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加強養老服務機構綜合監管的通知

《關於加強養老服務機構綜合監管的通知》是由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通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關於加強養老服務機構綜合監管的通知
  • 頒布時間:2021年12月30日
全文,內容解讀,

全文

一、突出監管重點,強化協同監管
(一)加強登記備案。建立養老服務機構備案承諾制度,備案申請人應提交按建築、消防、食品、醫療衛生、環境保護、特種設備等法律法規及國家有關標準開展服務活動的書面承諾並向社會公開;對違反承諾的,依法依規實施懲戒。加強對新增養老機構備案信息的現場核查,對完成備案的,由民政部門會同市場監管等部門自備案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進行現場檢查;對未備案的,自發現其收住老年人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由民政部門會同市場監管等部門進行現場檢查,並督促及時備案。現場檢查中,發現養老服務機構存在可能危及人身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風險的,依法責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的,依法責令停業整頓;對建築、消防、食品、醫療衛生、環境保護、特種設備等重點事項未達到承諾要求的,書面告知相關部門,情節較重的,通知相關部門到場處理,依法暫停其開展服務;對無法核實承諾情況的,書面告知相關部門到場處理,相關部門應及時處理並向民政部門反饋處理意見。
(二)加強質量安全監管。民政部門要會同住房城鄉建設部門加強養老服務機構建築使用安全檢查,及時督促整改,消除安全隱患。民政部門要會同消防救援機構、住房城鄉建設部門開展養老服務機構消防安全整治,摸清消防安全狀況,建立隱患、整改、責任“三個清單”,對重大隱患提請當地政府掛牌督辦。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負責加強對養老服務設施工程建設質量安全的監督管理,依法辦理養老服務機構申報的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查、消防驗收和備案。消防救援機構負責指導、督促養老服務機構履行消防工作職責,依法依規對養老服務機構消防工作實施監督檢查,會同民政部門推動落實養老服務機構消防安全主體責任。市場監管部門要督促指導養老服務機構落實食品安全責任,加強食品安全日常監督管理,加強電梯、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等特種設備安全監督檢查,保障特種設備運行安全,按照規定開展養老服務機構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風險評估。衛生健康部門負責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資質審查,以及內設醫療機構中從事醫療護理、康復治療的專業技術人員資質的管理,加強對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依法執業、醫療服務質量安全監管。生態環境部門負責養老服務機構環境影響評價的審批或者備案,對養老服務機構污染物排放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三)加強從業人員監管。加強對養老服務機構從業人員(包括養老服務機構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以及養老護理員等相關人員)管理。消防救援機構要加強對養老服務機構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的職業資格檢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積極開展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加強對有關培訓評價組織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監管,防止出現亂培訓、濫發證現象。教育部門要加強院校內老年服務與管理人才培養,負責實施院校內(技工院校除外)職業技能水平評價。公安、民政部門要依法依規從嚴懲處養老服務機構欺老、虐老等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的行為,對相關責任人實施行業禁入措施。
(四)加強涉及資金監管。民政、市場監管等部門要引導養老服務機構以合法合規方式籌集和使用養老服務涉及資金;加強對養老服務機構預收服務費用的規範管理。財政、發展改革、民政等部門要加強對養老服務機構建設補貼、運營補貼等資金使用情況的監管。審計部門要依法對養老服務機構建設和運營的財政補貼資金使用情況及政府購買養老服務進行審計監督,對涉及使用財政資金的養老服務重點建設項目實施過程的真實性、合法性、效益性跟蹤審計問效。醫療保障部門要加大對納入醫保定點的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醫保基金使用情況的監管力度,確保醫保基金安全。銀行保險監管部門要加強對金融機構開展養老服務領域金融產品、服務方式創新的監管。民政、地方金融監管、公安部門要加強風險排查和監測預警,做好政策宣傳和風險提示,依法打擊、妥善處置以養老服務為名的非法集資活動。各地要通過督導養老服務機構開設專門賬戶,明確老年人預存資金使用方向和使用許可權等措施,細化對養老服務機構吸收使用社會資金的監管。
(五)加強運營秩序監管。民政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依法引導養老服務機構不斷最佳化內部管理、規範服務行為,合理規避風險、妥善處置糾紛。市場監管、公安部門要嚴厲查處向老年人欺詐銷售各類產品和服務的違法行為。自然資源部門要依法查處養老服務設施用地單位未經批准違法占用土地,擅自改變確定的土地用途,以及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擅自轉讓、出租、抵押劃撥土地使用權的行為。市場監管、民政部門要加大打擊無證無照從事養老服務行為,對未依法取得營業執照以市場主體名義從事養老服務經營活動的,由市場監管部門依法依規查處;未經登記以社會服務機構名義開展養老服務活動的,由民政部門依法依規查處;未經登記管理機關核准登記,擅自以事業單位法人名義開展養老服務活動的,由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機關依法採取措施予以制止,並給予行政處罰。
