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人民政府貫徹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教育工作決定的意見

2003年12月19日,陝西省人民政府以陝政發〔2003〕54號印發《貫徹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教育工作決定的意見》。該《意見》分充分認識農村教育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的戰略地位,把農村教育作為教 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推進“普九”攻堅,努力鞏固提高“兩基”成果和質量;堅持為“三農”服務的方向,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深化農村教育改革;落實農村義務教育“以縣為主”管理體制,建立完善的經費保障機制;建立健全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就學制度,加大教育對口支援工作力度, 保障農村適齡少年兒童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推進中國小人事制度改革,切實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實施農村中國小現代遠程教育工程,促進農村教育跨越式發展;切實加強領導,建立健全監督機制,保證農村教育健康發展8部分32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陝西省人民政府貫徹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教育工作決定的意見
  • 印發機關陝西省人民政府
  • 文號:陝政發〔2003〕54號
  • 印發時間:2003年12月19日
簡述,意見,

簡述

2003年12月19日,陝西省人民政府印發《貫徹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教育工作決定的意見》。

意見

陝西省人民政府貫徹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教育工作決定的意見
陝政發〔2003〕54號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加快我省農村教育發展,推進農民脫貧致富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根據《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教育工作的決定》(國發〔2003〕19號)精神,結合我省實際,提出如下意 見。
一、充分認識農村教育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的戰略地位,把農村教育作為教 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1、必須進一步提高對農村教育工作的認識。解決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是全 黨工作的 重中之重,發展農村教育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出路。農村教育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重要作用,我省農業比重大,農村人口多 。農村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關係到各級各類人才的培養和整個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沒有 農村教育的全面發展,就很難實現全面小康。大力發展農村教育,是提高農村人口素質和農 民脫貧致富的關鍵所在;是促進城鄉協調發展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重要途徑;是實施“三 步走”戰略規劃,建設西部經濟強省的重要保證。
