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
2008年6月27日,陝西省人民政府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快發展服務業的實施意見》。
意見
陝西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快發展服務業的實施意見
陝政發〔2008〕24號
各設區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機構:
一、增強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一)我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需要服務業提供支撐和保障。加快發展服務業,是全面貫徹落實
科學發展觀、構建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是解決民生問題、擴大就業、實現全面建設
小康社會目標的必由之路。改革開放以來,我省服務業得到了長足發展,在促進全省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服務業發展總體水平落後的狀況還沒有根本改變,產業總量偏小,內部結構不盡合理,生產性服務業發展較慢,服務質量和效益不高,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要求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國際服務業的加速轉移和國內產業結構不斷最佳化、居民消費結構不斷升級,為加快發展服務業提供了新的機遇和有利條件。我省正處在工業化、城鎮化加速發展的關鍵時期,必須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增強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把發展服務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形成覆蓋全省、功能完備的服務業體系,支撐引領第一、第二產業發展,滿足人民民眾物質和精神生活的更高需求,為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服務保障。
二、加快發展服務業的總體要求和主要目標
(二)總體要求。堅持為產業發展和生活需求服務的基本方向,按照“基礎在文物、做強在文化、擴展在會展、做大在旅遊、支撐在金融”的思路,構建文化、會展、旅遊、物流、金融一體化產業鏈,積極發展服務外包、產權交易、社區服務等新興服務業,改造提升交通、商貿等傳統服務業。通過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最佳化布局、完善政策、改善環境,提高服務業的市場化、產業化和社會化水平,促進全省服務業的總量增加、結構最佳化、領域拓寬、功能增強、水平提高,努力構建支撐第一、第二產業持續快速發展,滿足城鄉居民消費需求,增加值高、就業面廣,特色鮮明、布局合理的區域服務業體系。
(三)主要目標。“十一五”後三年,服務業增加值增速要高於生產總值的增速,力爭年均達到15%以上。2010年服務業增加值達到3200億元以上,從業人員占全社會從業人員的比重達到37%以上。2020年,服務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進一步提高,服務業結構顯著最佳化,就業容量顯著增加,公共服務供給能力和均等化程度顯著提高,市場競爭力顯著增強,服務業總體發展水平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相適應。
三、重點發展高成長性服務業
(四)大力發展交通物流業。進一步加大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快構建以航空、高速公路網、鐵路網和城市軌道交通為骨架的立體交通運輸體系,滿足日益增長的客流、物流需求。積極推進公路和鐵路物流,著力發展航空、航運等國際物流,努力拓展航空快遞運輸、多式聯運和國際貨代等物流業務,建立完善多層次物流體系,為大工業、大產業、大發展提供強力物流支撐。進一步加快物流園區和物流中心建設,關中地區要大力推進西安國際港務區、鹹陽空港產業園和寶雞陳倉三大物流園區建設;陝北地區要加快建設榆林能源化工基地物流園區和延安、綏德、靖邊、神木、橫山物流中心,形成“一園五中心”物流發展格局;陝南地區要積極推進綠色物流發展,建設漢中、安康、商洛綠色產品物流中心和一批交易市場。加快資源整合和信息化進程,構建倉儲、信息等物流公共服務平台,培育和引進大型物流企業集團,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
