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市2013年政府工作報告

《包頭市2013年政府工作報告》是2013年包頭市發布的一項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包頭市2013年政府工作報告
  • 時間:2013年
  • 地點:包頭市
  • 固定資產投資:五年累計完成9091億元
基本信息,主要內容,

基本信息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市政協各位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過去五年工作回顧

主要內容

五年來,在自治區黨委、政府和市委的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市政府團結依靠全市各族人民,大力實施“科學發展、全面轉型、富民強市”戰略,完成了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歷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經濟社會實現新發展,全面小康社會建設取得新成績。
———綜合實力大幅提升。緊緊抓住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歷史機遇,認真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促進內蒙古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按照自治區促進優勢地區率先發展的要求,堅定信心,攻堅克難,經濟實現了平穩較快發展,經濟總量跨越了兩千億元和三千億元兩個台階。預計2012年全市生產總值完成3440億元左右,是2007年的2.1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1300億元以上,是2007年的2.5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960億元以上,年均增長17.6%;固定資產投資五年累計完成9091億元,年均增加349億元。地方財政總收入完成326.8億元,是2007年的2.3倍。這五年是發展持續加快、經濟總量大幅躍升的五年。
———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堅持一產做精、二產做強、三產做優,集約集群發展不斷加快。新型工業化加速推進。圍繞最佳化工業結構,有效提升產業層次。鋼鐵、鋁業、裝備製造等五大支柱產業不斷做大做強,預計完成增加值910億元左右,是2007年的2.5倍。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達到22%,比2007年提高近十個百分點。煤化工、風力發電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產值已占規模以上工業的11.7%。世界首套煤制烯烴示範項目順利投產、運營良好,風力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15.7萬千瓦。圍繞增強工業經濟實力,大力實施“雙百億工程”。營業收入超百億元企業達到六戶,包鋼集團成為自治區唯一超500億元的工業企業;營業收入超百億的園區達到七個,稀土高新區在自治區率先進入千億元級園區行列,成為全國首批五個創新型特色園區之一。圍繞提升工業競爭力,著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擁有國家、自治區級工程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四十四個,高新技術企業達到七十三家。高新技術產業預計實現產值750億元,是2007年的2.2倍。大口徑厚壁無縫鋼管垂直擠壓設備研製成功,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高速百米重軌、大功率自動變速箱、核磁共振成像系統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北奔重汽成為我國西部重要的重型汽車生產基地,北方股份礦用車通過引進消化再創新,市場占有率國內領先。服務業活力顯著增強。一批國內外知名商業企業入駐包頭,一批本土企業發展壯大。“三基地、六園區、九中心”物流業發展規劃出台實施,北方國際工業原料城、潤恆物流園等物流重點項目加快建設,現代物流業迅速崛起。區域性商貿中心建設有力推進。房地產業平穩健康發展,直接或間接納稅220多億元。金融業發展提速,六家股份制銀行落戶包頭,包商銀行不斷壯大,金融對地方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會展業開始起步,國際會展中心建成運營,稀土論壇的影響力繼續擴大,包頭被命名為“稀土之都”。旅遊業快速發展,接待人數年均增長13.1%,旅遊收入年均增長23.5%。中介、法律、諮詢、會計等現代服務業快速推進。現代農牧業長足發展。大力實施“南菜北薯、乳肉並舉”戰略,蔬菜保護地增加到13.5萬畝,年均增長35%;馬鈴薯等滴灌設施面積達到40萬畝,年均增長2.3倍;奶牛、肉羊的養殖規模和水平不斷提高。積極推進農牧業產業化,市級以上龍頭企業由42家增加到101家,農畜產品加工轉化率由40%提高到50%。農牧業科技裝備水平和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穩步提高。這五年是經濟素質整體提升、產業競爭力不斷增強的五年。
