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學,是研究考訂碑刻源流、時代、體制、拓本真偽和文字內容等的學問,也指崇尚碑刻的書法流派,與“帖學”相對。碑學有“專指北碑”“北碑加篆隸”“北碑加唐碑...
此碑全稱《吳九真太守谷朗碑》。三國吳鳳凰元年(二七二)立。碑縱一百七十六厘米,橫七十二厘米,字型在隸楷之間,十八行,行二十四字,碑額正書一行十一字。碑原...
《四川著名碑學書家》是2009年09月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侯開嘉。本書主要講述了縱觀中國書法藝術史,到了晚清和民國時期,由於西方照相術的東...
(清代碑學書家)編輯 鎖定 討論999 鄧石如(1743年—1805年),初名琰,字石如,避嘉慶帝諱,遂以字行,後更字頑伯,因居皖公山下,又號笈游道人、完白山人、鳳...
《碑學名家書法真偽圖鑑》是2002年嶺南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乃林。...... 《碑學名家書法真偽圖鑑》是2002年嶺南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乃林。...
阮元、包世臣在書史上的又一共同意義在於他們的理論適時地出現在帖學與碑學的轉換之間,讓其成為整個時代書風轉換的先導。清代碑學的興起過程,實則上是由幾位書家...
碑版泛指碑誌之屬。《碑版廣例》:“開元二十五年羊愉撰景賢大師身塔記,末有碑版所詳,不復多載語,後魏昌馮王新廟碑,有碑版湮滅語;後人碑版名稱,殆自此始...
碑派書風,指碑派書法作品所體現出的規律風格。研究碑派書風的學問理論被稱為碑學或碑版學,是一門研究考訂碑刻源流、時代、體制、文字內容、拓本真偽的專門學問...
《儒學與書道:清代碑學的發生與建構》以明清儒學的發展變遷作為書道衍變的精神背景,以貫穿清代碑學的獨特審美理念為輻輳,把時代精神脈息和作為碑學主體之士人的...
《碑學先聲》是2005年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葉鵬飛。...... 《碑學先聲》是2005年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葉鵬飛。作者 葉鵬飛 ISBN 97878072505...
在書法諸體中,草書與碑學風貌距離最遠,最具實踐難度,其實踐價值也最高,故引碑入草應為碑帖結合的高級形態。作為有深厚學養和藝術創造力的書家,李志敏早在上...
但是隨著文中細緻地推進,細微如縷地梳理,條理逐漸清晰起來,逐漸地接近了碑學的中心。任何一種理論轉換都是使於毫末的,甚至潛伏期很長,不可能一朝一夕間凸顯,這...
這正說明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長、發展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在川外的碑學東風一掃帖學頹風的形勢下,四川帶有“盆地意識”的書法審美仍然固守二王帖學正統,對碑學新興...
同時,對於碑學與帖學,以及碑帖鑑定等方面也有專文進行論述。《碑帖的鑑定與考辨》中概述性的文章,語言深入淺出;考證辨析文章,引證材料翔實,論述層層推進,為專業...
[9] 李檣李檣碑學論文的發表與獲獎 1、 論文《漢碑考辨六題》,獲山東省第三屆書學討論會優秀論文獎,2011年10月山東省書法家協會。 [10] 2...
帖學,是指研究法帖的源流優劣以及書跡的真偽等的一門學問,也是指崇尚魏晉以下法帖的書法學派,與“碑學”相對。帖學有“學晉”“晉唐行草小楷”“主要學閣帖...
儘管鄭簠對清代隸書不僅有振起之功,且影響了大量的同時及後代隸書家,但由於乾嘉以後碑學審美觀念發生變化,書家崇尚以伊秉綬為代表的簡靜、樸拙的隸書風格,鄭氏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