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品特色
若不要失眠,煮粥加白蓮。要得皮膚好,粳米煮紅棗。要得肝功好,
枸杞煮粥妙。頭暈血壓高,粥煮紅蘿蔔。便秘補中氣,
藕粥最相宜。夏令防中暑,粥同荷葉煮。欲得水腫消,赤豆煮粥好。欲得血小板,
花生衣煮飯。口渴心煩躁,
獼猴桃粥妙。
做法
做法一
杏仁糯米粥
來源
民間配方:材料有糯米、杏仁、冰糖、
山楂糕。1.將杏仁用豆漿機研製成
杏仁漿,
山楂糕切成丁,糯米淘洗乾淨待用;2.坐鍋點火倒入清水,開鍋後放入糯米、杏仁漿,煮30分鐘後加入冰糖,食用時撒入山楂糕丁即可。
療效
杏仁性溫味苦、有小毒;具有止咳平喘、煊肺潤腸的功效。
做法二
銀花蓮子粥
來源
《食療百味》:銀花15克,蓮子10克,
粳米50-100克。 先將銀花煎取藥汁,去渣,用汁加適量清水,和蓮子、
粳米共煮成粥。 每日2次,溫熱食。
療效
清熱祛濕。適用於急性腸炎所見腹痛泄瀉,瀉下急迫,心煩口渴。
做法三
蓮子芡實粥
來源
《濟眾新編》:蓮子仁去皮心30克,芡實仁15克,
白茯苓50克,海松子研細10克,粳米30克。 將以上前二味研成末,再入
松子、粳子同煮粥,食時加蜂蜜少許。 任意服食。
療效
健脾益精固澀。治脾虛泄瀉,常食補五臟、安心神、聰明耳目等。
做法四
郁李柏仁粥
來源
民間方:
郁李仁、
柏子仁各10-15克,粳米50-100克,蜂蜜適量。 先將
郁李仁、
柏子仁去盡皮、殼、雜質,搗爛,同
粳米煮粥,待粥將熟時,兌入蜂蜜,稍煮1-2沸即可。 每日2次,2-3次為1療程。
療效
潤腸通便,養心安神。適用於心悸,失眠,健忘,長期便秘或老年性便秘。
做法五
葵菜粥
來源
《食物本草會纂》:葵菜100克,粳米100克。 將以上二味一同煮粥。 任意食用。
療效
潤燥寬腸。治腸胃燥結、大便難解等。
做法六
土豆粥
來源
《家庭
藥膳》:新鮮土豆250克(不去皮),蜂蜜適量。 將土豆切碎,用水煮至土豆成粥狀即可,放入蜂蜜調勻。 每日清晨空腹食用,連服半月。
療效
緩急止痛。適用於胃脘隱痛不適。
其他粥類
乾薑粥
來源
《壽世青編》:乾薑1-3克,
高良姜3-5克,粳米100克。 先煎乾薑、
高良姜,取汁去渣,再入粳米同煮為粥。 早晚服食。先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增加,3-5口為1療程。以秋冬季節為宜。
療效
溫暖脾胃,散寒止痛。適用於脾胃虛寒,心腹冷痛。嘔吐、呢逆、泛吐清水,腸鳴腹瀉。
注意事項: 凡發熱之時以及
陰虛內熱的病人不宜選用。
包心菜粥
來源
民間方:包心菜500克,粳米100克。 先將包心菜水煮半小時,撈出菜後,入米煮粥。 日服2次。
療效
健身提神,散結止痛。用於胃脘疼痛、腎陽虛衰、乳汁不下等。
生薑粥(一)
來源
民間方:生薑25克,
秈米100克,飴糖150克。 將生薑切末煮汁,入米煮粥,待粥熟時,加飴糖攪勻。煮沸即成。 空腹服食,取微汗。
療效
消痰止咳,散寒止吐。適用於傷風感冒、鼻塞咳嗽、胃寒腹痛等。
生薑粥(二)
來源