———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強化規劃編制,完成了六個獨立工礦區總規及城市色彩規劃編制,實現了對全市建設用地的控規全覆蓋。邀請國內外知名設計團隊設計,聘請專家把關,完成了鋼鐵大街和阿爾丁南大街等十一個重點區域的城市設計。新都市中心區、昆河沿岸和昆區南部區、濱河新區、石拐新區等重點區域建設有序推進,新城市規劃展覽館建成使用。加強城市建設,實施了740餘項城建項目,累計投入近千億元。完成了青山路等100多條道路新建改擴建,人均擁有道路面積13.5平方米,比2007年提高了2.7平方米。新建、改造東華、希鋁電廠等供熱設施及城市供熱乾網,供熱普及率達到91%,提高了15個百分點。推進天然氣門站、輸配氣管網建設,燃氣普及率達到95.5%,提高了10.8個百分點。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3%,提高了兩個百分點。實施了給排水工程,城市日供水能力達到120萬立方米,增加29萬立方米;排水管網長度達到2062公里,增加639公里。加快北郊、東河東等污水處理廠新建、改擴建,污水廠集中處理率達到85%,再生水利用率達到45%,分別提高了3.4個和31.2個百分點。建成稀土公園、錦繡公園等主題公園,改造建設路、阿爾丁大街等主要幹道景觀,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2%,提高了5.4個百分點。成立綜合執法部門,完善管理長效機制,城市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加快綜合交通體系建設,實施了110國道包頭段、210國道城區段等公路工程,京藏高速包頭段北幅通車。累計完成投資130億元,公路總里程達4207公里。加快輸變電主網建設,初步實現電網升級換代。包頭至西安鐵路和集包第二雙線開通,包滿鐵路竣工,機場遷建項目前期工作有序展開。這五年是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最大、承載功能不斷提升的五年。
———城鄉統籌紮實開展。財政用於惠農的支出達到98億元,年均增長27.7%。全市農村牧區危舊房改造1.1萬戶,建成農村牧區公路3287公里,解決了24.64萬人的安全飲水和6.81萬貧困人口的生產生活問題。新農村新牧區建設試點村基本實現了通油路、通有線電視、有衛生室等目標。組織開展集中社會力量重點幫扶固陽縣工作,幫扶資金物資達到2.3億元,實施重點項目662個,有力推動了固陽縣經濟社會發展。有效破解旗縣區發展難題,加大了財政轉移支付力度,適時調整了行政區劃,實施了山北地區給水工程和一級公路通達工程。引水入白和包頭至固陽輸供水工程建成通水,包頭北出口至固陽明登公路運營,包頭至石拐、固陽至百靈廟等一批通旗縣區一級公路建設加快。制定城鄉一體化規劃,實現了村鎮規劃全覆蓋。
出台了戶籍管理、社會保障、土地利用等指導性意見,為城鄉一體化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這五年是“三農”工作顯著加強、一些影響農牧民生產生活的突出問題得到有效緩解的五年。
———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力度加大。實施“藍天、綠水、青山、大草原”工程,強化“三片兩線”環境綜合整治。單位生產總值能耗累計下降25.9%,節能減排工作完成自治區目標。包頭黃河濕地公園作為國家濕地公園建設試點,列入國家“十二五”發展規劃。黃河包頭段三斷面水質平均達標率由75%提高到100%。大青山生態供水工程全面竣工,小白河蓄滯洪區建設基本完成,實現分洪蓄水,初步形成了“南北貫通、東西互濟”的供水格局。推進國家重點林業工程,完成造林任務247.7萬畝。實施大青山南坡綠化一期、二期工程及城郊結合部和村屯綠化工程,累計造林16萬畝。全市森林覆蓋率由12.4%提高到16.3%。設立大青山國家自然保護區,實施了一批生態修復工程,取締整合了一批采碎石企業,區域環境得到有效保護。率先在牧區草場實施階段性禁牧,成為自治區唯一實現禁牧和補貼全覆蓋的盟市。山北地區草場植被平均蓋度達到31%,較禁牧前提高9.6個百分點。這五年是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加強、城鄉環境逐步改善的五年。
——改革開放不斷深化。加大農村牧區土地流轉力度,進一步完善水權轉讓制度,基本完成集體林權改革確權發證工作。國有企業改革不斷推進,七十六戶企業改革重組,八萬多職工妥善安置。國有企業廠辦大集體改革全面啟動,國企職教幼教退休教師待遇問題得到解決。非公有制經濟不斷壯大,占全市經濟的份額超過50%,貢獻了70%以上的稅收,解決了90%以上的新增就業。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取消、調整審批事項104項。不斷完善財政體制,用足用好積極的財政政策,累計爭取上級資金430多億元。深入推進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不斷深化職稱制度改革,事業單位崗位設定管理和績效工資制度率先入軌。文化體制改革深入實施,文藝院團活力有所增強。紮實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五項重點任務實現了階段性目標。外向型經濟發展加快,滿都拉口岸基礎設施逐步完善,累計進出口貨物突破50萬噸,“無水港”完成貨運量突破200萬噸。五年引進國內(區外)資金1702億元,利用外資51.7億美元,進出口總額實現103.4億美元。這五年是各項改革深入推進、發展動力和活力不斷增強的五年。
