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
2001年9月28日,陝西省人民政府印發《貫徹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快旅遊業發展的通知的實施意見》。
意見
陝西省人民政府貫徹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快旅遊業發展的通知的實施意見
陝政發〔2001〕56號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地區行政公署,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省委、省政府《關於深化旅遊體制改革加快旅遊產業發展的決定》頒布之後,我省旅遊產業快速發展,已成為拉動全省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快旅遊業發展的通知》精神,推動
旅遊業形成新的產業優勢,使之儘快成為全省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特提出以下貫徹實施意見。
一、進一步落實旅遊特色經濟地位,更好地發揮旅遊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正確處理好發展旅遊和保護資源的關係,更好地發揮旅遊業在促進資源綜合利用方面的特殊作用。要始終堅持把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和自然生態環境放在首位,堅持嚴格保護、合理開發和永續利用相結合的原則,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同步提高,促進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特別要根據我省實際,進一步加強文物資源保護。充分發揮旅遊業在資源利用方面的特殊功能,加大各類旅遊資源開發利用力度,有效整合不同形式、不同行業、不同層次的各種優勢資源,更好地把我省的旅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二)正確處理好發展旅遊產業與發展其他產業的關係,更好地發揮旅遊業在經濟結構調整和拉動需求方面的促進作用。要通過積極發展旅遊業帶動第三產業的增長,推動商業、餐飲、交通運輸等傳統服務業的改造和提升,促進金融、信息等現代服務業加快創新步伐,拓寬服務領域和範圍,提高服務業在我省整個產業結構中的比重。
(三)正確處理好旅遊業和對外開放的關係,更好地發揮旅遊業在促進經貿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要適應對外開放的新形勢,有計畫、有步驟地吸引外資參與開發旅遊資源、興辦旅行社和為旅遊服務的中外合資道路運輸企業。主動適應加入世貿組織的要求,認真學習借鑑已開發國家和地區的先進旅遊管理經驗,促進我省旅遊業與國際旅遊市場的接軌。進一步加強與周邊省區和重點旅遊城市的合作,按照資源共享、市場運作、優勢互補的原則,不斷擴大合作的領域和範圍,大力發展區域旅遊。
(四)正確處理好旅遊業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關係,更好地發揮旅遊業在弘揚民族文化和傳播文明方面的作用。要通過發展旅遊弘揚民族優秀文化,促進文化的交流和傳播,形成文化與旅遊相互作用,共同發展的整體效應,擴大陝西旅遊和文化的影響;促進旅遊行業的精神文明建設,全面提高我省旅遊業的服務質量。
二、突出工作重點,全面提升我省旅遊業的整體素質
