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

藏族

藏族(藏文:བོད་པ་ )是中國的56個民族之一,是青藏高原的原住民。在中國境內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區青海省四川省西部,雲南迪慶、甘肅甘南等地區,此外印度、不丹、美國、加拿大、歐洲、澳洲等地區也有藏族分布。拉薩是藏族人心中的聖地。目前全世界藏族人口約750萬左右,中國境內約700萬(2016年),藏裔人口保守估計在1000萬以上。

藏族的歷史是中國歷史不可分割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中國及南亞最古老的民族之一。7世紀初期吐蕃建政之後,吐蕃與唐朝的接觸日益頻繁。10世紀到16世紀,是古代藏族文化興盛時期。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藏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藏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藏語支,分衛藏、康、安多三種方言。

藏族普遍信仰藏傳佛教。公元七世紀佛教從天竺傳入吐蕃,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藏族人民創造了燦爛的民族文化,在文學、音樂、舞蹈、繪畫、雕塑、建築藝術等方面,留下了極為豐富的文化遺產。藏族雕刻技藝高超。此外藏戲獨具特色,藏醫藥學也是人類重要遺產。

根據《2021中國統計年鑑》,藏族總人口為7060731人,其中男性3518532人,女性3542199人。

基本介紹

名稱,歷史,民族起源,吐蕃時期,宋元時期,明清時期,近現代,人口,數量,分布,經濟,文化,語言文字,文學,服飾,姓名,藏曆,藏醫,藝術,藏戲,音樂,歌舞,器樂,建築,習俗,禮儀,婚俗,飲食,喪葬,禁忌,節日,民族名人,

名稱

“藏”為漢語稱謂,自稱“番”,(藏語音為“博巴”)。藏語對居住不同地區的人有不同的稱謂:居住在西藏阿里地區的人自稱為“堆巴”,後藏地區的人自稱為“藏巴”,前藏地區的人自稱為“衛巴”,居住在西藏東境、青海西南部和四川西部的人自稱為“康巴”,居住在西藏北部及川西北、甘南、青海的人自稱為“安多哇”。“巴”、“哇”藏語意為“人”。
藏族他稱亦很多:唐宋時稱“吐蕃”,元代稱“吐蕃”、“西蕃”,明清時期稱“西蕃”、“圖伯特”、“唐古特”、“藏蕃”、“藏人”等。

歷史

民族起源

藏族最早起源於雅魯藏布江流域中部地區的一個農業部落。據考古發現,早在4000多年前,藏族的祖先就在雅魯藏布江流域生息繁衍了。據漢文史籍記載,藏族屬於兩漢時西羌人的一支。藏族的先民們像許多經歷石器時代的先民一樣,他們先經過群居採集、狩獵生活階段,逐步學會了飼養和農耕。雅魯藏布江南岸雅隆地區的藏族先民後來又分成六部,即六氂牛部諸部落。公元6世紀,雅隆部落首領做了部落聯盟的領袖,號稱王(藏語音“贊普”)。此時已進入奴隸制社會。
藏族
吐蕃第一代贊普——聶赤贊普
藏文史籍記載,吐蕃王室的始祖崛起於西藏山南地區雅隆河谷,為“六氂牛”部的首領,在松贊乾布以前已傳20餘世。當進入父系氏族社會,從最初幾代首領的母子連名中,還可以看到曾經歷母系氏族階段的痕跡。
公元6世紀,山南號稱“悉補野”部的首領與鄰部結成聯盟並尊為盟主。當時,西藏境內另外還有“羊同”、“澎波”、“蘇毗”、“工布”等10餘族部,均已進入奴隸制社會。雅隆部落首領成為部落聯盟領袖,號稱“贊普”(王),建成自稱為“博”的奴隸制王朝

吐蕃時期

公元7世紀初,中國歷史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唐朝(618-907年)建立起強大的統一政權,結束了中原地區300多年的混亂分裂局面。與此同時,藏族的民族英雄松贊乾布兼併10餘個部落和部族,統一青藏高原,正式建立了吐蕃王朝,定都邏娑(一寫邏些,即今拉薩)。松贊乾布在位期間,銳意修好唐廷,吸取唐朝的先進生產技術和政治文化成果。於公元641年迎娶了唐太宗的宗女文成公主。松贊乾布還從唐朝引入造酒、碾磨、紙墨等生產技術,遣貴族子弟到長安(今西安)學習詩書,聘漢族文人入蕃代典表疏,與唐朝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保持了友好關係。唐高宗封松贊乾布為“附馬都尉”、“西海郡王”,後又晉封為“賓王”。松贊乾布奠定了吐蕃與唐朝200餘年頻繁往來的“甥舅親誼”。
藏族
松贊乾布與文成公主
公元710年,唐金城公主攜帶繡花錦緞數萬匹,工技書箱多種和一應使用器物入蕃,嫁吐蕃王赤德祖贊。金城公主入蕃後曾資助於田(今新疆境內)等地佛教僧人入蕃建寺譯經,並向唐朝求得《毛詩》、《禮記》、《左傳》、《文選》等典籍。公元821年,吐蕃王赤熱巴巾三次派員到長安請求會盟。唐穆宗命宰相等官員與吐蕃會盟官員在長安西郊舉行了隆重的會盟儀式。次年,唐朝派劉元鼎等人到吐蕃尋盟,與吐蕃僧相缽闡布和大相尚綺心兒等人結盟於拉薩東郊。此次會盟時在唐長慶元年(822年)和二年(823年),史稱“長慶會盟”。會盟雙方重申了歷史上“和同為一家”的“甥舅親誼”,商議今後“社稷如一”。記載這次會盟內容的石刻“唐蕃會盟碑”共有三塊(也叫“長慶會盟碑”、“甥舅會盟碑”,就是第八次會盟後所立),其中一塊立於拉薩大昭寺前。此後的三、四百年間,藏族與北宋、南宋、西夏、遼、金等政權都有著密切聯繫。
藏族
唐蕃會盟碑
公元842年,吐蕃王朝因王室內訌和部族之間、邊將之間的混戰而分裂瓦解,出現眾多互不統屬的地方勢力。它們各占一方,互相征伐,爭戰不已,竟持續了400來年。與此同時,從公元10世紀至12世紀,藏傳佛教為藏區各階層所接受,並逐步深入到藏族社會的各個領域。佛教上層人物往往和當地首領緊密結合,互為利用,在藏族歷史上形成了政教合一的封建體制。

