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武宗朱厚照(《明實錄》寫作“厚𤋜”,1491年10月26日—1521年4月20日),明朝第十位皇帝(1505年—1521年在位),號錦堂老人,明孝宗朱祐樘和孝康張皇后的長子。年號“正德”。
朱厚照從小機智聰穎,喜歡騎射。他即位後,於正德三年(1508年)設立豹房,傳統觀點認為是個人享樂的據點,而當代學者更傾向於認為這是他抑制文官、掌控朝綱的總部。起初,他寵信以劉瑾為首的宦官馬永成、丘聚、谷大用、張永等八人,時稱之為“八虎”。 正德五年(1510年),朱厚照誅殺劉瑾,此後日益寵信錢寧、江彬。正德十二年(1517年)八月至十四年(1519年)二月,朱厚照不顧大臣們的反對,一連四次出巡。朱厚照還曾化名朱壽,自封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並於正德十二年(1517年)領兵抵禦蒙古侵擾,取得應州之戰的勝利,成為最後一位御駕親征的明朝皇帝。除此之外,他對藏族、蒙古族、阿拉伯、葡萄牙等文化有濃厚興趣,通曉多種語言,自封大慶法王、沙吉·敖蘭、蘇萊曼國王等稱號。他在位時,宗室安化王朱寘鐇、寧王朱宸濠先後起兵奪位,均被平息。
正德十五年(1520年)九月,朱厚照在南巡時落水於清江浦,此後身體每況愈下,最終於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駕崩於豹房,享年三十一歲,在位十六年,廟號“武宗”,諡號“承天達道英肅睿哲昭德顯功宏文思孝毅皇帝”,葬於康陵。
基本介紹
人物生平,少年登基,初政風波,劉瑾弄權,平內外亂,染病身亡,為政舉措,政治,經濟,文化,軍事,民族、對外關係,歷史評價,史書評價,名人評價,軼事典故,多才多藝,禁食豬肉,化名朱壽,搶男霸女,愛好異文化,欲將朕比晉惠乎,親屬成員,主要作品,陵寢墓地,史書記載,人物爭議,生母之謎,豹房之謎,影視形象,
人物生平
少年登基
弘治四年九月二十四日(1491年10月26日),朱厚照生於宮中。他是明孝宗朱祐樘與孝康張皇后之間唯一的兒子(關於其生母的爭議,參見“人物爭議-生母之謎”目錄)。其生辰八字為辛亥(年)、甲戌(月)、丁酉(日)以及申(時),倒過去正好是申、酉、戌、亥,“連如貫珠”,與明太祖生辰八字的情況相同,按照傳統的命理學說,被視為吉兆。翌年三月初七日,孝宗以《尚書·堯典》“光被四表”與《易·大象傳》“大人以繼明照四方”之意,賜皇子名“厚照”,次日就冊立為皇太子。
弘治十一年(1498年)二月十八日,朱厚照出閣講學,由程敏政、梁儲、焦芳、王鏊、楊廷和、費宏、靳貴等二十人出任講官。他在學習過程中不僅對講官的禮儀十分到位,而且記憶力超群,上一天所教內容在第二天就可以掩卷背誦,所有講官的名字也被他記住,只要有一人沒來就會被他發現。孝宗對他十分疼愛,外出遊覽時都會帶上他,隨時教導。不過,朱厚照的學習進度很慢,到他登基前只學過《論語》和《尚書》,都還沒學完。影響其學習進度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在學習之外更熱衷於騎射,而孝宗也不會管他。
弘治十八年(1505年)五月初六日,病危的孝宗召閣臣劉健、李東陽、謝遷入乾清宮東暖閣,交代後事,將皇太子朱厚照託付給他們。翌日,孝宗召朱厚照入乾清宮,囑咐他“務遵守祖宗成法,孝奉兩宮,進學修德,用賢使能,毋怠毋荒,永保貞吉”,隨後在午時撒手人寰。其後,經過文武百官、軍民耆老三次勸進,朱厚照於五月十三日同意登基,根據欽天監所擇吉日,於五月十八日即皇帝位於奉天殿,宣布改元正德。
初政風波
朱厚照即位之初,表現出勤政的姿態,往往昧爽時分就上朝聽政,同時繼續進行日講和經筵,但不久就有所懈怠,這被認為是其身邊以劉瑾為首的的八名宦官(“八虎”或“八黨”)引導的結果。他登基時災害叢生。弘治十八年(1505年)六月至八月,京畿地區烏雲密布,陰雨連綿,大水淹沒莊稼,沖塌房屋。正德元年(1506年),彗星掃過內階和太微垣,大雨淹沒了中都鳳陽的民居;南京暴風勁吹,雨水如注,迅雷不但擊毀南京皇城的城牆,還擊中孝陵白土崗上的一棵大樹,樹幹起火,內焚中空;京師流星隕落,天鼓自鳴,震雷還擊中了郊壇、太廟、奉天殿等處的鴟吻、脊獸。群臣認為這些災異是上天譴告,紛紛上疏勸諫新君,指出朱厚照沉湎騎射、宮中練兵、遊玩無度、微服出行、濫賞妄費、不聽直言、視朝漸晚、親王代行祭祀、久曠聖學、居喪不哀等過失。面對這些勸諫,朱厚照表示反省,並一度“屏去鷹犬,停止騎射”,但其內心對朝臣約束他的不滿與牴觸也與日俱增,相應地則是更加倚重劉瑾為首的宦官。劉瑾還給朱厚照編排了弘治年間閣臣操縱朝權的戲劇,讓朱厚照對閣臣留下了惡劣的印象。
除了朱厚照對朝臣約束他的不滿外,他在具體問題上也同朝臣發生衝突,在皇莊問題、軍人占役問題,裁革冗官問題、添設宦官、整頓鹽法等,這些本來是劉健等為他起草的登極詔中承諾改革的事項,但朱厚照維護既得利益群體,不願改變這些弊端,引發了與朝臣的衝突,如正德元年(1506年)初,國舅張鶴齡、張延齡的家人控告有百姓侵占皇莊,朱厚照站在他們一方,令錦衣衛抓捕百姓二百餘人,而朝臣則集體反對,甚至要求撤銷皇莊,朱厚照雖拒絕撤銷皇莊,但規定每個皇莊只留太監一人,校尉十餘人,不得擾民。九月十五日,他又針對戶部尚書韓文折半批給自己所派太監崔杲所奏討的12000引長蘆鹽引一事反覆對劉健等閣臣說:“天下事豈專是內官壞了?譬如十個人中也僅有三四個好人,壞事者十常六七,先生輩亦自知之!”不滿之情溢於言表。不過朱厚照最後還是做出妥協,不再要求批給崔杲剩下一半鹽引。
