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山縣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實施方案

《竹山縣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實施方案》是竹山縣根據《省人民政府關於全面推進數字湖北建設的意見》(鄂政發〔2021〕21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十堰市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十政辦發〔2021〕51號)等精神,為加快推進我縣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制定的方案。

全文
一、總體要求
(一)建設目標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以信息化引領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以技術套用創新為驅動,按照推動數字政府建設、智慧城市建設和數字鄉村建設齊頭並進深度融合的思路,努力推進全縣新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抓好“一個中心一個平台”建設,著力發展智慧城市套用,賦能高質量發展,提升高效能治理,創造高品質生活,將竹山縣打造成為縣域智慧化建設引領示範區,為加快建設“經濟倍增先行區,綠色發展示範縣”打下堅實基礎。
(二)建設原則
政府主導,社會投資。堅持政府統籌和頂層設計,政府主導數據、標準和安全,國資公司主導財政投資類智慧城市項目建設,支持社會資本參與智慧城市建設和運營。整合信息化建設財政資金資源,以購買服務方式,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健康有序發展。
需求導向,急用先建。堅持優先梳理現有的數據資源基礎,激活存量數據資源,將涉及智慧城市的城市安全、城市運行管理、企業和民眾關注的高頻事項等列入急用先建項目,精準設計智慧套用,分步推進實施。
逐步完善,安全可控。建立健全智慧城市建設、運行和管理標準規範體系,制定數據、設備、軟體統一標準和接口,覆蓋智慧城市基礎設施、關鍵支撐平台、網路安全保障、數據共享開放利用等各方面。2022為規劃建設階段,2023-2024年為全面建設階段,到2025 年,形成智慧城市“統一規劃、統一建設”,數據資源“統一管理、統一調度”的工作機制,保障智慧城市建設運營安全可控。
二、建設任務和重點項目
(一)推進新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1.推動各電信運營商加大5G網路建設投入力度,加快推進5G網路向縣城、鄉鎮和重點行政村延伸覆蓋;最佳化工業園區、廠礦企業等重要場景5G網路覆蓋;深化農村地區低頻5G網路廣域覆蓋,加快實現農村地區一網托底,熱點地區多網並存的網路格局。(牽頭單位:縣科技和經信局;責任單位:縣直各相關部門、各鄉鎮政府、各網路運營企業)
2.積極開展固定寬頻網路接入能力升級和改造,面向城鎮家庭、中小企業用戶全面提供千兆寬頻接入能力,面向中大企業按需提供萬兆寬頻接入能力。開展千兆光網套用示範,打造千兆光網套用示範小區,推動千兆光網逐步向行政村、自然村延伸覆蓋,逐步實現80%以上行政村具備千兆網路接入能力。(牽頭單位:縣科技和經信局;責任單位:縣直各相關部門、各鄉鎮政府、各網路運營企業)
3.加快政務網路建設實施和全縣覆蓋,建成縣數據中心雙萬兆光纖鏈路,與省、市數據中心和縣、鄉鎮、村相聯,構建數字竹山的“神經網路”,形成高速、互連、泛在的數字竹山信息基礎設施體系。推進無線政務網、政務物聯網建設。到2025年,配合省、市建成省、市、縣一體化政務大數據中心,數字政府基礎支撐能力顯著提升。(牽頭單位:縣行政審批局;責任單位:縣直各相關部門、各鄉鎮政府、各網路運營企業)
4.按需擴展窄帶物聯網(NB-IoT)網路覆蓋範圍,增強接入支撐能力,加快推進5G物聯網套用,構建NB-IoT/4G/5G協同發展的新一代移動物聯網體系。積極推動存量2G/3G物聯網業務向NB-IoT/4G/5G網路遷移。統籌各行業感知設施共性點位,在商業中心、城市道路、小區、廣場、公園、旅遊景區等公共區域部署多功能桿、柱、樁等新型智慧型感知設施。(牽頭單位:縣科技和經信局;責任單位:縣直各相關部門、各鄉鎮政府、各網路運營企業)