宋元時期

從9世紀末開始,藏族內部矛盾逐步加深,藏區陷入長期的分裂割據狀態,並形成“阿里王系”及(後藏)“亞澤”王系、(山南)“雅隆覺阿”王系和(前藏)“拉薩王系”等。它們各自為政,不相統屬,有時還常常為各自利益互相侵襲劫掠,大小戰爭頻繁。
藏族
“涼州會盟”唐卡
這一時期,佛教為藏區各階層所接受,並逐步深入到藏族社會的各個領域,藏傳佛教上層人物往往和當地首領緊密結合,互為利用,在藏族歷史上形成了政教合一的封建體制。在宋金時代,藏族各地方政權又加強與中央政權的聯繫,有些地方首領受到中央政權的冊封。“茶馬互換”等藏、漢貿易有了較大發展。
1244年秋蒙古宗王闊端代表蒙古汗廷與西藏薩加派活佛薩迦班智達在這塊土地上成功舉行了“涼州會盟”。1271年蒙古大汗忽必烈定國號為元,烏思藏(今西藏中部、西部及其迤西地區)、朵甘等地成為統一的多民族的大元帝國的一部分,西藏地方從此正式納入中國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轄之下。元初,首次設定中央機構總制院(1288年改稱宣政院),掌管全國佛教事務及西藏等地的軍政事務。宣政院使(主管官員)一般由丞相兼任,副使由帝師舉薦的僧人擔任。
藏族
元帝賜給薩迦派首領八思巴文鐵質金子牌
在西藏清查民戶、設定驛站、徵收賦稅、駐紮軍隊、任命官員,並將元朝刑法、曆法在西藏頒行。任用藏族僧俗擔當從中央到地方高級官吏。烏思藏、朵甘等地行政機構之設裁及官員的任免、升降、賞罰,皆聽命於中央。
劃分西藏地方行政區域。元朝中央在藏族地區設了三個不相統屬的宣慰使司,均直屬宣政院管理,這就是藏文史書中所說的“三區喀”。就今西藏自治區的地域而言,當時分歸其中兩個宣慰使司管轄——今拉薩、山南、日喀則、阿里等地歸烏斯藏宣慰司管轄;今昌都一帶及那曲地區東部歸朵甘宣慰司管轄。元朝在烏思藏等地清查戶口,確立差役,徵收賦稅,建立驛站,派駐軍隊,鎮守邊疆。烏思藏宣慰司設在薩斯迦(今西藏薩迦),下設13個萬戶府和若干個千戶所,並徵收賦稅。元代的這一划置,成為此後西藏行政區劃沿革的基礎。

明清時期

參見詞條:西藏八王駐藏大臣
公元1368年,明朝取代元朝,採用收繳元朝舊敕舊印,換髮明朝新敕新印的形式和平過渡,繼承了對西藏地方的國家主權。
藏族
宗喀巴
明朝沒有沿用元朝的職官制度,而是建立了一套別具特色的僧官封授制度。各地有代表性的政教首領人物,明朝均賜封以不同的名號,頒給他們印章和封浩,命其管理各自的地方,其職位的承襲須經皇帝批准,皆可直通名號於天子。
在行政區劃與軍政機構設定上,明朝在西藏基本上承襲了元朝的劃置方式。在元代烏思藏宣慰司、朵甘宣慰司故地,明朝設立烏思藏、朵甘兩個衛指揮使司和俄力思軍民元帥府。後來,又將烏思藏、朵甘兩個衛指揮使司升格為行都指揮使司,其下設指揮使司、宣慰司、招討司、萬戶府、千戶所等機構。各級軍政機構的官員,均封委當地的僧俗首領出任。各級官員之任免、升遷,概由明朝中央直接決定,並頒授印誥等。
清朝統一中國後,藏族地區與中央政府的關係更為密切,清政府在中央設理藩院,負責西藏和蒙古地方事務。並正式策封了藏傳佛教格魯派兩大活佛為達賴喇嘛(1653年)和班禪額爾德尼(1713年)。扶持了以達賴喇嘛為代表的黃教勢力,加強了中央對西藏的直接管理。1725年,清朝在西寧設定辦事大臣,兩年後又在拉薩設定駐藏辦事大臣。1751年,清朝又在西藏設立了噶廈政府,政府中設四名噶倫,正式授權達賴喇嘛管理西藏地方行政事務,政教合一的制度從此正式確立。
藏族
清代西藏貴族
1792年,清朝擊退了入侵西藏的廓爾喀軍。次年,清政府在西藏頒行了著名的《欽定藏內善後章程》二十九條,對西藏地區的官制、軍制、邊防、財政、司法、戶口、差役和涉外事宜等,都作了詳細具體的規定,確立了駐藏大臣監督辦理西藏政務的職權。西北和西南的藏族地區歷來與西藏關係密切,這些地方各民族雜居,清朝政府分別命西寧辦事大臣和四川總督直接統轄,管理方法仍沿用元、明土司制度,以後又在西南藏族地區推行了改土歸流

