,最佳化公交線路。新建改造黃河大街、兵工大道等十七條道路,八個路口渠化全部完成,方便了民眾出行。
在黃河特大洪峰突如其來、防線長任務重的情況下,抗洪工作取得全面勝利。去年七月下旬,黃河發生建國以來罕見的特大洪水。面對嚴峻汛情,市委、市政府果斷決策、周密部署,廣大幹部民眾和人民子弟兵緊急動員、迅速集結,投入到這場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保衛我市經濟建設成果的重大戰役。經過全體軍民近六十天的奮戰,贏得了黃河抗洪搶險的勝利。“以人為本、為民負責,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難、頑強拼搏,堅韌不拔、勇於勝利”的偉大抗洪精神,成為激勵全市各族人民建設包頭、發展包頭的不竭動力。
各位代表:五年來,我們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開拓創新,真抓實幹,開創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局面。我們深深感到:這是認真貫徹國家、自治區一系列方針政策,全面落實市委的工作部署,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的結果;這是堅持結構調整,大力推進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結果;這是堅持發揮內力和藉助外力相結合,全方位擴大對外開放,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的結果;這是更加重視民生,從解決人民民眾的現實利益問題入手,不斷加大投入並取得積極成效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幹部民眾,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離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社會各界,向中央和自治區駐包單位,向駐包解放軍、武警官兵和公安幹警,向所有關心支持包頭建設的同志們、朋友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回顧五年來的工作,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包頭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面臨諸多壓力和挑戰。主要表現在:產業層次不高,轉型升級的任務還比較重;文化產業發展不快,還不能有效滿足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科技投入不足,科技成果轉化能力還不夠強;資源環境約束日益凸顯,節能減排壓力還比較大;城市承載功能有待完善,公共服務能力還需進一步提升;城鄉統籌步伐還比較慢,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有些部門和工作人員作風漂浮、行政效能不高,等等。這些問題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今後五年工作的總體要求和2013年的主要任務
今後五年,是推動包頭全面轉型的重要時期,是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階段。黨的十八大為我們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強大的思想理論武器。新一屆政府要樹立強烈的責任意識和緊迫感,把握新機遇,迎接新挑戰,推動各項工作再上新台階。
今後五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大力實施“科學發展、全面轉型、富民強市”戰略,著力深化改革開放和強化創新驅動,著力最佳化經濟結構和提高經濟成長質量,著力加強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保護,著力改善民生和促進社會和諧,不斷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活力和動力,統籌抓好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建設,地區生產總值、城鄉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為提前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而努力奮鬥。
新一屆政府既承接“十二五”規劃,又面對“十三五”發展。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按照市委十一屆四次全委會議的要求,努力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提升城市品質和城鄉統籌發展水平,提升全市人民的幸福指數。繼續推進產業定位由老工業基地向現代產業基地轉變,城市功能由相對單一的工業城市向區域性中心城市轉變,動力機制由主要依靠物質資源投入拉動向科技創新驅動轉變,發展取向由更多地追求經濟成長向更加關注和改善民生轉變,增長模式由粗放型增長向集約型增長轉變。深入實施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工程,生態宜居城市建設和城鄉統籌發展工程,科教興市和人才強市工程,文化大市建設工程,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工程,環境綜合整治和生態保護工程,不斷構築新優勢,謀求新突破,實現新發展。
