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紀年
大事記
2月,英、法兩國政府分別再度任命
額爾金和葛羅為全權代表,率領英軍一萬五千餘人,法軍約七千人,擴大侵華戰爭。
5月、6月,英軍占
大連灣,法軍占煙臺,封鎖
渤海灣,並以此作為進攻
大沽口的前進基地。俄國
公使伊格納季耶夫和美國公使
華若翰也於7月趕到渤海灣,再次以“調停人”為名,配合英、法行動。清政府在大沽戰役獲勝後,幻想就此與英、法兩國罷兵言和。當英、法軍艦逼臨大沽海口時,
鹹豐帝還諭示
僧格林沁、
恆福不可“仍存先戰後和”之意,以免“兵連禍結,迄無了期”,“總須以
撫局為要”,並派恆福與英、法使者談判。前敵統帥僧格林沁則以為敵軍不善陸戰,因而專守
大沽,盡棄
北塘防務,給敵以可乘之機。
伊格納季耶夫為英、法提供了北塘未設防的情報。
8月14日,攻陷
塘沽。再水陸協同,進攻大沽北岸炮台。守台清軍在
直隸提督樂善指揮下,英勇抗擊。但
清政府本無抗戰決心,鹹豐帝命令僧格林沁離營撤退。清軍遂逃離大沽,經天津退至通州(今北京
通縣)。
8月21日,大沽失陷。侵略軍長驅直入,24日占領天津。清政府急派
桂良等到天津議和。英、法提出,除須全部接受《
天津條約》外,還要增開天津為
通商口岸,增加賠款以及各帶兵千人進京換約。清政府予以拒絕,談判破裂。侵略軍從天津向北京進犯。
9月18日,英法聯軍攻陷通州。
9月21日,清軍與
英法聯軍在
八里橋展開激戰,統帥
僧格林沁等率先逃走,致使全軍動搖,而遭敗績。次日,
鹹豐帝帶領后妃和一批官員倉皇逃往熱河(今河北
承德),令其弟
恭親王奕欣留守北京,負責和議。在英法聯軍進攻北京時,俄使
伊格納季耶夫又向英、法提供了北京防衛的情況。
10月7日至9日,為了消贓滅跡,掩蓋罪行,英、法放火燒掉圓明園。
10月13日,英法聯軍攻入
安定門,控制
北京城。侵略軍一路燒殺搶掠,在清廷長期經營的
圓明園大肆搶掠珍貴文物和金銀珠寶,並將園內建築付之一炬。
10月24日、25日,奕欣分別與
額爾金、葛羅交換了《
天津條約》批准書,並訂立中英、中法《
北京條約》。
出生
5月21日——荷蘭病理學家
威廉·愛因托芬:他發明了心電圖描記器,於1924年獲諾貝爾生理學及醫學獎 9月6日——瑪麗·摩西,原始派畫家出生。
逝世
3月24日——
井伊直弼,日本江戶幕府大老。(1815年出生)
6月24日——傑羅姆·波拿巴,
拿破崙幼弟,
威斯特法利亞國王。(1784年出生)
歷史記載
安慶保衛戰
鹹豐十年(1860)二月至(1861)十一年八月,
太平軍為救援
安慶,與
湘軍進行了多次艱苦卓絕的戰鬥。安慶為長江中游重鎮、安徽省城,又是
太平天國京師西大門。自鹹豐三年正月攻克安慶以來,一直以之作為
天京和西線太平軍人力物力的供應基地。鹹豐十年二月,
曾國藩分三路進攻安慶:曾國藩之弟、
道員曾國荃率部進犯安慶西北集賢關,
副都統多隆阿率部攻
桐城,道員
李續宜率部接應。曾國藩設大營於皖南祁門,
胡林翼等設大營於皖北
英山(旋移營太湖)。五月,湘軍攻占樅陽,完成對
安成的包圍。十月,曾國荃所部
陸師萬餘人自集賢關攻城,復有水師助戰。太平軍固守待援,曾國荃乃掘長濠圍困
安慶。十一月,英王
