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發展改革委關於青海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規劃綱要的通知

西寧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東行署,省政府各委、辦、廳、局:
省發展改革委關於《青海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規劃綱要》已經省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鄧小平同志分析、總結了建國30多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實踐經驗和教訓,逐步形成了實現現代化“三步走”的戰略目標和部署。經過全黨和全國人民的不懈努力,到2000年全國勝利實現了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標,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黨的十六大審時度勢,及時提出了在本世紀頭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的目標,這是實現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必經的承上啟下的發展階段,也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擴大對外開放的關鍵階段。經過這個階段的建設,再繼續奮鬥幾十年,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把我國建設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根據十六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部署,結合青海發展的基礎條件以及內外環境的變化趨勢,制定本綱要。
一、青海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基礎和條件
(一)總體小康生活實現程度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全省各族人民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按照“三步走”的戰略部署,把提高城鄉人民生活水平作為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立足點,把解放和發展生產力作為第一要務,把改革開放作為動力,加強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加快資源開發步伐,著力發展特色經濟,積極發展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等社會事業,使全省各方面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1999年提前一年實現了國內生產總值翻兩番的戰略目標,2004年人均生產總值邁上了1000美元的新台階,達到1040美元,全省人民生活總體上接近小康水平,為實施第三步戰略部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
按照國家統計局制定的總體小康標準和測算方法,2003年,青海省總體小康實現程度為82.45%,比總體小康標準低7.55個百分點(實現程度達到90%視為實現總體小康)。人均生產總值、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爾係數、城鎮人均住房使用面積、人均蛋白質攝入量、通公路的行政村比重、人均預期壽命、文教娛樂支出比重、農村初級衛生保健基本合格縣比重、城市平均每人擁有鋪裝道路面積、電視機普及率等11項指標達到或超過小康標準;成人識字率、嬰兒死亡率與小康標準尚有一定差距;森林覆蓋率、農村人均鋼筋磚木結構住房面積由於自然條件、經濟發展水平和生活習慣等方面的原因,離小康標準差距較大。
2003年,全省城鎮居民總體小康實現程度為85.64%,比標準低4.36個百分點。12項指標中除了文化教育娛樂支出比重、人均公共綠地面積和萬人刑事案件立案數與小康目標尚有一定差距外,其餘9項指標均已達到或超過小康標準。
2003年,全省農村牧區總體小康實現程度為75.5%,比標準低14.5個百分點。16項指標中,基尼係數、恩格爾係數、人均蛋白質攝入量、人均衣著消費支出、每百戶電視機普及率、已通公路的行政村比重、享受社會五保人口比重、萬人刑事案件立案數8項指標已達到或超過小康標準;農牧民人均純收入、人均預期壽命、用電戶比重、文化服務支出比重4項指標接近小康標準;安全衛生用水普及率、已通電話的行政村比重與小康標準尚有一定差距;鋼筋磚木結構住房比重、勞動力平均受教育程度與小康標準差距較大。(全省總體小康生活水平實現程度詳見表一、表二和表三)
(二)青海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面臨的主要矛盾和困難
我省總體小康實現進程明顯落後於全國平均水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起點比其他省區低,面臨的困難比其他省區大,主要表現在:
———經濟總量小,人民生活水平低,貧困人口比例高,就業壓力大。2004年,我省人均生產總值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8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80%,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69%;截至2004年底,全省農村牧區尚有貧困人口133.5萬,其中,絕對貧困人口70萬,城鎮處於最低生活保障線以下的人口約20萬;城鎮每年新增的勞動力只有一半實現就業,不少下崗、失業人員尚待安置,農村尚有100多萬富餘勞動力需要向非農產業轉移。
———科技力量薄弱,社會事業滯後於經濟發展。我省國土面積大,自然條件差,人口居住分散,發展社會事業的成本高、任務重、難度大,全省社會事業的資源明顯不足,特別是農村牧區的中國小校舍,縣鄉衛生設施,文化、體育活動場地等不能滿足發展需要,教師、醫生等專業技術人才短缺,人均受教育年限低,青壯年文盲率達18.3%,科技力量薄弱,科技對經濟的貢獻率低。
———城鄉二元結構突出,發展差距擴大,對社會穩定造成一定影響。城鄉居民收入之比由1980年的2.05∶1擴大到2004年的3.7∶1。城鄉居民對社會資源占有不平衡,享有的公共權益不對等,農村牧區人口受教育年限、享受各類社會保障的水平大大低於城鎮,農牧民到城鎮就業受到種種限制。
———地區經濟發展差距持續擴大。在省際之間差距日益擴大的同時,省內地區之間的差距也呈擴大趨勢。突出的是青南地區產業結構單一,基礎設施相當薄弱,一些邊遠地區至今不通電、不通路、不通電話、看不上電視、聽不到廣播、人畜飲水困難,經濟發展慢,民眾生活水平低、質量差。全省經濟發達地區的人均生產總值高於青南地區的5倍,農牧民人均純收入是青南地區的1.5倍。
———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方面矛盾突出。我省水資源時空、地區分布不均,與土地、人口、城鎮布局不匹配,開發難度大。礦產資源的潛在價值雖高居全國榜首,但絕大部分為鈉鹽類礦,市場需求有限。隨著國內外環境的變化,資源優勢相對弱化,約束日益加劇。我省地處青藏高原,生態環境脆弱,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面積大,通過近幾年來的治理保護,雖然局部有所改善,但整體惡化的趨勢尚未得到有效控制,面臨著保護環境和發展經濟的雙重壓力。雖然國土面積大,但適宜人居的地域比較有限;人口自然增長率雖呈逐年下降趨勢,但仍高達9.87‰,是全國各省區中人口增長較快的省份,加之目前又進入第三次人口出生高峰期,人口對資源和環境的壓力加大,面臨著保持經濟快速增長和促進全面、可持續發展的雙重任務。
