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府發〔2006〕43號
各區縣(自治縣、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有關單位:
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期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
溫家寶參加重慶代表團審議時作了重要講話。溫家寶總理強調指出,面對新的發展形勢和任務,對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關鍵是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當前要在切實推進政企分開、創新管理方式和內容、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推進政務公開等四個方面有所突破。溫家寶總理的重要講話,體現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體現了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思想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在要求。我市要結合實際,全面貫徹落實溫家寶總理重要講話精神。
“十一五”時期,既是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是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關鍵時期。適應“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我市要以加強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設為首要任務,推動各項改革深入開展,在推進法治政府、責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建設上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效;以加快政府職能轉變為重點,進一步提升直轄市行政管理水平,力爭深化行政管理體制的一些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增強政府集成能力,推動全市各級政府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思想,促進全市經濟社會又快又好地發展,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人均指標達到屆時全國平均水平的目標。
一、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推進政企分開
(一)繼續減少和規範行政審批。以貫徹實施《
重慶市建設領域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試點方案》為重點,爭取在占行政審批項目總數70%左右的建設領域的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上取得突破,推動交通、水利、農業、環境、資源等領域的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今年(2006年)重點抓好市級建設管理部門在項目立項、規劃、用地、設計、驗收五大環節並聯審批,選擇3―5個區縣開展試點,減少審批環節,規範審批程式,取得經驗後逐步推開。
(二)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取得突破。建立健全事業單位監督管理制度。今年(2006年)重點摸清家底,研究制定《關於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實施意見》和單位分類、人事、工資、財務、社會保障等配套政策,選擇條件較為成熟的區縣和行業開展試點。
(三)探索界定和區分行政管理、行業管理、資產管理、社區管理職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府與市場中介組織分開。
二、以體制機制改革為重點,創新管理方式和內容
(四)完善市管區縣的行政管理體制。最佳化政府組織結構,理順事權、財權、人事權關係,將財政供養人口占全市總人口的比例控制在1:50左右。今年(2006年)要結合鄉鎮的換屆工作,統籌做好鄉鎮機構改革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試點,在轉變鄉鎮政府職能、整合事業站所、妥善分流人員三個方面取得經驗,確保鄉鎮機構編制只減不增和社會穩定。特別在實施鄉鎮政府執法監管改革、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方面進行大膽探索。
(五)進一步簡政放權。行政管理重心下沉,擴大區縣(自治縣、市)政府統攬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通過依法授權或委託方式,探索賦予萬州、涪陵、黔江、江津、合川、永川6個區域性中心城市更大的經濟社會管理許可權。
(六)完善科學民主決策制度。以實施《重慶市政府重大決策程式規定》為重點,完善重大決策集體討論、專家諮詢、社會公示和聽證、決策跟蹤與評估、決策失誤責任追究五項制度,推動政府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制化。今年(2006年)重點推進各項規劃的科學民主決策,堅持領導幹部、專家學者、民眾參與相結合,通過媒體、公示牌公開和規劃展覽等方式廣泛徵求意見,避免規劃的主觀性和隨意性。
(七)加強政府信用建設。開展信用評定、信用公示、失信懲戒。今年(2006年)要制定實施《重慶市政府信用管理辦法》,建立行政機關和公務員兩類信用體系。
(八)建立和完善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置機制。強化農民工服務和管理、社區社保平台建設、義務教育、醫療衛生、食品安全監管等職能,完善重大疫情、災情等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機制,有效防範和化解各種利益矛盾。
三、落實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九)開放行政立法。積極推行媒體公示、公開聽證、委託起草、社會招標和現場論證等立法模式,制定出台《重慶市行政機關機構編制管理條例》、《重慶市節約能源條例》、《重慶市三峽水庫管理條例》等法規規章。今年(2006年)重點制定出台《重慶市道路運輸管理條例》、《重慶市實施土地承包法辦法》等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
(十)繼續推進綜合行政執法試點。圍繞加快建立權責明確、行為規範的行政執法體制,在完善文化、交通領域綜合行政執法基礎上,今年(2006年)重點推進城市管理和農業領域的試點工作。
(十一)完善規範性檔案審查登記制度。撤銷糾正一批不合法、不符合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存在地區封鎖、部門壟斷內容的規範性檔案。
(十二)提高公務員法律意識。在各級領導班子中逐步充實具有法律知識的人才,依法促進經濟發展,依法協調社會矛盾,依法維護社會穩定,提高全市各級政府領導班子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四、健全監督機制和責任追究制度,推進政務公開
(十三)完善政府公開制度。加快推進政府公開評議、備案、考核、信息目錄管理和備案、監督檢查、責任追究等配套制度建設。加強政府網站建設,提高政府網頁更新頻率和網上服務比例。進一步落實《關於建立健全重慶市政府新聞發布會制度的意見》,全面、正確、及時、主動地向社會介紹重慶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開放的情況。充分利用電子網路等現代手段,加強與市民的溝通。嚴格財政預算管理與約束,認真貫徹落實《預算法》,增強預算公開性和透明度。
(十四)全面推進行政審批政務公開。試行在網上公告送達行政審批文書,做好網上投訴、網上公示審批結果、網上解答問題等工作,著手編制《重慶市行政許可、非許可類審批和非許可審批類備案項目庫》,公開許可、審批、備案項目的實施條件、辦理程式和附帶收費。
(十五)實行公用事業單位辦事公開。重點抓好就讀、就醫等熱點、難點領域的政務公開,圍繞收費、資金運作和價格問題,加大監督檢查力度,確保公開的合法性、合理性。
(十六)切實創新和規範各類行政執法。以貫徹實施《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堅持以人為本創新和規範行政執法的決定》為重點,今年(2006年)上半年完成對全市行政執法主體、依據、權責、文書、人員的“五清理”,下半年完成對執法主體、程式、文書、用語“四規範”,改善行政執法形象,強化執法監督。
(十七)加強行政複議監督。今年(2006年)重點推行區縣政府和市政府工作部門領導出庭應訴和參加複議案件公開審理制度,加大政府層級監督力度。
(十八)逐步健全行政問責體系。拓寬人民民眾提交問責建議渠道。今年(2006年)要著手制定出台市級部門、下級政府副職或中層幹部問責制,探索做好行政首長問責制與黨委、權力機關、司法機關有關追責規定的銜接。
五、建設節約型政府,進一步加強政府機關作風建設
(十九)建設節約型政府。各級政府辦公場地建設嚴格控制規模和標準。嚴格執行公務用車編制和配備標準,切實降低公務用車油耗。努力節約辦公用品開支,大力實施政府節能採購。建立資源消耗統計制度,制定政府機關資源節約的定額和標準,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
(二十)加強廉政建設。堅持治政從廉,逐步健全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規範從政行為,今年(2006年)重點加強對財政資金分配、專項資金管理、工程招投標、人事管理、行政執法等重點領域的監管;繼續糾正教育、醫療、土地徵收徵用、城鎮房屋拆遷、企業重組改制和破產、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等方面損害民眾利益的不正之風。開展商業賄賂專項治理,嚴肅查處行政機關領導幹部違紀違法案件,嚴肅查辦嚴重損害民眾利益的失職、瀆職案件。
(二十一)努力提高公務員素質。認真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樹立“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建立健全公務員培訓制度,不斷提高公務員政治鑑別能力、領導決策能力、巨觀調控能力、學習創新能力和依法行政能力,更好地擔負起服務人民、服務社會的責任。
二○○六年四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