(六)加強應急處置監管。民政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建立完善突發事件的預防與應急準備、監測與預警、應急處置與救援、事後恢復與重建等工作機制,指導養老服務機構制定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等突發事件應急預案,配備報警裝置和必要的應急救援設備、設施。養老服務機構每半年至少開展1次應急知識宣傳,每年至少開展1次應急演練,提高處置能力。衛生健康部門要指導養老服務機構全面落實傳染病防控措施,做好老年人和工作人員個人防護,防止傳染病暴發或流行。
(七)加強服務退出監管。完善養老服務市場主體退出機制。民政部門要明確養老服務機構暫停、終止服務過渡期,指導監督其妥善做好服務協定解除、老年人安置、資產處置等工作,並會同相關部門依據職能對退出的養老服務機構進行監督檢查,對存在提供虛假情況騙取投資補助或貼息資金等情形的養老服務機構,視情節採取核減、停止撥付、收回相關補助和貼息資金等措施,切實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維護資金安全。
二、明確職責分工,強化監管職責
(一)加強組織領導,強化政府主導責任。各地要堅持黨對養老服務工作的全面領導,把黨的領導貫穿到綜合監管全過程。要深化養老服務領域“放管服”改革,充分發揮政府在法治建設、政策規劃、制度標準、行業管理、行政執法等方面的主導作用。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最大限度減少不必要的行政執法事項。各相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依法履行業務指導和監管職責,實行清單式監管,明確監管的事項、措施、依據、流程,及時、規範公開監管結果,建立協同監管機制。
(二)壓實機構主體責任。養老服務機構要堅持黨的領導,承擔依法登記、備案承諾、履約服務、質量安全、應急管理、消防安全等主體責任,其主要負責人是第一責任人;應制定員工守則,建立健全內部管理機制,提高養老服務、安全管理、風險防控、糾紛解決水平;應當採取在機構顯要位置設定公示欄等方式,主動公開其基本信息、規章制度、服務項目、收費標準等事項。養老服務機構發生公共衛生事件的,應依法依規向所在地縣級衛生健康主管部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民政部門報告;發生安全生產事故的,應按規定向事故發生地縣級以上應急管理部門和民政部門報告。
(三)發揮行業自律作用。養老服務領域行業組織要健全行業自律規約,加強會員信用管理,建立誠信檔案,制定服務準則,實施信譽評價,引領規範會員生產經營行為,推動行業自律體系建設;制定行業職業道德準則,規範從業人員職業行為,協調解決養老服務糾紛。
(四)營造社會監督環境。推進普法教育,提高養老服務機構和從業人員依法從業意識,增強老年人及其家庭權益意識。定期舉辦“開放日”活動,鼓勵支持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新聞媒體和社會公眾監督。暢通投訴舉報渠道,最佳化投訴舉報受理流程,實現“民政牽頭、歸口負責”。完善輿情監測和處置機制,對捏造事實、製造謠言、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宣傳炒作,依法追究有關人員責任。
三、創新監管手段,提高監管效能
(一)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民政部門要會同相關部門制定養老服務機構檢查事項清單,包括建築、消防、食品醫療衛生、環境保護、特種設備等涉及人身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的內容,以及契約管理、服務收費、信息公開等基礎性內容。民政部門要會同市場監管部門建立養老服務機構檢查對象名錄庫;建立住房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運營管理等領域專家組成的執法檢查人員名錄庫。民政部門要牽頭建立聯合檢查工作機制,會同相關部門制定聯合檢查年度計畫,明確抽取比例和頻次、檢查方式、檢查內容、檢查流程等事項,檢查結果要按照規定向社會公示,接受社會監督。對部門聯合檢查發現的問題,由民政部門牽頭,指導養老服務機構制定問題清單、整改清單、責任清單,督促做好全面整改工作,相關部門負責對整改落實情況檢查驗收。對應當採取行政強制措施或行政強制執行的,應當通知具備相應執法許可權的部門或者申請人民法院依法處理。相關部門要將整改進度及結果及時通報民政部門,形成工作閉環。
(二)全過程實施信用監管。大力推行“網際網路 監管”,充分運用大數據等新技術手段,實現監管規範化、精準化、智慧型化,減少人為因素,實現公正監管,減少對監管對象的擾動。建立市場主體信用記錄。民政部門要建立信用信息採集目錄,有關部門在辦理登記備案、資質審核、日常監管、公共服務等過程中,要及時、準確、全面記錄市場主體信用行為,逐個建立信用檔案。市場監管、民政部門要以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為標識,整合形成完整的養老服務市場主體信用記錄,並通過“信用中國(湖南)”網站、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或省政府及相關部門入口網站等渠道,依法依規向社會公開,實現對違法失信行為信息的線上披露和信息共享。民政部門要會同相關部門依據在事前、事中監管環節獲取並認定的失信記錄,依法依規建立健全失信聯合懲戒名單制度,以相關司法裁判、行政處罰、行政強制等處理結果為依據,將拒不整改重大安全隱患、屢犯不改、無證無照運營、開展與養老服務無關活動等性質惡劣、情節嚴重、存在非法集資風險、社會危害較大的養老服務機構納入失信聯合懲戒名單。民政部門要將納入失信名單的養老服務機構通報相關部門,並依法對養老服務機構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採取相應的聯合懲戒措施。
(三)全面規範行政執法行為。全面落實行政執法公示、執法全過程記錄、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三項制度,強化對行政執法權力的制約和監督。加強行政執法人員業務培訓,規範執法檢查、立案、調查、審查、決定等程式和行為。支持鄉鎮做好養老服務機構日常巡查、投訴舉報受理、協助調查取證等工作,建立健全鄉鎮與縣級執法部門協調協作機制。

