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市最佳化營商環境創新行動2020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圍繞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求,全面落實《中共蘇州市委蘇州市人民政府關於開放再出發的若干政策意見》,實施更高標準、更高質量、更高效率的政務服務,推動營商環境整體水平系統性提升,特制定《蘇州市最佳化營商環境創新行動2020》。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蘇州市最佳化營商環境創新行動2020
  • 頒布時間:2020年3月27日
  • 實施時間:2020年3月27日
  • 發布單位:中共蘇州市委蘇州市人民政府
全文,印發的通知,解讀,

全文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對標國際先進標準,樹立用戶思維,注重客戶體驗,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更好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努力在法治誠信、智慧政務、企業服務、資源配置、合作共贏、統籌協同等方面實現更大突破,讓企業在蘇州投資放心、發展安心、幹事順心、創業開心、生活舒心,傾力打造“蘇州最舒心”營商服務品牌,塑造國際版營商服務品牌
一、致力法治誠信,塑造營商環境第一標誌
堅持把法治誠信打造成為營商環境最硬核心,持續推進“法治蘇州”“誠信蘇州”建設,為各類市場主體投資興業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環境。
1.最佳化營商環境法治保障體系。深入貫徹落實《最佳化營商環境條例》,研究制定蘇州市最佳化營商環境辦法,鞏固總結一批深化改革、最佳化營商環境的經驗做法,建立健全市場主體全生命周期法治服務體系。構建以市場主體和社會公眾滿意度為導向的法治化營商環境評估體系,定期發布法治化營商環境評估報告。(責任單位:市司法局、市發改委)
開展立法前評估,避免因政策疊加或相互不協調對市場主體日常生產經營活動造成不利影響。對與市場主體生產經營活動密切相關的法規、規章、行政規範性檔案,嚴格實施公平競爭審查和合法性審查。適時對規章和規範性檔案開展立、改、廢、釋工作,提出地方性法規立、改、廢、釋建議。最佳化營商環境改革措施,鼓勵在法治框架內開展先行先試。(責任單位:市司法局、市市場監管局)
2.提升公共法律服務企業水平。深化“法企同行”活動,組建企業法律服務團,為小微企業開展無償法治體檢,實現小微企業常態化法律服務全覆蓋。開通小微企業辦理銀行抵押貸款等金融類公證業務綠色通道,依規減免部分公證費用。(責任單位:市司法局、市工信局、市工商聯)
拓展涉外法律服務平台。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設立律師服務點,探索與新加坡互設律師事務所代表處,加快推進印尼海外法律服務中心實體化運行。(責任單位:市司法局、市商務局、市外辦、市律師協會)
升級蘇州公證大數據套用服務平台,實現與不動產登記、徵信、證照、人口信息等平台的互聯互通。推廣套用商標轉讓線上公證服務平台,健全公證顧問服務體系。(責任單位:市司法局、市大數據管理局)
加強普法宣傳。貫徹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以誠信經營、勞動用工、智慧財產權保護、安全生產等為重點,開展“以案釋法”活動。完善“蘇州普法”微信公眾號功能,搭建企業法治宣傳服務平台,線上提供個性化、定製化的普法產品。(責任單位:市司法局)
3.嚴格實行公正文明執法。全面推行“陽光執法”,深入落實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製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探索“區塊鏈+公證”在行政執法全過程記錄中的套用,實現全程實時留痕和可回溯管理,有效規範行政執法行為,維護行政相對人合法權益。(責任單位:市司法局、市城管局、市市場監管局)
規範涉企警情案件辦理,最佳化受理、立案、羈押、偵查、案後溝通及救濟全流程,精準適用查封、扣押、凍結等強制措施。探索對涉嫌犯罪的企業家、高管、技術核心骨幹審慎採用羈押性強制措施。依法規範適用不起訴權,探索起訴必要性審查,嚴格審查行為有無實質危害性。(責任單位:市檢察院、市公安局)
4.全面強化中小投資者保護。平等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妥善處理公司決議效力、股東知情權、利潤分配權、優先購買權股東代表訴訟糾紛案件,依法加強對中小股東合法權利的保護。(責任單位:市中級法院)
降低企業訴訟成本。規範對企業訴訟費司法救助申請審查,對預交訴訟費用確有困難且符合救助條件的企業,減交、緩交訴訟費用。對調解、撤訴案件,依法退還相應訴訟費用,於退費手續齊備後7個工作日一次性足額退還。(責任單位:市中級法院)
提升企業訴訟辦理水平。依託智慧法院建設,綜合運用電子送達、一站式訴訟服務中心、網路查控系統等信息化建設成果,縮短起訴、立案、送達和財產保全時間。加強仲裁立案指導,推行一次性告知提示,對符合立案條件、材料齊備的當日受理。(責任單位:市中級法院、市司法局〔市仲裁委〕)
提升商事案件審理效率。探索商事案件繁簡分流工作機制,嚴格規範延長審限和延期開庭工作流程,縮短辦案周期,原則上簡單二審案件2個月、一審案件4個月、疑難案件6個月內審結。法院開庭審理涉產權糾紛案件,需要再次開庭的,依法告知當事人下次開庭時間,兩次開庭間隔時間不得超過1個月(因不可抗力或當事人同意的除外),實現“簡案快審、繁案精審”。(責任單位:市中級法院)
推進產權糾紛多元化解。鼓勵和引導商事主體當事人優先選擇商會協會調解中心、仲裁等非訴訟途徑解決糾紛。(責任單位:市中級法院、市工商聯、市司法局〔市仲裁委〕)
加大涉產權冤錯案件糾正力度。依法受理涉產權類的申請再審案件,對可能存在冤錯的涉產權案件,依職權主動複查,暢通產權冤錯案件糾錯渠道。(責任單位:市中級法院)
5.加大智慧財產權保護和運營力度。打造智慧財產權服務品牌,提升中國(蘇州)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服務水平。強化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智慧財產權保護支撐,對新材料和生物醫藥等產業的智慧財產權申請提供快速審查通道,搭建涵蓋智慧財產權快速審查、快速確權、快速維權、司法銜接的“一站式全鏈條”智慧財產權協同保護平台。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選擇2~3個領域開展產業預警分析,適時發布產業智慧財產權預警分析報告,提升企業智慧財產權風險應對能力。(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