2、辦好農村教育,解決突出困難和問題,是各級政府一項最重要的職責。我省農村教 育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從整體上看還相當薄弱,問題和困難仍十分突出。存在著思想認 識不到位、管理體制不順、發展不均衡、投入不足、辦學條件差、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不高、 現代化程度偏低、教育負債嚴重等問題。這些問題已嚴重阻礙了農村教育的健康發展和農民 脫貧致富奔小康目標的實現。各級政府一定要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特別是主要領導務必樹 立正確的發展觀和政績觀,把農村教育作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緊抓好,抓出實效。
3、我省農村教育發展與改革的指導思想是,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加快發展,推 進改革,最佳化結構,提高質量,城鄉統籌,服務“三農”,推進全省農村教育全面協調發展 ,滿足農村人口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工作重點是,鞏固和完善農村義務教育“以縣為主”的 管理體制,建立“保工資、保全全、保運轉”的機制,逐步建立適應陝西經濟社會發展的農 村教育新體制;完成“普九”攻堅任務,加大掃除青壯年文盲工作的力度,全面普及九年義 務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注重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實踐能力和就業能力的培養,推進基 礎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的“三教統籌”和“農科教結合”,努力增強教育為“三農” 服務的能力。
二、大力推進“普九”攻堅,努力鞏固提高“兩基”成果和質量
4、切實加大工作力度,確保按規劃全面完成“普九”攻堅任務。“普九”要 嚴格堅持 標準,堅持與“普及實驗教學縣”工作同步實施,堅持軟體從嚴、硬體從實。復盲嚴重的縣 ,要落實機構,明確責任,配強人員,按照“一堵、二掃、三提高”的方針,扎紮實實地抓 好掃盲補課工作。省政府與有關市、縣政府要逐級簽訂“普九”攻堅和掃盲補課工作目標責 任書。從2004年起,各級財政都要設立“普九”攻堅專款。
5、鞏固“兩基”成果,提高“兩基”質量。各級政府要認真制定“兩基”鞏固提高規 劃。要落實好縣鄉政府、村民委員會以及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抓義務教育完成率的責任,確 保農村國小和國中適齡兒童少年都能按時入學並完成九年義務教育,防止輟學;保證進城務 工的農民子女平等地享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到2007年,視力、聽力和智力殘疾兒童少年 的入學率要提高到85%以上;農村青壯年文盲率控制在2%以下。要以調整學校布局為重點 ,最佳化教育資源配置,提高辦學效益和教育教學質量。把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作為中國小 布點調整的一項重要措施,認真抓實抓好。為防止輟學,邊遠山區可適當保留教學點。各級 政府必須從促進教育公平,維護社會公正的大局出發,高度重視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要以 農村國中和鄉鎮中心國小為重點,切實抓好薄弱學校建設。要明確目標,落實責任,整合資 源,籌措經費,大力提高薄弱學校的校舍、師資和裝備建設水平,努力改善學校衛生設施和 學生食宿條件。加強學校管理和教學研究,推進素質教育,建立教育教學評估指標體系並組 織評估檢查,全面提高農村中國小的教育教學質量。進一步完善“兩基”評估複查制度,對 複查不合格的縣,要亮黃牌,並責令限期整改;對複查合格的縣,給予表彰獎勵。
6、大力發展高中階段教育和幼兒教育。加快辦學體制改革,提倡和鼓勵社會力量舉辦 非義務教育,努力形成農村非義務教育的多元投入格局和多種辦學模式。通過擴大優質教育 資源、改造薄弱學校、創辦特色學校,以及聯合、兼併、民辦公助等多種形式,擴大高中階 段學校和幼稚園的辦學規模。學前教育機構由教育部門負責審批。到2007年,國中畢業生升 入高中階段學習的比例達到80%以上,70%以上的學齡前兒童能接受學前三年教育。
三、堅持為“三農”服務的方向,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深化農村教育改革