(五)做大做強文化產業。以產業化理念開發文化資源,以項目化手段培育產業集群,以一體化戰略延伸產業鏈條,提升文化軟實力,構築競爭新優勢,唱響陝西特色文化品牌,實現文化產業大突破、大發展。充分發揮曲江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和安塞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等五個示範基地龍頭帶動作用,加快西部影視數位化製作基地、動漫產業基地、黃帝陵人文始祖文化等十大文化產業園區和基地建設,大力培育特色文化產業群,促進文化產業集聚發展。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引進戰略投資者,做大做強曲江文化產業集團和廣電網路、西部電影等一批龍頭企業,培育報業、演藝和出版等骨幹企業,鼓勵支持民營文化企業快速擴張。著力培養高水平的文藝創作群體和領軍人物,傾力打造一批富有時代特點和陝西歷史文化底蘊的大片、大劇、大戲、大作。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加快編制周秦漢唐四大遺址保護規劃,搞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古籍整理,推進“絲綢之路”跨國申遺工作。
(六)做強做精旅遊業。按照“依託國際旅遊上水平、依託國內旅遊上規模”的發展思路,圍繞“一個中心、六大景區、八條精品線路”的發展重點,加快建設法門寺文化景區、秦始皇陵遺址公園、延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秦嶺自然景區等重點項目,引導溫泉沐浴、民俗體驗等特色旅遊板塊式發展,形成文化旅遊、紅色旅遊、自然生態旅遊、溫泉沐浴和休閒度假旅遊四大系列,全面提升陝西旅遊的知名度和競爭力。加快旅遊配套服務體系建設,加強旅遊目的地宣傳推介和行銷網路建設,積極培育和發展旅遊新產品、新業態,拓寬海內外客源市場。加大旅遊人才培養力度,深化旅遊體制機制改革,引進現代管理模式,大力推進旅遊業品牌化、網路化、集團化發展。進一步推動旅遊業區域合作,加強旅遊資源、資本和服務的相互開放,全面提升旅遊產業水平。
(七)發展壯大會展業。以歐亞經濟論壇、西洽會、農高會三大品牌展會為龍頭,整合會展資源,策劃實施一批在國內外有重大影響的會展項目。改善會展設施,加快建設西安曲江國際會展中心、滻灞國際會議中心等會展平台。加強與港、澳及國際會展業品牌企業的合作,積極引進國際頂級專業會展公司和先進的管理方式、經營理念,提升會展服務專業化、國際化水平。加快建設以西安為中心的會展經濟圈,積極打造“西部會展之都”,構建區域會展中心。
(八)培育發展創意產業。以“創意設計”為重點,積極發展研發設計、工業設計、文化傳媒、建築設計、軟體設計、諮詢策劃、時尚消費等創意產業。加快設立創意產業園區,發揮集聚效應,培育和發展創意產業鏈,提高創意產業規模和水平,創建西部乃至全國的創意產業技術支撐基地、創意產業人才培訓基地和創意產業示範基地。
四、大力發展面向生產的服務業
(九)穩步發展金融業。以構建西部重要金融中心為目標,建設西安滻灞金融商務區,吸引更多國內外金融機構來陝設立總分支機構。有效整合地方金融資源,加快區域性商業銀行組建步伐。大力發展資本市場,積極爭取設立重大產業發展基金,完善中小企業擔保體系,擴大直接融資比重。積極培育保險市場,調整最佳化險種結構,加快產品、服務和管理創新。
建設發展區域性產權市場。按照國家產權市場的標準和要求,以西部產權交易所為基礎,整合全省產權交易機構,完善市場功能,創新業務品種,形成各類產權流轉順暢的操作平台。
(十)積極發展科技和信息服務業。充分發揮陝西工業技術研究院、西北工業技術研究院等五個科技服務平台的作用,支持完善西安創業服務中心、寶雞市生產力促進中心,強化省重點實驗室和重點企業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的對外開放和服務功能,促進科技成果交流和實用技術的推廣套用。充分發揮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的科技輻射作用,完善縣鄉科技推廣服務網路,加強農業科技推廣。
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三網”融合,推動信息服務業集約化運作。建立完善信用服務、安全認證、網上支付、法規標準等電子商務支撐體系。完成以電子政務核心網路、信息安全、信息交換、套用服務、數據存儲為主要內容的統一平台建設,實現網路互連互通,高效運作。