按照“以人為本”理念和“五位一體”總布局的要求,我們將以人民滿意作為衡量政府工作的最高標準,認真回應人民民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加快經濟建設,推進發展方式轉變和轉型升級,把發展成果更多惠及廣大民眾,建設富裕包頭,增強全市人民物質上的富足感。加快政治建設,創造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的環境,促進政府工作更加高效透明,建設法治包頭,增強全市人民權益上的公平正義感。加快文化建設,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豐富民眾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地區文化軟實力,鞏固拓展文明城市建設成果,建設文明包頭,增強全市人民精神上的富有感。加快社會建設,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建設和諧包頭,增強全市人民生活上的幸福感。加快生態文明建設,促進資源節約,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最佳化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建設美麗包頭,增強全市人民居住上的舒適感。
201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前啟後的關鍵一年,是為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的重要一年。我們將按照中央、自治區經濟工作會議的部署和要求,全力做好今年各項工作。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12.5%,地方財政總收入增長13%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8%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2.5%,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3%,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9%以內。完成自治區下達的節能降耗和主要污染物減排任務。為實現上述目標,我們將重點抓好八個方面工作。
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不斷提高經濟成長質量和效益
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一戰略支點和發展實體經濟這一堅實基礎,堅持錯位發展、延伸發展、集群發展、低碳發展、融合發展,深化改革開放,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和農牧業,著力構建傳統產業新型化、新興產業規模化、支柱產業多元化的產業發展新格局。
(一)加快工業結構調整。狠抓投資和項目建設。發揮好投資對經濟成長的關鍵作用,在選準方向、最佳化結構、提高質量和效益的前提下,進一步擴大投資規模。做好項目前期工作,爭取國家、自治區更多項目的批覆和資金投入。適度增加政府投入,不斷擴大市場融資,積極引導民間投資。加大項目建設力度。加快實施包鋼綜合技改工程,新體系建設項目力爭年內投產。加快中國兵器高端裝備製造園建設,五萬台北奔重卡總裝、十萬台重卡車架等項目年內投產,鑄造、鍛造和傳動項目儘早開工,新建重卡發動機項目。積極推進包鋼氧化礦搬遷和泛海煤化工項目。繼續抓好神華煤化工二期和小轎車項目的前期工作,推動早日落地。著力實施國瑞炭谷碳纖維、達茂旗140萬千瓦風電、南京高精傳動LED藍寶石襯底、鐵路裝備和煤機項目,做大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新興產業規模。加快制定稀土產業發展規劃,加強行業管理,提高套用水平,促進稀土產業健康發展。加快信息資源整合與開發利用,鼓勵雲計算技術套用,推進高端軟體產品開發。
狠抓園區建設。健全完善以獎代補和“共建統管、稅收分成”政策,加大園區考核和扶持培育力度。推進稀土高新區與九原工業園區整合,加快達茂旗與白雲礦區合作共建工業園區。推進裝備製造產業園區晉升為國家級開發區,土右新型工業園區、達茂巴潤工業園區晉升為自治區級工業園區。集中力量打造裝備製造產業園區成為千億元級園區,支持稀土高新區更好更快發展,力爭使全部工業園區步入營業收入超百億園區行列,構建優勢顯著、特色鮮明、帶動力較強的產業集群。
狠抓企業發展。實施優質企業扶持政策,加快培育一批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行業領先的企業集團,確保包鋁、二冶等四戶企業營業收入超百億,使超百億元企業達到十戶。落實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積極解決企業融資難、貸款難等問題,為中小企業提供良好服務。支持中小企業轉型升級,圍繞優勢特色產業抓產業延伸,圍繞骨幹企業做好協作配套,推動大中小企業協調發展。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支持企業提高智慧型化和自動化水平。積極爭取國家、自治區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加大企業減負和治理“三亂”力度,協調解決好企業發展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二)加快推進服務業提質增效。突出抓好生產性服務業。培育壯大物流企業,加快發展第三方物流。整合物流資源,完善物流園區的信息服務、倉儲配送、聯運和展示交易功能。加快建設華電物流、華蒙鋼鐵物流、北方風馳物流港等項目,推動中遠洋物流等項目儘快落地。加強金融服務體系建設,積極引進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搞好國家開發銀行“三融”試點工作,加快包商銀行發展,支持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性擔保公司發展。有效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培育會計、律師、資產評估、審計、諮詢等現代中介業,不斷為第三產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大力提升商貿流通業檔次。按照新的城市設計要求,加快鋼鐵大街沿線改造,大力實施金融文化中心、新陽光國際城、茂業天地等商貿項目。深入推進北方國際工業原料城、瑞盛置業國際汽配城、西部五金機電城建設,培育具有較強輻射力的區域行銷中心。實施時代廣場、維多利新天地等城市綜合體建設,著力提升傳統服務業層次。
