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大學

蘭州大學

蘭州大學,簡稱“蘭大”,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由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與教育部共建,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國家”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入選珠峰計畫2011計畫111計畫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畫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畫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畫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畫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畫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全國首批具有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和首批建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的高校,經教育部批准建有研究生院,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

蘭州大學創建於1909年,其前身是清末新政期間設立的甘肅法政學堂;1928年,擴建為蘭州中山大學;1945年,定名為國立蘭州大學。1952年,被確定為國家十四所綜合性大學之一;2001年,教育部與甘肅省政府簽訂省部重點共建協定;2002年和2004年,原甘肅省草原生態研究所蘭州醫學院先後併入蘭州大學。

截至2019年3月,蘭大校園面積3545.298畝,有2個校區,3所附屬醫院;下設37個教學系部;有100個本科專業,45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8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型,1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型,19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有本科生19775人,碩士研究生10572人,博士研究生2559人,在職教職工3718人,其中教學科研人員2135人。

基本介紹

  • 碩士點:一級學科45個、專業學位18個
  • 博士點:一級學科23個、專業學位1個
  • 主管部門:教育部
  • 學校官網http://www.lzu.edu.cn
  • 中文名:蘭州大學
  • 外文名:Lanzhou University
  • 簡稱:蘭大
  • 創辦時間:1909年
  • 類別:公立大學
  • 類型:綜合
  • 屬性985工程
    211工程
    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
    珠峰計畫
    2011計畫
  • 現任領導:黨委書記:袁占亭
    校長:嚴純華 
  • 本科專業:100個
  • 國家重點學科:國家重點學科8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2個
  • 院系設定:歷史文化學院、管理學院、核科學與技術學院、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化學化工學院等
  • 校訓:自強不息、獨樹一幟
  • 校歌:《蘭州大學校歌》
  • 地址:榆中校區:蘭州市榆中縣夏官營鎮
    城關校區:蘭州市城關區天水南路222號
  • 院校代碼:10730
  • 主要獎項: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二等獎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 知名校友秦大河陸浩水均益孫淑芳秦暉張培莉施琰
基本信息,校園風光,知名校友,歷史沿革,清末時期,民國時期,建國初期,改革開放,辦學條件,師資力量,院系專業,教學建設,學科建設,合作交流,學術研究,科研機構,科研成果,學術資源,學校領導,現任領導,歷任領導,知名校友,文化傳統,校標,校訓,校歌,

歷史沿革

清末時期

1908年11月8日(清朝光緒三十四年十月十五日),甘肅法政館呈清甘肅省當局將法政館改為甘肅法政學堂,奏咨立案,呈請頒發關防,制定學堂章程,呈報清政府學部(相當於現教育部)備案。署臬司使彭英甲、提學司使陳曾佑辦理移交手續,移交物品主要有法政館關防,執役名冊、圖書、器具等。
1909年(宣統元年),奉部令改法政館為法政學堂,劃歸甘肅提學使司主管。法政學堂由提學使王新楨遷設於蘭州城內西大街(即前佛照樓旅館,今蘭州市工商聯合會後面),委派堂長,添派職教員,招集講習科一班,學員額定為一百名。
1909年2月5日,清政府學部同意將甘肅法政館改為“甘肅官立法政學堂”,由提學使司主管,頒發“甘肅法政學堂關防”,性質為高等學堂。學堂地址移至城內西大街,編制定為監督、正副提調、庶務長、文書案卷兼關防管理各1人,學監4人,會計1人。
蘭州大學發源地 —— 至公堂蘭州大學發源地 —— 至公堂
1909年7月,法政學堂完成再次遷址,遷於城內西大街,為蘭州大學歷史上的第四個校址。
1909年9月17日,1909年8月出版的《甘肅教育官報》載道“甘肅官立法政學堂成立”,並公布升允扎《準學部咨凡法政實業學堂皆歸提學使司管理文》。
1909年10月,原法政館的官班學員14人畢業。
1910年8月,招收法政別科一班。