(十一)大力發展服務外包。順應全球性服務外包產業轉移的趨勢,整合服務外包資源,積極承接信息管理、數據處理、財會核算、技術研發、工業設計等國際服務外包業務,以發展國際離岸服務外包業務為重點,大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自主品牌、高增值服務能力的服務外包骨幹企業。加快服務外包專業園區和支撐平台建設,依託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加快建設創業能力強、科技產業發達的ITO中心和擁有現代製造業基地、出口加工基地的BPO中心,全力打造以西安國家服務外包基地城市為中心的具有國際一流水平的服務外包產業基地,有效發揮產業集群效應,輻射帶動全省服務外包產業實現快速發展。
五、積極發展面向民生的服務業
(十二)改造提升商貿服務業。積極推廣連鎖經營、特許經營、倉儲超市、電子商務、代理配送等新型業態,運用現代經營理念和信息技術改造批發零售業。統籌規劃各類商業網點布局,鼓勵連鎖企業向社區和農村延伸,構建便利化服務體系。整合旅館業資源,提升酒店業發展水平,滿足多樣化需求。積極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牌餐飲,鼓勵老字號餐飲店實施連鎖經營,做大做精“陝西小吃”。
(十三)積極發展社區服務業。全面推進社區服務的社會化、產業化、人性化發展,拓展社區服務領域,創新社區服務形式和內容,建立和完善綜合社區服務體系和網路。重點發展社區醫療保健、家政服務、養老托幼和食品配送等便民利民社區服務。強化社區再就業組織服務功能,鼓勵失業人員、轉崗幹部和復轉軍人創辦社區服務企業。
(十四)扶持發展農村服務業。建立健全農業科技推廣和運用、農業信息服務、重大病蟲害統防統治、農業災害預報預警及農產品質量安全等服務體系建設,提高農村社會化和農業產業化水平。積極推進農村交通、通信、電力、文化、公共衛生、廣播影視、飲水安全等設施建設,努力創造便捷舒適宜居的生活環境。重點建設“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和“十大新農村工程”。大力發展園藝業、特種養殖業、鄉村旅遊業等特色產業,不斷增加農民收入。積極做好農民和農民工培訓工作,促進農業富餘勞動力轉移。
(十五)加快發展社會公共服務業。發揮政府和市場在配置社會公共服務資源中的作用,推進社會公共服務分類管理,放開經營性社會公共服務市場,提高經營性社會公共服務的供給能力和經營活力。以均等化和普及化為方向,豐富完善社會公共服務內容,提升公共服務功能,著力解決職業教育、人力資源市場、城鎮廉租房、農民安居、飲水安全、信息入村等突出問題,重點建設“民生八大工程”,不斷提高社會公共服務覆蓋面和社會滿意水平。
六、最佳化服務業發展布局
(十六)促進區域服務業協調發展。按照區域功能定位的要求,加快城鎮化進程,合理配置服務業資源,引導生產性服務業集聚發展,促進生活性服務業和社會公共服務業均衡發展,最佳化服務業空間布局。西安市要進一步強化以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促進服務業最佳化升級,輻射帶動全省服務業加快發展。寶雞、鹹陽、銅川、渭南、楊凌等關中五市區,在改造提升傳統服務業發展的同時,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增強服務業對經濟成長的帶動作用。延安、榆林、漢中、安康、商洛等陝北陝南五市,積極發展具有比較優勢的傳統服務業和新興服務業,進一步提高服務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到“十一五”末,全省要基本形成“以西安為中心、關中為主體、陝北陝南為兩翼”各具特色、優勢互補、協調發展的區域服務業產業體系。
(十七)加快小城鎮建設拓展服務業發展空間。優先建設縣城及中心鎮,促進各種生產要素向城鎮集中。小城鎮要因地制宜,加快發展農產品運輸、倉儲、貿易、信息和技術推廣等服務業,積極鼓勵和引導農民帶資進入小城鎮發展商業、交通物流業、餐飲業、旅遊業等服務行業,建設小城鎮農產品、畜產品、手工藝品等專業批發市場,完善小城鎮面向城市和農村的服務功能,擴大服務業發展空間。
七、深化服務業領域改革開放
(十八)大力培育服務業市場主體。加快國有服務企業股份制改革和戰略性重組,將服務業國有資本集中在重要公共產品和服務領域。大力實施“百強工程”,在文化、旅遊、物流、會展、創意、服務外包、科技信息、報業出版等領域,選擇100個潛力大、輻射帶動作用強的服務業企業,重點給予扶持發展,力求在較短時間內使其產值達到50億元以上,著力打造一批陝西服務業知名品牌,提高產業集中度和市場競爭力。鼓勵和支持民間資本通過各種形式參與各類公用事業和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和經營,提高非公有制經濟在服務業中的比重。
(十九)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加大服務業招商引資力度,積極支持省內服務企業與世界著名大企業、大集團合資合作,吸引國外大企業、大集團到我省設立採購中心、分銷中心和物流中心等。在積極擴大利用外資規模的同時,引進先進技術、管理理念和通用標準,帶動服務業整體水平的提高。鼓勵服務企業“走出去”,開展跨國經營,支持有能力的服務企業在國外設立採購、分銷、物流、金融、旅遊等服務機構,為我省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提供支撐。積極擴大具有比較優勢的對外承包工程、勞務合作、設計諮詢、軟體外包等領域的服務出口。
