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右光祿大夫
右光祿大夫,官名。晉始於光祿大夫外加置。隋煬帝定散官稱號為九大夫、...... 隋煬帝定散官稱號為九大夫、 八郎。左光祿大夫正二品,右光祿大夫次之、從二品。...
- 光祿大夫
光祿大夫,相當於戰國時代置中大夫,漢武帝時始改為光祿大夫,秩比二千石,掌顧問應對。隸於光祿勛。魏晉以後無定員,皆為加官及褒贈之官:加金章紫綬者,稱金紫...
- 上光祿大夫
官名。十六國前趙置,拜卜泰為之,儀同三司,領太子太傅。後趙石虎建武(335—348)中復置,位在左、右光祿大夫之上。參見“光祿大夫”。 ...
- 晉侍中右光祿大夫本州島大中正西平靖侯顏公大宗碑
《晉侍中右光祿大夫本州島大中正西平靖侯顏公大宗碑》是唐代顏真卿創作的一篇散文。...
- 戴淵
太寧二年(公元324年),王敦之亂平定後,戴淵被朝廷追贈為右光祿大夫、儀同三司,諡號簡。 [8] 戴淵書法才能 編輯 戴淵工書法,張懷瓘《書估》列入第四等。稱其...
- 牛弘
大業三年(607年),改任右光祿大夫。隨同楊廣拜謁恆岳,壇場王圭幣、土單..牲牢,都由牛弘決定。後下太行山,楊廣曾把牛弘引到內帳里,賜他與蕭皇后一起同桌飲食...
- 陳棱
以功進位光祿大夫。賜爵信安侯。後帝幸江都宮,俄而李子通據海陵,左才相掠淮北,杜伏威屯六合,眾各數萬。帝遣棱率宿衛兵擊之,往往克捷。超拜右御衛將軍。復渡...
- 周法尚
以功進授右光祿大夫。 43. 《隋書·卷六十五·列傳第三十》:遼東之役,以舟師指朝鮮道,會楊玄感反,與將軍宇文述,來護兒等破之。以功進右光祿大夫,賜物九...
- 樊子蓋
樊子蓋(545年—616年),字華宗,廬江(治今安徽合肥)人,隋朝官員。歷任樅陽太守、辰州剌史、武威太守、金紫光祿大夫、民部尚書、東都留守等職,為官清廉謹慎,不納...
- 顏延之
顏延之(384~456年),字延年,南朝宋文學家。琅邪臨沂(今山東臨沂)人。曾祖含,右光祿大夫。祖約,零陵太守。父顯,護軍司馬。少孤貧,居陋室,好讀書,無所不覽,...
- 吳居厚
崇寧二年(1103)四月,吳居厚晉封中大夫,官拜尚書右丞。三年九月,為右光祿大夫、尚書右丞加中書侍郎。五年(1106)正月,以右光祿大夫、中書侍郎加門下侍郎。大觀元年...
- 安同(北魏開國功臣)
明元帝征討黃河之南,以為右光祿大夫。拓跋燾出外鎮守北部邊境,安同與安定王拓跋彌留守京師。公元423年(泰常十年),明元帝去世,太子拓跋燾即位,是為太武帝。進...
- 石邃
鹹和八年(333年)七月,石勒去世,石虎劫持石弘讓他到殿前,下令逮捕右光祿大夫程遐、中書令徐光,交付廷尉治罪,又徵召石邃帶兵入宮宿衛,文武百官紛紛逃散。石弘石...
- 王通(南朝大臣)
王勱,字公齊,中書監,授尚書右僕射,領右軍將軍 [1] 王質,字子貞,司徒左長史,轉都官尚書王固,字子堅,侍中、金紫光祿大夫,卒於太常卿...
- 石鑒(西晉時大臣)
很久之後,朝廷任命石鑒為光祿勛,再次擔任司隸校尉,不久加位特進,遷任右光祿大夫、開府,兼領司徒。前代三公冊拜時,都設有一個小會,這是尊崇宰輔的制度。自從...
- 荀惲
子頵嗣。荀氏家傳曰:頵字溫伯,為羽林右監,早卒。頵子崧,字景猷。晉陽秋稱崧少有志操,雅好文學,孝義和愛,在朝恪勤,位至左右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崧子...
- 謝梵境
謝梵境是右光祿大夫謝莊的孫女,升明二年(478年),立為宋順帝劉準的皇后。謝梵境改朝換代 蕭道成於升明三年(479年)自立為帝。國號為“齊”。封宋順帝為汝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