近現代

鴉片戰爭以後,西藏地區成了英、俄、法、日等國角逐的場所,1888年,英國侵略軍發動對西藏隆吐山的武裝進攻,西藏地方政府派遣藏軍和英軍展開激戰;1904年,英國軍隊又侵占了西藏的江孜,西藏人民奮起反抗,由於敵強我弱,江孜保衛戰失利,英軍長驅直入,一度占領了拉薩。如《中英會議藏印條約》、《中英會議藏印續約》、《拉薩條約》、《中英續訂藏印條約》等。
藏族
1904年駐藏大臣有泰與侵略西藏的英國少校榮赫鵬
辛亥革命後,北洋政府在北京設有管理蒙古、西藏等少數民族地區地方事務的專門行政機構。1929年,國民政府在南京設立蒙藏委員會,是年,建青海省。西藏地方與中央的關係得到很大改善。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央人民政府根據西藏的歷史和現實情況,決定採取和平解放的方針。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的代表就西藏和平解放的一系列問題達成協定,簽訂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定》(簡稱“十七條協定”)。
1954年,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聯袂赴北京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並分別當選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和委員。1956年,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成立,達賴喇嘛就任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主任委員。
1965年9月,西藏自治區正式成立,標誌著西藏開始全面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人口

數量

唐中葉時,吐蕃占領河隴,“華人百萬皆陷於虜”。在吐蕃長達七十餘年的統治下,由於吐蕃統治者強行推行“蕃化”政策,河隴地區的漢民絕大部分都已經“吐蕃化”了。《長編》卷320中記載了吐蕃四族中的二百三十餘戶,而口數達到“二千餘口”,平均每戶近十口人;又有居住在黃河北面的吐蕃哩努卜密桑一家有“十五口”。
北宋時期安多藏族人口的統計數大約是210萬人。雖然得不出金代全部吐蕃人口的數據,但金朝轄下黃河以南的地區吐蕃人口數與北宋相差不遠,如果加上金統治的其他吐蕃地區及西夏、南宋統治的吐蕃地區的人口,推估金、夏及南宋三政權統治下的吐蕃人口可能比北宋少,因為這一期間的宋金、金夏戰爭致使安多藏區人口減少。
西藏和平解放後,藏族人口的比例略有上升,其中藏、川、青三省區藏族自治地區人口的規模、比例均大大超過漢族;1964年以來的人口普查表明,全國各藏族自治地區除甘肅的甘南州、天祝縣外,藏族人口無論規模或比例在所有年份均大大超過漢族,特別是在西藏自治區,藏族人口一直占絕對多數。1982年以後,這些地區又出現了藏族人口比例上升,漢族比例下降的趨勢。
藏族
拉薩市場中的藏族民眾
根據2010年全國人口普查,藏族總人口達到628.2萬人;其中0-14歲比例為25.6%,超過全國平均數據。生育率為1.602,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總人口占全國0.4713%,是中國第八大民族。
根據《2021中國統計年鑑》,藏族總人口為7060731人,其中男性3518532人,女性3542199人。

分布

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區及青海海北、海南、黃南果洛、玉樹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東地區。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木里藏族自治縣和甘肅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天祝藏族自治縣、以及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

經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藏族地區在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度的統治下,生產力十分低下,農業生產以種植青稞為主,使用鐵制或木製耕具,犁地用二牛抬槓,播種一般為撒播,耕作粗放,產量很低。牧區工具更為簡陋,鐵制工具較少,多用牛毛或牛皮為繩索、口袋,用木製的奶桶、馱鞍等,揉制皮革和取毛都用手工。一般隨季節輪牧。手工業主要聚集於大城鎮和大寺院周圍,從事紡織、木、鐵、陶、石等手工業的匠人使用的工具及操作技術落後。藏族家庭手工業占有重要地位,舉凡蓋房、制木器、紡線、織氆氌、硝皮、打酥油等,均由家庭成員或鄰里換工完成。有狩獵及挖藥材等副業。商業不發達、小額貿易一般通用銀元,大多以物易物,區域性的大宗土特產貿易則為極少數的大領主所壟斷。
要特別值得說明的是高原畜牧業,它是藏族傳統生產中的主要部門,至今在生產中所占比重仍略大於農業。高原畜牧業生產有多種,牧區主要是按季節輪流轉場放牧的半定居遊牧類型,半農半牧區和農區則為定居遊牧及定居定牧類型。畜種類型主要有藏綿羊、藏山羊、黃牛、犏牛、氂牛野氂牛、馬、騾、驢等。馴養氂牛,培育犏牛,種植青稞,是藏族人民在人類文明史上的特殊貢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各省藏族地區先後獲得解放。藏族地區解放後,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大力貫徹民族平等、民族團結、統一戰線和宗教信仰自由等項民族政策,帶領藏、漢等族幹部、人民民眾,團結僧俗愛國民主人士,進行基層政權建設,安定社會秩序,發展農牧業生產,開展文教衛生工作,促進民族貿易,修築公路、橋樑等,為順利貫徹各項方針政策,實現民族區域自治和社會改革,奠定了基礎。
民主改革前,1959年,西藏的生產總值僅為1.74億元,人均142元。封建農奴制度的廢除,極大地解放了生產力、發展了生產力。2007年,全區生產總值達到342.1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1959年增長了59倍,年均增長8.9%。