八、加大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扶持力度
(二十)加大對服務業發展的投入。設立省級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省財政每年安排25億元,以貼息、補助、注入資本金、獎勵等方式,重點支持現代物流基礎設施及服務業重大項目建設等,引導社會資金加大對服務業的投入。積極引導和鼓勵金融機構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服務企業予以信貸支持,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加快開發適應服務企業需要的金融產品,逐步將收費權置押貸款範圍擴大到供水、供熱、環保等城市基礎設施項目。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服務企業進入資本市場融資,通過股票上市、發行企業債券等多渠道籌措資金。進一步加快全省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積極搭建中小企業融資平台,鼓勵各類創業投資機構和信貸擔保機構對發展前景好、吸納就業多以及運用新技術、新業態的中小服務企業開展業務。
(二十一)實行稅收優惠政策。貫徹落實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政策,對符合國家規定的鼓勵類服務產業,可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認真落實新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的有關規定,對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服務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對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服務企業,減按20%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對服務企業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時,若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究開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對企業從事技術轉讓、技術開發和與之相關的技術諮詢、技術服務的收入,可免徵營業稅。對自主創新、節能減排、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的服務類企業,按照國家規定給予稅收優惠。
(二十二)放寬市場準入登記註冊條件。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鼓勵社會資金投入服務業。除國家法律、法規限制經營的行業、項目外,企業可根據需要自主調整經營範圍和方式,工商部門應按企業要求予以核定。一般性服務業企業,除法律、行政法規和依法設立的行政許可有明確規定外,註冊資本最低限額可降低到3萬元人民幣。對採用連鎖經營的服務企業實行企業總部統一辦理工商註冊登記和經營審批手續。
(二十三)優先滿足鼓勵類服務業用地需求。各市區在制訂或修訂城市總體規劃時要充分考慮服務業發展的需要,中心城市要逐步遷出或關閉市區污染大、占地多等不適應城市功能定位的工業企業,退出的土地優先用於發展服務業。城市建設新居住區內,規劃確定的商業、服務設施用地,不得改作他用。積極支持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的單位利用工業廠房、倉儲用房、傳統商業街等存量房產、土地資源興辦信息服務、研發設計、創意產業等現代服務業,土地用途和使用權人可暫不變更。對列入國家和省上鼓勵類的服務業項目在用地上給予傾斜,特別是我省服務業重點領域建設項目和列入服務業發展規劃的大型服務企業的基礎設施建設用地要優先保證。
(二十四)改善服務業發展的價格環境。進一步減少服務價格政府定價和指導價,完善價格形成機制,建立公開、透明的定價制度。除國家另有規定外,結合銷售電價調整,儘快實現商業用電價格與一般工業用電價格並軌,對列入國家鼓勵類的服務業用水價格基本實現與工業用水同價。清理各類收費,取消和制止不合理收費項目。加強行政事業性收費的管理,各市區、各有關部門對有關收費項目及標準要按照規定公示並接受社會監督。