7、積極推進農村中國小課程和教學改革。在實現國家規定基礎教育基本要求 的前提下,緊密聯繫農村實際,認真開好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農村國中和普通高中要在校本課程和 綜合實踐活動中,適當增加職業教育的內容,使學生掌握一至兩門實用技術,鼓勵學生在獲 得畢業證書的同時,獲得職業資格證書。逐步擴大農村初、高中畢業生接受“綠色證書”教育的範圍。市、縣政府要根據農村學校課程改革的需要,充分發揮各類農業示範基地、科技 推廣基地的作用,聘用有實踐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擔任專兼職教師,指導和支持農村學校開 展勞動實踐、科技推廣和勤工儉學活動。縣鄉政府要協調有關部門和村民自治組織,為學校 勞動實踐和勤工儉學劃撥必要的土地。
8、堅持以就業為導向,大力發展農村職業教育。農村職業學校要緊密結合產業結構調 整和市場變化、特別是就業市場的變化趨勢,調整專業設定,組織教育教學活動。堅持教學 活動與生產實踐、社會服務、技術推廣相結合,加強創新、創業和就業能力的培養。要實行 靈活的教學和學籍管理制度,方便學生工學交替、半工半讀、城鄉分段和職前職後分段完成 學業。到2007年,職業學校畢業生同時取得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的比例要達到70%以上 。要積極推進農村職業教育管理體制和辦學體制改革,鼓勵社會力量和吸引外資舉辦職業教 育,促進職業教育辦學主體和投資渠道多元化。大力推廣多樣、靈活、開放的辦學模式,重 點建設一批有就業競爭力的骨幹學校和培訓機構。建立陝西省職業教育就業信息網,加強對 畢業生的就業指導。
9、農村成人教育的重點是開展實用技術培訓和勞動力轉移培訓,促進農業增效、農民 增收。繼續發揮鄉鎮成人文化技術學校、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和各種農業技術推廣、培訓機構 的作用,實行農村中國小一校掛兩牌,日校辦夜校,積極開展農民文化技術教育和培訓。實 施“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程”,有計畫、有步驟地開展農村富餘勞動力培訓工作,使 農村勞動力都有一技之長,或一專多能,並獲得相應的職業資格或培訓證書。培訓工作必須 充分考慮市場需求,積極開展“定單”培訓,堅持先培訓後輸出的原則。逐步形成政府扶持 、用人單位出資、培訓機構減免學費、農民適當分擔的培訓經費籌措機制。省政府每年從扶 貧資金中安排專項經費,用於資助農村貧困家庭子女接受職業培訓。
10、切實加強“三教統籌”和“農科教結合”。農村職業學校、成人學校和中國小要在 為農村培養合格人才、推廣農村實用技術、開展各種形式的為農服務活動方面,加強銜接和 溝通。要以縣級職教中心為依託,有關院校為龍頭,鄉鎮農民文化技術學校為輻射點,逐步 形成政府協調,各方參與,農科教緊密結合的農村信息發布、人員培訓、技術服務、成果推 廣的網路體系。按照統籌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整合職業教育資源,從2003年開始,每年 啟動20個縣,引入市場機制,採用民辦公助等形式,廣泛開展為“三農”服務活動,省、市 給予一定資金支持。要組織協調各高等學校、科研單位和城市職業教育機構定點聯繫一個縣 ,建設示範基地,推廣實用技術和成果,引進科技項目,推動縣域產業結構調整,扶持並形 成新的優勢產業。要積極開展創建教育強縣工作。到2007年,全省建成教育強縣20個,教育 強鄉鎮500個,全省有一半以上的縣建成農村教育綜合改革示範縣。
四、落實農村義務教育“以縣為主”管理體制,建立完善的經費保障機制
11、明確各級政府在農村義務教育中的責任。農村義務教育實行“在國務院 領導下,由地方政府負責、分級管理、以縣為主”的管理體制。
省政府負責統籌制定全省農村義務教育發展規劃;根據國家中國小教職工編制標準,核 批全省農村中國小教職工編制;通過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合理安排中央和我省財政轉移支付 資金,增強財政困難縣義務教育經費的保障能力。制定全省農村中國小公用經費標準和定額 ,確定農村中國小收費項目和標準。增加危房改造專項資金投入。建立助學制度,組織實施 教育對口支援工作。加強對下級政府教育工作的督導檢查。