加強智慧財產權快速協同保護。深化蘇州與無錫、常州、南通三地中級人民法院的信息融通、管轄銜接、技術資源共享、訴訟保全協助、行政機關協調等方面的合作,做好跨區域管轄的智慧財產權案件審理。(責任單位:市中級法院)
健全智慧財產權海外維權機制。積極申報國家海外智慧財產權糾紛應對指導中心蘇州分中心;結合中美經貿協定智慧財產權保護要求,編印智慧財產權海外維權指引,支持企業積極開展涉外維權。(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
實行最嚴格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加大智慧財產權損害賠償力度,建立以尊重智慧財產權、鼓勵創新運用為導向,以實現智慧財產權市場價值為指引的侵權損害賠償司法認定機制。藉助第三方調查機構對涉案產品的市場份額、銷售價格、數量及利潤進行輔助確定,提高損害賠償計算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對具有惡意侵權、重複侵權、多次侵權等嚴重侵權情節的,依法支持權利人的懲罰性賠償請求。加強蘇州智慧財產權法庭與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審查協作江蘇中心的戰略合作,完善技術調查官參與訴訟機制。(責任單位:市中級法院)
提升智慧財產權運營效益。鼓勵企業開展智慧財產權運營許可交易,探索開展風險補貼和智慧財產權證券化。為企業提供智慧財產權質押登記全流程服務,商標、專利質押登記辦理時限分別壓減至3個工作日和5個工作日內。加大對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推進力度。加快推進智慧財產權運營引導基金運作,構建產業專利池,建立產業智慧財產權聯盟。(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
6.完善契約執行促進機制。提升執行契約質效,依法促進市場交易,最大限度尊重當事人關於契約履行期限、違約責任等內容的約定,嚴格審查契約糾紛中的解除條件,依法審慎判斷。存在違約情形的契約,依法保障守約方的契約權益,謹慎調整違約金標準;依法支持實際損失和可得利益損失,保障守約方的契約權利。(責任單位:市中級法院)
建立健全解決執行難長效機制。持續打擊規避執行、抗拒執行行為,增強執行威懾力,提升契約自動履行率。推動執行模式數位化轉型,深化執行聯動、聯合信用懲戒機制建設,不斷提升契約執行效率、效果,確保有財產可供執行案件法定審限內結案率達到90%以上,無財產可供執行案件終結本次執行程式合格率達到95%以上。(責任單位:市中級法院)
7.提升破產辦理質效。實施破產案件繁簡分流,壓縮審理期限。對“無產可破”的簡易案件和“執轉破”案件,推動“簡案快審”;對疑難破產案件創新審判方法,推動“繁案精審”。加強破產案件審限管控,簡單破產案件原則上在6個月內審結,其中“無產可破”等破產案件審限控制在3個月內;普通破產案件原則上2年內審結,特殊情況延長至3年。加大2年以上未結案件清結力度,做到“應清盡清、應結盡結”。(責任單位:市中級法院)
建立健全破產案件協調聯動機制。建立常態化的信息共享和聯動協調機制,推動不動產、特殊動產、設備、銀行存款、車輛、股權、智慧財產權及其他財產權利登記系統在破產審判中的套用,加快破產案件辦理進程。依法發揮政府在企業破產程式中的作用,協調解決破產過程中維護社會穩定、經費保障、信用修復、企業註銷等問題。(責任單位:市中級法院)
創新破產審理機制。探索破產預重整和個人債務集中清理,創新重整、和解工作機制。將規範市場主體退出、企業挽救與產業轉型升級緊密結合,推動資源最佳化重組。建設破產企業資產信息庫,建立與區域招商引資相銜接機制,積極引入風險投資等主體參與企業重整,激活現有生產要素,實現各類資源市場價值最大化。(責任單位:市中級法院)
大力培育破產管理人隊伍。進一步細化完善管理人職責,最佳化破產管理人名冊制度、管理人選任機制和管理人報酬制度,支持和推動管理人行業自律組織建設,強化管理人履職考核和動態監督管理。(責任單位:市中級法院、市司法局)
8.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和企業徵信體系建設。構建信用服務總入口,建設惠企“企信慧”平台,完善“智慧信用”功能,實現信用報告查詢、信用業務諮詢、政策推送、融資貸款預測、失信行為修復、線上培訓、信用融資辦理等一體化服務。積極參與推進長三角地區信用標準互認,實現跨地區信用信息交換共享和聯動獎懲。(責任單位:市發改委)
拓展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平台功能。擴大面向政府部門和公共事業單位的共享通道,整合接入自然人和企業及個體工商戶基礎數據。健全全市統一的信用信息聯動共享體系,將信用承諾、信用審查和信用信息查詢等套用嵌入行政審批、事中事後監管、公共資源交易、招投標等業務流程,實現信用聯合獎懲“一張單”。完善以信用承諾為基礎、信用產品為工具、信用管理為手段的新型企業服務模式,推進市場主體相關公共信用綜合評價結果套用,運用大數據技術對企業進行信用畫像。(責任單位:市發改委)
全面推進“蘇州小微企業數字徵信實驗區”建設。在小微企業融資擴面、融資方式、融資結構等方面先行先試,構建以徵信體系為基礎的小微企業融資服務模式。鼓勵銀行依託地方徵信平台數據,通過蘇州綜合金融服務平台以線上審批方式為企業提供單戶1000萬元及以下的信用貸款。鼓勵金融機構通過“中征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台”開展線上供應鏈融資服務,引導更多供應鏈核心企業加入平台。(責任單位:市金融監管局、人行蘇州中支)
9.支持和指導企業開展信用修復。開展線上線下免費信用修復培訓,指導幫助符合政策條件並有修復意願的企業100%進行信用修復。對一般違法行為,主動糾正、消除不良影響的,經申請撤銷公示,不納入信用聯合懲戒範圍。(責任單位:市發改委)
10.加強政務誠信建設。建立“政府承諾+社會監督+失信問責”機制,把各級政府部門兌現政策、履行承諾、執行聯合信用獎懲情況納入政務誠信考核內容。在環保、社會保障、安全生產、市場監管、稅務、價格、交通運輸、文明交通、財政等重點領域,落實信用信息和信用產品在部門業務流程中的查詢與套用,提高政務公信力。(責任單位:市發改委)
二、致力推進“五化”,打造智慧政務最強支撐
主動運用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提升數字政府建設水平,最佳化各類服務事項流程,實現線上線下融合化、流程節點標準化、辦事進程可視化、服務獲得便利化、數據共享制度化。