有效擴大城鄉居民消費。積極創造條件,擴大城鄉居民的住房消費,滿足民眾改善居住條件的剛性需求。深入實施社區商業示範工程和家庭服務體系建設工程,促進便民消費。開拓農村牧區市場,積極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發展農企居民對接、農批對接、農超對接等流通模式。推進連鎖經營、直營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業態,加快流通體系建設。建設肉菜酒類流通追溯體系和再生資源回收體系,爭取進入國家試點城市行列。加強市場監管,規範市場秩序,營造良好消費環境。
(三)加快城鄉一體化發展。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牧區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針,著力推動縣域經濟發展。加快產業培育、城鎮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努力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發展特色產業。利用特有條件和優勢資源,宜工則工、宜商則商,加快非農產業發展。積極推進都市現代農牧業發展。實施“蔬菜產業提升工程”,穩步發展蔬菜保護地,新增保護地兩萬畝,達到15.5萬畝。強化蔬菜示範園區和種苗基地建設,建立蔬菜加工、物流體系,不斷提高質量和效益。實施“馬鈴薯產業轉型工程”,穩定滴灌面積,新增五萬畝,達到四十五萬畝;新增種薯五萬畝,達到二十萬畝,打造種薯產業。推進產銷加儲一體化,提升產業層次。充分發揮我市“群羊”企業的帶動作用,實施“肉羊產業提質工程”,繼續推進舍飼圈養,加快品種改良,大力發展飼草產業,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實施“奶牛產業增效工程”,穩定飼養數量,加強標準化、規模化奶牛小區(牧場)建設,推進“奶業振興、苜蓿發展”行動,提升奶業整體發展水平。加快發展農牧業產業化,強化政策、投入、科技、裝備、安全五項保障,重點培育規模大、層次高的加工流通企業,規範壯大專業合作組織。充分拓展農牧業功能。積極開發具有包頭特色的都市休閒農牧業項目,促進第一和第三產業融合發展。抓好城鎮建設。進一步最佳化旗縣區政府所在地城關鎮的空間布局,增強城關鎮、建制鎮的承載能力和輻射帶動作用。大力探索小城鎮建設發展模式,爭取進入國家綠色重點小城鎮建設試點行列。推動城鄉統籌一體化試點村鎮和新農村新牧區示範村鎮建設。在集體經濟實力較強、改制條件較成熟的城中村、城邊村開展新型集體經濟股份制改造試點。加快形成工業化和城鎮化互動、城鎮化和新農村新牧區建設協調發展的格局。加快戶籍制度改革。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爭取項目,整合各類資金,推進農村牧區公路、農田水利、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著力在城鄉規劃、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方面推進一體化。
(四)大力推進改革開放。深化草原糖業、明天科技等國企改革,加快廠辦大集體改革。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實現保值、增值。加快財稅體制改革,進一步健全公共財政體系。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推動科技和經濟更緊密結合。探索石拐區資源枯竭型地區轉型發展之路。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努力解決各種影響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矛盾和問題。不斷放寬市場準入,積極破除阻礙民間投資的體制機制障礙。強化政策支持,全面清理各種歧視性規定,加強服務平台建設,依法保護非公有制企業的合法權益。努力發揮好非公有制經濟在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發揮好非公有制經濟在繁榮市場、增強經濟活力中的重要作用。不斷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高度重視招商引資工作,吸引國內外大企業在包頭設立地區總部,建立研發機構、生產基地、行銷中心和採購中心。加快異地商會、專業商會建設,推進以商招商。加快滿都拉口岸建設,大力發展邊境貿易和口岸經濟,擴大與俄羅斯、蒙古國的合作,鼓勵支持有比較優勢的企業對外合作或到境外辦廠,提高外包工程和勞務合作質量。加強與周邊城市的經濟協作,積極參與呼包銀經濟帶和呼包鄂城市圈建設,主動承接發達地區產業轉移。轉變外貿發展方式,最佳化進出口產品結構,推動我市開放型經濟加快發展。
二、積極推進宜居城市建設,進一步增強城市的服務功能
科學有序地做好城市建設各項工作,繼續完善城市功能、最佳化城市環境、加強城市管理,保持舒展、大氣的建設風格,增強城市的吸引力和美譽度,努力把我市建成創業的優先選擇、生活的宜居場所。