——人民生活顯著改善。財政用於民生的支出達到800多億元,占地方財政支出的比重提高了十一個百分點。預計2012年城鄉居民收入分別達到33480元左右和11370元左右,是2007年的1.9倍和1.8倍。累計實施好事實事項目181項,切實解決了一批人民民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城鎮新增就業24.2萬人,其中大學生五萬多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基本養老和醫療保險實現制度全覆蓋。保障標準不斷提高,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標準由70元提高到240元,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養老金由1095元提高到1889元。城市低保月保障標準由230元提高到505元,農村牧區低保年保障標準由540元提高到4480元。“三無人員”、“三民”、“孤兒”生活補貼標準,城鄉困難群體臨時物價補貼標準,城鎮低保戶取暖補貼標準進一步提高。在全區率先發放高齡津貼,累計為80歲以上老人發放5060萬元。我市初步建立了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服務為依託、機構養老為支撐的養老服務體系。居住條件持續改善,累計投入5.2億元,治理舊小區185個、改造面積1400多萬平方米。石拐棚戶區搬遷完成,包鋼尾礦壩周邊五村搬遷加快推進。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24.2萬套,完工13.2萬套。這五年是人民民眾得到實惠更多、共享發展成果更充分的五年。
———社會建設全面推進。教育事業不斷發展。累計投入150多億元,加快校安工程和校園標準化建設,新建、改造校舍280多萬平方米。積極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素質教育成效顯著。教師隊伍建設逐步加強,教育教學水平持續提高,高考成績名列自治區前茅。整合職業教育資源,職教園區一期工程全面完工,六所中高職學校即將入住。成功舉辦了世界中學生排球錦標賽、第十一屆全國中學生運動會。文化事業不斷繁榮。新圖書館和少年宮投入使用,金融文化中心加快實施。四級公共文化服務網路基本建立。打造了“鹿城文化藝術節”、“內蒙古二人台藝術節”等一批特色節慶品牌,創作了話劇《牛玉儒》、舞劇《額吉》、漫瀚劇《草原阿媽》等文藝精品,豐富了民眾文化生活。電影《吳運鐸》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包頭剪紙”、“梅日更召信俗”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廣播電視工作不斷加強,廣播、電視混合覆蓋率提高到98%以上。城鄉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新型農村牧區合作醫療率先在全國實現市級統籌,人均補助標準由40元提高到258元,參合率提高到98.9%。低生育水平持續穩定,人口計生公共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優撫標準不斷提高,退伍安置工作持續加強,實現了全國雙擁模範城“七連冠”和自治區雙擁模範城“八連冠”。大力加強人才工作,智力支撐和人才保障作用不斷強化。著力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第三次榮獲全國文明城市稱號。首次進入國家衛生城市行列,再次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榮譽稱號,進入國家科技進步示範市行列,成為自治區首個全國節水型社會建設示範市。全面推進和諧礦區建設,依法規範了用地和礦產勘查開發秩序。加強和諧社區建設,創新社會管理,“精街道強社區”試點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累計投入1.2億元,建成300平方米以上的社區活動中心185個,占社區總數的74%。著力加強信訪工作,不斷解決民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深入開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厲打擊各類刑事犯罪。應急體系建設不斷完善,妥善處置了各種突發事件。堅持標本兼治,安全生產水平穩步提高。嚴格市場監管,加大專項整治,確保產品質量和食品藥品安全,維護了人民民眾的合法權益。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事業進一步加強,統計、人防、氣象、地震、外事、史志、檔案、仲裁、紅十字會等工作取得新成績。這五年是公共服務不斷完善、社會事業繁榮發展的五年。 在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中,我們始終重視政府自身建設。認真執行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自覺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市政協的民主監督。五年間,市政府及有關部門辦理人大代表建議869件、政協提案1904件。深入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加快電子政務建設,大力實施政務公開和事務公開,增強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改進目標考評辦法,強化政務督查,有效提升了政府執行力。加強調查研究,實行重大事項聽證制度,提高了政府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水平。全面推進依法治市,依法行政意識進一步增強,第三次榮獲全國法制宣傳教育先進市稱號。加強行政監察和審計工作,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深入開展。強化對公務員的素質提升和管理監督,政府公共服務能力不斷提高。
各位代表!2012年,巨觀經濟形勢複雜多變、不利因素相互交織,成為2008年以來最為困難的時期。面對壓力和困難,我們堅持把穩增長作為首要任務,把促轉型作為工作主線,把惠民生作為根本目的,充分用好政策機遇,有效破解發展難題,切實增強應對能力,牢牢把握髮展的主動權,基本完成了年初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
