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國家關於推進物聯網有序健康發展的戰略部署和青海省人民政府《關於建設寬頻青海促進信息消費的指導意見》(青政〔2013〕71號),大力推進物聯網在全省經濟和社會發展重點領域的滲透和融合,現就加快推進物聯網發展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工作目標
圍繞工業、農業、交通、醫療、環保、電網、旅遊、城管、物流、家居等10個重點領域,實施35項物聯網套用示範工程。到2018年,物聯網在重點領域得到廣泛套用,以信息感知、數據傳輸、信息處理為主要內容的物聯網產業體系初具規模,政策、人才、科技等多位一體的支撐體系基本形成,物聯網成為全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
二、重點任務
(一)智慧型工業。重點圍繞產品研發、生產製造、市場銷售三個環節和節能技改、安全生產、食品安全三個領域開展物聯網套用示範。
產品研發環節,重點圍繞裝備製造產品(數控工具機、多功能環衛車、專用汽車、石油機械、鍋爐和非標等)、新材料(電子信息材料、新型合金材料、新型化工材料、新型建築材料等)研發設計和鹽湖化工產品(鉀、鈉、鎂、鋰、硼等)、煤化工產品(烯烴等)合成、分離、活化、催化、降解,大力推進先進適用物聯網技術和產品示範套用。
生產製造環節,重點推進物聯網技術與特色優勢產業企業原有生產製造系統(
製造執行系統MES、先進過程控制系統PCS等)融合,示範推廣集生產計畫、作業排產、生產製造遠程實時監控、產品質量控制、能耗監測於一體的物聯網製造執行系統。
市場銷售環節,重點面向《青海省重點工業產品目錄》產品,建設基於物聯網的電子商務平台,促進企業開展企業間(B2B)及企業和消費者間(B2C)的網路銷售和採購業務,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商務協同。
節能技改領域,重點圍繞電解鋁、鐵合金、水泥、鋼鐵等高耗能行業,開展節能技改,改造傳統工藝和生產流程,提高生產設備智慧型化水平;建設工業污染防控系統,實現工業園區和重點排污企業污染源管理、水環境及空氣品質監測、環境預警和應急指揮。
安全生產領域,建設煤礦安全監測監控系統,通過在井下重要作業場所安裝感測器和監控器,實現瓦斯、一氧化碳、風速、溫度、煙霧、水位、壓力和設備運行狀態等參數的連續實時監控;建立井下無基站通訊、
人員定位系統、地理信息系統(GIS)和礦井人員虹膜考勤系統,提高礦井安全防控能力;建設物聯網技術和產品的危險工業產品安全監測信息系統,實現對油氣化工、民爆、放射性物質、特種設備等危險工業產品生產、存儲、運輸過程中的自動識別、定位、追蹤和狀態監控。
食品安全領域,重點圍繞特色名優食品,建設物聯網技術和設備的食品安全溯源系統,實現對食品生產、出入庫、運輸、銷售、使用、監管六個環節的全生命周期追蹤溯源,提升食品安全監管能力,保障食品質量。
(二)智慧型農業。重點圍繞七大現代農牧業示範區,從種植業、養殖業、農產品加工企業三個層面推進物聯網套用示範。搭建省級農牧業物聯網套用平台,按照平台上移、服務下延的原則,建立農牧業地理信息系統、遙感中心、北斗定位系統套用平台和物聯網服務平台,面向涉農基地、示範園區和企業提供基礎服務。開展種植業物聯網套用示範,在西寧、海東、海西重點建設基於設施農業數據採集、監控、遠程控制等物聯網套用系統;開展大田土壤墒情、園區氣象監控、測土配方施肥管理、作物長勢監控、病蟲害監測預報、智慧型灌溉等物聯網套用試點示範。開展養殖業物聯網套用示範,開展規模養殖場環境監控、動物疫病防控預警、飼料等投入品監管和配方輔助決策、動物檢疫和屠宰監管等物聯網套用示範。開展農畜產品加工企業物聯網套用示範,重點支持農牧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圍繞特色農畜產品質量監管和精深加工,開展物聯網示範套用;整合建設農牧業電子商務平台,開展農畜產品供求信息發布、競價、交易、物流等服務。
(三)智慧型交通。圍繞東部城市群中心城區、西寧至六州州府公路、西寧至相鄰四省區(甘肅、四川、西藏、新疆)省際公路,推進物聯網在交通流量監測、車輛疏導、不停車收費、車位引導、交通信息互動發布等領域的套用;重點建設和套用交通調度指揮系統、違規監測系統、智慧型停車系統、不停車收費系統(
ETC)、公交信息系統、計程車調度管理系統和多路徑識別導航系統,進一步提高交通運行效率,緩解城市交通壓力,帶動智慧型交通產品的大規模套用和產業化。
(四)智慧型電網。結合青藏、青新電網聯網和大電網工程,建設覆蓋發電、變電、輸電和用電全過程的智慧型電網管理系統。發電側,在柴達木等地區大規模荒漠化光伏併網電站的建設和運行維護中,推廣物聯網技術套用,實現太陽能裝置的遠程控制和維護;在分散式光伏發電系統和多能互補光伏電站建設、運行和維護中,積極開展物聯網技術研究和示範套用,提高電網系統接納光伏發電的能力。輸變電中,建立變電站高壓電氣設備和輸配電線路裝備安全監控網路與平台,開展變電站的巡檢、高壓氣象狀態檢測、電力設施狀態監測、設備故障診斷和高空塔架應急搶