(一)強化規劃引導。確定合理的城市規模,從城市空間的尺度、形態、體量和色彩等方面加強立體式規劃引導,科學實施經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的鋼鐵大街———阿爾丁大街等十一項重點區域城市規劃設計。完成城市北出口等主要出入口及北梁地區的城市設計。不斷完善控規編製成果,加大專項規劃編制力度,最佳化基礎設施規劃布局。推進新都市區地下“綜合管廊”試點規劃編制,完成110和210國道戶外廣告設定規劃以及地下管網普查工作。
(二)完善基礎設施。全年實施城建項目187個,總投資817億元,年內計畫投資268億元。高質量建設新都市區,加快土右旗中等城市建設,抓好賽汗塔拉城中草原西側“城中村”遷建、東河北梁地區改造工作。加快完善供熱設施布局,建設兩座熱源廠,滿足昆區北部地區、青山區東北部地區各800萬平方米熱源需求。大力發展熱電聯產和區域鍋爐供熱互為補充的供熱模式,逐步實現多熱源聯網運行,解決好熱源不足問題。推動循環經濟園區建設,促進污泥、餐廚垃圾回收再利用。完善市區垃圾轉運站及公廁設施,提高垃圾回收和無害化處理率。加快推進昆河、二道沙河、四道沙河綜合整治以及黃河大堤加固,啟動東河二期改造治理,不斷完善城市防洪和減災體系。加快園林綠化建設,做好建設路等重要路段夜景亮化工作。
(三)加快交通建設。繼續推進以國省幹線為主的公路建設,確保110國道、包石公路建成通車,開工建設沿黃一級公路,改建希拉穆仁至百靈廟一級公路,配合做好京藏高速包頭段南幅建設。繼續推動城市立交和地下通道建設,逐步打通哈屯高勒路東西段、青山路東西段、昆河西路等12條道路,努力緩解交通擁堵。建立城市公交政策支持和補貼長效機制,開工建設公車輛保養基地和兩處公交綜合站場,開闢、最佳化公交線路,增加運營里程,購置公車輛,加強運營管理,不斷吸引更多市民選擇公交出行,提高公交分擔率。推進明安至明登鐵路項目建設,加快城市軌道交通項目的規劃設計、報批工作。
(四)全面加強城市管理。完善城市管理體制,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加強物業管理,提升服務水平。加強綜合整治,堅決打擊城鄉結合部和拆遷改造區域的私搭亂建行為。加強市容環境管理,不斷改進城市道路、節點、出入口、舊小區和小街巷市容環境衛生。加強市政設施維修管護,加快城市出入口、重要節點的戶外廣告整治。加強停車場建設和管理,規範道路停車秩序。加強房地產市場監管,嚴控市場準入,建立健康規範有序的市場秩序。加強建築工程管理,確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質量。
三、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培育轉型發展的新動力
完善科技創新體系,促進創新資源高效配置和綜合集成,統籌推進各類人才隊伍建設,把全社會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創新發展上來。全年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力爭達到55億元,增長22%,占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4%。
(一)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圍繞優勢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農牧業,組織實施重大科技項目二十項。實施企業技術創新引導工程。支持北奔重汽、瑞科稀土、包鋁集團創建國家創新型試點企業,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十家,市級以上創新型企業二十家,自治區級和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十家以上。爭取一機集團“中重型傳動實驗室”建成國家級企業重點實驗室。加快推進北師大創意園、清華科技園項目落地。
(二)進一步深化產學研合作。積極推動北京大學科技園建設,促進更多的研究成果在我市實現產業化。加快推進中科院、清華大學在我市設立科研分支機構,促進與我市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合作。進一步加強北重特種材料、稀土新材料院士工作站建設,年內力爭新增兩個院士工作站和兩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積極推動建立新的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整合聚集科技資源,提升產學研合作層次和水平。
(三)建立完善科技創新服務平台。加強科技創新融資平台建設,積極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加快建設包頭裝備製造業科技創新服務平台、世界稀土行業專利信息平台、大型科學儀器設備協作共享平台。促進大學科技園、留學人員創業園、國家級軟體園、稀土企業孵化器、科技信息、專利服務等科技中介機構快速發展。
(四)深入實施智慧財產權戰略。引導企業把智慧財產權的創造、管理、套用和保護納入企業生產經營。推動有實力的企業在關鍵技術領域形成擁有核心技術的發明專利,專利申請量力爭達到2000件。鼓勵和引導企業、高校、科研機構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制定、修訂工作。開展國家、自治區和包頭市三級智慧財產權制度試點示範和國家企業專利工作站建設,全年新增試點、示範單位和國家企業專利工作站十家左右。