———國民經濟市場化程度和對外開放水平比較低。非公有制經濟比重小,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尚未充分發揮。在綜合實力弱、整體競爭力不強的情況下,面臨著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的雙重挑戰。利用外資水平不高,有一定規模和技術水平的外商投資企業少。外貿出口總額小,產品技術含量低,效益不理想。
(三)青海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有利條件本世紀頭二十年是青海加快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面臨著許多有利條件,主要是:
———國家繼續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對西部大開發的支持力度絕不會減弱,中央預算內財政資金和專項建設資金將繼續向西部地區傾斜,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步伐絕不會放慢,這為我們進一步爭取國家政策和資金支持,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步伐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國家更加重視欠發達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加強對基礎設施、社會事業和生態環境建設等薄弱環節的扶持,為我省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我國已成為全球性產業轉移和國際資本流入的熱點地區,我國東部地區生產要素和產業結構呈現出加快轉移的趨勢,為我省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吸引更多的資金、技術和企業來青海投資開發,實現富民強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帶來了新的機遇。
———隨著全球資源性產品進入新一輪需求高峰和我國資源消耗進入高增長階段,資源性產品短缺和價格上漲將呈長期化趨勢,這為我省發揮資源優勢,加快資源開發步伐提供了廣闊的產業空間。
———新科技革命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引發的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以及城鄉消費水平的提高、消費結構的升級,為我省加快結構調整、培育優勢產業和特色產業拓展了廣闊的空間。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發展的體制性障礙和機制性障礙將逐步消除,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日益增強,為我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了新的動力,注入了新的活力。
———西部大開發以來,我省陸續建成了一批交通、能源、水利、通訊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建成了一批大中型電力、石油天然氣、鹽湖化工、有色金屬工業項目,總體實力跨上了一個新的台階,進一步夯實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經濟基礎。
———當前,全省上下聚精會神謀發展的思想更加統一,加快發展的願望更加強烈,突出特色搞開發的信心更加堅定,集中精力抓項目的作風更加紮實,科學發展觀更加深入人心,為今後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礎。
我們要抓住機遇,充分利用現有基礎和有利條件,努力克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各種困難,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而努力奮鬥。
二、奮鬥目標和指導方針
根據黨的十六大提出的戰略部署,結合我省實際,我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牢牢抓住本世紀頭二十年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堅持以人為本,堅持“五個統籌”,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艱苦奮鬥,開拓創新,求真務實,推動全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協調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使全省人民過上更高水平的小康生活。主要目標是:在最佳化結構和提高效益的基礎上,全省生產總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半,綜合實力和競爭力顯著增強,基本實現工業化;實現由低層次的市場化水平向比較完善的市場化水平的歷史轉變,建立起更具活力、更加開放的經濟體系;城鎮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實現由農牧業人口占多數逐步向非農業人口占多數的歷史轉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明顯改善,地區經濟協調發展;社會保障體系比較健全,社會就業比較充分,實現由貧困人口占較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較低向全省各族人民比較富裕的歷史轉變;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更加完善,基層民主更加健全,社會秩序良好;科技教育和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實現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例,科技文化事業比較落後向義務教育全面普及、科技教育文化水平和人的素質全面提高的歷史轉變,為實現現代化奠定更加堅實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基礎。
從現在起,我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總體上分為前六年和後十年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2005—2010年,穩定解決貧困人口溫飽問題,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主要預期目標是:
經濟總量快速增長。
省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0%以上,到2010年比2000年翻一番半,達到840億元,人均生產總值達到1750美元。經濟結構進一步最佳化。工業化率達到45%,城鎮化率達到44%,三次產業結構的比例調整為7∶54∶39,非公有制經濟比重達到30%。
城鎮居民生活水平和質量進一步提高。城鎮2005年前後、農村2007年前後實現總體小康。到2010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分別超過12000元和3000元,城鄉人均住房使用面積達到20平方米,農村牧區鋼筋磚木結構住房比重達到25%,恩格爾係數降至40%以下,城鄉每百戶居民擁有計算機台數達到20台以上。
社會全面進步。