市政府負責制定本市農村義務教育發展規劃,協調農村義務教育發展。落實教育法律、 法規和政策,抓好基礎教育重點項目建設,加大政府投入和對縣級的財政轉移支付,對農村 中國小危房改造給予補助。根據省政府制定的中國小教職工編制標準意見,審核上報本市各 縣農村中國小教職工編制。組織實施助學活動。加強教育督導檢查,對所屬縣區農村教育分 類指導。
縣政府負責制定本縣農村義務教育發展規劃,組織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建立“保工資、保全全、保運轉”的機制,加強對教師工資發放和教育收費情況的監督和檢查。統籌中國小 建設、管理、布局調整與危房改造。積極籌措教育經費,合理安排使用上級轉移支付資金, 確保財政依法增加對義務教育的投入,確保義務教育經費不低於農村稅費改革前的水平,確 保農村中國小財政預算內公用經費按照省上確定的實施定額予以落實。負責中國小校長及教 師隊伍建設。負責中國小教職工的編制管理。建立由公安、司法、教育、文化、工商等部門 負責的學校安全、周邊環境治理工作體制,維護學校治安、安全和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建立由計畫、財政、建設、國土資源、教育等部門負責的學校基本建設保障體制;負責本縣基 礎教育的督導評估和經費審計,對鄉(鎮)政府有關教育工作和中國小進行督導評估。
鄉鎮政府負責組織適齡兒童少年入學,嚴格控制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輟學;維護學校的治 安、安全和正常教學秩序,治理校園周邊環境,保障學校的校舍、設備、場地和財產不受侵 占;按有關規定劃撥新建、擴建校舍所必需的土地,幫助學校落實學生勞動實習基地和生產 園地;積極籌措經費,改善農村中國小辦學條件,支持農村義務教育發展;協助縣教育行政 部門管理本鄉鎮的中國小、幼稚園。
村民自治組織積極動員適齡兒童入學,組織村民以義務勞動或鼓勵民眾自願捐資等方式 支持中國小辦學,按規定通過“一事一議”的辦法,籌資籌勞維修校舍。維護學校的治安和 安全,按有關規定落實劃撥的學校用地,對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給予大力支持。
12、建立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各級政府要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建立農村義務教 育經費以縣為主、省市補助的投入保障機制,確保農村義務教育投入不低於稅費改革前的水 平併力爭有所提高。市、縣財政在安排年度預算時,主要保證義務教育,重點用於農村。
各級政府要按照《教育法》的規定,保證教育財政撥款的增長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 長,逐步增加生均教育費用、逐年增加生均公用經費。繼續落實省政府關於各級財政新增財 力用於教育的比例不低於20%的規定,並全部用於農村基礎教育;市、縣財政每年新增財力 主要用於農村義務教育。
省、市財政部門要均衡行政區域內各縣財力,逐縣核定並加大對財政困難縣的轉移支付 力度。農村稅費改革轉移支付資金的50%以上要用於教育,其中40%主要用於彌補公用經費不 足和補助中國小危房改造。縣級政府要增加對義務教育的投入,教育經費必須全額列入預算 。鄉鎮政府要積極籌措資金,改善農村中國小辦學條件。
在現有教育專款和教育經費預算不減的前提下,從2004年起,省級增設的基礎教育專款 隨財力的增長逐年增加,主要用於農村薄弱中國小改善辦學條件。繼續實施“國家貧困地區 義務教育工程”和“農村中國小危房改造工程”。
13、確保農村中國小教職工工資按時足額發放。教職工工資發放實行省長、市長、縣長 負責制。縣級政府結合本級財力和上級轉移支付資金,將教職工工資全額納入本級財政預算 ,建立專戶,統一管理。工資發放對學校實行總額包乾,由學校結合教師聘任制、崗位責任 制,實行校內結構工資制。對累計拖欠的教職工工資,由各級政府逐年解決。對發生新欠農 村中國小教職工工資的情況,省政府從2004年起予以通報。
14、建立農村中國小基本建設和危房改造經費投入保障機制。各級政府要將中國小建設 和危房改造優先列入基礎設施建設的整體規劃,在國家預算內基本建設投資中劃出一定比例 ,保證農村中國小校舍建設。對中國小危房改造,要摸清底子,按國家標準編制計畫,落實 資金,2005年以前集中完成現有D級危房改造任務。從2004年起,各級政府都要設立農村中 國小危房改造專項經費。省農村扶貧開發重點村的建設中,要安排適當比例的資金用於學校 建設。縣政府對農村中國小進一步發展所需的校舍建設和危房改造項目,要在國家預算內基 本建設年度投資計畫中予以落實,並儘量減免各種規費。各市、縣要建立定期的危房勘查、 鑑定工作制度和危房改造經費保障機制。將“普九”欠債和中國小危房改造欠債轉移到縣、 鄉政府,在化解鄉村債務時,由各級政府分級逐年解決。債權單位和個人不得因追索債務而 影響學校正常教學秩序。