(五)全面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廣納英才,加快確立人才優先發展戰略,開創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局面。以44個創新團隊、257名領軍人才為重點,大力實施“5512”專業技術人才創新能力提升工程。完善人才政策,搭建信息平台,營造創業氛圍,不斷引進各類專業人才,特別是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或掌握核心技術的海內外高層次人才。最佳化人才評價辦法,完善事業單位崗位設定管理、公開招聘制度,加大評選表彰力度,形成激勵各類人才脫穎而出、積極進取的機制。
四、加快文化大市建設,著力增強文化軟實力
新的發展,要求我們既要有發達的經濟,也要有繁榮的文化;既要有經濟硬實力,也要有文化軟實力。要樹立“大文化”發展理念,切實發揮好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滿足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
(一)不斷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積極探索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形式。深入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和愛國主義、團隊精神、社會主義教育,充分發揮好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圖書館、博物館等公益性文化設施功能。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在繼承“艱苦奮鬥、開拓進取、團結拼搏、爭創一流”的包頭精神前提下,根據新的形勢要求,廣泛徵集各方面意見,提鍊形成新的包頭精神,激勵全市人民爭做愛崗敬業、誠實守信、文明有禮、務實進取的模範。加強輿情分析研判,重視網路文化建設管理,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形成良好的輿論氛圍。
(二)全面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質。重視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揚社會主義道德風尚。紮實開展農村民風建設,倡導移風易俗,抵制封建迷信,在全社會形成積極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深入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引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深化拓展道德實踐活動,繼續開展“講文明樹新風”、文明禮儀“六進”活動。深入開展道德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教育和治理,加強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認真總結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經驗,打造創建活動品牌,推動創建工作常態化。
(三)不斷豐富人民民眾的文化生活。深入挖掘陰山邊塞文化、草原文化、敕勒川文化、西口文化、工業文化等資源,打造具有鮮明特色的文化品牌。提升鹿城文化藝術節的舉辦質量,加強與旅遊、商貿相結合,擴大節慶活動影響力。辦好春節聯歡晚會、新年音樂會、鹿城元宵文化節等文娛活動。提煉各地特色文化,打造國家和自治區級“民間藝術之鄉”、“特色藝術之鄉”等品牌。繼續開展文化藝術惠民“五進活動”,努力把優秀劇目、民族音樂和文化知識送到廣大民眾身邊。積極實施農村牧區電影放映工程,每個行政村放映電影不低於十二場。淨化銀屏聲頻,開展“掃黃打非”活動,整治校園周邊環境,為青少年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社會文化環境。加強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促進民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全面發展。
(四)提高公共文化事業發展水平。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快城鄉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打造民族特色文藝精品,編創大型旅遊歌舞劇、精品話劇和具有地方特色的電視劇,力爭有一批精品創作獲得自治區、全國“五個一工程獎”。加大文化遺產保護力度,重視民間工藝、音樂、剪紙、麵塑和蒙古族傳統文化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挖掘、保護、傳承和發揚。加強文化人才隊伍建設,鼓勵我市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社會培訓機構培養文化緊缺人才,選拔專業人才進修學習,建立文化人才庫,積極引進高層次、高技能的文化人才,努力培養一批具有影響力的文化骨幹。加快文化體制改革,完成國有文藝院團和國有直屬影劇院轉企改制。推進新聞業務與經營業務分開,建立報業集團和廣電傳媒公司,實現多元經營。深入推進廣播電視戶戶通工程向農村牧區覆蓋,不斷提高覆蓋率。加快廣播電視采編製作播出中心和廣播電視發射塔項目建設。