文化

語言文字

語言
藏語在語言學上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下的藏語支。藏語支包括藏語、門巴語、珞巴語、普米語和嘉戎語等。藏語支各語言的主要特點是:有豐富的複輔音聲母、有較多的單輔音和複輔音韻尾、聲調發展不平衡。如藏語中有30個輔音字母,4個元音字母。
文字
“藏文”一詞寫作“bod-yig”,意為“藏族的文字”。藏文作為藏族人民的書面交際工具,歷史之悠久在國內僅次於漢文。它是一種拼音文字,屬輔音文字型,分輔音字母、元音符號和標點符號3個部分。其中有30個輔音字母,4個元音符號,以及5個反寫字母(用以拼外來語)。
藏族
藏文
輔音字母每4個字母為一組,共7組半。每個字母的實際讀音古今有別、方言有異,但均附帶有一個元音a。元音字母,意為“悅耳的字”,是相對於輔音字母而言的。因元音發音時無阻礙,悅耳動聽而得此名。標點符號,意為“分界線”或“分界符號”。藏文標點符號形體簡單、種類極少,而且,其使用規則也與其他文字的標點符號有別。藏文標點符號共有6種形式,其中音節之間的隔音符號使用頻率最高。此外,還有雲頭符,用於書題或篇首;蛇形垂符,用於文章開頭處;單垂符,用於短語或句終;雙垂符,用於章節末尾;四垂符,用於卷次末尾。隨著社會的發展,為便於更加準確地表達語義,藏文中已開始借鑑並使用西方文字的標點符號。

文學

藏族文學豐富多彩,包括作家文學和民間文學,在數量上居中國少數民族前列。《格薩爾王傳》是民間說唱體英雄史詩,它是已知世界上最長的說唱史詩;藏族文學經典《倉央嘉措情歌》也已享譽世界。

服飾

藏族服飾無論男女至今保留完整。不同的地域,有著不同的服飾。男裝雄健豪放;女裝典雅瀟灑,尤以珠寶金玉作為佩飾,形成高原婦女特有的風格。
藏族
藏族服飾
藏族服飾的基本特徵是長袖、寬腰、長裙、長靴。這較大程度上取決於藏族人民所處生態環境和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生產、生活方式。穿用這種結構肥大的服裝夜間和衣而眠可以當作棉被抵禦風寒;袍袖寬敞,臂膀伸縮自如,白天氣溫上升更可脫出一個臂膀,方便散熱,調節體溫。所以,脫掉一隻袖子的裝束便形成了藏族服裝特有的風格。
藏族服飾多姿多彩,其特點還突出地表現在色彩的搭配和構圖上。文藝表演和節慶活動時,各式色彩明艷的藏族服飾都會成為焦點;而藏族民眾日常的服裝則以藍色、白色為主,配之以艷麗的腰帶或花邊。在牧區,藏服的花邊常用藍、綠、紫、青、黃、米等色塊,依次組成五彩色帶。女皮袍常用十字紋樣的花領袍,給人以“慈善”、“愛撫”的聯想。此外,藏族服飾還大膽地運用紅與綠、白與黑、赤與藍、黃與紫等對比強烈的顏色,配色大膽而精巧。
藏族同胞特別重視“哈達”,把它看作是最珍貴的禮物。“哈達”是雪白的織品,一般寬約二三十厘米、長約一至兩米,用紗或絲綢織成,每有喜慶之事,或遠客來臨,或拜會尊長、或遠行送別,都要獻哈達以示敬意。
藏族
藏族服飾
婦女冬穿長袖長袍,夏著無袖長袍,內穿各種顏色與花紋的襯衣,腰前系一塊彩色花紋的圍裙
藏帽式樣繁多,質地不一。有金花帽、氆氌帽等一二十種.藏靴藏族服飾的重要特徵之一,常見的有“松巴拉木”花靴,靴底是棉線皮革做的。
藏族男女特別講究飾物,飾品的質地有銀、金、珍珠、瑪瑙、玉、翡翠、珊瑚、琥珀等等,廣泛運用於頭飾、髮飾、耳環、項鍊、腰飾和戒指。
佩飾以腰部的佩褂最有特色,飾品多與古代生息生產有關,還講究的鑲以金銀珠寶。頭飾的質地有銅、銀、金質雕鏤器物和玉、珊瑚、珍珠等珍寶。造型美觀,多為自然形狀,可以說是藏族服飾中的點睛之筆。

姓名

松贊乾布建立吐蕃王朝後,分封有功之臣以領地和封號,人們便把領地名冠在自己名字之前,以顯示自己是有地位的世家。如:涅·赤桑羊頓、吞彌·桑布扎等等。七世紀以後,佛教在西藏盛行,一切都被染上佛教的色彩,人們的名字也喜歡去請活佛來起。
一個僧人或活佛,如果上升到上層僧職,他的名字便要加上僧職或封號。如:堪布·倫珠濤凱,堪布是僧職,他自己的名字叫“倫珠濤凱”;又如:班禪額爾德尼·卻吉堅贊,他的名字是“卻吉堅贊”,“班禪額爾德尼”是封號。活佛的名字前面,一般相應的加上寺院或家廟的名字,如東嘎寺的活佛洛桑赤烈,全稱叫“東嘎·洛桑赤烈”;又如熱振寺的活佛多吉才仁,全稱叫“熱振·多吉才仁”。
一般平民的名字沒有姓,只有名,名是四個字,如“多吉次旦”、“單增曲扎”等。為了稱呼方便,人們只用兩個字來簡稱,如“多吉次旦”簡稱“多吉”、“單增曲扎”簡稱“單曲”。用一、三兩字或前兩字、或後兩字作簡稱的較常見,但沒有見用二、四兩字作簡稱的。
平民起名字,都有一定的含義,以寄託自己的思想感情及願望。一種是用自然界的物體做自己的名字的,如:達娃(月亮)、尼瑪(太陽);也有用小孩出生的日子作為名字的。