(一)進一步加大產品開發力度,最佳化和完善旅遊產品體系。依託優勢資源,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進一步加大旅遊產品結構調整力度,繼續大力發展觀光旅遊,加快發展度假旅遊,積極發展專項旅遊,逐步形成以關中為主體,以陝南、陝北為兩翼,以文物旅遊為特色,生態旅遊、會展旅遊、宗教旅遊、科技旅遊等其他特種旅遊共同發展,門類齊全、布局合理、特色鮮明的旅遊產品新格局。搞好旅遊業發展規劃,引導旅遊產品開發向高層次邁進,促進旅遊業可持續發展。加強旅遊項目管理和規劃的實施、監督,提高項目策划水平,防止盲目開發和低水平重複建設。“十五”期間對全省旅遊資源進行全面普查,建立旅遊資源信息庫和旅遊開發項目庫,做好旅遊產品項目前期準備工作。要嚴格旅遊規劃管理。旅遊資源開發必須依據旅遊發展規划進行。所有旅遊景區都要編制開發規劃,按照景區級別經旅遊管理部門報上級政府審批。重點旅遊項目開發規劃應由省旅遊主管部門組織評審。未編制旅遊規劃的旅遊項目,不得開發建設。
進一步採取措施,不斷豐富和最佳化觀光旅遊產品。要大力推進周、秦、漢、唐文化旅遊景區的開發建設,使文物觀光旅遊優勢取得新的突破。人文景觀產品的開發建設 和更新改造,要進一步突出文化特色,提高觀賞性和可參與性。要適應多樣化的市場需求,積極開發自然風光、鄉土民俗、技藝表演和建設成就等各個方面的觀光型新產品。以自然景觀資源優勢為依託,以秦嶺山脈為重點,有計畫地建設一批獨具特色的自然景觀產品。關中地區以華山、太白山等秦嶺北麓的自然景觀和洽川等景點為重點,建設自然觀光旅遊帶;陝南以珍稀野生動物園、安康瀛湖、柞水溶洞等為重點,加快開發漢江流域的自然觀光旅遊資源,建設綠色旅遊基地;陝北以革命聖地延安和黃土高原風情、黃帝陵、壺口瀑布、紅鹼淖景區和白雲山景區為重點,形成特色鮮明的黃土文化旅遊產品。
適應市場需求,多方位開發休閒度假旅遊產品。針對近年來出現的國內旅遊熱潮,結合觀光和專項旅遊產品的開發,在山區、湖泊、林地、溫泉等具有度假資源的地方,規劃建設一批旅遊度假地,形成多樣化的度假旅遊產品,尤其要加快城郊度假休閒設施建設,以更好地適應城市居民旅遊的需求。
依託特色資源,積極開發專項旅遊產品。發揮陝西宗教文化的優勢,建設富有影響力的宗教旅遊產品;充分利用教育文化資源優勢,積極開發修學旅遊產品;適應人們回歸自然追求環境質量的需要,加快建設高標準、高質量的生 態旅遊產品;以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為重點,發展農業專項旅遊;依託國防科技資源優勢,積極開發科技旅遊產品;同時,大力發展保健旅遊、文化考古旅遊、會展旅遊、商務旅遊、購物旅遊等各類專項旅遊,培育新的旅遊熱點。
完善旅遊線路,近期重點開發東北環線和西部環線;加強省際間旅遊線路的建設,重點搞好絲綢之路旅遊線路的開發和與周邊省區重要景點旅遊線路的開發;逐步形成以
西安為中心,以
關中為主體,連線
陝南陝北,輻射周邊省區和全國重要旅遊景區的多方向、多層次的旅遊線路。
進一步加大旅遊產品開發的招商引資力度,推出一批具有市場前景的旅遊項目,採取市場化運作方式,吸引各種所有制企業和各類資金積極參與合作開發。努力拓寬籌資渠道,積極探索建立以社會資金為主體的旅遊產業基金,主要用於產品開發建設。
切實抓好旅遊商品的開發和銷售,努力提高旅遊產業的綜合效益。加強旅遊商品開發,形成特色鮮明、能夠滿足不同需求的品牌形象;建立旅遊紀念品研發中心,培育研發隊伍,開展旅遊紀念品設計競賽活動,推動旅遊紀念品的研製和生產;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產銷體系,重點旅遊城市、重要旅遊景區和大型商業零售企業都要規劃建設本地旅遊商品銷售市場。研究制定加快旅遊商品生產的優惠政策,扶持培育旅遊商品市場,逐步把關中地區建成我國西部旅遊商品生產銷售基地。
(二)加強旅遊宣傳促銷,全方位拓展旅遊市場,進一步提高陝西旅遊在國際國內的知名度。堅持國際國內市場並舉的方針,以市場為導向,以產品為依託,鞏固拓展傳統市場,積極培育潛力市場,實現我省旅遊接待人數的持續快速增長。繼續加大入境旅遊市場開拓力度,力爭“十五”末形成兩個30萬人的市場(日本、西歐),兩個15萬人的市場(
美國、
台灣),確保入境旅遊穩定增長。以周邊省份、
長江三角洲和
珠江三角洲地區、京津地區為重點,積極拓展國內旅遊市場。
