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體

結體

結體,是書法術語,指漢字書寫的間架結構筆法、結體和章法書法技藝的三個要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結體
  • 詞條性質:書法術語
  • 別稱:結字、間架、結構
  • 代表著作:【唐】歐陽詢《三十六法》
簡要定義,引申含義,行書結體新論,平行四邊形法則,發現與完整描述,法則的意義作用,

簡要定義

結體是一個東亞書法術語,指漢字等方塊字書寫的間架結構中國古代論述結體的專著,比較著名的有唐代歐陽詢三十六法》、明朝李淳《大字結構八十四法》和清朝黃自元臨摹自邵瑛的《間架結構摘要九十二法》等。筆法、結體和章法書法技藝的三個要素。
作為受漢文化影響的日本、朝鮮等東亞國家,在書寫本國文字的時候,也存在結體問題。日本的片假名、平假名,朝鮮半島通行的諺文都需要精心結體才能書寫得更為美觀。

引申含義

結體亦稱“結字”、“間架”“結構”。具體指每個字點劃間的安排與形勢的布置。漢字尚形,書法又是“形學”(清康有為),故結體尤顯重要。元趙盂頫《蘭亭跋》:“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工。”漢字各種字型,皆由點劃聯結,搭配而成。筆劃的長、短、粗、細、俯、仰、縮、伸,偏旁的寬、窄、高、低、欹、正,構成了每個字的不同形態,要使字的筆劃搭配適宜、得體、勻美,研究其結體必不可少。正如清馮班在《純吟書要》中所云:“先學間架,古人所謂結字也;間架既明,則學用筆。間架可看石碑,用筆非真跡不可。結字,晉人用理,唐人用法,宋人用意。”又云:“書法無他秘,只有用筆與結字耳。”可見,結字書法中占有重要地位。

行書結體新論

書法是建立在漢字基礎之上的獨特的東方藝術品種,通過漢字單色(一般是墨黑色)的線條、色塊的有機組合,憑藉飛靈筆法,嚴謹的結體和通篇貫通的氣韻,撞擊著欣賞者的視覺,給人以美的享受。而行書在篆、隸、楷、行、草五種書體中既兼顧了快捷靈動的筆法,又保持了漢字結體的嚴謹,有著獨特的審美情趣。在欣賞歷史上各位書法大家行書的名帖名碑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同樣一個字在不同的作品裡,或是在同一個作品裡的不同地方出現,結體、大小、粗細、直至意趣都有很大的變化(名家在創作中似乎更追求這種變化),以適應謀篇布局的需要甚至是作者當時情感的表達和發泄。應該說,有些作品的確是精心準備後的創作,但是絕大部分作品卻是一些書札便簽,有些更是酒後即席創作,沒有更多的時間謀篇布局,但卻沒有影響作品的藝術性,所以每當欣賞這些名家名作的時候,我總是在想,書法家心裡應該有一個簡單的結體法則來遵循。無法則則無法形成藝術作品,而法則過於複雜必定會影響行筆之流暢。所以我認為必定存在一個簡單的結體法則供絕大多數書法家所遵循。

平行四邊形法則

1、傳統法則及習字手段
在歷史上書法大家所留世的書法論述中,專講行書結體的論述並不多見,考慮到行書實為楷書的快寫之體,思考一下楷書的結體法則很有助於對行書結體的理解。小的時候在學校上大字課(即毛筆字課)的時候,老師告訴我們漢字是方塊字,要寫得四四方方、橫平豎直,這應該是漢字楷書解體的基本法則了。繼而翻閱一些書法字帖,講的無非是“平正、對齊、避讓、穿插、勻空、俯仰、左小齊上右小齊下、上蓋下、下托上”等等,因單個字型的組字結構不同(比如左右、上下、左中右、上中下、包圍、半包圍、獨體字等結構)而各有所指,應該說這些規則很好的指導了楷書的臨習,但是行書作為楷書的快寫變形體,僅依靠這些規則覺得很難把握和理解各名家的行書結體。
啟功先生早年發現的黃金分割結體法,把一個正方形的四個方向按黃金分割率(5:8)找到了一個方塊里的四個黃金分割點,當一個字的主要筆畫都經過這四個點時,這個字寫出來就中宮收緊,外勢伸展,故而字形妍美漂亮(詳細請看啟功先生的專題論述)。但是這個法則僅僅描述了主要筆畫要經過某一點,但是這個筆畫從哪裡起筆,又在哪裡止筆,卻無法判定,尤其在指導行書結體上感覺難以套用。
2、傳統法則所解決不了的問題
(1)解決不了行書的變形問題。相對來講,同一個書法家對於一個具體的字,在楷書中的變化是細微的,甚至在不同的作品、不同時期的作品中,其變化也不是很大。但是在行書里,即使在同一篇作品中,同字異形往往是書家所刻意追求的,其變化是很大的。
(2)解決不了筆畫的起止點。行書比楷書更注重章法的謀篇布局,上下字的連帶關係直接影響著整篇作品的氣勢,一個字在一個作品中同時出現幾次,上下啟承的字不一樣,所在的位置不一樣,字形變化很大,用傳統的楷書結體法則和啟功先生的黃金分割法都無法解決行書里各字筆畫的起止點問題。

發現與完整描述

1、平行四邊形法則的發現
最近研習郭沫若先生的字帖,突然發現郭老的字結體很有特點,幾乎每個字都是有兩三個很標準的平行四邊形按照某種角度(大部分是60-120度角)簡單的組合。
2、平行四邊形法則的完整描述
漢字的“方塊字型”為基礎,以上下左右對邊或對角相呼應所形成的平行四邊形為基本造型單元,同時考慮傳統結體法則中的“重心穩固、平正、對齊、勻空、避讓、穿插”原則,把一個漢字分解為2-3個平行四邊形以一定角度相交插的漢字結字法。

法則的意義作用

1、能迅速把握名家行書字型的特徵,便於識帖、記帖和默臨,也就是說容易入帖。以前練字,大多用九宮格和米字格,近年來又有人發明了回宮格,用這種方法練字臨帖,在哪個地方的筆畫就在哪個地方下筆,所以比較容易摹仿的像,但是一旦脫開這種習字紙就很難把握,離原帖字形相去甚遠了。這是由於利用這些習字紙只能機械地還原原帖筆畫的位置,而不能有規律地理解每一個字之中各個筆畫的內在關係,而利用平行四邊形法則,就能把一個字分解成2-3個大塊的相互關係,便於理解和記憶。
2、把握這個原則,容易創造自己的藝術風格,也就是說容易出帖。書法的藝術風格是從多方面表現的,從布局謀篇、筆法的方圓藏露,從毛筆的軟硬到用墨的乾濕濃淡,以及受何名家的影響,受何種字型的影響,偏重於帖學還是偏重於碑學等等,但由字型間架結構的變化也是書法藝術風格的重要藝術體現。但從結構上來說,各個名家中有胖有瘦,有正有崎,有穩有險,重心有高有低,但歸根結底不過是平行四邊形自身形狀、角度和相互交叉角度造成的,如果把這些元素稍加變化,便能轉換成為一種新的風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