藏曆

藏曆是藏族先民所創造的屬於藏族的曆法,它不同於漢族的曆法,已經有了1000多年的歷史。藏曆有三大元素,包括藏族文化固有的物候歷,由印度引進的時輪歷,與及由漢人引進的時憲歷。是藏族文化中最富有價值的一種民間文化。現有史可證的藏族曆書,最早出現在13世紀(元朝),到19世紀,藏族曆書的編定已經趨於完善。
藏曆是陰陽合曆,將一年分為四季,以冬、春、夏、秋為序,全年354日。12個月以寅月為歲首(歲首與今《夏曆》同),以月球圓缺周期為一個月。大小月相間,大月30日,小月29日。一個閏月,用來調整月份和文殊金輪季節的季節的關係。置閏時間,又與農曆有所不同。
由於受到漢歷的影響,從9世紀以來,藏曆也一直採用乾支紀年法,不同之處是以五行代替十乾:甲乙為木,丙丁為火,戊己為土,庚辛為金,壬癸為水;以十二生肖代替十二地支即子為鼠、醜為牛……依此類推。譬如農曆的甲子年,藏曆就叫木鼠年。乾支60年一循環,藏曆叫“饒瓊”,與內地“六十花甲子”相近,這反映了漢、藏兩族曆法的淵源關係。此外,藏曆還設24節氣,對西藏地區作中長期天氣預報,對五大行星運動和日月食也作預報。

藏醫

藏醫是藏民族醫藥學的簡稱。藏民族醫藥科學可謂相當發達。藏醫學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早在吐蕃時期已形成體系。在藏王赤松德贊在位期間,藏醫藥學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藏醫學鼻祖宇妥·元丹貢布在集古代藏醫的基礎上,吸收四方醫學精華,編著了《四部醫典》。
藏族
《四部醫典》
藏醫診斷主要為問診、望診和觸診等。藏醫一般將疾病分為寒症和熱症。治療方法有催吐、攻泄、利水、清熱等,除了內服藥外,還有針灸、拔罐、放血、灌腸、導尿、冷熱敷、藥物酥油燙、藥物浴等。藏藥約有1,000餘種,常用的基本有400種,多採用成藥。
藏醫對人體構造有具體而深入的了解,在各種傳統醫學體系中可謂獨樹一幟。按照藏醫學說,人體有七種基礎物質和三種穢物。這七種物質為食物精微、血液、肌肉、脂肪、骨骼、骨髓和精液。這七種物質都是有形的物質,構成人體的主要物質。而三種穢物則是指糞便、尿液和汗液。
藏醫認為,全身共有骨頭360塊,其中脊椎骨28塊,肋骨24條,牙齒32顆。四肢大關節有12個,小關節有210處。韌帶16處,頭髮有21,000根,汗毛孔有1,100萬。藏醫認為,人體有一系列管線系統。其中的白脈十分重要,《四部醫典》對此有一段描述,說“從腦部脈的海洋里,像樹根一樣向下延伸,司管傳導的水脈有十九條。”還有像絲線一般的連線臟腑的脈等,這與現代神經的概念頗相一致;而藏醫所說的黑脈,認為它像樹枝一樣,有的與臟腑相連,有的與皮膚肌肉相連,其分支有大幹脈,有小脈700條,更有微細的脈道遍布全身。這裡所說的“黑脈”似乎並非僅指血管。

藝術

藏戲

藏戲包括西藏藏戲(阿吉拉姆)、安多藏戲(南木特)、德格藏戲、昌都藏戲等4個劇種,各劇種的唱腔、音樂、表演、服飾等具有不同特色。西藏藏戲及安多藏戲流傳較廣,影響較大。西藏藏戲歷史悠久,其起源可追溯到8世紀赤松德贊時期,在桑寺落成典禮上,藝人們將藏族民間舞與佛經故事結合成為一種啞劇式的跳神儀式。過去藏戲在廣場演出,伴奏只用鼓與鑔,以人聲為演員幫腔。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藏戲被搬上舞台,並對唱腔、樂隊等進行了改革,豐富了藏戲音樂的表現力。
藏族
藏戲的開山鼻祖唐東傑布
唐東傑布將佛教經典中的傳記同民間傳說、神話故事等內容融在一起,創作出一種具有人物性格和舞蹈、唱腔相結合的表演藝術,使過去那種單一的跳神舞逐漸地戲劇化,表現手段也不斷加強,並從宗教儀式中分離出來,形成了藏劇藝術的雛形。因此,藏族人民把唐東傑布尊為藏戲的開山鼻祖。
在許多藏戲演出場地,看戲的觀眾首先要在唐東傑布的像前敬獻哈達,以示謝恩。在唐東傑布的故鄉甚至還保留著每逢大家觀看藏戲表演時,都要帶一些青油和羊毛,將這些禮物送給戲班子表示用青油、羊毛擦在鐵索上,以保存好唐東傑布所建的(已不存在)鐵索橋上,使其不銹,永存於世。

音樂

早在12、13世紀前後,即出現了論述藏族民族音樂的專著,如薩迦班達智·貢格堅贊的《論西藏音樂》等。寺廟中至今保存並使用藏族的古老圖形樂譜——央移譜。藏族傳統音樂特色鮮明,品種多樣,包括民間音樂、宗教音樂、宮廷音樂3大類。民間音樂可分為民歌、歌舞音樂、說唱音樂、戲曲音樂、器樂等5類。衛藏、康、安多3大方言區的民間音樂在風格上有明顯的差別,樂種亦不盡相同。宗教音樂包括誦經音樂、宗教儀式樂舞羌姆、寺院器樂;宮廷樂舞嘎爾只傳於拉薩布達拉宮及日喀則扎什侖布寺。民間音樂在傳統音樂中居主要地位。央移譜民歌包括山歌(牧歌)、勞動歌、愛情歌、風俗歌、頌經調等。
藏族
藏族藝術家才旦卓瑪在演唱西藏民歌

