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納藏族

東納藏族

祁豐東納藏族藏族的一個分支,是我國最北端的藏族人群,主要分布青藏高原東北邊緣、河西走廊西部,歷史上稱為東樂克部落(由蒲家、喬家、佘家三個部族組成)。

據說原屬西藏昌都窩絨喀藏族,吐蕃時期到此戍邊,定居三山口、卯來泉、托勒、金佛寺和甘、黃壩一帶。“東納”為藏語譯音,“東”者意為“矛”,“納”者指“黑纓”,因過去身著黑褐衣,手持黑纓矛,坐騎黑戰馬,故稱“東納巴”,意為持黑纓槍者。他們自稱是第三十三代藏王松贊乾布戍邊將士的後裔。史稱他們為吐蕃的噶瑪洛部落(意無旨不得反回)。

基本介紹

簡介,歷史,解放後,文化,語言,文字,服飾,藏曆,藏醫,風俗習慣,禮儀,婚俗,飲食,酒文化,喪葬,宗教信仰,藏傳佛教,祭鄂博,

簡介

聚居在祁豐鄉的東納藏族是藏族的一個分支,自隋唐以後從西康藏區遷徙而來,系窩絨宗喀部。該部族由於偏居一隅,遠離原族群長達千年之久,自成一系,遺存和傳承了許多頻臨滅絕的藏族民俗文化、獨特風俗。是我國最北端的藏族人群,主要分布青藏高原東北邊緣、河西走廊西部,歷史上稱為東樂克部落(由蒲家、喬家、佘家三個部族組成)。

歷史

東納藏族據說原屬西藏昌都窩絨喀藏族,吐蕃時期到此戌邊,定居三山口、卯來泉、托勒、金佛寺和甘、黃壩一帶。“東納”為藏語譯音,“東”者意為“矛”,“納”者指“黑纓”,因過去身著黑褐衣,手持黑纓矛,坐騎黑戰馬,故稱“東納巴”,意為持黑纓槍者。他們自稱是第三十三代藏王松贊乾布戍邊將士的後裔。史稱他們為吐蕃的噶瑪洛部落(意無旨不得反回)。
據《安多政教史》記載:贊普赤松德贊時,為民迎請五尊北海爾神為桑耶寺護法,遂派遣恩蘭·達扎路恭為元帥,摧毀了巴達霍爾的禪院,劫去達瑪巴拉的兒子,自然形成的綠松石的釋迦能仁佛像,以及犀皮鎧甲等(此處所說巴達霍爾地區,是距甘州不遠的今裕固地方)。摧毀霍爾禪院後,前往東方,並從他的部隊之中選拔了9員驍將帶領三萬餘名部屬留居吐蕃與霍爾交界之處,命令他們:在沒有接到贊普命令之前,不得回防,此後,這九員驍將的後裔,被稱為 “噶瑪洛”部。噶瑪洛逐漸發展成為許多部落,從事牧業。
六旅家部落:所屬地界東至豐樂河,西至壩莊口,南至烏喇嵩,北至多山口。明之前由烏斯藏番僧普爾察在此駐牧,轄六族,帳房167頂,216戶,主要頭目姓蒲。
卯來泉部落:所轄地界從洪水壩以西至疏勒河、陶蘇勒川一帶,共轄12族,124戶(清時統計),主要頭目姓喬。
甘黃壩部落:所轄之地,東到千人壩河,西至豐樂河,南至祁連,北到清水堡。下轄3族,101戶,507人,頭目姓佘。
上述三姓頭目都為世襲制土官,其中蒲佘二姓承襲土官之位到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喬姓承襲到光緒十八年(1892年),即廢除世襲制。民國時期,隸屬“肅州鎮守使”。實行保甲制後,為祁連直屬保,1954年2月劃歸肅南縣。

解放後

解放前屬酒泉縣管轄。解放後建政祁連直屬鄉,1950年與蓮花鄉(今明花鄉)合併建為祁明區,屬酒泉縣轄。1954年劃歸肅南縣,改稱祁豐區。1958年改為祁豐公社,後易名燈塔公社。1959年與雙海公社(今明花鄉)合併為祁明公社,1960年分建祁豐、雙海兩個公社。1962年將祁豐公社劃分為祁豐祁文兩個公社,不久合建為祁豐區。1971年將祁連、祁林劃歸酒泉縣,祁青、祁文劃歸嘉峪關市,區制撤銷,1972年屬歸肅南縣轄,並恢復祁豐區建制。2004年撤銷原區建制,成立祁豐藏族鄉

