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總體方案

綿府辦發〔2020〕13號

科技城管委會,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各園區管委會,科學城辦事處,市級各部門,有關單位:

《綿陽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總體方案》《綿陽市城市服務平台建設工作推進方案》已經市政府審定同意,現予印發,請認真貫徹執行。

綿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0年6月17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綿陽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總體方案
  • 頒布時間:2020年6月17日
  • 實施時間:2020年6月17日
  • 發布單位:綿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全文,解讀,

全文

為建設“國內一流、西部領先”具有科創特色的國家新型智慧城市標桿市,結合綿陽實際,制訂本方案。
一、總體思路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黨的十九大關於建設網路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的戰略部署,緊緊圍繞建設中國科技城和西部現代化強市的城市發展目標,聚焦智慧政府、智慧社會、數字經濟,全面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與城市發展戰略深度融合,推進中國科技城建設實現新突破,打造經濟高質量發展新體系,構建一核兩翼、三區協同區域發展新格局,建設西部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推進民生福祉得到新改善,實現“數匯科技城,智創新綿陽”的長遠願景。
二、建設目標
依據《綿陽市新型智慧城市頂層設計(2020—2022)》,以“惠民、興業、優政”為重點,著重開展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行動,即“堅持1個目標引領,強化兩個轉換、兩個構建,落實5大任務,實施13項重點工程”,全面推進基礎設施智慧型化,全面實現城市數創資源共享化,全面深化民生服務便捷化,全面提升城市治理協同化,全面加快產業發展數位化。到2022年底,初步構建覆蓋全域的智慧城市生態體系,搭建以“城市智腦”為核心的共性平台,實現城市數據資源匯聚融合、智慧套用創新普惠,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城市發展深度融合,政府治理能力和服務水平大幅提升,城市綜合服務能力顯著增強,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明顯提高,物聯網、大數據等智慧產業創新發展,城市核心競爭力顯著提升,建成國內一流、西部領先具有科創特色的國家新型智慧城市標桿。
三、建設原則
(一)以人為本,普惠全民。充分發揮信息化對資源要素的高效配置作用,立足市民生活、政府管理和服務企業運營的實際需求,全力提升社會治理能力,統籌部門職能和各方資源,匯集各領域專業數據,推動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務模式創新,切實增強智慧城市帶來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讓智慧城市建設成果惠及全體市民。
(二)統一規劃、分步實施。強調需求導向,確保智慧城市建設的整體性、科學性和前瞻性,確保具體建設內容服從並服務於全市社會、經濟、文化、生態建設的總體要求。圍繞城市管理、惠民服務、產業發展等重點領域,制定具備可操作性的頂層規劃、分階段強化目標和建設進度,根據實際需求滾動推進實施計畫,科學有序地推動綿陽智慧城市建設。
(三)集約建設,共建共享。對基礎網路、政務雲平台、大數據中心、城市智腦套用等信息化支撐體系進行全市統籌規劃和統籌建設,為各區縣、各部門提供安全穩定的信息化基礎支撐,實時準確的數據服務,為全市市民提供統一的政務服務、公共服務、社會服務線上入口。市級充分考慮覆蓋區縣級使用需求,同類系統區縣級不再進行單獨建設。
(四)政府引導,開放合作強化政府規劃引領、統籌協調、套用示範等方面的推動作用,同時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鼓勵開發商、運營商積極參與基礎設施及智慧套用系統的建設,吸引金融企業參與智慧城市建設。
(五)可管可控,保障安全。依法加大對信息資源和個人信息保護的力度,統籌制定全市統一的網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術標準,並與國家、省級平台標準對接,完善網路與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技術標準和應急處置方案,各區、各部門遵照執行、協同聯動,確保網路空間安全運行,確保信息共享和大數據的安全使用和管理。
四、總體架構
新型智慧城市總體架構為,著力構建以“城市智腦”為核心、以民生服務、城市治理、產業經濟融合套用為重點的智慧城市生態體系。
套基礎支撐體系。建設統一的城市大數據平台,構建高速穩定的通信網路和覆蓋廣泛的感知體系,形成綿陽智慧城市建設的“數字底座”。
綿陽城市智腦。以數據的開放共享和融合利用為核心,重點建設數據共享和業務共性支撐能力,建設城市態勢感知與仿真平台、城市聯動指揮與協同處置平台、城市智慧型決策與預測預警平台,實現綿陽城市運行體徵的監測和統一指揮調度。
融合套用。著力建設民生服務、城市治理、產業經濟三類融合套用,構建均等化的民生服務體系,提升個性化、便捷化的服務體驗, 提升城市治理精細化水平,建立產業經濟發展支撐體系。
“1”個城市統一服務入口。全面匯聚城市的政務服務、公共服務、便民服務以及其他各類城市套用,為政府、企業及個人提供統一的移動綜合服務入口。
五、建設模式