民國時期

1912年2月24日(民國元年二月二十四日),陝西革命軍發動起義,甘肅保皇勢力出兵圍剿,消耗了甘肅庫存,提學使司王新楨札至法政等學堂,通報甘肅提學使司教育總會及議長議紳商議,決定本年度甘肅省只辦存古學堂一所學堂,暫時停辦優級師範學堂、文高等學堂、法政等學堂與農礦學堂四所學堂。
1912年2月26日,鄧宗王之佐、幕壽祺、水梓等28人集會於甘肅法政學堂,提出三條決議:一、選代表4人會見長庚,要求宣布共和;二、停止攻陝;三、採用民國年號,西曆紀年;長庚見大勢已去,甘肅終於3月19日宣布共和。
1913年3月,蔡大愚任法政學堂校長兼教務主任。
1913年4月,甘肅省選出第一屆國會議員,參議員11人。眾議員14人,法專教師王鑫潤為參議員。
蘭州大學
1913年6月,法政學堂結束後,蔡大愚籌劃改組法政學堂為“甘肅公立法政專門學校”,校舍定於蘭州西關萃英門舊舉院內,利用科舉時代之至公堂、觀戲堂為教室。
1913年7月,講習科與法政別科同時畢業,至此法政學堂結束,法政專門學校啟用“甘肅公立法政專門學校關防”。
1913年10月17日,經教育司批准,法政專門學校將校址遷入省城西關原清朝貢院內原農業,礦物學堂的校舍,並接收了全部校產。後來又批准巡警學堂校舍歸屬法專,為蘭州大學校址的第五次變遷。
1913年12月,教育部任蔡大愚為甘肅公立法政專門學校校長。
1915年9月,經教育科調查,甘肅法政專門學校辦理情形與部令符合,準於正式承認甘肅法專辦學合格。
1917的1月13日,法務部司法總長張耀曾發布法務部第一號布告,認可甘肅公立法政專門學校等全國七所法政學校。
1918年,全國專門以上學校成就展覽會評定,甘肅法政專門學校名列乙等。
1920年5月7日,為反對賣國的二十一條,法政專門學校等學校學生在曹家巷左公祠集會,會後示威遊行,沿街宣傳,呼籲團結起來,取消二十一條,主要口號有“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取消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等。
1921年7月,法政專門學校成立校友會,制定校友會會章。
1923年5月9日,法政專門學校與蘭州華英中學、省立一中、法專、農校、工校、女師七校、各國小學生四千餘人召開大會,二萬餘市民參加的聲勢浩大的大會,要求北洋政府廢除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收回旅順、大連、青島,維護祖國領土主權獨立與完整。之後連日舉行遊行,進行愛國主義宣傳、致電各方、強烈要求廢除賣國條約,並推選代表見督軍、省長,傳達民眾愛國要求。各校學生髮動全省抵制日貨,警告商界不得再運銷日貨,發起成立“甘肅全省學生聯合會”組織。
1925年7月15日,奉馮玉祥令,甘肅省政府主席劉郁芬批准將甘肅省立五族學校,更名為甘肅省立中山學院,是1928年成立的蘭州中山大學的一個來源。
1928年,甘肅省立中山學院擴建為蘭州中山大學。
1931年2月,國民政府教育部下令,全國各地除廣東中山大學外,一律取消“中山”二字。蘭州中山大學遂更名甘肅大學。
1931年5月,甘肅大學更名為“省立甘肅學院”。
1944年3月,改為國立甘肅學院。
1946年,在原基礎上成立“國立蘭州大學”,由教育部委任辛樹幟籌辦,並為校長。上任之前,辛校長先赴全國四處網羅人才、圖書、設備,奠定了今日蘭州大學系科基礎。其所募圖書,數量超過當時甘肅圖書館,歷史學家顧頡剛讚譽:“卓然西北巨藏矣”。

建國初期

1949年,蘭州解放。辛樹幟校長率蘭州大學迎接解放,蘭州大學完整地回到了新中國人民手中。其後,奉人民政府教育部令,全國各地學校一律丟掉居首的“國立”、“省立”等字樣,國立蘭州大學更為蘭州大學,沿用至今。
蘭州大學博物館蘭州大學博物館
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中,蘭州大學俄文、英文、少數民族語言系分出。
1953年,西北藝術學院文學系併入。被確立為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
1954年,蘭州大學開始研究生教育。
1954年,醫學系分出,成立蘭州醫學院
1959年,原北京大學副校長、黨委書記江隆基奉調入主蘭州大學,成為校長。
1960年,被中共中央確立為全國重點大學
1961年8月,由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開辦的甘肅科學技術大學(下設原子物理系、地球物理系、石油系、地質系)停辦,合併到蘭州大學。
1965年,南開大學核物理系、放化專業併入蘭州大學現代物理系。

改革開放

1981年,經國務院批准,蘭州大學成為全國首批具有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
1985年,經國家人事部批准,蘭大成為全國首批設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的高校。
1996年,首批通過“211工程”部門預審,成為國家在“九五”期間重點建設的高校。
2000年6月,教育部批准蘭州大學試辦研究生院。
2001年,進入“985工程”建設行列,教育部與甘肅省政府簽訂省部重點共建協定,成為國家“985工程”重點支持建設高水平大學的高校之一。
2002年,甘肅省草原生態研究所併入蘭州大學。
2003年,成為中央直管高校。
2004年5月,教育部批准蘭州大學正式建立研究生院。
2004年11月18日,蘭州醫學院重新併入蘭州大學,學校的辦學規模進一步擴大。
2007年,成為首批入選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畫的高校之一。
2009年,蘭大迎來百年校慶。國家主席胡錦濤發來賀信,祝賀蘭州大學建校100周年,並寄予厚望;國務委員劉延東同志蒞臨百年校慶慶典,並發表講話。
2010年,蘭州大學躋身國家“珠峰計畫”。
2010年,學校成為自行審核博士、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的58個學位授予單位及自行審核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的單位之一。
2013年5月,被確定為首批民政部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訓基地。
2014年7月,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2016年3月,蘭州大學新校區確定落戶青白石。
2017年1月,入選“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9月,蘭州大學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位列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同月,蘭州大學與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定。12月,獲評“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經驗高校”。
2018年1月,蘭州大學成立祁連山研究院:全面服務祁連山國家公園建設。3月,學校入選教育部首批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7月,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教育部聯合發文,確定“十三五”期間新增8所共建高校,蘭州大學位列其中。11月,被教育部公示為第一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同月,與國內其他8所高校在蘭州大學共同啟動“馬克思主義理論本科專業建設協同創新平台”,實現跨區域教育資源整合。
2019年1月,蘭州大學與中國國家博物館簽訂戰略合作協定。5月,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學校增列為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