劉健等乘勝追擊,力圖除掉朱厚照身邊的“八虎”。於是在正德元年(1506年)十月,由戶部尚書韓文出面,李夢陽代他寫了請斬“八虎”的奏章。朱厚照覽奏後驚恐不安,為之流淚,茶飯不思,不得不派陳寬、李榮、王岳等八名司禮監太監赴內閣告知劉健等說自己已經悔悟,請求饒了“八虎”的性命,但劉健等予以拒絕。接著,他又派陳寬等到內閣傳話,說自己有意革劉瑾等人之職,發配南京,劉健還是不肯讓步,甚至放聲大哭,高呼先帝。於是朱厚照又傳召韓文等彈劾“八虎”的大臣,讓司禮監太監李榮對他們說放過“八虎”,自己一定改邪歸正,但韓文登依然不屈不撓,要求處死“八虎”。這時,吏部尚書焦芳將群臣準備請殺“八虎”的情況泄露給“八虎”(一說李榮透露),“八虎”便向朱厚照哭訴,慫恿他與群臣對抗。第二天一早,劉健、李東陽、謝遷等閣臣率九卿、言官聚集在左順門前,準備伏闕奏請誅殺“八虎”。隨後一名太監走出,宣布了寬恕劉瑾等人的聖旨。劉健、李東陽、謝遷大失所望,上疏辭職,朱厚照批准了劉健、謝遷的辭職,留下了對“八虎”態度相對溫和的李東陽。另一方面,之前站在朝臣一方的司禮監太監王岳、范亨也被發配南京(途中被劉瑾派人逼迫自縊),“八虎”之首劉瑾取而代之,成為司禮監秉筆太監,開始弄權。
劉瑾弄權
正德二年(1507年)八月,朱厚照在紫禁城西面的太液池西南岸興建豹房公廨(簡稱豹房),搬入其中,此後再未住過紫禁城。朱厚照豹房縱情聲色,但並無跡象顯示他放棄對朝政的控制(參見“人物爭議-豹房之謎”目錄),只不過他用宦官劉瑾及依附他的焦芳等人來牽制其他朝臣,改變弘治年間權在閣臣的局面。除了焦芳以外,朱厚照還提拔不依附的楊廷和入閣,以相互平衡。但劉瑾的權勢並未受到抑制,並力圖掃除其弄權的最後一道障礙——司禮監掌印太監李榮。正德三年(1508年)六月二十六日早朝結束之際,侍班御史發現五品以下的班次的御道上多了一卷匿名文書,上面讚頌李榮等人,批判劉瑾。劉瑾將五品以下官員三百多人留在奉天門,跪在烈日下,試圖查出文書作者,但一直沒人招認,期間李榮一度監跪,於心不忍,給百官送去冰、瓜等。跪了一下午後,朱厚照傳旨將這三百多名官員押到錦衣衛審問,其中有三人累死。第二天,李東陽上書求情,朱厚照順水推舟,釋放所有官員。與此同時,他針對匿名文書上的內容表示:“你說賢明,我偏不用。你說不賢,我現在偏要用。”於是罷免李榮等人,擢升劉瑾為司禮監掌印太監。有觀點認為,這份匿名文書本身就是劉瑾自導自演的結果,目的就是為了排斥李榮。
劉瑾成了司禮監掌印太監後,權勢日益膨脹,所有奏章都被他帶回私宅,交給侄女婿孫聰和投靠他的松江府已革生員張文冕處理,既不與百官商議,也很少送交內閣擬旨。他還經常為朱厚照安排雜藝,待到朱厚照興致漸高,劉瑾便抱著各衙門的章奏,恭請朱厚照裁決。朱厚照總會不耐煩地說:“朕用你是乾什麼的,這些瑣事還要煩朕嗎?快走!”幾次三番之後,劉瑾便不再恭請朱厚照裁決了,所有政務都由他一手包辦。此外,劉瑾還藉助廠衛的力量來強化權力,他的同黨丘聚掌握東廠,還恢復了西廠,由另一同黨谷大用統領。他還慫恿朱厚照建立內行廠,交給他自己親自統領,凌駕於東西廠之上。他利用這些特務機構陷害異己尤其是言官,安奎、張彧、周璽、黃景等官員均受到迫害,輕則削籍,重則致死。據說在劉瑾當權的幾年中,枷號而死的就多達數千人。在劉瑾的淫威下,超過八成的官員見到劉瑾都要跪拜,而上一個專權宦官王振則只受到約五成官員的跪拜,可見劉瑾的專權在明代又到了一個新高度。在這種情況下,劉瑾貪污受賄、結黨營私都是家常便飯,據說當時民間流傳大明有兩個皇帝——一個是“朱皇帝”,一個是“劉皇帝”;一個是“坐皇帝”,一個是“立皇帝”。而劉瑾亦可能萌生不軌之心,他所豢養的餘明、余倫、餘子仁等江湖術士稱劉瑾的侄兒劉二漢命相貴不可言,暗示他可以當皇帝;而劉瑾還結交陝西總兵曹雄,也被認為居心叵測。
劉瑾在專權過程中,得罪過的人自然不在少數,包括同為“八虎”的張永也同他反目。正德五年(1510年),劉瑾推行清丈屯田的政策,寧夏巡撫安惟學、大理寺少卿周東在寧夏強推此項政策,追征錢糧、馬價,引發軍心不滿,駐守寧夏的安化王朱寘鐇趁機於同年三月發難,殺死安惟學、周東及鎮守太監李增、監槍太監鄧玉、寧夏總兵姜漢等人,宣布起兵清君側,即剷除劉瑾,並在檄文中歷數所劉瑾的種種罪惡。劉瑾在向朱厚照報告朱寘鐇造反時,故意隱匿了朱寘鐇所發布的指斥自己的“偽令”“偽檄”。四月,朱厚照讓楊一清總督軍務,張永為監軍太監,率領京營討伐叛軍。五月二十二日,楊一清等行至華州,得知不願附逆的寧夏遊擊仇鉞計擒朱寘鐇的訊息,隨後京營被召還,楊一清仍偕張永至寧夏安撫軍民,兩人在這一過程中相約剷除劉瑾。劉瑾亦通過自己的特務獲悉此事,準備陷害張永,但還沒動手,張永就於八月十三日帶著朱寘鐇凱旋京師,朱厚照身著戎服,親至東安門迎接,在宮中並舉行大宴。到了夜晚,劉瑾退出,張永趁機上奏劉瑾意圖謀反,並從袖中掏出鞋寫有劉瑾十七條罪狀的奏疏。朱厚照大怒,說:“劉瑾負我!”馬永成也附和張永,朱厚照便派四名身強力壯的長隨逮捕劉瑾。朱厚照本無意殺劉瑾,但隨後在劉瑾家中抄出數百萬兩金銀、各種珍寶、私藏的衣甲和弓弩以及藏有兩把短刀的摺扇,朱厚照便下令將劉瑾凌遲處死。此後,朱厚照又重用錢寧、江彬等武人,但再沒有人像劉瑾那樣專權。
平內外亂
更牽動朱厚照神經的是北方蒙古韃靼部的騷擾。自也先死後,韃靼經歷了一段時間群龍無首的狀態,使明朝邊防壓力有所減輕。弘治年間,小王子(達延汗)崛起,驅逐瓦剌,威脅明朝,特別是弘治十一年(1498年)以後與明朝之間的貢市貿易中斷,導致小王子連年犯邊。朱厚照剛即位,就遭遇小王子入侵的虞台嶺之戰。不過在正德前期,小王子仍在忙於統一韃靼,雖然屢屢進犯,但規模都不是很大。從正德八年(1513年)起,隨著韃靼的統一,小王子的進犯愈發嚴重,令明朝疲於應付。正德十二年(1517年)春,小王子率領七萬大軍南下,大敗宣府總兵潘浩,殺擄3749人,劫掠牲畜23500餘頭。朱厚照決定親自巡邊,抵禦韃靼,於八月初一日微服出德勝門。他的親征計畫並未與群臣商議,閣臣梁儲、毛紀、蔣冕得知後,於次日追至沙河,上疏諫阻,朱厚照不聽。巡關御史張欽不僅三次上疏勸阻,還在八月初六日朱厚照行至居庸關前緊閉關門,任憑朱厚照如何遣使催促,都不放行,朱厚照不得已回到御馬房,從南海子回京。過了二十餘日,朱厚照利用張欽出巡牡羊口的機會再次微服出德勝門並成功出居庸關,留下太監谷大用鎮守居庸關,不準給任何人放行。朱厚照經過宣府,於九月十九日抵達陽和(今山西陽高),而小王子所率五萬大軍於九月二十五日自玉林衛入塞,十月三日於應州城北的五里寨時遭遇大同總兵王勛的抵抗。翌日,從陽和趕到應州的朱厚照加入會戰。經過兩天廝殺,小王子部見無法占到便宜,就於十月初五日撤離邊外。朱厚照率軍追擊。追至平虜、朔州等地時,突然狂風暴起,黑霧遮天,不得已下令收兵,於翌年正月凱旋京師。此後“虜雖歲犯邊,然罕大入”。朱厚照在此次巡邊過程中開始使用“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的名號,從此就愛上這個頭銜,並對邊疆產生濃厚興趣,繼此次巡邊之後,他又在正德十三年(1518年)五月、七月、九月三次巡邊,一路上“乘馬腰弓矢,衝風雪,備歷險厄”,故意不坐官員給他準備的御輦,隨從宦官很多累倒,但他“不以為勞也”。他還給化名“朱壽”的自己加封鎮國公,並在宣府營建“鎮國府”,稱之為“家裡”,對他來說的歸屬感不亞於豹房。