歌舞

藏族民間歌舞形式多樣,特色鮮明。歌舞曲的唱詞內容廣泛,如歌頌日月星辰、山河大地,讚美婦女的容貌服飾,思念親人,祝福相會,祝頌吉祥如意以及宗教信仰等內容。從50年代起,民眾又編唱了許多反映新生活的歌詞。
藏族
《藏族舞蹈 高原天使》 陳玉先
果諧:一種古老的歌舞形式,意為圓圈歌舞,流傳廣泛,薩迦地區稱“索”,工布地區稱“波”或“波強”,藏北牧區、康地區、安多地區稱“卓”或“果卓”(俗稱鍋莊)。
堆諧:為西藏西部地方的歌舞。堆是高地的意思,指雅魯藏布江流域由日喀則以西至阿里整個地區。堆諧在拉薩地區極為盛行。
弦子:藏語稱“頁”、“伊”或“康諧”,流行於康、衛藏地區。由於歌舞時男子用牛角胡或二胡在隊前領舞伴奏,故稱弦子。弦子發源於四川巴塘,巴塘弦子以曲調優美,曲目豐富,舞姿舒展而著稱。
囊瑪:主要流行在拉薩地區。囊瑪的音樂基本上由中速的引子、慢板的歌曲及快板的舞曲3部分組成。歌曲部分的音樂典雅優美,演唱時伴以簡單舞蹈動作;舞曲部分熱情活潑,舞蹈輕快舒展,表演者只舞不唱。引子的曲調基本固定;舞蹈部分各曲大同小異,多數為商調式,個別樂曲結束於羽、宮調式;歌曲部分的曲調各不相同,有些歌曲中有近關係轉調;伴奏形式與堆諧相同。
諧欽:流傳於西藏拉薩、山南、日喀則、阿里等地區的古老儀式歌舞形式,多在隆重節日或儀式時演唱。諧欽一般由帶有標題的歌舞曲多首組成,首尾樂曲分別稱為“諧果”(引子)及“扎西”(吉祥),每首歌舞曲由慢板及快板,或由慢板、中板、快板組成,音樂古樸熱情。歌詞內容有人類起源、歷史傳說、讚頌祝福等。
熱巴諧:流行於康巴地區的流浪藝人表演的歌舞。包括鼓鈴舞、雜耍、歌舞劇、木棒舞、鹿舞、刀舞、熱巴弦子等多種表演形式。熱巴弦子音樂與民間流行的弦子相同,鼓鈴舞音樂包括散板的男聲領唱及慢板齊唱,音樂熱情優美,富於魅力。此外,還有流行於西藏地區的卓諧(鼓舞),流行於雲南中甸地區的雄沖、卓見,流行於甘南地區的多底舞、嘎巴舞等。

器樂

藏族民族樂器種類繁多,彈撥樂器有札木聶、揚琴;弓弦樂器有牛角胡、貼琴、根卡、胡琴、熱瑪琴等;吹管樂器有豎笛、骨笛、大號、號、嗩吶、銅笛、海螺、口弦、竹笛、泥笛等;打擊樂器有大鼓、熱巴鼓、達瑪鼓、巴郎鼓、鑼、串鈴等。其中的札木聶、牛角胡、大號、豎笛最富有特色。札木聶六弦琴,據傳已有600~700年歷史,是民間歌舞堆諧、囊瑪和札木聶彈唱的主要伴奏樂器。牛角胡,藏語稱“比汪”或“比”,與二胡形制相似,但琴筒用牛角製成,主要為弦子及折嘎伴奏。由於琴弓較短,演奏時凡旋律中的長音,均奏成八分音符的同音反覆,並在弱拍上加用大二度或小三度的倚音或復倚音,形成弦子音樂的主要特色。豎笛、骨笛流傳於牧區。豎笛用木製,骨笛用鷹腿骨或羊腿骨製成,音區高,音量小,聲音尖細,常用以吹奏牧歌曲調。大號,藏語稱“同欽”,銅製,管身無孔,長約3米,下端有大叭口,能吹出基音及五度泛音,音量宏大,多用於寺院儀式活動及藏戲音樂中。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特別是在1959年西藏進行民主改革以後,藏族音樂文化有了很大發展各地區已先後成立民眾藝術館及專業文藝演出單位,如西藏自治區歌舞團、西藏藏劇團、青海省民族歌舞團及各省(區)所屬州(專區)、縣一級的文工團、隊等,在創作、演出、收集整理民族、民間音樂等方面進行了大量工作。著名藏戲藝人有扎西頓珠、阿瑪次仁等;《格薩爾王傳》說唱藝人有仲克扎巴玉梅等;民間歌手有阿麥惹(已故)、窮布珍(已故)、安妮等。歌唱家才旦卓瑪,作曲家白登朗吉、格桑達吉,指揮家俄珠多吉等,是建國後培養出來的專業音樂工作者。漢族作曲家羅念一等長期紮根高原,為發展民族音樂事業作出可貴貢獻。

建築

藏傳佛教寺院建築藝術,在西藏古代建築藝術中,最富有民族和時代特色,多依山而建、規模宏大,氣勢渾厚,工藝精緻,金碧輝煌,蔚為壯觀。從佛教寺院形成之初,到藏傳佛教寺院建築藝術主體風格的形成,其間大體經歷了寺廟、寺院、宮殿與寺院建築融合的三個發展階段。
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居是碉房。碉房多為石木結構,房子外牆厚實,風格古樸粗獷;外牆向上收縮,依山而建者,內坡仍為垂直。碉房一般分兩層,以柱計算房間數。底層為牧畜圈和貯藏室,層高較低;二層為居住層,大間作堂屋、臥室、廚房、小間為儲藏室或樓梯間。若有第三層,則多作經堂和曬台之用。因外觀很像碉堡,故稱為碉房。