文化

語言

祁豐東納的藏語屬現代藏語三大方言之一的安多生活方言之列,同時這裡的藏語中至今仍保留著好多的吐蕃王國時期、或者說是古代藏語中的語素成份。當然,從唐代以前,他們從青藏高原到沙州瓜州二州近三百年,而後移居肅州南山的“三山口”一帶長期和鄰近的漢族地區往來頻繁,所以在語言辭彙中也加入了不少的漢語成份。

文字

藏文作為藏族人民的書面交際工具,歷史之悠久在國內僅次於漢文。它是一種拼音文字,屬輔音文字型,分輔音字母、元音符號和標點符號3個部分。其中有30個輔音字母,4個元音符號,以及5個反寫字母(用以拼外來語)

服飾

男子的衣服主要是寬闊領,開右襟的長袍。袖管長出手面三、四寸,下襟長出腳面二、三寸,一般沒有紐扣。穿時,將衣領頂在頭上,腰間系一根長帶,然後伸出頭來,腰帶以上自然形成一個兜囊來,可以放進很多隨身用物,平時習袒右臂,勞動時間可以把雙袖結紮在腰間,袒露出雙臂。
婦女穿著寬領或半高領的有袖開右襟長袍,在長袍上加“坎肩”束一彩色腰帶,已婚婦女將頭髮梳成若干小辮,並要戴很多有講究的頭面。頭面是很有規則的三角長方形,上鑲以藏名“洞”“麥隆”為主,並點綴珍珠、瑪瑙、玉石,銀器下垂索線穗,繫於背後腰處。
男女在冬季多穿著奶揉皮攘沿邊子或附以布料的皮衣、氈襖,並在領口、袖口、下擺用氆氌、水獺皮或色彩和諧的布件作為衣邊的著裝。現在,年輕女子多著輕便的拉薩服,配以金銀和珍珠項鍊等簡單的首飾。
紅色和白色,在藏族生活中是最根本的顏色。紅色表示紀念,敬重,白色表示吉祥,純潔。

藏曆

藏曆是藏族先民所創造的屬於藏族的曆法,它不同於漢族的曆法,已經有了1000多年的歷史。藏曆有三大元素,包括藏族文化固有的物候歷,由印度引進的時輪歷,與及由漢人引進的時憲歷。是藏族文化中最富有價值的一種民間文化。現有史可證的藏族曆書,最早出現在13世紀(元朝),到19世紀,藏族曆書的編定已經趨於完善[21]。
藏曆是陰陽合曆,將一年分為四季,以冬、春、夏、秋為序,全年354日。12個月以寅月為歲首(歲首與今《夏曆》同),以月球圓缺周期為一個月。大小月相間,大月30日,小月29日。一個閏月,用來調整月份和文殊金輪季節的季節的關係。置閏時間,又與農曆有所不同。
現多用公曆以及漢族農曆記法。

藏醫

藏醫是藏民族醫藥學的簡稱。藏民族醫藥科學可謂相當發達。藏醫學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早在吐蕃時期已形成體系。在藏王赤松德贊在位期間,藏醫藥學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藏醫學鼻祖宇妥·元丹貢布在集古代藏醫的基礎上,吸收四方醫學精華,編著了《四部醫典》。
由於地理位置原因,現藏族民眾習慣西醫或中醫,但藏醫藥的地位在東納藏區依然受到重視。

風俗習慣

禮儀

東納藏族非常講究與人相遇的問候,特別是對長輩很注意先問候對方,不論何處碰到認識的年長者一定要問候,碰到老人,一定要立刻起立,問候並給老人讓座。
吃飯、喝茶時要先端給長輩。飲茶時,客人必須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伸手接過飲用,否則認為失禮。吃飯時講究食不滿口,嚼不出聲,喝不作響,揀食不越盤。吃肉時主人向客人遞刀時一定要刀把向著客人,切不可將刀尖指向客人。