(二)抓好“一個中心一個平台”建設
1.“一個中心”即建設我縣數字政府、智慧城市、數字鄉村深度融合綜合運營指揮中心,形成我縣“智慧大腦”,為智慧城市套用層提供後台保障及服務。匯聚政府和社會數據資源,實現全縣各地總體態勢、運行管理、綜合服務、分析決策、重大項目等“一屏感知”。加快智慧大腦在城鄉治理、生態環保、公共安全、應急指揮等領域綜合套用。(牽頭單位:縣行政審批局;責任單位:縣直各相關部門、各網路運營企業)
2.“一個平台”即依託“武當雲”建設我縣大數據中心平台。按照全市統籌建設智慧城市數字底座,打造十堰城市一朵雲“武當雲”的統一部署,除涉密和法律法規要求外,我縣已建成的各類智慧系統對接上雲,新建設的智慧系統直接上雲部署,實現應上盡上。依託“武當雲”,實現我縣各類數據要素全場景融合,建成人口、法人、自然資源和空間地理、電子證照、社會信用、公共資源服務和巨觀經濟七大基礎庫,完善政府數據共享交換,實現“應共享盡共享”,促進城市管理、公共安全、政務服務、數字經濟等領域大數據創新管理能力顯著提升。(牽頭單位:縣行政審批局;責任單位:縣直各相關部門、各鄉鎮政府)
(三)發展智慧城市套用
1.智慧政務
深入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推動政務服務從政府供給導向向民眾需求導向轉變,從“線下跑”向“網上辦”“分頭辦”向“協同辦”轉變,全面推進“一網通辦”“一網統管”“一網協同”“辦事不求人”,為最佳化營商環境、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提供有力支撐。
加快推進“網際網路+村務”,實現村務、財務、民事協商事宜、村規民約等網上公開。村民依託雲平台、網際網路、公眾號、手機終端等形式參與鄉村治理,不斷創新村民自治形式,有效提高鄉村治理信息化管理水平和工作透明度。(牽頭單位:縣行政審批局;責任單位:縣直各政務服務部門、各鄉鎮政府)
2.智慧工業
積極推動傳統產業特別是綠松石產業向智慧型製造轉型,推廣綠松石產業“5G+工業網際網路”典型套用,推廣普及智慧礦山、智慧型開採、智慧型工廠、智慧化車間,實現開採過程生產過程透明化、生產現場智慧型化、工廠運營管理現代化。鼓勵綠松石行業龍頭企業主導建立智慧型製造產業聯盟,積極參與智慧型製造技術標準制定,推動智慧型裝備和產品研發、產品創新與產業化,打造開放有序、競爭有力的智慧型製造生態系統。
推進通濟溝、魚嶺、鄧坪、寶豐工業園“園區大腦”建設,建成智慧化示範園區。引導企業“上雲”,加快推進工業設備和業務系統“上雲”上平台,持續打造工業企業“上雲”品牌。鼓勵企業開展智慧型化改造創新。支持製造業企業對工業現場設備進行網路互聯能力改造,採集各環節數據資源,開展基於大數據套用的創新業務。(牽頭單位:縣科技和經信局;責任單位:縣發改局、經濟開發區、縣綠松石產業服務中心、各鄉鎮政府)
3.智慧農業
推動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服務數位化轉型。運用物聯網、大數據、空間信息、智慧型裝備等信息技術,與“一鎮一業”“一村一品”全面深度融合,加強數字農業信息採集、數據分析處理、質量追溯等信息化建設,加快農業各環節數位化轉型,大力發展特色高效現代智慧農業。建設智慧休閒農業平台,積極發展鄉村旅遊新業態,推進鄉村旅遊資源和產品智慧化建設,完善休閒農業數字地圖,引領鄉村旅遊發展新模式。
推動“網際網路+”農產品出村進城。加強農業經營主體與電商企業、各運營商網點、物流快遞公司聯動,積極開展農村電子商務技能培訓,促進生鮮電商、社區團購、直播電商等新業態發展。加快農產品流通網路數位化改造,發展“產儲運銷”一體化發展的農產品銷售模式。支持推進“網際網路+供銷社”智慧化改造工程,打造智慧農批、農貿市場。(牽頭單位:縣農業農村局;責任單位:縣發改局、縣水利和湖泊局、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縣鄉村振興局、各鄉鎮政府)
4.智慧應急
加強全縣應急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設,重點建設我縣智慧礦山、智慧水利防汛、智慧地質災害、智慧森林防火相關係統,結合遙感影像、無人機航拍、高清遠程視頻監控、物聯網感測器,對礦山、礦洞、河流河道、各類水庫、重點地質災害點、森林進行監測,利用大數據技術進行加工、處理、融合,建立數據分析模型,實現主動感知、自動分析、快速處理,提升城鄉安全風險管控、隱患排查治理、應急處置能力。(牽頭單位:縣應急管理局;責任單位:縣公安局、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縣城管執法局、縣林業局、縣農業農村局、縣水利和湖泊局、各鄉鎮政府)