內容解讀

一、出台背景及過程
一是習近平總書記有重要指示。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多次對老齡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儘快建立完善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十九屆五中全會將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到國家戰略,為做好新時期養老服務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二是國家有要求。2020年11月26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建立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促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20〕48號)(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各地區、各相關部門制定配套措施,建立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以推動形成高效規範、公平競爭的養老服務統一市場。三是省里有部署。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養老服務機構監管工作,多位省領導批示指示,要求進一步建立和完善養老服務機構綜合監管機制,有效防範養老機構非法集資行為。4月22日,省領導在湖南省防範化解涉眾型非法經營活動穩定風險聯席會議第二次會議上,要求省民政廳在抓緊調研基礎上,與市場監管部門共同商議研究,並建立健全長效機制。4月27日,省領導召集省民政廳、省市場監管局等部門召開會議,專題研究養老服務機構綜合監管工作,並就檔案制定提出具體意見。四是現實有需要。我省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超1320萬,現有養老服務機構設施共有3.2萬家,其中養老機構2403家,養老服務床位約50萬張。養老服務市場活力得以進一步激發的同時,也將養老服務領域金融、安全生產等風險防範工作推向高位。要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多樣化養老服務需求,讓老年人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必須採取積極措施加以全面應對。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省民政廳成立了檔案起草專班,多次考察調研,形成檔案代擬稿,並徵求18家省直部門修改意見,經規範性檔案審查,我省制定出台《關於加強養老服務機構綜合監管的通知》。
二、起草說明和主要內容
(一)起草原則。一是堅持對標對表,立足省情實際。《通知》全面貫徹落實國家《意見》要求,對《意見》涉及的政策點進行了系統梳理提煉;同時,結合我省機構設定、部門職責實際和養老服務機構監管現狀,逐項細化,增強操作性。二是堅持問題導向,破解難點堵點。《通知》以促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針對養老機構設立許可取消後的新情況,研究提出能操作可實施的事中事後監管措施,增強政策的系統性和穩定性。三是堅持創新思路,注重協同配合。《通知》創新監管機制和方式,在明確部門職責分工的基礎上,強化行業管理部門和綜合管理部門的協同協作,構建養老服務綜合監管格局。
(二)主體框架。《通知》共分3個部分,明確了監管重點、職責分工、監管手段等方面的14條具體內容。在監管重點上,明確了機構備案、質量安全、涉及資金、從業人員等方面的具體要求;在職責分工上,確定了從行政監管、行業自律、輿論監督、民眾參與等維度協同發力建立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機制的原則;在監管手段上,重點強調了要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信用監管和規範行政執法行為。
(三)特色內容。一是養老服務作為新興行業,呈現多部門分散監管格局,為消除部門監管“壁壘”,形成合力,在14條具體內容中明確提出了各部門職責要求;二是國家“放管服”政策實施以來,養老機構由審批制改為備案制,為助力養老服務監管由事前監管向事中事後監管轉變,明確提出建立養老服務機構備案信用承諾制度及20個工作日的現場檢查要求;三是依據省情,對養老領域非法集資風險防範工作中存在監管手段不嚴密等問題予以解決,提出各地要通過督導養老服務機構開設專門賬戶,明確老年人預存資金使用方向和使用許可權。
三、出台意義
《通知》是養老服務領域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重要舉措,有利於在“放管服”改革、最佳化營商環境以後,規範事中事後監管的程式和手段;有利於加快形成高效規範、公平競爭的養老服務市場,進一步激發養老服務活力,規範養老服務行為,提升養老服務質量;有利於引導和激勵養老服務機構誠信守法經營、積極轉型升級、持續最佳化服務,對推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和長遠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