全面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掃除青壯年文盲,城鄉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明顯提高,R&D經費支出占GDP比重達到0.8%以上,基本社會保障覆蓋率達到40%以上,其中,城鎮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完善,農村牧區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建立,人均受教育年限達到9年以上,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1歲,城鎮就業水平提高,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速度加快。
可持續發展能力增強。
人口控制在575萬人以內,林草覆蓋率達到30% (森林覆蓋率5.1%),初步控制住由人為因素產生的新的水土流失、草原退化和荒漠化趨勢,空氣品質、飲用水源地水質、農業用地土壤質量進一步改善,經濟發展的物耗、能耗降低,礦產資源的保障能力進一步提高。
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不斷完善。依法行政水平大大提高,社會信用體系逐步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地方性法規及立法、司法和執法機制比較完善,基層民主進一步擴大,社會治安良好,社會秩序穩定。
第二階段,2011—2020年,與全國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主要預期目標是:
省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到2020年超過1800億元,人均達到3500美元以上。工業化率達到50%,基本實現工業化。城鎮化率達到50%,完成由農村型社會向城鎮型社會的轉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26000元和6000元以上,恩格爾係數下降到35%。城鄉人均住房使用面積達到30平方米,農村牧區鋼筋磚木結構住房比重達到65%以上。基本社會保障覆蓋率達到60%以上,城鎮從業人員養老、醫療和失業保險實現全覆蓋,農村牧區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完善。工業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林草覆蓋率達到35%(森林覆蓋率65%),生態環境初步改善。民主與法制更加健全,科技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全省與全國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西寧、海西、海東率先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經濟發展水平基本達到全國平均水平(見表四)。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在工作中必須堅持以下方針:
以人的全面發展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努力構建和諧社會。堅持以人為本,不斷滿足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逐步建立更加有利於人民民眾充分享受發展成果的經濟社會發展模式,努力實現比較充分的社會就業,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製度,不斷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強化政府公共服務職能,加強社會發展薄弱環節建設,公平合理分配教育、衛生、公益性社會救助、社會保障和公共安全等社會資源,逐步使各類社會成員享受相對均等的社會公共服務。
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實現工業強省。努力提高工業在經濟總量中的比重,不斷鞏固和發展支柱產業和優勢產業,推進資源開發向精深加工、綜合利用和聯合開發轉型,延伸產業鏈,壯大產業集群,發展園區經濟,提高核心競爭力。培育和壯大一批特色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優勢企業和企業集團,放手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壯大中小企業群體。
堅持不懈地推進城鎮化進程,統籌城鄉發展。加強農牧業基礎地位,大力推進農牧業和農村牧區經濟結構調整,發展特色農牧業,推進農牧業產業化、標準化和農村牧區非農化,以農牧業產業化推進農村牧區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城鎮化。發展壯大縣域經濟,在加快發展中等城市的同時,大力發展新興城市和小城鎮,形成以城帶鎮,以鎮帶村,城鄉產業互動,整體促進的發展格局。
統籌兼顧、因地制宜、分類指導,促進地區協調發展。按照不同地區的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兼顧公平與效率,合理制定不同地區的發展方向。在統籌兼顧的基礎上,突出重點,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加快發展,率先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以先進帶動後進,加快貧困地區、民族地區的脫貧致富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步伐,努力實現各族人民和地區經濟協調發展。
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促進經濟與人口、資源、環境的相互協調發展。堅持不懈地搞好生態環境建設,把生態環境建設與改善城鄉居民生產生活條件、調整產業結構和富民增收結合起來,大力發展生態建設後續產業,解決好生態移民問題,鞏固生態建設成果。大力推進礦產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建立資源節約型生產體系和價格形成機制。加強重點地區和重點行業的工業污染治理,搞好生產力布局和環境功能分區,推行清潔生產,不斷改善環境質量。嚴格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促進經濟與人口、資源、環境的相互協調發展。
堅持三個文明一起抓,統籌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在加快經濟發展的同時,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加快建立和完善城鄉社會保障體系,不斷提高城鄉人民的生活水平。著眼於人的全面發展和全民科學文化程度的提高,加快科技創新,推進素質教育和人力資源開發,努力構建學習型社會。加快健全醫療衛生保障和疫病預防控制體系,增加城鄉居民的社會福利,提高人民健康水平。進一步加快民主法制建設,堅持依法治省,擴大基層民主。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弘揚“五個特別”的高原精神,倡導誠實守信的社會風尚,推進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協調發展。
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注重製度建設和體制創新。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建立有利於逐步改變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體制,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經濟體系,健全就業、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制度,完善政府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更加充分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