加大對旅遊宣傳促銷的投入。各級政府要增加旅遊整體形象宣傳投入,旅遊宣傳促銷經費應列入財政預算,逐年有所增加。旅遊企業也要加大促銷投入,逐步形成以政府的整體形象宣傳為主導,以旅遊企業促銷為主體,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的旅遊促銷機制。
增強創新意識,改進促銷方式。根據旅遊市場不同層面的需求及變化,不斷開發系列化、專業化旅遊線路。依託名牌產品,引進市場機制,積極培育和重點扶持具有市場影響力和品牌效應的精品節慶活動。發揮我省文化優勢,加強與境內外有關機構的合作,運用新聞、出版、影視、歌舞、廣告、網路等形式,增強形象宣傳效果。組織旅行社、飯店、景區景點、航空鐵路等企業,聯合相關旅遊省市,實施一條龍促銷,加大整體促銷力度。積極創造條件承辦國際、國內旅遊交易會,不斷擴大國、內外重點旅遊博覽會的參展規模,提高參展水平,增加在境外主要客源地面對公眾的宣傳促銷活動,樹立陝西旅遊品牌形象。加強與國內外著名旅行商的業務合作,建立廣泛和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儘快在境外設立我省旅遊代理機構,提高陝西旅遊產品在境外的銷售份額。
進一步簡化旅遊者出入境手續,加快落地簽證工作速度,積極爭取西安成為國家在主要國際口岸對特定客源地 旅遊者實行短期免簽證的口岸之一。
(三)加快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提高旅遊配套設施水平。改善旅遊交通條件。抓緊西安鹹陽國際機場擴建和榆林、漢中機場遷擴建工作,逐步增加西安通往國際國內的航線。旅遊部門要與鐵路部門密切協作,根據旅遊市場的需求,增開旅遊專列。完善和全面落實全省旅遊公路規劃,進一步加強旅遊專用公路建設,提高旅遊目的地通達能力。
加強旅遊城市建設。進一步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和旅遊標誌建設,提高旅遊賓館飯店、會展設施、遊樂設施、公共運輸設施的檔次和水平,全面提升城市的旅遊綜合服務功能。遊客較多的城市和旅遊景區要建立面向公眾的旅遊諮詢服務機構。大中城市和重點旅遊縣市都要建立規範的旅遊圖文標識和旅遊形象廣告。
加強景區基礎設施建設。增加對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的財政性資金投入,重點建設為旅遊景區配套的交通、安全、環保、衛生、供水、供電設施。積極爭取國家安排的支持中西部地區旅遊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各級政府應配套相應資金。各旅遊景區也要加大投資,提高景區的道路、垃圾處理、公共廁所等設施建設水平。
改善旅遊景區生態環境。切實搞好旅遊景區的綠化、美化工作。農業、水利、林業、環保、山川秀美辦等部門,要把旅遊景區開發建設納入生態環境建設的總體布局之中,優先安排省級旅遊景區及周邊地區的建設項目。
加快旅遊業信息化進程。儘快建成全省旅遊信息網,所有旅遊景點和旅遊企業都要進入陝西旅遊信息網路。積極推行旅遊電子商務。
(四)深化旅遊體制改革,培育多元化市場主體。進一步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深化旅遊體制改革加快旅遊產業發展的決定》,加快旅遊景區管理體制改革。各地市必須根據本地旅遊資源品位,劃定旅遊景區等級。旅遊管理部門按照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依法對旅遊景區實施規劃和建設項目的行政管理。旅遊景區應成立綜合服務的行政管理機構。
推進旅遊景點體制改革。繼續探索按照政企分開、事企分開、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原則,推進旅遊景點體制改革。在符合國家有關政策法規、有利於加強自然和人文資源保護的前提下,根據景點的特點,採取合資、獨資、合作、租賃、承包和出讓開發權等方式,吸引投資,搞活經營,提高效益。