(五)提升文化產業競爭力。完善扶持文化產業的政策措施。實施重大文化項目帶動戰略,推進文化產業招商和上市融資,培育一批骨幹企業,發展一批專精特新的中小型文化企業,實施一批文化產業園區建設,支持重點文化企業做大做強。加快建設賽汗塔拉城中草原蒙元文化、南海湖西口文化、九原秦漢文化、秦長城文化、迪士尼消費品迪趣等一批重點文化產業項目,積極推進五當召、美岱召、希拉穆仁景區改造,推進小白河景區項目和包頭國家廣告產業園區建設,加快申報“中國(包頭)少數民族文化產業交易中心”。重點發展演藝娛樂、廣播影視、新聞出版以及印刷業,加快發展文化創意、動漫遊戲、移動多媒體等新興文化業態。加強包頭國際會展中心的配套設施建設,提升會展業水平,打造“稀土論壇”、“裝備製造論壇”等會展品牌。加強文化產業統計工作。引導和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鼓勵支持民間資本進入法律法規許可的文化產業領域。加快重點景區旅遊設施建設,開發特色旅遊線路和產品,發展旅遊新業態,推進文化產業與旅遊業深度融合。
五、加大社會建設力度,完善基層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網路
更加注重統籌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不斷創新社會管理,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使社會服務更加完善,社會管理更加科學,社會參與更加廣泛,社會關係更加和諧。
(一)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合理布局、均衡配置各類教育資源,加快學校標準化和現代化建設,滿足適齡兒童就近接受優質義務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突出優質學校的示範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推動高中教育多樣化、特色化發展。大力發展公辦幼稚園,積極扶持民辦幼稚園,全面完成自治區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畫。積極推動職業教育發展,深入開展校企合作,努力培養各類技能型、實用型人才。進一步加快職教園區建設,形成集教學、科研、實習、服務、生產為一體的多功能職教基地。重點發展民族教育,加快回中新校區建設,年內實現包頭蒙中搬遷。支持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更好地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各類專門人才的需求。大力促進教育公平,推動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支持特殊教育發展。穩定農村牧區教師隊伍。加大教師培訓力度,提高師德水平和業務能力。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提高人民民眾健康水平。最佳化醫療資源配置,加快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更好地滿足人民民眾多元化醫療需求。建設十個標準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免費為全市65歲以上老人體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推進縣級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完善新農合制度,推進大病商業保險試點。大力實施“名醫人才”培養工程,加快農村牧區醫療衛生隊伍建設。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鞏固提高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成果。堅持計畫生育基本國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質,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三)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完善矛盾糾紛排查和預警機制,抓好矛盾調處和源頭治理。落實信訪工作責任制,不斷化解各類信訪積案。進一步建立健全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強化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抓好閒散青少年、農村牧區留守兒童等特殊人群服務管理。加強“大調解”機制建設,推進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和司法調解有機結合。建立健全民意訴求表達機制,拓寬民眾意願表達渠道。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突出抓好重點行業和領域安全生產,杜絕重特大事故發生。深入推進平安建設,積極防範和依法打擊違法犯罪活動,切實保障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加強食品藥品監管,加大違法違規案件查處力度,讓人民民眾吃得放心、用得安心。加強社區建設,促進基層管理力量整合聯動。全面推廣“精街道強社區”試點經驗,不斷提高社區管理水平。積極發揮工青婦等群團組織的作用。大力弘揚志願精神,完善志願者服務制度。全面貫徹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廣泛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和創建活動,促進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發揮宗教界人士和信教民眾在經濟社會中的積極作用。深入開展國防教育,加強國防動員和後備力量建設。紮實開展雙擁共建,鞏固和發展軍政軍民團結,促進軍民融合式發展取得新成效。深化愛民固邊戰略,提升邊防管理服務水平。加強應急管理與處置能力建設,最大限度地減少突發事件造成的危害。