陳玉成率部西征武漢途中圖解安慶之圍,與
湘軍多隆阿、李續宜部大戰於桐城掛車河,未能取勝。次年三月,陳玉成回師集賢關,於
菱湖北岸築壘十三座,並派部將
吳定彩率兵千餘入安慶城相守。四月,陳玉成率
太平軍與曾國荃所部水陸師大戰於安慶城郊,失利,乃留部將劉瑲琳鎮守赤岡嶺,陳親去
天京求援。五月,湘軍攻陷赤岡嶺,劉瑲琳等太平軍將士兩千餘人犧牲。七月,陳玉成率援軍再救安慶,苦戰半月有餘,勞而無功。八月初,安慶城內糧絕,湘軍乘機以地雷轟倒北門城垣,攻入城中。守城太平軍在飢餓垂絕的情況下奮起抵抗,經過激烈巷戰,兩萬餘人全部壯烈犧牲,安慶陷落。陳玉成率部退地
廬州(今合肥)。
沙俄吞併烏蘇里江
鹹豐十年(1860)五月十四日,沙俄悍然出兵占領中國東北重要海口
海參崴。中俄《
瑗琿條約》訂立後不久,沙俄又將侵略魔爪伸向我國烏蘇里江以東地區。鹹豐八年五月初二日,沙俄
東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在東正教大主教英諾森的陪同下,乘船抵達黑龍江和烏蘇里江匯流處的
伯力,擅自將該地命名為“
哈巴羅夫卡”,以紀念十七世紀中葉武裝入侵
黑龍江流域的沙俄殖民強盜哈巴羅夫。此後到鹹豐年間,穆拉維約夫親率艦船不斷入烏蘇里江,並在江東地區建立了二十三個軍人村鎮,移民三百多戶,派兵三千餘人駐守。沙俄侵略者對世居此地的中國居民任意槍殺,強行攆走當地中國官員和崗哨,還派人四處非法勘查,私自繪製中國東北邊界地區地圖,將《瑗琿條約》中割去的中國領土和
烏蘇里江以東所謂中俄“共管”地區全部劃入俄國版圖,對中國政府的多次抗議置之不理。沙俄侵占
海參崴後,改名“
符拉迪沃斯托克”,意為“控制東方”。至此,沙俄在北起黑龍江口,南到
圖們江口的烏蘇里江以東地區包括
庫頁島全部實行了
軍事占領。並於
鹹豐十年十月通過中俄《北京條約》將這片約四十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徹底吞併。
北塘激戰
鹹豐十年(1860)六月十五日,
英法聯軍占據北塘。先是,鹹豐十年初,英、法政府為報復上年
大沽口慘敗及在中國掠奪更多的特權,再度分別任命
額爾金和葛羅為英、法駐華全權專使,並以克靈頓和孟斗班分任兩國侵華軍司令以,準備擴大侵華戰爭。是年春,英國軍艦及運輸船一百七十三艘,軍隊一萬八千餘人,法艦三十二艘、軍隊七千餘人陸續開到中國。六月中旬,英法聯軍艦隊兩次集結
大沽口外。其時,負責天津一帶防務的清
科爾沁親王
僧格林沁因上年大沽之勝驕傲輕敵,於北塘一帶除埋設了一些地雷外,竟盡撤該地防務,專守大沽。此情況被先期到達渤海灣刺探清軍情報的俄使伊格納切夫探告,密報葛羅。於是
英法聯軍遂制定自
北塘登入,抄襲大沽炮台後路的作戰計畫。六月十五日,英法聯軍在未遇任何抵抗的情況下占領北塘,順利完成了登入計畫。十七日是,聯軍兩千餘人在偵察前往大沽道路時,與清軍發生遭遇戰。二十六日,聯軍一萬餘人分兩路猛撲新河和軍糧城。經過激戰,清守軍三千餘人全軍覆沒,新河、
軍糧城相繼失陷。二十八日,聯軍占領
塘沽。七月初二日,白河南岸的大小梁子亦告失陷。
大沽炮台遂陷於腹背受敵境地。
第三次大沽激戰