(二十五)積極實施創業扶持政策。研究制定扶持城鎮失業人員、被征地農民創辦服務企業的優惠政策。為困難群體及大學畢業生從事服務業提供小額信貸和其他形式的資金扶持。鼓勵個體工商戶與境外經濟組織或個人興辦合資合作服務企業。留學人員回國創辦外商投資生產服務業企業的,可按規定享受國家有關稅收優惠政策。
九、不斷改善服務業發展環境
(二十六)建立完善服務業信用體系和標準體系建設。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推動政府部門依法共享公開的政務信息,並在就業、社會保障、市場監管、政府採購等公共服務中使用信用信息,引導和培育徵信產品市場。
加快推進服務業標準化建設,配合國家有關部門,抓緊制定和修訂物流、金融、旅遊、商貿等行業服務標準,逐步建立健全省級服務業標準體系。鼓勵新型服務業的龍頭企業、行業協會先行制定使用本行業的服務標準。對暫不能實行標準化的服務行業,廣泛推行服務承諾、服務公約、服務規範等制度,並在一定時間內達到服務標準化。
(二十七)著力吸引和培養服務業人才。圍繞文化、旅遊、金融、會展、創意、產權交易等領域,積極吸引海內外高端服務業領軍人才。引導我省高校發揮自身優勢,建立和完善與現代服務業發展相適應的學科和專業,加快培養服務業創新型人才和複合型人才。積極組織實施服務人才能力培訓工程,重點吸引一批跨國公司、國內外著名培訓組織來陝建立培訓機構。加強崗位技能培訓,全面推進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和職業培訓市場化,不斷提高服務業從業人員素質。
(二十八)完善服務業就業服務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加強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提高公共就業服務的質量和效率,統籌做好城鎮新增勞動力就業、農業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和失業人員就業工作。鼓勵社會各類法人、社會組織和個人依法設立職業中介機構,提供有償的就業服務。
依法簽訂勞動契約,創建和諧勞動關係,落實最低工資制度,規範工資支付行為。加快將服務業個體工商戶、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納入社會保險覆蓋範圍。依法推進服務企業參加基本養老、失業、基本醫療、工傷和生育保險工作。鼓勵和引導企業為職工建立企業年金和補充醫療保險計畫。規範企業年金管理方式。
(二十九)擴大服務業有效需求。積極營造有利於擴大服務消費的社會環境。完善收入分配政策,促進企業在提高效益的基礎上提高職工工資,通過多種渠道增加農民收入、提高城鄉居民消費能力。加強消費文化和消費市場的培育,培養新的消費熱點,引導居民轉變消費觀念,增加即期消費。積極發展消費信貸、租賃服務、分期付款等靈活多樣的消費方式,有效刺激城鄉居民消費需求。
(三十)維護規範服務市場秩序。建立公開、平等、規範的行業監管制度,堅決查處侵犯智慧財產權行為,保護自主創新,維護智慧財產權人合法權益。加強對虛假廣告、質次價高、牟取暴利等損害消費者利益行為的監管,對存在的服務質量問題及時公開曝光。嚴禁向服務企業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或巧立名目增加企業不合理負擔,所有檢查、罰款等行為,必須依照法律法規執行。
(三十一)強化服務業統計工作。建立和完善服務業統計聯席會議制度,切實加強對全省服務業統計工作的協調與指導,以第二次經濟普查為契機,摸清我省服務業發展狀況。進一步健全服務業調查統計制度和信息管理制度,充實服務業統計力量,完善服務業統計調查方法和指標體系,建立政府統計和行業統計互為補充的服務業統計調查體系,健全服務業信息發布制度。各級財政要加大對服務業統計工作的支持力度,保障服務業統計工作的順利開展。各市區要逐步將服務業主要指標納入本地經濟社會發展的考核體系,實行分類考核,落實任務和責任。
(三十二)加強服務業工作的組織領導。為加強對全省服務業工作的組織領導,深化服務業發展戰略、方針、政策研究,協調解決服務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根據工作需要,及時調整省服務業發展領導小組組成人員,充實健全辦事機構。各設區市人民政府也應建立和完善相應的服務業發展協調領導機構。鼓勵具備條件的服務行業組建行業協會,積極發揮協會在行業自律、服務品牌整合以及對服務產品技術創新的研究、交流和推廣等方面的作用。努力形成政府領導、部門配合、協會推動、行業自律的促進服務業發展的新機制。
各設區市、各部門要根據國務院7號檔案、國務院辦公廳11號檔案和本實施意見的要求,按照各自的職責範圍,抓緊研究制定加快服務業發展的配套實施方案和具體政策措施,落實發展指標,並將其列入目標責任考核範圍,確保責任到位、任務落實,促進全省服務業又好又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