充分發揮政府引導作用,採取政府投資建設、政府購買服務、政府與企業共建、企業投資建設等模式,根據項目情況分類分層級靈活選擇不同建設模式。政府投資建設包括:公益屬性強、涉密要求高、投資額度較小、急需建設的項目;政府購買服務包括:公益屬性強、服務標準性程度高、基礎性強、前期投入較大、非經營性、使用期長的項目;政府與企業共建面向公眾服務、具有一定消費市場潛力的準經營性項目;企業投資建設面向公眾的經營性項目。
六、主要任務
緊緊圍繞智慧綿陽建設思路和目標,根據整體架構統籌規劃,堅持以問題導向,優先彌補發展短板,以提高政務效能、降低經濟成本、完善公共服務、方便民眾生活為重點,實施5大主要任務。
(一)建設集約智慧型的基礎設施。完善城市基礎網路,完成在科技城主城區和縣域中心區域5G網路的總體布局並投入商用,開展城市重點領域物聯網套用示範,在交通、環保、水利、氣象等領域建立高速穩定、覆蓋廣泛的感知體系;持續推進全市各部門非涉密電子政務套用向政務雲平台遷移,加固網路安全威脅監測、預警防護、應急處置、數據隱私保護等措施,建設安全可靠的政務雲中心。
(二)形成數據資源共享開放格局健全完善全市信息資源管理體制機制,構建城市級大數據資源中心。推動公共信息資源共享開放,加強大數據資源的分析利用。打造城市智腦體系,增強人工智慧、區塊鏈、電子證照等共性服務,建立城市交通、應急指揮、產業經濟運行、民生保障等多個城市級智慧中樞,建設智慧政府的綜合監控、展示、指揮、決策的實體中心。
(三)最佳化民生服務供給質量。充分利用網際網路技術,加快升級“網際網路+政務服務”體系,建設城市統一服務入口、智慧健康服務體系、社會保障信息服務體系、精準扶貧服務體系、社區生活服務體系、教育文化服務新模式,促進民生服務資源均等化和普惠化,並增強教育和醫療領域的特色優勢服務,“讓信息多跑路,讓市民少跑腿”,逐步消除城鄉鴻溝,保障入城務工人員享受同等同質的城市服務體驗,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四)促進城市治理智慧協同。聚焦民眾關注的公共運輸、公共安全、生態環境、法治建設等領域,加大監控監管信息採集及視覺計算分析等手段套用,建立城市時空大數據一張圖,整合交警和公交等多方數據,不斷最佳化城市交通資源配置,提升應急綜合管理水平,加強公共安全保障能力,強化生態環境治理,完善法治環境建設,實現各級政府部門“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新”,全面建設數字型政府。
(五)多維度開拓產業發展空間加強政府數據、企業數據、網際網路數據的深度融合,重點提升巨觀經濟運行監測分析能力,營造健康產業發展環境;圍繞綿陽電子、食品加工等優勢產業和科技城的資源稟賦,加快信息技術、科技資源與傳統產業的深度融合,拓展延伸產業創新空間;依託各電信運營商、“5G智造聯盟”等單位,大力發展5G系列產品和套用,推動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新技術與新能源、智慧型網聯汽車、智慧家庭等特色產業及臨床醫療等領域融合套用,引導前沿科技產業發展。
七、重點工程
按照綿陽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思路和總體架構,結合五大建設任務,總體規劃了13項系統工程,作為我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重點內容。
(一)基礎網路提升工程積極培育長虹、九洲等一批本地化相關企業,創建5G網路生態體系建設,加強5G網路創新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完成全市5G網路的總體布局,實現重點交通道路、城鎮5G網路全覆蓋。開展智慧型燈桿、北斗定位服務等物聯網示範項目,推動萬物感知互聯,形成高速、泛在、智慧型的感知網路體系。
(二)城市大數據及智腦工程。從全市統籌管理的角度出發,完善城市基礎數據資源體系、交換共享體系,建設大數據套用支撐平台、人工智慧計算平台,將散落行業和領域數據即時匯聚、共享和開放,形成海量數據資源,提供統一的城市數據、用戶、流程、分析等支撐服務,以城市民生保障、交通、應急、環保、氣象、產業經濟運行等為突破口建立“智腦中樞”,讓城市的各個“器官”協同工作,推動政府管理理念和社會治理模式進步。
(三)智慧政務提升工程。以推動政府管理與公共服務精細化、智慧型化、社會化為導向,以“一網通辦”為抓手,加快政務雲平台擴容升級和安全保障能力建設,建立本地信息資源平台和巨觀經濟庫、產業企業庫、社會輿情與研報智庫三大公共數據智庫,基於全市數據匯聚共享,最佳化再造政務流程,打造“四位一體”的政務服務平台,不斷提升經濟發展、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等領域智慧化政務管理套用水平,實現高效辦成“一件事”,構建協同、高效、便民、創新的智慧政府框架。
(四)統一城市服務工程。以“讓市民用一個暢享所有城市服務”為核心理念,圍繞“市民生活”和“企業經營”的每一天,探索政府主導多方參與的運營保障模式,圍繞身份認證、賬戶管理、電子證照、支付、客服等套用環節,建設“網際網路+城市服務”公共服務支撐平台,建立一個“多屏聯動”的全景式的城市服務門戶,形成城市服務統一出入口,讓市民和企業能夠享受一站式、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城市服務。
(五)智慧健康服務工程。推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建設,促進醫療服務、公共衛生、家庭醫生簽約、藥品供應保障、醫保結算、醫學教育和科普、人工智慧套用等深度融合套用,推動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進一步健全全民健康信息、居民健康管理支撐、區域遠程醫療、公共衛生應急等體系,促進“健康綿陽建設”,打造國家智慧城市衛生健康樣板。
(六)綜合社會保障工程。全面整合全市就業創業、人事人才、社會保險、住房保障、優撫救助、養老供給、醫療保障等領域的業務信息資源和系統,完成網際網路線上服務與社區基層的線下服務相結合,實現全流程協同管理、基層綜合辦理和網上一站式服務,為城市居民、退役軍人及低保特困群體提供多渠道、便捷靈活、足不出戶的服務,為社會成員的基本生活權利予以切實保障。