11.拓展“一網通辦”服務功能。針對企業民眾關注度高、辦理量大的高頻事項和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辦理事項,重構辦事流程和業務流程,實現“一事一地一窗”辦理,梳理形成一批“全城通辦”事項清單。將水電氣報裝業務納入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實現數據互通、業務貫通。完善長三角“一網通辦”機制,擴大“全鏈通”領域線上綜合通辦服務內容。(責任單位:市行政審批局、市大數據管理局)
12.打造涉企政策“一網清”。建立企業服務總入口,建設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蘇州市企業服務中心、企業服務雲。建立政策發布“一張網”,歸集各類惠企政策。實現企業服務“一站式”,集成涉企公共服務及社會機構的專業服務。提供“一攬子”解決方案,針對性地提供服務內容、服務機構和優惠政策。形成訴求回響“一個環”,建立訴求受理、解決、反饋、評估機制。(責任單位:市工信局、市行政審批局、市大數據管理局)
13.推進線上線下政務服務聯動。加強數據資源共享與業務套用協同,加快線上服務平台和線下服務實體一體化融合進程。重點推動基層“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建設,圍繞企業重點高頻辦事需求,設計有針對性的互動操作界面,支撐線上最佳化營商環境相關套用系統、各類型自助辦事終端,與線下市區兩級行政審批“綜合視窗”、鄉鎮(街道)為民服務中心業務事項辦理流程的一體融合。(責任單位:市行政審批局、市大數據管理局)
14.提高政務服務便利化。繼續推進“一網、一門、一次”改革,擴大“不見面審批”標準化覆蓋面,加強部門間數據共享,提高政務服務標準化、規範化、便利化水平。建立代辦服務制,公布代辦事項目錄清單。推廣套用政務服務APP、自助一體機、各類小程式,豐富辦事渠道。2020年底前,具有依申請特徵的政務服務事項進駐政務服務大廳100%實現“應進必進”,100%實現“綜窗服務”,審批承諾時限比法定時限提速60%,審批材料壓減30%以上,實現100項高頻政務服務事項全市通辦。(責任單位:市行政審批局、市大數據管理局)
15.發揮中台賦能支撐作用。創新建設蘇州特色的“網際網路+營商”中台,打造業務、數據、技術三大通道,有機銜接面向企業等市場主體的前端套用界面和各部門後台業務辦理系統,實現市場主體對辦事進程可視化、可跟蹤、可預期。(責任單位:市大數據管理局)
16.做好營商場景精準支撐。深化政務信息資源在營商環境感知、政策發布引導、行政許可審批、業務流程查詢、企業辦事跟蹤等具體套用場景中的挖掘使用,實現精準服務。加強數據挖掘研判,推行可視化工作,為行政決策提供科學依據。以創建更加便捷優質的信息解決方案為出發點,融合升級蘇州城市生活服務總入口、智慧出行、健康蘇州掌上行、蘇州旅遊總入口、線上教育中心、桂花分等綜合套用平台,創新建設一批信息化套用,為企業法人投資落戶提供更好社會服務。(責任單位:市大數據管理局、市行政審批局、市公安局)
17.強化信息基礎支撐能力。按照“兩地三中心”架構,最佳化提升市級政務雲核心能力,集中有效承載營商環境各類政務套用系統,持續加大信息資源保障力度。完善政務雲安全防護體系,開展政務信息系統等保測評和風險評估,加強安全態勢感知預警、處置指導,確保“網際網路+營商”支撐體系安全穩定運行。加強電子政務信息安全管理,支持最佳化營商環境政務信息系統的新建和升級改造。(責任單位:市大數據管理局)
18.推廣電子證照、電子印章、電子檔案套用。完善電子證照核心清單,構建電子印章支撐體系。加快歸集電子證照,豐富電子證照種類,基本覆蓋黨政機關簽發的高頻證件、執(牌)照、證明檔案、批文、鑑定報告。健全電子證照庫,加快政府部門間系統互通,推進部門核發的證照在系統內共享調用,逐步實現由辦事對象提供證照影印件簡化為身份驗證,所需材料由後台自動獲取。鼓勵行業協會、評估諮詢機構出具的檔案報告等向電子證照庫歸集摘要、目錄等信息,推廣電子證照、印章、檔案等在政務服務、商務和社會多領域套用。(責任單位:市大數據管理局、市公安局、市行政審批局、市市場監管局)
三、致力改革創新,實現企業服務最高效率
對標國際先進、國內,創新政務服務理念,全方位提升管理服務水平,努力實現讓企業辦事花最少的時間、跑最少的路、交最少的材料、找最少的部門。
19.全面推進企業開辦註銷“一站辦結”。實現開辦企業“一表申請、一窗發放、2個工作日內完成”。全面推行開辦企業申領營業執照、刻制印章、申領發票、銀行預約開戶等全流程網上申請和辦理。進一步放寬市場主體登記條件,探索實行企業住所申報承諾制。(責任單位:市行政審批局、市公安局、市稅務局、人行蘇州中支)
簡化企業註銷程式。建立企業註銷網上服務專區,將企業註銷、稅務註銷、社保註銷、海關註銷納入“一網通辦”。全面梳理企業註銷流程、條件時限、材料規範等信息,實現申請人各環節流程、進度可查詢。對於適用簡易程式註銷的企業,即到即辦;對於適用一般程式註銷的企業,將承諾辦結時間壓縮至法定期限60%之內。(責任單位:市行政審批局、市稅務局、市社保中心、蘇州海關)
20.深化“證照分離”改革擴大覆蓋面。在蘇州自貿片區實施“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對所有涉及市場準入的行政審批事項按“證照分離”模式,推動實行直接取消審批、審批改備案、實行告知承諾、最佳化準入服務等分類管理,實現“照後減證”和“準入”“準營”同步提速。力爭下半年在省級以上開發區推進“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責任單位:市行政審批局、市市場監管局)
21.提高建設工程許可辦理效率質量。除重大工程建設項目外,政府投資項目從申報立項用地規劃許可證到竣工驗收,審批時間控制在80個工作日內;一般社會投資項目從取得用地到竣工驗收,審批時間控制在60個工作日內;帶方案出讓用地的社會投資項目及小型社會投資項目,從取得用地到竣工驗收,審批時間控制在40個工作日內。(責任單位:市住建局、市行政審批局、市資源規劃局)
提高環評審批效率。環境影響報告書審批時限由法定60個工作日壓減至27個工作日以內,環境影響報告表審批時限由法定30個工作日壓減至15個工作日以內。加強環評中介機構服務和指導,定期開展考核通報,提高環境影響評價報告質量。(責任單位:市行政審批局、市生態環境局)
研究制定“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豁免清單。對項目紅線範圍內的,承諾到期拆除的臨時售樓處、施工期間臨時性的出入口、施工用房、施工圍牆;無基礎、可移動或可拆卸的建(構)築物;不涉及市政道路的管線工程,已經規劃方案批准的圍牆;市政管線、房屋維修,設施設備的安裝、維護及加固等項目可不再申請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對既有建築需改變使用功能的,探索實施正、負面清單管理;在正面清單內的項目通過部門間認定函的方式進行認定。(責任單位:市資源規劃局、市行政審批局)