鹹豐十年(1860)七月初五日,英法聯軍攻占大沽炮台。北塘之戰後,大沽炮台陷於腹背受敵境地。七月初三、初四兩日,聯軍數百人由塘沽進至石縫炮台背後作進攻準備,被清軍擊退。初五日辰五時,聯軍向
大沽口北岸炮台發猛攻,海上敵艦亦發炮助攻。鎮守炮台的清
直隸提督樂善率軍頑強抵抗,經過一天激戰,斃傷敵軍四百餘名,樂善力竭捐軀,守台將士全部壯烈殉國,炮台陷落。駐守南炮台的科爾沁親王
僧格林沁見大勢已去,率部撤往天津。
直隸總督恆福在英軍
巴夏禮的威脅下,將南炮台及全部軍火物資拱手交給
英法聯軍,自己也於初七日逃回天津。第三次
大沽之戰遂以清軍慘敗,炮台陷落而告結束。英法聯軍兵鋒直指天津。
英法攻陷天津
鹹豐十年(1860)七月初八日,英法聯軍攻陷天津。先是,英法聯軍進攻
大沽炮台,鎮守
南炮台的科爾沁親王
僧格林沁撤至天津。又以天津“較之大沽,不啻天淵”,更難扼守,遂將
天津炮台大炮運回北京,小炮及
綠營官兵撤至通州,將天津拱手讓給了侵略者。七月初八日,英法聯軍侵入天津以後,以占領者的姿態宣布:天津城置於軍事管制之下,文官仍留原任,由英國侵略軍翻譯官巴夏禮“監督政務”。
直隸總督恆福、
天津縣知縣等清朝官員遂成了侵略者的附庸。天津紳商張文錦等還專門成立“
支應局”替侵略者輸供應等事。天津陷落後,
鹹豐帝急命大學士
桂良、直隸總督恆福為
欽差大臣,恆祺為幫辦大臣在天津與
英法聯軍議和。談判中,英法方面提出天津開埠、賠款英法各八百萬兩、各帶侍衛一千人進京換約、保護天主教、允許華工出口等條款。桂良等唯命是聽,接受了全部條件。鹹豐帝擔心外國軍隊入京會威脅其統治,堅持先退兵,後定約。令桂良等不得簽字,談判遂無結果。
通州八里橋激戰
鹹豐十年(1860)八月初七日,清軍在通州城西八里橋迎戰英法聯軍。先是,該年七月,英法聯軍因天津談判無結果,遂於二十四、二十五兩日,自天津向北京逼進。沿路數百村鎮盡遭擄掠。
鹹豐帝急忙改派
怡親王載垣、
兵部尚書穆蔭為欽差大臣前往通州與
英法聯軍重新議和,同時令
僧格林沁在河西務一帶防堵。聯軍侵占河西務後,派
巴夏禮、
威妥瑪等為代表,於七月二十九日在通州與載垣等初次會談。載垣表示願接受英法方面過去提出的全部要求,但英法代表又提出向中國皇帝面交國書,遭載垣等拒絕。八月初四日,英法聯軍進犯通州
張家灣,談判破裂,清方拘囚巴夏禮等英方代表二十六人,法方代表十三人。同日,僧格林沁兵敗,通州失陷,聯軍繼續向西推進。八月初七日,聯軍自
郭家墳分三路向
八里橋一帶猛撲。其時,駐守八里橋一帶清軍不下三萬,分別由僧格林沁、
勝保、
瑞麟統率。經過三個多小時激戰,西路英軍從於家衛方向包抄,清軍西面
僧格林沁所部首先潰退;中部勝保左頰、左腿中彈落馬,陣營亦亂;東面瑞麟雖繼續在八里橋頭與法軍展開激烈爭奪,無奈孤掌難鳴,終於被迫西撤。是役清軍全線潰退,傷亡過半。次日,
鹹豐帝自
圓明園逃往
熱河。
英法焚掠圓明園
鹹豐十年(1860)八月二十二日,英、法聯軍闖入圓明園,大肆搶掠之後,將這座中外馳名、精美絕倫的“
萬園之園”付之一炬。圓明園歷經康、雍、乾、嘉、道五代一百多年的增修擴建,成為匯江南眾多名園之勝景,集古今中外造園藝術之大成的“萬園之園”。園內珍藏著大批歷代罕見的典籍書畫、鼎彝禮器、銅瓷古玩、金玉珠寶,堪稱人類文化藝術的寶庫。
八里橋之戰後,
英法聯軍進犯北京。聽說中國皇帝正在
圓明園,遂繞道