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進一步提高人民民眾的生活水平
從解決人民民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切實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項政策,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努力讓人民過上更好的生活。繼續為人民民眾興辦16件好事實事。
(一)切實加強就業工作。加大小額擔保貸款扶持力度,加強創業服務體系建設,充分發揮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切實抓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繼續推進職業技能培訓,提升創業能力,增強就業穩定性。強化就業服務實名制管理,加強對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失業動態監測。積極推進勞動關係三方協調機制建設,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兩網化”管理和勞動爭議仲裁實體化建設,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年內實現城鎮新增就業4.1萬人。
(二)不斷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按照國家和自治區有關政策,推行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完善企業工資正常調整機制。認真執行最低工資標準。做好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工作。著力抓好農牧民增收工作。全面落實國家和自治區各項惠農惠牧政策,完善我市“三農”扶持政策,促進農牧民政策增收。充分挖掘農牧業內部增收潛力,推動農牧業轉型升級,增加經濟效益,促進農牧民產業增收。加強中介組織、經紀人和農牧民培訓,提高農牧民素質,強化勞務輸出,增加農牧民工資性收入。加大扶貧工作力度,投入扶貧資金1.2億元以上,全面實施整村推進、產業化扶貧、集中連片、科技扶貧等項目,解決2.5萬貧困人口的生產生活問題。繼續組織社會力量集中幫扶固陽縣。
(三)進一步做好社會保障工作。做好各項社會保險擴面、核定和征繳清欠工作,不斷提升社會保險保障能力。適時調整各項社會保險待遇水平,確保按時足額支付。城鎮低保標準提高15元,達到每人每月520元,農村牧區低保標準提高144元,達到每人每年4624元。全市集中和分散供養“五保戶”供養標準提高800元和516元,達到每人每年7500元和4816元。積極探索醫療保險付費方式改革,推動包鋼、一機、包鋁封閉運行企業納入醫療保險市級統籌。加大老工傷人員納入工傷保險統籌的資金征繳力度,將機關和參公事業單位職工納入工傷保險統籌管理。大力發展社區養老服務,新建三十個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大力提高蔬菜等農副產品自給能力,加強購銷銜接與供應保障,保障農副產品市場供應和價格基本穩定。完善社會救助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鈎的聯動機制,及時向困難民眾發放臨時價格補貼。農村牧區低保家庭冬季取暖補貼達到每戶每年400元。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積極發揮紅十字會的作用。繼續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切實提高管理水平,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2萬套。
七、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努力創建國家環保模範城市
推進生態建設,加強環境保護,繼續組織實施好“藍天、綠水、青山、濕地、大草原”工程,實現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著力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一)節約集約利用資源。不斷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強度。落實國家萬家企業節能低碳行動,強化節能執法,加快推進企業能源審計和節能規劃編制,完成國家要求的進度目標。合理利用環境容量,加快初級加工產業向城區外轉移,淘汰低端產業和落後產能,實施城區“退二進三”、“退低進高”,基本完成“三片兩線”綜合整治的預定任務。加強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安全監管,儘快推進保護區範圍內排污口及違章建築清理整頓。實施再生水利用工程,提高中水回用水平。嚴守耕地保護紅線,推進工業項目向園區集中。合理開發礦產資源,加強尾礦庫保護,加快鈮、釷等戰略資源開發利用。
(二)繼續加強環保工作。實施“污水零排放”計畫,持續治理工業廢水。全力推進九原、西郊等四個污水處理廠新建、擴建,加快污水收集管網建設。強力推進“藍天工程”,實施PM2.5監測。加強重點污染源的治理,做好華業特鋼周邊企業、西河楞、萬水泉地區的企業與煤場的搬遷。加快揚塵污染綜合整治,解決料場堆場、露天礦山開採加工、建築工地等造成的揚塵污染問題,完成東河區公積板、土右旗大城西煤場等區域環境整治工作。推行機動車黃綠標管理制度,逐步淘汰2005年以前註冊運營的“黃標車”。加快實施“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和污染控制”工程,完善固廢綜合利用政策措施,提高工業固廢處置利用水平。加大環境執法監察力度,堅決清理整治違法排污企業。嚴格日常巡查和重點督辦,保障污染治理設施穩定運行,確保環境安全。繼續大力度、大投入推進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創建工作,加快完成創模重點工程,不斷改善環境質量。