15、確保農村中國小公用經費。農村中國小公用經費除學校按規定向學生收取的雜費外 ,其餘部分由縣政府根據《陝西省農村中國小公用經費實施定額》,足額列入財政預算,並 保證及時撥付。堅決杜絕中國小公用經費財政預算零基數的現象。中心國小以上學校收取的 雜費,實行財政收支“兩條線”管理,全部用於學校公用經費和小型修繕,不得用於平衡財 政預算,不得從中提取任何性質的調節基金,不得用於教職工工資、津貼、福利和學校基建 等開支。中國小代辦費不納入“收支兩條線”管理。中國小收費實行公示制度。學校要加強 財務管理,切實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省、市教育、財政部門每年要對各縣中國小公用經費 定額落實情況進行統計監測和公布。
16、完善基礎教育專款的管理機制。農村教育專款實行全程項目管理,市、縣兩級財政 部門要設立教育專款資金專戶,做到專戶管理、專款專用;省、市、縣設立的教育專款,由 教育部門商同級財政部門安排下達;計畫、財政、扶貧等部門在安排中央和省級用於教育的 資金項目時,要與教育部門溝通後下達。加強城市教育費附加的徵收和管理工作,地稅部門 要將城市教育費附加與主稅一起按月徵收,上繳同級金庫,由教育部門提出分配方案,商財 政部門安排使用。
五、建立健全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就學制度,加大教育對口支援工作力度, 保障農村適齡少年兒童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17、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實行“兩免一補”(免雜費、免 書本費、補 助寄宿生生活費)制度。對資助對象要摸清情況,登記造冊,實行網路化管理。資助對象和 資助情況由學校每學年向社會公布一次,廣泛接受監督。到2007年,爭取全省農村義務教育 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都能享受到“兩免一補”,努力做到不讓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 。從2004年起,增加省級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助學金,重點資助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 難的學生。
18、進一步完善教育對口支援制度,重點幫助貧困地區薄弱學校改善辦學條件,幫助家 庭困難學生接受教育。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要按照聯縣扶貧工作的要求,積極開展對 薄弱學校和困難學生的幫扶工作。各高等院校、各級各類重點學校、示範學校要按照當地政 府的安排,與貧困地區的薄弱學校結成對子,開展多種形式的幫扶活動。國家級扶貧開發重 點縣及所在市要高度重視江蘇對我省的支教工作,積極主動地與江蘇省相關縣加強聯繫,爭 取對方以多種形式開展對薄弱學校和困難學生的支持與扶助。
19、加強統籌協調,逐步實現助學活動經常化、制度化。各地要儘快建立經常性助學活 動協調機構,銜接和協調政府各部門、有關社會團體的各類助學活動,使助學活動逐步走上 有序化、制度化、規範化的軌道。繼續支持和鼓勵有關方面積極開展“希望工程”、“西部開發助學工程”、“城鄉少年手拉手助學活動”、“扶殘助學活動”等社會公益性助學活 動。對為支教以及捐資助學工作的先進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要按照有關政策規定,對捐資助學、捐資興學的企業和個人給予減免相關稅費的政策優惠。新聞媒體要免費刊播經 常性助學活動的公益廣告。設立省級教育捐助中心,統籌協調各種形式的助學活動。
六、推進中國小人事制度改革,切實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20、理順中國小人事管理體制。縣級教育行政部門依法履行對農村中國小教 師的資格認 定、職務評聘、培養培訓、調配交流和考核等管理職能,並根據上級人事部門的相關規定, 組織實施對中國小教師的招聘錄用。農村中國小校長的選拔、任用、培訓、交流、考核由縣 級教育行政部門歸口管理。鄉、村不得聘任農村中國小教職工。