安定門、
德勝門,直逼北京西郊,於
鹹豐十年八月二十二日占領圓明園。在圓明園,英法侵略者進行了瘋狂的破壞和搶劫。先由軍官們分批進入,隨後下令士兵可以進去“自由搶劫”。參與焚掠圓明園的英國侵略者
戈登供認,“離開圓明園時,軍中每個人都獲得值45鎊以上的掠奪品”。這些搶來的奇珍異寶,除大批運回本國外,還在天津街頭公開拍賣,然後將錢按等級發給軍官和士兵。搶劫之後,為銷贓滅跡,並對清朝進行報復,英法聯軍悍然放火,八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五日火燒
玉泉山、清
綺園等地。一座
世界名園就這樣被外國強盜們毀成了一片殘垣斷壁。
英法攻占北京
鹹豐十年(1860)八月二十九日,
英法聯軍侵入北京。先是,
鹹豐帝獲悉通州兵敗,聯軍進逼北京,遂於八月初七日以
載垣、
穆蔭辦理和局不善,撤去欽差大臣職務,改派其六弟恭親王奕忻為欽差大臣繼續求和,自己於次日清晨率后妃、皇子及王公大臣逃往承德。此時的北京城,物價飛漲,人心慌慌,官眷、商民等出城逃避者“十有七八”,
六部九卿無人入署辦事,京城內外十餘萬清軍“潰散十之八九”。八月二十一日,聯軍直抵北京城下。次日抄至德勝門外土城,暗襲
僧格林沁,清軍不戰自潰,退往西郊
圓明園。聯軍尾追,攻占圓明園。奕欣等逃往
萬壽寺。二十四日,清廷釋放了先前拘囚的聯軍談判代表
巴夏禮等。二十六日,聯軍照會奕欣,限於二十九日開放
安定門交聯軍駐守。是日,奕忻等決定交出安定門,聯軍遂侵入北京。
太平軍二次西征
鹹豐十年(1860)八月,
太平軍各路將領雲集
天京,準備進行第二次西征,以解安慶之圍。西征軍主力由英王陳玉成和忠王
李秀成分別率領,計畫於次年三月會師武漢。八月中旬,
陳玉成首先率部北上,於十月中旬進駐
桐城西南掛車河,試圖順道解安慶之圍,結果遭到失敗,只得繼續西進,於鹹豐十一年二月初八日攻克湖北黃州(今黃岡),距武漢僅一百六十里。是時武漢清軍不滿三千,士子
官紳紛紛逃竄,如果陳玉成長驅直進,武漢
指日可下。但他卻聽從了英國參贊
巴夏禮的勸告,且以為李秀成尚未進入江西,不願冒孤軍深入之險,遂放棄武漢不攻,留部將
賴文光守
黃州,自率主力撤回安徽謀解安慶之圍。
李秀成本就立意經營江浙,對以大軍西征湖北三心二意,經
洪秀全再三催逼,才於
鹹豐十年九月自
太平府(今安徽
當塗)出發,十月下旬進逼
曾國藩祁門大營。時曾國藩兵力單薄,無力抵禦,預寫遺囑,準備後事。
湘軍悍將
鮑超聞訊疾援。李秀成未能探清敵情,放過
祁門,繞道
徽州轉入浙江,於次年初進入江西,五月才進軍武漢。此時
陳玉成已然退回安徽,李秀成遂在鄂南一帶召集數十萬起義民眾,六月退回江西,不久遠走浙江。由於李秀成未能按期與陳玉成會師武漢和英國侵略者出面干涉,致使
太平軍第二次西征勞而無功,解救
安慶計畫未能實現。
“北京條約”簽訂
鹹豐十年(1860)九月十一、十二兩日,中英、中法《
北京條約》在京簽訂。先是,
英法聯軍焚毀圓明園後,進一步對