婚俗

東納藏族婚姻習俗一般經過求婚、訂婚和結婚三個步驟,一般都需財禮,男方給女方家有聘金衣物等,女方個男方家有牲畜、首飾、衣物、被褥等陪嫁。結婚時要舉行隆重的婚禮儀式,要宴請親朋好友。
婚禮時一般情況下以馬為交通工具(現多用汽車),在路上還要“打尖”,敬酒招呼送親的客人。婚禮大多在氣候溫暖、水草豐美、百花盛開的夏秋季牧場上舉辦。以酥油奶茶、手抓羊肉、青稞美酒伴隨歌舞盛情款待客人。

飲食

草原上有這樣的說法:“寧可三日不吃飯,不可一頓不喝茶”,對於牧民來講,每天就是以飲茶開始的。平時所吃的麵食有:麵條子、揪片子、炮仗子、搓魚子、雞腸子。肉類花樣有:手抓羊肉、清湯羊肉、黃燜羊肉、羊肉墊卷子。飲食方面主要忌驢、馬、狗肉,雞、魚等。

酒文化

東納藏族特別喜歡飲酒,當有朋自遠方來、親朋依依惜別遠離家鄉人們都要為其端起“三杯酒”,這“三杯酒”意味:第一杯酒敬天,因為沒有蒼穹的宇宙,就不會有日、月、星辰;第二杯酒敬地,因為沒有廣袤的大地,萬物就不能生長; 第三杯酒敬先人,因為沒有祖先,哪有後輩呢。
與老人飲酒不猜拳,一般對飲,若老人要求猜拳則晚輩須先喝一杯。

喪葬

藏族的葬儀主要為塔葬、火葬、天葬、土葬、水葬和樹葬幾種,並且等級森嚴,界限分明。
東納藏族主要採用火葬天葬。火葬也有別於西藏青海等藏區。天葬,一般是非正常死亡或幼童夭折所採用。

宗教信仰

藏傳佛教

東納藏族信奉的是藏傳佛教格魯派。藏傳佛教對東納藏族文化和風俗習慣的形成和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由於東納藏族全民信奉藏傳佛教的黃教(格魯派),所以,東納藏族聚居的祁豐藏族鄉境內有文殊寺、西藏寺(又名西溝寺,毀於文化大革命期間)、榆林壩下寺和佘年寺,還有下屬的原酒泉境內的護國寺、雷音寺、鄭國寺、鐘樓寺和肅南的蓮花寺等小寺。
因格魯派認為其教理源於噶當派,故稱新噶當派。由於此派戴黃色僧帽,故又稱為黃教。格魯派既具有鮮明的特點,又有嚴密的管理制度,因而很快後來居上,成為藏傳佛教的重要派別之一。
格魯派奉宗喀巴大師(1357一1419年)為祖師。宗喀巴於1402年和1406年分別寫成《菩提道次第廣論》和《密宗道次第廣論》,為創立格魯派奠定了理論基礎。1409年正月,宗喀巴在拉薩大昭寺首次舉行祈願大法會,同年又在拉薩東北興建甘丹寺,並自任住持,這是格魯派正式形成的標誌。後來,該派勢力逐步擴大,修建了以哲蚌寺色拉寺扎什倫布寺等為代表的寺院。清代以來,格魯派寺院有了很大發展,除拉薩三大寺外,扎什倫布寺、昌都寺,青海塔爾寺、隆務寺、佑寧寺,甘肅拉卜楞寺、卓尼寺,四川格爾底寺、甘孜寺,雲南中甸的格丹松贊林寺,北京雍和宮等也都是格魯派的著名大寺院。
活佛轉世制度的採用是格魯派走向興盛的轉折點。清代格魯派形成達賴、班禪、章嘉活佛(內蒙古)、哲布尊丹巴(外蒙古)四大活佛轉世系統。

祭鄂博

祭鄂博是東納藏族祭祀和崇拜山神的宗教活動,也是藏族民眾社會生活中最為重要的宗教儀式。每年到固定的祭拜時間,信仰者們照舊帶著各種祭品,到各自要祭祀的山神跟前參與各項活動。
參加祭祀崇拜山神的民眾都自覺地帶上旗桿、鄂博桿子、矛、柏香、經幡、風馬旗、水果、酥油、炒麵、五穀和頭奶等,趕著祭祀用的牛羊。待眾人到齊之後,開始煨桑,撒放各種祭品,同時由特邀喇嘛念誦經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