習俗

禮儀

藏族非常講究禮儀,日常生活中見到長者、平輩都有不同的鞠躬致禮方式。見到長者或尊敬的人,要脫帽,彎腰45度,帽子拿在手上,接近於地面。見到平輩,頭稍稍低下即可,帽子可以拿在胸前,這時的鞠躬只表示一種禮貌。在有些地區,合掌與鞠躬同時並用。合掌要過頭,表示尊敬。這種致禮方式多用於見到長者或尊敬的人。
獻哈達是藏族待客規格最高的一種禮儀,表示對客人熱烈的歡迎和誠摯的敬意。哈達是藏語,即紗巾或綢巾。以白色為主,亦有淺藍色或淡黃色的,一般長約1.5米至2米,寬約20厘米。最好的是藍、黃、白、綠、紅五彩哈達。五彩哈達用於最高最隆重的儀式如佛事等。
藏族人朝覲佛像、佛塔、活佛及拜謁長者,都要磕頭。磕長頭,一般是在有宗教活動的寺廟中進行。兩手合掌高舉過頭,自頂、自額、至胸拱揖三次,然後匍伏在地,伸直雙手劃地為號,如此反覆進行。磕短頭,也在寺廟中進行。合掌連拱三次,然後拱腰到佛像腳下,用頭輕輕一頂,表示誠心懺悔。拜謁長者,要磕短頭,表示尊敬祝福。
藏語中“旁”是“污濁”,而“色”意即“清除”,旁色是指清除晦氣的一種活動。在小孩出生的第三天或第四天,親朋好友便要帶上青稞酒、酥油茶和給小孩的衣服、帽子等,登門祝賀。客人一到,首先向母親和嬰兒獻哈達,然後給母親敬酒,倒茶,最後端詳嬰孩,誇獎孩子的福運和五官,再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一點糌耙,放在嬰兒的額頭,祝福孩子吉利向上。

婚俗

藏族各地的婚俗不盡相同,但基本步驟大致相仿。如一對青年男女彼此有意後,他們得先求喇嘛活佛看看自己未來的婚姻是否吉祥,家庭能否幸福。如是"吉"的話,那么男方或女方就請自己的親戚或媒人持哈達及禮品到對方家求婚,如對方同意這門親事則收下哈達和禮品,並當即奉上一條哈達贈來人,還之以禮。隨後,雙方協商訂婚儀式的日期。在訂婚儀式上,男方或女方向對方家贈送禮品和錢財、制定婚約、設宴慶賀,最後是請活佛打卦求籤,選定結婚吉日。結婚之日,要么迎娶新娘到男方家,要么新郎入贅到女方家。親人牽著馬匹到對方家接新人,被迎接的一方隨身帶上自己的嫁妝趕赴對方家完婚。迎來新人後,安排在特設的墊子上落座,開始向其敬獻哈達和美酒。晚間,新人步入洞房,此時親人們再次向他們敬酒,唱祝福歌,願他們白頭偕老,吉祥如意。婚後半年內,夫妻雙方要回另一方家中住上幾日。至此,整個婚禮即告結束。

飲食

藏族有著自己獨特的食品結構和飲食習慣,其中酥油、茶葉、糌粑、牛羊肉被稱為西藏飲食的“四寶”,此外,還有青稞酒和各式奶製品。
藏餐
藏餐是中國餐飲系列中的流派之一,歷史悠久,品種豐富。藏餐分為主食、菜餚、湯三大類。藏餐的口味講究清淡、平和,很多菜,除了鹽巴和蔥蒜,一般不放辛辣的調料。
糌粑是藏族的一種重要食品,製作很簡單,將青稞炒熟後磨成面便成了糌粑。食用方式多樣,最常見的是用手在小碗中把茶汁、酥油與糌粑、奶渣拌勻並捏成小團而食。
風乾肉是西藏非常有特色的一種食品。初冬時節,將牛羊肉割成小條,掛在陰涼通風處,任其冷凍並逐漸自然風乾,到來年二三月份食用時,不僅肉質鬆脆,口味也獨特。
藏式宴席上食品的烹製及擺席方式很多。最古老的方法是根據客人社會地位的高低來決定用膳形式,還有素宴、葷宴之別。
在食肉方面,藏族禁忌較多。一般只吃牛羊肉,不吃馬、驢、騾,尤忌吃狗肉。魚、蝦、蛇、鱔等水產海鮮類食品,除部分城鎮居民外,農牧區民眾一般不習慣食用。
隨著社會經濟和文化生活的改善,藏餐在菜餚烹製技術和用膳形式上也在不斷地改進和豐富。
酒文化
西藏的青稞酒是用青稞直接釀成的,度數較低,藏族民眾無論男女老少都喜歡喝,是喜慶過節所必備的。
藏族
青稞酒
藏族飲酒的禮儀和習俗極為豐富,每釀新酒,必先以“酒新”敬神,然後依循“長幼有序”的古訓首先向家中的長輩敬酒,其後家人才能暢飲。在節日婚慶或眾多人聚會場合,飲酒一般是先向德高望重的長者敬獻,然後按順時針方向依次敬酒。敬酒者一般套用雙手捧酒杯舉過頭頂,敬獻給受酒者,特別對長者更是如此。而受酒者先雙手接過酒杯,然後用左手托住,再用右手的無名指輕輕地蘸上杯中的酒,向空中彈一下,如此反覆三次,表示對天、地、神的敬奉和對佛法僧三寶的祈祝,有時口中還要輕聲念出吉祥的祝詞,然後再飲。
聚會飲酒時,歌是必不可少的。藏族酒歌曲調悠揚,優美動聽,內容多為祝福、讚美之辭。一般酒宴上,男女主人都會唱著酒歌敬酒,盛大宴會上,有專門的敬酒女郎,她們穿著華麗的服飾,唱著迷人的酒歌,輪番勸飲,直到客人醉倒為止。
藏族
酥油茶
茶文化
酥油茶是西藏的藏族人不可缺少的飲料,做酥油茶離不開酥油、鹽和茶,酥油是從牛羊奶里提煉的奶油,以夏季氂牛奶里提煉的金黃色酥油為最好,從羊奶里提煉的則為純白色。藏民族飲茶時講究長幼、主客之序。客人飲茶不能太急太快,一般以三碗為最吉利。