辦學條件

師資力量

截至2018年7月,學校擁有在職教職工3590人,其中教學科研人員2028人,專職管理人員805人,在站博士後131人,其中師資博士後27人;教授等正高職546人,副教授等副高職719人,臨床醫學教授112人,副教授249人;研究生導師162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指導教師521人,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1099人。兩院院士16人(含雙聘院士),“千人計畫”特聘教授11人,“萬人計畫”領軍人才10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18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9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2人,“創新人才推進計畫”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6人,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名師”4人,“千人計畫”青年項目人選6人,“萬人計畫”青年拔尖人才5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青年學者項目人選4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1人,教育部新世紀(跨世紀)人才129人,甘肅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27人,甘肅省領軍人才88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4個,教育部創新團隊8個,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7個,國家級教學團隊5個。
  • 兩院院士(含雙聘院士)
學院名稱
姓名
中國科學院院士
李吉均、醜紀范、李燦、姚檀棟、鄭曉靜、塗永強、張肇西、嚴純華、陳發虎、丁林
中國工程院院士
任繼周、湯中立、南志標、侯立安、周緒紅、王銳
  • 國家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
團隊名稱負責人團隊名稱負責人
化學合成與化學生物學
塗永強
複雜環境與介質相互作用的非線性力學
周又和
青藏高原和中東亞乾旱區環境變化與地表過程研究
陳發虎
乾旱半乾旱氣候變化機理
黃建平
  • 教育部“長江學者”創新團隊
團隊名稱負責人
多場耦合跨尺度複雜系統及其西部災害與環境力學的研究
周又和
乾旱農業生態系統研究
李鳳民
植物多重抗逆的分子學機理
黎家
半乾旱氣候變化研究
黃建平
王銳
天然產物合成化學
翟宏斌
多場控制的磁電功能材料與器件
薛德勝
草地農業系統耦合與管理
侯扶江
以上3個表格內容資料來源:2018年1月蘭州大學官網)
國家級教學名師:王乃昂周又和王希隆包國憲
“萬人計畫”領軍人才:包國憲、高新才、王銳、王為、張浩力、秦勇、鄧建明、熊友才、王乃昂、吳王鎖
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包括跨世紀):張進、馮培紅、沙勇忠、柴國榮、高永久、徐黎麗、李靜、楊文炯、切排、趙利生、魏婷、趙敦、鄧偉華、王智誠、孫春友、孫紅蕊、薛德勝、賀德衍 、王育華、謝二慶、王建波、羅洪剛、劉青芳、劉玉孝、秦勇、劉翔、陳勇、胡碧濤、龍文輝、張曉萍、馬義德、萬毅、周慶國、唐瑜、張海霞、姚小軍、劉鵬、蒲巧生、覃文武、卜偉鋒、王鎖民、李春傑、侯扶江、李文龍、張金林、李鳳民、安黎哲、武一、劉建全、候歲穩、熊友才、吉尚戎、馮虎元、趙長明、儲誠進、苟小平、楊金波、王玉金、吳雨霞、鄧建明、黃德軍、方向文、郭旭生、李金花、劉恆、田文壽、邵愛梅、楊永春、王博、管清玉、鄭曉靜、武建軍、黃寧、王省哲、高原文、王記增 、張興義、張銘傑、范育新、胡曉東、王銳、謝小冬、祝秉東、張進、馮培紅、沙勇忠、柴國榮、高永久、徐黎麗、李靜、楊文炯、切排、趙利生、魏婷、趙敦、鄧偉華、王智誠、孫春友、孫紅蕊、薛德勝、賀德衍 、王育華、謝二慶、王建波、羅洪剛、劉青芳、劉玉孝、秦勇、劉翔、陳勇、胡碧濤、龍文輝、張曉萍、馬義德、萬毅、周慶國、唐瑜、張海霞、姚小軍、劉鵬、蒲巧生、覃文武、卜偉鋒、王鎖民、李春傑、侯扶江、李文龍、張金林、李鳳民、安黎哲、武一、劉建全、候歲穩、熊友才、吉尚戎、馮虎元、趙長明、儲誠進、苟小平、楊金波、王玉金、吳雨霞、鄧建明、黃德軍、方向文、郭旭生、李金花、劉恆、田文壽、邵愛梅、楊永春、王博、管清玉、鄭曉靜、武建軍、黃寧、王省哲、高原文、王記增 、張興義、張銘傑、范育新、胡曉東、王銳、謝小冬、祝秉東、塗永強、許鵬飛、張浩力、厙學功、王為、周波、樊春安、楊尚東、謝志翔、陳發虎、潘保田、勾曉華、安成邦、馬金珠、趙艷、強明瑞、戴霜、聶軍勝、夏敦勝、岳東霞、饒志國、張家武、朱高峰、李汛、塗永強、許鵬飛、張浩力、厙學功、王為、周波、樊春安、楊尚東、謝志翔、陳發虎、潘保田、勾曉華、安成邦、馬金珠、趙艷、強明瑞、戴霜、聶軍勝、夏敦勝、岳東霞、饒志國、張家武、朱高峰、李汛