21、加強中國小編制管理。認真執行《陝西省實施中國小教職工編制標準的意見》和《 陝西省中國小教職工編制標準》。各級機構編制部門會同教育、財政部門在2004年上半年以 前要將編制核定到縣、學校和教學點。在核定編制時,應充分考慮農村中國小區域廣、生源 分散、教學點較多的實際,保證教師編制的基本需求。同時要考慮教師進修提高、女教師產 假等因素,在核編時留有一定餘地。各級政府在核定為教育教學服務的教研室、教師進修學 校、電化教育以及裝備管理等機構的編制時,要給予適當傾斜。鄉、鎮政府要明確專職人員 ,管理具體教育事務。機構編制部門對中國小及相關教育機構的編制要實行動態管理,定期 調整。任何部門和單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占用或變相占用中國小教職工編制,對占用教師編制 但不在教師崗位的人員,要限期與學校脫離關係。
22、全面推行中國小教職工聘任制。教職工聘任實行科學設崗、公開招聘、平等競爭、 擇優聘用、契約管理,聘任期限一般為3年。全面實施教師資格制度,凡專門從事中國小教 育教學的人員必須依法取得教師資格,持證上崗。中國小補充教師,要拓寬來源渠道,在具 有教師資格的人員中擇優錄用。要建立科學的考核辦法,將師德和教育教學工作實績作為考 核的主要內容,考核結果作為教師續聘、解聘、獎懲的主要依據。要堅持依法治教,全面加 強教師隊伍管理。對違反職業道德、嚴重失職的人員,要堅決清除出教師隊伍。各縣教育行 政部門要建立教育人事爭議調解機構,負責教職工與學校發生爭議的調解,依法保障教職工 和學校雙方的合法權益。各縣人事部門所屬的人才交流中心,要密切配合教育部門統一管理 尚未聘用上崗教師、落聘教師和民辦學校教師的人事檔案,為教師合理流動搭橋鋪路。
23、積極推行中國小校長聘任制。校長的聘任由教育行政部門負責,相關部門參與,要 嚴格掌握任職條件和資格,面向社會公開招聘。每屆聘期3—5年,可以連聘。保障教職工對 校長任用工作的參與和監督,並努力提高社區和學生家長的參與程度。對考核不合格或嚴重 失職、瀆職的校長,應及時予以解聘。
24、加強教師和校長培訓工作。教育行政部門要制定培訓規劃,逐級分解任務,採取得 力措施,抓好教師的培訓工作。通過3—5年努力,使全省中國小教師學歷合格率達到全國平 均水平,並使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有較大幅度提高。教師培訓工作由各市統籌安排,市、縣 兩級具體組織實施。要以校本培訓為重點,構建教師終身教育體系。實施“農村教師素質提 高工程”,開展以新課程、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為重點的中國小教師全員培訓和繼續教 育。中國小教師的各類培訓由教育行政部門歸口組織和管理,其他部門不得另行組織培訓。 要繼續堅持中國小校長任職資格培訓、提高培訓和高級研修培訓制度。省財政增加師範教育 專款,從2004年起,新增部分用於省級骨幹教師和校長培訓。各市、縣政府要加大教師、校 長培訓經費投入,加強培訓基地建設。
25、加強新教師培養。認真實施“教師教育網路聯盟計畫”。中國小教師的培養納入高 等教育發展規劃,積極創造條件,培養具有專科學歷國小教師和本科學歷國中教師。擴大教 育碩士的培養規模和招生範圍,大面積提高高中教師的學歷水平。到2007年,新補充的國小 教師具有專科學歷者、新補充的國中教師具有本科學歷者,均力爭達到80%以上,高中教師 中研究生學歷達到一定比例。
師範院校應根據基礎教育新課程體系的要求,主動調整培養目標、課程結構和專業設定 ,改革教學方法和培養模式。要加強信息技術、外語、體育、藝術,特別是科學等綜合類課 程師資的培養。師範院校在每年招生計畫中要劃出一定比例,面向貧困地區招收師資定向生 ,師資定向生完成學業後,在貧困地區中國小任教的時間不得少於6年。
26、建立城鎮中國小教師到鄉村任教服務期制度。城鎮教師必須輪流到農村學校、骨幹 教師輪流到薄弱學校任教。農村中國小中、高級教師職務崗位比例在現有基礎上適當提高, 提高幅度不超過5%。城鎮中國小教師評聘高級教師職務,原則上要有兩年以上鄉村中國小 任教的經歷。在鄉鎮以下學校或教學點工作的教師,在同等條件下,可以優先晉升高一級職 務。從2003年開始,今後5年,每年從非師範類高校中選拔1000名畢業生,經培訓取得教師 資格證後到農村中學任教。凡到縣以下貧困、邊遠鄉村中國小任教的大專以上師範類畢業生 ,戶口可以落在縣城,試用期間享受轉正後的工資待遇。建立農村、邊遠貧困地區教師崗位 津貼制度,其工資構成中,津貼比例提高10%,隨工資發放。完善農村中國小教師社會保障 制度,相關部門要落實教師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住房公積金制度。各市、縣要建立區域 內城鄉“校對校”教師定期交流制度。
