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粉

血粉

血粉是一種非常規動物源性飼料,將家畜或家禽的血液凝成塊後經高溫蒸煮,壓除汁液、晾曬烘乾粉碎而成,因其較高的細菌含量,國內的血粉源料未經殺菌加工不可直接用於飼料的加工和混合。

基本介紹

概念,加工方法,吸附法,簡易乾燥法,噴霧乾燥法,營養血粉的加工,營養特性,質量標準,注意事項,

概念

不同家畜的血液所加工成的血粉所含粗蛋白質不同,含量一般在60%-80%之間,而其水份一般都控制在12%以內。血粉中所含賴氨酸、精氨酸蛋氨酸胱氨酸胺基酸營養物質是家畜養殖中所須的。
血粉

加工方法

吸附法

用乾米糠粉頭等吸附鮮血 或用 1% 熟石灰 凝固 然後經日曬乾燥 粉碎而成 此法簡便 不 需要特殊設備 適合家庭飼養利用。

簡易乾燥法

先鍋煮 汽蒸 加熱不超過 120 隨煮隨翻 或將濕血塊晾曬烘乾 再粉碎過篩 製成血粉 此 法需用具不多 適合飼養企業處理小批量血粉。

噴霧乾燥法

先脫纖過濾 再經高壓泵 高壓噴粉塔 或離心噴粉塔 同時送入熱氣乾燥 即製得噴霧血粉 此法處理量大 可連續生產 產品質量好 而且穩 定 適合高品質生產 。

營養血粉的加工

血粉中含粗蛋白質80%以上, 並且含有豐富的賴氨酸色氨酸、精 氨酸、鐵,在El糧中可平衡賴氨酸 的不足,一般日糧中的用量在3%左 右。畜禽的血加工成血粉,設備簡 單、投資少、見效快、來源廣泛,是 一種較豐富的家用動物蛋白資源。 適宜於農村養殖場、戶加工,其加 工方法有以下6種:
1.熟血粉加工:先將收集到的 血煮透,煮血時邊煮邊攪拌,使之 凝固成血塊,然後將形成的血塊撈 出,切成5~6厘米的小塊,攤放在 水泥地上曬乾至呈棕褐色,再粉碎 成粉末狀,即成血粉。用此法制的 血粉可t,k'o.5%~1%的比例拌入畜 禽的飼料中飼餵
2.可溶性血粉zm.Y-:將沒有凝 固的血倒在鐵板上,厚約1厘米,當 血層稍乾並有裂縫時,可用鐵板翻 動至乾。陰雨天,可加溫至70℃烘 乾備用。
3.載體血粉的加工:用麥麩、 米糠或脫脂大豆粉等作為載體,按 l:(1~2)的比例加入新鮮的畜禽 血液中,充分攪拌後攤放在水泥地 上晾曬,並勤翻動,一般4~6小時 即可曬乾,然後粉碎,即可得到載體血粉。載體血粉可按1%~2%的 比例拌料飼餵。
4.高壓鍋制血粉:將畜禽血裝 入容器內,使其自然凝固成塊,然 後用刀切成小塊,放入高壓鍋內,高 壓蒸20分鐘,蒸完取出,趁熱用過濾布包著壓出水分,晾乾,再壓細 過籮即成血粉。一般每50千克血液 可產乾血粉8~10千克。
5.酶化豬血蛋白粉:廢血經酶 解處理,可除出血腥味,使畜禽喜 歡食用,還可加快不易消化的血蛋 白降解。一般每5千克鮮血可加工血 粉1千克左右。
6.發酵法:選擇一種無毒、無 害、能夠改善和保持血液營養價值 並提高血粉適口性的有益微生物, 接種到新鮮的畜禽廢血中,促進其 迅速生長繁殖,提高溫度,從而殺死或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長發育。 其主要過程是:將收集的畜禽血按 1:1的比例與孔性載體混合,再加 入2%~3%的曲種,在38~39。C條 件下發酵,時間不能過長,發酵溫 度不能超過40。C。然後進行乾燥,待 含水量降到13%以下時,即可粉碎、 包裝。在此過程中,加入的曲種一 定要純,不能含有任何雜菌,孔性載體最好用麥麩,這樣可使血粉粗 蛋白含量提高,粗纖維含量降低,適 121性也好。此法不需要高溫處理,營 養成分破壞程度小,所生產的血粉 質量高,沒有腥膻味,畜禽喜食。 對患傳染病、寄生蟲病、中毒或死 因不明的畜禽血液,禁止收集和加 工.。