《手集方》:鮮生薑6克,糯米50克。 先將糯米加水入鍋,煮成稀粥,加入生薑(切碎),再煮片刻,備用。 睡前溫熱頓服,服後即睡,取微汗為佳。
療效
解表散寒,溫中止嘔。主治風寒感冒兼脾胃虛寒者,症見惡寒無汗、鼻寒頭痛、嘔逆不食等。
薄荷粥
來源
《醫余錄》:乾薄荷15克(鮮品30克),粳米50-100克,冰糖適量。 先將薄荷煎湯(不宜久煎,一般煮2-3分鐘),去渣取汁。粳米洗淨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冰糖適量及
薄荷湯,再煮1-2沸即可。 稍涼後服,每日1-2次。
療效
疏散風熱,清利咽喉。適用於風熱感冒,頭痛目赤,咽喉腫痛。並可作為夏季防暑解熱飲料。 注意事項: 本品不宜多服、久食。秋冬季節不宜食。
芹菜粥
來源
《本草綱目》:新鮮芹菜60克,粳米50-100克。 將芹菜洗淨切碎,與洗淨的粳米同入砂鍋內,加水600克左右,同煮為萊粥。 每天早晚餐食,溫熱服。
療效
清熱平肝,固腎利尿。適用於高血壓、糖尿病。 注意事項: 此粥作用較慢,需要頻服久食,方可有效,應現煮現吃,不宜久放。
菠菜粥
來源
《本草綱目》:鮮菠菜適量,
粳米100克。 先將菠菜洗淨,放入沸水中,略燙數分鐘,撈出後切細,同
粳米煮粥。 供早晚餐溫熱服食。
療效
滋陰養血,降壓,潤燥。適用於高血壓、老年性便秘、痔瘡出血等。
胡蘿蔔粥
來源
《本草綱目》:新鮮胡蘿蔔、
粳米各適量(根據飯量大小而定)。 胡蘿蔔洗淨切碎,與
粳米同入鍋內,酌情放水,煮至米開粥稠即可。 早晚餐溫熱食。本粥味甜易於變質,故需現煮現食,不宜久放。
療效
健脾和胃,下氣化滯,明目,降壓利尿。
相關知識
巧選藥粥補“四虛”
氣虛、血虛、陰虛、陽虛並稱“四虛”,並由此可導致諸多疾病。虛當補之,而藥粥則是很好的滋補佳品。現將一些療效較好的藥粥列舉如下,供患者參考自身症狀選用。
氣虛證
氣虛證主要表現為倦怠乏力,少氣懶言,面色無華,婦女白帶過多,舌質淡,脈細弱。
可選用下列補氣藥粥:
取黃芪、
黨參各15~30克,粳米50克。先將兩味中藥加水煎煮3次,每次沸後用小火煎20分鐘,合併3次藥汁1000亳升,加入
粳米煮粥食服。功具補脾益氣。適用於脾氣虛弱、食欲不振、少氣懶言、自汗氣短、常易感冒者。
取苡仁、粳米各50克,白糖適量。將粳米、苡仁同入鍋內煮粥,待粥稠時加入白糖少許,糖溶即可服食。功具健脾除濕。適用於
脾虛濕盛、久瀉不止、不思飲食、舌淡苔膩者。
取山藥、
茯苓、苡仁、赤小豆、
澤瀉、
扁豆、粳米各100克,搗成細粉置鍋中小火加熱,不斷翻炒,炒至粉末成黃色發出香味時,取出放涼,分10次服用。食用時熱開水適量,加
炒粉調成糊狀,加少許白糖調味。功具補氣健脾,滲濕止瀉。適用於脾虛失運、濕自內生,表現腹痛腹瀉、腸鳴腹脹、脾虛水腫者。>>>>改善氣虛食療方
氣虛----氣虛,包括元氣、宗氣、中氣的虛損,以及氣的推動、溫煦、防禦、固攝和氣化功能的減退,從而導致機體的某些功能活動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衰弱的現象.