險等套用。實現變電站高壓電氣設備和輸配電線路裝備遠程監控和故障預警,保證電網可靠、安全、經濟、高效運行。用電側,建立用電智慧型管理平台,開展用電智慧型監控、智慧型計量、遠程抄表、科學分攤、電費通知、自動繳費等套用,提升電力基礎設施精細管理和運營能力。
(五)智慧型醫療。以三級甲等醫院為試點,推進射頻識別(
RFID)、二維碼等物聯網技術在藥品供應鏈管理、重要醫療器械(高價、放射性等)追溯、疫苗和血液製品冷鏈管理、醫療廢棄物處理等重點領域的示範套用。建設可實時感知的個人健康監測服務平台,進一步完善以電子病歷為主要內容的個人健康電子檔案,提高老年人、重症患者等特殊人群生理特徵全天候監護能力,面向青南等偏遠地區,重點推廣遠程醫療系統,逐步輻射帶動城鎮、農牧區和社區三級醫療衛生服務機構物聯網套用。
(六)智慧型環保。開展三江源數字生態監測示範,運用無線感測網路技術在無人值守的條件下實現生態監測和數據存儲交換,提高生態監測實時性和可靠性,重點推進森林、草原、濕地、冰川、荒漠化土地、生物多樣性、水資源和大氣環境監測試點示範項目建設。開展大氣環境監控物聯網套用示範,建設大氣質量監測系統,實現對西寧等城市市區、三大工業園區和重點排污企業大氣實時的遠程監控。開展自然災害監測預警物聯網套用示範,重點建設黃河、湟水重要水系和龍羊峽、李家峽、公伯峽、拉西瓦、積石峽等重點水庫水情實時監測的水文監測預警系統,針對已建成的降水、氣溫、雷電等氣象綜合監測系統和氣象災害預警系統等,提供重點區域實時資料,實現與“災訊通”預警信息發布系統的對接,提高災情自動識別、預警、定位、監控和應急管理能力。
(七)智慧型城管。市政管理方面,利用感測網路、地理信息技術、射頻識別(
RFID)、定位、無線通信等物聯網技術,建設集監控、調度、應急指揮於一體的市政物聯網信息系統,實現對西寧、海東、格爾木等重點城市供水、供氣、供熱、路燈、道路橋樑、垃圾收運及處理、排水及污水處理等市政基礎設施的電子標識和動態信息採集。
公共安全管理方面,在機場、火車站、廣場等人口密集區域,建設具備異常事件自動發現和智慧型預警功能的公共安全監控系統;在“兩會”、“青洽會”等大型會議和活動現場建設入侵檢測系統;在金融行業建設金融押運安全監管系統,進一步提升城市公共安全數位化、網路化和智慧型化水平。
社會管理方面,重點推進物聯網在西寧創建國家級文明城市中的示範套用,著力提高城管等部門對市容環境和管理服務對象信息採集、傳輸、處理、分析和回響能力。
(八)智慧型物流。面向西寧、海東、海西地區,建設物流信息平台,實現物流信息實時發布、查詢和物流資源的統一協調配置;建設物流園貨櫃智慧型調度系統,實現人員、貨櫃車和貨櫃定位跟蹤與智慧型調度;針對糧庫、冷藏庫等對倉儲管理要求較高的領域,開展倉儲物聯網套用,提高對倉儲環境的感知、監控和管理能力;面向20戶A級物流企業和30戶製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示範企業,推廣電子標籤、雷射掃描器、感測器、全球衛星定位系統(
GPS)、地理信息系統(
GIS)等物聯網技術,實現運輸、倉儲、配送、包裝、裝卸等信息的精確採集;面向危險品和特種設備運輸企業,建設危險品運輸車輛智慧型調度及監控系統,通過在危險品運輸車輛加裝位置感知和泄露監測設備,實現危險品運輸狀態監控和管理。
(九)智慧型家居。以推進“三網”融合、寬頻普及提速和促進信息消費為契機,重點在家庭、社區、建築節能等領域開展物聯網套用示範。
開展數字家庭示範,利用已建立的廣播電視高清互動服務平台,建設家庭多媒體綜合信息系統,提供醫療、交通、氣象、購物、娛樂等信息服務,創新信息消費模式;推進射頻識別(
RFID)、無線感測器網路、多媒體視頻等物聯網技術在家庭用水、電、氣、照明、家用電器線上監控、動態互動管理等方面的套用。
開展數字社區示範,重點建設以社區安防、業主身份識別、暫住人口身份識別、車輛智慧型化進出入管理、保全巡更智慧型監控、物業信息發布、應急服務等為主要內容的數字社區控制平台。
開展建築節能示範,重點在政府機關、科研院校和商業寫字樓等開展建築節能示範,實時監測水、電、溫度等資源信息,並根據實際需求調節照明、水源、電梯、空調等。
(十)智慧型旅遊。按照“把我省建設成為全國高原旅遊名省和新興的國際型、複合型旅遊目的地”的目標,重點圍繞青海湖、塔爾寺、金銀灘—原子城、青海藏醫藥文化博物館、森林公園等重點旅遊景區智慧型監控、票務信息、導遊信息、商場酒店信息管理,智慧型導遊、電子地圖以及特色名優產品防偽等,示範推廣感測器、射頻識別(RFID)、定位等物聯網套用,為遊客提供更為便捷、安全的服務,進一步提升“大美青海”旅遊形象。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青海省統籌推進信息化和寬頻青海建設領導小組規劃和協調推進物聯網頂層設計等有關工作。各成員單位要把物聯網作為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戰略舉措,結合職能,加快推進,抓好落實,逐步形成分工協作、共同推動的工作格局和相互支撐、相互促進的協同機制。(牽頭單位:省經濟和信息化委。