(七)文化教育惠民工程。構建網際網路+教育大平台,促進教育資源共享,建成公平、優質、特色、創新、開放的智慧教育服務體系;突出綿陽“千里名城,李白故鄉”文化特色及宜養宜居地域特點,打造公共文化服務平台、IT實訓基地,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增強城市文化內涵。
(八)智慧型交通暢行工程。依託綿陽“城市智腦”打造交通中樞,全面整合公安、交通、城管等各部門各行業的交通相關數據和視頻監控資源,建設智慧信號融合管控平台、城市交通決策分析及仿真系統等系列智慧化套用,構建全市“大交通”模式下的全方位城市智慧交通體系,緩解交通擁堵,提升出行效率,為暢通綿陽建設提供有效支撐。
(九)公共安全保障工程。充分利用物聯感知、大數據、智慧型識別等信息技術手段,建設社會治理綜合信息平台、全市綜合應急指揮平台、智慧城管等重大項目,推動各類視頻監控資源、數據資源和應急指揮資源的有效整合,全面增強城市治安防控和應急指揮能力,實現城市管理共建共治、協同高效,提升城市精細化治理水平,為百姓安居樂業和城市經濟發展提供基礎保障。
(十)生態環境治理工程。基於綿陽環境信息化現狀和實際業務需求,引入先進的人工智慧、智慧型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手段,重點建設環境質量綜合決策、污染源智慧型監管、污染溯源分析、重污染天應急管理等智慧化套用,並建立土壤環境數據管理系統、污染防治攻堅戰決策分析系統,全面助力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改善綿陽環境質量,建設美麗綿陽。
(十一)產業經濟監管提升工程基於產業經濟和企業運營數據的整合最佳化,打造巨觀經濟運行監測與重大項目監管、產業運行監測調控、市場綜合監管與農業信息化管理等重大項目,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強化產業經濟運行監管,最佳化企業投資、生產、經營環境,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經濟平穩發展。
(十二)智慧企業服務整合工程以協同、創新的信息化服務載體建設為助手,推動企業綜合服務一體化平台、科創資源共享服務平台、供應鏈金融服務平台、產業網際網路服務平台、農業信息綜合服務平台等項目建設,對各種企業服務、產業服務進行整合提升,營造面向企業發展的一體化綜合服務環境,構建開放、便捷、智慧型的企業服務生態體系。
(十三)產業經濟保障工程通過智慧財政、智慧國資、智慧審計等系統建設,聚焦重大項目,績效導向,規避風險,提升資金利用效率,推進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聯合創新監管模式,營造良好的市場秩序和消費環境,為城市經濟平穩高效發展提供保障。
八、建設時序
以《國家新型智慧城市考核指標體系》為參照,以著力解決民眾最關切的民生服務問題為出發點,優先啟動緊迫性、基礎性、全局性、戰略性的重大項目建設,以此為抓手突出建設成效,推進智慧綿陽建設“一年一台階,年年新面貌”。
——2020年以“重點突破、夯實基礎”為導向,圍繞城市發展的剛性需求和民生領域短板,以及“框架性、緊迫性、重要性、探索性”項目需要,將城市大數據與城市智腦、城市服務平台、智慧健康等建設內容納入重點建設項目清單。全市智慧型化套用基礎將得到進一步夯實,基本完成智慧綿陽總體架構建設,整體進入國家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起步期”的高級階段。
——2021年,以“融合協同、全面推進”為導向,以“集約化、協同化、泛領域化”為著力點,不斷最佳化體制機制建設,打造智慧綿陽建設生態系統,將智慧交通、智慧環保、智慧社區平台等建設內容納入重點建設項目清單。各領域智慧化套用進一步完善,綿陽智慧城市的智慧型化套用效果顯現,進入國家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成長期”。
——2022年以“智慧型引領、建成標桿”為導向,一方面開展重點工程項目回頭看,全面升級和完善民生服務、城市治理、產業經濟等領域各類智慧化套用;一方面加大“三融”“五跨”實施力度,加快建設數位化、智慧化政府,通過眾多平台將城市全場景與人、物全面連線起來,綿陽智慧城市建設突顯局部性或領域內的智慧型化,達到“智慧型城市”標準,整體進入國家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成長期”的中高級階段。
九、保障機制
(一)建立推進機制,明確職責分工。建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工作推進機制,組織研究建設過程中的的重大問題,統籌推進建設過程中的各項工作。市政府有關部門和單位按照《綿陽市政府信息化項目管理辦法》和本方案《新型智慧城市重點項目建設計畫表》各司其職,分工協作,有序、有力、有效開展新型智慧城市建設。
(二)最佳化項目管理,有序開展建設堅持以《頂層設計》指導我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堅持建設一批,儲備一批,滾動實施的原則,各有關部門要按照本方案確定的建設時序,認真組織實施。2021年實施項目於今年10月底前完成可行性論證報告,報市建設服務型政府領導小組新型智慧城市聯席會議研究,並按程式市政府審定。為統籌推進,確保本方案計畫的6個系統工程的整體性,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按各系統工程整體招標,各牽頭單位會同市政務服務監督管理局、市財政局和相關責任單位做好統籌協調工作,有序開展好具體建設工作。
(三)開放生態平台,創新合作機制。聯合綿陽市國家科研院所、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企業服務技術中心等科創資源,構建開放生態平台,發揮各自優勢實現共贏發展。創新合作機制,積極引入國內電子政務、大數據、人工智慧領域大型企業,與本地化企業建立多樣化合作關係,堅持高點定位、前瞻引領,共同創建面向未來的新型智慧城市,為綿陽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解讀