院系專業

截至2017年12月,學校下設37個教學系部,其中2所附屬醫院、1所口腔醫院,開辦100個本科專業。
院系設定
醫學院
萃英學院
國際文化交流學院
文學院
新聞與傳播學院
歷史文化學院
哲學社會學院
經濟學院
管理學院
外國語學院
法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
藝術學院
數學與統計學院
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核科學與技術學院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化學化工學院
草地農業科技學院
生命科學學院
大氣科學學院
資源環境學院
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
地質科學與礦產資源學院
藥學院
基礎醫學院
口腔醫學院(口腔醫院)
公共衛生學院
第一臨床醫學院
第二臨床醫學院
護理學院
體育教研部
網路與繼續教育學院
(表格內容資料來源:2018年1月蘭州大學官網)
專業設定
所屬院(部)系專業名稱
漢語言文學、戲劇影視文學
新聞與傳播學院
新聞學、廣播電視新聞學、廣告學
歷史文化學院
歷史學基地班、歷史學、世界歷史、民族學、博物館學、旅遊管理(旅遊文化方向)
哲學社會學院
哲學、社會學
經濟學院
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統計學
管理學院
行政管理、會計學/會計學(ACCA方向班)、市場行銷、人力資源管理、旅遊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政治學與行政學、國際政治
外國語學院
英語、俄語、日語、德語、法語
法學院
經濟法學、民商法學、環境與自然資源保護法學、憲法與行政法學、刑法學、國際法學
國際政治、思想政治教育、政治與行政學
音樂表演、藝術設計
教育學、教育技術學(教育軟體與知識工程方向)
數學與統計學院
數學與套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
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物理學(包含理論物理學、磁學與新型磁性材料、電子材料與器件工程、新金屬材料物理、計算物理專業方向)、微電子學、材料物理材料化學
核科學與技術學院
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放射化學、原子分子物理、核技術及套用4個碩士點,原子核物理(基地班)、放射化學(基地班)、核工程與核技術(教育部特色專業)、輻射防護與環境工程教育部特色專業)、核化工與核燃料工程
通信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安全、電子商務
化學化工學院
化學、套用化學、化學工程與工藝、功能材料
草地農業科技學院
草業科學、農林經濟管理
生命科學學院
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生態學
大氣科學學院
大氣科學、套用氣象學
資源環境學院
地理科學、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地理信息系統、地質學、地球化學、環境科學、環境工程、水文與水資源工程
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
理論與套用力學、土木工程、地質工程
地質科學與礦產資源學院
地質學、地球化學
藥學院
藥學
臨床醫學、麻醉學、醫學影像學、醫學檢驗、護理學
口腔醫學院(口腔醫院)
口腔醫學
公共衛生學院
預防醫學、預防醫學(婦幼衛生方向)和公共事業管理(衛生事業管理方向)
萃英學院(可選專業: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人文學科(含:文學、歷史、哲學))
體育教研部
-
網路與繼續教育學院
-
(表格內容資料來源:2018年1月蘭州大學官網)

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截至2018年7月,學校擁有6個國家級人才培養基地,7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6個國家級特色專業,8個省部級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1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4個省級特色專業。
國家級人才培養基地(6個):地理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生命科學與技術、歷史學
局校共建人才培養基地(1個):大氣科學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
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1個):歷史學
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4個):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地理學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6個):環境地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物理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化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生物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化學化工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草業科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2個):吸收國外優秀教學資源培養草業科學人才模式研究、歷史學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國家級特色專業
序號專業名稱批次
1
核技術
第一批
2
草業科學
3
歷史學
第二批
4
生物技術
5
大氣科學
6
化學
第三批
7
地理科學
8
數學與套用數學
9
物理學
第四批
10
生物科學
11
理論與套用力學
12
經濟學
13
材料化學
第六批
14
行政管理
15
功能材料
第七批
16
輻射防護與環境工程
(表格內容資料來源:2015年1月中國教育線上官網)
國家級精品課程
課程名稱課程類別獲評日期負責人課程層次
2010年國家級精品課程
2010/3/31
南志標
本科
2010年國家級精品課程
2010/3/31
潘保田
本科
2010年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
2010/4/30
胡碧濤
本科
生態學與陸地生態系統
2009年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
2009/3/31
勾曉華
本科
2009年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
2009/7/31
萬毅
本科
2008年國家級精品課程
2008/3/31
張文煜
本科
2007年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
2007/7/31
陳強
本科
2007年國家級精品課程
2007/3/31
王希隆
本科
理論力學
2007年國家級精品課程
2007/3/31
周又和
本科
草地資源調查與規劃
2006年國家級精品課程
2006/3/31
任繼周
本科
熱學
2006年國家級精品課程
2006/3/31
高崇伊
本科
2004年國家級精品課程
2004/3/31
錢伯初
本科
2004年國家級精品課程
2004/3/31
王乃昂
本科
2004年國家級精品課程
2004/3/31
李炳瑞
本科
(表格內容資料來源:2018年1月蘭州大學官網)
國家級教學團隊
團隊名稱負責人
地球系統科學教學團隊
王乃昂
理論與套用力學創新性人才培養教學團隊
周又和
草業科學專業教學團隊
南志標
基礎理論與實驗能力雙高型化學專業課程教學團隊
王春明
大氣科學專業教學團隊
王式功
(表格內容資料來源:2018年1月蘭州大學官網)
  • 教學成果
截至2015年3月,學校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特等獎1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
  