正德十四年(1518年)二月二十五日,朱厚照又為自己(即“鎮國公、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朱壽”)加封太師,並命“朱壽”前往南北兩直隸、山東泰安州等處,敬獻香帛,為民祈福。朱厚照打算南巡的訊息傳開後,群情譁然,內閣首輔楊廷和等群臣紛紛進諫此舉不僅擾亂民間,而且不利於皇帝人身安全。百官在三月十三日、十五日在左順門外伏闕上書,請求收回成命。三月二十日,朱厚照下令將黃鞏、陸震、夏良勝等諫阻最力的六人押送錦衣衛大牢。同時,責令舒芬等107人在午門外罰跪五日,每日自卯時跪至酉時,並命令各衙門堂上官和錦衣衛官校監督諫諍官員的罰跪情況。其後又命黃鞏與為舒芬等求情的大理寺寺正周敘等十餘人每天帶枷跪於午門五天。三月二十五日,朱厚照對舒芬等107人施以廷杖三十,然後外放;四月十五日,朱厚照又對黃鞏、陸震、周敘等被關在錦衣衛大牢中的諫臣施以廷杖五十。然後革職為民或降三級外調,其中陸震、李紹賢等十一人被廷杖致死。不過南巡計畫也因群臣諫阻而被擱置。五月,御史蕭淮奏稱寧王朱宸濠謀反,朱厚照接受楊廷和的建議,仿效明宣宗處置趙王朱高燧的方式,派太監賴義、駙馬都尉崔元和都御史顏頤壽前往南昌宣諭,要求朱宸濠獻還護衛、屯田,並不準再招納亡命。朱厚照的寵臣錢寧與朱宸濠早有勾結,將此情況連忙通報朱宸濠,朱宸濠遂於六月十四日發難,自稱奉太后密旨,起兵監國,殺死不肯依附自己的江西巡撫孫燧和江西按察司副使許逵。朱厚照於七月二十六日昭告天下,削朱宸濠爵位、屬籍,並御駕親征,八月二十二日率軍啟程。四天后,剛走到京郊涿州的朱厚照就接到南贛汀漳巡撫王守仁已擒獲朱宸濠的訊息,將王守仁之奏疏留中,繼續率軍南下,南征由此變成南巡,後來朝臣得知王守仁平亂的訊息,紛紛奏請迴鑾,但朱厚照不聽。另一方面,先鋒許泰及監軍太監張忠等聲稱王守仁曾投靠朱宸濠,見朱宸濠難以成事才倒戈,又私吞寧王府所藏財寶,因此朱厚照對王守仁有所懷疑,拒絕了他北上獻俘的請求,派張永到杭州見王守仁,接收朱宸濠等人。
染病身亡
朱厚照一路經過保定、臨清、揚州,正德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三日(1520年1月13日)抵達南京。在南京,張忠、許泰便面奏王守仁謀反。朱厚照問他們有何證據,他們建議召王守仁來南京。王守仁聞命即前往南京,但被張忠、許泰阻止,只好前往九華山。但朱厚照已了解王守仁赴召被阻的情況,不再懷疑,讓他返回南昌,處理善後事宜。
朱厚照在南京與劉良女等尋歡作樂數月之久,到正德十五年(1520年)閏八月十二日蔡登舟北返。九月十二日,朱厚照在淮安府清江浦常盈倉前的積水池乘舟捕魚,突然小船側翻,朱厚照落水,雖被左右隨從救起,但從此染疾。十月二十六日,朱厚照抵達京郊通州,處置朱宸濠逆案,逮捕了朱宸濠所勾結的京官陸完、太監商忠等人,並在十二月初五日賜死朱宸濠,五天后回到北京。十二月十三日凌晨,朱厚照祭祀天地,在初獻時吐血暈倒。此後,朱厚照就在豹房養病,在此期間,仍然臨幸王滿堂,並且不理睬南京監察御史董雲漢提出的在宗室中擇儲的建議。
正德十六年三月十四日(1521年4月20日),朱厚照駕崩於豹房,臨終對太監陳敬、蘇進留下遺言:“朕疾殆不可為矣,爾等與張銳可召司禮監官來,以朕意達皇太后。天下事重,其與內閣輔臣議處之。前此事皆由朕而誤,非汝眾人所能與也。”朝臣以他生前尚武,可比漢武帝、唐武宗,遂上廟號為武宗,諡號為“承天達道英肅睿哲昭德顯功宏文思孝毅皇帝”。九月,下葬於康陵。
為政舉措
政治
弘治年間,內閣政治十分發達。朱厚照即位後,通過拔擢宦官劉瑾等“八虎”來壓制內閣,並自己創造了新的統治模式——豹房政治。自正德二年(1507年)起,朱厚照搬入豹房居住。他並非單在豹房只顧享樂、不問朝政,而是將其作為自己發號施令的政治中心。他在豹房中所依靠的主要力量一個是宦官,一個是邊帥,一個是既非宦官也非邊帥的“幸臣”,其代表者分別為劉瑾、江彬、錢寧。三派勢力此消彼長,各有特點。宦官派的主要特點是抓權,掌管京營和東、西廠,使其掌握了相當的實力:邊帥派的主要特點是跋扈,他們手中有軍隊,企圖完全控制皇帝,常常鼓動朱厚照不間歇地外出巡幸。他們扈駕在外,這叫做“居外製中”;幸臣派的主要特點是貪婪,他們緊緊掌握像錦衣衛那樣炙手可熱的權力,再依憑權力去攫取金錢財物,無孔不入,致使朝野之人紛紛行賄打通豹房錢寧這個關節。但後來錢寧受到其他兩派尤其是邊帥的排擠,竟與朱宸濠勾結,被捕後沒收財產不可勝數。
朱厚照為首組成的“豹房公廨”實際上是“第二朝廷”。豹房的決策是代表皇帝的最高決策,這一點超過了外廷政權。豹房的決策如皇帝巡幸、與蒙古人開仗、游江南,內閣大臣事前根本不知道半點訊息,往往決策已定,或已行動之後,外廷才知道。而且一切章奏和行政事宜的處理,都要秉承朱厚照的意志,而朱厚照的權力又在豹房,所以每次朱厚照外出巡幸,有時幾個月或經年不歸,就命令內閣和六部的一切重要公文章奏都要用快馬專人送往朱厚照駐蹕的地方,由朱厚照領導的豹房小圈子處決定。雖然這樣會影響辦公的時效,但是朱厚照始終堅持這樣做,原因就是他既想擺脫外廷朝臣們對他的權力實施的干涉,又要控制外廷朝臣不得獨自行使權力,把一切權力都攬歸自己的手中。
經濟
- 發展海外貿易
