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於貫徹國家自主創新基礎能力建設“十一五”規劃實施意見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於貫徹國家自主創新基礎能力建設“十一五”規劃實施意見的通知》是青海省人民政府辦公廳2007年發布的一則通知。

西寧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東行署,省政府各委、辦、廳、局:
省發展改革委、省經委、省科技廳、省教育廳關於《青海省貫徹國家自主創新基礎能力建設“十一五”規劃的實施意見》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為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國家自主創新基礎能力建設“十一五”規劃的通知》(國辦發〔2007〕7號)精神,落實《青海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及《青海省科技發展“十一五”規劃》,構建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實驗室體系、工程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組成的自主創新基礎能力支撐體系,進一步明確政府工作的重點和引導社會投入的方向,營造創新環境,紮實有效地推進創新型青海建設,結合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深刻認識自主創新的重要性
“十一五”是我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期。大力推進科技進步與創新,增強我省自主創新能力,是最佳化產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發展特色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關鍵環節,也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青海的重要保證。要深入實施科教興省和人才強省戰略,大力發展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的二次創新,充分發揮科學技術對青海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和引領作用。以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為著力點,以自主創新基礎能力建設為突破口,通過建立和完善技術創新基礎平台,整合省內外科技力量,進一步激發和調動全社會的創新資源,在全省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科研院所、高校為骨幹,各級科技服務機構為依託,具有與經濟發展相適應機制靈活、充滿活力的基礎能力創新體系,對我省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指導思想與建設目標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遵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貫徹“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科學發展方針,按照“著眼長遠發展、最佳化整體布局、完善體制機制、提升創新能力”的總體原則,統籌規劃我省自主創新基礎能力建設,加大自主創新和科技成果儲備及轉化力度,為全省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好技術支撐。
(二)建設目標
緊緊圍繞優勢資源開發、產業結構調整、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通過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實驗室體系、工程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自主創新基礎能力支撐體系,培育、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研究開發產業關鍵共性技術,加快科研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促進產業技術進步和核心競爭能力的提高。完善鼓勵基礎創新體系建設的配套政策,營造鼓勵創新的軟環境。建設和完善4個科技基礎條件平台;重點建設50個省級重點學科和實驗室,爭取一批國家級重點學科和實驗室。建設和完善5個省級工程中心,爭取1—2個國家級工程中心;建設和完善20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爭取3—5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建立和完善主要面向中小企業的企業技術創新服務體系。
三、重點領域和主要任務
自主創新基礎能力建設必須緊緊依託我省社會經濟發展方向和重點,建立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完善的自主創新基礎能力,使其為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做好技術服務和支撐。
(一)重點領域
1、鹽湖資源綜合開發利用關鍵技術。以鉀、鎂、鋰、硼等資源綜合利用技術攻關為重點,開發符合青海鹽湖資源特點的低成本、工程化技術。
2、生態保護及恢復關鍵技術。圍繞高原生物多樣性保護、三江源區生態保護、環青海湖生態建設,重點研究抗逆、抗旱、抗寒性強的草、樹新品種培育技術,退化草地治理和防風固沙技術,水資源保護與利用技術等。
3、高原特色生物資源開發利用關鍵技術。以中藏藥研究開發為重點,開發瀕危、急需、緊缺中藏藥材的GAP種植、繁育技術,高原動植物高效活性物質的提取技術以及青藏高原特有中藏藥材生物工程關鍵技術等。
4、礦產資源選冶、加工關鍵技術。重點研究開發礦產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技術,針對難選和低品位礦高效選擇性捕收及選冶技術,積極推進優勢礦產資源開發方式的轉變,促進循環經濟發展。