喪葬

西藏人死後有六種葬法,最隆重的是塔葬,只有達賴喇嘛或班禪圓寂後,在布達拉宮裡把他的遺體修放在一座塔里,裝飾這座塔數藏族區域依然保留有樹葬的習俗,將逝去的親人包裹成胎兒在母體中的形態懸掛於樹幹上。
美麗的西藏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藏族的葬禮,仍沿襲著傳統的習俗。外界人不知“天葬”是怎么回事,覺得很神秘。其實,每個民族有自己特定的風俗,嫁娶婚喪,各自都有獨特性。這其實是企圖利用行政手段干涉民族風俗習慣的拙劣做法,結果必然是以失敗告終。究其原因,人的心理起著很大作用,已經形成的觀念是無法隨著一紙公文得以改變的,更何況這是當地人民的精神寄託。尤其是信仰宗教的人認為,天葬寄託一種靈魂升上“天堂”的願望。

禁忌

見面稱呼時,忌直呼其名,要加敬稱,以示尊敬和親切。如在拉薩,名字後要加“啦”字;在日喀則地區,男性名字前加“阿吉”或“阿覺”。
到藏族人家做客,主人必先敬客人青稞酒,客人應先用無名指蘸一點酒彈向天空,連續三次,以示祭天、地和祖先,而後輕呷一口,主人會及時添滿,喝三次,第四次添滿時需喝乾一杯。否則主人會不高興,認為客人不懂禮貌或瞧不起他。客人進屋坐定,主人必倒酥油茶敬客,客人需待主人雙手捧至面前時,才能接過去喝,切不可自行端喝。落座時,要盤腿端坐;接受禮品時,要雙手去接;贈送禮品,要躬腰雙手高舉過頭;敬茶、酒時,要雙手奉上,手指不能放進碗口。
飲茶時,客人必須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伸手接過飲用,否則認為失禮。吃飯時講究食不滿口,嚼不出聲,喝不作響,揀食不越盤。用羊肉待客,以羊脊骨下部帶尾巴的一塊肉為貴,要敬給最尊敬的客人。
藏族禁食驢肉、馬肉和狗肉,有些地方也忌食五爪類和飛禽類肉。出於宗教信仰,一般反對捕殺野生動物。行路遇到寺院、瑪尼堆、佛塔等宗教設施,必須從左往右繞行;不得跨越法器、火盆;經筒、經輪不得逆轉。忌諱別人用手觸摸其頭。

節日

藏族節日繁多,基本上每個月都會有節日。藏曆元月,是節日最多也最隆重的月份,在這個月裡,幾乎天天都在過節。藏族節日是藏族文化最主要的表現。藏傳佛教在中國西藏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成為藏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西藏的節日由於受其深刻影響,而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有的已演化成純粹的宗教節日。
雪頓節,是西藏藏族人民的重要節日之一,每年藏慶七月一日舉行,為期四、五天。雪頓是藏語譯者,意思是“優酪乳宴”,於是雪頓節便被解釋為喝優酪乳的節日。按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的規定,每年藏曆六月十五至七月三十日為禁期,大小寺廟的喇嘛不許外出,以免踩死小蟲,待七月三十日解禁之後方可下山。喇嘛下山時,農牧民拿出優酪乳敬獻,形成雪頓節。
藏族
雪頓節曬佛活動
大佛瞻仰節,是西藏的日喀則僧俗民眾每年藏曆五月間在扎什倫布寺舉行大佛瞻仰節。扎什倫布(藏語音譯“吉祥須彌山”)寺,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第四大寺。在西藏日喀則尼色日山下,為歷世班禪的駐錫地。
祈禱節是藏族地區最為隆重的既是大型宗教活動,也是民間性的節日活動,藏語叫“莫郎切波”。在州內藏區,有兩類這種盛會,一是格魯派的祈禱節;一是藏族原有的宗教,本波教的祈禱節,這兩個祈禱節相同,每年舉行兩次,一次是在農曆六月十五,一次是農曆正月初一至初三。正月的祈禱節比夏季的祈禱節要隆重。州內還有本波教的寺廟和信徒,他們至今還保留著濃厚的原始宗教的習俗。前來參加盛會的人們,在正月十三或十四要去轉一圈尕米寺後的聖山--小西天。正月十五一早,寺里僧侶喇嘛,披上新袈裟,由寺內樂隊吹響的大、小銅號,隨後全寺和尚齊聚經堂誦經,並由活佛安排這一天各人的責任。近12時,和尚們向前來朝覲的各地香客和觀眾,表演“跳神”節目(也稱訪仙舞),跳神的內容既有歌頌歷史上藏漢團結的故事,也有根據本波教經典故事而編跳的舞等。

民族名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