明朝自開國以來,海外貿易一律以朝貢形式進行,並實施海禁,不準私人交易,因此也沒有交易稅。但到了正德年間,私商活動越來越頻繁。正德三年(1508年),廣東右布政使吳廷舉主張恢復宋制,對“貢使”的附帶物品實行抽分制,即徵收20%的交易稅(後曾一度調整為30%)。朱厚照予以批准,於是明朝開始徵收關稅。此舉不僅擴大了明朝政府的財政收入,更刺激了私人貿易的活躍,海禁事實上已經鬆弛,只要交了稅就可以與中國自由交易,從此“番舶不絕於海澳、蠻夷雜沓於州城”,中國海商也更大規模地出海貿易。一些官僚對此產生警惕,批判此舉違反祖制。朱厚照又在正德十五年(1520年)十二月同意對不按貢期來的“貢使”拒絕接納,但對於按貢期來的“貢使”仍實行抽分制。
- 設立皇莊、皇店
朱厚照熱衷於擴充皇室財政,其措施表現為設立皇莊、皇店。正德以前,明朝皇室就在京畿設定專屬皇室的“皇莊”,不過只是偶爾之舉,如英宗設定一處、憲宗增設皇莊一處,孝宗所增也不過三處。朱厚照剛即位,就在一個月內設定七處皇莊,到正德八年(1513年),總共建皇莊三十三處,總計占地37595頃46畝,相當於京畿八府官民田的七分之一。管理皇莊的宦官、旗校也往往為非作歹,欺壓民眾。在朱厚照的帶動下,親王、勛戚及宦官競相效尤,紛紛擴張莊田,土地兼併之風更加劇烈,社會矛盾也日益激化。
正德年間,朱厚照還創造了另一項皇室產業——皇店。如北京城內的鳴玉、積慶二坊,正德時就建立了皇店,北京戎政府街建有寶和、和遠、順寧、福德、福吉、寶延等六處皇店,在北京的九門,也建有皇店。此外,如通州之張家灣、河西務以及北京西南的蘆溝橋、運河沿岸的大城市臨清、北方的軍事重鎮宣府、大同以及山海關外等地,也都設有皇店,所有商賈經過皇店都會被攔截交稅。
文化
弘治年間,修成《大明會典》,但尚未來得及刊刻,孝宗就駕崩了。正德四年(1509年),朱厚照下令對《大明會典》稿本進行校對後進行刊刻,並親自作序,於正德六年(1511年)正式頒行於世。
軍事
明朝祖制規定京軍不能調外,邊軍不能調內,目的是防止“邊兵弱則夷狄為患,畿(京)兵弱則邊兵為患”。朱厚照在位時打破這條祖制,這是因為他發現京軍連劉六、劉七的流民軍都打不過,邊調動邊軍來鎮壓起義,由此倚重邊軍。正德七年(1512年)十一月,朱厚照指示京營軍和宣府的邊軍要互相對調,以便交換操練和駐守。李東陽以違反祖制為由拒絕擬旨,朱厚照乾脆繞過內閣,直接調宣府、延綏、大同、遼東等四鎮邊軍六千五百人進京,並在豹房設定東西兩官廳,以太監張忠掌管東官廳、邊將許泰掌管西官廳。除了被朱厚照稱為“外四家”的四鎮邊軍外,還有舊有的“侍衛上直軍”(包括“錦衣衛”在內的御林軍,加在一起約有萬人上下)和太監們組成的“內操軍”(大約一二千人)。這三支隊伍是朱厚照直接掌握的武裝,也是豹房政治的實力基礎。
民族、對外關係
- 對韃靼
正德八年(1513年)三月十七日,小王子率領大軍自滅胡墩等處來犯,攻朔州,圍馬邑。五月四日,小王子又分兵九路,每路多則一萬至三萬,少則一百至五百。在石佛寺堡、安邊堡等地大掠七日,先後殺擄軍民三千餘人,劫掠性畜數以萬計,韃靼所過之處,“數百里煙火蕩然,蓋數十年來未有受禍如此之慘者”。此後韃靼連年侵犯,朱厚照在正德十二年(1517年)御駕親征,在應州與之交戰,將其擊退(參見“人物生平-平內外亂”目錄)。
- 對女真
正德年間,海西女真塔魯木衛日益強大,其首領的兒哈你屢次犯邊,被明軍擒殺。其子祝孔革繼續犯邊,並阻礙女真各部朝貢。正德八年(1513年),明廷決定對海西女真採取懷柔政策,並派兵部右侍郎石玠前往撫諭,結果祝孔革“聽撫入貢”,明廷準其免勘,允其襲指揮僉事之職。
正德十二年(1517年),建州左衛等來朝貢馬時,明廷發覺女真各部往往篡改原來敕書尚的職名,從而騙取厚賞。不過明廷“仍賞如例”。
- 對哈密、土魯番
自成化年間以來,嘉峪關以西的明朝藩屬哈密就面臨被土魯番(東察合台汗國)兼併的危機。正德年間,土魯番汗滿速兒強盛,於正德八年(1513年)迫使被明朝冊立的哈密忠順王拜牙即放棄哈密,投奔土魯番,哈密遂亡。此後,土魯番向甘肅鎮進逼,朱厚照派彭澤總督甘肅軍務,抵禦土魯番。彭澤通過通事馬驥等與滿速兒交涉,到正德十年(1515年)報稱以明朝增加對土魯番“賞賜”為條件,土魯番歸還哈密城及忠順王印。然而到了第二年,滿速兒嫌其賞薄,要求增加賞賜,甘肅邊臣扣留其使,滿速兒遂發兵來犯,包圍肅州城,游擊將軍芮寧率700餘人出城抵禦,結果全軍覆沒,土魯番大掠而去。甘肅兵備道陳九疇發現在甘州的原哈密衛頭目寫亦虎仙是土魯番的內應,送至京師,明廷以謀叛罪擬判死刑,寫亦虎仙卻以西域珍寶和女人納賄於錢寧,錢寧將他釋放並引入豹房,得到朱厚照寵幸,獲賜朱姓。面對日益嚴重的邊患,兵部尚書王瓊主張對土魯番以“撫”為主,但楊廷和為首的閣臣則繼續採取“興復哈密”“閉關絕貢”的強硬政策,拒絕土魯番悔罪求貢。直到嘉靖年間,才處死了寫亦虎仙,並按照王瓊的安撫通貢的方針解決了哈密危機。
- 對葡萄牙、滿剌加
正德年間,葡萄牙人東來,明朝在東南亞的藩屬國滿剌加首當其衝。在侵入滿剌加後,葡萄牙人若熱·阿爾瓦雷斯於正德八年(1513年)抵達廣東屯門,占為貿易據點。正德十二年(1517年),葡屬印度總督阿方索·德·阿爾布克爾克所派使者托梅·皮列士來到廣州,稱“佛郎機國”,要求通商。儘管兩廣總督陳金以佛郎機不在《大明會典》所載的朝貢國為由要求先奏準才可“入貢”,但葡萄牙使團卻通過勾結鎮守太監而攀上了江彬的關係,朱厚照得知後破例允其來南京覲見,通過通事火者亞三討取朱厚照的歡心,將他們帶到北京。在此期間的正德十五年(1520年),滿剌加國王派遣使告急求援,明廷才知其正在受佛郎機侵略,但朱厚照以正在應對韃靼為由拒絕出兵援助。御史丘道隆、何鰲要求積極介入,保護藩屬,明廷才決定驅逐葡萄牙人。但實際上朱厚照仍與火者亞三打成一片,並庇護葡萄牙人,直到他死後才驅逐葡萄牙使節以及占據屯門的葡萄牙人。
歷史評價
史書評價