深化業務協同。對工業和經營性招拍掛項目,在土地出讓前開展空間協同,落實建設條件。推進多圖一審、多測合一,合併消防、人防、技防等技術審查,實施一次委託、統一測繪、成果共享的測繪服務。(責任單位:市資源規劃局、市住建局)
推動施工圖審查改革。明確小型民用建築、中小型廠房、市政工程(除橋樑、隧道)、專項工程等符合規定條件的項目免於施工圖審查,實行免於施工圖審查項目自審承諾制、信用管理聯動機制。(責任單位:市住建局、市行政審批局、市資源規劃局)
探索智慧型化審批改革。開展運用建築信息模型系統進行工程建設項目審批試點。建設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初步開展規劃智慧型化審查審批。(責任單位:市行政審批局、市資源規劃局、市住建局、市大數據管理局)
加大區域評估推行力度。編制省級以上開發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時,同步對區內重要礦產資源壓覆、節能、地質災害、地震安全、文物保護、水土保持、洪水影響及環境影響等事項開展綜合性區域評估。探索在產業類型相近、功能要求相似的一定區域,對已實施綜合性評估的投資項目,原則上不實行單獨項目評估。(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工信局、市資源規劃局、市發改委、市住建局、市生態環境局、市文廣旅局、市水務局、市氣象局、市行政審批局)
22.最佳化不動產登記“一窗受理、集成服務”。加快人員集成、數據集成、材料集成,持續提升不動產交易納稅登記“一網、一窗、一人”辦理便利度。分類壓縮不動產登記時間,異議登記、更正登記、查解封登記、抵押權註銷登記當場辦結;實體經濟企業抵押登記、商品房轉移登記、商品房轉移抵押合併登記2個工作日辦結;除批量、未公證繼承、宅基地登記外,其餘一般登記不超過3個工作日內辦結。(責任單位:市資源規劃局、市住建局、市稅務局)
拓展不動產登記服務功能。最佳化“蘇易登”功能,提供“24小時不打烊”線上自主辦理服務和網上查詢服務,全程實現“不見面審批”。提供不動產登記信息現場自助查詢、自助列印服務。將不動產登記服務延伸到銀行網點,在辦理貸款同時直接辦理不動產抵押登記申請。提升不動產關聯業務聯動辦理水平,在申請不動產轉移登記時,可一併申請水、電、氣等聯動過戶同步辦理。將工程建設項目首次房屋所有權及土地使用權登記併入綜合竣工驗收,企業可一次性獲得綜合竣工驗收合格通知書和不動產權證。(責任單位:市資源規劃局、市住建局、市稅務局、市行政審批局、蘇州供電公司、蘇州各水務公司、蘇州各燃氣公司)
探索套用區塊鏈技術,推進統一社會信用代碼、不動產登記、司法判決、地名地址、身份、戶口、婚姻等信息共享套用。(責任單位:市大數據管理局、市資源規劃局、市住建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行政審批局、市中級法院)
23.推進企業納稅集成智慧型辦理。明確“全程網上辦”“最多跑一次”清單,納稅人在各辦稅服務廳(點)“一廳通辦”所有涉稅業務,實現納稅人年納稅次數平均不超過6次,企業年平均納稅時間縮短至100小時。(責任單位:市稅務局)
最佳化辦稅流程。完善電子稅務局功能,開發網上更正申報和補繳稅款,提升電子稅務局申報繳稅智慧型化服務水平,申報數據由系統自動代入,稅款自動計算扣除。拓展“不見面”服務覆蓋範圍,推廣車輛購置稅網上申報,支持多渠道繳稅,推動一般退抵稅全程網上辦。進一步便捷發票業務,推廣電子發票,全面推行小規模納稅人自行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探索推行納稅人網上解鎖報稅盤。(責任單位:市稅務局)
壓縮退稅辦理時間。出口退稅申報、審核、審批、退庫全流程實現無紙化,出口退稅一類納稅人申報退稅辦理時間不超過1.5個工作日,二類、三類納稅人不超過5個工作日。(責任單位:市稅務局)
24.加快企業通關速度。最佳化通關流程,鼓勵企業開展提前申報業務,全面推進“兩步申報”“兩段準入”通關模式改革。在提前實現“五年內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再壓縮一半”目標的基礎上,持續壓縮通關時間。最佳化監管流程,加快時效性商品通關速度,精簡進出口監管證件聯網核查,促進企業申報便利化。對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最佳化聯運中轉監管模式,推行監管一體化作業。拓展升級國際貿易“單一視窗”功能,由口岸通關領域向國際貿易管理全鏈條延伸,實現貨物、艙單、運輸工具申報等主要業務套用率達到100%。(責任單位:蘇州海關、市商務局〔口岸辦〕)
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構建無縫對接上海口岸的水陸空大交通、大物流、大通關體系,推進蘇州虛擬空港與上海機場聯動對接,建設空運直通港。依託江蘇(蘇州)國際鐵路物流中心,積極探索多式聯運模式,提升中歐班列輻射帶動力。深化以供應鏈為單元保稅監管改革,探索對加工貿易保稅企業集群實施整體監管。(責任單位:市交通局、市商務局〔口岸辦〕、蘇州海關)
25.降低進出口環節合規成本。全面實行口岸收費目錄清單制度,清單之外一律不得收費。免除查驗沒有問題外貿企業吊裝、移位、倉儲費用,推行貨櫃設備交接無紙化。支持企業做好申請認證,降低企業通關環節的服務費用。推進關稅保證保險、銀關保、關助融等多元化擔保試點。(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商務局〔口岸辦〕、市發改委、市交通局、蘇州海關)
全面推廣企業問題清零機制。蘇州地區進出口企業在辦理海關業務過程中遇到“疑難雜症”,可在“企業問題清零系統”網頁版和微信版上一鍵註冊和自助提問,實現關企溝通“零距離”。(責任單位:蘇州海關)
26.保障透明高效的政府採購和招投標。加快建設政府採購電子化平台,實行工程交易服務收費“不見面”,拓展“不見面”開標,實現政府採購貨物、服務和工程類項目的全流程電子化、透明化。(責任單位:市行政審批局、市財政局)
完善政府採購流程。落實供應商公平待遇,最佳化投標保證金收取及退還,鼓勵採購人免收履約保證金或降低繳納比例。支持供應商以金融機構、擔保機構出具的保函代替履約保證金,減少供應商資金占用。對未中標的項目,書面告知原因(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行政審批局)
