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背景
清代學人
孫承澤在書評中寫道:“魯公忠孝植於天性,殫竭精力以書此碑,而奇峭
端嚴,一生耿耿大節,已若顯質之先人矣”。
作品賞析
評價
《
墨池編》說此碑書體“莊重篤實”。明
王世貞也在《弇州山人稿》中評論說此碑“風稜秀出,精彩注射,勁節直氣隱隱筆畫間。”又在他的《續稿》中說:“
顏魯公《家廟碑》以為
今隸(案:即楷書,下文
李準題跋中亦同)中之有玉筋體(案:一種
小篆的寫法)者,風華骨格,莊密挺秀,真書家至寶。”
賞析
《顏家廟碑》是公元780年(唐建中元年)7月立,碑存
西安碑林。 碑四面環刻,
碑陽24行,行47字。碑陰同兩側各6行,行52字 。額篆書“顏氏家廟之碑”六字,為
李陽冰書。是
顏真卿為其父
顏惟貞所立,記載家族世系情況。《顏家廟碑》是顏真卿七十二歲時作,筆力雄健、
結體莊密。隋代與初唐的楷書,多以運指為長、
結字左緊右舒,呈欹側之勢。
顏書則加強了腕力的作用,巧妙運用藏鋒和中鋒,形成力透紙背的效果。又橫輕豎重,似有立體感覺。顏真卿正書,橫畫端平,左右豎筆略呈向內的弧形,這不僅造成莊重感,而且使整個結構圓緊渾厚,富有強大的內在力量。這一切都是突破舊格局的創新。《顏家廟碑》是“
顏體”的典型之作,也是
顏真卿傳世碑刻中最後的巨作。該碑
宋代拓本第三行“祠堂之頌”的“祠”字中,“司”勾筆完好,明拓已剜粗。
有人以“大、重、朴、厚、嚴”五個字來概括《顏家廟碑》的特點,實在是十分妥帖的。顏真卿的後期書法,並不追求“沖淡恬逸”的貴族情調,而是出以更為平易近人、更為通俗易懂、更為工整規矩的世俗風度,創造了一種方正莊嚴、齊整大度、“不復以姿媚為念”的新書法審美觀,特別是吸收了南北朝以來的民間書家的新鮮養分,把在民間醞釀已久的書法革新運動推向了高潮。也許這種以“俗”破“雅”的探索往往不符合傳統的審美習慣,因而有人形容它為“金剛睜目,力士揮拳”,並譏之為“俗書”。
細觀此碑,通篇剛勁嚴整,雄偉挺拔,當為顏書中最莊重者。攙以篆籀筆意的點畫中蘊含樸拙老辣之韻,可謂人書俱老。
作者小傳
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
顏真卿舉進士,登甲科,曾4次被任命御史,為監察遷
殿中侍御史。因受到當時的權臣
楊國忠排斥,被貶黜到平原(今屬山東德州
陵縣)任
太守,人稱“顏平原”。安史之亂,抗賊有功,入京歷任吏部尚書,
太子太師,封魯郡開國公,故又世稱顏魯公。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
李希烈叛亂,顏遭宰相
盧杞陷害,被遣往李希烈部曉諭,終為李希烈縊殺,終年77歲。
德宗詔文曰:“器質天資,公忠傑出,出入四朝,堅貞一志。”
在書法史上,顏真卿是繼
二王之後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書法家。他是
琅琊顏氏後裔,家學淵博,五世祖
顏師古是
北齊著名學者,著有《
顏氏家訓》。
顏真卿初學
褚遂良,後師從張旭得筆法,又汲取
初唐四家特點,兼收篆隸和北魏筆意,完成了雄健、寬博的
顏體楷書的創作,自成一種方嚴正大,樸拙雄渾,大氣磅礴的“顏體”。他是中唐時期的書法創新代表人物,楷書端莊雄偉,氣勢開張。行書遒勁舒和,神彩飛動。他的書法,既有以往書風中了氣韻法度,又不為古法所束縛,突破了唐初的墨守成規,自成一幅,稱為“顫體”。宋
歐陽修評論說:“斯人忠義出於天性,故其字畫剛勁獨立,不襲前跡,挺然奇偉,有似其為人。宋
朱長文《續書斷》中列其書法為神品。”並評說:“點如墜石,畫如夏雲,鉤如屈金,戈如發弩,縱橫有象, 低昂有態,自羲、獻以來,未有如公者也”。
顏家廟碑釋文
正文釋文
昔
孔悝有夷鼎之銘,
陸機有祠堂之頌,皆所以發揮祖德,敷演家聲。故君子之觀其銘也,既美其所稱,又美其所為。無而稱之是誣也;有而不述豈仁乎?論而撰之,敢不祗懼!