國家級教學成果獎
序號項目名稱完成人級別年份
1
高水平力學教師團隊建設與本科生創新能力培養互動模式及實踐
周又和,王省哲,武建軍,鄭曉靜
二等獎
2009年
2
草業科學學科設計與人才培養體系建設
任繼周,南志標,傅華,侯扶江,龍瑞軍,沈禹穎,王鎖民,李春傑,梁天剛
特等獎
2009年
3
立足西部,改革創新,建設一流國家理科地理學基地
李吉均院士、王乃昂教授、伍光和教授、周尚哲教授、張建明副教授
一等獎
2005年
(表格內容資料來源:2015年5月蘭州大學官網)

學科建設

截至2018年7月,學校擁有有8個國家重點學科,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35個省級重點學科,3個省級重點(培育)學科;45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8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型,1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型,19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重點學科
學科類別學科名稱
二級國家重點學科
生態學
植物學
有機化學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省級重點學科
套用經濟學
社會學
民族學
馬克思主義理論
中國語言文學
新聞傳播學
中國史
數學
物理學
化學
地理學
大氣科學
地質學
生物學
生態學
力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電子科學與技術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核科學與技術
草學
基礎醫學
臨床醫學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
中西醫結合
藥學
工商管理
公共管理
國際政治
高等教育學
環境科學
(表格內容資料來源:2015年1月中國高校之窗官網)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流動站名稱
套用經濟學
民族學
中國語言文學
中國史
數學
物理學
化學
地理學
大氣科學
地質學
生物學
生態學
力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草學
臨床醫學
公共管理
馬克思主義理論
-
(表格內容資料來源:2015年1月中國博士後官網)
博士碩士一級學科授權點
學科類型學科名稱
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民族學、數學、物理學、化學、地理學、大氣科學、生物學、套用經濟學、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生態學、力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畜牧學、草學、臨床醫學、公共管理、地質學
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公共管理、工商管理、藥學、中西醫結合、臨床醫學、基礎醫學、畜牧學、生物醫學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力學、地質學、歷史學、新聞傳播學、中國語言文學、社會學、法學、套用經濟學、哲學、理論經濟學、教育學、外國語言文學、考古學、土木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核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作物學、植物保護、林學、口腔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民族學、數學、物理學、化學、地理學、大氣科學、生物學、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史、生態學
(表格內容資料來源:2012年10月蘭州大學研究生院網)

合作交流

截至2018年7月,學校先後與世界35個國家和地區的153所高校及科研機構建立了交流合作關係,合作夥伴遍布亞、美、歐、非、大洋洲。近五年來(2013-2017),接待來校訪學交流外賓及港澳台地區客人7,853人次,教工因公出國及赴港澳台參加學術會議、合作研究等各類活動計3,414人次,派出近4135名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出國(境)交流、學習或攻讀學位;招收培養2000餘名留學生。在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喬治亞建有3所孔子學院,喬治亞1所孔子學堂。
盤旋路校區圖書館(積石堂)盤旋路校區圖書館(積石堂)

學術研究

科研機構

截至2018年7月,學校有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6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4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農業部重點實驗室,15個甘肅省重點實驗室(含培育基地),2個甘肅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9個甘肅省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2個甘肅省高校重點實驗室,5個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7個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2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教育部區域和國別研究培育基地,4個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備案),5個甘肅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甘肅省哲學社會科學重大研究基地,1個甘肅高校精準扶貧智庫,3個甘肅高校新型智庫。
榆中校區新圖書館(崑崙堂)榆中校區新圖書館(崑崙堂)
科研平台
平台類別科研平台名稱
國家重點實驗室
功能有機分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草地農業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乾旱與草地生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西部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磁學與磁性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西部災害與環境力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細胞活動與逆境適應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特殊功能材料與結構設計教育部重點實驗室(B類)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敦煌學研究所
西北少數民族研究中心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中子套用技術工程研究中心
旱區農業與生態修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草地農業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開源軟體與實時系統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農業部重點實驗室
農業部草地農業生態系統學重點開放實驗室
農業部牧草與草坪草種子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德研究中心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德乾旱環境聯合研究中心
甘肅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甘肅省環境地質與災害防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甘肅省重點實驗室
甘肅省消化系腫瘤重點實驗室
甘肅省泌尿系統疾病研究重點實驗室
甘肅省胃腸病重點實驗室
甘肅省骨關節疾病研究重點實驗室
甘肅省乾旱氣候變化與減災重點實驗室
蘭州大學-金川集團金屬化合物聯合實驗室
(表格內容資料來源:2018年1月蘭州大學官網)