5、新材料開發利用關鍵技術。大力開發具有資源優勢的金屬材料、非金屬材料、建築材料的新產品、新工藝。重點開發鋰、鎂及其合金材料、晶須類、多晶矽等太陽能電池等新材料。
6、節能降耗關鍵技術。重點進行節約能源、降低原材料等資源消耗及消納工業廢渣、發展循環經濟等關鍵技術的研究開發與推廣套用。開發高耗能工業生產過程集成最佳化節能技術和新工藝。積極開展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源利用技術的開發與研究,提高能源利用率。積極推廣農村牧區新能源利用技術、節能建築技術等。
7、高原醫學關鍵技術。主要研究低氧適應的基因調控機制,開展高原併發症機制研究。利用青藏高原特有的高原世居人群和高原土生動物基因資源,研究低氧適應基因及其誘導調控機制,開發能有效預防和治療高原病的中藏藥。
(二)主要任務
1、科技基礎平台建設。進一步營造有利於科技進步、激勵創新和人才發展的政策環境,積極引導企業和社會投入,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機制。整合全社會資源,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技術轉移機制,運用共建共享機制構建布局合理、功能齊全、開放高效、體系完備的物質和信息保障系統,為全社會科學技術研究和創新活動提供及時有效的支持。重點建設多元化科技投入平台、研究開發設施條件平台、科技創新人才支撐平台、科技信息網路平台。
2、研究試驗體系建設。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重點、熱點、難點問題,集中必要資源、瞄準有限目標有計畫地突破。有選擇性地建設和完善具有較大發展潛力的50個省級重點學科和實驗室,爭取一批國家級重點學科、實驗室。在增強試驗室創新能力的同時,力爭特色領域在國家層面占有重要地位。
3、產業技術開發建設。鼓勵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把握技術發展趨勢、開展具有市場價值重大科技成果的工程化和系統集成,實現技術轉移和擴散,持續不斷地為規模化生產提供先進技術、工藝及其技術產品和裝備。主要建設和完善鹽湖資源綜合利用、現代中藏藥、光伏產業、有色金屬、生物育種5個方面的工程研究中心,爭取1—2個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
4、企業技術中心建設。以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強化技術創新和科技投入主體為目標,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培育20個具有較強自主創新能力的優勢企業技術中心,發揮其示範和導向作用,促進經濟成長方式的轉變,爭取3—5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加快培育一批集研發、設計、製造於一體的科技型骨幹企業,重視發揮民營科技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在自主創新基礎能力建設中獨特的生力軍作用。
5、創新服務體系建設。建立和完善主要面向中小企業的企業技術創新服務體系。鼓勵多種所有制主體創辦生產力促進中心、科技企業孵化器、技術交易中心等中介機構。支持若干個基礎好的生產力促進中心、技術開發中心、創業服務中心、常設技術市場、諮詢服務公司等。依託經濟技術開發區、大學科技園、農業科技示範園等產業園區,在優勢領域打造精品服務項目,為企業創新提供技術、信息、人才、財務、法律等方面的高質量服務。重視發揮行業協會在科技創新中的服務和協調作用,提升創新資源配置效率和效益。
四、保障措施
(一)完善政策措施充分發揮政府在自主創新基礎能力建設中的規劃、推動和引導作用,實施有利於加強自主創新基礎能力建設的財稅政策,規範和促進自主創新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運行和管理,為科技創新營造一個有政策依據、有規劃指導的良好發展環境。
(二)加大資金投入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層次的自主創新基礎能力建設投融資體制,發揮財政投資的導向作用,建立基礎性、公益性和戰略性研究設施以及加強自主創新基礎設施建設、更新、改造、運行的穩定投資保障機制,加強財政投資對社會資金的引導。積極推進多方共建,加大依託企業自主創新的財政支持力度。建立公開透明、科學合理的項目審理制度,切實提高建設資金的使用效益。
(三)創新體制機制探索建立有利於促進資源最佳化配置和高效運行的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打破部門和單位的封閉格局,加強政府各部門之間的協調,建立部門會商制,充分發揮各方優勢,統籌規劃、整體布局、分頭實施、協調推進,形成共建、共管、共用機制,促進資源共享和高效利用。實行績效評估制,及時調整和完善規劃布局,明確政府資金的支持方向和重點,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四)加強人才培養實施人才發展戰略。採取有效措施培養、引進我省急需的各類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充分發揮人才作用,形成一支適應我省產業發展需求的高素質人才隊伍。一是制定吸引國內外科技專家、企業家參與技術研究開發的優惠政策,形成開放、流動、人盡其才的用人機制。二是深化科技教育體制改革,最佳化學科和專業設定,造就一批高素質、實用創新型人才。通過引入市場競爭,建立完善人才激勵約束機制,形成促使人才不斷發展的動力和壓力,充分調動科技人員創新和創業的積極性。
(五)深化合作與交流充分利用優勢資源加強與國內外的交流。一是利用省內外的科技資源和先進技術,充分發揮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技術創新中的作用,提高自主創新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運行水平;完善合作機制,建立規範的項目合作管理制度。二是加強協作,利用我省豐富的資源,以項目為載體,積極引進東部發達地區和國外先進的管理經驗和科學技術,實行優勢互補,揚長避短。鼓勵企業引進技術的二次創新和本地化,按照自主開發與引進並重的原則開展全方位的國內外合作與交流,促進我省經濟的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