孔門達者七十二人,顏氏有八。戰國有率、燭,
秦有芝、貞,
漢有異、肆、安、樂。其後喪亂,
譜牒淪亡。魏有斐、盛。盛字叔台,青、徐二州
刺史、
關內侯,始自魯居於
琅琊臨沂
孝悌里。生
廣陵太守、
給事中、葛繹貞子諱欽,字公若,精《
韓詩》、《禮》、《易》、《
尚書》,學者宗之。生
汝陰太守、
護軍、襲葛繹子諱默,字靜伯。
生
晉侍中、
右光祿大夫、西平靖侯諱含,字弘都。隨元帝過江,已下七葉,葬在上元幕府山西。生侍中、
光祿勛、西平定侯諱髦,字君道,事具《孝行傳》。生州西曹騎
都尉、西平侯諱綝,字文和。生宣成太守、
御史中丞諱靖之,字茂宗。生
巴陵太守、
度支校尉諱騰之,字宏道,
善草隸書,有風格。
梁武帝《草書評》云:“顏騰之、賀道力並便尺牘,少行於代。”生輔國
江夏王參軍諱炳之,字叔豹,以能書稱。生
齊持書御史兼
中丞諱見遠,字見遠。和帝被弒,一慟而絕,梁武深恨之,事見《梁》、《周》、《
北齊書》。生梁鎮西
記室參軍諱協,字子和,感家門事,義不求聞達,元帝著《懷舊詩》以傷之。撰《晉仙傳》五篇、《日月災異圖》兩卷,《文集》廿卷,見《
梁書》。生
北齊給事、
黃門侍郎、
待詔文林館、平原
太守、隋東宮學士諱之推,字介,著《
家訓》廿篇、《
冤魂志》三卷、《證俗字音》五卷,《文集》卅卷,事具本傳。黃門兄之儀,周
御正、御史、
中大夫、麟趾學士。隋文輔政,不署矯詔,索璽,又拒之,出為集州
刺史、新野公。後朝朔望,引至
御榻曰:“見危授命,臨大節而不可奪,古人所重,何以加卿?”事具《
周書》。弟之善,隋葉令,子孫見於後。
黃門生皇秦王
記室諱思魯,愍楚、游秦。小記室字孔歸,君之曾祖也。隋司經校書、東宮學士,率子弟奉迎義旗於長春宮,招瓜州,拜儀同。博學善屬文,自為父集序。《國史》稱
溫大雅在隋,與思魯同事東宮,彥博與愍楚同直
內史省,彥將與游秦,同典校祕閣。二家兄弟,各為一時人物之選。少時學業,顏氏為優,其後職位,溫氏為盛。《溫氏譜》亦載焉。
生勤禮,字敬,君之祖也。幼而
朗悟,識量弘遠,工於篆籀,尤精詁訓。解褐
校書郎,與兩兄弟師古、
相時同時為弘文、崇賢學士,弟育德又於司經校定經史,當代榮之。太宗嘗令師古贊崇賢學士,以兄弟,特命
蕭鈞贊之曰:“
依仁服義,懷文守一。履道自居,下帷終日。業彰素里,行成
蘭室。鶴籥馳稱,龍樓委質。”
著作郎、修國史、
夔府長史,贈
虢州刺史。
生昭甫(下自注“本名顯甫”),敬仲、
殆庶、無恤、少連、務滋、辟強。昭甫字周卿,君之父也。幼而穎悟,尤明詁訓,工篆籀草
隸書,與內弟
殷仲容齊名,而勁利過之,特為伯父師古所賞重,每有所注述,必令參定。嘗得古鼎廿余字,舉朝莫識,盡能讀之。高宗
侍讀、曹王屬,贈
華州刺史。真卿表謝,肅宗批答:“卿之
乃祖,當為碩儒,既高倚相之能,遂有
臧孫之後。不墜其業,在卿之門。”
生我伯父諱元孫泉君。伯父聰穎絕倫,尤工文翰。舉進士,考功郎劉奇特標榜之,由是名動海內。累遷
太子舍人。玄宗監國,專掌令畫。嘗和《游苑詩》,批云:“孔門稱哲,宋室聞賢。翰墨雲捷,莫之與先。”歷滁、沂、豪三州