血虛證
血虛證主要表現為面色無華、頭暈眼花、心悸怔忡、失眠健忘、月經量少、舌淡苔白、脈沉細弱。可選用養血藥粥:
取
炙黃芪15克,當歸30克,粳米50克。先將
黃芪、當歸加水煎煮2次,每次沸後用小火煎30分鐘,合併藥汁1000亳升,將藥汁與粳米共同煮粥食服。功具補氣生血。適用於氣不生血、頭暈心悸、失眠多夢、月經量少者。
取芝麻15克,紅皮花生20克,粳米50克。將芝麻炒至微香,與粳米花生共同煮粥食服。每天1~2次。功具補肝腎,生陰血,久服延年益壽。適用於血虛頭暈、貧血、頭髮早白、血虛便結者。
取酸棗仁、
熟地各15~20克,粳米50克。三味共同煮粥食服。功具補腎、養血、安神。適用於血虛心悸、血虛失眠、血虛不孕、血虛不育者。體不適“粥”調理
陰虛證
陰虛證主要表現為腰膝酸軟、夜間盜汗、虛煩失眠、手足心熱、口鼻乾燥、乾咳少痰或痰中帶血、大便乾燥、舌紅少苔、脈細或細數。可選用下列滋陰藥粥:
取大棗30克,
粳米50克,冰糖適量。先將
棗皮洗淨,去核,與粳米同入沙鍋煮粥,待粥熟時,加入適量冰糖即成,每天1次。功具潤肺止咳,養心安神。適用於肺陰不足、乾咳少痰或痰中帶血、虛煩失眠、神志恍惚者。
百合粳米粥 取百合30克,粳米50克,冰糖適量。將百合洗淨,與粳米同煮粥,加入適量冰糖即成。頓服。適用於肺陰不足、乾咳少痰或痰中帶血、虛煩失眠、神志恍惚者。
取去心麥冬20~30克(過去在炮製麥冬時多有去心,然而今人研究認為麥冬是否去心,其功效差別不大。編者注),冰糖適量。先將麥冬煎煮3次,每次沸後20分鐘,合併藥汁1000毫升,加入粳米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冰糖稍煮即成。頓服。功具滋養肺胃,生津止渴。適用於肺胃陰虛、心陰不足、
陰虛內熱、手足心熱、咽乾口燥、乾咳少痰、午後低熱、夜間盜汗者。
陽虛證
陽虛證主要表現為腰酸怕冷、手足冰涼、小便清長、性功能低下、舌淡苔白、脈沉或遲。可選用下列陽虛藥粥:
取
肉蓯蓉10~15克,粳米50克。先將
肉蓯蓉置
砂鍋內煮爛去渣,再入粳米煮粥,每天1次,頓服。功具補腎壯陽,潤燥滑腸。適用於腎陽不足、性功能低下、陽虛便秘者。久服可延年益壽。
黃芪韭菜粥 取黃芪30克,粳米50克,韭菜50~100克。先將黃芪加水煎煮2次,每次沸後30分鐘,合併濾液1000毫升,與
粳米同煮粥,粥熟時加入
韭菜再煮一會,頓服。功具補益元氣,提神暖胃。適用於陽虛水腫、陽虛自汗、慢性腹瀉、慢性肝炎、慢性腎炎、瘡瘍久不收口、脾胃虛寒、口吐清水者。
取
母雞1隻,
粳米50克。先將雞去毛剖洗乾淨,濃煎取汁,以原汁雞湯分次同
粳米煮粥,加入鹽、蔥、味素等調料食服,每天1~2次。功具溫中益氣,溫養五臟。適用於體質虛弱、病後調養、營養不良者。經常食用,具有延年益壽之效。
營養價值
黃米粥能浸中健脾,補氣養血。
蘿蔔粥可消炎利水,化痰止咳。
總之,藥粥之中畢竟含有藥物成分,這就決定了藥粥不能像普通的粥那樣隨意食用,而必須要講究藥物的對症原則,不可盲目食用。藥粥根據其中所添加藥物的不同,性質及治療病症也就會有所不同,一般而言,脾胃虛寒的人,宜食用有清補功效的藥粥,如棗粥、首烏粥、核桃肉粥等;患有陰虛內熱病症的人,則宜服用綠豆粥、百合粥等降火敗毒的藥粥。如果隨意服用,則不但起不到食療的作用,甚至還可能適得其反,損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