清政府進行威脅:如不接受他們提出的條件,即將以同樣的方式焚毀北京城內宮殿。恭親王奕忻等早被英法聯軍嚇破了膽,不敢面見英、法代表,明知沙俄包藏禍心,也只得乞求沙俄公使伊格納切夫從中斡旋。伊格納切夫答應“居間調處”,但要以清廷與英、法媾和後,立即與俄國簽約解決邊界問題為條件。同時還威脅奕忻,不管清政府是否願意,都必須接受英、法方面提出的大部分條件。否則“北京城就會因此而毀滅”。在英法聯軍的武力威脅和俄使的勸誘逼迫下,奕忻分別於九月十一、十二兩日,代表清政府與英國全權代表
額爾金和法國全權代表葛羅在
禮部大堂交換了中英、中法《
北京條約》,並簽訂了中英《
北京條約》九款、中法《北京條約》十款。除承認《
天津條約》有效外,還包括以下內容:一、賠償英國軍費八百萬兩、恤金五十萬兩,法國軍費八百萬兩、恤金二十萬兩。二、增開天津為商埠。三、允許華人赴英、法屬地及外洋各處做工。四、割讓九龍司地方一區(
九龍半島界線街以南)給英國。五、賠還教產給天主教堂。另外,葛羅還指使充當翻譯的法國神父在條約中文本中偷偷加入“傳教士在各省租買田地,建造自便”條文。《
北京條約》簽訂後,英、法軍隊相繼於九月下旬退出北京。
鹹豐十年(1860)秋,沙俄利用
英法聯軍強占北京,逼迫
清政府簽訂新約之機,藉口“調停”有功,脅迫清政府與之簽訂新約。該年十月初二日,清欽差大臣恭親王奕忻與俄使伊格納切夫在北京簽訂《中俄續增條約》即《中俄
北京條約》,共十五款。除強迫清政府確認《中俄瑗琿條約》外,尚有如下內容:一、將
烏蘇里江以東約四十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地劃歸俄國。二、規定中俄西段疆界,自
沙賓達巴哈起經齋桑淖爾、
特穆爾圖淖爾(即
伊塞克湖)至
浩罕邊界,“順山嶺、大河之流,及現在中國常駐卡倫等處”為界。此條款為今後進一步割占中國西部大片領土製造了“條約根據”。三、增開喀什噶爾(今新疆喀什)為商埠,準許兩國邊民自由貿易,準許俄國商人在庫倫(今
蒙古人民共和國烏蘭巴托)、張家口零星貿易。四、俄國得在喀什噶爾、庫倫增設領事官,重申在華俄國人享有
領事裁判權。
各國事務衙門成立
《
北京條約》簽訂後,清政府為辦理洋務及外交事務,經恭親王奕忻等奏請,於
鹹豐十年(1860)十二月初十日,批准成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簡稱“總理衙門”、“總署”、“譯署”。總理衙門“一切仿照
軍機處辦理”,官員分大臣、
章京兩級。以親王一人總領,另設總署大臣若干名,於
軍機大臣、大學士、尚書、侍郎、
京堂中特簡。最初的總署大臣為恭親王奕忻、大學士
桂良、戶部左侍郎文祥三人充任,其後一般七、八人,多則十餘人。章京則從內閣、部院、軍機處司員中挑補,最初定為滿、漢各八人,以後逐漸增加。其中總辦章京四人、幫辦章京二人,
綜理日常事務,其餘分派各股辦事。總署設獨立公所,分英國、法國、俄國、美國、海防五股,另設
司務廳、清檔房等,下屬機構有
同文館、
總稅務司署,並管轄南、
北洋通商大臣,選派出使各國大臣等。總署職權極廣,總攬清廷外交事務與外國有關的財政、軍事、教育、礦務、交通等各方面大權,但無權指揮各省督撫。在總署存在的四十年中,恭親王奕忻任總領大臣前後凡二十八年;
慶親王奕劻,前後凡十二年。光緒二十七年(1901),總理衙門改為
外務部,班列
六部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