刺史,贈祕書監。
君仁孝友悌,少孤,育舅
殷仲容氏,蒙教筆法。家貧無紙筆,與兄以黃土掃壁木石畫而習之,故特以草隸擅名。
天授元年,糊名考,判入高等。以親累授
衢州參軍,與盈川令
楊炯、信安尉
桓彥范相得甚歡。又
選授洛州溫縣、永昌二尉,每選皆判入高科。侍郎
蘇味道以所試示介眾曰:“選人中乃有如此書判!”嗟嘆久之。遂代兄為長安尉、
太子文學,以清白五為訪察使
魏奉古等所薦。五邸初開,盛選僚屬,拜薛王友
柱國。伯姊御史大夫張知泰妻魯郡夫人亡,將葬,數家占君不利臨壙。君哭而拒之曰:“豈有忘手足之痛,牽拘忌而忍自絕乎?”弗從。其年求七月,才生明,遘疾而歿,教義者隱而傷焉。與
會稽賀知章、
陳郡殷踐猷、
吳郡陸象先、
上谷寇泚、河南
源光裕、
博陵崔璩友善,事具
陸據所撰《
神道碑》。累贈
秘書少監、
國子祭酒、
太子少保,真卿表謝。肅宗批答云:“卿之先人,德行優著,學精百氏,藝絕六書。頻擢甲科,屢升循政,曳裾王府,名右鄒枚。載筆春宮,道高徐阮。既而壽乖華發,器紆青雲,業載史臣,慶傳令子。追存盛美,褒贈崇斑,且旌善於義方,俾揚名於有後。”
豪州生
春卿、杲卿、曜卿、旭卿、茂曾。春卿工詞翰,倜儻有吏才,
蘇頲舉
茂才。
偃師丞杲卿文理清峻,所居有聲,太常丞、攝常山
太守。祿山反,擒其心手,開土門,拜
衛尉卿兼
中丞。城陷,杲卿
叱詈之,遂被鉤舌
支解而終,贈
太子太保,謚曰忠節。真卿表謝,
肅宗批答云:“自
羯胡猖狂,入我河縣。所在官吏,多受迫脅。卿兄以
人臣大節,獨制橫流,或俘其謀主,或斬其元惡。當以救兵懸絕,身陷賊廷,傍若無人,歷數其罪。手足寄於鋒刃,忠義形於顏色。古所未有,朕甚嘉之。”曜卿工詩書,善草隸,十五以文學直
崇文館,
淄川司馬。旭卿善草書,胤山令。茂曾好屬文詁訓,仁厚絕眾,
犍為司馬。
君生闕疑、允南、喬卿、真長、幼輿、真卿、允臧。闕疑仁孝有吏能,精《詩傳》,善剖判,杭州參軍。允南仁孝有清識,工詩,人多誦其佳句,善草隸,與春卿、杲卿、曜卿同日於銓庭為侍郎席建侯所賞,達奚珣薦為
左補闕。真卿時為殿中,正至,三拱法座蹈舞,而衣袂相接者三。故允南賦詩云:“誰言百人會,兄弟也沾陪。”歷殿中、
膳部、
司封郎中、
司業、金鄉男。喬卿仁和有吏乾,
富平尉。真長清直早世。幼輿方雅有醞藉,通班《漢》,左清道兵曹。真卿早孤,蒙伯父泉、允南親自教誨。舉進士,歷校書,
制舉醴泉尉,陟清白長安尉、三院御史。四為大夫,六為
尚書,再為採訪節度,充禮儀使、
光祿大夫,魯郡公。允臧敦實
孝悌,有吏能,制舉延昌令,監察、充朔方衣資使、殿中,三為
侍御史,
中允、
江陵少尹、
荊南行軍。
豪州及君孫:泉明,佐父開土門,
彭州司馬。威明,
邛州司馬。季明、子乾、沛、翊、頗、誕,及外孫
博野尉沈盈、盧逖,並為逆胡所害,各蒙贈五品京官。浚好屬文。翹、華、正、(岳頁)。慈明,
都水使者。熲好五言,
校書頲。仁孝方正,
明經,大理
司直,嶺南
營田判官,執喪九日不食。頡,
河陽尉。顗,