5.智慧治理
匯集源自平安城市、政務服務、雪亮工程、平安鄉村、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應急、衛生等的視頻監控和應急廣播、鄉村大喇叭等,實現大屏展示和應急呼叫。通過對收集的視頻數據分析挖掘,實現綜合調度、應急指揮、安全監控、現場監管等功能。應對城鄉突發事件,促進城鄉社會穩定。(牽頭單位:縣公安局;責任單位:縣直各相關部門、各鄉鎮政府)
6.智慧市場監管
依託市場監管雲數據中心,完成日常市場監管系統、量化風險分級系統、稽查執法系統建設,分別對市場監管的所有市場主體進行監管,對食品藥品生產、銷售及餐飲服務企業進行量化分級,對執法終端必要時的數據實時回傳,切實全面提高市場監管效能,達到管理、監管的一體化、直觀化、智慧型化,最終實現“監管對象精準化、監管手段精細化、監管成效精確化”。(牽頭單位:縣市場監管局;責任單位:縣直各相關部門、各鄉鎮政府)
7.智慧教育
推進智慧校園建設。加快建設線上智慧型教室、智慧型實驗室、虛擬工廠、數字圖書館等智慧型學習空間,形成泛在化、智慧型化學習體系。推進創客教室、虛擬仿真實驗室、綜合教育教室等智慧型化教學環境建設。開展智慧教育試點示範,探索基於人工智慧的教育教學和教育管理模式。
推進智慧教育平台建設。構建一體化的“網際網路+教育”大平台,開發創新教學、評價、研訓和管理等套用,推動各級平台互聯互通、開放共享。推進基於人工智慧的個性化精準化教學套用,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效率。推動職教集團學校建設5G+AR/VR虛擬實訓平台,滿足高精尖設備操作、危化品使用、複雜工藝流程等專業教學和實訓需要。以“專遞課堂”“名師課堂”“名校網路課堂”等方式,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助力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牽頭單位:縣教育局;責任單位:縣直各相關部門、各鄉鎮政府)
8.智慧醫療防疫
推進“網際網路+醫療”延伸到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通過覆蓋鄉鎮衛生院中心的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收集整合業務及視頻數據,形成線上遠程會診,構建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暢通雙向轉診渠道,讓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真正實現“小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建設疫情防控大數據套用平台,採集匯聚人、車、物、情等全量、實時的疫情防控數據進行智慧型分析,形成可供防控指揮部門決策的智慧型數據,打通疫情防控各環節,形成全流程閉環管理。(牽頭單位:縣衛健局;責任單位:縣直各相關部門、各鄉鎮政府)
9.智慧城管
推進智慧型化感知設施建設,改造升級已有基礎設施,實現城市管理基礎設施的智慧型化。通過基礎設施智慧型化管理平台,對市政基礎設施運行數據全面感知、自動採集、實時監測分析,實現及時預警和應急處置。
充分運用格線化管理理念和現代信息技術,以城市部件資料庫、地理空間資料庫、地下管線數據及法律法規資料庫等數據資源為基礎,合理劃分格線管理單元,並在格線中開展城市管理、行政執法、環境保護、管線管理等業務,形成城市綜合治理新模式,實現城市管理由“小城管”向“大城管”的轉變。
建設智慧交通出行服務系統,實現全縣統一的停車管理、交通誘導和信息發布,通過APP、微博、微信等多種發布渠道,為民提供迅捷化的交通服務體系。(牽頭單位:縣城管執法局;責任單位:縣公安局、縣住建局、縣交通運輸局、各鄉鎮政府)
10.智慧文旅
推進智慧文旅平台建設。整合全縣旅遊信息資源,加入省、市文旅大數據中心,構建便捷、高效、統一的智慧旅遊大數據服務模式,集聚文旅資源、整合供應鏈服務,實現全域信息服務一體化、市場行銷精準化、行業監管智慧型化、產業運行數據化。