科研成果

截至2018年7月,學校已先後獲得國家、部委和省級科技成果獎700餘項,部編輯出版各種專著、教材、譯著1400餘部。2016以第一單位發表SCI論文1,547篇,排名全國高校第39位;2007-2016年發表SCI論文12,220篇,被引用155,512次,篇均被引12.73次,排名全國高校第24位。2017年11月,美國湯森路透集團發布了最新基本科學指標數據ESI,蘭州大學共有12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分別是化學、物理學、材料學、地球科學、植物動物學、數學、工程學、生物和生物化學、環境和生態學、臨床醫學、藥物和毒理學以及農業科學。其中化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2017年8月31日年最新自然指數發布,蘭州大學在自然指數所認定的68種期刊上發表論文171篇,位居全球第86位(2016年第126位),亞太地區排名第25位(2016年第32位),國內高校排名第11位(2016年第13位)。其中 化學排名全球第39位(2016年第53位),亞太地區排名第20位(2016年第26位),國內高校排名第14位(2016年第15位);地球與環境科學亞太地區排名第24位(2016年第34位),國內高校排名第9位(2016年第10位);生命科學亞太地區排名第98位,國內高校排名第37位(2016年第37位);物理學亞太地區排名第48位(2016年第84位),國內高校排名第21位(2016年第29位)。
榆中校區將軍院榆中校區將軍院
  • 人文社科研究
該校2013年獲得的成果有《中國西北少數民族通史》、《自然—社會環境與貧困危機研究:以甘肅省為例》、《西北地區經濟結構調整的戰略分析與實證研究》。
以上為部分科研數據,該校各科研平台詳細科研成果請參考資料
  • 自然社科研究
蘭州大學2008年獲國家科技獎項目
獲獎項目完成人單位獲獎類別級別
電磁材料結構多場耦合非線性力學行為的理論研究
鄭曉靜、周又和
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
國家自然科學獎
中國北方草地退化與恢復機制及其健康評價
南志標、任繼周、傅華、周志宇、侯扶江、張自和、王彥榮、張衛國
草地農業科技學院
國家科技進步獎
新型裝配整體式樓蓋體系的關鍵技術及其套用
周緒紅
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
國家科技進步獎
中國第四紀冰川與環境變化研究
李吉均
資源環境學院
國家自然科學獎
(表格內容資料來源:2015年5月蘭州大學官網)

學術資源

  • 學術期刊
《蘭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是由教育部主管、蘭州大學主辦的綜合性自然科學學術期刊,被美國CA、MR,英國ZR,俄羅斯AJ和德國Zbl Math以及國內《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CNKI)》、《萬方數據——中國數位化期刊群》、《維普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中國各學科文摘等資料庫收錄。
逸夫科學館逸夫科學館
《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是由教育部主管、蘭州大學主辦的綜合性哲學社會科學類學術期刊,是南京大學“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來源期刊”(CSSCI),北京大學“中國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類核心期刊”,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CHSCCD)和清華大學“《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
《蘭州大學學報(醫學版)》是由教育部主管、蘭州大學主辦的綜合性醫學學術期刊,被國外美國《化學文摘》(CA)等資料庫和國內《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CNKI》、《萬方數據——中國數位化期刊群》、《維普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中國生物醫學文獻資料庫、中文生物醫學期刊資料庫、中國生物學文摘、中國藥學文摘等多家大型資料庫和檢索系統作為來源期刊。
由蘭州大學草地農業科技學院主管,中國草學會和蘭州大學草地農業科技學院共同主辦的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綜合性學術期刊,為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英國CABI文摘資料庫來源期刊,《中國生物學文摘》中國生物學文摘資料庫收錄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期刊,《萬方數據—數位化期刊群》入網期刊。
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草學會和蘭州大學草地農業科技學院共同主辦,為國內外公開發行的“中文核心期刊”(北大版)、“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源期刊”,是《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中國科學期刊文獻資料庫、英國CABI、《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中國科技期刊資料庫、中文電子期刊服務(CEPS)資料庫的固定源期刊。
  • 館藏資源
據2018年11月學校官網顯示,蘭州大學圖書館擁有紙質文獻344餘萬冊(件)、音像資料2000餘種,年訂購中外文印本報刊3000餘種,中外文電子資料庫 100多個;有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叢書集成、中華文史論叢、中國邊疆叢書和方誌叢書,還有較多考古圖籍和金石甲骨文字著述;善本書有《皇明經世文編》等200餘種;建成了蘭州大學機構知識庫(IR),開展了“蘭大文庫”、“學位論文”等特色資源徵集、保存與數位化工作,設立了西北地方邊疆文獻中心。
蘭州大學地標:蘭州大學圖書館蘭州大學地標:蘭州大學圖書館
據2018年11月學校官網顯示,蘭州大學檔案館館藏檔案近30萬卷(件),共分為4個全宗,包括歷史檔案聯合全宗(1949年以前蘭州大學各個歷史時期的檔案)、甘肅省草原科學生態研究所全宗、蘭州醫學院全宗、蘭州大學全宗。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黨委書記
校長
黨委常委副書記
黨委副書記
副校長
紀委書記
黨委常委
(資料來源:截止2018年7月)