七、實施農村中國小現代遠程教育工程,促進農村教育跨越式發展
27、認真組織實施農村中國小現代遠程教育工程。要按照“總體規劃、先行 試點、重點 突破、分步實施”的原則,認真調查摸底,制定規劃,切實抓好國家級和省級遠程教育試點 縣的工作。要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逐步擴大實施範圍,到2007年,使全省農村國中基 本具備計算機教室,農村國小基本具備衛星教學收視點,農村國小教學點裝備教學光碟播放 設備和成套教學光碟。從2004年起,省財政設立農村中國小遠程教育專款,各市縣也要及早 籌劃,設立專項資金,要多渠道籌措經費,保證遠程教育工程順利實施。
28、按照資源整合,綜合利用,提高效益的方針,使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為農村中國小引 入優質教育教學資源服務,為農村黨員幹部教育服務,為農業科技培訓和技術推廣服務。要 充分發揮現代遠程教育技術的優勢,促進農科教有機結合,推進全省農村信息化的實施,實 現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的跨越式發展。在首先保證三種技術模式覆蓋 的前提下,繼續推進中國教育科研網、陝西教育主幹網在農村學校的延伸和覆蓋,全面實施 “校校通”工程,不斷提高教育信息化的水平和質量。
29、加快開發農村現代遠程教育資源,建設好各級現代遠程教育管理平台。以教育行政 部門組織開發教學資源、課程資源為主體,鼓勵高等學校、科研單位以及社會力量積極研究 開發符合農村學校教育教學實際的優質教育資源。建設好省、市、縣各級遠程教育管理平台 和相應的支持服務體系,確保各個遠程教育工程項目真正建好、管好、用好,並充分發揮作用。
八、切實加強領導,建立健全監督機制,保證農村教育健康發展
30、建立健全農村教育工作目標責任制。各級政府要切實加強對農村教育工 作的領導, 精心組織實施農村教育發展和改革的規劃。市、縣政府主要負責人是農村教育工作的第一責 任人。要明確任務,落實責任,加強統籌協調,及時研究解決突出問題,尤其要保障農村教 育經費的投入。市、縣政府每年要向上一級政府專題報告一次農村教育工作情況,重點是農 村教育發展計畫執行情況、教職工工資發放情況、中國小建設及危房改造情況、教育事業支 出占財政支出比例等情況。同時,要將上述情況列入政府工作報告,提交同級人民代表大會 審議。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把主要精力用於農村教育,充實機構和人員,加強農村教育工作 。
31、建立對縣級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的督導評估和審計監督制度。重點督查“以縣為主” 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和“保工資、保全全、保運轉”目標的落實情況,以及“兩基”達標 和鞏固提高工作的進展情況。督導評估的結果作為考核領導幹部政績的重要內容和進行表彰 獎勵或責任追究的重要依據。同時,對積極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推進農村教育工作 成績突出的縣政府,省、市政府要予以表彰獎勵。對評估結果不合格的,要限期整改並予以 通報。
健全和完善農村中國小教育經費審計制度,由上一級審計部門對下一級政府教育經費撥 付、使用情況進行審計,並向社會公告。
32、廣泛動員機關、部隊、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人民民眾通過多種形式支持農村教育,努力營造促進農村教育發展和改革的社會氛圍。對一切有利於農村教育發展,有利於學生上學的辦學形式和各種幫助家庭貧困學生就學的助學活動,各級政府都要熱情鼓勵、積極支持。要規範執法行為,堅持依法行政,杜絕對學校的亂檢查、亂收費、亂攤派、亂罰款。 要清理與教育有關的審批項目、收費項目及相關標準,不合法的要堅決取締,不合理的要及時調整。新聞媒體要發揮輿論導向作用,大力宣傳農村優秀教師的先進模範事跡。廣大農村中國小教師,特別是長期工作在貧困地區的鄉村教師,克服困難、愛崗敬業,艱苦奮鬥,無私奉獻,應該得到全社會的尊重。各級政府要定期對做出突出貢獻的農村優秀教師和教育工作者予以表彰獎勵,在全社會真正形成尊師重教、關心支持農村教育的良好風尚。
陝西省人民政府
2003年12月19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