(三)大力推進生態建設。加強生態保護宣傳教育,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水平。完成國家重點林業造林任務38.5萬畝和大青山南坡綠化二期工程1萬畝。推進大青山生態供水配套工程建設,大力發展滴灌造林,打造設施林業。建設村屯綠化示範區,繼續實施五十六個村屯的綠化工作。實施綠色通道工程,逐步綠化市域內高速公路、國道、省道、縣道,促進城區、城郊結合部和村屯綠化“無縫對接”。強化義務植樹責任,引入社會資本參與林業建設,加強後期管護,提高造林成活率。進一步加快大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設和管理,打擊各類違法行為,完成核心區內生態移民和生態恢復二期工程。全面開展黃河國家濕地公園建設,加快實施包頭黃河濕地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站項目,提高濕地保護水平,發揮好濕地碳匯作用。進一步鞏固圍封禁牧成果,深入落實草原生態補獎機制,強化禁牧管護,妥善解決轉移牧民後續的生產生活問題,實現草原增綠和農牧民增收。
八、不斷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切實最佳化政務環境
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改進工作作風,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務水平,增強政府執行力和公信力,更好地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建設高效透明責任政府。
(一)嚴格依法行政。全面執行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的決議,依法接受市人大的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自覺接受市政協的民主監督,堅持定期向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報告工作和向市政協通報情況。認真聽取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各人民團體的意見。建立健全協商民主機制。認真做好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提案的辦理工作。嚴格依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健全重大事項專家諮詢、公眾參與、集體決策制度。繼續清理、精簡審批事項,嚴格規範行政審批行為。建立完善並聯審批工作機制,推行“一站式”審批。深化政務公開,完善各類公開辦事制度,推廣電子政務,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
(二)加強效能建設。各級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要增強服務意識,確保政令暢通。對中央、自治區及市委的決策部署,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絕不允許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建立完善各項工作制度,全面落實崗位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致力解決工作不實、責任不強、落實不力等問題。強化督查考核機制,更好地把目標與責任、督促與落實、考核與獎懲結合起來,不斷提高抓落實的成效。貫徹落實中央出台的八項規定,轉變工作作風,改進文風會風。健全公務員管理制度,完善考核評價機制,強化職業道德建設,提升公務員隊伍整體素質。
(三)堅持廉潔從政。全面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做到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規範公共資源交易,加快公共資源交易平台建設。重視新聞輿論和社會公眾監督,支持監察、審計部門依法獨立監督。深入開展經濟責任審計,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加大對財政性投資的監管力度,嚴格控制公務消費。厲行勤儉節約,嚴格執行住房、車輛配備等有關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規定。開展好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著力解決人民民眾反映的突出問題。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增強公僕意識,真正做到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讓人民滿意。
各位代表!實現包頭未來五年發展的美好藍圖,需要我們腳踏實地,從現在做起。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在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包頭市委的領導下,凝聚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振奮精神,開拓進取,紮實工作,在實現科學發展新跨越的偉大實踐中再創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