- 《明實錄》:上天性聰明,英毅果斷,初在東宮,勤於學問,孝宗敬皇帝甚鐘愛之。暨嗣極,仰遵先帝顧命,猶御文華殿暖閣,日一再講讀《尚書》《論語》《大學衍義》《通鑑纂要》等書,或朝罷天未甚明,則設燭以講,未嘗厭倦。……遇災変,有司以聞,每為惕然,亟命文武群臣同加修省。乾清、坤寧之殃,避殿降座,深自貶損,下詔哀吁,引咎自歸。凡四方水旱,知小民飢歉無以為生,則亟下賑貸蠲免之令,敬天勤民之心,蓋未嘗不因事而裁成也。第左右近幸欲擅權亂政者,以游逸淫樂蠱上,覬遂己私,而劉瑾為甚……人知上於小人,始雖暫為所誤,既覺之後,裁以大義,不為柔道所牽,其天德之剛,非漢、唐昏懦之主所可同日而語也。尤留意武事,常御鞍馬、習騎射,志欲肅清四海,鞭撻四夷,河南北及山東、四川、江西盜起,命將出師,宵旰忘食,劉六輩侵犯近畿,亟召內閣輔臣,咨所以防禦之宜。其後北幸宣、大,西巡關、陝,南遊江、淮,皆以武備廢弛,欲加整飭,而以居守之重,托諸內閣、府、部,亦無毫髮猜疑。陸走水浮,風灑露沐,動涉萬里,不以勞憚,又先事諄諭所過郡縣毋得以供億為名擾民致怨,蓋其長駕遠馭近乎武,推誠任下本於明,而勤恤民隱又止於仁,故雖頻年遠狩,憂世者危之,然中外宴然,迄於旋蹕。方群盜竊發,聚眾數萬,南北驛騷,又宗藩再叛,窺伺神器,其幾可畏,然輔導謀議之臣竭忠於內,奔走禦侮之將戮力於外,良民則俛首以供饋餉而無所咨怨,節士則捐軀以赴患難而無所顧恤,草澤之奸隨起隨㓕,而寘鐇、宸濠之變皆不待王師之出而遂削平,是雖我祖宗列聖威德大功、培植深固有以建萬世不拔之基,而上之英明足以讋伏奸雄、神武足以剪除禍亂,仁愛足以固結人心,蓋有不可誣者矣。臨崩數語,隱然有輪台自悔之意,而又念天下之事,重囑母后及內閣處之,欲無失策,可不謂明乎哉?惟我皇明,傳序至上已歷九,享國百四十餘年,太祖高皇帝之創造區宇、太宗文皇帝之中靖邦家,皆驅逐於金戈鐵馬之間,經武遏亂,大業以成。及宣宗章皇帝亦嘗巡北邊以討醜虜,幸東土以削逆藩,英宗睿皇帝又銳意北征,親犯大難,蓋皆古帝王張皇六師,四征不庭之雄略也。至憲宗、孝考則當雍熙累洽之世,反戈息馬,專文尚教,自是郊畿之外,不復見旄頭豹尾清塵矣。上以文武並用,長久之術,故屢駕鑾輿,昭布聖武,以示安不忘危之意,然究其根本,則在於委任輔相,紀綱不紊,而又無淫刑橫斂以傷民心,故能保祖宗之基圖,而為太平之天子也。
- 《明史》(萬斯同修):游畂之荒,至帝而極矣。將軍為號,義子幾千百人,不知自底弗類,胡乃如此?且其時誰秉國鈞,而忍為坐視之也?當夫興藩未入,天位曠虛,即宗社僅懸於一線。嗚呼!抑已危矣。是故二正之不亡,雖曰以其人,亦天未大厭明德之故耳。不然以人國為徼幸,老成弼亮者固如是乎?恐於楊諸臣,亦無以自解免於東隅之失矣。噫!
- 《明史》(張廷玉修):明自正統以來,國勢浸弱。毅皇手除逆瑾,躬御邊寇,奮然欲以武功自雄。然耽樂嬉遊,暱近群小,至自署官號,冠履之分蕩然矣。猶幸用人之柄躬自操持,而秉鈞諸臣補苴匡救,是以朝綱紊亂,而不底於危亡。假使承孝宗之遺澤,制節謹度,有中主之操,則國泰而名完,豈至重後人之訾議哉!
- 《明史》(英廉等訂):毅皇承孝宗之遺澤,民庶樂康,朝多耆舊,使有中主之資,委裘端拱,亦可蒙業受成也。顧乃昵比小人,慢游淫戲,萬幾坐曠,大柄潛移,劉瑾煽禍於前,江彬肆毒於後,紀綱廢墜,中外寒心矣。然且俘叛藩,靖群盜臥,薪厝火危而不亡,將天心未厭,猶欲扶持而安全之耶?一傷於狎虎,再病於覆舟,身殞豹房,卒用不嗣,禽荒色荒之戒,有以夫!
名人評價
- 自評:正德英名已播傳,南征北剿敢當先。平生威武安天下,永鎮江山萬萬年。
- 朱厚熜:皇高祖考歲一巡邊,皇兄亦聖威震彼,乃今內逆欺,外賊侮,可慨。
- 南袞:
- ①皇帝巡遊無度,荒亂酒色,囚辱諫臣,不御經筵,信任奸臣姜彬(江彬)矣。
- ②皇帝忘國家之事,出遊無度,有如匹夫,而能維持十五年者,其在前史所未有也。
張邦奇:武皇睿智性生,臨朝或有糾奏,或罪、或釋,酬應敏甚,作詩揮筆輒就,曾不構思,惜近昵蠱惑,而忠直之士阻而不得通也。
陳於陛:武宗八駿四馳,強將在內,皆前代所以致亂,而能信任大臣,朝政不紊,故宗社晏然。
鄭曉:帝英武,剛斷豁達,雖屢巡遊,而臣民無恐;兵革時起,而賦役不繁;狎弄佞幸,而果於用法,不相假借。大漸之降,為天下得人,竟開太平之治也。
李維楨:帝多才藝,能自度曲,被歌聲,群小伺其欲中之,遂不自製,寬然有八駿萬里之思焉。奄人、邊帥、群盜、叛王,四難遞作,佹得無敗耳。
談遷:武宗少即警敏,好佚樂。孝皇彌留之命,諄諄諭輔臣,意至殷也。憑其爽德,慆淫是究,違玉幾之先諭,耽左璫之近娛。朝講浸廢,刑賞無章,致禍溢朝野,狂焰四沸,鼎軸摧折,鉤黨之獄幾起,甘露之變將形。向非朔方睥睨之師,禍首逆瑾行見廟社。然而陰翳解駁,叢借無已,盜權如張永、張忠,煽逆如畢真、劉琅,貪虐如廖堂、廖鵬。天未厭禍,桓、靈、僖、昭其流非遠,矧益以跋扈之彬、寵幸之寧哉!帝閽沈沈,曾不及新豐之市。繡甲華旌,輕蹄彤矢,日不輟御。雲中、上谷、河西、金城,遠詘萬乘之尊,擊狐伐兔,馳峻坂,望窮漠,民至不得保其伉儷、享糟糠孤嫠之業。盜橫河北,宗抗江右,推其沴積,豈曰時之無良乎?雖然,積茲亡轍,釁孽萌生,厥祚克延,亦有其繇焉。孝皇之德,厚浹肌髓,而武宗又不罪一諫臣。元相呵護,群吏奉法,天下之事坏於劇寇,而償於牧守;蠱於權幸,而翼於閣部。其南巡時,哀靳貴而詠一清,則鑒裁未始不明也。夜半出片紙縛瑾,不異孤雛,諸養子號肘腋之患,錢寧俯首受罪。況遺弓之際,成王之末命不是過也。使稍假時日,將與輪台同悔矣。嗚呼!孝皇一傳而躓,安所謂天定乎?
張岱:武宗英果剛決,是大有為之君,使其循規蹈矩,一出於正,以之繩文皇帝之武,不難也。乃流連荒亡,恣意游佃,萬乘之軀等於一擲,其不致顛覆社稷者,亦幸矣。乃七年以前,受逆璫之禍,九年以後,受巡幸之苦,其間劇賊強藩,四下蠭起,卒賴賢臣次第撲滅,非祖宗積德之厚,其能奠安若此也哉?
查繼佐:帝好淫佚,乃為諸嬖所借,幾危社稷。幸所借者徒玩,無他意耳。夫棄至尊而顛為上公,冷三宮而□□民□。推之往辟,誠無此悖□□之性。不省酷虐,游幸為樂,但在聲情,於是鐇、濠伺釁,□□劉、趙波翻,反以璫勢行之,無所牽掣,故得早蹶。且也大臣委蛇,不生矯激,眾正和同,彌縫已甚,而逆瑾而外,權不一人,陰相互持,不啟非分,而況宮車□晏,豹房早歸,則皆天之所以□成命於有周者,嗚呼□矣!
- ①八黨亂政,惟以聲色犬馬蠱惑上心。武宗已久為蒙蔽,韓文等力陳奸璫罪惡,勸以奮乾剛、割私愛,意殊懇切,武宗即未能覺悟其失,翻然改弦。何至一聞請誅群閹之言,驚泣不食?袒護之極,遂至於情不自持、彷徨失措,其童騃昏暗之狀,實為可恨。然武宗是時年已十七,尚無知識若此,其不致漢、唐禍變,豈得謂非天幸歟?