配合單位:各市州政府,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公安廳、省安全廳、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國土資源廳、省環境保護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省水利廳、省農牧廳、省林業廳、省商務廳、省衛生計生委、省金融辦、省旅遊局、省安全監管局、省工商局、省廣播電影電視局、省地稅局、省食品藥品監管局、青海湖景區管理局、省國稅局、省氣象局、省地震局、省通信管理局,各市州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海東工業園區管委會等有關部門和單位)
(二)加大財政支持力度。積極爭取國家物聯網發展專項資金支持,統籌安排信息服務、技術改造、科技創新、節能減排、中小微企業發展等專項資金,對符合相關資金管理辦法支持範圍的物聯網項目給予重點支持。引導企業、社會等多方位、多層次投入資金,使物聯網向投資主體多元化和投資方式多樣化轉變。(牽頭單位:省財政廳。配合單位:各市州政府,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科技廳、省環境保護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省水利廳、省農牧廳、省林業廳、省商務廳、省衛生計生委等有關部門)
(三)加大稅收支持力度。全面落實信息技術服務企業營改增稅收減免、軟體和積體電路企業稅收減免、軟體技術契約認定登記和科技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稅收優惠政策,支持物聯網發展。(牽頭單位:省國稅局、省地稅局。配合單位:省財政廳、省科技廳等有關部門)
(四)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強金融服務業與物聯網產業的融合,推動物聯網在金融領域的廣泛引用。金融機構要切實保障物聯網重點項目貸款需求,鼓勵和引導省信用擔保集團公司等融資性擔保機構為物聯網企業和項目提供融資擔保服務,以政府投資、市場化投資和組合投資等多種方式,組建物聯網創業投資基金。(牽頭單位:省金融辦。配合單位:各金融機構)
(五)提升科技支撐服務能力。針對物聯網發展對外依存度高、自主創新能力弱的實際,鼓勵企業發揮自主創新主體作用,增加科技投入;通過“青洽會”等招商引資平台,加強與省內外物聯網企業和科研院所交流合作,建設一批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技術中心,共同突破制約物聯網發展關鍵技術,推動物聯網套用創新和產業發展。(牽頭單位:省科技廳。配合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等有關部門)
(六)構建人才支撐體系。研究制定物聯網人才發展規劃,在重點企業全面普及首席信息官(
CIO)制度。鼓勵高校開設物聯網課程,積極參與物聯網戰略研究和技術諮詢。結合國家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支持企業和高校聯合共建物聯網實訓基地,開展實用人才培訓;依託對口援青工程,加大物聯網人才引進。加大對人才引進和培養工作的政策支持力度,做好物聯網人才住房保障、子女入學、基本養老、醫療保險等配套服務,創造適合人才事業發展和健康生活的良好環境。(牽頭單位: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配合單位:省教育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衛生計生委等有關部門)
(七)夯實物聯網發展基礎。推進光纖入戶,最佳化無線網路覆蓋,加快“寬頻青海”建設,進一步完善信息基礎設施。支持省內各通信運營商建立M2M公共支撐服務平台,在電力、金融、交通、商貿流通等重點領域,推進網路視頻監控等M2M業務規模化套用。加快省級數據中心建設,大力推動雲計算等業務發展。(牽頭單位:省通信管理局。配合單位: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發展改革委、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等有關部門)
(八)強化物聯網信息安全保障。將信息安全貫穿於物聯網研發、套用和管理的各個環節,確保系統安全可控、數據安全可信;加強物聯網信息安全技術研發,推動自主可控技術套用;注重物聯網信息系統安全管理和數據保護,完善和落實等級保護制度;建立物聯網信息安全應急機制,開展物聯網信息安全測評和風險評估,完善安全防範措施。(牽頭單位:省通信管理局。配合單位:省公安廳、省科技廳、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等有關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