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舍人

太子舍人

“太子舍人”為中國古代官名,初設定於秦朝,是執掌東宮宿衛的,後來也兼管秘書、侍從之職。“太子舍人”至宋遼時期歷朝歷代幾乎都有設定,其中絕大多數時期定品較低,為七品,北魏時定為五品中,為歷朝代最高。“太子舍人”字面易視作太子屋下之人,始為宿衛之用。自漢開始,也會選擇德行高尚之人任“太子舍人”之職,目的是讓其陪伴在太子身邊,以其人高尚的修養品行影響太子。由於官品不高,其中不乏一些名臣後來調任“太子洗馬”(三品)等職。例如蜀漢四相中的董允費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子舍人
  • 始置時間:秦朝
  • 性質:官名
  • 官品:南宋從七品
秦朝始置。有此官,秩二百石,選良家子孫任職,輪番宿衛,似郎中。無員額,輪流宿衛,如三署郎中。西漢隸太子太傅少傅,東漢隸太子少傅。太子闕位則隸少府三國沿置,魏七品。晉有十六人,七品,職務似散騎、中書侍郎,掌文章書記,初隸太子太傅少傅,後隸太子詹事
南北朝沿設。北魏亦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 定為五品中,二十三年改從六品下。北齊屬典書坊,員額二十八人(見《隋書·百官志中》。《通典》作二十人),秩從第六品。南朝沿置,宋七品,梁三班,陳七品。隋仍齊制,減為八人,隋朝太子典書坊置八人,從六品,掌書令表啟之事,。煬帝改其名為管記舍人,再減為四人。掌文記,如管記之名。唐復其稱,屬右春坊(典書坊改名),秩正六品,仍掌行令書、表啟。唐初復舊稱,高宗龍朔二年(662) 改右司議郎,鹹亨元年(670) 復舊,後以四員為額,正六品上,隸右春坊。北宋真宗仁宗神宗、欽宗升儲,各置一人,以他官兼任。南宋因之,從七品。遼朝隸右春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