在外部環境不利、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經濟實現平穩健康發展。針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持續影響,我們多措並舉,千方百計保持經濟平穩運行。出台了《穩增長、促發展確保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若干意見》,在項目建設、產業發展、實體經濟等十二個方面制定了扶持措施。設立專項基金支持中小企業貸款貼息和電價補貼。採取房產交易展示、推出優惠政策等措施,推動房地產業健康發展。加大對生產運行的指導,不斷做好服務工作。深入旗縣區,了解實際情況,及時掌握第一手資料,研判經濟形勢,把握髮展走勢。深入企業,及時解決企業發展過程中的矛盾和問題,支持企業技術研發、開發新產品和開拓市場,有效推動實體經濟發展。深入有關部門,督促檢查項目審批等方面的問題,規範和簡化手續,提高辦事效率。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一批大項目成功簽約落地。投資近500億元的包鋼綜合技改工程加快實施,投資200億元的中國兵器高端裝備製造園建設加快,五萬台北奔重卡總裝、十萬台重卡車架等項目的土建工程基本完工,十萬台重卡發動機合作項目基本確定。泛海煤化工、包鋁自備電廠和擴能技改、華電2×60萬千瓦電廠、包頭常鋁鋁深加工、包鋼稀土高性能永磁材料二期、亞新隆順鋼鐵技改、達茂旗巴音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等項目進展順利。全市經濟運行平穩,預計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2.5%以上,高於全國和全區平均水平。
在經濟增速放緩、節能減排約束趨緊的情況下,轉變發展方式取得積極成效。從最佳化環境入手,以“三片兩線”綜合整治為重點,繼續關閉煤焦化企業、拆除小高爐,關停、改造部分舊有設備,加快推進鍋爐煙氣脫硫除塵。進一步完善城市設計,重點區域部分工程已開始實施。積極實施“十二五”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完成了賽汗塔拉草原蒙元文化、南海湖西口文化、九原秦漢文化等重點文化產業園區的規劃設計。積極推進五當召景區改造,黃河龍城項目、國家廣告產業園項目成功落地。加快引智步伐,包鋼集團與東北大學、北重集團與清華大學的產學研合作全面深化。北京大學聯合海內外科研機構建設的研究院和科技園開工奠基。稀土高新區與北京中關村共建的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加快推進。包頭市雲計算套用中心在全區率先投入商業運營。全國第一家稀土產品交易平台“包頭稀土產品交易所”正式揭牌。
在財政增收難度加大、剛性支出增長的情況下,民生得到有效改善。加快公立幼稚園建設,新建、改擴建三十個,“入園難”問題有所緩解。改造了集貿市場十個,累計達到十八個,方便了民眾生活。建立地方儲備制度,增強了市場應急調控能力。既有建築節能改造完成200萬平方米,累計達到800萬平方米,惠及家庭近十萬戶。健康水受益人口新增10.12萬人,累計達到143.36萬人。堅持公交優先,購置車輛和建設公交站場,最佳化公交線路。新建改造黃河大街、兵工大道等十七條道路,八個路口渠化全部完成,方便了民眾出行。
在黃河特大洪峰突如其來、防線長任務重的情況下,抗洪工作取得全面勝利。去年七月下旬,黃河發生建國以來罕見的特大洪水。面對嚴峻汛情,市委、市政府果斷決策、周密部署,廣大幹部民眾和人民子弟兵緊急動員、迅速集結,投入到這場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保衛我市經濟建設成果的重大戰役。經過全體軍民近六十天的奮戰,贏得了黃河抗洪搶險的勝利。“以人為本、為民負責,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難、頑強拼搏,堅韌不拔、勇於勝利”的偉大抗洪精神,成為激勵全市各族人民建設包頭、發展包頭的不竭動力。
各位代表:五年來,我們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開拓創新,真抓實幹,開創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局面。我們深深感到:這是認真貫徹國家、自治區一系列方針政策,全面落實市委的工作部署,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的結果;這是堅持結構調整,大力推進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結果;這是堅持發揮內力和藉助外力相結合,全方位擴大對外開放,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的結果;這是更加重視民生,從解決人民民眾的現實利益問題入手,不斷加大投入並取得積極成效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幹部民眾,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離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社會各界,向中央和自治區駐包單位,向駐包解放軍、武警官兵和公安幹警,向所有關心支持包頭建設的同志們、朋友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回顧五年來的工作,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包頭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面臨諸多壓力和挑戰。主要表現在:產業層次不高,轉型升級的任務還比較重;文化產業發展不快,還不能有效滿足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科技投入不足,科技成果轉化能力還不夠強;資源環境約束日益凸顯,節能減排壓力還比較大;城市承載功能有待完善,公共服務能力還需進一步提升;城鄉統籌步伐還比較慢,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有些部門和工作人員作風漂浮、行政效能不高,等等。這些問題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今後五年工作的總體要求和2013年的主要任務