持續開展項目招投標領域專項整治。清除對不同所有制企業設定的各類不合理限制和壁壘,對現行涉及工程項目招投標相關的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規範性檔案及其他政策檔案進行全面清理。加強招投標領域監管,嚴肅查處排斥和限制潛在投標人的行為。(責任單位: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市水務局、市園林綠化局、市行政審批局)
27.構建新型市場監管機制。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除直接涉及公共安全和人民民眾生命健康等特殊行業、重點領域外,市場監管領域的行政檢查通過隨機抽取檢查對象、隨機選派執法檢查人員、抽查事項及查處結果及時向社會公開的方式進行。針對同一檢查對象的多個檢查事項,合併或納入跨部門聯合抽查範圍。(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
加強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建立市場主體信用等級科學抽查檢查機制,在醫療衛生、交通運輸、智慧財產權、民辦教育培訓、文化執法等領域,試行對信用較好、風險較低的市場主體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頻次。(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市場監管局)
28.探索開展涉企包容審慎監管。制定出台全市統一的涉企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行政處罰和一般違法行為從輕減輕行政處罰清單。符合條件的依法可免予行政處罰或者從輕、減輕行政處罰,並根據實際情況逐步擴大清單範圍。對“四新”(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經濟形態給予1~2年包容期,開展行政指導,實施柔性監管,引導和督促企業依法生產經營。(責任單位:市司法局、市市場監管局、市發改委)
四、致力最佳化供給,形成資源配置最優保障
精準對接市場主體需求動態,最佳化各類生產要素和公共服務資源供給,為企業提供完備、高效的全周期創新創業服務鏈。
29.更好發揮蘇州開放創新合作熱力圖效能。建立市級外商投資促進服務機構,持續維護、更新“開放創新合作熱力圖”(投資考察線路圖、平台載體導引圖、產業用地供應圖和投資合作機會圖)的功能,擴大熱力圖發布渠道,提高熱力圖知曉度,加強對全市招商引資的統籌引導。(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資源規劃局、市發改委)
30.強化產業用地空間保障。分類有效保障項目用地,充分保障市級以上重大產業項目、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以及含“綠”量、含“金”量、含“新”量高的項目用地需求。探索土地複合利用供地政策,戰略性產業項目可與商業和服務業用地合併,按綜合用途供地。根據項目產業類型、用地特點、生命周期以及投入產出要求,實行差異化的供地價格、出讓年限和供地方式。(責任單位:市資源規劃局)
試行“產業定製地”供應模式。將明確準入要求的“標準地”和不同產業類型項目定製化需求有機結合,提前完成土壤環境質量調查等前期工作,推行“以地招商”,提升產業項目落地效率。實行工業項目規劃方案諮詢輔導服務制度,工業企業通過掛牌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簽訂土地出讓契約後,即可核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責任單位:市資源規劃局)
鼓勵企業自有低效用地再開發。在符合規劃、產業發展方向及不改變工業用途的前提下,支持土地使用者通過廠房加層、廠區改造、內部用地調整等途徑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容積率,不再增收土地價款差額;對利用存量土地、房產,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和網際網路+新產業新業態的,可實行土地權利類型和土地用途5年不變的過渡期政策;過渡期滿,可按新用途、新權利類型、市場價,以協定方式辦理用地手續;符合劃撥用地目錄的,可以劃撥方式供地。(責任單位:市資源規劃局)
統籌考慮公共配套。鼓勵在工業片區內合理布局“工業鄰里中心”,集中配置停車場、行政辦公、商務、生活服務、租賃住房、綠地等公共配套和服務設施。(責任單位:市資源規劃局)
31.提升企業水電氣獲取便利度。10(20)千伏、400伏電力用戶平均接電時間分別壓減至35個和5個工作日以內;用水用氣報裝辦結時間無管線的不超過4個和3個工作日,有管線並辦理行政審批的不超過30個工作日。(責任單位:市行政審批局、蘇州供電公司、蘇州各水務公司、蘇州各燃氣公司)
簡化水電氣報裝流程。對長度300米內(敷設於城市主次幹道、重要基礎設施的除外)的配套電力工程實行授權備案管理;對300米及以上、2000米以下的配套電力工程,直接辦理規劃許可證,並與占路、掘路、綠化許可並聯辦理。對符合電力直接接入條件且無工程的小微企業推出“今申請,明天用電”的低壓用電極簡報裝服務。對具備直接裝表條件的,供水企業在收到用水報裝申請後,立即聯繫用戶確認,完成裝表供水不超過2個工作日。(責任單位:市行政審批局、市資源規劃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市公安局、市園林綠化局、蘇州供電公司、蘇州各水務公司)
提升水電氣報裝服務專業化、便利化水平。完善小微企業用電“三零”(零上門、零審批、零投資)服務,擴大用水用氣“三零”服務覆蓋面和受益群體。推行“網際網路+辦電”,拓展“網上國網”、地方政務等線上辦電渠道,提供線上辦電、線上交費、電子賬單、電子發票等專業服務。引導35千伏及以上大型企業參與電力直接交易,建立專業團隊為企業提供市場化售電技術支持和交易策略服務。協助用戶開展水、氣接入申請、供應方案設計、管線路由及配套設施設計、施工圖編制等工作。(責任單位:蘇州供電公司、蘇州各水務公司、蘇州各燃氣公司)
32.暢通人才引育通道。建立境外人才工作、居留和出入境綠色通道,為外籍高層次人才申請在華永久居留、辦理最高時限居留許可、優秀外籍學生創新創業等提供最大便利。探索外籍高層次人才網上申請居留許可延期快速辦理模式,為符合特定條件的外籍高層次人才申請在華永久居留,開設永久居留“直通車”,縮短辦理時限。開設外籍高層次人才預約視窗,實行隨到隨辦。壓縮外籍人士工作許可證辦理時間至7個工作日。(責任單位: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市公安局、市科協)