深化國有旅遊企業改革。國有大中型旅遊企業,要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深化旅遊企業內部管理體制、運營機制的改革,建立規範化的國有資產監督機制和嚴格的責任制度。陝西旅遊集團公司和西安旅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要突破投資主體單一的格局,加快股份制改造步伐,增強國有資本調動社會資本的能力。
採取多種形式推動中小旅遊企業改革,鼓勵多種經濟成分參與旅遊業發展。繼續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放開搞活國有小企業的決定精神,旅行社、賓館飯店、旅遊汽車公司等企業,要堅持有進有退,通過減持股權、合資合作、資產變現、破產兼併、公開拍賣等多種形式,促使國有資本有序退出,鼓勵民營、集體、外資等其他經濟成分參與旅遊業,形成多元化的旅遊市場主體格局。
加大對旅遊企業的扶持力度。支持符合條件的旅遊企 業通過股票發行上市等方式融資。積極研究實施對旅遊涉外企業實行創匯、結匯獎勵的辦法。對旅遊賓館飯店實行與其他一般工商企業同等的用水、用電、用氣價格,房產稅由企業申請,經省財政審核後在一定時期內給予減免照顧。放開對旅遊涉外運輸車輛在進城數量和線路方面的限制。對旅遊企業收費項目進行全面清理,嚴禁向旅遊企業亂收費、亂罰款。
運用價格槓桿調節市場需求。要運用重點旅遊景區門票價格,調節旅遊淡旺季的遊客流量,緩解因遊客過於集中對生態環境和文化遺產保護形成的壓力。
三、堅持政府主導戰略,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加強對旅遊工作的領導。各級政府要充分發揮組織協調作用,建立健全旅遊產業發展的指導和協調機構。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統籌規劃,統一部署,努力形成上下聯動,社會各方積極參與的旅遊業發展的良好環境。
強化旅遊行政管理部門的管理職能。按照建立旅遊大市場、發展旅遊大產業的要求,進一步加強旅遊行政管理機構。旅遊部門要加強對旅遊產業的管理和指導,強化巨觀調控職能。
加強依法行政。健全地方旅遊管理法規,抓緊制定陝西省旅遊管理條例實施細則、陝西省旅遊景區管理辦法、陝西省旅遊景區景點導遊人員管理辦法。加強執法隊伍建設,規範執法行為。建立省地兩級旅遊質量監督機構。
全面提高服務質量。積極推進旅遊標準化工作,實行規範化服務。對旅遊企業全面實行質量認證制度,提高旅遊企業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質量。
規範旅遊市場秩序。要堅持和完善旅遊市場聯合執法檢查制度,強化對旅遊市場的綜合治理,規範各類旅遊經營單位和個人的經營和服務行為,嚴厲打擊非法經營活動,嚴肅查處侵害旅遊者合法權益的案件,切實保護旅遊消費者和經營者合法權益。
加強旅遊安全、衛生保障和環境保護工作。公安、交通、工商行政管理、衛生、質監、環保、旅遊等部門要緊密配合,切實做好重點旅遊景區、景點和旅遊城市的社會治安、交通疏導、運輸安全、衛生防疫、緊急救援和環境保護工作,確保旅遊安全。旅遊重點城市要設立旅遊治安管理機構,省級旅遊景區要建立和完善旅遊治安巡查制度。景區、景點應公布治安舉報電話。建立“旅遊治安檢查證”制度,規範旅遊治安檢查工作。
努力提高旅遊從業人員素質。強化對旅遊管理人員和旅遊從業人員的教育和崗位培訓,對旅遊涉外飯店和旅遊景區景點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實行任職資格認證制度,逐步建立職業管理者隊伍。建立旅遊教育培訓中心,完善旅遊教育培訓體系。加強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精神文明建設活動,樹立良好的旅遊業視窗形象。
陝西省人民政府
2001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