- ④武宗迷而不悟,愎諫獨行,甚至索婦良家,載歸樂妓,失德無所不至。(江)彬雖旋伏刑誅,而武宗之貽笑千秋,能掩乎?
蔡東藩:
- ①武宗性好游嬉,而幸臣江彬,即凱其所好,導以佚游。彬之意,不但將順逢迎,且欲避眾攘權,狡而且鷙,已不勝誅;甚且多方盅惑,使之流連忘返,怙過遂非,索婦女於夜間,稱寓府為家裡,失德無所不至;而又自稱總兵,不君不臣,走馬陽和,猝遇強敵,其不遭寇盜之明擊暗刺,尚為幸事。然其行事,一何可笑也。
- ②觀武宗之所為,全是一個遊戲派,滑稽派。微服出遊,耽情花酒,不論良家女子及樂戶婦人,但教色藝較優,俱可占為妃妾,是一遊戲派之所為也。身為天子,下齒臣工,自為總兵官,並加鎮國公及太師,寧有攬政多日,尚若未識尊卑,是一滑稽派之所為也。閣臣以下,相率泣諫,寧死不避,其氣節有足多者,而武宗任情侮辱,或罰廷跪,或加廷杖,蓋亦由奴視已久,處之如兒戲然。充類至盡,一桀而已矣,一紂而已矣,豈徒若漢武[成]帝之稱張公子,唐莊宗之稱李天下已哉?
- ③武宗在位十六年,所行政事,非皆暴虐無道,誤在自用自專,以致媚子諧臣乘隙而入,借巡閱以便游幸,好酒色以致荒亡,至於元氣孱弱,不克永年,豹房大漸之時,尚謂誤出聯躬,與群小無涉,何始終不悟至此?或者因中涓失恃,恐廷臣議其前罪,矯傳此命,亦未可知,然臥病數月,自知不起,尚未稟白母后,議立皇儲,置國家大事於不問,而謂甚自悟禍源,吾不信也。
毛澤東:《明史》我看了最生氣。明朝除了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不識字的兩個皇帝搞得比較好,明武宗、明英宗還稍好些以外,其餘的都不好,盡做壞事。
李洵:朱厚照是明代貴族大地主階級的一員,雖然做了皇帝,但是還要受到這個階級意識的“權威力量”的束約。這種“權威力量”在明朝來講,就是明代皇族的太祖朱元璋制定的《祖訓》。《祖訓》對於明代貴族來講就是一種封建社會中的“族規”,貴族階級每一位成員都要遵守“族規”,也就是要遵守《祖訓》,皇帝更不能例外。朱厚照生下來就成了皇太子,再從皇太子到做皇帝,都在《祖訓》這種權威力量監護之下。要想做皇帝就要受《祖訓》的約束。這裡只有一種邏輯,就是皇帝接受《祖訓》約束者是“有道明君”,否則就是“無道昏君”。朱厚照一生與《祖訓》的矛盾與衝突是他與外界矛盾衝突的根源,也就是朱厚照在明代諸帝中只能做“無道昏君”而當不成“有道明君”的重要原因。……朱厚照自幼多動,性格外向,注意力分散。即位之後,由於縱慾過度,氣血兩虧,心浮而氣躁。20歲之後,顯然患了偏執狂,或歇斯底里症,表現喜怒無常。也就是在此時,不育症已很明顯了……過去的一些史書往往把朱厚照的好嬉戲、好游幸、親女嬖、住豹房等等荒唐行徑,或莫名其妙的怪誕行為,大體上都歸之於在他左右的幸臣、太監的引誘、教唆的結果。對這一外界影響,當然不容忽視,但他個人的生理氣質、精神狀態方面的變態,也不容忽視。從朱厚照的心理狀態分析,他對於皇家的 《祖訓》、《祖制》那一套作皇帝的規範教務,已經產生了強烈的逆反心理。他不住在乾清宮,就是想擺脫宮中《祖訓》、《祖制》的氛圍,離開那些堅持《祖訓》、《祖制》治國的朝臣們沒完沒了的嘮叨。住進豹房,就是一個寬鬆的環境,在那裡只有玩樂與享受,沒有朝廷禮儀的干擾。……朱厚照的特殊心理不是不可理解的,作為一個皇室貴族子弟出身的皇帝,總想有點作為,光宗耀祖。朱元璋以行伍起家,朱棣戎馬一生,以後皇家子弟本有習武事、取邊功的傳統,何況自古以來的帝王兩件大事“惟祀與戎”,作皇帝就要會打仗,天經地義……關於對武宗的歷史評價問題和其他一些歷史人物一樣,武宗是個有爭議的人物,毀譽不一,但一般來講是貶多於褒。如果用那種把對一個人幾分開的辦法,有時也講不清楚總體問題。有人說武宗一生中某些作為具有時代變革的意義,比如武宗敢於反對《祖訓》、《祖制》,希望擺脫封建傳統禮法的約束;他有商人的意識;追求個性解放等等。也有人肯定武宗是個有能力、有作為的皇帝,他能毫不猶疑地剷除劉瑾,也能帶兵與強悍的蒙古鐵騎作戰等等,都是這位青年皇帝難能可貴之處。因為這些歷史事件都發生在一個整體的人身上,所以應該作整體的估價。剷除劉瑾這件事是明朝專制主義政治體制的機制起了很大作用。明代宦官專權始終達不到漢唐宦官所起的作用,就因為政權機制不同。劉瑾不過是這種機制下第一個武宗的替罪羊而已。剷除劉瑾並沒絲毫改變宦官專權的事實。應州之戰表現出武宗的勇敢,但弘治以來河套蒙古勢力的侵擾是一個嚴峻的問題,武宗率兵打了一仗,究竟解決了什麼問題,則很難說。蒙古問題在明代解決不了,正德時期將頑兵疲又怎樣能解決得了?至於說武宗所作所為反映出中國封建社會變化的時代影響,把他擺脫《祖訓》、生活上淫慾橫流、意識上志存商賈、反傳統習俗等等都說成是他反傳統、反權威、堅持個性解放、滿足人慾或什麼商品意識的代表人物等等,但通過對明武宗這個具體人物和他所處的具體歷史環境的考察,就會覺得上面的種種估計是不夠確切的。公元16世紀的中國仍然是一個封建制統治的國家,但從15世紀中葉以來,這個國家的封建社會結構確實出現了某些與前此不同的變化。在社會經濟中確實出現了稀疏的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萌芽,一些生產發達、經濟先進的地區,社會的傳統觀念和習俗也在發生或多或少的變化。有人認為在武宗朱厚照的身上已經出現那些時代特徵。但持有這些觀念和意識的人,是社會上居於城市經濟氛圍的中下等級的人,這些人由於生產屬性、商業屬性或文化屬性的關係,他們很自然地接受了與傳統習俗背離的意識影響。而像朱厚照這樣的高等級貴族,不會容易接受這種影響。他搞的豹房政治,實質是貴族政治,當然要同《祖訓》、《祖制》所規範的政治有矛盾,這是很自然的事,這同反傳統是兩碼事。至於他扮商賈、貪財貨,不過是逢場作戲,是貴族行樂的一種方式。再有他縱獸慾、貪圖淫樂,根本不是什麼追求人慾,而僅僅是封建貴族腐化生活而已。當時封建社會中孕育的非封建思想意識,首先發生在社會等級不高的群體之中,而且只在這些群體中發展。……說到底,明武宗朱厚照不過是晚期封建社會中一位世俗化的皇帝而已。……明朝的正德皇帝武宗朱厚照的歷史已成過去,只不過在明朝276年歷史過程中是一個頗使人注意的小小浪花而已。因為他的一生並不代表中國歷史發展進程中什麼新的因素,他只不過是一面小小的鏡子,昏暗地反照出某些16世紀中國封建社會悄悄移動著的腳步。他的一生過得既悲慘又不悲慘,說他過得不悲慘,因為他在生前享受了當時生產力所能提供給他的物質享受,也享受到明朝其他皇帝想而不敢得到的極度放蕩荒淫生活,他在精神上也得到了胡作非為、為所欲為的滿足。說他一生過得悲慘,是因為他自己不是一個做皇帝的材料,他沒有虛偽的“尊嚴”,也沒有運用嫻熟的權術,有的只是貴族公子哥的放蕩、無賴和玩世不恭的脾氣。他一生實際上走入了事實造成的誤區。也可以說他不會做皇帝,也做不好皇帝。但事實上他又是一個皇帝,是明朝16位皇帝中的一帝。這可能就是造成朱厚照一生悲劇結果的重要原因。