提高人才流動便利度。取消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協定審核手續和就業報到手續,畢業生可持報到證直接到招用單位辦理報到手續。高校畢業生可通過網站申報辦理落戶、異地就業、檔案轉接收等手續,自助列印接收函、落戶聯繫單等,實現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手續全流程“不見面”辦理。(責任單位:市人社局、市公安局)
33.最佳化企業用工服務。全面實施用工登記備案與職工社會保險申報業務統一經辦、聯動管理,實行“一站式”服務,做到即時辦結。推廣網上辦、掌上辦、就近辦。進一步“減證便企”,最佳化企業申請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勞務派遣經營許可審批服務,推行告知承諾,減少辦事材料,強化事中事後監管,企業可自行選擇線上或線下方式提交申請材料和承諾書,審批時限由法定20個工作日壓縮至5個工作日。(責任單位:市人社局、市社保中心)
降低企業用工成本。落實降低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及工傷保險費率等政策,統一全市基本醫療保險費率,降低全市基本醫療保險單位繳費費率。嚴格執行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上限規定,符合條件的繳存企業可按規定申請降低繳存比例或者緩繳。(責任單位:市人社局、市醫保局、市公積金中心)
持續加強職業培訓。對備案並開展技能人才評價的企業,職工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或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後給予補貼。開展國際職業資格比照認定。落實境外職業資格持有人享受技能等級待遇有關政策。擴大職業技能培訓市場對外開放,支持蘇州自貿片區內外商設立經營性職業技能培訓機構。(市人社局、市財政局)
34.提高中小企業融資服務效率。綜合金融服務平台內中小微企業融資需求的回響時間不超過1個工作日,信用貸款平均審批時間不超過7個工作日,抵質押方式獲得融資時間不超過25個工作日。實施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融資暢通工程,實現綜合金融服務平台企業接入超過15%,小微企業首貸率超過10%。引導銀行利用“信保貸”“首貸”等政策,幫助信用良好的優質企業實現首筆融資,鼓勵保險、擔保、小額貸款、融資租賃、商業保理等機構助力企業實現首筆融資。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對符合條件的中小微企業開展“無還本”續貸業務,切實減輕企業信貸成本。(責任單位:市金融監管局、人行蘇州中支、蘇州銀保監分局)
35.支持企業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投融資。充分發揮各類專項引導基金功能,支持企業上市和上市企業,鼓勵、引導企業利用境內外資本市場做強做優。通過蘇州股權融資服務平台建立投貸聯動合作機制,為企業提供“股權+債權”融資服務。發揮企業債券“直通車”機制優勢,鼓勵企業通過發行企業債、公司債、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等方式直接融資。(責任單位:市金融監管局、人行蘇州中支、蘇州銀保監分局、市發改委)
36.搭建創新服務平台。創新科技管理體制機制,探索“以賽代評”“以投代評”等科技項目形成機制。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建立市級技術企業庫。對蘇州自貿片區內新設立的從事生物醫藥、人工智慧、積體電路、納米技術等關鍵領域核心環節生產研發企業,符合條件的,可直接進入市級技術企業庫。(責任單位:市科技局)
五、致力親商安商,構建合作共贏最佳機制
構建良性互動的“親”“清”新型政商關係,充分調動各類市場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支持廣大企業家紮根蘇州勇創大業。
37.暢通企業政府交流互動渠道。堅持“有求必應、無事不擾”,讓企業的聲音聽得到、意見看得到、訴求辦得到。用足用好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月度沙龍、企業家微信群聯繫、企業信息直報三項制度,為企業家提供定製服務。完善領導幹部掛鈎聯繫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機制,設立重點企業聯絡專員。推動金融服務顧問工作常態化、制度化,完善“線上+線下”一體化的綜合金融服務體系。鼓勵和支持行業協會、商會等社會組織參與最佳化營商環境建設,及時反映行業訴求,為市場主體提供信息諮詢、宣傳培訓、市場拓展、權益保護、糾紛處理等方面的服務。(責任單位:市委統戰部、市工商聯、市發改委、市行政審批局、市金融監管局、市民政局)
38.建立健全企業家參與涉企政策制定機制。研究制定企業家參與涉企政策制定的工作規範,明確分類聽取企業家、行業商會協會的意見建議的規範性要求,對企業敏感的行業規定或限制性措施設定合理過渡期。建立企業家訴求反映的受理、處置、反饋機制,提出針對性解決方案。(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工商聯、市工信局、市商務局)
39.完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全面實施國家《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19年版)》,對清單以外的領域、行業、業務,各類市場主體皆可依法平等進入。貫徹執行國家《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9年版)》,依法清理取消在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以外領域針對外資設定的準入限制,負面清單以外的外商投資,按照內外資一致原則管理。(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發改委)
40.最佳化涉外營商服務。增強外資企業在蘇州深耕發展信心,對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外資企業、個人依規定給予表彰。建立外資企業服務平台,受理外資企業的投訴,常態化開展服務外企重點項目推進月等活動,充分發揮各級外資企業協會的橋樑作用。推出涉企政策外文版,在政策“一張網”上定期登載外文版“惠企政策清單”和“涉企公共服務清單”。(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行政審批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外辦)