鳳翔參軍。頗,工小楷,洗馬。頏,恭仁,
奉禮郎。並早喪逝。紱,方義
主簿。泉覯,並沒蠻。襲明、微明、德明,未仕。通明,獲嘉尉。將明,昌明尉。克明,崇文,明經,衛密標榜之。翽有德行文詞,華原主簿。準,
溧水尉。覿,頗工文,襄陽尉。覲,有文行,弘文,進士。顥,仁友清白,常熟令,封金鄉男。穎,清介勤學,侍郎蔣冽賞其判,
京兆兵曹,襲金鄉男。頔,仁純,常熟主簿、任城男。頎,
浚儀尉。頌,清源尉。頂,幹辦,揚府
法曹。願,長厚清白,
朝邑尉。頵左率倉曹。碩,祕書
正字。頮,有吏乾,
歙州錄事參軍、曲阜男。好為詩,
富陽尉。顒,好為文,常州參軍。並粗有所立。
君之諸祖諸父群從、揚庭、賾,並
侍讀。強學、益期,並學士。中和、至誠、敬仲、大智、溫之、澂之、澹之、瑨、挺、援、撰、溫、泳、陵,並
明經。康成、強學、希莊、日損、隱朝、
鄰幾、知微、舒、說、順、勝、式宣、韶,並進士、
制舉。有意、中和、趨庭、希莊,至
刺史。利仁,明天文。欣期、元淑、景靈,並
校書。光庭,注《
後漢書》。嘉賓、千里、升庠、匡朝、怡、滔、渾、允濟、搢逸、覿、不器、防,有文詞。博古、少連、恭敏、惇學行。敬仲、溫之,以孝聞。潤,有風義。晃、鏻、邈、迢,以清白稱。其餘鹹著
官族,不獲悉數。
洪惟
累祖之耿光丕業,
有若子泉宏都之德行,巴陵
記室之書翰,特進黃門之文章,祕監華州之學識。肇自魯國,格於新地,紛綸盛美,遂舉集於君。君能
述遵前人,不敢失墜其志事,以忝
聿修,宜其克饗尊榮,為清廟不祧之主。真卿
幸承遺訓,叨受國恩,既荷無疆之休,敢揚不朽之烈。銘曰:
系我宗,邾顏公。子封郳,魯附庸。亞孔聖,浴沂風。刺青徐,
給事中。護營柳,渡江楓。侍兄疾,感蛇童。鄰火斷,珥貂重。施七葉,傳孝恭。
武騎都,尉司從。便尺牘,繼魚蟲。慟君難,僨而終。咨記室,游湘東。嗟
御正,凜移忠。泉黃門,擅文雄。三韶長,事東宮。四
穆叔,史牢籠。褒華州,詁訓通。小祕監,盛名鴻。維少保,文翰工。蒞畿赤,五褒崇。登望苑,友桂叢。三超贈,保儲躬。流光盛,廟貌融。永不祧,垂無窮。
建中元年歲次庚申秋七月癸亥朔,鐫畢。八月已未,真卿蒙恩遷
太子少師。冬十月壬子,男頵,封
沂水縣男,碩,
新泰縣男,侄男頂,承縣男,頌,
費縣男,頎,
鄒縣男。微軀官階勳爵並至二品,子侄八人受封。無功無能,叨竊至此,子孫敬之哉!
碑額釋文
背面:高祖
記室君,國初居此宅,
虢州君舍人君侍焉,堂今置廟地。高祖妣殷夫人居十字街西北壁第一宅,祕書監君、禮部侍郎君侍焉。虢州君居後堂,
華州君於堂中生焉,今充神廚,
少保君堂今充齋堂,廳室充
亞獻、
終獻齋室。(顏真卿楷書)
李準跋文
顏真卿之
隸書,
李陽冰之
古篆,二俱奇絕也,好古之士如珠囗。自唐室罹亂,其碑倒於郊野塵土之內,更慮年深為牧童樵毀壞,且夫物不終否能者即興有。都院
孔目官李延襲者,真好古博雅君子也,特上囗知府、郎中,移載入於府城立於(
孔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