營養特性

血粉的粗蛋白含量可達80~90%,高於魚粉和肉粉。血粉中賴氨酸和亮氨酸,以及纈氨酸組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的含量都很豐富,其中賴氨酸的含量居所有天然飼料之首,為7~8%,比常用魚粉中的含量還高。相對而言,精氨酸、蛋氨酸、胱氨酸的含量很低,異亮氨酸的含量也很少,幾乎為零。另外,血粉中還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如鈉、鈷、錳、銅、磷、鐵、鈣、鋅、硒等,其中含鐵量是所有飼料中最豐富的,每千克約含30毫克,而肉中僅含216毫克。血粉中鈣、磷含量很低。血粉還含有可幫助消化的多種酶類和維生素A、維生素B2、維生素B6、維生素C等,但與其他動物性蛋白質飼料相比,維生素B12核黃素的含量較低,如核黃素含量僅為115毫克/千克左右。總之,血粉是蛋白質含量很高的飼料,但胺基酸組成平衡性差,並因加工方法的不同,其營養成分、適口性和可消化性都有較大的差異。另外,血粉易被微生物污染,不易長期保存,易潮濕、結團、發霉、腐敗。
血粉

質量標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行業標準《飼料用血粉》 SB/T10212 — 1994 的技術要求中規定:感觀指標與理化指標見表 1 和表 2 。理化指標粗蛋白質、粗纖維、粗灰分為質量控制指標,各項質量指標均以 90% 乾物質為基礎,適用範圍是用獸醫檢驗合格的畜禽新鮮血為原料加工製成的。供飼料和工業用的血粉,分蒸煮血粉與噴霧血粉 2 類(不包括“發酵血粉”)。
表1 血粉感官指標 (《飼料用血粉》 SB/T10212 — 1994 )
項目
指標
性狀
乾燥粉粒狀物
氣味
具有本製品固有氣味;無腐敗變質氣味
色澤
暗紅色或褐色
粉碎粒度
能通過 2~3mm 孔篩
雜質
不含砂石等雜質
表2 血粉理化指標 (《飼料用血粉》 SB/T10212 - 1994 )
等級
質量指標
一級
二級
≥ 80
≥ 70
粗纖維,%
< 1
< 1
水 分,%
≤ 10
≤ 10
灰 分,%
≤ 4
≤ 6

注意事項

1 、成分特性 血粉的蛋白質含量超過魚粉約20 賴氨酸 含量高於魚粉一倍 可做各種畜禽水產飼料的動 物蛋白來源 由於豬飼料易缺賴氨酸 而血粉可以補充 故 血粉在肉豬飼料中可用到4% 由於乳豬料易缺鐵 而血粉可以補充 故血粉 可在乳豬料中適量使用 如使用前 血粉經膨化處 理 效果更佳
2 、控制水分 血粉水分不宜太高 應控制在12 以下 否 則容易發酵發熱 但水分也不能太低 太低者可能 加熱過度 顏色變黑 消化率降低
3 、控制質量 乾燥方法與加工溫度對血粉品質影響很大 通常噴霧乾燥及瞬間乾燥品質較好 蒸煮乾燥質 量較差 持續高溫會造成大量賴氨酸結合或失去 活性 影響消化利用率
4、提高消化率 一般認為 血粉的消化率低 適口性差 是造 成使用不廣的主要原因 據 飼料手冊 介紹 血 粉的蛋白質消化率 豬為 78 綿羊為71 經過酶解或微生物發酵後 血粉消化率可達 到甚至超過魚粉 破壞血紅細胞的細胞膜 或稱細 胞壁 後 血粉消化率也可以得到提高 所謂破 壁血粉 有些國家已有生產 質量更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