41.提供優質政務諮詢服務。做優蘇州企業服務專線,圍繞企業所關心的證照辦理、稅收服務、優惠政策等內容,提供24小時諮詢、投訴服務。依託熱線,最佳化提升在蘇外籍人士服務平台功能,為在蘇外籍人士提供便捷優質的公共服務。設立企業服務專家門診專窗,圍繞政策諮詢、問題投訴、疑難解答等內容,為企業提供個性、專業、精準服務。做好政務服務“一號答”工作,實現全過程評價、智慧型客服和滿意度回訪。(責任單位:市行政審批局、市工信局、市外辦)
42.強化公共安全服務。加強安全生產警示教育,幫助企業完善安全生產各類制度,防範化解安全生產隱患。在全市危險化學品、建築施工、道路運輸等高危行業推行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增強企業安全生產意識。推廣安全生產先進工藝、技術和裝備套用,對入選項目給予適當補助。為企業清除安全隱患提供服務,鼓勵企業自行查出安全生產隱患並自糾。加強傳染病等公共衛生安全應急情況的監測、預警和處置,做好各類應急保障。(責任單位:市應急局、市衛生健康委)
六、致力統籌協同,凝聚組織領導最大合力
深化思想認識,加強力量配置,明確重點任務,落實主體責任,建立健全實施保障機制,確保各項工作有序推進、目標任務落到實處。
43.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市最佳化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市相關分管領導任副組長,各市(區)、市各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作為成員,加大對全市最佳化營商環境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責任單位:市發改委)
44.強化責任協同。各地、各部門承擔屬地最佳化營商環境主體責任,建立一體化工作機制。聚焦辦事減事項、減環節、減時間、減成本,細化具體推進方案。按照“有對比、可檢查、圖表化”的要求,及時梳理政策口徑、典型案例和核驗數據,提升市場主體感受度和滿意度。(責任單位:各市、區人民政府,蘇州工業園區、蘇州高新區、太倉港口管委會;市各有關部門)
45.完善考核評估。將各地營商環境成效納入市高質量發展考核;將市級相關部門營商環境工作完成情況納入部門績效考核。鼓勵各地、各部門結合實際,積極行動,打造各具特色的亮點工作,探索最佳化營商環境新經驗、新做法,對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在全市複製推廣。適時引入第三方專業評價機構,對全市最佳化營商環境進行評價分析。(責任單位:市發改委)
46.深化宣傳推介。在蘇州市人民政府官網上設立營商環境專欄,公開各類政策信息,實現“一網推送”“一網查詢”。加強視窗人員政策和業務培訓。開展針對投資者和企業的政策宣傳,精準推送,提高政策可及性和覆蓋面。主動學習借鑑國際先進的營商環境建設經驗,及時推介蘇州營商環境特色優勢,做好年度外商投資營商環境調查報告。加大全市營商環境改革成果和正面案例的宣傳力度,提高宣傳效果。(責任單位:市委宣傳部,市政府辦公室〔政務公開辦〕、市發改委、市工信局、市商務局、市外辦、市行政審批局)

印發的通知

蘇委發〔2020〕12號
各市、區委和人民政府,蘇州工業園區、蘇州高新區、太倉港口工委和管委會;市委各部委辦局、市各委辦局、市各人民團體、各大專院校和直屬單位:
《蘇州市最佳化營商環境創新行動2020》已經市委常委會會議、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中共蘇州市委
蘇州市人民政府
2020年3月27日

解讀

蘇州市營商環境創新大會發布《蘇州市最佳化營商環境創新行動2020》(以下簡稱《創新行動》)。蘇州再次提檔升級亮出“營商環境政策”,努力在法治誠信、智慧政務、企業服務、資源配置、合作共贏、統籌協同等六大方面實現更大突破,用對應的46條“高配”細則,最大化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傾力打造“蘇州最舒心”營商服務品牌,塑造國際版營商服務品牌,為蘇州高質量發展鍛造最重要“籌碼”。
體現三個重要轉變 實現開創性革新與突破
蘇州人心中有共識,最佳化營商環境是現代經濟發展的大勢所趨,是城市決勝未來的關鍵所在。《創新行動》的發布,就是蘇州下定決心以最佳化營商環境為抓手,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國際發展環境中,提供可持續、可信賴的“確定性”,為蘇州高質量發展鍛造一副最重要的“籌碼”。
《創新行動》既是對中央和省委最新精神的貫徹落實,更是對當前政策舉措的更新和完善。蘇州通過這一重要行動,充分體現和升華了年初“開放再出發”30條政策的主旨要義,作出了許多開創性革新與突破。主要體現“三個轉變”:一是突出用戶思維,加快由“以審批為中心”向“以服務為中心”轉變,更多地從企業如何辦好一件事、一類事出發,來集成最佳化政策。比如,提出要打造涉企政策“一網清”、暢通企業政府交流互動渠道等,盡最大努力精準服務市場主體需求,把麻煩留給自己、把方便送給企業。二是對標國際,加快由“穩步最佳化”向“追求極限”轉變,對照世界銀行、世貿組織等營商環境標準,對標先進城市經驗做法,探索建立與國際高標準投資貿易規則相銜接的制度體系。在整個政策中,有一系列全國創舉和具有全國領先水平的舉措。三是堅持特色導向,加快由“同質化”競爭向“品牌化”塑造轉變,創新提出“蘇州最舒心”和國際版營商服務品牌,積極融入更多符合蘇州實際的“自選動作”。比如,針對蘇州外向型經濟發展特徵,明確了最佳化涉外營商服務、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等系列舉措。
打造法治誠信最硬核心 提升企業家“信任指數”
《創新行動》把“法治”與“誠信”作為營商環境的最硬核心,以不斷提升在企業家心目中的“信任指數”,為各方來蘇投資興業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環境,要構建法治化營商環境評估體系,定期發布法治化營商環境評估報告被放在第一條。《創新行動》還聚焦中小企業重點群體,將組建企業法律服務團,開展無償法治體檢,線上提供個性化、定製化的普法產品,實現小微企業常態化法律服務全覆蓋。面對涉外法律訴求多等問題,我市將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設立律師服務點,探索與新加坡互設律師事務所代表處,加快推進印尼海外法律服務中心實體化運行。