推進智慧景區建設。在女媧山、聖水湖、太和梅花谷等景區,建設完善景區預約服務平台、電子票務系統、流量監測系統、智慧型調度套用平台等,提升旅遊服務體驗。結合5G、AR/VR等技術,推進建成數字虛擬景區,豐富虛擬旅遊內容層次。支持旅遊景區利用網路直播等開展線上旅遊,引導旅遊企業開發更多符合市場需求的網路旅遊套餐。
推進智慧文化場館建設。推動建設智慧文化(群藝)館、智慧圖書館,提升公共文化設施信息化水平。推動縣圖書館、文化館與國家及省、市圖書館、文化館數字資源互聯共享,提供“一站式”公共文化服務,實現線上線下互動式服務模式廣泛套用。運用人機互動、VR/AR、全息等技術打造互動式文化體驗專區,增強公共文化服務互動性和趣味性。(牽頭單位:縣文旅局;責任單位:縣直各相關部門、各鄉鎮政府)
11.智慧漁政
鞏固國務院關於長江“十年禁漁”的規定,建設竹山縣智慧水域保護和禁漁捕撈系統。在聖水湖、龍背灣、黃龍灘保護區建設集視頻監控、違法預警、無人機巡查、指揮調度、現場稽查等一體的管理系統,實現天、地、水“全天候、全流域、全時段”的智慧型防控,建立多部門聯合監管執法機制,對非法捕撈、運輸、售賣等問題實現全面監管,以信息化手段助力水域禁捕工作精細化管理。(牽頭單位:縣農業農村局;責任單位:縣水利和湖泊局、縣公安局、各鄉鎮政府)
12.智慧城市APP
隨著我縣智慧城市項目建設的推進,建設一款為公眾提供服務的手機APP成為可能。APP作為竹山智慧城市的門戶,依託“竹山縣大數據中心”建設為基礎,涵蓋居民衣食住行各個方面,為竹山市民精心打造一款本地化生活服務軟體。(牽頭單位:縣行政審批局;責任單位:縣直各相關部門、各鄉鎮政府)
13.智慧城市安全防護體系
加快構建智慧城市安全基礎設施體系,增強設施安全保障能力,提升數據安全服務水平,加強網路資源冗餘配置,完善綜合安全防護體系,加快推動網路數據安全技術監測手段建設,建立和完善分段、分層、分級可靠性保障機制,加強設施運行可靠性。(牽頭單位:縣行政審批局;責任單位:縣直各相關部門、各鄉鎮政府)
三、保障措施
(一)健全統籌協調機制。成立竹山縣智慧城市建設委員會,由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擔任主任,其他縣領導擔任副主任,縣行政審批局、縣發改局、縣科技和經信局、縣財政局、縣公安局、縣農業農村局、縣應急管理局、縣水利湖泊局、縣衛健局、縣教育局、縣人社局、縣城管執法局、縣文旅局、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縣住建局、縣交通運輸局、縣林業局等相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為委員,形成智慧城市建設合力。智慧城市建設委員會辦公室設在縣行政審批局(縣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負責牽頭抓好工作協調。各地各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能職責,科學、有序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強化協作,確保項目建設、運行、管理取得成效。
(二)強化資金保障機制。積極爭取上級專項資金支持,推動建立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的投融資運行機制,完善多元化資金保障機制,加強財政資金使用績效評估、審計監管。探索建立專業化、市場化、法治化、產業化的智慧城市建設運營管理長效機制,加強智慧城市建設政企互動,提升運營管理效率。
(三)加強人才保障機制。堅持引進與培養並重,培養一流智慧城市建設工作團隊,加強信息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建立專家諮詢顧問機制,為全縣智慧城市建設提供技術、信息、管理、評估等方面的專業服務和保障。加強全縣各級幹部信息技術培訓,加大相關專業人才儲備,有效支撐智慧城市建設。
(四)完善考核評估機制。定期對各鄉鎮和各部門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情況進行檢查,確保重點建設項目計畫落到實處,並將檢查結果納入年度績效考核,強化考核結果運用。建立完善智慧城市建設考核評估標準,引導支持公眾參與智慧城市建設績效考核,形成多元考核機制,提高重大項目效益和決策的民主性與科學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