張仁忠:綜觀明朝皇帝,除洪武、永樂、宣德等少數幾個有作為、有文化素養、有德行的皇帝,大多屬平庸、才能低下,甚至品行惡劣的昏扇之君。正德皇帝該屬他們之中的一員。此人自生下來就靠錦衣美食把他養大,生活在眾美女簇擁、俯首聽命的太監之間,無拘無束,自由自在。至懂事時,宮中的奢華生活給他的啟示,就是盡情享受。14歲,還是一個未成年的孩子,就幸運地當上了皇帝。他是在一個奢華的環境中長大的,不愛讀書,厭煩政事,靠這樣的人怎能治理國家,百姓怎能過上安定的生活!於是,宦官劉瑾專政,胡作非為,他卻搬進“豹房”,搶男霸女,不論媚鼓、樂女、孕婦,一概收取,整天泡在美女們的溫柔鄉里,種種荒浮、荒唐事,就連一般老百姓都為之羞恥,他都幹得出來!他是道德論喪,掃地以盡。在他身上,統治階級的所有望落、腐化,都淋漓盡致的暴露無遺。他過度地追求聲色之樂,無休止地貪夢刺激,終於淘空了正富年華的身體,也未曾留下1個子女,就一命鳴呼了。他過早死去,在他本人尚未盡享人生之樂,或許是件憾事,但對明朝來說,卻是件幸事。的確,正德帝是荒浮帝王中的典型之一。他為政,足以為後人從政者戒:他為人,亦足以為人生之鑑。
蓋傑民:他總是因他對待他的地位的態度,因他不肯像君主的權力把他置於高於一切的位置上那樣發揮作用,而受到非難。正德皇帝把自己想像成軍人-統治者,這與禮儀以及他的官員們期望他實行的官僚政治的準則是不相容的。他自身的行為,他對朋友的選擇,他對文官們的無禮,以及他的酗酒,都被認為是應當受到譴責的,和皇帝的身份是不相稱的。即使唐代和後來北方一些王朝的皇帝(還有明代早期的皇帝)也常常騎馬、打獵、參加戰役,到了16世紀大多數文官卻覺得這類事情在一個皇帝來說是不能被接受的。
軼事典故
多才多藝
朱厚照喜歡吟詩作畫,且精通音律,“作詩揮筆輒就,曾不構思”,並“能自度曲,被歌聲”。他還“善繪神像,有設色鐘馗小幅頗佳”。他的詩歌大多反映他的風流與自負。他南巡途中曾納了一個村婦,為此寫一首小詞,有“野花偏有艷,村酒醉人多”之句。正德十五年(1520年),朱厚照自稱威武大將軍,御製詩十二首,以賜大學士楊一清。在賜詩中,《上馬留題》一首寫道:“正德英名已播傳,南征北剿敢當先。平生威武安天下,永鎮江山萬萬年。”
禁食豬肉
化名朱壽
正德十三年(1518年)七月初二日,朱厚照以遼東、宣府、大同、延綏、陝西、寧夏、甘肅等邊關多事為由,下旨“特命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朱壽率六軍往征”。這裡的“朱壽”就是朱厚照給自己起的名字。大臣們紛紛上奏堅決諫阻,但終究阻攔不住他的出巡。在傳達上面這封聖旨的三天之後,又一道諭旨送到了兵部。敕諭說:“總督軍務威武大將朱壽親統六師,剿除虜寇,迅掃腥膻,安民保眾,雄威遠播,邊境肅清,神功聖武,宜加顯爵,以報其勞。今特加威武大將軍、公爵、俸祿,仍諭吏、戶二部知之。”朱厚照自己給自己加“大將軍、總兵官”官銜,還自封為公爵,更要吏、戶二部給自己發俸祿(後來俸祿定為歲支祿米5000石,在後軍都督府帶俸)。正德十四年(1519年),朱厚照又給“朱壽”加太師銜,並要求“朱壽”前往南北兩直隸、山東泰安州等處尊奉聖像供獻香帛,祈福安民。大學士楊廷和等百官對這種荒唐行為再次勸諫,朱厚照不聽。他平定宸濠之亂也是以“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後軍都督府、太師、鎮國公朱壽”的名義進行的,並在事後給自己論功行賞。
搶男霸女
史載,武宗“每夜行,見高屋大房即馳入,或索飲,或搜其婦女,民間苦之”。其侍臣知悉主子怪癖,竟助紂為虐,搜掠良家婦女以充“幸御”,有時竟達“十車”之多。到後來,武宗就連平民寡婦亦不放過,弄得“民間洶洶,有女家,掠寡男配偶,一夕殆盡”。
正德年間,有個叫於永的回回人對明武宗進言:“高麗女白皙而美,大勝中國。”明武宗遂於正德十六年(1521年)借遣使冊封李峼為朝鮮國王世子之機,要求朝鮮國王李懌提供給他“能理辦膳事女子及幼女”。正德采女的訊息傳入朝鮮後,朝鮮民間就掀起“紛擾婚嫁之弊”,即紛紛提前嫁女,以免入選。不久明武宗過世,由於遺詔有放還內府中諸國女子的內容,故采女朝鮮之事也作罷。
武宗曾以各種方法搜羅男寵,他從宮裡的太監中遴選俊秀者“以充寵幸”,稱為“老兒當”。武宗漁色的對象決不限於內臣,他在外出遊幸活動中亦四處搜羅孌童。比如在楊一清家看到歌童楊芝,為其白皙所吸引,賜名羊脂玉,隨他北返,又在宣府注意到一名叫“頭上白”的歌者,並打趣說:“頭既白,不知腰間亦白乎?”隨後這名歌者就被閹割,因為武宗身邊的宦官們揣測武宗問這個問題是在暗示把他帶進宮。
愛好異文化
正德帝通曉藏語,也學藏傳佛教,精通佛教經典和梵語,能親自披僧衣與藏僧誦經演法,史載“佛經、梵語無不通曉”,更曾大興土木建造寺院,寵信重用星吉班丹,羅竹班卓、喇嘛乩竹,三竹拾刺等藏僧,聞第七世噶瑪巴確扎嘉措有預言“將來轉世,會時教法會分成兩派”,黑帽系言說“天子正德皇帝與御身之化現同時,即尊者第八代之誕生,與天子之登獅子座同時。此天子遂冠黑帽云:‘朕乃噶瑪巴也’”。武宗號“大慶法王西覺道圓明自在大定豐盛佛”,命禮部為之鑄造金印,兼給誥命,並以皇帝和大慶法王的雙重名義簽署詔誥敕令。噶舉派內部也積極呼應宣揚此神話。正德十一年武宗遣劉允(信道教)迎請九歲的第八世噶瑪巴米覺多傑到法王下院,但由於八世在定中見到“天有二日,其一倏忽墜地”,所以故意拖延遲遲不動身,果然數歲後,號大慶法王的黑帽武宗便於三十一歲世壽而衰,因武宗無子,號忠孝帝君的道君世宗登基。
明武宗學過回回文(阿拉伯語),阿拉伯名字叫作沙吉敖爛(據考證為波斯語“少年王”或突厥語“勇敢的國王”之意)。並以“大明國皇帝蘇丹·蘇萊曼·汗”的身份出現在阿拉伯各國的正德朝出口瓷器上,宣示著他的權威。
還有史料記載,明武宗學習蒙古語,並取名“忽必列”。明武宗還讓宮人製造蒙古毛帽、皮裘、裙、襪,與身邊太監都穿著,以“㺚(韃)子”相稱,終日策馬賓士,甚至整個晚上都不回宮。
欲將朕比晉惠乎
親屬成員