歷任領導

歷任校長(院長)
學校名稱姓名任職時間
甘肅法政學堂
1909---1913
甘肅公立法政專門學校
蔡大愚
1913---1917
李懈
1918.1--1918.2
施國禎
1918.3--1923.1
張瑛
1923.1--1923.3
趙元貞
1923.3--1923.7
施國禎
1923.7--1926.2
沙明遠
1926.2--1927.3
楊集瀛
1927.3--1928.2
蘭州中山大學
馬鶴天
1928.2--1928.11
李世軍
1928.11--1929.3
駱力學
1929.4---1929.5
蘭州中山大學、甘肅大學、甘肅學院
鄧春膏
1929.5---1936.5
甘肅學院
田炯錦
1936.5---1937.4
朱銘心
1937.4---1938.2
王自治
1938.2---1941.1
宋恪
1941.1---1946.7
國立蘭州大學
辛樹幟
1946.8---1949.8
蘭州大學校務委員會
辛安亭
1949.9---1951.3
蘭州大學
曲正
1951.3---1953.3
林迪生
1953.3---1959.1
江隆基
1959.1---1966.6
劉冰
1979.1---1982.3
聶大江
1982.3---1984.4
徐躬耦
1984.4---1985.3
胡之德
1985.3---1993.3
李發伸
1993.3---2006.5
周緒紅
2006.5---2013.6
王乘
2013.6---2017.12
嚴純華
2017.12---至今
歷任黨委書記
學校名稱姓名任職時間
蘭州大學
劉海聲
1957---1960
江隆基
1960---1966
劉 冰
1979---1984
聶大江
1984---1985
劉眾語
1985---1992
王松山
1992---1993
蘇致興
1993---2001
陳德文
2001---2008
王寒松
2008---2016
袁占亭
2016---至今
(表格內容資料來源:2018年1月蘭州大學官網)

知名校友

科學家
姓名個人簡介
中科院院士,原中國氣象局局長,中國徒步跨越南極第一人,中國獲得國際環境獎第一人
中科院院士,物理系畢業
中科院院士,化學系畢業
中科院院士,化學系畢業
地理學家
生物學家、中科院院士
大氣科學家、中科院院士
自然地理與地貌學家、中科院院士
物理學家、中科院院士
植物學家,中科院院士
蘭州近代核物理研究所工程師,工程院院士
地理學家,中科院院士
王景尊
水文地質學家 中科院院士
有機化學家,中科院院士
有機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有機化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分析化學家,中科院院士
有機化學家,中科院院士
理論物理學家
力學家,工程院院士
量子力學專家
物理學家,科學院院士
中國著名的數學家,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中國著名的數學家,皇家科學院院士
中國著名的半群專家,工程院院士
核物理學家,中科院院士
化學家,中科院院士
地質學家,中科院院士
植物學家,中科院院士
中國工程院院士
知名學者
姓名個人簡介
清華大學教師著名知識分子,歷史系畢業
何明峰
著名農村問題專家,著名知識分子,經濟系畢業
著名經濟學家,經濟系畢業
著名知識分子,推動收容制度終結者之一,法律系畢業
著名歷史學家,民俗學家,中國歷史地理學和民俗學的開創者
著名歷史學家、教育家
著名翻譯家、英國文學研究專家
著名美學家、畫家、作家,旅美學者
著名語言學家
瘋狂英語創始人
企業家
姓名個人簡介
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
中國石油大慶石化公司總經理。化學系畢業
祝晏君
中國航空器材進出口集團公司黨委書記、副總經理。歷史系畢業
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局局長。生物系畢業
蘇榮輝
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局副局長。化學系畢業
中國化工集團總經理。經濟系畢業
李振國
西安隆基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物理系畢業
劉小鋒
廣州千江企業集團董事長。生物系畢業
孫珩超
銀川大學校長,寶塔石化集團董事局主席。法律系畢業
張曙光
廣州市番禺奧迪威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物理系畢業
向彬
廣州維力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數學系畢業
渠雲鴻
惠州市通潔清洗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新聞系畢業
文永均
成都聖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化學系畢業
姬建新
成都地奧集團藥物研究所所長,總裁助理。化學系畢業
彭立增
濟南愛思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化學系畢業
繆小榮
四川廣安百泉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化學系畢業
張成如
濟南聯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化學系碩士畢業
李春安
西安隆基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物理系畢業
黎春生
廣東用友軟體有限公司總經理。經濟系畢業
馬亞平
深圳韓宇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化學系畢業
李會寧
肇慶千江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化學系畢業
姜標
中科合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化學系畢業
高校領導
姓名個人簡介
暨南大學副校長。歷史系畢業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生物系
華東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化學系畢業
合肥工業大學黨委書記。數學系畢業
陝西師範大學黨委書記。中文系畢業
南京財經大學副校長。數學系畢業
北京工商大學校長。數學系畢業
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地理系畢業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院長。地理系畢業
中國工程院院士,原暨南大學校長
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現代物理系畢業
中科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學化學系教授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青藏高原所所長。地理系畢業
中國工程院院士,衛生部副部長。蘭州醫學院畢業
中科院院士,原蘭州大學副校長,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校長
中科院院士,武漢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生物系畢業
中國工程院院士,蘭州大學前任校長,現重慶大學校長
原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物理系畢業
西北第二民族學院院長。歷史系畢業
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所長。生物系畢業
中科院上海有機所所長。化學系畢業
成都信息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地理系畢業
西南交通大學副校長。物理系畢業
原江蘇工業學院院長。化學系畢業
中科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副所長
中科院蘭州地質研究所所長
中科院青海鹽湖研究所所長
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所綠色化學中心主任
甘肅省社會科學院院長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畢業
上海海關學院院長
媒體人
姓名個人簡介
全國十大傑出青年
王志綱
中國著名策劃人。經濟系畢業
新周刊主編。中文系畢業
《讀者》雜誌社前主編。地質地理系畢業
全國十大傑出青年。化學系畢業
中央電視台廣告經濟中心主任兼經濟頻道總監。管理系畢業
央視新聞評論部焦點訪談三個製片人之一。管理系畢業
參加“中國首次遠征北極點科學考察”的蘭大學子
政府官員
姓名個人簡介
原甘肅省委書記,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化學系畢業
原四川省委書記,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文系畢業
原內蒙古黨委副書記,中央紀委駐交通部紀檢組組長
最高檢察院副檢察長。法律系畢業
國土資源部副部長。經濟系畢業
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副主任、黨組成員。中文系畢業
甘肅省委常委、省委統戰部部長。歷史系畢業
寧夏自治區政協黨組副書記、常務副主席。經濟系畢業
中國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化學系畢業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經濟系畢業
甘肅省政協副主席、發展改革委員會主任。歷史系畢業
貴州省政協副主席,原貴州省副省長。中文系畢業
甘肅省人大原副主任。物理系畢業
中共甘肅天水市市委書記,歷史系畢業。
遼寧省葫蘆島市委書記。化學系畢業
甘肅白銀市委書記。中文系畢業
余斌原
四川省眉山市委書記。金屬物理專業畢業
中共三亞市委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市政府黨組副書記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經濟系畢業
許銳
江西省瑞金市市長。
深圳市質量協會秘書長
(表格內容資料來源:2015年5月蘭州大學官網)