今後五年,是推動包頭全面轉型的重要時期,是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階段。黨的十八大為我們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強大的思想理論武器。新一屆政府要樹立強烈的責任意識和緊迫感,把握新機遇,迎接新挑戰,推動各項工作再上新台階。
今後五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大力實施“科學發展、全面轉型、富民強市”戰略,著力深化改革開放和強化創新驅動,著力最佳化經濟結構和提高經濟成長質量,著力加強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保護,著力改善民生和促進社會和諧,不斷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活力和動力,統籌抓好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建設,地區生產總值、城鄉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為提前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而努力奮鬥。
新一屆政府既承接“十二五”規劃,又面對“十三五”發展。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按照市委十一屆四次全委會議的要求,努力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提升城市品質和城鄉統籌發展水平,提升全市人民的幸福指數。繼續推進產業定位由老工業基地向現代產業基地轉變,城市功能由相對單一的工業城市向區域性中心城市轉變,動力機制由主要依靠物質資源投入拉動向科技創新驅動轉變,發展取向由更多地追求經濟成長向更加關注和改善民生轉變,增長模式由粗放型增長向集約型增長轉變。深入實施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工程,生態宜居城市建設和城鄉統籌發展工程,科教興市和人才強市工程,文化大市建設工程,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工程,環境綜合整治和生態保護工程,不斷構築新優勢,謀求新突破,實現新發展。
按照“以人為本”理念和“五位一體”總布局的要求,我們將以人民滿意作為衡量政府工作的最高標準,認真回應人民民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加快經濟建設,推進發展方式轉變和轉型升級,把發展成果更多惠及廣大民眾,建設富裕包頭,增強全市人民物質上的富足感。加快政治建設,創造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的環境,促進政府工作更加高效透明,建設法治包頭,增強全市人民權益上的公平正義感。加快文化建設,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豐富民眾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地區文化軟實力,鞏固拓展文明城市建設成果,建設文明包頭,增強全市人民精神上的富有感。加快社會建設,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建設和諧包頭,增強全市人民生活上的幸福感。加快生態文明建設,促進資源節約,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最佳化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建設美麗包頭,增強全市人民居住上的舒適感。
201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前啟後的關鍵一年,是為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的重要一年。我們將按照中央、自治區經濟工作會議的部署和要求,全力做好今年各項工作。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12.5%,地方財政總收入增長13%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8%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2.5%,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3%,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9%以內。完成自治區下達的節能降耗和主要污染物減排任務。為實現上述目標,我們將重點抓好八個方面工作。
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不斷提高經濟成長質量和效益
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一戰略支點和發展實體經濟這一堅實基礎,堅持錯位發展、延伸發展、集群發展、低碳發展、融合發展,深化改革開放,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和農牧業,著力構建傳統產業新型化、新興產業規模化、支柱產業多元化的產業發展新格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