關係 | 姓名 | 介紹 | |
---|---|---|---|
祖輩 | 祖父 | 明憲宗朱見深 | - |
嫡祖母 | 名王鐘英 | 明憲宗王皇后,即慈聖康壽太皇太后 | |
親祖母 | 明憲宗后妃紀氏 | 即孝穆皇太后 | |
父母 | 父親 | 明孝宗朱祐樘 | - |
母親 | 明孝宗孝康敬皇后 | 即張皇后 | |
后妃 | 孝靜毅皇后夏氏 | 上元人。正德元年,冊立為皇后。正德十六年,明世宗入繼大統。次年,上尊稱曰莊肅皇后。 | |
淑惠德妃吳氏 | - | ||
榮淑賢妃沈氏 | - | ||
見《勝朝彤史拾遺記·卷四》毛奇齡撰 | |||
又稱劉夫人,太原民劉良之女(《客窗閒話》中李鳳姐的原型)。 | |||
馬氏 | 馬昂妹 | ||
稱王浣衣 | |||
劉姬 | - | ||
兄弟 | - | 蔚悼王朱厚煒 | - |
堂弟 | 朱厚熜(繼承人) | - |
主要作品
陵寢墓地
明武宗朱厚照死後葬於康陵。康陵建於正德十六年(1521年)四月。嘉靖元年(1522年)六月,陵園建成。陵寢建築由神道、陵宮及陵宮外附屬建築三部分組成。神道上建五空橋、三空橋各一座,近陵處建神功聖德碑亭一座,亭內豎碑,無字。陵宮建築總體布局呈前方後圓形狀,占地2.7萬平方米。前面有兩進院落,第一進院落,以祾恩門為陵門,單檐歇山頂,面闊三間。院內建祾恩殿及左、右配殿,各五間。神帛爐兩座。第二進院落,前設三座門,內建兩柱牌樓門及石供案,案上擺放石質香爐一,燭台、花瓶各二。方院之後為圓形寶城,在寶城入口處建有方形城台,城台之上建重檐歇山式明樓。樓內豎聖號碑,上刻“大明”“武宗毅皇帝之陵”。明樓後寶城內從排水溝里側開始向中心部位起冢,冢形呈自然隆起狀。冢前及稍前兩側分別砌有高不及胸的冢牆,牆前正對寶城瓮道處建琉璃照壁一座。陵宮外還有一些附屬建築,如宰牲亭、神廚、神庫、祠祭署、神宮監、朝房、果園、榛廠、神馬房等。
史書記載
《明史·本紀第十六·武宗》 |
人物爭議
生母之謎
主詞條:鄭旺妖言案
關於朱厚照的生母,史料有如下記載:
史料 | 內容 | 圖片 |
---|---|---|
《明武宗實錄》卷首 | 武宗……母今昭聖康惠慈壽皇太后張氏…… | |
《明武宗實錄》正德二年十月二十九日 | 初,武成中衛軍余鄭旺有女名王女兒者,幼鬻之高通政家,因以進內。弘治末,旺陰結內使劉山,求自通,山為言今名鄭金蓮者,即若女也,在周太后宮,為東駕(太子朱厚照)所自出…… | |
陳洪謨《治世余聞》 | 王編修瓚一日自司禮監教書,出謂一二同年曰:“今早在左順門見紅氈衫里一婦人,不見其面,只見二小足。有人隨去,見二內使押送赴浣衣局,守者俱起立迎入,待之異常,不知其由。後數日,乃聞參送數人至西曹問罪,內鄭旺招系壩上人,有女名某,先年選入掖庭,近聞生有皇子,見在太后宮內依住。旺每歲來西華門,內臣劉林探問,但有新時面麥瓜果,即托林送入與本宮,使女黃女兒說知,遞進悉回,有衣服針線等物。旺回家,誇耀鄉人,稱為鄭皇親,京城內外,人爭趨赴,已二三年矣。近被緝事衙門以妖言訪獲,說者以為有所受也。後內批劉林使依律決了,黃女兒送浣衣局,鄭某已發落了,鄭旺且監著。”時論以為旨意落意,自可見若果妖言,旺乃罪魁,不即加刑,又鄭氏止雲已發落了,尤為可疑。其卷案在刑部福建司,人多錄出,以為或有所待。後乙丑五月,大赦,閔司寇偶即將旺放出該司,執言事大,須請閔。以為詔書不載者,即宜釋放,蓋亦意有在雲。 |
按照第一種說法,朱厚照的生母就是孝宗的正妻孝康敬皇后張氏。而按照第二、三種說法,朱厚照的生母是鄭旺之女。由於朱厚照生母的爭議,在弘治末年及正德初年惹出了“鄭旺妖言案”。據稱是朱厚照外祖父的鄭旺及相關的宦官劉山等相繼被處死。後世亦一般以朱厚照的生母為張皇后。但也有觀點認為明武宗的生母應確實為鄭旺之女,張皇后奪人子為己出, 不僅沒有堵住天下人悠悠之口, 反而引發了朝野非議。
豹房之謎
主詞條:豹房
朱厚照被指控為荒淫無道的皇帝,一個主要證據是修建豹房,在內淫亂。關於豹房的記載如下:
史料 | 內容 | 圖片 |
---|---|---|
《明武宗實錄》正德二年八月十五日條 | 蓋造豹房公廨,前後廳房,並左右廂房、歇房。時上為群奸蠱惑,朝夕處此,不復入大內矣。 | |
毛奇齡《武宗外紀》 | 乃大起營建,興造太素殿及天鵝房、船塢諸工。又別構院籞,築宮殿數層,而造密室於兩廂,勾連櫛列,名曰豹房。初,日幸其處,既則歇宿比大內。令內侍環值,名豹房祗候。群小見幸者,皆集於此。 | |
《燕都遊覽志》 | 虎城在太液池之西北隅,睥睨其上而阱其下,阱南為鐵門關,而竇其南為小弈,小宑內有鐵棚如籠,以檻虎者。虎城西北隅有豹房。 |
關於豹房的用途,學界有如下幾種觀點:
- 傳統觀點認為,豹房專供朱厚照縱慾淫亂的場所,並不養豹;
- 美國學者蓋傑民認為,豹房是朱厚照建立的政治中心及軍事總部。他的畜豹行獵,實為恢復明朝軍力及帝王的勇武作風。面對當時朝廷中文官們的反對,朱厚照決定繞考原有的行政體系,另在豹房設立唯己意是從的行政組織,以抑制文官。亦有學者認為豹房與軍事無關。
- 學者葉祖孚認為,豹房雖然並非淫樂場所,但也養豹。
影視形象
年份 | 影視作品 | 飾演者 |
---|---|---|
1939年 | 《一夜皇后》 | |
1959年 | 《江山美人》 | |
1975年 | 《民間傳奇》 | |
1979年 | 《天龍訣》 | |
1983年 | 《唐伯虎三戲秋香》 | |
1993年 | ||
1994年 | 《天師鐘馗》 | |
1998年 | 《泣血江山》 | |
2000年 | 《機靈小不懂》 | |
2000年 | 《金裝四大才子》 | |
2001年 | 《絕色雙嬌》 | |
2002年 | 《天下無雙》 | |
2002年 | 《皇后進宮》 | |
2004年 | 《鳳臨閣》 | |
2004年 | 《無憂公主》 | |
2005年 | 《夜來風雨》 | |
2005年 | 《正德演義》 | |
2005年 | 《天下第一》 | |
2005年 | 《劍出江南》 | |
2009年 | 《秋香怒點唐伯虎》 | |
2009年 | 《王老虎搶親》 | |
2010年 | 《龍鳳店》 | |
2012年 | 《王陽明》 | |
2012年 | 《風雲小棋王》 | 王放 |
2014年 | 《江南四大才子》 | |
2018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