對於普遍關注的“陽光執法”事項,將在全國率先探索“區塊鏈+公證”套用模式,加快實現行政執法全程實時留痕和可回溯管理。在保護市場主體的合法利益方面,持續發揮蘇州智慧財產權法庭、中國(蘇州)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功能,完善智慧財產權跨區域快速協同保護、海外維權機制,更好地給知識“標價”、為創新“賦權”。值得注意的是,我市將特別為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智慧財產權申請,提供快速審查通道。我市還將緊扣社會信用、企業徵信、政務誠信三個關鍵,切實加強信用體系建設,真正讓守信者“暢通無阻”。並依託全國首個“小微企業數字徵信實驗區”,創新構建以徵信體系為基礎的小微金融融資服務模式,探索形成可複製推廣的“蘇州經驗”。
服務圍著企業“轉” 治理能力“升維式”突破
《創新行動》始終圍繞企業需求“轉”,對政府治理能力作出了“升維式”突破,持續推進“五個化”,即線上線下融合化、流程節點標準化、辦事進程可視化、服務獲得便利化、數據共享制度化,提升數字政府建設水平。
蘇州把“不見面審批”更向前推進一步,把梳理出來的高頻事項100%達成“不見面審批”,讓企業和市民辦事線上“一網通辦”,線下“只進一扇門”。
對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的辦理事項,將重構標準化業務流程,推動“一事一地一窗”辦理,梳理形成一批“全城通辦”事項清單。在年底前,我市審批承諾時限將比法定時限提速60%,實現100項高頻政務服務事項全市通辦。
政策發布要歸集到“一張網”,解決方案要“一攬子”提供。蘇州市企業服務中心、企業服務雲將集成為企業提供全流程的高效服務,讓企業很輕鬆、便捷地就能找到、諮詢到最新的優惠政策。
針對企業訴求,建立受理、解決、反饋、評估機制,形成及時回響“一個環”,“點對點”輸出專業化服務,真正讓企業辦事“一目了然”。
我市還將創新建設蘇州特色的“網際網路+營商”中台,打造業務、數據、技術三大通道,有機銜接市場前端套用與後台業務辦理,實現市場主體對辦事進程可視化、可跟蹤、可預期。市級政務雲打包集中有效承載營商環境的各類政務套用,高標準的安全防護體系將為系統運轉“保駕護航”。
挑戰效率極限 給企業“飛”一般的體驗
快人一步,勝人一籌。高能的政策也體現在蘇州要在服務效率上對標最先進、創新上挑戰最極限。《創新行動》提出,蘇州將實現“高效率”的“廣覆蓋”,讓市場主體來辦事擁有“飛”一般的體驗。
在辦事流程上,將緊扣企業辦事痛點堵點,緊扣制約企業發展的“高頻事件”,大力推動權力再調整、程式再最佳化。在蘇州自貿片區實施“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下半年在省級以上開發區同步推行相關改革試點。全面實行口岸收費目錄清單制度,清單外一律不收費,有效降低企業進出口環節合規成本。並推動政府採購招標全流程電子化,實行服務收費“不見面”,保障透明高效。
在辦事時間上,聚焦企業開辦、註銷、納稅、通關等重點環節,全面提升服務速度。開辦企業,一表申請、一窗發放、2個工作日內完成;註銷業務,符合簡易程式的即到即辦;建設工程許可辦理,實現目標;不動產登記,提供“24小時不打烊”線上服務;納稅辦理,年平均納稅不超過6次、時長縮短到100個小時以內。
在辦事機制上,營造更加自主的市場環境,增加政策柔性,為市場主體發展給足空間。涉企監管將更包容審慎,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四新”經濟給予1至2年包容期,對信用較好、風險較低的市場主體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頻次。我市還將研究制定“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豁免清單,對符合條件的項目可減少環節,不用再申請額外許可。
資源配置最優保障 構建全周期創新創業服務鏈
《創新行動》秉持了蘇州一貫的用戶思維、客戶導向,要求政府精準對接市場主體需求,最佳化生產要素和公共服務資源供給,為企業提供完備、高效的全周期創新創業的“靶向”服務。聚焦優質項目落戶,做好配套服務。持續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探索土地複合利用供地政策。試行“產業定製地”供應模式,推行“以地招商”,提升產業項目落地效率。對蘇州自貿片區內新設立的關鍵領域核心環節生產研發企業,我市將搭建創新服務平台,令其可直接進入市級技術企業庫。還將提升水電氣報裝服務專業化、便利化水平,壓縮報裝環節和辦結時限。針對小微企業,特別推出“今天申請,明天用電”的低壓用電極簡報裝服務。
同時,《創新行動》為人才流動“鬆綁”、為用人主體“減負”,為企業打造築巢引鳳的人才高地。在蘇州,高層次人才可開設永久居留“直通車”,壓縮工作許可證辦理時限。高校畢業生將實現就業手續全流程“不見面”辦理。此外,我市將全面最佳化企業投融資服務,為高質量發展築牢金融支撐。一方面,對接中小企業,送上金融“及時雨”。在綜合金融服務平台中,1個工作日內回響小微企業融資需求,平均信用貸款審批時間不超過7個工作日;實現企業接入率超過15%,小微企業首貸率超過10%。另一方面,拓寬企業投融資渠道,鼓勵企業開展多種形式的直接融資。通過股權融資服務平台建立投貸聯動合作機制,為企業提供“股權+債權”融資服務。
構建新型政商關係 讓企業家成為涉企政策制定“局內人”
讓企業的聲音聽得到、意見看得到、訴求辦得到。《創新行動》用足用好備受好評的企業家月度沙龍、微信群聯繫、信息直報“三項制度”,精準提供定製化服務。鼓勵社會組織參與最佳化營商環境建設,及時反映行業訴求,並針對性地為市場主體提供多元服務。支持企業家成為涉企政策制定的“局內人”,在自己的專業領域訴說心聲、發表意見,讓政策制定更加貼合市場需求。
為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凡是市場準入清單以外的領域、行業、業務,各類市場皆可依法平等進入;凡是外商投資負面清單以外的領域,堅決取消準入限制。我市將建立外資企業服務平台,常態化開展服務外企重點項目推進月等活動。推出涉企政策外文版,以國際化的語言服務展現國際范的城市形象。最佳化提升在蘇外籍人士服務平台功能,用便捷優質的公共服務,幫助外商快速融入蘇州、認同蘇州、愛上蘇州。我市還將做優企業服務專線,為企業送上24小時“不斷檔”的諮詢、投訴服務。對於企業在政策諮詢、問題投訴等方面的訴求,我市將專門設立企業服務“專家門診”視窗,為企業發展把脈、問診、開出良方。
最佳化營商環境是一項系統工程。《創新行動》牢固樹立全市“一盤棋”思想,要求各地、各部門提高政治站位、主動擔當作為,按照市委、市政府督查要求,認真落實營商環境“通報制”,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積極承擔屬地責任,協力推動工作有序開展,拉好最佳化營商環境“協奏曲”,全力做靚營商環境的“蘇州品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