文化傳統

校標

標識形狀
1、由同心兩個圓構成。
2、內圓中上方為蘭州大學圖書館圖樣,下方為“1909”字樣。
3、外圓中上方為漢字“蘭州大學”字樣,下方為英文 “蘭州大學”字樣。
標誌釋義
1、標誌主體為蘭州大學圖書館正面視圖,恰似一個展翅欲飛的鯤鵬,寓意蘭州大學面向21世紀的騰飛。
2、圖書館主體部分寬厚莊重,表示蘭州大學悠久的歷史、厚重的文化積澱和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寬厚的基礎;塔樓挺拔峻峭,象徵蘭州大學不畏艱難、勇攀高峰的雄心壯志和向上、奮進的力量;三個台階表示蘭州大學完整的辦學體系(學士、碩士、博士)或高等學校的三項功能(人才培養、知識創新、社會服務);“1909”為蘭州大學建校的年份。
3、外圓中上方為漢字“蘭州大學”字樣,表明蘭州大學是中國的大學;下方為英文“蘭州大學”字樣,表明蘭州大學是一所向國際開放的大學。
將圖書館作為標誌的主體有以下考慮
1、圖書館事業是一個學校乃至一個國家文明的視窗;圖書館是汲取知識的源泉,知識創新的殿堂。
2、蘭州大學圖書館是蘭州地區原有的四個標誌性建築之一(其餘三個為蘭州白塔、黃河鐵橋、蘭州飯店)。
3、蘭州大學圖書館造型莊重、典雅、優美,其塔樓的挺拔之姿給人一種向上、奮進的力量。
4、蘭州大學圖書館的形狀已被歷代蘭大人所認同,且作為蘭州大學的象徵被廣泛套用於宣傳品。
蘭州大學

(表格內容資料來源:2015年5月蘭州大學官網)

校訓

校訓:自強不息 獨樹一幟
蘭州大學校訓昭示了學校與時代同發展,與民族共命運,所走過的一百年風雨。一代代先賢和蘭大人櫛風沐雨,篳路藍縷,自強不息,艱苦奮鬥,堅守在祖國的西部,走出了一條在經濟欠發達地區創建高水平大學的特色之路,形成了蘭州大學特有的大學文化和大學精神。而校訓則是這種文化和精神的集中體現。
“自強不息、獨樹一幟”的校訓,指引莘莘學子要傳承學校優良傳統,光大蘭州大學精神,自強自立,頑強拼搏,敢為人先。
  
蘭州大學

(表格內容資料來源:2015年1月中國高校之窗官網)

校歌

蘭州大學校歌
西北的青年莫要再耽延,
割斷我們長衫拋卻我們浪漫。
大時代的使命奔臨在眼前。
大踏步衝出潼關,看一片漫天的烽煙。
僅憑舌尖怎能掃蕩那凶焰,
揮起鐵拳才能還我河山。
甘肅的青年莫要再遲延,
搗碎我們花冠停止我們歌筵。
大時代的擔子緊壓在兩肩。
乘長風衝上青天,望一眼卷世的狂瀾。
僅憑筆尖弱小怎能保全,
拼著血汗大同實現何難。
蘭州大學

校歌確定時間:1938年(蘭州大學當時為甘肅學院)
校歌釋義:
校歌創作於1938年,已經傳唱了70多年,展現了蘭大學子以天下為己任、勇擔國運的英雄氣魄和自強不息的偉大精神。
時值抗戰初期,戰火逐漸燒到中國西北邊陲,軍民奮起抵抗揭開蘭州保衛戰的第一頁。蘭州大學校歌通過廣大師生的傳唱,很快響徹西北,在陰霾的天空和血腥的環境中樹起蘭州大學的獵獵戰旗,凝聚師生,鼓舞抗戰鬥志,弘揚學術傳統,堅持辦學不輟,為我國建設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自強不息”的蘭大精神化作了抗戰時期西北青年學子的嚮往、追求和憧憬,也成為一代又一代蘭大學子心中最溫馨的集體記憶和共同語言。
(表格內容資料來源:2015年5月蘭州大學官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