2020年綿陽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搶抓5G商用機遇,建設西部領先、全國一流的新型智慧城市。《綿陽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總體方案》(綿府辦發[2020]13號)旨在依託全市科技創新資源,紮實推進基礎網路提升、智慧政務、智慧健康服務、文化教育惠民、智慧型交通暢行等13項重點工程,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著力打造以資源融合為驅動、精細化城市治理為內涵、市民與企業獲得感為特徵的智慧城市生態體系。
《綿陽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總體方案》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設總體目標。我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目標是以“惠民、興業、優政”為重點,著重開展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行動。即“堅持1個目標引領,強化兩個轉換、兩個構建,落實5大任務,實施13項重點工程”,全面推進基礎設施智慧型化,全面實現城市數創資源共享化,全面深化民生服務便捷化,全面提升城市治理協同化,全面加快產業發展數位化。到2022年底,初步構建覆蓋全域的智慧城市生態體系,搭建以“城市智腦”為核心的共性平台,實現城市數據資源匯聚融合、智慧套用創新普惠,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城市發展深度融合,政府治理能力和服務水平大幅提升,城市綜合服務能力顯著增強,市民的獲得感、幸福感明顯提高,物聯網、大數據等智慧產業創新發展,城市核心競爭力顯著提升,建成國內一流、西部領先具有科創特色的國家新型智慧城市標桿。
《綿陽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總體方案》提出了我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總體思路。即總體架構,著力構建以“城市智腦”為核心、以民生服務、城市治理、產業經濟融合套用為重點的智慧城市生態體系。“1”套基礎支撐體系,是指建設統一的城市大數據平台,構建高速穩定的通信網路和覆蓋廣泛的感知體系,形成綿陽智慧城市建設的“數字底座”。“1”個綿陽城市智腦,是指以數據的開放共享和融合利用為核心,重點建設數據共享和業務共性支撐能力,建設城市態勢感知與仿真平台、城市聯動指揮與協同處置平台、城市智慧型決策與預測預警平台,實現綿陽城市運行體徵的監測和統一指揮調度。“3”類融合套用,即著力建設民生服務、城市治理、產業經濟三類融合套用,構建均等化的民生服務體系,提升個性化、便捷化的服務體驗, 提升城市治理精細化水平,建立產業經濟發展支撐體系。“1”個城市統一服務入口將全面匯聚城市的政務服務、公共服務、便民服務以及其他各類城市套用,為政府、企業及個人提供統一的移動綜合服務入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